第一百九十三章 抽丝剥茧,一山更比一山高!
第章抽丝剥茧,一山更比一山高!
“这是齐泰的认罪书!”
东宫。
朱允和姚广孝相对而坐。
他从怀中拿出了一叠纸,递了过去。
姚广孝细细读了一遍,道:“太孙殿下准备如何处置呢?”
朱允笑道:“这正是我想询问你之事。”
姚广孝道:“依贫僧之见,将此书封存,束之高阁即可。”
“不用送给皇爷爷御览吗?”朱允有些疑惑。
“不用!”姚广孝摇了摇头。
“黄子澄、齐泰与衡王相交莫逆,世所周知,陛下更是清楚无比。”
“他两人所做之事,又非贪污受贿,都是为谁?”
“若是仅止黄子澄一人,还可能是暗中行事,不曾知会衡王。”
“可黄子澄还在狱中,齐泰本应最低调之际,却不惜为人开具兵部文书,只能是衡王的主意。”
“齐泰一生为人谨慎,不会如此糊涂。”
“这些事情,陛下一清二楚。”
“你不禀明,便是顾念兄弟情谊。”
“陛下说了“德礼在前,斧戮在后”。”
“衡王犯了事,你不急着处罚他,不公布他的罪状,反而想去感化他,那就是德。”
“之前黄子澄的事情,陛下劝直接杀他,亦有此中之意。”
“黄子澄与衡王交情很深,你将他关着,难免让人以为你有意牵连衡王。”
“他死了,那才能显示你的宽宏大量。”
朱允默默点头。
他没有想这么深远,但听姚广孝这么一说,认为深有其理。
“杀齐泰的事,你做得很好。”
姚广孝拿起茶壶,倒了两杯茶,递一杯给朱允,一杯留给自己。
他端起来,饮了一口,才放下茶杯。
“将齐泰与黄子澄一起处死,一同行刑,有两桩好处。”
“其一,表明你无意借两人之名,再牵连他人,不顾骨肉之情,打击兄弟。”
“这在陛下眼中,便是你的德行。”
“其二,齐泰一死,衡王、常茂,都会以为他没有交待任何事情,以为自己还是安全的。”
“如此一来,他们就可能继续冒险行事。”
“待到事发,那是他们不知悔改,就怪不得别人了。”
朱允笑道:“是这么一个道理。”
“蒋已经查明,安庆公主和晋王的感情最为深厚,但如今晋王远在山西太原,若说与之谋划,未免也有些奇怪。”
姚广孝道:“智者谋算于万里之外,也不能排除此嫌疑。”
朱允点头,道:“晋王在诸王中,军功颇盛,不下于四叔燕王,若说他有什么野心,孤丝毫也不奇怪。”
历史上的晋王朱,与燕王朱棣同为九大塞边王爷之一。
而且所统领的军队,也不比朱棣少,与颖国公傅友德又是儿女亲家。
在军中的影响力,不逊于燕王朱棣。
他与朱棣不和。
这也是老朱有意的安排。
让他们互相牵制。
只不过,历史上的晋王朱,在老朱临终前的两个月逝世了。
如若不然,朱棣能不能造反成功,还是两说之事。
当然,以朱允的“神操作”,也可能逼得他也反了。() ()
越有权势的藩王,当然也越有野心。
“太孙殿下”姚广孝突然正色道:“非是贫僧为燕王求情。”
“燕王以前确实有谋夺储君之志。”
“不过,自贫僧与郑和皆投太孙麾下,也已与燕王言明,令其再勿有半分非分之想。”
“燕王是一个明白人。”
“有太孙在,燕王绝不会有任何野望。”
朱允哈哈大笑。
朱棣野心勃勃。
如若不然,当初第一次见到姚广孝的时候,就不会收留他了。
不过,他并不在意这一点。
这世间有野心的人很多,有能力的人很少。
若说将所有有做皇帝念头的人全杀了,那只怕天下人要杀掉大半以上。
他们当不了皇帝,无非是没有那个能力罢了。
正如后世之人,谁还不想当世界首富呢。
生在封建时代,谁又不想成为人上人?
只要朱棣日后不再做什么,他也无意去深究。
“孤知晓。”
朱允轻轻带过,笑道:“锦衣卫查阅了以前的资料,发现我那三哥,以前与安庆姑姑和欧阳伦交情也十分不错。”
朱允算是武将勋贵一系。
如果说常茂效忠的人是他,那就说得通了。
借用朱允的手,嫁祸于朱允这个太孙。
等到朱允被废或者被杀了,再将朱允的罪状告诉老朱。
然后,他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朱允不能不朝这个方向去想。
尽管朱允在他面前,始终是一副仁爱兄长的模样。
但谁知道他是不是和朱允一样,也是一个演技高手呢。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欧阳伦背后的人,也有可能是他,那你准备如何处置?”姚广孝问道。
“齐泰说他并不知道欧阳伦参与了此事。”
朱允道:“齐泰不大可能在此事上撒谎,他反正是要死了,连朱允都交待出来了,没理由保着一个都处死了的欧阳伦。”
“那无非三种可能。”
“一是朱允隐瞒了此事。”
“二是常茂隐瞒了此事。”
“三是朱允和常茂一起隐瞒了此事。”
“孤认为,朱允隐瞒了可能性不大,他与常茂的关系,还不如与齐泰好。”
“最有可能的,是常茂瞒着朱允和齐泰。”
“不管常茂的背后是晋王也罢,吴王朱允也罢,我们想弄清楚,孤相信朱允更想弄清楚。”
“如今,倭寇逃了,欧阳伦死了,齐泰死了,黄子澄也死了。”
“朱允必定要查一个明白,为何倭寇之事,欧阳伦会参与其中。”
“就让他去找常茂撕扯,派人紧紧盯着常茂即可。”
“朱允去找他,他必然又会去找自己背后的人。”
“只要盯着常茂,便可将他身后的人找出来。”
姚广孝拍掌笑道:“太孙殿下果然心思慎密,不错,不错!”
“不过,无论对方是晋王也好,还是吴王也罢,就算查出来,也难以定罪。”
老朱可不想看到骨肉相残,朱允也不能做这种事。
“无妨!”朱允淡淡一笑,道:“别忘了,倭寇逃了!”
“这是齐泰的认罪书!”
东宫。
朱允和姚广孝相对而坐。
他从怀中拿出了一叠纸,递了过去。
姚广孝细细读了一遍,道:“太孙殿下准备如何处置呢?”
朱允笑道:“这正是我想询问你之事。”
姚广孝道:“依贫僧之见,将此书封存,束之高阁即可。”
“不用送给皇爷爷御览吗?”朱允有些疑惑。
“不用!”姚广孝摇了摇头。
“黄子澄、齐泰与衡王相交莫逆,世所周知,陛下更是清楚无比。”
“他两人所做之事,又非贪污受贿,都是为谁?”
“若是仅止黄子澄一人,还可能是暗中行事,不曾知会衡王。”
“可黄子澄还在狱中,齐泰本应最低调之际,却不惜为人开具兵部文书,只能是衡王的主意。”
“齐泰一生为人谨慎,不会如此糊涂。”
“这些事情,陛下一清二楚。”
“你不禀明,便是顾念兄弟情谊。”
“陛下说了“德礼在前,斧戮在后”。”
“衡王犯了事,你不急着处罚他,不公布他的罪状,反而想去感化他,那就是德。”
“之前黄子澄的事情,陛下劝直接杀他,亦有此中之意。”
“黄子澄与衡王交情很深,你将他关着,难免让人以为你有意牵连衡王。”
“他死了,那才能显示你的宽宏大量。”
朱允默默点头。
他没有想这么深远,但听姚广孝这么一说,认为深有其理。
“杀齐泰的事,你做得很好。”
姚广孝拿起茶壶,倒了两杯茶,递一杯给朱允,一杯留给自己。
他端起来,饮了一口,才放下茶杯。
“将齐泰与黄子澄一起处死,一同行刑,有两桩好处。”
“其一,表明你无意借两人之名,再牵连他人,不顾骨肉之情,打击兄弟。”
“这在陛下眼中,便是你的德行。”
“其二,齐泰一死,衡王、常茂,都会以为他没有交待任何事情,以为自己还是安全的。”
“如此一来,他们就可能继续冒险行事。”
“待到事发,那是他们不知悔改,就怪不得别人了。”
朱允笑道:“是这么一个道理。”
“蒋已经查明,安庆公主和晋王的感情最为深厚,但如今晋王远在山西太原,若说与之谋划,未免也有些奇怪。”
姚广孝道:“智者谋算于万里之外,也不能排除此嫌疑。”
朱允点头,道:“晋王在诸王中,军功颇盛,不下于四叔燕王,若说他有什么野心,孤丝毫也不奇怪。”
历史上的晋王朱,与燕王朱棣同为九大塞边王爷之一。
而且所统领的军队,也不比朱棣少,与颖国公傅友德又是儿女亲家。
在军中的影响力,不逊于燕王朱棣。
他与朱棣不和。
这也是老朱有意的安排。
让他们互相牵制。
只不过,历史上的晋王朱,在老朱临终前的两个月逝世了。
如若不然,朱棣能不能造反成功,还是两说之事。
当然,以朱允的“神操作”,也可能逼得他也反了。() ()
越有权势的藩王,当然也越有野心。
“太孙殿下”姚广孝突然正色道:“非是贫僧为燕王求情。”
“燕王以前确实有谋夺储君之志。”
“不过,自贫僧与郑和皆投太孙麾下,也已与燕王言明,令其再勿有半分非分之想。”
“燕王是一个明白人。”
“有太孙在,燕王绝不会有任何野望。”
朱允哈哈大笑。
朱棣野心勃勃。
如若不然,当初第一次见到姚广孝的时候,就不会收留他了。
不过,他并不在意这一点。
这世间有野心的人很多,有能力的人很少。
若说将所有有做皇帝念头的人全杀了,那只怕天下人要杀掉大半以上。
他们当不了皇帝,无非是没有那个能力罢了。
正如后世之人,谁还不想当世界首富呢。
生在封建时代,谁又不想成为人上人?
只要朱棣日后不再做什么,他也无意去深究。
“孤知晓。”
朱允轻轻带过,笑道:“锦衣卫查阅了以前的资料,发现我那三哥,以前与安庆姑姑和欧阳伦交情也十分不错。”
朱允算是武将勋贵一系。
如果说常茂效忠的人是他,那就说得通了。
借用朱允的手,嫁祸于朱允这个太孙。
等到朱允被废或者被杀了,再将朱允的罪状告诉老朱。
然后,他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朱允不能不朝这个方向去想。
尽管朱允在他面前,始终是一副仁爱兄长的模样。
但谁知道他是不是和朱允一样,也是一个演技高手呢。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欧阳伦背后的人,也有可能是他,那你准备如何处置?”姚广孝问道。
“齐泰说他并不知道欧阳伦参与了此事。”
朱允道:“齐泰不大可能在此事上撒谎,他反正是要死了,连朱允都交待出来了,没理由保着一个都处死了的欧阳伦。”
“那无非三种可能。”
“一是朱允隐瞒了此事。”
“二是常茂隐瞒了此事。”
“三是朱允和常茂一起隐瞒了此事。”
“孤认为,朱允隐瞒了可能性不大,他与常茂的关系,还不如与齐泰好。”
“最有可能的,是常茂瞒着朱允和齐泰。”
“不管常茂的背后是晋王也罢,吴王朱允也罢,我们想弄清楚,孤相信朱允更想弄清楚。”
“如今,倭寇逃了,欧阳伦死了,齐泰死了,黄子澄也死了。”
“朱允必定要查一个明白,为何倭寇之事,欧阳伦会参与其中。”
“就让他去找常茂撕扯,派人紧紧盯着常茂即可。”
“朱允去找他,他必然又会去找自己背后的人。”
“只要盯着常茂,便可将他身后的人找出来。”
姚广孝拍掌笑道:“太孙殿下果然心思慎密,不错,不错!”
“不过,无论对方是晋王也好,还是吴王也罢,就算查出来,也难以定罪。”
老朱可不想看到骨肉相残,朱允也不能做这种事。
“无妨!”朱允淡淡一笑,道:“别忘了,倭寇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