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阿肆把一荷包的银钱原封不动地交到谢不言手中。
谢不言皱眉:“这是阿瑶的荷包,她人呢?”
“掌柜的说这是结给咱们的工钱,今后……她和你两清了。”
谢不言眉心一跳,手下意识攥紧,荷包中的银两都被握得变形。
他竭力平静地发问,声音却在颤抖:“她都问了什么,说了什么,一五一十地告诉我。”
阿肆头一回觉得做人好难,他夹在两人当中传话,瞒也不是,不瞒也不是,只恨不得下辈子当个聋子哑巴。
谢不言听完阿肆的转述,明白姜瑶已然知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却仍不知她为何如此伤心难过,甚至狠心说出“两清”这般决绝的话。
没奈何,他把所有办差的证物让阿肆先带回京城,自己又孤身前往溧水。
谢不言不眠不休的一路往溧水赶,嫌水路太慢,他从驿站借了快马,交替把三匹骏马累到力竭,原本三日的行程缩到一日半,终于赶到了溧水。
熟悉的姜氏布庄门前已经换上了花灯会上御赐的“头号布商”金漆牌匾,固定牌匾的绳胶还很新,谢不言估摸着姜瑶也是昨日才回溧水。
他站在白水河边,凤仙桥下,仿佛和旧日时光一样。只是他身上的白衣沾满了尘土,平日齐整的鬓发被风吹得散乱,几缕发丝落在憔悴的脸上,双眼满布血丝。
一路上,他有满腹的话想说想问,但到了门口,却有种近乡情怯的迟疑。
阿瑶会想见他吗?
于是,他停在姜家院落门前,等姜瑶出来。
现在正是傍晚,姜家小院中飘来熟悉的饭菜香味,他听到姜大叔和青姨在院中说话的声音,却没听见姜瑶的。
他这一日滴米未进,赶路尚不觉饿,如今闻到熟悉的菜香,腹中不争气地叫唤了一声。
他有些撑不住地靠在桥沿栏杆上,揉了揉头晕发张的脑袋,继续强撑着。
“谢不……”姜源走出院子打水,有些诧异地唤他,又立刻拘谨地改口:“小侯爷。”
明显生分的称呼让谢不言眼神一暗,他低声轻叹:“您还是跟从前一样叫我谢不言吧……阿瑶她……她在吗?”
姜源回头望了一眼阁楼二楼,无奈地摇头叹气。姜瑶自昨日回来便闷在房中,茶饭不思,让姜源李青急得不知如何劝慰。如今谢不言来了也好,有什么话让他俩当面说开也许能解开心结。
“你等着,我唤阿瑶下来。”
姜瑶埋着脑袋,踟躇着走出院门,也不知该如何面对谢不言。
虽然,她的两清是自欺欺人的谎话,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令她沉沦在割舍不下的伤痛中,又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他能来寻她。
如今他果然来了,比预想中更快,她又纠结着不知如何应对。
这种心情像把人架在火上烤,煎熬死了。
“阿瑶。”
一个万分熟悉却沙哑干涩的声音在唤她。
姜瑶抬头,才看清眼前之人,又被不争气的眼泪糊住了眼睛。
“谢不言,你怎么把自己搞成这样了……”她压下抽泣声,不敢细看他脏乱的白袍,散开的鬓发,还有他憔悴的眼神。
“抱歉,让你见笑了。”谢不言自嘲地勾起淡淡笑容,虽然浑身疲惫落魄,依旧有几分倜傥的潇洒。
两人俱是沉默了一会儿,沉默地望着对方,似有千言万语。
谢不言率先打破了沉默:“阿瑶,我并非有意隐瞒你,你想问什么我都可以解释……”
他的眼神哀怜,像雨天被遗弃的小狗。
对上那双憔悴不堪的眼睛,姜瑶已经心软,但又顾虑着两人身份之别的巨大落差,迟疑了几秒:“你应当知晓,我一介平民,与你身份并不相衬。今时今日姑且能平等地在一起,全仗着……你爱我。但,有朝一日你不……”
“不会有那一日。”谢不言斩钉截铁地回应她,掏出怀中的玉佩:“这是谢氏祖传的灵犀宝玉,本想花灯会后对你坦白身份,把它送给你……”
话音未落,谢不言眼前发黑,身子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拿不稳手中玉佩。
姜瑶赶忙扶稳他,接过快掉落的玉佩,碰到他的手时才发现他肌肤烫得吓人。
她连忙唤阿爹过来,一起把谢不言扶到床上休息,请郎中来看诊。
谢不言昏睡到夜半,才迷迷糊糊醒来,口唇干渴地起身找水。一动便惊醒了守在他身边趴在手臂上睡着的姜瑶。
“你好点儿了吗?”姜瑶递来水杯,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已经没那么烫了。
她正要撤回手,却被他攥在掌心。
“我不想松开你的手。”谢不言握住她的指尖啄吻了一下,望着她不说话。
他的眼神一瞬不瞬地盯着她,简直是在犯规,姜瑶一点抵抗力都没有了,终于松口。
“过去你骗我的事,姑且可以算了,只是你以后不能再骗我了……还有,我想晚一些再考虑成亲的事。姜氏布庄如今发展势头正盛,我想多花时间精力去打理开在各地的铺子,才算不辜负大燕头号布商的金字招牌。”
“你想我等多久?”
“三年吧,我们定一个三年之约。我要开很多间铺子,赚很多很多钱,三年后,我要成为大燕首屈一指的皇商,然后……聘谢小侯爷做我的夫君!”
谢不言笑得轻声咳嗽:“好好好,我等着姜大掌柜来聘我,聘礼我不要金银玉石屋舍田契,只要掌柜的肯每日对我千金一笑。”
-
三年后。
姜瑶再次踏上京城的码头,这一次她不光是来视察京城的铺面和布坊,更是来受封第一皇商的名号。
遥想三年前,她在杭州花灯会上一举夺魁,夺得了“头号布商”的殊荣,此后姜氏布庄的经营发展便如虎添翼地蓬勃发展,短短三年内开遍了大燕各大都城。
这当中也有沉香阁虞氏倒台的缘故。花灯会假金珠一事让虞氏颜面尽失,后来姜瑶才知,那是谢不言暗中煽动,及时戳破了虞氏的计谋。
不久,朝堂上太子公布了皇商慕容氏长久以来勾结虞氏,走私布帛逃免关税的证据,掀起轩然大波。后宫虞贵妃想保全虞氏,然而沉香阁早已被姜氏布庄打击得不成气候,最终沉香阁虞氏和皇商慕容氏失权失势,曾经显赫一时、垄断了大燕布业的虞氏终于在燕朝销声匿迹。
取而代之的是以藕布出名的姜氏布庄。
今时今日,再也没人敢小瞧那个看起来清秀娇弱的姜掌柜,她用实力屡次打脸那些不看好她的人,头号布商的名头不是侥幸得来。
姜瑶穿着时下盛行的藕布长裙,走入城北最大的姜氏布庄,检查账目和库存。
她正翻看着账册,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掌伸过来,故意使坏地遮住纸面,她无奈抬头:“谢不言,你怎么上这儿来了?”
他收回手,又捏了捏她的脸颊:“哼,你个小没良心的,说好了一到京城就来找我,结果又先来这里看账本。”
“我怕等会儿跟你入宫了,就没空来这儿清账了……我马上就好了啊。”大忙人姜瑶很熟练地哄好谢不言,又埋头翻看账本。
谢不言屈指叩了叩柜台,不紧不慢道:“听闻姜掌柜做买卖最是守信,连口头约定都会认真遵守,不知是否当真?”
姜瑶抬头狐疑地瞧了他一眼,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点点头:“自然当真。”
“那三年前姜掌柜说要聘我为夫的约定,打算何时履约啊?”
姜瑶眨巴眨巴眼睛,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啊,她都快忙忘了。
她放下手中账册,挨着谢不言坐下,跟他打商量:“嗯……我最近有点忙,下半年好不好?”
“不好。”他摆出臭脸,口气冷冷。
“那……三个月后?”
“不好。”他加重语调。
“下个月?”
“不、好。”
从谢不言的表情,姜瑶读出来,这是一个大写加粗的“不好”。
眼看着人要哄不好了,姜瑶缴械投降:“那你说哪天吧?”
谢不言变戏法似的变出一片同心锁,系在她腕间:“就在这个月底吧,我已经安排好了,就等姜掌柜百忙之中来参加我的婚礼了。”
姜瑶摇了摇腕间的铃铛,笑着拥住他:“那就听你的。”
谢不言揽紧了怀中人,侧头轻嗅她的发香,低声轻叹:“阿瑶,我已经等不及了。”
—正文完—
阿肆把一荷包的银钱原封不动地交到谢不言手中。
谢不言皱眉:“这是阿瑶的荷包,她人呢?”
“掌柜的说这是结给咱们的工钱,今后……她和你两清了。”
谢不言眉心一跳,手下意识攥紧,荷包中的银两都被握得变形。
他竭力平静地发问,声音却在颤抖:“她都问了什么,说了什么,一五一十地告诉我。”
阿肆头一回觉得做人好难,他夹在两人当中传话,瞒也不是,不瞒也不是,只恨不得下辈子当个聋子哑巴。
谢不言听完阿肆的转述,明白姜瑶已然知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却仍不知她为何如此伤心难过,甚至狠心说出“两清”这般决绝的话。
没奈何,他把所有办差的证物让阿肆先带回京城,自己又孤身前往溧水。
谢不言不眠不休的一路往溧水赶,嫌水路太慢,他从驿站借了快马,交替把三匹骏马累到力竭,原本三日的行程缩到一日半,终于赶到了溧水。
熟悉的姜氏布庄门前已经换上了花灯会上御赐的“头号布商”金漆牌匾,固定牌匾的绳胶还很新,谢不言估摸着姜瑶也是昨日才回溧水。
他站在白水河边,凤仙桥下,仿佛和旧日时光一样。只是他身上的白衣沾满了尘土,平日齐整的鬓发被风吹得散乱,几缕发丝落在憔悴的脸上,双眼满布血丝。
一路上,他有满腹的话想说想问,但到了门口,却有种近乡情怯的迟疑。
阿瑶会想见他吗?
于是,他停在姜家院落门前,等姜瑶出来。
现在正是傍晚,姜家小院中飘来熟悉的饭菜香味,他听到姜大叔和青姨在院中说话的声音,却没听见姜瑶的。
他这一日滴米未进,赶路尚不觉饿,如今闻到熟悉的菜香,腹中不争气地叫唤了一声。
他有些撑不住地靠在桥沿栏杆上,揉了揉头晕发张的脑袋,继续强撑着。
“谢不……”姜源走出院子打水,有些诧异地唤他,又立刻拘谨地改口:“小侯爷。”
明显生分的称呼让谢不言眼神一暗,他低声轻叹:“您还是跟从前一样叫我谢不言吧……阿瑶她……她在吗?”
姜源回头望了一眼阁楼二楼,无奈地摇头叹气。姜瑶自昨日回来便闷在房中,茶饭不思,让姜源李青急得不知如何劝慰。如今谢不言来了也好,有什么话让他俩当面说开也许能解开心结。
“你等着,我唤阿瑶下来。”
姜瑶埋着脑袋,踟躇着走出院门,也不知该如何面对谢不言。
虽然,她的两清是自欺欺人的谎话,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令她沉沦在割舍不下的伤痛中,又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他能来寻她。
如今他果然来了,比预想中更快,她又纠结着不知如何应对。
这种心情像把人架在火上烤,煎熬死了。
“阿瑶。”
一个万分熟悉却沙哑干涩的声音在唤她。
姜瑶抬头,才看清眼前之人,又被不争气的眼泪糊住了眼睛。
“谢不言,你怎么把自己搞成这样了……”她压下抽泣声,不敢细看他脏乱的白袍,散开的鬓发,还有他憔悴的眼神。
“抱歉,让你见笑了。”谢不言自嘲地勾起淡淡笑容,虽然浑身疲惫落魄,依旧有几分倜傥的潇洒。
两人俱是沉默了一会儿,沉默地望着对方,似有千言万语。
谢不言率先打破了沉默:“阿瑶,我并非有意隐瞒你,你想问什么我都可以解释……”
他的眼神哀怜,像雨天被遗弃的小狗。
对上那双憔悴不堪的眼睛,姜瑶已经心软,但又顾虑着两人身份之别的巨大落差,迟疑了几秒:“你应当知晓,我一介平民,与你身份并不相衬。今时今日姑且能平等地在一起,全仗着……你爱我。但,有朝一日你不……”
“不会有那一日。”谢不言斩钉截铁地回应她,掏出怀中的玉佩:“这是谢氏祖传的灵犀宝玉,本想花灯会后对你坦白身份,把它送给你……”
话音未落,谢不言眼前发黑,身子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拿不稳手中玉佩。
姜瑶赶忙扶稳他,接过快掉落的玉佩,碰到他的手时才发现他肌肤烫得吓人。
她连忙唤阿爹过来,一起把谢不言扶到床上休息,请郎中来看诊。
谢不言昏睡到夜半,才迷迷糊糊醒来,口唇干渴地起身找水。一动便惊醒了守在他身边趴在手臂上睡着的姜瑶。
“你好点儿了吗?”姜瑶递来水杯,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已经没那么烫了。
她正要撤回手,却被他攥在掌心。
“我不想松开你的手。”谢不言握住她的指尖啄吻了一下,望着她不说话。
他的眼神一瞬不瞬地盯着她,简直是在犯规,姜瑶一点抵抗力都没有了,终于松口。
“过去你骗我的事,姑且可以算了,只是你以后不能再骗我了……还有,我想晚一些再考虑成亲的事。姜氏布庄如今发展势头正盛,我想多花时间精力去打理开在各地的铺子,才算不辜负大燕头号布商的金字招牌。”
“你想我等多久?”
“三年吧,我们定一个三年之约。我要开很多间铺子,赚很多很多钱,三年后,我要成为大燕首屈一指的皇商,然后……聘谢小侯爷做我的夫君!”
谢不言笑得轻声咳嗽:“好好好,我等着姜大掌柜来聘我,聘礼我不要金银玉石屋舍田契,只要掌柜的肯每日对我千金一笑。”
-
三年后。
姜瑶再次踏上京城的码头,这一次她不光是来视察京城的铺面和布坊,更是来受封第一皇商的名号。
遥想三年前,她在杭州花灯会上一举夺魁,夺得了“头号布商”的殊荣,此后姜氏布庄的经营发展便如虎添翼地蓬勃发展,短短三年内开遍了大燕各大都城。
这当中也有沉香阁虞氏倒台的缘故。花灯会假金珠一事让虞氏颜面尽失,后来姜瑶才知,那是谢不言暗中煽动,及时戳破了虞氏的计谋。
不久,朝堂上太子公布了皇商慕容氏长久以来勾结虞氏,走私布帛逃免关税的证据,掀起轩然大波。后宫虞贵妃想保全虞氏,然而沉香阁早已被姜氏布庄打击得不成气候,最终沉香阁虞氏和皇商慕容氏失权失势,曾经显赫一时、垄断了大燕布业的虞氏终于在燕朝销声匿迹。
取而代之的是以藕布出名的姜氏布庄。
今时今日,再也没人敢小瞧那个看起来清秀娇弱的姜掌柜,她用实力屡次打脸那些不看好她的人,头号布商的名头不是侥幸得来。
姜瑶穿着时下盛行的藕布长裙,走入城北最大的姜氏布庄,检查账目和库存。
她正翻看着账册,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掌伸过来,故意使坏地遮住纸面,她无奈抬头:“谢不言,你怎么上这儿来了?”
他收回手,又捏了捏她的脸颊:“哼,你个小没良心的,说好了一到京城就来找我,结果又先来这里看账本。”
“我怕等会儿跟你入宫了,就没空来这儿清账了……我马上就好了啊。”大忙人姜瑶很熟练地哄好谢不言,又埋头翻看账本。
谢不言屈指叩了叩柜台,不紧不慢道:“听闻姜掌柜做买卖最是守信,连口头约定都会认真遵守,不知是否当真?”
姜瑶抬头狐疑地瞧了他一眼,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点点头:“自然当真。”
“那三年前姜掌柜说要聘我为夫的约定,打算何时履约啊?”
姜瑶眨巴眨巴眼睛,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啊,她都快忙忘了。
她放下手中账册,挨着谢不言坐下,跟他打商量:“嗯……我最近有点忙,下半年好不好?”
“不好。”他摆出臭脸,口气冷冷。
“那……三个月后?”
“不好。”他加重语调。
“下个月?”
“不、好。”
从谢不言的表情,姜瑶读出来,这是一个大写加粗的“不好”。
眼看着人要哄不好了,姜瑶缴械投降:“那你说哪天吧?”
谢不言变戏法似的变出一片同心锁,系在她腕间:“就在这个月底吧,我已经安排好了,就等姜掌柜百忙之中来参加我的婚礼了。”
姜瑶摇了摇腕间的铃铛,笑着拥住他:“那就听你的。”
谢不言揽紧了怀中人,侧头轻嗅她的发香,低声轻叹:“阿瑶,我已经等不及了。”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