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安随着小厮穿廊过桥,眼前的所见越发肃穆。
竟是去那议事的菁华堂……李承安借着咳嗽掩鼻,牙齿轻咬。他不喜欢那个地方,在那里似乎从没发生过什么好事。总是那么严肃,谈论间便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
近到门里,李承安偷眼瞧见堂中的两人,端坐主座,面容也是严肃的。目光微瞥,在角落望见那沈总管和盈儿,乌鸦似的立在角落。
尤其是那盈儿,脸上的表情,怎么也不算好。
但这路还是得走下去的。
李承安深吸一口气,扬起笑脸,行至屋内,拱手行礼,一气呵成。
“小子李承安,拜见国公爷、夫人。”
“你就是李承安?”杜研皱起眉,显然对这人还有印象。
“就是你带着几个伙计出去查了线索,找到那幕后主使?”
问的还是最不该问的事!他的确找到了主使,但那之后的发展,却完全突破了他的设想,他该如何答那公主如何放了自己,又出手解了公府的围呢?还有那平安堂的事,说不定也暴露了。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杜研果然开口,“那水镜公主居然放了你,还出手惊动了陛下,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李承安面上平静,心里已是惊涛骇浪。真正的原因,绝不能讲出!
“你倒是机灵,居然能和那疯公主谈判成功,让她收手。”杜研叹了口气,走下座位,伸手把人扶起。
李承安惊疑不定,怎的后一半不一样了。年轻人偷眼飞了着到宁夫人脸上,后者微微点头,显然是坐实了这一切的因果。
笑丫鬟瞧着宁夫人,在心里叹了口气。世上的事偏偏那么巧,平安堂那预定了好几月的凤鳞丝今早送来,她接了布,与伙计闲聊了几回,却得知堂里换了掌柜的事。那掌柜不是别人,正是那李承安。
背负仇恨的人只会带来不幸。李承安便是没有背叛,也是不可再用的。赶在引见前,盈儿连忙报了这事。
美妇人思忖少许,只道出其中的小手段。财不外露,何况是来路不明之财?这不过是那平安堂主人的一点小计谋罢了。
盈儿辩白道:“李承安不过一个平头百姓,撑足了也不过是背了些旧案。偏偏对其用计,必有古怪!世上人才无数,何必用他?”
宁夫人叹了口气,“就凭他以德报怨,凭他是纪家人。”
“他若受了那坏人驱使呢?”
“用他的是我,出了差错,我宁钰甘自请罚。”
盈儿自幼伺候宁夫人,看过很多这位女子太多面,但像今日这般,却不曾有一回。
笑丫鬟瞥眼看那微笑的青年,默默道,李承安啊李承安,你可千万……别辜负了夫人。
李承安接受了这来之不易的信任,看着那曾经冷漠的男人如今的别扭,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好孩子,你肯为我公府卖命,是个忠勇的好伙子。今后,你便跟着沈总管做事罢。”杜研道。
李承安却拒绝了,只道家中有老母需照料,不能长久离开。之后谢了好意,话语说得周到,也挑不出什么错处。
杜研愣了神,如此好活计,居然有人轻松便拒了!
沈三也诧异不已,瞧人的目光有了几分不同。
气氛一时有些僵,宁夫人笑了声,拉过丈夫耳语了阵,道是那琳琅街的商号有个虚职的,倒不如叫了他挂了去。披了这身份,叫这人卖个东西的也方便些。平日里多往府上跑几回,一来二去的也熟些。
此事便敲定了。
若说那秦大案的尾巴,倒还是有些的。
杜兰君晓得那秦大被杀已吃了一惊,再得知其中甚至牵扯了盗案案,把全府都拖进去了,吓得连门也不敢出。
便是那沈家丫头找出了主使陈荣,公府危难将解,杜兰君更是惴惴不安,生怕那陈荣把自己也供出去了。
便是跑去妹妹那听念经,依旧不能止吓。这事若被爆出,他便是不会被赶出去,在族里也是要狠狠批上一顿的。
但在毕姨娘来后,一切又忽然好转。
“你照着那丫头说的去做,记得位置站得前些,不会有事的。”毕柔微笑道。
毕姨娘很漂亮,娇娇小小的,但那笑总是叫杜兰君疑心见了蛇吐信,心里又愧又怕。
为何会这样说,毕姨娘没有说太多。直到数十日后,刑部传来陈荣的死讯。
在被捕路上,陈荣忽的咬舌自尽了。案子拖了数日,到底是只能草草结案。
消息传来时,毕柔正在庭下喂那鲤鱼。红白青黑,胖瘦老弱,无论怎样的鱼,见了那撒下的鱼饵,都只有张口夺食的模样。
毕柔笑吟吟地丢着饵料玩,瞧着鱼缸里众鱼为那饵奔走可怜样。
谁知那陈荣被捕当日,他已收到她的目光,若是死,子孙无忧;告密,陈家二十口人便会被刀斧手砍死。
她也收到了回答,陈荣点头了。
一切尽在她的掌握中。但若说有什么叫她惊讶的,那必是那姓沈的小丫头。
从别处得了那丫头的巧计,毕柔也稍稍吃了一惊,好险,若非她拿捏了陈荣的七寸,倒真就栽在这小丫鬟手里了。
府里何时多了这号人物?毕柔眯起眼,改日,她倒要去瞧瞧。
沈无忧那处倒依旧平静,拒了调往盈儿处的差事,照旧做那闲散公子的小伴读。
杜公子笑开了花,乃至那方先生差人告了人月中国公亲自考察其经学的事,其居然也欣然应允了。
正是六月初夏,香阁楼宇,风起苍岚,院里花枝轻摇,木叶飞入镂花木窗,翩飞落于书案。
书案闲坐一蓝袍青年,青玉冠,乌额罗,英美的眼闭着,闲敲桌案。
旁边端正跪坐着一年轻女子,青衫白裙,手持书卷,咿呀念过圣人语。
沈无忧奇怪这人怎的性子大变,居然还正经念起了书。心中纳罕,却是不曾流露。也罢,总不好叫她吃了白食,落了人口舌。
“丫头,你道那圣贤书念了是为何?与那范书生一般,蹉跎岁月只求一日做官富贵?”杜无明忽然张口,笑吟吟地看着人。
“经书无罪,凭心而已。世人拿它明理,它不言;拿它作敲门砖,它不语。只念书的人心思不同而已。”沈无忧想了想,囫囵答道,“奴家浅见,公子莫笑。”
“原来如此!”杜无明哈哈大笑,停下看人,目光温柔,“丫头,只有你能懂吾。”
沈无忧:……
”说来,你自幼住在府里,哪里寻的先生学的书?吾可是知道,那些丫头小子,知道写自己名字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今日的杜公子兴致勃勃,问题一个比一个缠人。
沈无忧要含糊过去,杜公子已堵住了人的去路,笑眯眯道:“莫要诓我,你准是找了先生,吾知道的。”
沈无忧没法,再看这人对自己也有几分真心,心思也不坏,便只好把昔日窃读的事儿轻声说了。
对沈无忧而言,对眼前这人道出是最不妙的。只因她那时平白给这跋扈小公子布恶作剧吓了好几回,加上素日对这人怼先生怼师兄骂同窗(杜兰君)的行径印象便不佳,气上心头,与那四公子献计,整了这魔王一回。
后来杜公子要算账,她已经出了书院,做了洒扫丫头。
如今当着人说出,绕是过了近十年,沈无忧心里也没底。
女子偷眼去瞧公子脸色,却见杜公子睁大了眼。
“原来是你!”杜无明兴奋得跳起来。谁能想到那躲在阁楼上的冷面美孩儿惹了他逃走,又在数年后自己到了他面前!
“奴家年少不知事,冲撞了公子,向公子请罚。”沈无忧暗道不妙,这眼神让它联想到了盯住猎物的大狼。
“不罚,不罚,嘿嘿。”杜公子瞧着人,柔情似水,叫小丫鬟倒起一身鸡皮疙瘩。
“喂,你们说,怎么才能让她知道我的心意?”
环境忽的一变,杜公子已到了街心的醉云楼,解发披衫,手挽杯醉。
雅间里只四人,俱是富家公子打扮,当中的便是杜公子。
一人答应道:“好哇,杜公子,你悄悄地躲了大半年不见咱们,一来呢,就说起小姑娘了。怎的,敢情是有佳人在侧,便忘了兄弟们了?快自罚三杯!”
这人一身蝙蝠紫檀绣衫,娃娃脸儿,正是那安国府谢家的五公子谢贺。
“去去!别瞎打诨,你们快说,该怎么做?”杜无明推了人一把。
谢贺笑道:“那不过是个小丫鬟,你可是堂堂的主子,想要她,岂不就在一念间?大不了好好求了你爹妈,养在身边做个通房便是了。”
“好你个谢五郎,原来是个强盗!”顺国府的大公子王思明握住酒杯,嬉笑道:“没有什么,是一杯酒做不到的。再冷的女子,喝了这杯酒,再趁势揽在怀里,君有意,妾生情,这不就成了?”
“……你当哪里都是花楼女子吗?”杜无明扶额大叹,看清了这帮损友。
“我若是你……”最后那人终于说话,眉头蹙起,按在心头,一副女儿态。白衣水袖,本就柔和的眉眼愈显多情。
这是齐公府的二公子宁如梦,宁夫人的外甥。
杜无明竖起耳朵听。
“我若是你,把那人看做明珠,怕她遭了曝晒,染了俗尘。”
“哦!”竟是个情种,杜无明感觉有戏了。
“别人瞧了她我发狂,伤了她我癫痫。我要为她修了九尺高台,日夜盼望。一日见一面,一面如千年。”
……竟是个变态。
杜公子只好告辞,路上骑着马儿,随眼看市场花红柳绿。
小书童在前头牵着马,摇头晃脑,很是悠闲的样子。
“喂,青岁,你要有了心上人,怎么表明心意?”杜公子随口问了嘴。
小书童信口道:“我们做粗人的,只管把好东西都给了去,那姑娘便知道了。”
竟是如此朴素……
杜无明大笑不止,俯身揽住书童,“好孩子,倒要劳累你去做件事,瞧瞧她喜欢什么。”
待回到屋里,沈无忧瞧见满屋都放不下的佛像佛珠金檀木鱼,外加些胭脂匹绣红花鞋。
竟是去那议事的菁华堂……李承安借着咳嗽掩鼻,牙齿轻咬。他不喜欢那个地方,在那里似乎从没发生过什么好事。总是那么严肃,谈论间便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
近到门里,李承安偷眼瞧见堂中的两人,端坐主座,面容也是严肃的。目光微瞥,在角落望见那沈总管和盈儿,乌鸦似的立在角落。
尤其是那盈儿,脸上的表情,怎么也不算好。
但这路还是得走下去的。
李承安深吸一口气,扬起笑脸,行至屋内,拱手行礼,一气呵成。
“小子李承安,拜见国公爷、夫人。”
“你就是李承安?”杜研皱起眉,显然对这人还有印象。
“就是你带着几个伙计出去查了线索,找到那幕后主使?”
问的还是最不该问的事!他的确找到了主使,但那之后的发展,却完全突破了他的设想,他该如何答那公主如何放了自己,又出手解了公府的围呢?还有那平安堂的事,说不定也暴露了。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杜研果然开口,“那水镜公主居然放了你,还出手惊动了陛下,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李承安面上平静,心里已是惊涛骇浪。真正的原因,绝不能讲出!
“你倒是机灵,居然能和那疯公主谈判成功,让她收手。”杜研叹了口气,走下座位,伸手把人扶起。
李承安惊疑不定,怎的后一半不一样了。年轻人偷眼飞了着到宁夫人脸上,后者微微点头,显然是坐实了这一切的因果。
笑丫鬟瞧着宁夫人,在心里叹了口气。世上的事偏偏那么巧,平安堂那预定了好几月的凤鳞丝今早送来,她接了布,与伙计闲聊了几回,却得知堂里换了掌柜的事。那掌柜不是别人,正是那李承安。
背负仇恨的人只会带来不幸。李承安便是没有背叛,也是不可再用的。赶在引见前,盈儿连忙报了这事。
美妇人思忖少许,只道出其中的小手段。财不外露,何况是来路不明之财?这不过是那平安堂主人的一点小计谋罢了。
盈儿辩白道:“李承安不过一个平头百姓,撑足了也不过是背了些旧案。偏偏对其用计,必有古怪!世上人才无数,何必用他?”
宁夫人叹了口气,“就凭他以德报怨,凭他是纪家人。”
“他若受了那坏人驱使呢?”
“用他的是我,出了差错,我宁钰甘自请罚。”
盈儿自幼伺候宁夫人,看过很多这位女子太多面,但像今日这般,却不曾有一回。
笑丫鬟瞥眼看那微笑的青年,默默道,李承安啊李承安,你可千万……别辜负了夫人。
李承安接受了这来之不易的信任,看着那曾经冷漠的男人如今的别扭,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好孩子,你肯为我公府卖命,是个忠勇的好伙子。今后,你便跟着沈总管做事罢。”杜研道。
李承安却拒绝了,只道家中有老母需照料,不能长久离开。之后谢了好意,话语说得周到,也挑不出什么错处。
杜研愣了神,如此好活计,居然有人轻松便拒了!
沈三也诧异不已,瞧人的目光有了几分不同。
气氛一时有些僵,宁夫人笑了声,拉过丈夫耳语了阵,道是那琳琅街的商号有个虚职的,倒不如叫了他挂了去。披了这身份,叫这人卖个东西的也方便些。平日里多往府上跑几回,一来二去的也熟些。
此事便敲定了。
若说那秦大案的尾巴,倒还是有些的。
杜兰君晓得那秦大被杀已吃了一惊,再得知其中甚至牵扯了盗案案,把全府都拖进去了,吓得连门也不敢出。
便是那沈家丫头找出了主使陈荣,公府危难将解,杜兰君更是惴惴不安,生怕那陈荣把自己也供出去了。
便是跑去妹妹那听念经,依旧不能止吓。这事若被爆出,他便是不会被赶出去,在族里也是要狠狠批上一顿的。
但在毕姨娘来后,一切又忽然好转。
“你照着那丫头说的去做,记得位置站得前些,不会有事的。”毕柔微笑道。
毕姨娘很漂亮,娇娇小小的,但那笑总是叫杜兰君疑心见了蛇吐信,心里又愧又怕。
为何会这样说,毕姨娘没有说太多。直到数十日后,刑部传来陈荣的死讯。
在被捕路上,陈荣忽的咬舌自尽了。案子拖了数日,到底是只能草草结案。
消息传来时,毕柔正在庭下喂那鲤鱼。红白青黑,胖瘦老弱,无论怎样的鱼,见了那撒下的鱼饵,都只有张口夺食的模样。
毕柔笑吟吟地丢着饵料玩,瞧着鱼缸里众鱼为那饵奔走可怜样。
谁知那陈荣被捕当日,他已收到她的目光,若是死,子孙无忧;告密,陈家二十口人便会被刀斧手砍死。
她也收到了回答,陈荣点头了。
一切尽在她的掌握中。但若说有什么叫她惊讶的,那必是那姓沈的小丫头。
从别处得了那丫头的巧计,毕柔也稍稍吃了一惊,好险,若非她拿捏了陈荣的七寸,倒真就栽在这小丫鬟手里了。
府里何时多了这号人物?毕柔眯起眼,改日,她倒要去瞧瞧。
沈无忧那处倒依旧平静,拒了调往盈儿处的差事,照旧做那闲散公子的小伴读。
杜公子笑开了花,乃至那方先生差人告了人月中国公亲自考察其经学的事,其居然也欣然应允了。
正是六月初夏,香阁楼宇,风起苍岚,院里花枝轻摇,木叶飞入镂花木窗,翩飞落于书案。
书案闲坐一蓝袍青年,青玉冠,乌额罗,英美的眼闭着,闲敲桌案。
旁边端正跪坐着一年轻女子,青衫白裙,手持书卷,咿呀念过圣人语。
沈无忧奇怪这人怎的性子大变,居然还正经念起了书。心中纳罕,却是不曾流露。也罢,总不好叫她吃了白食,落了人口舌。
“丫头,你道那圣贤书念了是为何?与那范书生一般,蹉跎岁月只求一日做官富贵?”杜无明忽然张口,笑吟吟地看着人。
“经书无罪,凭心而已。世人拿它明理,它不言;拿它作敲门砖,它不语。只念书的人心思不同而已。”沈无忧想了想,囫囵答道,“奴家浅见,公子莫笑。”
“原来如此!”杜无明哈哈大笑,停下看人,目光温柔,“丫头,只有你能懂吾。”
沈无忧:……
”说来,你自幼住在府里,哪里寻的先生学的书?吾可是知道,那些丫头小子,知道写自己名字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今日的杜公子兴致勃勃,问题一个比一个缠人。
沈无忧要含糊过去,杜公子已堵住了人的去路,笑眯眯道:“莫要诓我,你准是找了先生,吾知道的。”
沈无忧没法,再看这人对自己也有几分真心,心思也不坏,便只好把昔日窃读的事儿轻声说了。
对沈无忧而言,对眼前这人道出是最不妙的。只因她那时平白给这跋扈小公子布恶作剧吓了好几回,加上素日对这人怼先生怼师兄骂同窗(杜兰君)的行径印象便不佳,气上心头,与那四公子献计,整了这魔王一回。
后来杜公子要算账,她已经出了书院,做了洒扫丫头。
如今当着人说出,绕是过了近十年,沈无忧心里也没底。
女子偷眼去瞧公子脸色,却见杜公子睁大了眼。
“原来是你!”杜无明兴奋得跳起来。谁能想到那躲在阁楼上的冷面美孩儿惹了他逃走,又在数年后自己到了他面前!
“奴家年少不知事,冲撞了公子,向公子请罚。”沈无忧暗道不妙,这眼神让它联想到了盯住猎物的大狼。
“不罚,不罚,嘿嘿。”杜公子瞧着人,柔情似水,叫小丫鬟倒起一身鸡皮疙瘩。
“喂,你们说,怎么才能让她知道我的心意?”
环境忽的一变,杜公子已到了街心的醉云楼,解发披衫,手挽杯醉。
雅间里只四人,俱是富家公子打扮,当中的便是杜公子。
一人答应道:“好哇,杜公子,你悄悄地躲了大半年不见咱们,一来呢,就说起小姑娘了。怎的,敢情是有佳人在侧,便忘了兄弟们了?快自罚三杯!”
这人一身蝙蝠紫檀绣衫,娃娃脸儿,正是那安国府谢家的五公子谢贺。
“去去!别瞎打诨,你们快说,该怎么做?”杜无明推了人一把。
谢贺笑道:“那不过是个小丫鬟,你可是堂堂的主子,想要她,岂不就在一念间?大不了好好求了你爹妈,养在身边做个通房便是了。”
“好你个谢五郎,原来是个强盗!”顺国府的大公子王思明握住酒杯,嬉笑道:“没有什么,是一杯酒做不到的。再冷的女子,喝了这杯酒,再趁势揽在怀里,君有意,妾生情,这不就成了?”
“……你当哪里都是花楼女子吗?”杜无明扶额大叹,看清了这帮损友。
“我若是你……”最后那人终于说话,眉头蹙起,按在心头,一副女儿态。白衣水袖,本就柔和的眉眼愈显多情。
这是齐公府的二公子宁如梦,宁夫人的外甥。
杜无明竖起耳朵听。
“我若是你,把那人看做明珠,怕她遭了曝晒,染了俗尘。”
“哦!”竟是个情种,杜无明感觉有戏了。
“别人瞧了她我发狂,伤了她我癫痫。我要为她修了九尺高台,日夜盼望。一日见一面,一面如千年。”
……竟是个变态。
杜公子只好告辞,路上骑着马儿,随眼看市场花红柳绿。
小书童在前头牵着马,摇头晃脑,很是悠闲的样子。
“喂,青岁,你要有了心上人,怎么表明心意?”杜公子随口问了嘴。
小书童信口道:“我们做粗人的,只管把好东西都给了去,那姑娘便知道了。”
竟是如此朴素……
杜无明大笑不止,俯身揽住书童,“好孩子,倒要劳累你去做件事,瞧瞧她喜欢什么。”
待回到屋里,沈无忧瞧见满屋都放不下的佛像佛珠金檀木鱼,外加些胭脂匹绣红花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