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二天就在公告栏张贴了处分通知,参与作弊的三个同学被取消了此次市统测的考试资格,数学的考试成绩作废,并严重警告一次。朱倩并不在其列。可在当天的晚自习,班主任在找三个男生谈话后,也把朱倩也叫到了办公室。
当三个男生被班主任照常KO之后,他们又带着光荣的勋章回到了教室,后排几个和他们相熟男生顿时起哄起来,甚至吹起了口号,嘘声高低起伏,晚自习一度混乱。朱倩有些恍惚,看着那三个害她被殃及的男生,她竟有些羡慕。看得出同学们并不在意他们是否作弊,更在乎他们对那个邻校红嘴鸥的对抗。从今天的处分可以看出,三个男生虽然没了成绩、并严重警告一次,但严重警告只有6个月的效力,到了高考时正好失效,他们三个并不会受到影响。很明显,他们赢了,红嘴鸥输了;或者说反抗者赢了,虚伪者没有得逞。那么朱倩算什么?
“朱倩,朱倩,武老师喊你去办公室一趟。”三个男生中的一个敲了敲朱倩的书桌。
朱倩从恍惚中回神,嗯了一声之后,在狂欢的喧闹声中一个人起身离开了教室。
“武老师,你找我?”
“对,你过来吧。”
朱倩听后站到了老师办公桌前,双手又不自觉地放在身后,像认错的孩子。
“嗯,”武老师从忙碌中抬起头来,“是这样的,你也看到了昨天考试的公告,里面并没有你的名字。一方面是昨天监考的老师确实没有看到你作弊——”
“老师,我真的没有作弊——”朱倩忍不住解释,可武老师眼镜背后的眼神扫来,她只能噤声。
“一方面也没有证据表明你作弊,另一方面是有班长、数学课代表证明并说明了情况,而且你一个女孩子,也要给你留点余地。所以你要知道这件事的原委,我也会把这件事通知到你的家长。”武老师一边说一边盯着朱倩,看到了对方听到“家长”后明显的抗拒,继续道,“你让父母在今明两天的下午联系我,有我的电话吧?”
朱倩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在外地打工的父亲和在家务农的母亲其实都很少和自己打电话,只能点头道一句知道的。
班主任显然很满意朱倩此时的反应,没有让她离开,也没有继续说话,只是抬起了茶杯。他在等她主动开头,却不曾想她的说的是:“老师,你相信我吗?”
“我相不相信你又不重要,监考老师相信才行。昨天监考你们的不是我呀。”
朱倩有些不可置信地望向老师,转眼又低下了头,“我知道了,老师。”
“好,那你就先回教室吧。”
朱倩离开教师办公室的时候,眼睛有些茫然,她没有回教室,径直下了楼。她有一瞬间想直接出校门,去网吧去电影院或者录像厅哪里都可以,只要不呆在学校里,可是守大门的保安和她们这些住校生很脸熟。她之前和舍友去网吧上网回学校迟了,大门已经关了,还是保安大叔看她惨白兮兮像个生病的孩子,才给她们开的门。现在出校门,免不了一番打听。要是回宿舍的话,晚自习还没有结束,舍管阿姨不开门,就算开门进去了也还是一番“你又病了”的“关心”。朱倩无处可去,只好去操场转圈。
学校的操场也就是足球场,并没有草,只有被整平的黄土坪,东一处西一堆地长着几蓬草,秋天以后早已枯萎。这操场背靠后山,也没有装灯,除了体育生偶尔会来夜跑,这里的晚上很空旷,偶尔会见几个闪动的烟头红点,是几个躲着抽烟的男生。朱倩很少跑步,也很少锻炼,一周仅存的一次体育课她也大都缩回教室做题。但她很想在此时跑起来,会不会像风一样,可以飞得高高的,远远的。迈开脚步,摆动手臂,感受到了风的速度和冰冷,她真的跑了起来,想快一点,加速、加速,步子再大一点,大一点,可不过几步就喘了起来,心脏剧烈跳动,大口呼吸,却被12月的寒风刺激到,忍不住大声咳了起来。朱倩边咳边喘,只得停止奔跑,不知是咳嗽牵扯了眼睛,还是冷风吹迷了眼睛,她弯下腰来,双手撑住膝盖,眼泪就落了下来。
还是觉得委屈的,作弊的人可以像胜利者一样欢呼,而没有作弊的人却成了怯懦者,被要求自证清白,被质疑被审问被请家长,连最公正的对待也成了法外开恩。凭什么这样对她,怎么能这样对她,她究竟做错了什么!她想冲回办公室,她大声问老师,她究竟有什么错!——却又在转眼间败下阵来,她的错就在于拖后腿的成绩,她有什么资格!
想到这里,朱倩哑然失笑了,只是眼泪又下来了。
下晚自习的铃声响起,教学楼一片熙熙攘攘,朱倩站在操场上,抬头望去,那里就像黑夜中行驶的航船,那一间间被白炽灯照亮的教室,就像一间一间被划分的船舱,有着相似的大小和窗户,里面正上演着胜利的逃亡和拙劣的撤退,不一会儿就只会剩下住校生最后的坚守,也会很快发现她的缺席。但这艘大船不会为她停留,它会在夜色中乘风破浪,带着勇敢的水手驶向温暖的梦乡,而她从来没有赶上过它的速度,只能在自己的暗夜里挑灯夜战。就像此时此刻,她围着操场一圈一圈地跑着,踉踉跄跄,走走停停,上气不接下气,却根本不敢停下。她从来没有站到过甲板上,从来不知道海岸线是什么模样,更不知道哪里可以停泊靠岸,只是一味地追赶,竟还是被抛下了。
……
一个嘶哑的声音响起:“如果我那时就放弃,会不会更好?”
身处幻景之中,望着那个奔跑的身影,于辰、阿丁和朱倩一直都没有说话,直到精疲力尽的少女第四次从他们面前跑过,她的眼泪还是没有停住,朱倩自言自语才说道。
“如果可以让你重新选择,你会选择放弃吗?”阿丁问她。
朱倩没有回答,她又看向奔跑的女孩,目光里竟是闪动的期盼,“不会。陈钢会来找我的,他不会让我一直跑下去的。你们也看到了,其实前一天从考场回来,陈钢就一直跟在她身后哦,一直陪她回到宿舍,只是她不知道而已。”
“那你是为了吸引陈钢来,才去的操场吗?”
“你,”朱倩睁大眼睛看向阿丁,“你怎么会这么想?你没有看到班主任要通知我父母吗,我要怎么办?”
“那陈钢会知道吗?”
“陈钢告诉我,我也有自己的做出选择的权力。如果我不想告诉父母,就可以不告诉,因为我真的没有作弊。”
“所以你真正在乎的是陈钢吧,只要他信你,你就可以不在乎别人。”
朱倩呆住,有些不知所措。
“你去办公室以后就没有回教室,现在是住校生的晚自习时间,你还是没有回去,你应该笃定陈钢会来找你吧。”阿丁直视朱倩的眼睛继续追问道。
朱倩眼神闪动,有种不可掩饰的得意,答非所问地说:“没有陈钢的话,我根本熬不过那个学期。要么退学回家,要么破罐子破摔,我哪里坚持得下去。只有陈钢相信我,支持我。”
“因此你也坚信,他是爱你的吧?”
“你在福顺家见过我们那一次,就是高考后我去找他,他对我那么好。你会看不出我们相爱吗?”朱倩反问道。
阿丁没有马上回答她,她吸了一口气,有片刻的犹豫,甚至看了一眼站在一旁始终作壁上观的于辰,他嘴角动了动,阿丁冷静地说:“或许他只是心软。”
“心软?陈钢只是心软?怎么可能,如果他不在乎我,怎么可能为我作证,怎么可能来安慰我,怎么会担心我的出路,一直在我身边?”
“如果他只是善良呢。”
“怎么可能,他只这样对我,没有别人!”
“真的吗?”
“当然,只有我,只有我收到过他的礼物,对,那支钢笔!你快把那支钢笔给我,就是那支钢笔……”朱倩边说边抓住阿丁的手臂,死死的,就像抓住救命的稻草,阿丁吃痛下意识想挣脱。在一旁的于辰及时出手,将朱倩拉开,把阿丁护在了身后,可是朱倩又抓住了他的手臂,嘴里还在喊着,“我知道你们晓得钢笔在哪里,还给我,还给我,求求你们了……”
于辰似乎掐住了她的某个穴位,她缓缓闭上了眼睛,晕了过去。
“你们丁家人可真是毒舌,几句话就让人气急败坏。你就不能等钢笔上场?”于辰扶住朱倩,转身无奈地看向阿丁。
“我刚才示意你,你不也同意了吗?”
“我那叫不置可否,谁同意了,再说丁家人做事还需要我同意?”
阿丁被搞得一句话也说不出,白眼翻得都快抽筋了,转身就想离开幻景,可这时陈钢果真来了。
少年陈钢有一双清澈的眼睛,在夜晚也是亮亮的,他望了一圈操场,很快发现了小跑着的朱倩。很奇怪,在他看向操场中间的时候,阿丁觉得他看到自己一样,有不可察觉的短暂停留。幻景皆由记忆构成,记忆中的人怎么会看得到记忆以外的人呢?阿丁想问一问于辰,可一看到他得逞的嘴脸,她又想翻白眼了。
陈钢很快跑向朱倩,她早已体力不支,大汗淋漓,前额的碎发紧贴在额头。
“你怎么来跑步啊?武老师说你了?”陈钢急切地问道。
朱倩已经累得讲不出话来,只是摇了摇头。
“那你为什么不回教室,明天还有最后两门考试啊!”
朱倩大口喘气,想说又一时说不出来,点了点头,又急忙摇头。
“还是说你作弊吗?”
朱倩的鼻子一下子就酸了,眼泪又开始打圈,可她不想在陈钢面前哭,上一次摔倒受伤她没有哭,昨天从会议室里出来也没有哭,怎么能在现在哭呢,不能哭,不能哭,她努力让自己发出声来,想把眼泪憋回去,可竟哽咽住了,只吐出了“……叫我……爸妈……”几个字来。
陈钢何等聪明,马上就明白了应该是“请父母”的意思。他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等朱倩平缓下来。12月的风从操场外的围墙刮进来,呼啸着从耳边吹过,也吹起了朱倩额前的碎发,刚刚喘息平稳的她又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如此不会看脸色,搞得朱倩又窘又恼,马上转身过去,想揩一下鼻子,竟又忍不住打了一个。陈钢看出对方应该是着凉了,犹豫着是不是要像电视里那样绅士地脱下衣服给对方披上,朱倩却想马上回宿舍,万一自己感冒了,还传染给对方,该有多抱歉啊。
“我没什么事,先回宿舍了。”朱倩说完就逃开。
“是不是武老师让请家长?”陈钢追问道。
“也不是,就是说让我父母给老师打个电话。没事的。”已经转身的朱倩,可以拉开一段距离对陈钢说。
“朱倩,你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父母知道,就不用告诉他们。”
“可武老师那里怎么办?”
“朱倩,我们做不到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更何况你没有作弊。”
“陈钢你是相信我?”
“相信。”
“谢谢你,陈钢。”此时,朱倩的眼睛也亮亮的,“我懂了,我会更努力的。”
朱倩又跑了起来,只是这一次很轻快。
第二天的考试结束后,高三上学期也就结束了。但距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学校又延长了高三年级一周的课程,一方面是等成绩、讲试题,另一方面老师们也在赶进度,为下学期的总复习争取多一些时间。这一周,朱倩过得如坐针毡,却又有某种解脱的快感。当武老师眼光扫过来的时候,朱倩刚开始还低下头;后来她忍住低头的惯性,死死盯住黑板上的题目,目不转睛,就像全神贯注,完全忽略了老师一般;再后来,武老师好像也不再示意她,扫过她的时候没有任何停留。等补课一结束,朱倩和同乡的同学马上收拾行李回了老家。
那一年的春节,父母向她提了一个要求。从外面打工回来的父亲和哥哥在年三十的饭桌上告诉她,家里愿意供她读大学,但她只能报考省内的师范院校,因为离家近、学费低、有补助。朱倩体谅父母的辛苦,虽然渴望能出省读大学,可也明白一个大学生的交通费、生活费、学费完全可以压垮自己的家庭;更何况她的成绩,并没有给她更多的选择。能考上本地的师范院校,以后当老师,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也已经是她梦寐以求的了。她没有反对,就算答应了下来。在家呆了十多天,还没有到正月十五,她就又和同乡的同学返回学校了。她的行李不多,但哥哥早早就帮她把行李绑在了摩托车上,她和父母说了一声就坐到了哥哥身后的位置上。父亲一直在院子里抽着旱烟,给她点了点头;母亲站在灶房门口,给她挥了挥手。朱倩知道,下一次回来就是高考后了,她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脸面回来,让父母为她考上大学风光一回。
朱倩和哥哥不算亲,他大朱倩七八岁,从小都话不多,也不爱和同村小伙伴漫山遍野的跑。朱倩出生时他已经读书了,在镇上的中心小学住校,一周才能回来一次。本以为会是个读书的料,却不想竟是班里垫底的成绩,父母以为他贪玩不努力,但同村的同学都说他上课从不讲小话,下课也认真学习,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成绩那么差。父母就想,会不会是不开窍,等年纪大一些可能就会好了,可想不到他后来越来越吃力,已经到了成绩个位数的地步,父母也就想为他找别的出路。后来在邻村找了一个老木匠,带他过去拜了师,后来什么周末寒暑假就都在师父家,混到初中毕业后,就直接跟着老木匠出门做活去了。朱倩自小和他相处的时间不多,虽然哥哥从没有凶过她,但亲近不起来。
后来朱倩读书比哥哥成器,家里也就转而供她读书,哥哥逢年过节回家,也会给妹妹带新衣服,但交流实在不多。已经高三的朱倩,这一年18岁,哥哥翻年也26岁了,还没有处对象,但买了一辆大摩托,是村里拉货物坐人最多的摩托。
坐在后座上的朱倩,也不知道和哥哥说什么,揪着他的衣服,闻到他身上飘来的烟草味。
“我哥,你抽烟?”
“嗯。”
“你师父不是说,做木活不能抽烟吗?”
“抽的不多,抽的时候也是外面,不会在厂子里。”
“还是不要抽了,对身体不好。”
“晓得。”
直到进了汽车站,两人都没再说话了。
坐在后座上的朱倩,也不知道和哥哥说什么,揪着他的衣服,闻到他身上飘来的浅浅的烟草味。
“我哥,你抽烟?”
“嗯。”
“你师父不是说,做木活不能抽烟吗?”
“抽的不多,抽的时候也是外面,不会在厂子里。”
“还是不要抽了,对身体不好。”
“认得了。”
直到进了汽车站,两人都没再说话了。
买了最近的一班车,还有一段时间,朱倩让哥哥先走,她自己可以的,但他也没有走,把摩托车停在边上就陪她坐在候车室外面的长椅上。俩人陷入沉默,倒也不尴尬,这是他们大部分时候相处的方式。
“妹子,你要是想考外省的大学就去考,也不消都听爸爸妈妈的。”哥哥冷不丁这样一句话来。
朱倩没有想到哥哥会送她到车站,更没想到他是为了说一番话来送她,就像是小时候哥哥买回来的冰棍,被他小心翼翼地放在饭盒里,等到家的时候早就化了大半,可她依旧喝到凉凉的甜水,明白了哥哥疼她。只是此时的她,却想拒绝这杯甜水,她害怕辜负。
“哥哥,不消啦,省外的大学也不是我想考就考得上呢。我觉得在省城读一个师范也好呢。”
“你真的想当老师啊。”哥哥问道,这个问里竟有隐隐的期待。
“嗯。”朱倩重重的点头。
“当老师好,教娃娃们多读点书,不要像我一样,读不成书,老师也教不会。”哥哥露出难为情又喜悦的笑容,“去省外读吧,读好了再回来,一样的。哥哥可以供你的。”说完这句,他直接站起了身,去车站外的小摊位上买了一袋香蕉,又提回来给她。
“我哥,我不爱吃——”还没等她说完,哥哥打断了她:“不喜欢也带回宿舍给大家都分分。我就走了。”
不等朱倩再拒绝,他就跨上了摩托车,转身要走了,“有什么事你就让人带话给哥。”
朱倩手里提着带香蕉,看着哥哥和客运站一起消失在汽车扬起的灰尘中,她突然觉得自己或许不会再回到这里。
当三个男生被班主任照常KO之后,他们又带着光荣的勋章回到了教室,后排几个和他们相熟男生顿时起哄起来,甚至吹起了口号,嘘声高低起伏,晚自习一度混乱。朱倩有些恍惚,看着那三个害她被殃及的男生,她竟有些羡慕。看得出同学们并不在意他们是否作弊,更在乎他们对那个邻校红嘴鸥的对抗。从今天的处分可以看出,三个男生虽然没了成绩、并严重警告一次,但严重警告只有6个月的效力,到了高考时正好失效,他们三个并不会受到影响。很明显,他们赢了,红嘴鸥输了;或者说反抗者赢了,虚伪者没有得逞。那么朱倩算什么?
“朱倩,朱倩,武老师喊你去办公室一趟。”三个男生中的一个敲了敲朱倩的书桌。
朱倩从恍惚中回神,嗯了一声之后,在狂欢的喧闹声中一个人起身离开了教室。
“武老师,你找我?”
“对,你过来吧。”
朱倩听后站到了老师办公桌前,双手又不自觉地放在身后,像认错的孩子。
“嗯,”武老师从忙碌中抬起头来,“是这样的,你也看到了昨天考试的公告,里面并没有你的名字。一方面是昨天监考的老师确实没有看到你作弊——”
“老师,我真的没有作弊——”朱倩忍不住解释,可武老师眼镜背后的眼神扫来,她只能噤声。
“一方面也没有证据表明你作弊,另一方面是有班长、数学课代表证明并说明了情况,而且你一个女孩子,也要给你留点余地。所以你要知道这件事的原委,我也会把这件事通知到你的家长。”武老师一边说一边盯着朱倩,看到了对方听到“家长”后明显的抗拒,继续道,“你让父母在今明两天的下午联系我,有我的电话吧?”
朱倩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在外地打工的父亲和在家务农的母亲其实都很少和自己打电话,只能点头道一句知道的。
班主任显然很满意朱倩此时的反应,没有让她离开,也没有继续说话,只是抬起了茶杯。他在等她主动开头,却不曾想她的说的是:“老师,你相信我吗?”
“我相不相信你又不重要,监考老师相信才行。昨天监考你们的不是我呀。”
朱倩有些不可置信地望向老师,转眼又低下了头,“我知道了,老师。”
“好,那你就先回教室吧。”
朱倩离开教师办公室的时候,眼睛有些茫然,她没有回教室,径直下了楼。她有一瞬间想直接出校门,去网吧去电影院或者录像厅哪里都可以,只要不呆在学校里,可是守大门的保安和她们这些住校生很脸熟。她之前和舍友去网吧上网回学校迟了,大门已经关了,还是保安大叔看她惨白兮兮像个生病的孩子,才给她们开的门。现在出校门,免不了一番打听。要是回宿舍的话,晚自习还没有结束,舍管阿姨不开门,就算开门进去了也还是一番“你又病了”的“关心”。朱倩无处可去,只好去操场转圈。
学校的操场也就是足球场,并没有草,只有被整平的黄土坪,东一处西一堆地长着几蓬草,秋天以后早已枯萎。这操场背靠后山,也没有装灯,除了体育生偶尔会来夜跑,这里的晚上很空旷,偶尔会见几个闪动的烟头红点,是几个躲着抽烟的男生。朱倩很少跑步,也很少锻炼,一周仅存的一次体育课她也大都缩回教室做题。但她很想在此时跑起来,会不会像风一样,可以飞得高高的,远远的。迈开脚步,摆动手臂,感受到了风的速度和冰冷,她真的跑了起来,想快一点,加速、加速,步子再大一点,大一点,可不过几步就喘了起来,心脏剧烈跳动,大口呼吸,却被12月的寒风刺激到,忍不住大声咳了起来。朱倩边咳边喘,只得停止奔跑,不知是咳嗽牵扯了眼睛,还是冷风吹迷了眼睛,她弯下腰来,双手撑住膝盖,眼泪就落了下来。
还是觉得委屈的,作弊的人可以像胜利者一样欢呼,而没有作弊的人却成了怯懦者,被要求自证清白,被质疑被审问被请家长,连最公正的对待也成了法外开恩。凭什么这样对她,怎么能这样对她,她究竟做错了什么!她想冲回办公室,她大声问老师,她究竟有什么错!——却又在转眼间败下阵来,她的错就在于拖后腿的成绩,她有什么资格!
想到这里,朱倩哑然失笑了,只是眼泪又下来了。
下晚自习的铃声响起,教学楼一片熙熙攘攘,朱倩站在操场上,抬头望去,那里就像黑夜中行驶的航船,那一间间被白炽灯照亮的教室,就像一间一间被划分的船舱,有着相似的大小和窗户,里面正上演着胜利的逃亡和拙劣的撤退,不一会儿就只会剩下住校生最后的坚守,也会很快发现她的缺席。但这艘大船不会为她停留,它会在夜色中乘风破浪,带着勇敢的水手驶向温暖的梦乡,而她从来没有赶上过它的速度,只能在自己的暗夜里挑灯夜战。就像此时此刻,她围着操场一圈一圈地跑着,踉踉跄跄,走走停停,上气不接下气,却根本不敢停下。她从来没有站到过甲板上,从来不知道海岸线是什么模样,更不知道哪里可以停泊靠岸,只是一味地追赶,竟还是被抛下了。
……
一个嘶哑的声音响起:“如果我那时就放弃,会不会更好?”
身处幻景之中,望着那个奔跑的身影,于辰、阿丁和朱倩一直都没有说话,直到精疲力尽的少女第四次从他们面前跑过,她的眼泪还是没有停住,朱倩自言自语才说道。
“如果可以让你重新选择,你会选择放弃吗?”阿丁问她。
朱倩没有回答,她又看向奔跑的女孩,目光里竟是闪动的期盼,“不会。陈钢会来找我的,他不会让我一直跑下去的。你们也看到了,其实前一天从考场回来,陈钢就一直跟在她身后哦,一直陪她回到宿舍,只是她不知道而已。”
“那你是为了吸引陈钢来,才去的操场吗?”
“你,”朱倩睁大眼睛看向阿丁,“你怎么会这么想?你没有看到班主任要通知我父母吗,我要怎么办?”
“那陈钢会知道吗?”
“陈钢告诉我,我也有自己的做出选择的权力。如果我不想告诉父母,就可以不告诉,因为我真的没有作弊。”
“所以你真正在乎的是陈钢吧,只要他信你,你就可以不在乎别人。”
朱倩呆住,有些不知所措。
“你去办公室以后就没有回教室,现在是住校生的晚自习时间,你还是没有回去,你应该笃定陈钢会来找你吧。”阿丁直视朱倩的眼睛继续追问道。
朱倩眼神闪动,有种不可掩饰的得意,答非所问地说:“没有陈钢的话,我根本熬不过那个学期。要么退学回家,要么破罐子破摔,我哪里坚持得下去。只有陈钢相信我,支持我。”
“因此你也坚信,他是爱你的吧?”
“你在福顺家见过我们那一次,就是高考后我去找他,他对我那么好。你会看不出我们相爱吗?”朱倩反问道。
阿丁没有马上回答她,她吸了一口气,有片刻的犹豫,甚至看了一眼站在一旁始终作壁上观的于辰,他嘴角动了动,阿丁冷静地说:“或许他只是心软。”
“心软?陈钢只是心软?怎么可能,如果他不在乎我,怎么可能为我作证,怎么可能来安慰我,怎么会担心我的出路,一直在我身边?”
“如果他只是善良呢。”
“怎么可能,他只这样对我,没有别人!”
“真的吗?”
“当然,只有我,只有我收到过他的礼物,对,那支钢笔!你快把那支钢笔给我,就是那支钢笔……”朱倩边说边抓住阿丁的手臂,死死的,就像抓住救命的稻草,阿丁吃痛下意识想挣脱。在一旁的于辰及时出手,将朱倩拉开,把阿丁护在了身后,可是朱倩又抓住了他的手臂,嘴里还在喊着,“我知道你们晓得钢笔在哪里,还给我,还给我,求求你们了……”
于辰似乎掐住了她的某个穴位,她缓缓闭上了眼睛,晕了过去。
“你们丁家人可真是毒舌,几句话就让人气急败坏。你就不能等钢笔上场?”于辰扶住朱倩,转身无奈地看向阿丁。
“我刚才示意你,你不也同意了吗?”
“我那叫不置可否,谁同意了,再说丁家人做事还需要我同意?”
阿丁被搞得一句话也说不出,白眼翻得都快抽筋了,转身就想离开幻景,可这时陈钢果真来了。
少年陈钢有一双清澈的眼睛,在夜晚也是亮亮的,他望了一圈操场,很快发现了小跑着的朱倩。很奇怪,在他看向操场中间的时候,阿丁觉得他看到自己一样,有不可察觉的短暂停留。幻景皆由记忆构成,记忆中的人怎么会看得到记忆以外的人呢?阿丁想问一问于辰,可一看到他得逞的嘴脸,她又想翻白眼了。
陈钢很快跑向朱倩,她早已体力不支,大汗淋漓,前额的碎发紧贴在额头。
“你怎么来跑步啊?武老师说你了?”陈钢急切地问道。
朱倩已经累得讲不出话来,只是摇了摇头。
“那你为什么不回教室,明天还有最后两门考试啊!”
朱倩大口喘气,想说又一时说不出来,点了点头,又急忙摇头。
“还是说你作弊吗?”
朱倩的鼻子一下子就酸了,眼泪又开始打圈,可她不想在陈钢面前哭,上一次摔倒受伤她没有哭,昨天从会议室里出来也没有哭,怎么能在现在哭呢,不能哭,不能哭,她努力让自己发出声来,想把眼泪憋回去,可竟哽咽住了,只吐出了“……叫我……爸妈……”几个字来。
陈钢何等聪明,马上就明白了应该是“请父母”的意思。他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等朱倩平缓下来。12月的风从操场外的围墙刮进来,呼啸着从耳边吹过,也吹起了朱倩额前的碎发,刚刚喘息平稳的她又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如此不会看脸色,搞得朱倩又窘又恼,马上转身过去,想揩一下鼻子,竟又忍不住打了一个。陈钢看出对方应该是着凉了,犹豫着是不是要像电视里那样绅士地脱下衣服给对方披上,朱倩却想马上回宿舍,万一自己感冒了,还传染给对方,该有多抱歉啊。
“我没什么事,先回宿舍了。”朱倩说完就逃开。
“是不是武老师让请家长?”陈钢追问道。
“也不是,就是说让我父母给老师打个电话。没事的。”已经转身的朱倩,可以拉开一段距离对陈钢说。
“朱倩,你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父母知道,就不用告诉他们。”
“可武老师那里怎么办?”
“朱倩,我们做不到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更何况你没有作弊。”
“陈钢你是相信我?”
“相信。”
“谢谢你,陈钢。”此时,朱倩的眼睛也亮亮的,“我懂了,我会更努力的。”
朱倩又跑了起来,只是这一次很轻快。
第二天的考试结束后,高三上学期也就结束了。但距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学校又延长了高三年级一周的课程,一方面是等成绩、讲试题,另一方面老师们也在赶进度,为下学期的总复习争取多一些时间。这一周,朱倩过得如坐针毡,却又有某种解脱的快感。当武老师眼光扫过来的时候,朱倩刚开始还低下头;后来她忍住低头的惯性,死死盯住黑板上的题目,目不转睛,就像全神贯注,完全忽略了老师一般;再后来,武老师好像也不再示意她,扫过她的时候没有任何停留。等补课一结束,朱倩和同乡的同学马上收拾行李回了老家。
那一年的春节,父母向她提了一个要求。从外面打工回来的父亲和哥哥在年三十的饭桌上告诉她,家里愿意供她读大学,但她只能报考省内的师范院校,因为离家近、学费低、有补助。朱倩体谅父母的辛苦,虽然渴望能出省读大学,可也明白一个大学生的交通费、生活费、学费完全可以压垮自己的家庭;更何况她的成绩,并没有给她更多的选择。能考上本地的师范院校,以后当老师,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也已经是她梦寐以求的了。她没有反对,就算答应了下来。在家呆了十多天,还没有到正月十五,她就又和同乡的同学返回学校了。她的行李不多,但哥哥早早就帮她把行李绑在了摩托车上,她和父母说了一声就坐到了哥哥身后的位置上。父亲一直在院子里抽着旱烟,给她点了点头;母亲站在灶房门口,给她挥了挥手。朱倩知道,下一次回来就是高考后了,她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脸面回来,让父母为她考上大学风光一回。
朱倩和哥哥不算亲,他大朱倩七八岁,从小都话不多,也不爱和同村小伙伴漫山遍野的跑。朱倩出生时他已经读书了,在镇上的中心小学住校,一周才能回来一次。本以为会是个读书的料,却不想竟是班里垫底的成绩,父母以为他贪玩不努力,但同村的同学都说他上课从不讲小话,下课也认真学习,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成绩那么差。父母就想,会不会是不开窍,等年纪大一些可能就会好了,可想不到他后来越来越吃力,已经到了成绩个位数的地步,父母也就想为他找别的出路。后来在邻村找了一个老木匠,带他过去拜了师,后来什么周末寒暑假就都在师父家,混到初中毕业后,就直接跟着老木匠出门做活去了。朱倩自小和他相处的时间不多,虽然哥哥从没有凶过她,但亲近不起来。
后来朱倩读书比哥哥成器,家里也就转而供她读书,哥哥逢年过节回家,也会给妹妹带新衣服,但交流实在不多。已经高三的朱倩,这一年18岁,哥哥翻年也26岁了,还没有处对象,但买了一辆大摩托,是村里拉货物坐人最多的摩托。
坐在后座上的朱倩,也不知道和哥哥说什么,揪着他的衣服,闻到他身上飘来的烟草味。
“我哥,你抽烟?”
“嗯。”
“你师父不是说,做木活不能抽烟吗?”
“抽的不多,抽的时候也是外面,不会在厂子里。”
“还是不要抽了,对身体不好。”
“晓得。”
直到进了汽车站,两人都没再说话了。
坐在后座上的朱倩,也不知道和哥哥说什么,揪着他的衣服,闻到他身上飘来的浅浅的烟草味。
“我哥,你抽烟?”
“嗯。”
“你师父不是说,做木活不能抽烟吗?”
“抽的不多,抽的时候也是外面,不会在厂子里。”
“还是不要抽了,对身体不好。”
“认得了。”
直到进了汽车站,两人都没再说话了。
买了最近的一班车,还有一段时间,朱倩让哥哥先走,她自己可以的,但他也没有走,把摩托车停在边上就陪她坐在候车室外面的长椅上。俩人陷入沉默,倒也不尴尬,这是他们大部分时候相处的方式。
“妹子,你要是想考外省的大学就去考,也不消都听爸爸妈妈的。”哥哥冷不丁这样一句话来。
朱倩没有想到哥哥会送她到车站,更没想到他是为了说一番话来送她,就像是小时候哥哥买回来的冰棍,被他小心翼翼地放在饭盒里,等到家的时候早就化了大半,可她依旧喝到凉凉的甜水,明白了哥哥疼她。只是此时的她,却想拒绝这杯甜水,她害怕辜负。
“哥哥,不消啦,省外的大学也不是我想考就考得上呢。我觉得在省城读一个师范也好呢。”
“你真的想当老师啊。”哥哥问道,这个问里竟有隐隐的期待。
“嗯。”朱倩重重的点头。
“当老师好,教娃娃们多读点书,不要像我一样,读不成书,老师也教不会。”哥哥露出难为情又喜悦的笑容,“去省外读吧,读好了再回来,一样的。哥哥可以供你的。”说完这句,他直接站起了身,去车站外的小摊位上买了一袋香蕉,又提回来给她。
“我哥,我不爱吃——”还没等她说完,哥哥打断了她:“不喜欢也带回宿舍给大家都分分。我就走了。”
不等朱倩再拒绝,他就跨上了摩托车,转身要走了,“有什么事你就让人带话给哥。”
朱倩手里提着带香蕉,看着哥哥和客运站一起消失在汽车扬起的灰尘中,她突然觉得自己或许不会再回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