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难息,一号七日,直至除夕中午才止。趁此空档,博州府家家布置过年之用:换桃符,贴窗花,挂灯笼,很快户户焕然,厨厨飘香,鞭炮声不时响起。
李元夕也里外一通忙活,置香案,供家堂,焚香点烛,一直忙到傍晚。听听已有爆竹冲天,她便伸臂展腰,换身曳撒,去姑母家团圆。
从她记事起,都是在姑母家吃团年饭。先是她与父亲,巧老太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后来郑娥儿过门,六人团坐,更是欢喜。然而,现在却只剩了妇姑三人。
走到巧老太家门首,李元夕顿觉眼前一亮,细看原是换了两盏新制大圆灯笼。
“老人家心情不错。”李元夕暗喜,随即朗声喊着“姑母,大嫂”就走进了大门。
巧老太正带着儿妇在厨下包饺子,李元夕进来,立刻挽起袖子加入,她虽不会包,但擀皮是好的。
“多包几个嘛。”见姑母面前只有一枚铜钱,李元夕忍不住开口,这钱饺人人愿吃得,一个太少。
“那样谁还在意?稀为贵,少才妙。”巧老太自有道理,“多吃,才可能吃到,这是说要多加餐饭,好好干活,才能富贵。”
好新鲜。李元夕以目示意郑娥儿:“大嫂,你听听,咱娘每年的说辞都不同,去年说是老例不可改,之前说是糖枣糕的包多了,反正就是舍不得拿出铜板,哈。”
郑娥儿笑笑,未有接话。
李元夕有些奇怪,大嫂向来快言快语,说笑打趣,今日却有些反常。她正想再说些什么,就听巧老太催道:“行了,快擀皮,我都等着了。——你去看看香烛。”
后一句是对儿妇说的,郑娥儿应声,立刻去了明堂。
厨房只剩了两人,李元夕手下加速,擀面杖碌碌飞响,双耳竖起,准备接受姑母的教诲。
不料,巧老太却是探询的语气:“相亲那天,你做什么去了?让裴家二公子好等,还好你大嫂在,不然怎么跟人家交代。”
李元夕想了想道:“我那天临时有事,急急走了,忘跟大嫂说了,都怪我。那裴公子说甚话了?不会要我赔礼吧,他个秀才,一点儿胸量也没有。”
“不是赔礼。”巧老太望着侄女,“你老实告诉我,你可愿再跟裴公子相次亲?”
李元夕摇头:“相什么!第一次都没相成,说明我俩不是缘分,强求不得,让他另觅良缘的好。”
“也是,强扭的瓜不甜,是谁的就是谁的。”巧老太捏好一个饺子,“我问你,要是那裴公子肯入赘咱家,你反对吗?”
嗯?李元夕眨了眨眼睛:“入赘?好哇,只要大嫂同意,姑母首肯,我自然无话。”
说完,忍不住地笑了。
巧老太恍然:“你故意的!”
李元夕笑道:“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妹妹我乐见其成。——这么多年,大嫂甚是辛苦,早该有个伴了。姑母您也好放心,不是?”
“你个鬼丫头,心思都用到娘身上来了!”巧老太嗔道,却不怒,甚喜,“也罢,个人姻缘,自有定数。”
这时,郑娥儿走了进来,低眉垂目的,俨然心事重重。
李元夕挑挑眉:“大嫂,抬起头来,我有话跟你说。”
郑娥儿慢慢抬头,就见一双笑眼。
“恭喜大嫂,得遇良人,妹妹我可等着喝喜酒呢。”李元夕笑道。
郑娥儿一惊,再看婆母也是喜笑颜开,遂明白事情都讲开了,心中石头落地,眉头舒展:“多谢妹妹,多谢母亲。”
于是三人说说笑笑,包好饺子,摆上酒菜,举杯辞岁迎新。
饭毕,换上香茶点心果子,围炉家常。
郑娥儿拿出一套榴红袄裙,递给李元夕:“过年穿新衣,明早儿,妹妹换上。”
李元夕笑道:“好意我心领,但这裙子实在不便。我天天跑来奔去,美衣在身,好不浪费。还是大嫂穿。”
“给你的,你就收着,总有穿的日子。”巧老太道,“好衣配好靴,你这双羊皮靴也该换了。”说着,让郑娥儿取过一双新靴,让侄女试试。
李元夕欣然接受,之前她就想换鞋来着,一直忙没顾上。
“刚刚好。”李元夕踩着新靴走了两步,笑道,“谢谢姑母。”
巧老太点头:“鞋子趁脚才好。我就不明白了,现在的人为何偏要大鞋,穿不住,还得加鞋垫绵塞,这不是背着石头上山,自找麻烦嘛。那梁老板一个劲儿地劝我,我才不听呢。”
闻言,李元夕心头一动:“梁老板,可是梁记鞋铺的梁安?”
“是。”巧老太道,“他做鞋极好,好好做鞋就是,偏要整这些花活。——元夕,你又想什么呢?”
小脚。清观看见掐死江韵的凶手,是个小脚男人。李元夕本以为此是一条线索,让路通多加在意,她也时时上心,但从未遇见。
现在明白了:那男人日常穿的是大号鞋子,根本看不出来。行凶时,却露出真相小脚,想必也是为了趁脚便于行走。
还真是有心啊。
李元夕想着,不觉攥紧双拳,看来,遇上对手了。
见她不语,眉头有锁,巧老太恨得拍了拍她的肩膀:“大过年的,你就不能歇会?那府衙给你多少银子,让你如此卖命!”
李元夕回过神来,抓起花生:“吃,吃,吃,这花生好吃。”
听她答非所问,郑娥儿哑然失笑,拿个橘子,掰开递给婆母。
巧老太慢慢吃着,重又说起闲话,不觉夜深。
博州府习俗,除夕之夜,守过子时,即是守岁,之后安歇养神,准备正旦拜年。
侍候姑母安置了,李元夕便告辞回家。
一街灯火,香烟缭绕。
李元夕忽然很想吃花糕,但家里没有,她转步,想去青竹街拿两块,却又停住脚:大过年的,家家团圆,冒昧前去,太过失礼。
那就等明天吧。不,子时已过,已是正旦,等天明贺岁,一举两得。
打定主意,她快步回家,给家堂上香后才合衣睡下——这也是博州府习俗,除夕夜不脱衣。
睡前,她把手炉加上兽金碳,稳稳捧在怀里,暖意渐透衣裳,她安然睡去。
好眠夜短,正旦清晨,李元夕早早醒来,洗漱已毕,正在犹豫是穿榴红袄裙还是玄色曳撒,前者应景且喜庆,适合拜年,后者贯穿舒适更惬意。
“抓个阄?”
回答她的是一声震响。李元夕听得明白,是响箭之音。她立刻跑到院中,就见一枝响箭在天空西北炸落,黑烟滚滚。
黑色响箭,急招之意,胡推官专用,属下们见了,需即刻集合听命,无论休假与否。
出事了。李元夕明白,不再耽搁,换上曳撒,冲出家门。
旺盛街首,人头攒动,议论纷纷,惊言惊色。理刑厅杂役与保丁们手拿长棍,让众人靠后。
李元夕艰难地挤过人群,喘息未定,汗毛立竖,双脚定在地上,周身的血液也冷凝不动。
江峰钉死在大槐树下,血流满地。
手脚肩胯口肘,都被利箭穿过,却都不是要害部位,他是血尽而亡,生生的,却无法呼救。
是虐杀。
何人何仇下如此狠手!
他周围还胡乱躺着八具男尸,皆是箭透后心而毙。
李元夕认得,都是是江峰的护卫,八个壮汉,刀不出鞘即遭袭击,典型的“乘其不意,攻其不备”,显然凶手早有筹谋。
是谁?!
正纷乱想着,不妨有人点她肩膀,李元夕猛然抬肘,顺势击出,“嘭”的声起,一个委屈的男人喊道:“是我,元夕。”
居然是路通。
“你喊我就是,干嘛拍我?”李元夕冷声道,她最烦的就是别人打断她思路。
“喊你有用吗?胡推官都喊你两次了,你都听不见。”路通撇嘴道。刚才一击,完全是搭档的下意识防护举动,力道不轻,他全然无备,肋下吃满,疼啊。
有吗?李元夕抬头四顾,就见胡推官立在斜对面的廊檐下,黑着脸,双眼喷火,瞪着她,四个长随护在其侧。
“大人。”李元夕趋步近前见礼道。
“废物!”胡推官喝道,“大年初一,九条人命,你是嫌博州府太安逸了吗?我一再叮嘱,小心提防,安生过年。这算什么!亏你还是捕快,真是废物!”
混账话!凶手动手,岂会事先告知捕快?上司这是怒极乱撒气。李元夕毫不在意,责骂无用,却能显出骂人者的无能。
“这都几个案子了?江韵,江恺,还没结案,又来江峰。都怪我心软,说什么年节期间,比限不算。是我大意了,你呀,不打不上心!”胡推官又道。
“等等,一案归一案,这江峰案何时归我李元夕了?”女捕快暗道,尚来不及辩解,就听铜锣声起,接着就是一片跪地拜祝之声。
“夏青天!”
“夏大人!”
“夏老爷!”
很快,人群避让,一队仪仗簇拥一顶四抬大轿稳稳停下,轿帘高开,知府夏伯渊走了出来,一身吉服,方脸大耳阔额,官态十足。
他只扫了群尸一眼,便道:“让大家受惊,乃我夏某之过,但请父老放心,法网恢恢,凶手无遁,某当尽心竭力,擒得暴徒,以正纲律。今天是正旦,新年第一天,想诸君都有亲朋拜谒,请大家先忙,也是助某擒凶一臂之力。”
闻言,众人起身,慢慢散去。维持秩序的差役与保丁都松口气。
夏伯渊道:“都起来吧。”这是对下属言。
胡推官再拜起身,迎上去:“夏大人,您不是去文庙了吗?这等小事,都在下官身上,不劳您费心。”
“人命无小事。”夏伯渊道,“必须尽快擒凶,安抚众心,否则,人人惊慌,慌则生乱,你我的罪过就大了。”
“是,是,大人说的是。”胡推官唯唯诺诺,“下官已命人封锁四门,严查进出之人,且已派了捕快,定当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贼凶。”
说完,侧身对李元夕道:“你可听见了,要尽快破案,限你七日内提凶来见。”
“大人,七日太急促了,还请宽限数日。”李元夕道,越是重案,越是急促不得。
“破案就是破案,还讲价还价,你是不是捕快?”属下不应承,令胡推官甚是恼火,说话的声音立时提高。
“正因为在下是捕快,更不敢贸然行事,还请大人宽限。”李元夕坚持,并不顺从。
“那你需要几天?”不等胡推官回答,夏伯渊开口了,“一个月够吗?”
李元夕道:“一个月太长,十五日足够。请大人放心,十六日开府升堂,在下定当解付凶手前来。”
“好,这可是你自己说的。若是办不到,你就脱了这身捕快服。”胡推官道。
纳军令状啊,在这儿等着我呢。好,且让你见识本姑娘的本事。
李元夕立刻朗声应允。
“另外,请大人不必封门盘问。”她又提出了请求。
“胡说,凶手狡诈,不严查,岂不让他跑了。”胡推官喝道,这个下属,净会逆他意行事,要不是看她办案还行,早该让她滚蛋。
“请大人细想,凶手若是跑,夜里已跑了,不会等到现在。他若不跑,盘查只会扰民,徒劳无益。”
李元夕刚说完,夏知府就点头道:“有理。既然她负责此案,就听她的。”
胡推官憋着口气答应了。
就在这时,又有一簇人赶到。
李元夕回看,见是张里长、王甲长带着江宁及其护卫,另有宋仵作、赵捕快、谭捕快等同僚,都齐齐上前,与夏知府、胡推官见礼。
“该来的都来了,可以着手破案了。”李元夕暗道,“但出这么大的事,江霆贤怎么不来?”
持有同样疑问的还有路通,他悄悄跟搭档换个眼神,都是不解。
江宁道:“家父拜上各位大人,请大人为江家做主。”
夏伯渊道:“请江员外放心,博州府不是法外之地,作奸犯科者,定当伏法。——此案已交由李捕快负责,她定能擒得魁首。”
闻言,江宁对李元夕道:“李捕快,有需要江家做的,但请吩咐。”
李元夕点头:“那我就不客气了。办案费时费力,舟马劳顿——”
不等她说完,江宁立刻从怀里拿出两张银票:“这是些许银两,请先用着,不足之数,稍后奉上。”
李元夕接了:“好,不够时再找你。”
她的举动,令众同僚大惊,公然索银,还当着上司的面,吃错药了吧?
胡推官小心地看了看夏知府,以为他会发作,谁知夏知府只是说声“仔细办案”,就以祭拜文庙吉时已到离开了。
临走时,还暗示他不要掣属下的肘。
胡推官只好也带着长随们走了。
旺盛街终于恢复清静。
李元夕立刻把路通拉到一边,递给他银票:“第一件事,派一队人守住江府,第二件事,找人探查江霆贤发迹原委。”
路通不解:“为什么?”
“一连死的都是江家人,我猜凶手是冲江家来的。你看江峰死之惨烈,不是血海深仇,岂能下此狠手?”李元夕道。
路通点头,江峰虽然跋扈,但出手大方,欺人后总以重金宽慰,因此世人虽怨不恨。
“你是说,父债子还。”路通惊道,“不是树大招风?”
不对,问完他就自我否决了,若非不共戴天之仇,顶多勒索银两,何必灭口?
“好,我知道了,我这就去办。”路通拿好银票,带着愿意助力的同僚们急急走了。
李元夕回身,请江宁带她去江府,她要见江员外。——鉴于之前见江老夫人受阻,今日事急,她更须争时。
江宁尚未作答,一直等在侧旁的宋仵作忙开口道:“李捕快,这验看之事——”九具尸身,他一个人得看到何时。
“死亡时间乃昨夜三更之后,最迟不过四更,有血色凝暗为证。八人皆是一箭毙命,江峰乃血尽而亡。”李元夕道,“宋仵作,这是我的验看结果,请你复验。”
“明白了。”宋仵作道,如此便省事不少。
正说着,就见一队人匆匆奔至。
为首那人对江宁见礼道:“三少爷,我来迟了,但请责罚。”
“汪管家言重了,二少爷身后事,还请多多看顾。”江宁道。
“但请吩咐,无不竭力。”汪管家应道。
“员外之意,二少爷在新宅举丧,护卫八人,重恤厚葬。”江宁道,“我须回府禀复员外,稍后即来。”
原来,江峰虽然另宅独居,却无成家,无有子嗣,现在身故,按礼需用江宁这个弟弟披麻戴孝,奉祭致奠。
李元夕也里外一通忙活,置香案,供家堂,焚香点烛,一直忙到傍晚。听听已有爆竹冲天,她便伸臂展腰,换身曳撒,去姑母家团圆。
从她记事起,都是在姑母家吃团年饭。先是她与父亲,巧老太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后来郑娥儿过门,六人团坐,更是欢喜。然而,现在却只剩了妇姑三人。
走到巧老太家门首,李元夕顿觉眼前一亮,细看原是换了两盏新制大圆灯笼。
“老人家心情不错。”李元夕暗喜,随即朗声喊着“姑母,大嫂”就走进了大门。
巧老太正带着儿妇在厨下包饺子,李元夕进来,立刻挽起袖子加入,她虽不会包,但擀皮是好的。
“多包几个嘛。”见姑母面前只有一枚铜钱,李元夕忍不住开口,这钱饺人人愿吃得,一个太少。
“那样谁还在意?稀为贵,少才妙。”巧老太自有道理,“多吃,才可能吃到,这是说要多加餐饭,好好干活,才能富贵。”
好新鲜。李元夕以目示意郑娥儿:“大嫂,你听听,咱娘每年的说辞都不同,去年说是老例不可改,之前说是糖枣糕的包多了,反正就是舍不得拿出铜板,哈。”
郑娥儿笑笑,未有接话。
李元夕有些奇怪,大嫂向来快言快语,说笑打趣,今日却有些反常。她正想再说些什么,就听巧老太催道:“行了,快擀皮,我都等着了。——你去看看香烛。”
后一句是对儿妇说的,郑娥儿应声,立刻去了明堂。
厨房只剩了两人,李元夕手下加速,擀面杖碌碌飞响,双耳竖起,准备接受姑母的教诲。
不料,巧老太却是探询的语气:“相亲那天,你做什么去了?让裴家二公子好等,还好你大嫂在,不然怎么跟人家交代。”
李元夕想了想道:“我那天临时有事,急急走了,忘跟大嫂说了,都怪我。那裴公子说甚话了?不会要我赔礼吧,他个秀才,一点儿胸量也没有。”
“不是赔礼。”巧老太望着侄女,“你老实告诉我,你可愿再跟裴公子相次亲?”
李元夕摇头:“相什么!第一次都没相成,说明我俩不是缘分,强求不得,让他另觅良缘的好。”
“也是,强扭的瓜不甜,是谁的就是谁的。”巧老太捏好一个饺子,“我问你,要是那裴公子肯入赘咱家,你反对吗?”
嗯?李元夕眨了眨眼睛:“入赘?好哇,只要大嫂同意,姑母首肯,我自然无话。”
说完,忍不住地笑了。
巧老太恍然:“你故意的!”
李元夕笑道:“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妹妹我乐见其成。——这么多年,大嫂甚是辛苦,早该有个伴了。姑母您也好放心,不是?”
“你个鬼丫头,心思都用到娘身上来了!”巧老太嗔道,却不怒,甚喜,“也罢,个人姻缘,自有定数。”
这时,郑娥儿走了进来,低眉垂目的,俨然心事重重。
李元夕挑挑眉:“大嫂,抬起头来,我有话跟你说。”
郑娥儿慢慢抬头,就见一双笑眼。
“恭喜大嫂,得遇良人,妹妹我可等着喝喜酒呢。”李元夕笑道。
郑娥儿一惊,再看婆母也是喜笑颜开,遂明白事情都讲开了,心中石头落地,眉头舒展:“多谢妹妹,多谢母亲。”
于是三人说说笑笑,包好饺子,摆上酒菜,举杯辞岁迎新。
饭毕,换上香茶点心果子,围炉家常。
郑娥儿拿出一套榴红袄裙,递给李元夕:“过年穿新衣,明早儿,妹妹换上。”
李元夕笑道:“好意我心领,但这裙子实在不便。我天天跑来奔去,美衣在身,好不浪费。还是大嫂穿。”
“给你的,你就收着,总有穿的日子。”巧老太道,“好衣配好靴,你这双羊皮靴也该换了。”说着,让郑娥儿取过一双新靴,让侄女试试。
李元夕欣然接受,之前她就想换鞋来着,一直忙没顾上。
“刚刚好。”李元夕踩着新靴走了两步,笑道,“谢谢姑母。”
巧老太点头:“鞋子趁脚才好。我就不明白了,现在的人为何偏要大鞋,穿不住,还得加鞋垫绵塞,这不是背着石头上山,自找麻烦嘛。那梁老板一个劲儿地劝我,我才不听呢。”
闻言,李元夕心头一动:“梁老板,可是梁记鞋铺的梁安?”
“是。”巧老太道,“他做鞋极好,好好做鞋就是,偏要整这些花活。——元夕,你又想什么呢?”
小脚。清观看见掐死江韵的凶手,是个小脚男人。李元夕本以为此是一条线索,让路通多加在意,她也时时上心,但从未遇见。
现在明白了:那男人日常穿的是大号鞋子,根本看不出来。行凶时,却露出真相小脚,想必也是为了趁脚便于行走。
还真是有心啊。
李元夕想着,不觉攥紧双拳,看来,遇上对手了。
见她不语,眉头有锁,巧老太恨得拍了拍她的肩膀:“大过年的,你就不能歇会?那府衙给你多少银子,让你如此卖命!”
李元夕回过神来,抓起花生:“吃,吃,吃,这花生好吃。”
听她答非所问,郑娥儿哑然失笑,拿个橘子,掰开递给婆母。
巧老太慢慢吃着,重又说起闲话,不觉夜深。
博州府习俗,除夕之夜,守过子时,即是守岁,之后安歇养神,准备正旦拜年。
侍候姑母安置了,李元夕便告辞回家。
一街灯火,香烟缭绕。
李元夕忽然很想吃花糕,但家里没有,她转步,想去青竹街拿两块,却又停住脚:大过年的,家家团圆,冒昧前去,太过失礼。
那就等明天吧。不,子时已过,已是正旦,等天明贺岁,一举两得。
打定主意,她快步回家,给家堂上香后才合衣睡下——这也是博州府习俗,除夕夜不脱衣。
睡前,她把手炉加上兽金碳,稳稳捧在怀里,暖意渐透衣裳,她安然睡去。
好眠夜短,正旦清晨,李元夕早早醒来,洗漱已毕,正在犹豫是穿榴红袄裙还是玄色曳撒,前者应景且喜庆,适合拜年,后者贯穿舒适更惬意。
“抓个阄?”
回答她的是一声震响。李元夕听得明白,是响箭之音。她立刻跑到院中,就见一枝响箭在天空西北炸落,黑烟滚滚。
黑色响箭,急招之意,胡推官专用,属下们见了,需即刻集合听命,无论休假与否。
出事了。李元夕明白,不再耽搁,换上曳撒,冲出家门。
旺盛街首,人头攒动,议论纷纷,惊言惊色。理刑厅杂役与保丁们手拿长棍,让众人靠后。
李元夕艰难地挤过人群,喘息未定,汗毛立竖,双脚定在地上,周身的血液也冷凝不动。
江峰钉死在大槐树下,血流满地。
手脚肩胯口肘,都被利箭穿过,却都不是要害部位,他是血尽而亡,生生的,却无法呼救。
是虐杀。
何人何仇下如此狠手!
他周围还胡乱躺着八具男尸,皆是箭透后心而毙。
李元夕认得,都是是江峰的护卫,八个壮汉,刀不出鞘即遭袭击,典型的“乘其不意,攻其不备”,显然凶手早有筹谋。
是谁?!
正纷乱想着,不妨有人点她肩膀,李元夕猛然抬肘,顺势击出,“嘭”的声起,一个委屈的男人喊道:“是我,元夕。”
居然是路通。
“你喊我就是,干嘛拍我?”李元夕冷声道,她最烦的就是别人打断她思路。
“喊你有用吗?胡推官都喊你两次了,你都听不见。”路通撇嘴道。刚才一击,完全是搭档的下意识防护举动,力道不轻,他全然无备,肋下吃满,疼啊。
有吗?李元夕抬头四顾,就见胡推官立在斜对面的廊檐下,黑着脸,双眼喷火,瞪着她,四个长随护在其侧。
“大人。”李元夕趋步近前见礼道。
“废物!”胡推官喝道,“大年初一,九条人命,你是嫌博州府太安逸了吗?我一再叮嘱,小心提防,安生过年。这算什么!亏你还是捕快,真是废物!”
混账话!凶手动手,岂会事先告知捕快?上司这是怒极乱撒气。李元夕毫不在意,责骂无用,却能显出骂人者的无能。
“这都几个案子了?江韵,江恺,还没结案,又来江峰。都怪我心软,说什么年节期间,比限不算。是我大意了,你呀,不打不上心!”胡推官又道。
“等等,一案归一案,这江峰案何时归我李元夕了?”女捕快暗道,尚来不及辩解,就听铜锣声起,接着就是一片跪地拜祝之声。
“夏青天!”
“夏大人!”
“夏老爷!”
很快,人群避让,一队仪仗簇拥一顶四抬大轿稳稳停下,轿帘高开,知府夏伯渊走了出来,一身吉服,方脸大耳阔额,官态十足。
他只扫了群尸一眼,便道:“让大家受惊,乃我夏某之过,但请父老放心,法网恢恢,凶手无遁,某当尽心竭力,擒得暴徒,以正纲律。今天是正旦,新年第一天,想诸君都有亲朋拜谒,请大家先忙,也是助某擒凶一臂之力。”
闻言,众人起身,慢慢散去。维持秩序的差役与保丁都松口气。
夏伯渊道:“都起来吧。”这是对下属言。
胡推官再拜起身,迎上去:“夏大人,您不是去文庙了吗?这等小事,都在下官身上,不劳您费心。”
“人命无小事。”夏伯渊道,“必须尽快擒凶,安抚众心,否则,人人惊慌,慌则生乱,你我的罪过就大了。”
“是,是,大人说的是。”胡推官唯唯诺诺,“下官已命人封锁四门,严查进出之人,且已派了捕快,定当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贼凶。”
说完,侧身对李元夕道:“你可听见了,要尽快破案,限你七日内提凶来见。”
“大人,七日太急促了,还请宽限数日。”李元夕道,越是重案,越是急促不得。
“破案就是破案,还讲价还价,你是不是捕快?”属下不应承,令胡推官甚是恼火,说话的声音立时提高。
“正因为在下是捕快,更不敢贸然行事,还请大人宽限。”李元夕坚持,并不顺从。
“那你需要几天?”不等胡推官回答,夏伯渊开口了,“一个月够吗?”
李元夕道:“一个月太长,十五日足够。请大人放心,十六日开府升堂,在下定当解付凶手前来。”
“好,这可是你自己说的。若是办不到,你就脱了这身捕快服。”胡推官道。
纳军令状啊,在这儿等着我呢。好,且让你见识本姑娘的本事。
李元夕立刻朗声应允。
“另外,请大人不必封门盘问。”她又提出了请求。
“胡说,凶手狡诈,不严查,岂不让他跑了。”胡推官喝道,这个下属,净会逆他意行事,要不是看她办案还行,早该让她滚蛋。
“请大人细想,凶手若是跑,夜里已跑了,不会等到现在。他若不跑,盘查只会扰民,徒劳无益。”
李元夕刚说完,夏知府就点头道:“有理。既然她负责此案,就听她的。”
胡推官憋着口气答应了。
就在这时,又有一簇人赶到。
李元夕回看,见是张里长、王甲长带着江宁及其护卫,另有宋仵作、赵捕快、谭捕快等同僚,都齐齐上前,与夏知府、胡推官见礼。
“该来的都来了,可以着手破案了。”李元夕暗道,“但出这么大的事,江霆贤怎么不来?”
持有同样疑问的还有路通,他悄悄跟搭档换个眼神,都是不解。
江宁道:“家父拜上各位大人,请大人为江家做主。”
夏伯渊道:“请江员外放心,博州府不是法外之地,作奸犯科者,定当伏法。——此案已交由李捕快负责,她定能擒得魁首。”
闻言,江宁对李元夕道:“李捕快,有需要江家做的,但请吩咐。”
李元夕点头:“那我就不客气了。办案费时费力,舟马劳顿——”
不等她说完,江宁立刻从怀里拿出两张银票:“这是些许银两,请先用着,不足之数,稍后奉上。”
李元夕接了:“好,不够时再找你。”
她的举动,令众同僚大惊,公然索银,还当着上司的面,吃错药了吧?
胡推官小心地看了看夏知府,以为他会发作,谁知夏知府只是说声“仔细办案”,就以祭拜文庙吉时已到离开了。
临走时,还暗示他不要掣属下的肘。
胡推官只好也带着长随们走了。
旺盛街终于恢复清静。
李元夕立刻把路通拉到一边,递给他银票:“第一件事,派一队人守住江府,第二件事,找人探查江霆贤发迹原委。”
路通不解:“为什么?”
“一连死的都是江家人,我猜凶手是冲江家来的。你看江峰死之惨烈,不是血海深仇,岂能下此狠手?”李元夕道。
路通点头,江峰虽然跋扈,但出手大方,欺人后总以重金宽慰,因此世人虽怨不恨。
“你是说,父债子还。”路通惊道,“不是树大招风?”
不对,问完他就自我否决了,若非不共戴天之仇,顶多勒索银两,何必灭口?
“好,我知道了,我这就去办。”路通拿好银票,带着愿意助力的同僚们急急走了。
李元夕回身,请江宁带她去江府,她要见江员外。——鉴于之前见江老夫人受阻,今日事急,她更须争时。
江宁尚未作答,一直等在侧旁的宋仵作忙开口道:“李捕快,这验看之事——”九具尸身,他一个人得看到何时。
“死亡时间乃昨夜三更之后,最迟不过四更,有血色凝暗为证。八人皆是一箭毙命,江峰乃血尽而亡。”李元夕道,“宋仵作,这是我的验看结果,请你复验。”
“明白了。”宋仵作道,如此便省事不少。
正说着,就见一队人匆匆奔至。
为首那人对江宁见礼道:“三少爷,我来迟了,但请责罚。”
“汪管家言重了,二少爷身后事,还请多多看顾。”江宁道。
“但请吩咐,无不竭力。”汪管家应道。
“员外之意,二少爷在新宅举丧,护卫八人,重恤厚葬。”江宁道,“我须回府禀复员外,稍后即来。”
原来,江峰虽然另宅独居,却无成家,无有子嗣,现在身故,按礼需用江宁这个弟弟披麻戴孝,奉祭致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