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孔孟成为了门下侍中,少不得有人来登门拜访,其实就是想站队。
孔孟处理起这些事情来也是游刃有余,一律不闻不问,大不了就是晾在大厅一时半刻的,再以身体不适为理由请他们回去。
他倒是不怕得罪权贵,那些人对他的印象,大抵上就是如传闻那样“心高气傲”,碰了一鼻子灰全都是气急而回。
却有一个人不同寻常,便是工部侍郎安庆,当初在沈权面前推举他的那位。
可是孔孟并没有因为这个而接见安庆,他是梁才槊身边的人,也是梁才槊一手提拔起来的。
前侍中刚是因为贪污受贿被贬,又因为与梁才槊交好导致近几日许多文武朝臣开始疏远梁才槊。
这才有了大多数人开始重新站队的情形,而孔孟也是懂得避嫌的。
但不料,安庆这人身上有股子韧劲,从天亮等到天黑都不见孔孟,倒是在他家中吃了两顿便饭,家奴也不好直接请人。
下午出太阳了就去院中逗逗鸟,喂喂鱼,好似这孔府是他住宅一般。
“孔侍中身体若有不适,我也认识几个民间大夫,可以找来为侍中大人看看”。
他一口一口喝着手里的茶,不忘夸赞这是好茶。
孔孟一天没出屋子,憋得烦了,只好去见见。以为是什么糖衣炮弹,可安庆只是简单的做了个自我介绍,顺势介绍了一番目前朝堂的局势。
三省六部,掌权情形,面面俱到。话里有话,都是想告诉孔孟,想要做稳侍中,还有很大一步路要走,当然有些弯路已经帮他排除了。
说完这些后,安庆抱歉叨扰多时,就速速离去了。
转头到了宫中,面见沈权。
“朕让你同他讲的话都讲到了?”
沈权独自一人下棋,头都没抬,只是询问安庆。
安庆恭敬地回答沈权的每一个问题,“已全部转述”。
“孔侍中可有说些什么?”
“只字未提,只是一直在听微臣讲述”。
沈权早就想到了这一出,老顽固不领他的情,已经让安庆转达到有些事孰是孰非。
若是孔孟听懂了安庆的话,此时的安庆就不会这么快回来,再或者,听懂了,却不想懂。
屏退了安庆,沈权依旧犹豫手中白子该何去何从,思索半天,还是将棋子扔了回去。
走到书案前,从一堆奏折里取出一封密信,那是随着梁才槊上奏前侍中贪污奏折一起呈递上来的。
是前侍中所有的贪污证据,密信上的每一句都让人深恶痛绝,最后却字字诚恳。
【侍中所做人尽皆知,我二人为友多年,虽惺惺相惜,可吾乃嘉靖子民,今日我二人背道而驰,唯有上书一封,方对得起陛下信任】
就在沈权想方设法寻找前侍中贪污的证据,无从入手的时候,梁才槊这封密信如雪中送炭。
这也让他打消了怀疑梁才槊的念头,因为让孔孟掌管门下,也是他力荐的结果。
看着手中的密信,沈权将它放在灯油上慢慢引燃,透过火光,可以看到沈权深邃的眼眸。
而这几日的梁才槊也是如坐针毡,沈权对他的态度不温不火,为了保全自己,上书好友贪污一事,力荐孔孟成为侍中。
即便如此也看不清沈权的心思,他只好叫来梁音儿。
“如今你已及笄,到了婚嫁年龄,想必我去恳请陛下赐婚,你也能伴得太子身边”。
梁才槊不紧不慢地喝着手中的茶,若是几月前,想必太子妃的位置非梁音儿莫属,只是最近多生事端,若是先求个侧妃的位置,凭借梁音儿的聪明才智,太子妃的位置也是手到擒来。
“女儿不愿”。
梁音儿不卑不亢的回绝了自己的父亲,这是让梁才槊没有想到的。
自幼梁府就将这个宝贝当皇女儿室女子培养,琴棋书画、马球箭术,凡是名门贵族女子要学的,她是样样不落。
懂事以来就告诉她以后是要做太子妃的,在外时刻都要注意言行举止。
这些,梁音儿从来都是比别人努力学习,对于未来太子妃这个身份她从来没有予以肯定,却也不曾否认。
这是第一次,在提及这个身份的时候,梁音儿做出了反驳,让梁才槊怒不可遏。
“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他拍案坐起,梁音儿撩起裙摆缓缓下跪。
“女儿已有心仪之人,断然不会嫁给太子”。
“我尽心培养你多年,是为了让你嫁与旁人的么”。
在梁才槊看来,那人不是太子,是谁都不重要,没有身份地位,就无法保全他梁氏一族荣华富贵。
“在女儿看来,他不比任何人差”。
梁音儿不愿告诉父亲她心仪之人是林翯翀,朝堂之上,她明知林辅与父亲分庭抗礼,却无法说出口那人就是林辅的儿子。
梁才槊一怒之下罚梁音儿闭门思过一月,不得出府。他不可能放弃这个想法,就算是逼也要让梁音儿嫁给太子。
孔书锦自从来到京都,也没个朋友,日日在家读书,偶尔想念沈诗筠,却很快被他打消念头。
他知道今时今日凭借自己的身份是配不上沈诗筠的,除非有个一官半爵的。
每每沈诗筠的身影出现在自己脑海中时,都更加坚定了他要报效朝廷的想法。
不日,孔书锦随孔孟进宫面圣,无意间瞥见沈诗筠正在花园之中放风筝,笑的明媚灿烂,没了几日前的阴霾,心中倒是宽慰。
想必孩子心境,有些事情不记得也罢,尤其是那些会让自己噩梦连连的事情。
想到之前在南阳两人以兄弟相称,无话不谈,现如今却因为身份有了云泥之别,心中不免失落。
孔孟父子到了御书房前,内侍叫二人稍等片刻,进去通传。
不一会儿,只见林翯翀从里面走出,他连官服都没来得及换去,意气风发,脸上浮现着灿烂的笑容。
看见孔孟也是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孔书锦见他却也要作揖,林翯翀虽稍作点头,看他的眼神却多带敌意。
看着林翯翀离去的背影,孔书锦倒有些羡慕,比自己还年小几岁,却已经是少年将军。
直到听见父亲叫他,才回过神来。见到沈权,也是礼数周到。
双膝下跪,拜见沈权,“草民见过陛下”。
“快快起来”。
沈权看这孩子眉清目秀,一身正气,想来不愧是孔孟的儿子。
“今年多大了”。
“回陛下,草民年十九”。
“快是弱冠之年了——”
沈权又思量一下,停顿了片刻,“可愿入朝为官,朕可为你寻个官职”。
孔书锦又跪了下去,“陛下皇恩,草民不敢推辞,只是……”
这句“只是”让沈权浮现的笑脸僵在了脸上。
“臣想凭借自己的才学考取功名”。
听后,沈权再次放声大笑。
是的,他孔书锦要靠自己,不愿日后被同门耻笑是靠陛下青眼和父亲庇护才得来的官位。
这些话让沈权大悦,孔孟在一旁虽不语,却也为儿子感到骄傲。
他们你一句我一句,渐渐探讨到治国之道,但听见孔孟轻咳一声,孔书锦才觉得逾越。
“你这老儿,拦他作甚”。
沈权并不在乎这些,他只是看到了孔书锦的学识眼界,所以并没有打断他继续说下去。
这也让孔书锦意识到面前的君王是真心对待百姓的明君。
林翯翀回到家中,告诉林辅和林蓉妤沈权派他前往东湖的消息。
林辅并没有觉得意外,东湖自前朝以来就是与外商往来的重要地带。
它北通京都,南抵南阳,西入中原,东临湖海。每年外商往来贸易都要抵达东湖码头,只是近日倭寇猖獗,常常在海上作案,使得多数船只无法靠岸。
东湖太守多次上书朝廷,请求朝廷派将领清剿倭寇。几日前沈权也说过要让林翯翀出去好好历练一番,现下是机会来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林蓉妤听后更加忧心,父子二人只叫她宽心。
其实这次出征,也是沈权看好林翯翀,想给他一个在年轻官员中立足的机会。
倭寇不似蛮夷,打仗靠的都是狠劲和排兵布阵,倭寇多年在海上争夺物资,更多是靠伎俩和谋略。
比起兵力,嘉靖兵力是他的数十倍不止,自然不用怕,只是需要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
领兵在即,林翯翀却还想见一个人,只是不知道如何转达他的思念。
有几日坐立不安,还是贺辛看出了不对劲。
“看公子最近思绪在外,想什么呢!”
贺辛打趣,难得见他家公子这魂不守舍的模样。
“你说——”
见林翯翀又不说话,可给贺辛急坏了,“说什么啊公子?”
“你说——”
说着林翯翀又换了个方向,重新用手支着下巴,但就是不往下说。
要不是看是自己家公子,贺辛真的要上去撬开那人的嘴了。
“你说,如何才能与宫中互通信件”。
这一句吓得贺辛没站住脚,立刻上前捂住林翯翀的嘴,左右看看无人才放心。
这一举动搞得林翯翀嫌弃至极,立马将贺辛的手拍了下去,连“呸”了好几声。
“公子,外臣与宫内私通信件可是死罪”。
他家公子可真是人小胆大,什么话都敢往外说,得亏听见的是自己。
“你想什么呢,我是说……是说……”
看林翯翀这吞吞吐吐,脸上还泛起红晕的模样,贺辛一下恍然大悟。
“您是想写给公主吧”。
这下子轮到林翯翀上前捂住核心的嘴了,他力气极大,给贺辛憋得面色通红,这才罢手。
“我当是什么大事,交给我,您放心”。
说着贺辛就一路小跑出去,留下一脸懵的林翯翀呆站在原地。
但贺辛做事确实靠谱,才过了一个时辰就带回了好消息。
打开信笺,映入眼帘的是沈诗筠那娟秀又不失力道的字迹
【将军之意我了然于心,只是今时今日出行不便,恐难一见。若将军不嫌,梨树之下备有美酒,可为将军送行】
看这意思,林翯翀明白临行前想见沈诗筠一面是有点难了,却不想辜负沈诗筠美意。
“你怎么得来的”。
将信笺小心翼翼揣进怀里,一股无名的火不知道往哪里发泄,贺辛就成了炮灰。
贺辛见情形不妙撒腿就跑,他发誓要咬紧牙关,绝对不能出卖宫里那位贵人。
这边的竹心自从传话给沈诗筠后,就见她有些闷闷不乐,自从上次的事情,杨清璇是万万不敢让沈诗筠踏出宫门一步了。
可是她知道,公主想去见林将军,却没有办法。
为了让沈诗筠开心,竹心想破了脑袋,终于提议可以去宫墙下的梨树前见林将军一面。
既没有出宫,那里也有宫墙重兵把守,不会有危险。
出征前一夜,林翯翀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选择翻墙进宫。
来到梨树下,刨开了那里的小坑,里面藏着一坛桂花酿,林翯翀席地而坐,背靠大树,打开了酒坛。
酒香味飘散开来,让人忍不住,就在他独自饮酒寥感寂寞之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他的耳朵。
“林将军可觉酒美”。
沈诗筠一袭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裙摆一层淡薄如清雾笼泻绢纱,气若幽兰。
林翯翀立刻起身,他没想到还能见到沈诗筠,喜上眉梢。
“公主近来可好”。
明明几日前才一同回来,却如隔春秋,见到她第一句便是问她是否安好。
“甚好”。
晚风轻盈,月色皎洁,二人席地而坐,没有多的话语,他想她喜乐无忧,她想他平安归来。
“将军一路平安,望我军大获全胜而归”。
“一定”。
其实沈诗筠还有好多话想同他讲,
她期望林翯翀可以在她及笄之礼前赶回,又害怕增添的烦恼;
还想告诉他这坛桂花酿除了父皇只留了这一坛给他,希望他喜欢。
只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平安归来”。
目送走了林翯翀,沈诗筠缓缓来到宫墙之上。
“多谢云珩哥哥”。
洛云珩只是宠溺地摸了摸沈诗筠的头。
若不是小丫头来拜托自己给林翯翀放水,还真让他以为嘉靖的护城军都是吃素的。
再次感受迎面而来的晚风,远处的月亮格外明亮,照亮了一整个宫城,也照亮了少女念君而归的心。
孔孟处理起这些事情来也是游刃有余,一律不闻不问,大不了就是晾在大厅一时半刻的,再以身体不适为理由请他们回去。
他倒是不怕得罪权贵,那些人对他的印象,大抵上就是如传闻那样“心高气傲”,碰了一鼻子灰全都是气急而回。
却有一个人不同寻常,便是工部侍郎安庆,当初在沈权面前推举他的那位。
可是孔孟并没有因为这个而接见安庆,他是梁才槊身边的人,也是梁才槊一手提拔起来的。
前侍中刚是因为贪污受贿被贬,又因为与梁才槊交好导致近几日许多文武朝臣开始疏远梁才槊。
这才有了大多数人开始重新站队的情形,而孔孟也是懂得避嫌的。
但不料,安庆这人身上有股子韧劲,从天亮等到天黑都不见孔孟,倒是在他家中吃了两顿便饭,家奴也不好直接请人。
下午出太阳了就去院中逗逗鸟,喂喂鱼,好似这孔府是他住宅一般。
“孔侍中身体若有不适,我也认识几个民间大夫,可以找来为侍中大人看看”。
他一口一口喝着手里的茶,不忘夸赞这是好茶。
孔孟一天没出屋子,憋得烦了,只好去见见。以为是什么糖衣炮弹,可安庆只是简单的做了个自我介绍,顺势介绍了一番目前朝堂的局势。
三省六部,掌权情形,面面俱到。话里有话,都是想告诉孔孟,想要做稳侍中,还有很大一步路要走,当然有些弯路已经帮他排除了。
说完这些后,安庆抱歉叨扰多时,就速速离去了。
转头到了宫中,面见沈权。
“朕让你同他讲的话都讲到了?”
沈权独自一人下棋,头都没抬,只是询问安庆。
安庆恭敬地回答沈权的每一个问题,“已全部转述”。
“孔侍中可有说些什么?”
“只字未提,只是一直在听微臣讲述”。
沈权早就想到了这一出,老顽固不领他的情,已经让安庆转达到有些事孰是孰非。
若是孔孟听懂了安庆的话,此时的安庆就不会这么快回来,再或者,听懂了,却不想懂。
屏退了安庆,沈权依旧犹豫手中白子该何去何从,思索半天,还是将棋子扔了回去。
走到书案前,从一堆奏折里取出一封密信,那是随着梁才槊上奏前侍中贪污奏折一起呈递上来的。
是前侍中所有的贪污证据,密信上的每一句都让人深恶痛绝,最后却字字诚恳。
【侍中所做人尽皆知,我二人为友多年,虽惺惺相惜,可吾乃嘉靖子民,今日我二人背道而驰,唯有上书一封,方对得起陛下信任】
就在沈权想方设法寻找前侍中贪污的证据,无从入手的时候,梁才槊这封密信如雪中送炭。
这也让他打消了怀疑梁才槊的念头,因为让孔孟掌管门下,也是他力荐的结果。
看着手中的密信,沈权将它放在灯油上慢慢引燃,透过火光,可以看到沈权深邃的眼眸。
而这几日的梁才槊也是如坐针毡,沈权对他的态度不温不火,为了保全自己,上书好友贪污一事,力荐孔孟成为侍中。
即便如此也看不清沈权的心思,他只好叫来梁音儿。
“如今你已及笄,到了婚嫁年龄,想必我去恳请陛下赐婚,你也能伴得太子身边”。
梁才槊不紧不慢地喝着手中的茶,若是几月前,想必太子妃的位置非梁音儿莫属,只是最近多生事端,若是先求个侧妃的位置,凭借梁音儿的聪明才智,太子妃的位置也是手到擒来。
“女儿不愿”。
梁音儿不卑不亢的回绝了自己的父亲,这是让梁才槊没有想到的。
自幼梁府就将这个宝贝当皇女儿室女子培养,琴棋书画、马球箭术,凡是名门贵族女子要学的,她是样样不落。
懂事以来就告诉她以后是要做太子妃的,在外时刻都要注意言行举止。
这些,梁音儿从来都是比别人努力学习,对于未来太子妃这个身份她从来没有予以肯定,却也不曾否认。
这是第一次,在提及这个身份的时候,梁音儿做出了反驳,让梁才槊怒不可遏。
“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他拍案坐起,梁音儿撩起裙摆缓缓下跪。
“女儿已有心仪之人,断然不会嫁给太子”。
“我尽心培养你多年,是为了让你嫁与旁人的么”。
在梁才槊看来,那人不是太子,是谁都不重要,没有身份地位,就无法保全他梁氏一族荣华富贵。
“在女儿看来,他不比任何人差”。
梁音儿不愿告诉父亲她心仪之人是林翯翀,朝堂之上,她明知林辅与父亲分庭抗礼,却无法说出口那人就是林辅的儿子。
梁才槊一怒之下罚梁音儿闭门思过一月,不得出府。他不可能放弃这个想法,就算是逼也要让梁音儿嫁给太子。
孔书锦自从来到京都,也没个朋友,日日在家读书,偶尔想念沈诗筠,却很快被他打消念头。
他知道今时今日凭借自己的身份是配不上沈诗筠的,除非有个一官半爵的。
每每沈诗筠的身影出现在自己脑海中时,都更加坚定了他要报效朝廷的想法。
不日,孔书锦随孔孟进宫面圣,无意间瞥见沈诗筠正在花园之中放风筝,笑的明媚灿烂,没了几日前的阴霾,心中倒是宽慰。
想必孩子心境,有些事情不记得也罢,尤其是那些会让自己噩梦连连的事情。
想到之前在南阳两人以兄弟相称,无话不谈,现如今却因为身份有了云泥之别,心中不免失落。
孔孟父子到了御书房前,内侍叫二人稍等片刻,进去通传。
不一会儿,只见林翯翀从里面走出,他连官服都没来得及换去,意气风发,脸上浮现着灿烂的笑容。
看见孔孟也是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孔书锦见他却也要作揖,林翯翀虽稍作点头,看他的眼神却多带敌意。
看着林翯翀离去的背影,孔书锦倒有些羡慕,比自己还年小几岁,却已经是少年将军。
直到听见父亲叫他,才回过神来。见到沈权,也是礼数周到。
双膝下跪,拜见沈权,“草民见过陛下”。
“快快起来”。
沈权看这孩子眉清目秀,一身正气,想来不愧是孔孟的儿子。
“今年多大了”。
“回陛下,草民年十九”。
“快是弱冠之年了——”
沈权又思量一下,停顿了片刻,“可愿入朝为官,朕可为你寻个官职”。
孔书锦又跪了下去,“陛下皇恩,草民不敢推辞,只是……”
这句“只是”让沈权浮现的笑脸僵在了脸上。
“臣想凭借自己的才学考取功名”。
听后,沈权再次放声大笑。
是的,他孔书锦要靠自己,不愿日后被同门耻笑是靠陛下青眼和父亲庇护才得来的官位。
这些话让沈权大悦,孔孟在一旁虽不语,却也为儿子感到骄傲。
他们你一句我一句,渐渐探讨到治国之道,但听见孔孟轻咳一声,孔书锦才觉得逾越。
“你这老儿,拦他作甚”。
沈权并不在乎这些,他只是看到了孔书锦的学识眼界,所以并没有打断他继续说下去。
这也让孔书锦意识到面前的君王是真心对待百姓的明君。
林翯翀回到家中,告诉林辅和林蓉妤沈权派他前往东湖的消息。
林辅并没有觉得意外,东湖自前朝以来就是与外商往来的重要地带。
它北通京都,南抵南阳,西入中原,东临湖海。每年外商往来贸易都要抵达东湖码头,只是近日倭寇猖獗,常常在海上作案,使得多数船只无法靠岸。
东湖太守多次上书朝廷,请求朝廷派将领清剿倭寇。几日前沈权也说过要让林翯翀出去好好历练一番,现下是机会来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林蓉妤听后更加忧心,父子二人只叫她宽心。
其实这次出征,也是沈权看好林翯翀,想给他一个在年轻官员中立足的机会。
倭寇不似蛮夷,打仗靠的都是狠劲和排兵布阵,倭寇多年在海上争夺物资,更多是靠伎俩和谋略。
比起兵力,嘉靖兵力是他的数十倍不止,自然不用怕,只是需要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
领兵在即,林翯翀却还想见一个人,只是不知道如何转达他的思念。
有几日坐立不安,还是贺辛看出了不对劲。
“看公子最近思绪在外,想什么呢!”
贺辛打趣,难得见他家公子这魂不守舍的模样。
“你说——”
见林翯翀又不说话,可给贺辛急坏了,“说什么啊公子?”
“你说——”
说着林翯翀又换了个方向,重新用手支着下巴,但就是不往下说。
要不是看是自己家公子,贺辛真的要上去撬开那人的嘴了。
“你说,如何才能与宫中互通信件”。
这一句吓得贺辛没站住脚,立刻上前捂住林翯翀的嘴,左右看看无人才放心。
这一举动搞得林翯翀嫌弃至极,立马将贺辛的手拍了下去,连“呸”了好几声。
“公子,外臣与宫内私通信件可是死罪”。
他家公子可真是人小胆大,什么话都敢往外说,得亏听见的是自己。
“你想什么呢,我是说……是说……”
看林翯翀这吞吞吐吐,脸上还泛起红晕的模样,贺辛一下恍然大悟。
“您是想写给公主吧”。
这下子轮到林翯翀上前捂住核心的嘴了,他力气极大,给贺辛憋得面色通红,这才罢手。
“我当是什么大事,交给我,您放心”。
说着贺辛就一路小跑出去,留下一脸懵的林翯翀呆站在原地。
但贺辛做事确实靠谱,才过了一个时辰就带回了好消息。
打开信笺,映入眼帘的是沈诗筠那娟秀又不失力道的字迹
【将军之意我了然于心,只是今时今日出行不便,恐难一见。若将军不嫌,梨树之下备有美酒,可为将军送行】
看这意思,林翯翀明白临行前想见沈诗筠一面是有点难了,却不想辜负沈诗筠美意。
“你怎么得来的”。
将信笺小心翼翼揣进怀里,一股无名的火不知道往哪里发泄,贺辛就成了炮灰。
贺辛见情形不妙撒腿就跑,他发誓要咬紧牙关,绝对不能出卖宫里那位贵人。
这边的竹心自从传话给沈诗筠后,就见她有些闷闷不乐,自从上次的事情,杨清璇是万万不敢让沈诗筠踏出宫门一步了。
可是她知道,公主想去见林将军,却没有办法。
为了让沈诗筠开心,竹心想破了脑袋,终于提议可以去宫墙下的梨树前见林将军一面。
既没有出宫,那里也有宫墙重兵把守,不会有危险。
出征前一夜,林翯翀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选择翻墙进宫。
来到梨树下,刨开了那里的小坑,里面藏着一坛桂花酿,林翯翀席地而坐,背靠大树,打开了酒坛。
酒香味飘散开来,让人忍不住,就在他独自饮酒寥感寂寞之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他的耳朵。
“林将军可觉酒美”。
沈诗筠一袭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裙摆一层淡薄如清雾笼泻绢纱,气若幽兰。
林翯翀立刻起身,他没想到还能见到沈诗筠,喜上眉梢。
“公主近来可好”。
明明几日前才一同回来,却如隔春秋,见到她第一句便是问她是否安好。
“甚好”。
晚风轻盈,月色皎洁,二人席地而坐,没有多的话语,他想她喜乐无忧,她想他平安归来。
“将军一路平安,望我军大获全胜而归”。
“一定”。
其实沈诗筠还有好多话想同他讲,
她期望林翯翀可以在她及笄之礼前赶回,又害怕增添的烦恼;
还想告诉他这坛桂花酿除了父皇只留了这一坛给他,希望他喜欢。
只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平安归来”。
目送走了林翯翀,沈诗筠缓缓来到宫墙之上。
“多谢云珩哥哥”。
洛云珩只是宠溺地摸了摸沈诗筠的头。
若不是小丫头来拜托自己给林翯翀放水,还真让他以为嘉靖的护城军都是吃素的。
再次感受迎面而来的晚风,远处的月亮格外明亮,照亮了一整个宫城,也照亮了少女念君而归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