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乾清宫,朱翊钧一刻也不得闲,一边批阅陈洪送过来的题本,一边派人叫张居正、吕调阳二人觐见。
张居正二人也是很久没有见过皇帝了。
自从经过上次泄露事件后,内朝宦官再也不敢随意泄露消息了,他们平时跟皇帝的沟通也只能通过朱翊钧的谕旨或者司礼监进行。
因此他们根本不知道朱翊钧闭关的消息,所幸司礼监陈洪等人也知道张居正等人深受皇帝信任,为了能够维持自己的地位,其对于张居正也不敢不敬,所以政事也算顺畅。
“臣建极殿大学士张居正、武英殿大学士吕调阳拜见陛下。”
“免礼,陈矩赐坐。”
西暖阁内,朱翊钧见二人来了,就把手中题本一放,随后望向他们,与半年前相比,他们二人看起来很不一样。
特别是张居正,头上的白发也少了许多,精气神也比以往高了许多,给人一种越活越年轻的错觉。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朱翊钧赐予的两道灵气,以及每月灵玉的滋养。
“张爱卿,朕今日叫你们过来,是有一事要跟你们商议。”
张居正二人也是许久不见皇帝了,这段时间皇帝一直在西苑待着,听说一直在进行灵气各种实验,但具体功效是什么他们也不是很清楚。
现在又突然提出要求来,其中用意让他们一时也捉摸不透,因此只能拱手道:
“还请陛下明示!”
朱翊钧闻言点点头,随即就对陈洪点点头。随即陈矩当即领着小宦官,把天工院这段时间实验的成果如千里镜、燧发枪、玄铁、灵米等等全部拿了过来。
这些东西一拿出来,瞬间引起了张居正等人的注意。
皇帝设置天工院进行灵气实验的事情,算是众人皆知。
但具体有什么成果,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哪怕连他们内阁辅臣,也只能大概听闻一二。
因此看到摆出来的东西,是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奇玩意后,他们当即猜到这大概跟天工院有关系了
“朕今日叫你们来,就是因为天工院经过这半年的发展,也算是成果丰硕。因此特意让两位爱卿过来看一下。”
朱翊钧说着就拿过燧发枪,对着他们介绍起来。
“这是天工院研发的燧发枪,也叫做自生火铳。以前大明火器,遇风雨不便,凡铳必先开火门,乃可对敌举放。而如果碰到风雨飘湿,就一枪不能发,而不能一发,因此朕命赵士桢给予改进。
其在火门上安装火石,扣发扳机,火药得石火自燃,风雨不及飘湿,缓急可应手作着,极其方便。其中更是勾勒了膛线,还用上纸壳定装弹,颗粒火药无论是方便程度,还是威力、射击速度都远远高于以往。”
朱翊钧把玩一会就把手中燧发枪递给张居正二人,张居正二人虽然是文官,但对于火器还是略微有些了解。知道目前边镇之中用到最多者便是三眼铳,而南军用的比较多的火器,也是从西洋传过来并改进的鸟铳。
但他们从来没有听过燧发枪,不过听皇帝这么说,他们也明白这种火器与鸟铳等相比,是具有很大优势的。但这种事情他们不能随便说,需要懂火器的人来评判才行。() ()
“陛下,这种火器看起来甚是方便。臣之前几次看戚继光的题本,其在蓟州等地练兵,就组建车营,以火器为依仗对抗蒙古,效果显著。
因此臣斗胆建议,可以请戚继光进京,会同工部、兵部的人,一起演练此物。如果效果很好,完全可以大规模推广。”
张居正这话正合朱翊钧的心思,燧发枪推行势在必行。
但必须有一个懂火器、会掌兵的人来使用才行,而戚继光正好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并且他还对戚继光还有其他重用。于是当即点头道:
“这个提议可以,那就由内阁下诏,让戚继光火速进京。”
聊完火器以后,朱翊钧又给张居正二人带了玄铁、望远镜、灵米等等。
而这几样东西中,张居正二人对于灵米的兴趣是最大的。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颗颗米粒饱满,看起来晶莹剔透,不用吃,光闻起来就有一种清香。
这让他们不禁想起来之前的传言,传言说皇帝在西苑用灵气种粮食药材,现在看来果然是真的。
“这是朕用灵气滋养的灵米,虽然不多。但经过灵气滋养后,不仅生长周期比以前少了三分之一,并将其颗粒饱满,闻之清香,吃完以后更是对于人体有益的很。
其中更有些包含些许灵气,吃它如同吸收灵气一般。只不过这些它们甚是珍贵,朕都用来再次培育了,你们就看不到了。”
张居正见状仔细拿起面前的米粒,耐心地观察起来。
天下大事,以农为本,他身为内阁首辅,自然能够明白眼前灵米的重要性。如果真如皇帝所言那么好,那就应该大规模种植才是。
“陛下,这些灵米可以大范围种植?”
“是的,朕去年十一月开始做实验,今年收了第一茬,第二茬刚刚种下。其种植的不仅有粮食,更有瓜果蔬菜,甚至还有药材。
这些以后在灵气滋养下,定会跟以往大不一样,因此朕以后要进一步扩大面积,招募更多的人来试验,看怎样才能利用灵气做实验,将此事惠及百姓以及天下人。”
此话一出,张居正二人无不动容。
不过张居正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皇帝不会无缘无故叫他们来,无缘无故给他们展示这种东西,于是赶紧拱手道:
“陛下真是仁圣之君,此乃利国利民的大事,臣等定当鼎力支持。”
“呵呵,实话说,朕叫你们来,就是让你们来支持的。”
朱翊钧一听这话,顿时笑了起来,自己等的就是这句话。
“好,朕确实需要你们二位的支持。你们两人也看到了,天工院作用甚大,但现在其地方只局限于西苑,不仅实验场地少,其工匠数量也稀少。
现在还勉强能够维持,但要进一步进行更多实验却万万不够了。因此朕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要扩大天工院才行。”
张居正二人也是很久没有见过皇帝了。
自从经过上次泄露事件后,内朝宦官再也不敢随意泄露消息了,他们平时跟皇帝的沟通也只能通过朱翊钧的谕旨或者司礼监进行。
因此他们根本不知道朱翊钧闭关的消息,所幸司礼监陈洪等人也知道张居正等人深受皇帝信任,为了能够维持自己的地位,其对于张居正也不敢不敬,所以政事也算顺畅。
“臣建极殿大学士张居正、武英殿大学士吕调阳拜见陛下。”
“免礼,陈矩赐坐。”
西暖阁内,朱翊钧见二人来了,就把手中题本一放,随后望向他们,与半年前相比,他们二人看起来很不一样。
特别是张居正,头上的白发也少了许多,精气神也比以往高了许多,给人一种越活越年轻的错觉。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朱翊钧赐予的两道灵气,以及每月灵玉的滋养。
“张爱卿,朕今日叫你们过来,是有一事要跟你们商议。”
张居正二人也是许久不见皇帝了,这段时间皇帝一直在西苑待着,听说一直在进行灵气各种实验,但具体功效是什么他们也不是很清楚。
现在又突然提出要求来,其中用意让他们一时也捉摸不透,因此只能拱手道:
“还请陛下明示!”
朱翊钧闻言点点头,随即就对陈洪点点头。随即陈矩当即领着小宦官,把天工院这段时间实验的成果如千里镜、燧发枪、玄铁、灵米等等全部拿了过来。
这些东西一拿出来,瞬间引起了张居正等人的注意。
皇帝设置天工院进行灵气实验的事情,算是众人皆知。
但具体有什么成果,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哪怕连他们内阁辅臣,也只能大概听闻一二。
因此看到摆出来的东西,是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奇玩意后,他们当即猜到这大概跟天工院有关系了
“朕今日叫你们来,就是因为天工院经过这半年的发展,也算是成果丰硕。因此特意让两位爱卿过来看一下。”
朱翊钧说着就拿过燧发枪,对着他们介绍起来。
“这是天工院研发的燧发枪,也叫做自生火铳。以前大明火器,遇风雨不便,凡铳必先开火门,乃可对敌举放。而如果碰到风雨飘湿,就一枪不能发,而不能一发,因此朕命赵士桢给予改进。
其在火门上安装火石,扣发扳机,火药得石火自燃,风雨不及飘湿,缓急可应手作着,极其方便。其中更是勾勒了膛线,还用上纸壳定装弹,颗粒火药无论是方便程度,还是威力、射击速度都远远高于以往。”
朱翊钧把玩一会就把手中燧发枪递给张居正二人,张居正二人虽然是文官,但对于火器还是略微有些了解。知道目前边镇之中用到最多者便是三眼铳,而南军用的比较多的火器,也是从西洋传过来并改进的鸟铳。
但他们从来没有听过燧发枪,不过听皇帝这么说,他们也明白这种火器与鸟铳等相比,是具有很大优势的。但这种事情他们不能随便说,需要懂火器的人来评判才行。() ()
“陛下,这种火器看起来甚是方便。臣之前几次看戚继光的题本,其在蓟州等地练兵,就组建车营,以火器为依仗对抗蒙古,效果显著。
因此臣斗胆建议,可以请戚继光进京,会同工部、兵部的人,一起演练此物。如果效果很好,完全可以大规模推广。”
张居正这话正合朱翊钧的心思,燧发枪推行势在必行。
但必须有一个懂火器、会掌兵的人来使用才行,而戚继光正好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并且他还对戚继光还有其他重用。于是当即点头道:
“这个提议可以,那就由内阁下诏,让戚继光火速进京。”
聊完火器以后,朱翊钧又给张居正二人带了玄铁、望远镜、灵米等等。
而这几样东西中,张居正二人对于灵米的兴趣是最大的。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颗颗米粒饱满,看起来晶莹剔透,不用吃,光闻起来就有一种清香。
这让他们不禁想起来之前的传言,传言说皇帝在西苑用灵气种粮食药材,现在看来果然是真的。
“这是朕用灵气滋养的灵米,虽然不多。但经过灵气滋养后,不仅生长周期比以前少了三分之一,并将其颗粒饱满,闻之清香,吃完以后更是对于人体有益的很。
其中更有些包含些许灵气,吃它如同吸收灵气一般。只不过这些它们甚是珍贵,朕都用来再次培育了,你们就看不到了。”
张居正见状仔细拿起面前的米粒,耐心地观察起来。
天下大事,以农为本,他身为内阁首辅,自然能够明白眼前灵米的重要性。如果真如皇帝所言那么好,那就应该大规模种植才是。
“陛下,这些灵米可以大范围种植?”
“是的,朕去年十一月开始做实验,今年收了第一茬,第二茬刚刚种下。其种植的不仅有粮食,更有瓜果蔬菜,甚至还有药材。
这些以后在灵气滋养下,定会跟以往大不一样,因此朕以后要进一步扩大面积,招募更多的人来试验,看怎样才能利用灵气做实验,将此事惠及百姓以及天下人。”
此话一出,张居正二人无不动容。
不过张居正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皇帝不会无缘无故叫他们来,无缘无故给他们展示这种东西,于是赶紧拱手道:
“陛下真是仁圣之君,此乃利国利民的大事,臣等定当鼎力支持。”
“呵呵,实话说,朕叫你们来,就是让你们来支持的。”
朱翊钧一听这话,顿时笑了起来,自己等的就是这句话。
“好,朕确实需要你们二位的支持。你们两人也看到了,天工院作用甚大,但现在其地方只局限于西苑,不仅实验场地少,其工匠数量也稀少。
现在还勉强能够维持,但要进一步进行更多实验却万万不够了。因此朕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要扩大天工院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