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不善,且不善的十分明显。
里长被说的尴尬,垂眸闪避道:“不是什么大事,有几个问题需找你问清楚罢了。”
“苏娘子,站门口说话可不是待客之道,还劳烦您让让,我们进去说。”讲话之人是里长的儿子,他穿着衙门的衣裳,腰间佩刀,瞧着可比他老子难对付的多。
苏玖抿着唇,让开了路。
这一刻,她几乎可以确认几人为何而来,只是她想不通,野猪昨天傍晚进的门,才过一夜时间,这些人怎么知道的?
唯一的可能,是有人听见或看见了,告诉了里长,里长担心猪肉被他们卖掉,这才一清早登门。
会是谁呢?苏玖百思不得其解。
他们有两个邻居,刘大哥每日早出晚归,最近临近年关,码头的活不算多,为了过个肥年,他不得不去别处再找些活。
阿诚……更不会,他奶奶的病虽好了,身体却还虚弱,最近正四处找活赚钱呢。
忽得,她在人群后看到一抹熟悉的身影,是阿诚。
小小少年穿着极单薄的衣裳,瑟缩着脖子跟在人群后,并不张扬,很容易让人忽视他的存在。
心底咯噔一下,一种不太好的预感逐渐升起。
不会的,苏玖忙告诉自己,哪儿有人一直倒霉,好运气轮也该轮到她了吧。
“哟,您来了,哟,带这么多人来。”蒙叔挺上道,苏玖把围裙塞给他那一刻,他就知道该怎么做。
里长带着人浩浩荡荡进了院子,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蒙叔系着围裙,蹲在地上,搓洗着盆中的猪下水。
浓烈的腥臭味随着他越走越近,也渐渐变得明显。
“呕!”
有人没忍住干呕了起来。
里长下意识屏住呼吸,道:“你这是做什么?”
“昨天阿玖送咸菜回来,那家人热情,给了些不要的猪下水,我想着放久了味道大,免得污了厨房,明年不好开门,便一早拿出来洗了。”
蒙叔擦擦手,道,“不巧了不是,大清早也没来得及烧水泡茶招待各位,不如有什么话直接问吧,免得熏到各位。”
“所以,你们家出现的肉味,是这个?”里长之子皱眉问。
“是啊。”蒙叔装出一副刚察觉到不对的模样,疑惑问,“怎么了?熏到附近的邻里了吗?实在抱歉,我这鼻子啊闻久了便闻不出臭味,您放心,我定会尽快处理干净。”
自然不是因这,这话不过给闯入的几人一个台阶罢了。
刚还神气的几人,立即面面相觑起来,几个拿不定注意的,下意识看向里长,等他发话。
“应当有些误会,是这样,隔壁十七坊有人说,看到我们坊的人抬了头野猪回来,你也晓得,都城的规矩比人还多,若不给个交代,将来少不了矛盾。”
三言两语,便将缘由推到一个不存在的人身上。
“昨天?”苏玖佯装想了想,道,“那人莫不是看错了,这几日我常做些咸菜,那咸菜娇贵,需拿桂山上归禅寺中井水来做,蒙叔和阿景昨日又上山打了些,怕是傍晚天色太差,水桶被看成了野猪。”
有人扑哧笑了两声,里长一个眼神过去,立即停了嘴。
“此事牵扯极光,绝非一句看错可以解决,苏娘子,我不为难你,你打开门,让我们进厨房看一眼,此事就算解决。”
与预想中一般,里长没那么好敷衍。
百斤重的猪肉太吸引人了,以如今的物价,十斤的普通猪肉都得七八两银子,还没什么油水。
带肥硕油脂,能榨油的肉,简直闻所未闻,哪怕不自己吃,拿去换钱,也能换到十几二十两银子。
十八坊里绝大部分人没个傍身的手艺,不像苏玖可以给大户人家做饭,他们一年到头的花费,估摸也差不多这些钱。
谁能不动心呢?
今日若不开了门让他们看到,明日,后日,往后的每一日,恐怕都无法安心。
“行,您稍等。”说罢,苏玖推开了厨房的门。
厨房并不大,一个水缸,一个橱柜,一个案板,一个灶台,因着开店的缘故,厨房的东西许多,塞得满满当当。
只需站在门口,便能将整个厨房的全貌看个清楚。
里长带着人,走了进去。
说不紧张是假,苏玖赌的是,他们不会东翻西找。
到底是邻居,若为一点捕风捉影的消息,毫无缘由的去别人家撕破脸搜来搜去,那这邻居也不必做了。
再者,刚来十八坊的时候苏玖便说过,自己有个在都城当官的伯伯,哪怕再小的官,他们普通人也得罪不起。
况且她时不时去一趟周府,坊中人看在眼里猜测众多,自不会轻易得罪。
与预想中一般,里长带着人在厨房转了一圈,什么都没发现。
鼻子早已被门外那一盆猪下水熏坏,即使肉藏在脚底下,他们也闻不出来。
见他们什么都没发现,苏玖松了口气,道:“看吧,根本就没……”
“在这里!”
就当众人失望而归时,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忽然高声呐喊,“在这里!野猪在这里!”
阿诚兴奋地扯着野猪的前腿将它拉出来,一张面黄肌瘦的小脸上满是兴奋,他迫不及待地跑到人群里,嚷嚷道,“我没骗人,他们真的抬回来一只野猪,我都看见了!”
轰隆一声,一道惊雷在苏玖脑中炸开,接着,她什么也听不见了。
大约从小家贫人穷被人瞧不起,阿诚性格极为敏感,其他人虽未说什么,他却煎熬非常,一想到今日这些人白跑一趟,日后定少不了他白眼。
到底年纪轻,未经历过什么风浪,一点点挫折便受不住。别人进了这厨房,都怕得罪苏玖,浅薄的看了眼便出去了,他不肯,仔仔细细地查看,直到在案板下瞥见一片白,心才放进肚子里。
里长面上一喜,即刻又恢复成以往的模样,道:“我在十八坊当了十八年里长,虽不是多大的官,却也有些人脉,你们猎了野猪便猎了,同我说一句,我去当这个和事佬便是。”
事已至此,似乎再无回旋的余地,蒙叔瞥见苏玖,见她脸色极差,没什么反应,便叹了句:“这不是怕您麻烦,于是想着偷偷割了,再找别的由头送到各位邻里家,也免得别的坊看见眼红。
既已无力改变,不如顺着台阶往下走,况且在蒙叔眼中,一只野猪算不得什么大事。
陆景瞧见她状态不多,悄悄越过人群拉住她的手,带她去了门外,柔声道:“无妨,一只野猪罢了算不上要紧事,亏了这些银子往后定能赚回来。”
“我不是心疼钱。”苏玖吸了口气,想说点什么,却未说出口。
她只是不明白,这些日子以来,她又送粮又送柴,说不得多好,起码比坊里其他人仗义,她不求阿诚对她多好,起码,不该将此事偷偷告诉里长。
她可以接受任何人举报她,但她不能接受这个人是阿诚。
“阿景,”苏玖看向别处,沉闷地发问,“人的一生真如老人所说,一出生便定好么?遭受一回背叛,往后还会有无数次?”
她是穷了点,抠门了点,没了几十两银子确实能让她难过半年,可比这更打击她的,是背叛,接二连三的背叛。
每当她以为事情好转,未来一片坦途时,命运总会给她一闷棍,告诉她傻了吧,想多了吧,并没有哦。
为什么呢?她自诩做人坦荡,不说多善良,起码从未害过别人,也帮过不少人,再差劲,也该比抛下三年姐妹,只为一个男人的师蓉好吧。
可命运总爱捉弄人,不择手段往上爬,害人无数的师蓉成了人人羡慕的太子妃,而她,只不过想多赚点银子,就这般艰难。
未免太不公平了些。
她不甘心,不服气,又无可奈何。
“不会,”陆景道,“我只信想要什么,便去争什么,何必为不值得的人难过,他们不配。”
苏玖低下头。
这些道理她都懂,事已至此,何必白费力气去思考过去种种。她只是想不通,或者说,没有一个令她满意的答案,可以解释她心中的疑问。
“最近你太忙了,休息一下也未尝不可,这件事不如交给蒙叔。半年了,他终于有机会动动脑子,你可千万别打扰他。”
陆景安抚似地揉了揉她的发顶,道,“来都城这样久,还未曾逛过,不如换件衣服,我们一起出去转转?”
这主意不太道德,却很好玩。
苏玖是那种所有情绪都挂在脸上的人,面对厌恶之人,装都装不出来。刚经历过这样的糟心事,让她去和那些人虚与委蛇——做得到,却让人恶心。
尤其,她此刻一点都不想看到阿诚那张脸。
与蒙叔和里长打过招呼后,两人简单清洗了下身上的腥臭味,换了身衣裳,去了都城最热闹的一条街游玩。
人与人不同,城与城不同。
有的城被蛮夷侵占,百姓流离失所,有的城被叛军屠戮,再也不复当年。有的城,却繁华依旧,沿街叫卖的小摊一眼望不到头。
“这都城,繁华的像另一个世界。”苏玖感叹了一句,下一刻,被小摊儿上卖的花灯吸引了过去。
“掌柜,这个怎么卖?”
那是一个极漂亮的骰子花灯,竹条制成灯骨,以宣纸做皮,一面画着兰花,一面画着梅花,每一面都细心勾勒着图案,无论怎么转,都美若一片景。
“这个二两银子。”
“二两?抢钱啊。”苏玖小声嘟囔了一句,又拿起一只普通些的红灯笼,道,“这个呢。”
“这个便宜,二钱银子。”
“怎么都这样贵。”苏玖眼睛一转,道,“小哥,你瞧这没几日便过年了,城里家家户户都买了红灯笼,这样冷的天,站在这儿耗日子也没意思,不如便宜些卖给我吧。”
摊主笑了,道:“小娘子,我这可不算贵,放眼整个都城,绝对找不到比我这儿还便宜的了。”
“这东西只用个好看,不能吃不能怎么的,还费蜡烛,二钱实在不划算,不如一钱五两?绝不亏待你。”
“这东西用了今年还能再用明年,细算下来一年才一钱,上哪儿找这样划算的买卖。”
“你……”
正说着,一只手越过苏玖,将钱递给小摊贩,道:“正好二钱。”
她回头看,是陆景。
“好嘞,我给您包起来。”说罢,小摊贩还喜滋滋道,“还是郎君爽快。”
苏玖气不打一处来,小声斥责:“你着什么急,我多说几句他就便宜了!”
“这几日正是卖货的时候,他不会便宜的。”
“你懂什么,我多缠他一会儿不就行了,他要卖货,总不能与我一起耗着。”
陆景靠近了几分,道:“这样冷的天,何必站在这儿耗着,会着凉。”
“你……”
反驳的话说不出口,苏玖这才发现,他一直站在风口挡着风,刚突如其来的靠近,也只是因为,巷口吹进一缕寒风。
“真是钱多烧得慌。”
里长被说的尴尬,垂眸闪避道:“不是什么大事,有几个问题需找你问清楚罢了。”
“苏娘子,站门口说话可不是待客之道,还劳烦您让让,我们进去说。”讲话之人是里长的儿子,他穿着衙门的衣裳,腰间佩刀,瞧着可比他老子难对付的多。
苏玖抿着唇,让开了路。
这一刻,她几乎可以确认几人为何而来,只是她想不通,野猪昨天傍晚进的门,才过一夜时间,这些人怎么知道的?
唯一的可能,是有人听见或看见了,告诉了里长,里长担心猪肉被他们卖掉,这才一清早登门。
会是谁呢?苏玖百思不得其解。
他们有两个邻居,刘大哥每日早出晚归,最近临近年关,码头的活不算多,为了过个肥年,他不得不去别处再找些活。
阿诚……更不会,他奶奶的病虽好了,身体却还虚弱,最近正四处找活赚钱呢。
忽得,她在人群后看到一抹熟悉的身影,是阿诚。
小小少年穿着极单薄的衣裳,瑟缩着脖子跟在人群后,并不张扬,很容易让人忽视他的存在。
心底咯噔一下,一种不太好的预感逐渐升起。
不会的,苏玖忙告诉自己,哪儿有人一直倒霉,好运气轮也该轮到她了吧。
“哟,您来了,哟,带这么多人来。”蒙叔挺上道,苏玖把围裙塞给他那一刻,他就知道该怎么做。
里长带着人浩浩荡荡进了院子,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蒙叔系着围裙,蹲在地上,搓洗着盆中的猪下水。
浓烈的腥臭味随着他越走越近,也渐渐变得明显。
“呕!”
有人没忍住干呕了起来。
里长下意识屏住呼吸,道:“你这是做什么?”
“昨天阿玖送咸菜回来,那家人热情,给了些不要的猪下水,我想着放久了味道大,免得污了厨房,明年不好开门,便一早拿出来洗了。”
蒙叔擦擦手,道,“不巧了不是,大清早也没来得及烧水泡茶招待各位,不如有什么话直接问吧,免得熏到各位。”
“所以,你们家出现的肉味,是这个?”里长之子皱眉问。
“是啊。”蒙叔装出一副刚察觉到不对的模样,疑惑问,“怎么了?熏到附近的邻里了吗?实在抱歉,我这鼻子啊闻久了便闻不出臭味,您放心,我定会尽快处理干净。”
自然不是因这,这话不过给闯入的几人一个台阶罢了。
刚还神气的几人,立即面面相觑起来,几个拿不定注意的,下意识看向里长,等他发话。
“应当有些误会,是这样,隔壁十七坊有人说,看到我们坊的人抬了头野猪回来,你也晓得,都城的规矩比人还多,若不给个交代,将来少不了矛盾。”
三言两语,便将缘由推到一个不存在的人身上。
“昨天?”苏玖佯装想了想,道,“那人莫不是看错了,这几日我常做些咸菜,那咸菜娇贵,需拿桂山上归禅寺中井水来做,蒙叔和阿景昨日又上山打了些,怕是傍晚天色太差,水桶被看成了野猪。”
有人扑哧笑了两声,里长一个眼神过去,立即停了嘴。
“此事牵扯极光,绝非一句看错可以解决,苏娘子,我不为难你,你打开门,让我们进厨房看一眼,此事就算解决。”
与预想中一般,里长没那么好敷衍。
百斤重的猪肉太吸引人了,以如今的物价,十斤的普通猪肉都得七八两银子,还没什么油水。
带肥硕油脂,能榨油的肉,简直闻所未闻,哪怕不自己吃,拿去换钱,也能换到十几二十两银子。
十八坊里绝大部分人没个傍身的手艺,不像苏玖可以给大户人家做饭,他们一年到头的花费,估摸也差不多这些钱。
谁能不动心呢?
今日若不开了门让他们看到,明日,后日,往后的每一日,恐怕都无法安心。
“行,您稍等。”说罢,苏玖推开了厨房的门。
厨房并不大,一个水缸,一个橱柜,一个案板,一个灶台,因着开店的缘故,厨房的东西许多,塞得满满当当。
只需站在门口,便能将整个厨房的全貌看个清楚。
里长带着人,走了进去。
说不紧张是假,苏玖赌的是,他们不会东翻西找。
到底是邻居,若为一点捕风捉影的消息,毫无缘由的去别人家撕破脸搜来搜去,那这邻居也不必做了。
再者,刚来十八坊的时候苏玖便说过,自己有个在都城当官的伯伯,哪怕再小的官,他们普通人也得罪不起。
况且她时不时去一趟周府,坊中人看在眼里猜测众多,自不会轻易得罪。
与预想中一般,里长带着人在厨房转了一圈,什么都没发现。
鼻子早已被门外那一盆猪下水熏坏,即使肉藏在脚底下,他们也闻不出来。
见他们什么都没发现,苏玖松了口气,道:“看吧,根本就没……”
“在这里!”
就当众人失望而归时,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忽然高声呐喊,“在这里!野猪在这里!”
阿诚兴奋地扯着野猪的前腿将它拉出来,一张面黄肌瘦的小脸上满是兴奋,他迫不及待地跑到人群里,嚷嚷道,“我没骗人,他们真的抬回来一只野猪,我都看见了!”
轰隆一声,一道惊雷在苏玖脑中炸开,接着,她什么也听不见了。
大约从小家贫人穷被人瞧不起,阿诚性格极为敏感,其他人虽未说什么,他却煎熬非常,一想到今日这些人白跑一趟,日后定少不了他白眼。
到底年纪轻,未经历过什么风浪,一点点挫折便受不住。别人进了这厨房,都怕得罪苏玖,浅薄的看了眼便出去了,他不肯,仔仔细细地查看,直到在案板下瞥见一片白,心才放进肚子里。
里长面上一喜,即刻又恢复成以往的模样,道:“我在十八坊当了十八年里长,虽不是多大的官,却也有些人脉,你们猎了野猪便猎了,同我说一句,我去当这个和事佬便是。”
事已至此,似乎再无回旋的余地,蒙叔瞥见苏玖,见她脸色极差,没什么反应,便叹了句:“这不是怕您麻烦,于是想着偷偷割了,再找别的由头送到各位邻里家,也免得别的坊看见眼红。
既已无力改变,不如顺着台阶往下走,况且在蒙叔眼中,一只野猪算不得什么大事。
陆景瞧见她状态不多,悄悄越过人群拉住她的手,带她去了门外,柔声道:“无妨,一只野猪罢了算不上要紧事,亏了这些银子往后定能赚回来。”
“我不是心疼钱。”苏玖吸了口气,想说点什么,却未说出口。
她只是不明白,这些日子以来,她又送粮又送柴,说不得多好,起码比坊里其他人仗义,她不求阿诚对她多好,起码,不该将此事偷偷告诉里长。
她可以接受任何人举报她,但她不能接受这个人是阿诚。
“阿景,”苏玖看向别处,沉闷地发问,“人的一生真如老人所说,一出生便定好么?遭受一回背叛,往后还会有无数次?”
她是穷了点,抠门了点,没了几十两银子确实能让她难过半年,可比这更打击她的,是背叛,接二连三的背叛。
每当她以为事情好转,未来一片坦途时,命运总会给她一闷棍,告诉她傻了吧,想多了吧,并没有哦。
为什么呢?她自诩做人坦荡,不说多善良,起码从未害过别人,也帮过不少人,再差劲,也该比抛下三年姐妹,只为一个男人的师蓉好吧。
可命运总爱捉弄人,不择手段往上爬,害人无数的师蓉成了人人羡慕的太子妃,而她,只不过想多赚点银子,就这般艰难。
未免太不公平了些。
她不甘心,不服气,又无可奈何。
“不会,”陆景道,“我只信想要什么,便去争什么,何必为不值得的人难过,他们不配。”
苏玖低下头。
这些道理她都懂,事已至此,何必白费力气去思考过去种种。她只是想不通,或者说,没有一个令她满意的答案,可以解释她心中的疑问。
“最近你太忙了,休息一下也未尝不可,这件事不如交给蒙叔。半年了,他终于有机会动动脑子,你可千万别打扰他。”
陆景安抚似地揉了揉她的发顶,道,“来都城这样久,还未曾逛过,不如换件衣服,我们一起出去转转?”
这主意不太道德,却很好玩。
苏玖是那种所有情绪都挂在脸上的人,面对厌恶之人,装都装不出来。刚经历过这样的糟心事,让她去和那些人虚与委蛇——做得到,却让人恶心。
尤其,她此刻一点都不想看到阿诚那张脸。
与蒙叔和里长打过招呼后,两人简单清洗了下身上的腥臭味,换了身衣裳,去了都城最热闹的一条街游玩。
人与人不同,城与城不同。
有的城被蛮夷侵占,百姓流离失所,有的城被叛军屠戮,再也不复当年。有的城,却繁华依旧,沿街叫卖的小摊一眼望不到头。
“这都城,繁华的像另一个世界。”苏玖感叹了一句,下一刻,被小摊儿上卖的花灯吸引了过去。
“掌柜,这个怎么卖?”
那是一个极漂亮的骰子花灯,竹条制成灯骨,以宣纸做皮,一面画着兰花,一面画着梅花,每一面都细心勾勒着图案,无论怎么转,都美若一片景。
“这个二两银子。”
“二两?抢钱啊。”苏玖小声嘟囔了一句,又拿起一只普通些的红灯笼,道,“这个呢。”
“这个便宜,二钱银子。”
“怎么都这样贵。”苏玖眼睛一转,道,“小哥,你瞧这没几日便过年了,城里家家户户都买了红灯笼,这样冷的天,站在这儿耗日子也没意思,不如便宜些卖给我吧。”
摊主笑了,道:“小娘子,我这可不算贵,放眼整个都城,绝对找不到比我这儿还便宜的了。”
“这东西只用个好看,不能吃不能怎么的,还费蜡烛,二钱实在不划算,不如一钱五两?绝不亏待你。”
“这东西用了今年还能再用明年,细算下来一年才一钱,上哪儿找这样划算的买卖。”
“你……”
正说着,一只手越过苏玖,将钱递给小摊贩,道:“正好二钱。”
她回头看,是陆景。
“好嘞,我给您包起来。”说罢,小摊贩还喜滋滋道,“还是郎君爽快。”
苏玖气不打一处来,小声斥责:“你着什么急,我多说几句他就便宜了!”
“这几日正是卖货的时候,他不会便宜的。”
“你懂什么,我多缠他一会儿不就行了,他要卖货,总不能与我一起耗着。”
陆景靠近了几分,道:“这样冷的天,何必站在这儿耗着,会着凉。”
“你……”
反驳的话说不出口,苏玖这才发现,他一直站在风口挡着风,刚突如其来的靠近,也只是因为,巷口吹进一缕寒风。
“真是钱多烧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