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的话振聋发聩,宋濂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可最后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涨红了脸。

    而杨宪这边发言还没有结束。

    杨宪看向徐达、汤和等一众武将,开口道:“蒸汽机应用到战船上的成果,诸位将军想必已经见识过了,如今技术纯熟,我们大明完全可以打造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无敌舰队。”

    “除此之外还有冶炼、矿业,蒸气机制造的抽水泵等机器可以用于矿井的抽水、挖掘,极大提高矿山生产力的同时,还能降低工人们的危险。蒸汽机驱动的各类机床,如镗床、铣床等,则是能够使得工业生产越来越精细化、标准化。到时候我们大明将能生产出更多更先进的火器,武装我们的战士。”

    “军工强国,蒸汽机将使得我们大明国力日渐昌盛,绝不会重蹈宋朝复辙,令神州大地落入异族他邦之手。”

    “宋大学士,你知道因为军工的发展,会让我们战士少多少死伤吗?”

    “而带来这一切的正是你口中罪无可恕、将会将大明带往万劫不复境地的蒸汽机!”

    杨宪还只是举了其中几个例子,事实上,随着技术不断演变,蒸气机衍生出的用途远远不止杨宪举的这些例子。

    实际上蒸汽机就像普罗米修斯的火种一样,随着最后火种不断洒向人间,让人间大地遍生希望之火,重燃光明。

    诚然,工业革命确实会发生宋濂所说的那种情形。

    可只要是改革,就会有阵痛。

    工业革命带来的阵痛,可远不止宋濂看得这么浅显,到时候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势必会有压榨剩余价值的黑心资本家涌现。这些问题,远比结构性失业要严重得多。

    这世上,哪会有不痛不痒的蝶变。

    可不能因为小小的阵痛,而放弃美好的未来,止步不前。

    在杨宪看来,任何时候,都不能恐惧科技,而应主动拥抱科技。

    因为科技最大的价值,实际上成为“人的延伸”,帮助人类进化成拥有“三头六臂”的能力。

    这里的“三头六臂”并非指人要长出很多条手臂,去完成工作,而是因为这些机器成为了我们的“手臂”,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同时做到很多我们原本做不到的事情。

    人类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就只有一点,那就是始终作为主导的那一方。

    听了杨宪这一番话后。

    洪武大帝朱元璋,眼神坚毅,沉声道:“来人啊,将宋大人给我拉开!”

    对于朱元璋这种帝王而言,小慈是大慈之贼。

    只要杨宪所讲的是真的,那么无论是宋濂说什么都不再重要了。

    小善如大恶,大善似无情。

    宋濂还在试图劝阻朱元璋,也不知道他哪来的力气,竟然直接挣脱了两名内侍官,跑到朱元璋脚边,死死抱住了他的大腿,拖住了朱元璋上车的步伐。

    “陛下,老臣方才讲的都是肺腑之言啊!”

    “再任由这些铁怪兽发展下去,大明将有倾覆之危啊!”

    “你放手。”朱元璋站住身形,低头看着跪在地上抱着自己的宋濂,沉声道。

    “陛下!”宋濂继续大声哭喊着。

    “你放手!”

    宋濂非但没有丝毫要松手的意思,反而越抱越紧,一副朱元璋要是不答应,他就誓死不放手的架势。

    宋濂一而再,再而三的逆鳞举动,终于是把朱元璋给惹怒了。

    朱元璋抬起右脚,一脚踹宋濂身上,将其踹倒在地,然后头也不回地登上了大明神龙号火车。

    一旁的方孝孺,见到自己的老师摔倒在地上,连忙跑过去将其扶起。

    太子朱标则是连忙吩咐内侍官送宋濂去看御医,然后上前,看着捂着胸口痛苦不已的宋濂,亲自和方孝孺交代几句后,这才转身登上火车。

    其余一众皇子、大臣紧随其后。

    火车上。

    因为方才发生的不愉快插曲,令得朱标原本喜悦的心情也淡了一些。

    朱标来到杨宪身旁,只见杨宪正对着车窗外呼啸而过的景色发呆。

    “杨卿。”

    听到朱标的声音,杨宪转过脑袋,方才确实是有些走神了。

    与以前的马力列车不同,如今火力列车的速度,已经接近后世那些绿皮火车。

    因此,杨宪一时间有些恍惚。

    有一种时隔经年的时空错愕感。

    朱标看着杨宪,在他身旁的空位上坐了下来,沉默了片刻,开口道:“.宋师方才失态了,杨卿你不要往心里去。他本质上,也是为了百姓好。”

    杨宪微微摇了摇头,开口道:“宋学士担忧的事情,未来确实会发生,而且远远不止他看的这么浅显,只是有些历史阶段,我们是不可能跳过去的。”

    杨宪开始给朱标打预防针。

    他将未来工业革命后,可能发生的种种困难,一一掰开揉碎了和朱标讲清楚。

    朱标越听越是心惊,仿佛是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立马就清醒过来了。

    他看着杨宪,嘴皮子动了动,却久久说不出话来。

    杨宪知道,他所要讲的这些事情,对于朱标这样的仁义君子来说,是非常残酷的。

    即便朱标心中也清楚,这么做是为了子孙后代,为了大明,可朱标内心还是有些不舒服。

    道理谁都可以接受,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想要快速发展,总有一部分人是要被“牺牲”的。

    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但是人们往往接受不了的是,自己是被牺牲的那一批人之中的一个。

    杨宪看出了朱标心里的想法,开口道:“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还只是开始,当日后改革行至更复杂、更难的深水区时,你和陛下,还有咱们大明,更要不惧涅之痛,才能迎来浴火重生!”

    “杨卿,我明白的。”

    朱标目光坚毅,用力点了点头。

    善良而有原则和锋芒,就这一点他那儿子朱允就一辈子也学不会。

    杨宪伸手拍了拍朱标手背,开口笑道:“当然了,殿下也不用如此过分担忧与紧张。”

    “到时候即便大明会冒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这也是建立在大明国力昌盛,百姓丰衣足食的基础上。起码在那个时候,天灾来临之时,村里的人,不会因为少那么一口口粮而饿死,也不会因为得了一点小小的风寒感冒而病死。”() ()

    “咱们大明这场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将会极大富足,与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物产资源迎来爆发。当然即便是在那个时候,终究也还是有穷人,有苦命人。只不过苦命人的定义,也早已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物质世界来看,起码人们不会因为一口饭而饿死。

    就拿后世相比,即便是再穷的人,一日三餐白米饭无论如何少不了的,肉也不贵,智能手机也便宜。

    而换做改革开放以前,能吃上白米饭的家庭就已经了不得了,一个大家庭十几个人,也就年关到头才能有口肉吃。

    到了八九十年代,大哥大手机更是财富的象征。

    后世即便是老人家用的老人机其功能也完爆大哥大。

    前后也就短短三十四年,整个中国就走往了西方四五百年的发展历程。

    与这些实实在在给人们带来的福祉相比,一些些阵痛又算得了什么。

    当然朝廷也要制定出一系列的制度和计划,去尽可能帮到像宋濂口中所提到的老车夫那种人。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这些具体的人头上时,往往就成了一座大山。

    朝廷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做好托底工作,给予这些人最基本的保障,当然了能够彻底解决因为改革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是最好的了,不过这又是另一个非常大的课题。

    朱标在听了杨宪的话后,从方才开始一直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是啊。

    就算有再大的问题,只要有杨卿在,那就不会有问题。

    朱标心中如此想道。

    此时的朱标并没有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杨宪不可能永远都能在他身旁。

    在朱标的笑容中,火车汽笛声再次响起。

    呜呜呜――

    黑色的火车,就像是一头降世的黑龙,一直从凤阳驶向来西安。

    就此中西部交通彻底被打通。

    无论人力还是物资,都能够快速运转。

    杨宪之前提到的振兴中西部计划,终于得以实施。

    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手段,一是搞大基建,修铁路,修水泥路,拆迁老旧小院,重新设计盖现代小区高楼。第二就是招商引资,在中西部办各类工厂,白糖厂、水泥工厂、玻璃厂

    为了加大商人们投资西部的热情,杨宪给朱标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西部办厂有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

    要知道如今大明税法在杨宪的不断修订下,已经十分完善,突出的就是一个严谨。在这个大框架下,想要偷税漏税,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而对于商人来说,尤其是产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商人,每年上交给朝廷的税款都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往常他们如果想要获得减税、免税的,只能走捐赠这一条路,比如捐赠学校、修桥铺路,给地方政府捐款等等。

    从这就能看出,西部给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这些商人来说多么有吸引力了。

    再加上西部人力成本便宜,如今交通运输又给打通了,但凡有点见识的商人们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一时间,无数资本如浪潮般涌入中西部各省。

    十年后,大明第一辆火车开往西安的这一天,被一些人称作是,黑龙降世,拯救西部。

    大明这艘无敌战舰前行的时候,有的人终究还是被甩下了。

    不,准确的来说。

    是他主动跳的船。

    因为他认为,新世界已经没有能够载他的船了,旧时代的残党――浙东四夫子之一,一代大儒宋濂。

    宋濂最后选择了卧轨自杀。

    要知道卧轨自杀的整个过程会让人感到非常痛苦,远不是一些想当然的一瞬间就死这么简单。火车驶过时会产生极大的压力和冲击力,那种痛苦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住的。同时,在等待火车到来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感到极度的煎熬和恐惧,即使只等待五分钟也可能感到无比漫长。

    宋濂以这种一种极其痛苦、惨烈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

    他同样想用这种方式,来给朱元璋做最后的劝谏。

    奔腾的火车,从他身体上呼啸而过的瞬间,不知道宋濂是否也会想起从前。

    那个因为博闻强识,被称作为神童的自己。

    那个当朱元璋问他天象征兆时,说出那句身为皇帝受命于人不于天,做事不必受天象的影响的自己。

    那个面对东瀛使臣高价求文,断然拒绝的自己。

    那个坐着马车,如丧家之犬一般从扬州离开的自己。

    那一天,好像也听到了列车呼啸而过的声音。

    只是没有今天听得这么清楚。

    呼啸的风声戛然而止。

    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铁路两旁不远处的小黄花。

    宋濂的葬礼,朝廷上的文臣们基本上都去了。

    然后就是以方孝孺为首的那些读书人。

    场面很大。

    由此可见,宋濂在这些读书人心中的地位。

    要知道这还是在杨宪新学推行的今天,如果是发生在原时空,绝对会发生满城读书人默哀的场景。

    唯一可惜的就是,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并未亲至,如果是宋濂是正常情况下走的话,朱元璋肯定是会来的。

    毕竟宋濂不仅是朱标的老师,而且对于大明也曾做出过不小的贡献,前朝的《元史》就是在宋濂的主持下修订的,除此之外《大明日历》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可他最后选择卧轨自杀这种方式,等于是公然当着全天下人的面挑战朱元璋即将推行的工业改革,这无疑是彻底触怒了朱元璋。

    正在气头上的朱元璋,又怎么可能会来参加他的葬礼。

    不过好在,太子朱标来送他这个老师最后一程。

    见到朱标,在场众人纷纷行礼。

    朱标默默走到了灵堂,对着宋濂的灵位,

    敛身,然后行以大礼。

章节目录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一千八百种坏毛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并收藏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