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军的过程中,蒲开焱一般都会佩戴幞头,用黑色的长长的纱布将所有头发都包裹在头上,最后把头巾的尾巴也塞进边缘里,额头勒得紧,令眼角眉梢微微上吊。
他这样做当然是非常聪明和必要的,天生的浅黄头发在两军交会时,会令他自己一直暴露在敌人的箭矢之下。
成薇讨厌跟他走在一起,讨厌他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特别是在成薇数番提醒之后他依然坚持让士兵行军途中穿戴盔甲,这导致了行军速度减缓是小,若遇到个突袭什么的,疲累的马匹可能会不战而败。
红瞳儿根本当她的话是耳边风,只说:“你们玉字军不行,是你这个女人的事情,别指挥我们禁军骑兵,我们一向是全装备行军,不会累。”
轻装上阵的玉字军骑兵走得比他们快,原本可以甩开他们先到达指定地点,却由于徐一品的交代不得不与他们步调统一。同袍的质疑和不耐烦一股脑全落到了成薇一个人头上,她对蒲开焱的不满愈发强烈了。
往来紫金军和震泽军的信兵每日不间断,都在催促玉字军尽快到位,指定给他们的地点是金州东南面,与孔州交界的丰镇关隘,枢密院的这个计划是准确的,蒲开焱自己也没有异议,只是他这般磨蹭和过度装备令成薇颇为不满。
大裕北境地图类似一个“凹”字,上面凹下去这一块是金州,左边也就是西面的凸起是云州,右边也就是东面的凸起是孔州,下腹部是梓州,震泽军走得最远,暂时在梓州西北的佳县,紫金军沿着朱川河北上,早就抵达了鹅毛口,只剩下玉字军与禁军骑兵的合作军,迟迟没有抵达“凹”字东北边的丰镇。
成薇每日收到的军报从疑问到质问,再到威吓,甚至连在孔州北面的杨松霖也传了口信来问是否遇到了什么麻烦。
是!麻烦!大麻烦。
紫金军的聂慷将军,成薇先前并没有与他有过交集,但是从最近几页言辞激烈的信件里不难看出这位的暴躁脾气,原本是写给李千沛的信件里也充斥着难听的句子,最多一天能派七八匹马来回不断地送信,用一沓一沓的体量怒斥李千沛。
不过成薇还是从这些信里检索到一个有用的信息,蒲氏幼子活着从金州回来,紫金军收留了他,但是很快大概是吃不了紫金军的苦,小公子跑了。
成薇在边境与蒲开淼打了近两年的交道,他做出这样的丢脸事一点都不意外。只是她忽然意识到……难道红瞳儿这样磨磨蹭蹭的,是为了等自己的弟弟?
按常理来说,逃走的蒲开淼肯定要顺着朱川走,他们要去的丰镇确实要经过一段朱川河的下游,可是两兄弟能遇上的概率到底有多大,红瞳儿会不会太天真了点?
成薇拿着信件去问蒲开焱,蒲氏次子正蹲在河边的鹅卵石上磨匕首。
“喏。”女指挥使把信件递到他面前,“蒲小公子走了大半个月了,估计出了梓州界。”
“嗯。”蒲开焱蔑了一眼,看到信封上是李千沛的名字,冷冷的笑了一下,把手里的匕首翻了个面继续磨。
成薇没料到对方是这样冷淡的态度,心中对自己的猜测产生了质疑,也不想多耽误时间,说:“你不是为了等你弟弟?”
红瞳儿用大拇指刮了刮刀锋,俯身对着河水,就着印出来的倒影开始刮眉毛,“小土在军中,我等哪个弟弟?”
“蒲开淼,他从临河逃到了梓州境内,遇到了紫金……不对,你不知道吗?”
“现在知道了。”
他拖延时间不是为了蒲开淼?“那你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他先刮完左边眉毛又开始刮右边,“我只是比成大指挥使胆小一些罢了,不想要手下人在路上白白丢了性命。”
“我们原本上个月底就能到丰镇的,已经晚了近十天,你若还这样坚持穿甲,还需要五六天才能到,那么——”
“李千沛挨的骂干嘛你替她受着?”刮完眉毛的红瞳儿直起身,他比成薇高半个头,原本的黄眉毛被他清理干净,更显得红色的眼眸凶恶,“部队行军主将出走,你不管这个,来管我禁军穿不穿甲?”
成薇答不上来。
“你怎么知道我等的就是蒲开淼而不是李千沛呢?”说着,他拿走了成薇手里的信,潦草地扫了两眼,又塞回给她,“聂慷骂的是她,你倒处处替她受着,有毛病吧你。”
他把匕首插回刀鞘里,很没风度的用肩膀撞开挡住自己去路的成薇,“也怪你,你们女人天生就要受气,受男人气还要受女人气,嘁。”
“你……”成薇气急,拳头捏紧了又松开,她时时刻刻牢记着徐一品对她的嘱托,千万千万不要影响团结,现在几乎整个玉字军都在她手里,要不是考虑到团结她早带着玉字军往北去了。
真是一眼都不想多看蒲家人了!
将军到底要做什么?到了梓州境内没多久就拉着徐一品带着列缺骑离队了,也没说去哪什么时候回来,只知道往西边去了,完全忽略了成薇的一切反对,招呼都没打就消失了。
另一边,大概是因为成薇怨念太大,徐一品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停不下来,李千沛在一旁嘲笑他:“寄南想你了吧。”
“嗯……”徐一品倒是答应得毫无压力,“可不止一个寄南吧。”
一个当姑姑的,一个算是叔父,两人总是拿袁氏大小姐开玩笑,别人不知道也就算了,肖机语前前后后跟着去了那么多次燕舞坊,对两人这样毫无避忌的趣味实在消受不了,转头换了奚临走到自己前面。
列缺骑三十骑跟着李千沛脱离玉字军主力,往晋泽城方向走了四五天,不出意外的话,今日午后就能抵达。
梓州州府晋泽城,离杏坪县也不远。
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离队到晋泽城走一趟,一是因为匡银鹤要到晋泽城等待甸州骑兵团北上,二是因为李千沛想知道当初白果果大笔一挥破格给黄奎的骑兵到底有多少人。
她至今也不信枢密院会给黄奎十个骑兵营。
这些骑兵名义上是加派给杏坪县守祠堂的,实际上随时都可以成为金州作战的补充。
李千沛不亲自看一眼,不放心。
晋泽城附近山峦起伏,空气中时不时飘荡着奇怪的烟气,天空灰蒙蒙的,似乎这一路走来都是阴天。
“每一个城市在一开始都是集市,集市地址一定是人们用脚选择的,晋泽城大约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就形成了,后来朝廷把梓州州府定在这里,它的诞生与乌金开采息息相关。”徐一品开始掉书袋,“这附近的山里啊,全是乌金矿。”
乌金是石炭的美名,用金子来形容它一点都不夸张,它几乎改变了大裕王朝的走向。
因为大裕开采技艺的日渐成熟,石炭产量暴增,这代表着在冬季的北方不需要再砍伐有限的树木来取暖,更多人能够活下来,石炭与粮食,成为托起大裕一万万人口的双手。
可是天底下但凡有利可图的事业,都不可能将好处让给百姓。
徐一品许久没有拿他那把心爱的玳瑁扇骨了,手里缺了个玩意,只能把棠梨的皮缰绳对折后敲了敲手心,说:“今年年初那三十万斤粮,董相和钟中丞都得了美名,可是……这根本就是懒政!去岁雪多,百姓缺的是粮吗?”
李千沛一震,之前她只觉得三十万斤粮太少了,对于董捷彬体恤百姓之心虽有赞赏,却总觉得哪里不妥,现在听徐一品这么说才恍然明白过来。
粮食从南方紧一紧可以分给百姓,但是乌金不可以。乌金是氏族阶层有别于普罗大众的最基本权利,与帝京直隶的铜矿、柏州角州的铁矿的和盐州的盐井一样,分配权只能属于朝廷,民间所有交易都必须在满足了朝廷需求之后才能进行。
徐一品早就看明白了,不论南城冻死多少人,乌金和棉花始终只能供给氏族阶层享受,这是原则问题。可是他也只能在这件事过去这么久之后浅浅发牢骚,因为今年为玉字军打造军器耗费了国库里两成的铁矿和四成半以上的乌金,特别是津蕤所需的火器,时间紧精度高……
另一个角度说,重建玉字军确实太费钱了。
也不知道蒲氏嫡长子蒲开鑫执掌的盐铁司,在审阅这巨大数目之后如何盖上印信的,可能暗暗庆幸父亲和叔叔当年用命换回来的祖产是铜矿吧。
转眼到了晋泽城,比上次徐一品独自来的时候热闹多了,这可不是好事,这说明这个东三州的中心城市接纳了一波又一波的南下难民。
原本还有些担心城中流民横行治安混乱,却不料他们才在城中走了半条街就看到好几处粥棚,比这些粥棚更奇怪的是,列缺骑清一色的黑马骑兵整齐有序地入城竟然没有引得百姓多少注意。
“嗯。”徐一品大概猜到了现状,转头告诉李千沛,“新任的东三州转运使估计扎在晋泽城呢,你看看,倒是个体恤民情的,这么多粥棚光凭梓州的粮仓肯定不行,柏州和角州不知调来了多少。”
东三州由梓州、柏州和角州组成,是大裕东南西北四大区域之中的末位,东使的位置相较其余三使在朝中不算炙手,即便是这次新官上任也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
李千沛大概是饿了,使了个眼色给奚临,让他赶快找找黄奎的宅子在哪,操心自己什么时候能吃上午饭,她对东使南使什么的没多大的兴趣,敷衍着徐一品:“嗯嗯,看来是个好官。”
军师忽然桀桀一笑,让棠梨靠到墨雨身边,问:“骂过你的算不算好官?”
“我?”女将军没听明白。
“玉龙记不记得前年中秋,在角州,有人送了你一筐螃蟹?”
螃蟹?前年中秋她还在海阳城收拾那个假的李含丹,怎么不记得吃过螃蟹……难道?
角州平反之后,枢密院釜底抽薪带走了玉字军主力,并要求李千沛带着三千人北上边境,她原本撕了军令宁死不从,可是在死牢里救过她的那个人、后来她知道是白芷汀,却特地写信要求她服从。
那时候她使了一个毒计,就是扣下了主力部队的粮草,让他们一到柏州就举步维艰,那么多人那么多张嘴巴,枢密院要带走就自己养活。
事情出在柏州,柏州州丞当然要管,起码要管到离开柏州。
州丞为了筹措部队的口粮,可谓是煞费苦心狼狈不堪,勉勉强强送走了这个大麻烦,回过头书信一封外加一筐臭螃蟹送给李千沛,意为看她横行到何时。
螃蟹的恶臭穿越时空再次刺激了李千沛,她讪讪一笑,“不会是赵宇修吧?”
他这样做当然是非常聪明和必要的,天生的浅黄头发在两军交会时,会令他自己一直暴露在敌人的箭矢之下。
成薇讨厌跟他走在一起,讨厌他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特别是在成薇数番提醒之后他依然坚持让士兵行军途中穿戴盔甲,这导致了行军速度减缓是小,若遇到个突袭什么的,疲累的马匹可能会不战而败。
红瞳儿根本当她的话是耳边风,只说:“你们玉字军不行,是你这个女人的事情,别指挥我们禁军骑兵,我们一向是全装备行军,不会累。”
轻装上阵的玉字军骑兵走得比他们快,原本可以甩开他们先到达指定地点,却由于徐一品的交代不得不与他们步调统一。同袍的质疑和不耐烦一股脑全落到了成薇一个人头上,她对蒲开焱的不满愈发强烈了。
往来紫金军和震泽军的信兵每日不间断,都在催促玉字军尽快到位,指定给他们的地点是金州东南面,与孔州交界的丰镇关隘,枢密院的这个计划是准确的,蒲开焱自己也没有异议,只是他这般磨蹭和过度装备令成薇颇为不满。
大裕北境地图类似一个“凹”字,上面凹下去这一块是金州,左边也就是西面的凸起是云州,右边也就是东面的凸起是孔州,下腹部是梓州,震泽军走得最远,暂时在梓州西北的佳县,紫金军沿着朱川河北上,早就抵达了鹅毛口,只剩下玉字军与禁军骑兵的合作军,迟迟没有抵达“凹”字东北边的丰镇。
成薇每日收到的军报从疑问到质问,再到威吓,甚至连在孔州北面的杨松霖也传了口信来问是否遇到了什么麻烦。
是!麻烦!大麻烦。
紫金军的聂慷将军,成薇先前并没有与他有过交集,但是从最近几页言辞激烈的信件里不难看出这位的暴躁脾气,原本是写给李千沛的信件里也充斥着难听的句子,最多一天能派七八匹马来回不断地送信,用一沓一沓的体量怒斥李千沛。
不过成薇还是从这些信里检索到一个有用的信息,蒲氏幼子活着从金州回来,紫金军收留了他,但是很快大概是吃不了紫金军的苦,小公子跑了。
成薇在边境与蒲开淼打了近两年的交道,他做出这样的丢脸事一点都不意外。只是她忽然意识到……难道红瞳儿这样磨磨蹭蹭的,是为了等自己的弟弟?
按常理来说,逃走的蒲开淼肯定要顺着朱川走,他们要去的丰镇确实要经过一段朱川河的下游,可是两兄弟能遇上的概率到底有多大,红瞳儿会不会太天真了点?
成薇拿着信件去问蒲开焱,蒲氏次子正蹲在河边的鹅卵石上磨匕首。
“喏。”女指挥使把信件递到他面前,“蒲小公子走了大半个月了,估计出了梓州界。”
“嗯。”蒲开焱蔑了一眼,看到信封上是李千沛的名字,冷冷的笑了一下,把手里的匕首翻了个面继续磨。
成薇没料到对方是这样冷淡的态度,心中对自己的猜测产生了质疑,也不想多耽误时间,说:“你不是为了等你弟弟?”
红瞳儿用大拇指刮了刮刀锋,俯身对着河水,就着印出来的倒影开始刮眉毛,“小土在军中,我等哪个弟弟?”
“蒲开淼,他从临河逃到了梓州境内,遇到了紫金……不对,你不知道吗?”
“现在知道了。”
他拖延时间不是为了蒲开淼?“那你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他先刮完左边眉毛又开始刮右边,“我只是比成大指挥使胆小一些罢了,不想要手下人在路上白白丢了性命。”
“我们原本上个月底就能到丰镇的,已经晚了近十天,你若还这样坚持穿甲,还需要五六天才能到,那么——”
“李千沛挨的骂干嘛你替她受着?”刮完眉毛的红瞳儿直起身,他比成薇高半个头,原本的黄眉毛被他清理干净,更显得红色的眼眸凶恶,“部队行军主将出走,你不管这个,来管我禁军穿不穿甲?”
成薇答不上来。
“你怎么知道我等的就是蒲开淼而不是李千沛呢?”说着,他拿走了成薇手里的信,潦草地扫了两眼,又塞回给她,“聂慷骂的是她,你倒处处替她受着,有毛病吧你。”
他把匕首插回刀鞘里,很没风度的用肩膀撞开挡住自己去路的成薇,“也怪你,你们女人天生就要受气,受男人气还要受女人气,嘁。”
“你……”成薇气急,拳头捏紧了又松开,她时时刻刻牢记着徐一品对她的嘱托,千万千万不要影响团结,现在几乎整个玉字军都在她手里,要不是考虑到团结她早带着玉字军往北去了。
真是一眼都不想多看蒲家人了!
将军到底要做什么?到了梓州境内没多久就拉着徐一品带着列缺骑离队了,也没说去哪什么时候回来,只知道往西边去了,完全忽略了成薇的一切反对,招呼都没打就消失了。
另一边,大概是因为成薇怨念太大,徐一品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停不下来,李千沛在一旁嘲笑他:“寄南想你了吧。”
“嗯……”徐一品倒是答应得毫无压力,“可不止一个寄南吧。”
一个当姑姑的,一个算是叔父,两人总是拿袁氏大小姐开玩笑,别人不知道也就算了,肖机语前前后后跟着去了那么多次燕舞坊,对两人这样毫无避忌的趣味实在消受不了,转头换了奚临走到自己前面。
列缺骑三十骑跟着李千沛脱离玉字军主力,往晋泽城方向走了四五天,不出意外的话,今日午后就能抵达。
梓州州府晋泽城,离杏坪县也不远。
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离队到晋泽城走一趟,一是因为匡银鹤要到晋泽城等待甸州骑兵团北上,二是因为李千沛想知道当初白果果大笔一挥破格给黄奎的骑兵到底有多少人。
她至今也不信枢密院会给黄奎十个骑兵营。
这些骑兵名义上是加派给杏坪县守祠堂的,实际上随时都可以成为金州作战的补充。
李千沛不亲自看一眼,不放心。
晋泽城附近山峦起伏,空气中时不时飘荡着奇怪的烟气,天空灰蒙蒙的,似乎这一路走来都是阴天。
“每一个城市在一开始都是集市,集市地址一定是人们用脚选择的,晋泽城大约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就形成了,后来朝廷把梓州州府定在这里,它的诞生与乌金开采息息相关。”徐一品开始掉书袋,“这附近的山里啊,全是乌金矿。”
乌金是石炭的美名,用金子来形容它一点都不夸张,它几乎改变了大裕王朝的走向。
因为大裕开采技艺的日渐成熟,石炭产量暴增,这代表着在冬季的北方不需要再砍伐有限的树木来取暖,更多人能够活下来,石炭与粮食,成为托起大裕一万万人口的双手。
可是天底下但凡有利可图的事业,都不可能将好处让给百姓。
徐一品许久没有拿他那把心爱的玳瑁扇骨了,手里缺了个玩意,只能把棠梨的皮缰绳对折后敲了敲手心,说:“今年年初那三十万斤粮,董相和钟中丞都得了美名,可是……这根本就是懒政!去岁雪多,百姓缺的是粮吗?”
李千沛一震,之前她只觉得三十万斤粮太少了,对于董捷彬体恤百姓之心虽有赞赏,却总觉得哪里不妥,现在听徐一品这么说才恍然明白过来。
粮食从南方紧一紧可以分给百姓,但是乌金不可以。乌金是氏族阶层有别于普罗大众的最基本权利,与帝京直隶的铜矿、柏州角州的铁矿的和盐州的盐井一样,分配权只能属于朝廷,民间所有交易都必须在满足了朝廷需求之后才能进行。
徐一品早就看明白了,不论南城冻死多少人,乌金和棉花始终只能供给氏族阶层享受,这是原则问题。可是他也只能在这件事过去这么久之后浅浅发牢骚,因为今年为玉字军打造军器耗费了国库里两成的铁矿和四成半以上的乌金,特别是津蕤所需的火器,时间紧精度高……
另一个角度说,重建玉字军确实太费钱了。
也不知道蒲氏嫡长子蒲开鑫执掌的盐铁司,在审阅这巨大数目之后如何盖上印信的,可能暗暗庆幸父亲和叔叔当年用命换回来的祖产是铜矿吧。
转眼到了晋泽城,比上次徐一品独自来的时候热闹多了,这可不是好事,这说明这个东三州的中心城市接纳了一波又一波的南下难民。
原本还有些担心城中流民横行治安混乱,却不料他们才在城中走了半条街就看到好几处粥棚,比这些粥棚更奇怪的是,列缺骑清一色的黑马骑兵整齐有序地入城竟然没有引得百姓多少注意。
“嗯。”徐一品大概猜到了现状,转头告诉李千沛,“新任的东三州转运使估计扎在晋泽城呢,你看看,倒是个体恤民情的,这么多粥棚光凭梓州的粮仓肯定不行,柏州和角州不知调来了多少。”
东三州由梓州、柏州和角州组成,是大裕东南西北四大区域之中的末位,东使的位置相较其余三使在朝中不算炙手,即便是这次新官上任也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
李千沛大概是饿了,使了个眼色给奚临,让他赶快找找黄奎的宅子在哪,操心自己什么时候能吃上午饭,她对东使南使什么的没多大的兴趣,敷衍着徐一品:“嗯嗯,看来是个好官。”
军师忽然桀桀一笑,让棠梨靠到墨雨身边,问:“骂过你的算不算好官?”
“我?”女将军没听明白。
“玉龙记不记得前年中秋,在角州,有人送了你一筐螃蟹?”
螃蟹?前年中秋她还在海阳城收拾那个假的李含丹,怎么不记得吃过螃蟹……难道?
角州平反之后,枢密院釜底抽薪带走了玉字军主力,并要求李千沛带着三千人北上边境,她原本撕了军令宁死不从,可是在死牢里救过她的那个人、后来她知道是白芷汀,却特地写信要求她服从。
那时候她使了一个毒计,就是扣下了主力部队的粮草,让他们一到柏州就举步维艰,那么多人那么多张嘴巴,枢密院要带走就自己养活。
事情出在柏州,柏州州丞当然要管,起码要管到离开柏州。
州丞为了筹措部队的口粮,可谓是煞费苦心狼狈不堪,勉勉强强送走了这个大麻烦,回过头书信一封外加一筐臭螃蟹送给李千沛,意为看她横行到何时。
螃蟹的恶臭穿越时空再次刺激了李千沛,她讪讪一笑,“不会是赵宇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