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忆写于2023.12
三人住的这间小屋有十一二平米,进门之后一盘通炕就占去了一大半,地下也没有桌椅,右炕的东墙一字排开放着三个木头箱子,赵小美新来,她的木头小箱摆在最外面,靠近外面炕沿。
四方木头箱子还是她父亲晚上赶工,用十几条木板钉装起来的,里面装的是她冬天的棉衣棉裤和几件换洗衣服,再多就装不下了,母亲告诉她,过年回家时再把春天和夏天的衣服带去,现在看拿来也没处放,除非再把冬天的衣服倒腾回去。
北面炕头上一字排开叠着三床被褥,赵小美的在最西头,和在家时差不多,只是头里少了她大姐赵小玉,丁晓睡在中间,李洁睡东边,紧挨着木箱子,那个地势也最好,看书写字很方便。
赵小美有时睡醒一觉,见房间的小灯泡还亮着,李洁则伏在她的小木箱上奋笔写着东西,她的箱子是整体结构,刷着暗黄的油漆,虽然有些地方已经脱皮,但比起她和丁晓的普气多了,而且上面很光滑,和小桌一样,一点都不磨手臂。
“听说新来了一个女知青?”
三人正在炕沿上坐着吃面条,从外面推门进来一个20岁左右的男青年,有些黑的脸上带着喜悦,声音很大的说道。
“童金泉,你是闻着面条的香味过来的吧,正好我们做多了,赶紧回去拿饭盒去。”李洁停止了吃面条,端着大碗笑着向他招呼道。
“哼,我看他是专门来看人赵小美的吧?”
叫童金泉的男知青冲丁晓瞪起眼说道:
“看你说的,咱们知青点来了新人,我这个知青队长不得过来打个招呼?”说完看了看赵小美,裂开大嘴笑着对她说:
“你叫赵小美啊,名字挺好听,欢迎你的加入,我们知青队伍壮大了哈,又多一位女知青。”
见他要上来和她握手,赵小美赶紧把手里端着的饭盒放在炕上,慌忙跳下了地。
“行啦,别吓坏了孩子,你快回去拿饭盒去,一会儿面条坨了就不好吃了。”
“大奎在屋里炖了粉条烩菜,一会儿做好,端过来一起吃吧,也算给赵小美同学接个风哈。”
“行,那你快去吧,你屋里的王新生没回来吗?”
李洁随口问道。
“他和马舒阳他们在后面,也快回来了吧,我让大奎做了一大锅烩菜,加了不少白菜土豆,其他屋的回来也够了。”
“这么多人,那只能在外面吃了,一会儿他们回来你找人去西屋找块能用的板子,咱们用砖垒起来当饭桌。”
“这个主意不错。”丁晓喝完最后一口汤面,抬头笑着赞成说。
“看你这样吃进两碗了吧,一会儿还能再吃吗?”
童金泉半开玩笑的对丁晓说道。
“赶紧去西边屋取木板去吧,我们李副队长的话就这么不好使吗?”
丁晓鼓起眼珠子,一点不客气的就要往外哄他。
“行啦,不劳你动手,我这就离开。”
童金泉这才抽身出了房门。
赵小美吃完饭盒里的面条,本来还想去锅里再盛点,想起一会儿有白菜土豆炖粉条吃,忙止住了还想吃的欲望,她先头学着丁晓放了些醋进去,没想到还挺好吃的,以前在家吃面条时,家里人谁都没有放醋的习惯,今天见丁晓放的那么狠,她也放了点试试,又加了勺从家里带来的黄豆肉丁炸酱,简直好吃的不行。
当然赵小美也没忘了给两位姐姐一人挖了一勺,以后就一个锅里混饭吃了,还分你的我的呀?
“对了,小美,一会儿你别把肉酱拿出去,就这么一小瓶还不够那群狼分的,留着咱自己吃。”
就在赵小美纠结一会儿要不要把这瓶炸酱贡献出来给广大知青们,丁晓的话一下让她不再纠结,这瓶炸酱留着还够三人吃几天,拿给外面男知青们,也就一顿的事。
十月份天还没彻底凉起来,小美母亲这次为女儿做的肉酱多放了些豆瓣酱和盐,说这样还能保存段时间,她还以为只女儿一个人吃呢。
因为吃了中饭还得去地里起土豆,所以大家吃得很匆忙,一大锅烩菜和荞麦面馒头,没一会儿就被男知青抢光了,女知青锅里剩的面条也刚够童金泉和王新生一人一碗,和他们住一屋的大奎都没喝上。
不过大奎也没上去和俩人抢,对他来说,肥肉片顿白菜粉条土豆才是他最爱,不过给自己盛前,一点没忘给新来的女知青盛了一饭盒,让赵小美对他顿生好感,她可是最爱吃大烩菜了,自己又不好意思上去跟一伙男知青抢。
李洁见男知青们都围在大奎跟前敲着碗筷,就对俩人说她已经饱了,要回屋去看会儿书,丁晓本来还想让大奎给自己留点烩菜,见那锅烩菜都不够那伙人分的,也说自己饱了,不过见大奎单单喊赵小美过去盛烩菜,不由半开玩笑冲他喊道:
“大奎,你这是来了新人忘了我们这些老人啊。”
“就是,你不能这么区别对待嘛,这不公平。”
一个男知青也跟着起哄,笑嘻嘻的说。
“马舒阳,这是我们屋自己做的,你一毛钱不出来蹭饭,还他*要讲公平,这就叫公平?”
大奎还没说话,童金泉冲刚说话的知青笑骂道,其他知青都跟着大笑了起来,场面一下欢乐起来,王新生和童金泉没有吃烩菜,俩人端着面条跑去了女知青屋里,之前童金泉就闻到了那瓶炸肉酱的香味,只是当时没好意思问。
赵小美也没吝惜,给他俩一人挖了两大勺,让一旁看着的丁晓心疼的差点从她手里夺下罐头瓶,但想到那是人从家带来的,只好忍住不放声。
赵小美还把自己饭盒里的烩菜给俩人碗里拨了一些,毕竟是人屋里做的,人都没吃一口像话吗?剩下的半饭盒她和丁晓俩人吃了,李洁说不吃。
大奎又送过来三个荞麦面馒头,让她们当晚饭。
“你第一年来吃国家供应粮,第二年就得像我们一样挣工分了。”丁晓掰了半块馒头放进嘴里,边嚼边对赵小美说。
“那工分怎么换粮食呢?”虽说离下一年有点远,但关系到生存这样的事,赵小美还是要提前问清楚的。
经过几人的介绍,赵小美才多少知道了些。
如何兑换,要等确定粮食总量后,村里会根据每人所获得的工分总数,才能计算出每个工分可以兑换多少粮食。另外兑换比例通常也是固定的,有时也会根据当年粮食收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大家告诉她知识青年下乡第一年的口粮和生活费都由国家供给。每人生活费8元、口粮18公斤。
“那第二年呢?怎么用工分兑换?几月开始?”
赵小美迫不及待的问道。
“这个简单,”王新生把手里的大碗往炉子上一放,圆圆的脸上泛着红光,对赵小美腼腆的笑了笑,这才慢悠悠说起来。
原来兑换比例确定之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挣的工分数到公社粮站领取相应数量的粮食。分粮一般会在秋收之后的几个月内进行,这也是确保农民在冬季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或者因病、因残等原因无法参加劳动的农民家庭,村里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照顾和补助,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得到满足。
“谢谢啊。”赵小美没想到自己随便问问,他一下能给解释的这么清楚,观察先头他在院里的举动,是这伙知青中最沉默不爱说话的人。
“小美同学,王新生可是咱们这伙知青中的万事通,学校那会儿成绩就最拔尖,以后有什么不明白的事,你找他问就对了,好了,你们也赶紧歇歇,一会儿又得去地里起山药蛋喽。”
童金泉冲赵小美说完,又同李洁俩人招呼了声,这才拿起俩人的大碗,拉着王新生出了门。
“丁姐,你们每天能挣多少工分啊?”
他们走了之后,赵小美躺在炕上问身边翻着书的丁晓。
“男女不一样,每人的工分是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等来确定的。通常像童金泉他们这些壮年劳动力,每天大概能得到10个工分,咱们女知青和村里妇女,还有老年劳动力每天只得8个工分。”
“工分是怎么计算的?”
另一头躺着看书的李洁见丁晓卡壳,替她回道说,工分的计算方法是将每天的工分数乘以天数,再乘以每10个工分的价值,这样就得到一个月的总工分价值。
“就算他们挣了10工分,也才不到一块钱。”
丁晓放下手中的书,说完便闭上了眼睛,赵小美也就不好意思再问她什么了,看看李洁还在那里看书,便直起身小声对她说:
“李姐,我下午能跟你们去地里干活吗?”
李洁愣了下,但很快回答说:“当然可以,工分是按日算的,去劳动一天就有一天的工分。”
“好的,那我下午和你们一起去。”
赵小美想,去一天能得8个工分,按一天挣六毛钱吧,她一个月还能有十几元的零花钱,加上每月的8元生活费,她也成了家里挣钱老三了啊。
虽然下一年国家就不发生活费了,一切全靠自己下地劳作赚钱,但这也让赵小美兴奋的睡不着,等过年回家,她也能买些小吃了,同哥哥一样,再不用从母亲手里讨那点可怜的生活费。
三人住的这间小屋有十一二平米,进门之后一盘通炕就占去了一大半,地下也没有桌椅,右炕的东墙一字排开放着三个木头箱子,赵小美新来,她的木头小箱摆在最外面,靠近外面炕沿。
四方木头箱子还是她父亲晚上赶工,用十几条木板钉装起来的,里面装的是她冬天的棉衣棉裤和几件换洗衣服,再多就装不下了,母亲告诉她,过年回家时再把春天和夏天的衣服带去,现在看拿来也没处放,除非再把冬天的衣服倒腾回去。
北面炕头上一字排开叠着三床被褥,赵小美的在最西头,和在家时差不多,只是头里少了她大姐赵小玉,丁晓睡在中间,李洁睡东边,紧挨着木箱子,那个地势也最好,看书写字很方便。
赵小美有时睡醒一觉,见房间的小灯泡还亮着,李洁则伏在她的小木箱上奋笔写着东西,她的箱子是整体结构,刷着暗黄的油漆,虽然有些地方已经脱皮,但比起她和丁晓的普气多了,而且上面很光滑,和小桌一样,一点都不磨手臂。
“听说新来了一个女知青?”
三人正在炕沿上坐着吃面条,从外面推门进来一个20岁左右的男青年,有些黑的脸上带着喜悦,声音很大的说道。
“童金泉,你是闻着面条的香味过来的吧,正好我们做多了,赶紧回去拿饭盒去。”李洁停止了吃面条,端着大碗笑着向他招呼道。
“哼,我看他是专门来看人赵小美的吧?”
叫童金泉的男知青冲丁晓瞪起眼说道:
“看你说的,咱们知青点来了新人,我这个知青队长不得过来打个招呼?”说完看了看赵小美,裂开大嘴笑着对她说:
“你叫赵小美啊,名字挺好听,欢迎你的加入,我们知青队伍壮大了哈,又多一位女知青。”
见他要上来和她握手,赵小美赶紧把手里端着的饭盒放在炕上,慌忙跳下了地。
“行啦,别吓坏了孩子,你快回去拿饭盒去,一会儿面条坨了就不好吃了。”
“大奎在屋里炖了粉条烩菜,一会儿做好,端过来一起吃吧,也算给赵小美同学接个风哈。”
“行,那你快去吧,你屋里的王新生没回来吗?”
李洁随口问道。
“他和马舒阳他们在后面,也快回来了吧,我让大奎做了一大锅烩菜,加了不少白菜土豆,其他屋的回来也够了。”
“这么多人,那只能在外面吃了,一会儿他们回来你找人去西屋找块能用的板子,咱们用砖垒起来当饭桌。”
“这个主意不错。”丁晓喝完最后一口汤面,抬头笑着赞成说。
“看你这样吃进两碗了吧,一会儿还能再吃吗?”
童金泉半开玩笑的对丁晓说道。
“赶紧去西边屋取木板去吧,我们李副队长的话就这么不好使吗?”
丁晓鼓起眼珠子,一点不客气的就要往外哄他。
“行啦,不劳你动手,我这就离开。”
童金泉这才抽身出了房门。
赵小美吃完饭盒里的面条,本来还想去锅里再盛点,想起一会儿有白菜土豆炖粉条吃,忙止住了还想吃的欲望,她先头学着丁晓放了些醋进去,没想到还挺好吃的,以前在家吃面条时,家里人谁都没有放醋的习惯,今天见丁晓放的那么狠,她也放了点试试,又加了勺从家里带来的黄豆肉丁炸酱,简直好吃的不行。
当然赵小美也没忘了给两位姐姐一人挖了一勺,以后就一个锅里混饭吃了,还分你的我的呀?
“对了,小美,一会儿你别把肉酱拿出去,就这么一小瓶还不够那群狼分的,留着咱自己吃。”
就在赵小美纠结一会儿要不要把这瓶炸酱贡献出来给广大知青们,丁晓的话一下让她不再纠结,这瓶炸酱留着还够三人吃几天,拿给外面男知青们,也就一顿的事。
十月份天还没彻底凉起来,小美母亲这次为女儿做的肉酱多放了些豆瓣酱和盐,说这样还能保存段时间,她还以为只女儿一个人吃呢。
因为吃了中饭还得去地里起土豆,所以大家吃得很匆忙,一大锅烩菜和荞麦面馒头,没一会儿就被男知青抢光了,女知青锅里剩的面条也刚够童金泉和王新生一人一碗,和他们住一屋的大奎都没喝上。
不过大奎也没上去和俩人抢,对他来说,肥肉片顿白菜粉条土豆才是他最爱,不过给自己盛前,一点没忘给新来的女知青盛了一饭盒,让赵小美对他顿生好感,她可是最爱吃大烩菜了,自己又不好意思上去跟一伙男知青抢。
李洁见男知青们都围在大奎跟前敲着碗筷,就对俩人说她已经饱了,要回屋去看会儿书,丁晓本来还想让大奎给自己留点烩菜,见那锅烩菜都不够那伙人分的,也说自己饱了,不过见大奎单单喊赵小美过去盛烩菜,不由半开玩笑冲他喊道:
“大奎,你这是来了新人忘了我们这些老人啊。”
“就是,你不能这么区别对待嘛,这不公平。”
一个男知青也跟着起哄,笑嘻嘻的说。
“马舒阳,这是我们屋自己做的,你一毛钱不出来蹭饭,还他*要讲公平,这就叫公平?”
大奎还没说话,童金泉冲刚说话的知青笑骂道,其他知青都跟着大笑了起来,场面一下欢乐起来,王新生和童金泉没有吃烩菜,俩人端着面条跑去了女知青屋里,之前童金泉就闻到了那瓶炸肉酱的香味,只是当时没好意思问。
赵小美也没吝惜,给他俩一人挖了两大勺,让一旁看着的丁晓心疼的差点从她手里夺下罐头瓶,但想到那是人从家带来的,只好忍住不放声。
赵小美还把自己饭盒里的烩菜给俩人碗里拨了一些,毕竟是人屋里做的,人都没吃一口像话吗?剩下的半饭盒她和丁晓俩人吃了,李洁说不吃。
大奎又送过来三个荞麦面馒头,让她们当晚饭。
“你第一年来吃国家供应粮,第二年就得像我们一样挣工分了。”丁晓掰了半块馒头放进嘴里,边嚼边对赵小美说。
“那工分怎么换粮食呢?”虽说离下一年有点远,但关系到生存这样的事,赵小美还是要提前问清楚的。
经过几人的介绍,赵小美才多少知道了些。
如何兑换,要等确定粮食总量后,村里会根据每人所获得的工分总数,才能计算出每个工分可以兑换多少粮食。另外兑换比例通常也是固定的,有时也会根据当年粮食收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大家告诉她知识青年下乡第一年的口粮和生活费都由国家供给。每人生活费8元、口粮18公斤。
“那第二年呢?怎么用工分兑换?几月开始?”
赵小美迫不及待的问道。
“这个简单,”王新生把手里的大碗往炉子上一放,圆圆的脸上泛着红光,对赵小美腼腆的笑了笑,这才慢悠悠说起来。
原来兑换比例确定之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挣的工分数到公社粮站领取相应数量的粮食。分粮一般会在秋收之后的几个月内进行,这也是确保农民在冬季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或者因病、因残等原因无法参加劳动的农民家庭,村里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照顾和补助,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得到满足。
“谢谢啊。”赵小美没想到自己随便问问,他一下能给解释的这么清楚,观察先头他在院里的举动,是这伙知青中最沉默不爱说话的人。
“小美同学,王新生可是咱们这伙知青中的万事通,学校那会儿成绩就最拔尖,以后有什么不明白的事,你找他问就对了,好了,你们也赶紧歇歇,一会儿又得去地里起山药蛋喽。”
童金泉冲赵小美说完,又同李洁俩人招呼了声,这才拿起俩人的大碗,拉着王新生出了门。
“丁姐,你们每天能挣多少工分啊?”
他们走了之后,赵小美躺在炕上问身边翻着书的丁晓。
“男女不一样,每人的工分是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等来确定的。通常像童金泉他们这些壮年劳动力,每天大概能得到10个工分,咱们女知青和村里妇女,还有老年劳动力每天只得8个工分。”
“工分是怎么计算的?”
另一头躺着看书的李洁见丁晓卡壳,替她回道说,工分的计算方法是将每天的工分数乘以天数,再乘以每10个工分的价值,这样就得到一个月的总工分价值。
“就算他们挣了10工分,也才不到一块钱。”
丁晓放下手中的书,说完便闭上了眼睛,赵小美也就不好意思再问她什么了,看看李洁还在那里看书,便直起身小声对她说:
“李姐,我下午能跟你们去地里干活吗?”
李洁愣了下,但很快回答说:“当然可以,工分是按日算的,去劳动一天就有一天的工分。”
“好的,那我下午和你们一起去。”
赵小美想,去一天能得8个工分,按一天挣六毛钱吧,她一个月还能有十几元的零花钱,加上每月的8元生活费,她也成了家里挣钱老三了啊。
虽然下一年国家就不发生活费了,一切全靠自己下地劳作赚钱,但这也让赵小美兴奋的睡不着,等过年回家,她也能买些小吃了,同哥哥一样,再不用从母亲手里讨那点可怜的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