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羽织往往要出一身冷汗,程序只才进行了一半而已,伤口处的腐血与脓水亦需经由大夫的双手挤出,上药,方告一段落。

    每当这时,沈贺文变得很烦躁,大夫委婉地将他请出屋子。

    秦羽织能回校那日,老荣送到校舍,有两封信函已经在书桌上停留了许久。

    一封是张鹤子的结婚请帖,她震惊:“不是才定下的事?”纪雯道:“听她姑妈的鬼话,半年前就在过礼了。”

    “经我们一闹,更害怕夜长梦多,不急着办才怪。”

    羽织问:“去不去?”一时没了注意,鹤子的家人未必欢迎她们。

    徐莹是准备去的,可是纪雯性烈,自己不去也不许她们去。

    “是她自己要做诺夫,我眼不见心静。”

    徐莹道:“那天下着大雨,鹤子还来送请帖,我瞧她鞋子已经湿透了,眼巴巴把帖子递到我们跟前,怪可怜的,朋友一场,咱不去,也没人给她撑场面了。”

    纪雯不说话,知道她已经心软。

    事实是鹤子结婚那日,哭声最大的便是纪雯。

    宋先生在嫁妆上没有苛待鹤子,红妆满堂,是喜庆的,可难保不是为着‘利益交换’,听说夫家是当地的小财主。

    新郎家人丁兴旺,来迎亲的十多个与新郎同龄男女,听说彼此都有血缘关系。闹洞房的,又是另一批人。

    今后鹤子会与他们同住,只要想一想,已经足够窒息了。

    鹤子非常乖巧地跪在地上说:“婆婆喝茶,公公喝茶。”然后挨个儿见过婶婶,舅公,舅母,太婆,外太婆,表妹,小叔。这些绕来绕去的身份,都被她叫对了,仿佛她已在这座深宅大院里活了十年。

    这很不像大家认识的那个鹤子。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新郎懂得体贴。

    这个三十来岁,曾经丧过一任妻子的男人,数度站在新娘的房间外,叫喜娘隔着一道纱窗问鹤子饿不饿,要不要吃点心。

    旧式婚礼过程繁琐,新娘等候的时候往往误了饭点。

    纪雯道:“新郎官儿很周到。”

    鹤子却很淡定,道:“经历过一回了,是会比没经历过的有经验。”

    大家沉默。

    未坚持到夜宴,秦羽织一行就要告辞了,因学校只批了半日的假,她们尚需回去上晚课。

    鹤子的妯娌嫂子是筹办宴席的人,她劝道:“课业哪有婚事重要,放一放无妨。”徐莹带头礼貌回绝,这女人手眼通天,她们才说离开,她便来劝,才一回绝,礼品糖果就由下人拎上来了,她道:“既然这样,我就不强留了,以后欢迎常来玩。”

    鹤子一天下来,离别家人时没有哭过,同学走时却泣不成声。

    她八岁的弟弟将她们送出门外。

    这男孩不仅眉眼像鹤子,言谈举止也透着‘沉着’二字,他道:“姐姐们慢些走。”小小的个子,眼睛却比二十来岁的人都成熟。

    宋先生不放心,也跟出门来,小老头儿长布衫,迈门坎儿时衣摆一提,端地意气风发,他不计较不久前发生的事情。

    纪雯道:“你看,他把这里当自己家了。”

    第二封信函,是学校的通知函,叫秦羽织星期三一早去教导处报道。

    没想到等待她的是蒋家明。

    他说,本该由鹤子做的演讲,轮到秦羽织来做。

    她当下十分诧异,她的成绩排在二十名开外,上学期还有过不及格,由她演讲,他人岂能信服?

    蒋家明道:“你虽然不合适,但也只能矮子里拔将军,你的口语仅次于张鹤子,届时需要英文脱稿。”

    又问:“你的口语怎么练的?”

    她道:“入学时在福利院做过数月义工,那里的洋人教会我。”

    蒋家明摇头:“数月而已,不可能这样流利,小时候呢?”

    秦羽织尴尬道:“抱歉,小时候的事情不记得。”他笑:“没关系,我也不是故意打听。”

    她道:“不久前家里出了一些事,”指一下头,“这里受伤,不记得了。”他一怔,若有所思,过了很久道:“不好意思。”

    秦羽织耸肩:“还有其他事吗?”

    没想到蒋家明当即从桌上拿起笔来修改文章,让她从此时开始准备演讲稿。

    鹤子的文章寝室里的人第一时间便拜读过,可是再度拾起,时移事宜了。

    鹤子写道,自由是被我们的民族遗忘太久的本性,可是如今有太多人想要复活他,这便又走到另一条岔路上去,即没有约束的自由。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够懂得穆勒所说‘团结的自由’,即在不妨碍他人幸福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自由,那我们的社会文明也将进步飞速。

    鹤子对世界是抱有善意的。

    秦羽织对蒋家明说,自己不能胜任,她不忍夺走鹤子的心血,蒋家明看着她,若有所思道:“张鹤子同学早已同意。”

    羽织意外之余,更觉伤感,这文章就是她的孩子,万不得已,为了使心血得见天日,她拱手让人。

    道:“还是不行。”

    “那么重做一篇呢?”

    她无奈:“实际上我对这个论题已经失望了,我不觉得自由光凭呐喊可以得来。”

    鹤子就是个例子。

    这时有人进来,是蒋家明的同事,那天在校长办公室见过,现在秦羽织知道他的身份是‘金部长’。

    他道:“这不是那天气势汹汹的姑娘?”然后一副‘我就知道’的模样:“你那同学还是结婚了?”

    待得到答案,点头道:“来做什么?”

    蒋家明对他简单说了几句,又对秦羽织道:“不必那么快回绝,回去再想一想,春假后我找你要答复。”

    男人笑道:“家明兄为人颇有些锲而不舍的精神,不像现在的孩子,容易退缩,依我看,干脆将这篇演讲取消,换历史系的同学。”

    蒋家明只道:“这不一样的。”

    那人无所谓一点头,一边向办公位走去,一边调侃道:“理想主义者。”

    与此人做同僚,大概是件憋屈的事。

    可蒋家明面不改色。

    春假为期一周,沈贺文说去天津处理一些事情,顺便拜会外祖母,他是看出秦羽织最近心情低落,邀她同去,她没得选择。

    沈贺文的母家姓王,是天津很有地位的家庭,光绪年间做官,主持过科考,与当地同样显赫的石家,张家都有姻亲。

    他们下火车后有佣人来迎接。

    王家是很大的,你去到街上,左手边一面灰色的围墙,从东到西全是王家的院墙。

    这样的建筑在中国许多城市都可以见到,不一而足,当然有风格上的差异,但都难逃一个“大”字,用老人的话说,是恢弘。

    它们并不是近几年才建成的,而是纵跨了一段又一段历史,在每次历史的得失中,又刚好站在了既得利益之列,才得以沉淀、保存,每片砖瓦都少不了古旧的气韵。

    王家祖上世代为官,翻遍家谱,名人辈出。徒有其名的大有人在,满腔热血和建树的也很多。

    秦羽织曾戏言沈贺文为“没有商人气质的商人”,正是再合适不过,从这样的背景中长大,那一份浸淫骨血的自矜、不与人为舞丢不掉。

    曾有一度,王家几乎走向没落,世代为官的家庭,一夕之间,无官可做,过去追逐之,供奉之的牛鬼蛇神尽数散去,单只剩下权贵的傲气,却不似书香门第那样肯忍寂寞,更无三教九流的开拓精神,一大家子,眼看就垮了。

    彼时沈贺文刚刚学成归来,沈家的状况也很不好,在外人眼里,他就是个学生,勉强打通关节,重建沈家的遗业,连带着拉一把王家,王家倒真趁这机会站住了。

    所以于王家来说,沈贺文即是亲人,亦是贵人。

    举家迎接。

    在院子里,秦羽织就已经见过了大舅母,二舅母,很快,进堂屋又见到老太太,大舅公和他的子女、姨娘,以及一群少男少女,有的叫沈贺文表兄,还有的叫他三伯,那是因为沈贺文的母亲家中排行第三。

    大舅公的两个姨娘一个姓周,一个姓田,周氏斯斯文文的,不爱说话,无论见生人还是沈贺文,只管点头笑,牙齿也不肯露出。

    姓田的倒是主动四处张罗,行事颇有点章法,老太太没制止,大舅妈脸上也不见愠色,就知她向来如此。

    放在过去,姨娘很少会出来见客。大舅妈涵养很足。

    老太太一高兴,招呼众人去自己院子里用晚饭,平时都是自己吃的,图清静。

    “三伯几时再去国外,能否多拍一些照片?”

    说话的孩子叫长泽,周姨娘的孙儿,他还有一个妹妹叫长生,缩在母亲方氏身后,秦羽织递给她糖,要方氏首肯了,才伸出手来,怯生生地。

    羽织想起鹤子。

    这会子功夫,大舅妈的孙儿长润挤了过来:“想看外国人,叫祖父带你去起士林,哪儿厨子都是外国人,”他对沈贺文道:“上回三伯寄过来的照片,他很是喜欢,多数都拿去自己房中了。”

    长泽道:“我哪里单只为了看洋人?再者起士林的餐太俄式了,我吃不来。”

    兄弟二人一人一句,明明是争执,但可以看出来关系很好,所以大人没有制止。

    沈贺文道:“想见识何须照片,隔着一层纵有感慨也是牵强附会,待你十八岁,可自己决定是否游学。”

    长润道:“我也可以去吗?”

    沈贺文道:“只要你父母舍得,当然。”

    “表哥难得回来一次,还要周旋你们两人。”说话的是个姑娘,看上去比秦羽织大不了几岁。后来听长辈宛卿宛卿的叫,就知道大名叫王宛卿了,乃田姨娘的女儿。

    长泽不再出声,长润道:“姑姑最爱说教了,可是人家秦小姐都没说什么,你却抱怨良多。”

    四目相对,秦羽织与女子看向彼此,对方先别了头,教训长润:“那能一样?”

    舅妈回头:“越说越不像话。”

    三个年轻人终于熄声。

    餐后,沈贺文将秦羽织带回房中便去到前厅与舅公及商会过来拜访的人议事。

    过了阵子,婢子唤羽织去前头玩,说:“大家都在。”她虽然奇怪沈贺文为何不自己来叫,却还是去了。

    一进屋子,就见长润、长泽聊得热火朝天,长生乖巧地坐在蒲团上,几个女子在一旁吃茶,沈贺文不在此地。

章节目录

堕落花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同消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同消古并收藏堕落花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