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萋萋听着卫肃提起升位分一事,神色淡淡,没有多少欣喜。此刻她低着头,倒看不出什么异样。

    茕茕白兔,东奔西顾。这一段时间,魏县不太平,晋楚之间起了小小的摩擦,南疆也把手伸进来和了一通,程萋萋虽避之不及,但也无可奈何。

    在程萋萋看来,这升位分,是卫肃对她的一种安抚,无关儿女之情,更多的是一种上位者对于手下的那种安抚。因着程萋萋只是一介弱女子,加官进爵是不可能的,那么升位分就成了不二之选。

    总归,这是卫肃对她能力的一种认可。

    “谢夫主怜爱,妾不胜感激。”

    程萋萋依旧十分守礼,一丝不苟。嘴上说着“不胜感激”,面上却古井无波。

    见眼前的女人如此平静,卫肃那张看不出喜怒的脸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

    不是的。

    不应该是这样的。

    可究竟是哪里不对,卫肃却又想不出来,眉宇间的烦躁渐渐浮了起来。

    一旁的侍从们见程萋萋落落大方,并没有因为要升位分而欢喜到失了仪态,纷纷暗自点头:果然是见过大场面的女子,主子看重的女子。

    没想到自家主子却问道:“姬怎么了?”

    闻言侍从们面露疑惑,又纷纷朝向自家主子,竟然从他一贯的从容优雅中看出一丝僵硬。

    卫肃这样没头没尾地说了这么一句,立即让周遭的空气都凝滞了两分。

    程萋萋有一瞬间的茫然,不过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症结所在:“妾无碍。”

    平心而论,如夫人、侍妾和姬,都是妾而已。其实哪怕是明媒正娶的妻子,在江山前程面前,也是可以随时被放弃的。所以做卫肃的女人,或者说做一个命不由己的人,程萋萋并没有多高兴,不管所谓的身份有多么高贵。

    可是作为一名小小的姬妾,对于升位分一事应该十分激动欢喜才是。人家给你抬身份,你却淡淡的,显得落了人家的面子。何况这是天皇贵胄的卫肃。

    帝王心,海底针。

    程萋萋花了两辈子去揣测帝心,终于明白卫肃这是在不动声色地闹别扭。

    罢了,毕竟自家的前途性命如今还在卫肃手里捏着。

    程萋萋在心里暗叹了一声:也不知道他这种拧巴的性子是哪个惯出来的?

    于是在卫肃坐下用膳时,程萋萋选择站在他身侧的位置,悄悄拽了拽他宽大的袖子。见卫肃没有甩开的意思,她又大着胆子多攥了一些布料。

    卫肃神色不变,程萋萋却能感受到凝滞的空气慢慢流通起来,可以畅快地喘气了。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谄媚的佞臣更容易在朝堂上如鱼得水不是没有道理的。

    从前她还只当卫肃是一把笔直锋利的冷剑,不偏不倚,无心无情,如今看来,倒是错了。

    她竟不知,卫肃居然还有当昏君的禀赋。不爱克己复礼的,倒是对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手段颇为受用。自己还是游魂的时候,只看见了他的登基大典便没有了下文。

    是不是当了皇帝之后就开始昏庸享乐,一改之前的励精图治,国家乌烟瘴气?程萋萋忍不住恶毒地揣测。

    饭罢,卫肃又匆匆离开了这间小店。会不会再来,什么时候来,程萋萋不得而知。

    魏县如今还没有完全被控制住,卫肃此次前来的目的是和县城外的援军汇合,再议对策。

    来看程萋萋只是顺便,算是安抚。

    虽说卫肃愿意找一批人来保护程萋萋,可毕竟数量有限,眼下又是多事之秋,还是尽量谨慎低调。于是在卫肃离开后,程萋萋一行也出了听风客栈,一路北上,直奔最近的晋国军队驻扎地。

    当数百名兵士踏着漫漫黄沙出现的时候,程萋萋内心是欣喜的。

    黑红色的甲胄、“晋”字的旗帜、熟悉的晋腔,确实是晋军。

    然而此刻,她身边的侍从们却纷纷亮出了佩刀,试图阻止这群人向马车逼近的脚步。

    听着刀剑出鞘的声音,程萋萋心下疑惑,将原本只开了一条缝隙的帘子掀开,探头看去:

    黑红色之上,是程萋萋未曾留意的杏黄。一排的杏黄小旗簇拥着最前方高头大马上的人。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晋国上下能用这个颜色的,不是晋太子卫冕又是谁?

    卫冕的五官第一眼瞧着和卫肃有三分相似,可是再仔细看就很是不同了。

    额大而方,浓眉阔目,只是嘴唇异常薄,使他平庸里减了敦厚,多了常年被权力滋养的冷漠。同样难以使人亲近。

    卫冕年逾三十,再加上养尊处优惯了,身上放了肉,虽说一身戎装,也难掩臃态。

    饶是程萋萋两世都没有见过这晋太子几次,她也知道此人绝非善类,尤其他与卫肃的关系,可以说是水火不容,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多做两下。哪里会好心到亲自来接应?

    遇着他,和掉进狼虎窝也没什么两样了。

    此刻,卫冕坐在高大的骏马上,威势十足。

    “敢问太子,这是何意?”一侍从见状立即挡在程萋萋面前。

    卫冕没有开口,倒是他身边的人先跳了出来:“大胆!殿下面前,如此无礼!”

    此言一出,数百长枪矛头调转,寒光森森。

    “老三在魏县动静不小,调了附近不少兵。孤既为储君,自然要替父皇来看看。”

    这话,就有问责的意味在了。

    拥兵自重、结党营私、不臣之心,不管是哪一样说辞,都是致命的。

    “我家郡王是奉陛下圣旨行事的钦差,有什么动静,也是陛下授意,忠君之事!”侍从立即高声辩白。

    闻言,卫冕并没有急着申斥,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侍从身后的马车帘子露出的一小条缝隙。

    “听说老三新得了姬妾,很是宠爱。能让那个木头开窍的,必定是个妙人。”

    “妾身程氏,见过太子殿下。殿下天皇贵胄、见多识广,妾微贱之躯,入不了您的眼。”

    程萋萋见躲不过,索性大方下了马车,恭敬垂首行礼。

    “哈哈,果然是个妙人。”

    卫冕显然对程萋萋恭敬的态度很受用:“程氏,不错!随孤回营。”

    见状,程萋萋身边的侍从们脸上顿时神色难辨。

    “军国大事,妾身一介女流,自是不懂。久闻太子殿下英明睿智,想必您心中自有决断。”程萋萋不卑不亢,再此躬身行礼,“军营重地,妾身惶恐,不敢妄行。”

    卫冕语气冷然:“孤允你去,你必去得。”

    “带走!”

    侍从正要持刀而上,将程萋萋护住,却被伸出得纤弱玉指拦住了。

    “太子殿下身为储君,必承陛下仁德之政,不会为难我一介弱质女流。眼下局势混乱,我若在殿下身边,得殿下庇护,定然没有性命之忧。”

    程萋萋这话虽是对着身边侍从说,眼睛却一直看着骑在马上的卫冕。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在场的每一个人耳中。

    “好啊!如此伶牙俐齿。孤若是向老三要了你去,想必他也不会拒绝吧?”卫冕一边说着,一边盯着程萋萋,不错过一个细微的变化。

    可惜让他失望的是,数百持械兵士面前,这名卫肃新宠的程姬并没有表现出一丝惊慌,身量虽纤却直,十分从容镇定。

    就是京城那些高门贵女,面对如此情形,也未必有程氏这样一份心性。

    程萋萋眼下心里清楚,奉承、示弱换不来怜惜。这太子卫冕,是铁了心要掳她。倒不如镇定应对,说不定他反而高看自己一眼。

    安静。周遭安静得可怕。

    数息后,卫冕直了直腰背,眼中探究的兴味更甚:“果然是个妙人。”

    程萋萋被要求与卫冕同乘一辆马车,身边侍从尚未出言阻拦,就被程萋萋一个眼神制止了。

    那眼神从容坚定,有一股内生的力量,让人安心的力量,仿佛在说:放心,我自有对策。

    无怪自家王爷宠爱程姬,她确实有过人之处。

    这一幕卫冕也瞧见了。于是程萋萋甫一入车中,他就直直看过来。

    程萋萋立即感受到了杀意,俯身行礼:

    “殿下宽宏,他们不过是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当然,殿下贵为储君,是天下人的衣食父母。”

    那些侍从毕竟护送了自己一回,能少一点折损牺牲便少一点吧……

    “既然姬开口了,那孤自然宽宏一回。”

    “谢殿下。”程萋萋依旧规规矩矩。

    这一来一回对话完了,卫冕似乎又兴致缺缺,收回了视线,翻阅起竹简来。

    帝王家的心思,还真是一个比一个难猜。

    不过既然卫冕暂时不打算再出言,程萋萋也乐得不用小心应对,只眼观鼻、鼻观心,尽量让他忽略自己的存在。

    “听闻姬在魏县,有‘锦华夫人’的美名,今日这身衣裳倒是素净。”

    卫冕突然没来由开口,程萋萋也不由一怔。

    这太子的意思是……

    “东奔西顾,实在顾不上这许多。”程萋萋道,“锦衣华服,也得安稳才是。”

    卫冕对程萋萋的反应很满意:“良禽择木而栖。姬有才干,也是个识大体的明白人。”

    “你能替卫肃赚钱,自然也能替孤赚钱。”

    原来是冲着钱来的。

    如此,就好办多了。

    自己落入太子之手,只怕卫肃未必肯再费心来救。

    他……会来吗?

    什么时候来呢?

    停!

    眼下,他救与不救,来与不来,程萋萋不再琢磨——不愿也不敢。

    自己的生死,还是由自己来把握。

    程萋萋想,是该先给太子递一份投名状了。

章节目录

无情妾(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圩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圩黧并收藏无情妾(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