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落座。
南嘉转头看向外面,屋檐上覆满了皑皑白雪,街道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她又想到了顾北望,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到哪里了。
永德二十二年,孟春。
奔波数日,顾北望和追风终于到达凉州地界。
眼看天色渐暗,顾北望和追风加快了速度,终于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进入凉州城。
可能是由于地处边境的原因,天黑以后城中活动的人寥寥无几,都在家里闭门不出。
换做京城,此时还热闹得很。
顾北望还在京中养伤时,决定好了地方后便上报给了陛下,当时京中已经派人来传了话,届时顾北望只需到官府报上姓名即可。
当朝官员日出而视事,既午而退,眼下怕是都已下值了。
顾北望和追风找了间客栈落脚,等到明日一早便到官府去。
顾北望躺在客栈的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他的心里很是激动。
左右也是睡不着,顾北望干脆爬起来给南嘉写信。
第二日一早,顾北望和追风到了官府,却被门子拦了下来。
“站住!什么人?”
顾北望叉手行礼,开口说道:“在下顾北望,从京中来,求见使君。烦请通禀一声。”
“在这等着罢。”门子说完转身走进去了。
顾北望和追风在外面等了一会儿,那门子就出来了,挥手放行“进去吧。”
两人刚进去,就有人带他们去了长官办公的侧厅。
“使君,人来了。”那随从在门外行礼禀报。
“进来吧。”
两人走进屋里,里面陈设简单,书架上堆满了书本综卷。
张刺史从综卷里抬头,看向走进来的两个年轻人。
“张刺史。”两人向刺史叉手行礼。
“想必你就是顾将军家的二公子吧。”张刺史看着面前的人缓缓开口道。
“正是。”顾北望点头应道。
张刺史看向他身旁的另一个年轻人。
顾北望连忙说:“这是我的好友,名叫江临。”
追风又行一礼。
张刺史又把目光转回顾北望身上。
“京中下来的旨意我已接到,登记好后,一会儿派人带你过去。”
“张刺史,还有一事想劳烦您帮忙。”顾北望转头看看身边的追风,“我这好友也想参军报国,此番是随我从京中一道来的。不知可否随我一道入伍?”
“京中下来的旨意上只你一人的姓名,且现在还没到征兵时间。”说到这里,张刺史顿了顿话音。
正当顾北望着急想开口时,张刺史又接着说道:“罢了,早些年间我欠下顾将军一个人情,虽将军可能都没放在心上,忘记了我这号人,但这个情终究是要还的。待我查明了他祖上三代,会派人去告知你的。”
顾北望和追风大喜过望,不由的对视一眼。
两人走出官府,顾北望抬头看着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又呼出来。
原本只顾北望一个人的话现在就可以去了,现在要在这里多耽误几天了。
“江临兄,走罢,找个酒楼吃一顿,往后日子艰苦,趁现在多吃点。”顾北望揽上追风的肩膀。
追风乍然听见顾北望这么叫他,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一时间愣住了。
“你怎么了?”半天没听见回应,顾北望疑惑的转头看向他。
“没什么。”江临摇头说道。
他许久没有听见别人这么叫自己的名字了,一时也忘了自己已经脱离贱籍,是良民了。
他做了许多年追风,往后就要做自己了。
两人先是在城中逛了一圈。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凉州离京城上千里,风水习俗大不相同,凉州的男子普遍比京城的男子魁梧健壮,这里女子也比京城的高大一些。不论男女,皮肤皆比京城的黑上一些。
这里的人性格也都比较豪爽热情,小孩子都能跟两人说上几句,说他们不像凉州城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京城是什么模样?好不好玩?
顾北望一一认真回答,末了,买了几串糖葫芦给几个小孩。
直起身,看着几个孩子跑远,顾北望有些好笑的对江临说:“这里的孩子胆子可真大,不认识的人也敢搭话,也不怕我们是坏人。”
江临深有同感的点头“这里的民风是与京中不大相同。”凉州的风更狂野,凉州的水更刺骨。
在城中住了三日,张刺史终于派人来了。
“顾公子,江公子的事安排好了,我这就带两位公子过去了。”
顾北望和江临麻利的收拾好包袱跟着走了。
南嘉正躺在美人榻上,小桃和小橘在给她烘头发,南嘉正昏昏欲睡。
“姑娘。”外面丫鬟突然出声,南嘉被吓得一激灵,心脏好像快要跳出来一般。
“姑娘,您没事罢?”小桃和小橘看见姑娘被吓得一跳,原本有些想笑,却发现姑娘双收捂在胸口。
两人赶忙放下手里的东西,移到她的身前。
“姑娘,您没事罢?”小橘担忧的问。
过了一会儿,心跳慢慢平复下来才回道:“没事,突然被吓到了,心跳得有点快。”
“小桃,你出去看看,外面的小丫头找我有什么事。”南嘉吩咐。
“是。”小桃起身走出去。
小桃回来时手上拿了封信,“姑娘,是顾公子写给您的信。”
“真的吗?”南嘉连忙坐起来,嘴角不由的上扬,控制不住的开心。
小桃快步走到南嘉面前,把信递给她。
南嘉接过一看,信封上写有四个大字“南嘉亲启”。
南嘉拆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信纸。薄薄一张信纸,上面写满了字。
原来他已经到了凉州了,原来凉州与京城差别如此之大。
薄纸上写的内容很快就看完了,南嘉不舍地又看了一遍,才小心翼翼的把信纸折好,装回信封里面。
“去找个盒子过来。”南嘉把信封看了又看。
“我去,小桃快接着给姑娘烘头发。”小橘起身去找盒子。
小桃看着自家姑娘脸上露出的笑容,自己也开心的笑了,姑娘开心她们就开心。
“姑娘,您快躺下罢,奴婢继续给您烘头发。”
南嘉听话地躺下去,却也舍不得放下手里的信。
小橘找了个黑漆描金的首饰盒过来,“姑娘,用这个可好?不仅好看,还有锁扣。”
南嘉转过头去看看,可以的,挺好看的。她接过盒子,把信装进盒子里,又递给小橘,“你拿去我的妆台上放着。”
“是,姑娘。”小橘忍俊不禁的接过盒子。
头发刚刚烘干,外面又来人了。
“姑娘,夫人叫您过去呢,说府里有客人要来。”
“客人?”南嘉有些疑惑的转头看向传话的丫鬟。
“可知道是谁?”南嘉问她。
传话的丫鬟摇摇头:“奴婢不知。”
“好,我知道了,一会儿就过去。”南嘉轻声答应。
小橘快速给她梳头发做造型,小桃去挑衣服。
“姑娘,今天梳偏梳髻怎么样?”小橘一边梳着长发一边问。
“好。”
南嘉赶到乐和院时客人已经到了。
“母亲,我来迟了。”南嘉提步迈过门槛。
只见一穿着大红狐皮斗篷的少女面带微笑,轻移玉步,款款而来。
屋内的人闻声转头看向门口。
待人走近了,陈夫人起身伸手想要拉南嘉的手,南嘉主动牵上她的手,陈夫人轻轻拍了拍南嘉的手,笑吟吟地向屋里的人说:“这呀,就是我家的小女儿,单一个嘉字。是个顽皮的。”
“快,见过你苏叔叔和周婶婶。”
南嘉转身看向左边座位上的两人,男人看起来挺拔俊雅,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女人明眸皓齿的柳眉弯弯,端的是韶颜雅容。
“苏叔叔,周婶婶万福。”南嘉双手交叠,拱于胸前,双腿并拢微微屈膝下蹲,行了一个标准的万福礼。
夫妻二人含笑颔首。
“这是你苏叔叔的儿子苏言,你要叫一声哥哥的。”陈夫人又介绍站在后面身着白衣的年轻男子。
陈夫人介绍完,苏言这才回神似的朝南嘉一笑,只见他脸颊有些绯红,连代着耳垂也变红了。
南嘉疑惑地看了看他,随后双手置于胸前,微微颔首屈膝,行了叉手礼。
苏言也连忙含笑回了叉手礼。
这时李小蕊也带着川哥儿过来了,今天川哥儿也不知道怎么了格外的难带,离了他啊娘的手就哭,李小蕊一接手就不哭了,这才来晚了。
又是一番行礼问安。
南嘉坐着听她们寒暄完,聊了一会儿天才知道,原来是苏言从广陵来京赴考,参加今年的春闱。
苏家夫妇则是陪同儿子来考试的,等春闱的结果出来了,夫妻二人便打算去游历天下。
南嘉听闻,不经在心里感叹真好啊,夫妻俩青梅竹马,郎才女貌,举案齐眉。膝下的唯一一个儿子也是气宇不凡,已经中了解元,只是不知几日后的春闱能不能中会员,亦或者连中三元。
左右都与她无甚关系,听听便过了。
等儿子考了试,放了榜。苏家夫妇便可放下心事,不拘于世俗,去看大好河山,品人间百味,做一对神仙眷侣,真是羡煞旁人矣。
南嘉坐在一旁暗自想着,却总感觉时不时就有人看自己。
南嘉寻着感觉看过去,猝不及防的,和那个人的目光对在一处,是苏言。
南嘉愣了一下,朝他笑了笑,苏言也对着南嘉笑了一下,便率先移开了目光。
真是怪哉,南嘉不由的想。
她伸手摸了摸脸,脸上没有奇怪的东西;又低头打量了一下衣裳,也没有什么问题呀,总是看我做甚?
南嘉转头看向外面,屋檐上覆满了皑皑白雪,街道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她又想到了顾北望,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到哪里了。
永德二十二年,孟春。
奔波数日,顾北望和追风终于到达凉州地界。
眼看天色渐暗,顾北望和追风加快了速度,终于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进入凉州城。
可能是由于地处边境的原因,天黑以后城中活动的人寥寥无几,都在家里闭门不出。
换做京城,此时还热闹得很。
顾北望还在京中养伤时,决定好了地方后便上报给了陛下,当时京中已经派人来传了话,届时顾北望只需到官府报上姓名即可。
当朝官员日出而视事,既午而退,眼下怕是都已下值了。
顾北望和追风找了间客栈落脚,等到明日一早便到官府去。
顾北望躺在客栈的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他的心里很是激动。
左右也是睡不着,顾北望干脆爬起来给南嘉写信。
第二日一早,顾北望和追风到了官府,却被门子拦了下来。
“站住!什么人?”
顾北望叉手行礼,开口说道:“在下顾北望,从京中来,求见使君。烦请通禀一声。”
“在这等着罢。”门子说完转身走进去了。
顾北望和追风在外面等了一会儿,那门子就出来了,挥手放行“进去吧。”
两人刚进去,就有人带他们去了长官办公的侧厅。
“使君,人来了。”那随从在门外行礼禀报。
“进来吧。”
两人走进屋里,里面陈设简单,书架上堆满了书本综卷。
张刺史从综卷里抬头,看向走进来的两个年轻人。
“张刺史。”两人向刺史叉手行礼。
“想必你就是顾将军家的二公子吧。”张刺史看着面前的人缓缓开口道。
“正是。”顾北望点头应道。
张刺史看向他身旁的另一个年轻人。
顾北望连忙说:“这是我的好友,名叫江临。”
追风又行一礼。
张刺史又把目光转回顾北望身上。
“京中下来的旨意我已接到,登记好后,一会儿派人带你过去。”
“张刺史,还有一事想劳烦您帮忙。”顾北望转头看看身边的追风,“我这好友也想参军报国,此番是随我从京中一道来的。不知可否随我一道入伍?”
“京中下来的旨意上只你一人的姓名,且现在还没到征兵时间。”说到这里,张刺史顿了顿话音。
正当顾北望着急想开口时,张刺史又接着说道:“罢了,早些年间我欠下顾将军一个人情,虽将军可能都没放在心上,忘记了我这号人,但这个情终究是要还的。待我查明了他祖上三代,会派人去告知你的。”
顾北望和追风大喜过望,不由的对视一眼。
两人走出官府,顾北望抬头看着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又呼出来。
原本只顾北望一个人的话现在就可以去了,现在要在这里多耽误几天了。
“江临兄,走罢,找个酒楼吃一顿,往后日子艰苦,趁现在多吃点。”顾北望揽上追风的肩膀。
追风乍然听见顾北望这么叫他,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一时间愣住了。
“你怎么了?”半天没听见回应,顾北望疑惑的转头看向他。
“没什么。”江临摇头说道。
他许久没有听见别人这么叫自己的名字了,一时也忘了自己已经脱离贱籍,是良民了。
他做了许多年追风,往后就要做自己了。
两人先是在城中逛了一圈。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凉州离京城上千里,风水习俗大不相同,凉州的男子普遍比京城的男子魁梧健壮,这里女子也比京城的高大一些。不论男女,皮肤皆比京城的黑上一些。
这里的人性格也都比较豪爽热情,小孩子都能跟两人说上几句,说他们不像凉州城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京城是什么模样?好不好玩?
顾北望一一认真回答,末了,买了几串糖葫芦给几个小孩。
直起身,看着几个孩子跑远,顾北望有些好笑的对江临说:“这里的孩子胆子可真大,不认识的人也敢搭话,也不怕我们是坏人。”
江临深有同感的点头“这里的民风是与京中不大相同。”凉州的风更狂野,凉州的水更刺骨。
在城中住了三日,张刺史终于派人来了。
“顾公子,江公子的事安排好了,我这就带两位公子过去了。”
顾北望和江临麻利的收拾好包袱跟着走了。
南嘉正躺在美人榻上,小桃和小橘在给她烘头发,南嘉正昏昏欲睡。
“姑娘。”外面丫鬟突然出声,南嘉被吓得一激灵,心脏好像快要跳出来一般。
“姑娘,您没事罢?”小桃和小橘看见姑娘被吓得一跳,原本有些想笑,却发现姑娘双收捂在胸口。
两人赶忙放下手里的东西,移到她的身前。
“姑娘,您没事罢?”小橘担忧的问。
过了一会儿,心跳慢慢平复下来才回道:“没事,突然被吓到了,心跳得有点快。”
“小桃,你出去看看,外面的小丫头找我有什么事。”南嘉吩咐。
“是。”小桃起身走出去。
小桃回来时手上拿了封信,“姑娘,是顾公子写给您的信。”
“真的吗?”南嘉连忙坐起来,嘴角不由的上扬,控制不住的开心。
小桃快步走到南嘉面前,把信递给她。
南嘉接过一看,信封上写有四个大字“南嘉亲启”。
南嘉拆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信纸。薄薄一张信纸,上面写满了字。
原来他已经到了凉州了,原来凉州与京城差别如此之大。
薄纸上写的内容很快就看完了,南嘉不舍地又看了一遍,才小心翼翼的把信纸折好,装回信封里面。
“去找个盒子过来。”南嘉把信封看了又看。
“我去,小桃快接着给姑娘烘头发。”小橘起身去找盒子。
小桃看着自家姑娘脸上露出的笑容,自己也开心的笑了,姑娘开心她们就开心。
“姑娘,您快躺下罢,奴婢继续给您烘头发。”
南嘉听话地躺下去,却也舍不得放下手里的信。
小橘找了个黑漆描金的首饰盒过来,“姑娘,用这个可好?不仅好看,还有锁扣。”
南嘉转过头去看看,可以的,挺好看的。她接过盒子,把信装进盒子里,又递给小橘,“你拿去我的妆台上放着。”
“是,姑娘。”小橘忍俊不禁的接过盒子。
头发刚刚烘干,外面又来人了。
“姑娘,夫人叫您过去呢,说府里有客人要来。”
“客人?”南嘉有些疑惑的转头看向传话的丫鬟。
“可知道是谁?”南嘉问她。
传话的丫鬟摇摇头:“奴婢不知。”
“好,我知道了,一会儿就过去。”南嘉轻声答应。
小橘快速给她梳头发做造型,小桃去挑衣服。
“姑娘,今天梳偏梳髻怎么样?”小橘一边梳着长发一边问。
“好。”
南嘉赶到乐和院时客人已经到了。
“母亲,我来迟了。”南嘉提步迈过门槛。
只见一穿着大红狐皮斗篷的少女面带微笑,轻移玉步,款款而来。
屋内的人闻声转头看向门口。
待人走近了,陈夫人起身伸手想要拉南嘉的手,南嘉主动牵上她的手,陈夫人轻轻拍了拍南嘉的手,笑吟吟地向屋里的人说:“这呀,就是我家的小女儿,单一个嘉字。是个顽皮的。”
“快,见过你苏叔叔和周婶婶。”
南嘉转身看向左边座位上的两人,男人看起来挺拔俊雅,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女人明眸皓齿的柳眉弯弯,端的是韶颜雅容。
“苏叔叔,周婶婶万福。”南嘉双手交叠,拱于胸前,双腿并拢微微屈膝下蹲,行了一个标准的万福礼。
夫妻二人含笑颔首。
“这是你苏叔叔的儿子苏言,你要叫一声哥哥的。”陈夫人又介绍站在后面身着白衣的年轻男子。
陈夫人介绍完,苏言这才回神似的朝南嘉一笑,只见他脸颊有些绯红,连代着耳垂也变红了。
南嘉疑惑地看了看他,随后双手置于胸前,微微颔首屈膝,行了叉手礼。
苏言也连忙含笑回了叉手礼。
这时李小蕊也带着川哥儿过来了,今天川哥儿也不知道怎么了格外的难带,离了他啊娘的手就哭,李小蕊一接手就不哭了,这才来晚了。
又是一番行礼问安。
南嘉坐着听她们寒暄完,聊了一会儿天才知道,原来是苏言从广陵来京赴考,参加今年的春闱。
苏家夫妇则是陪同儿子来考试的,等春闱的结果出来了,夫妻二人便打算去游历天下。
南嘉听闻,不经在心里感叹真好啊,夫妻俩青梅竹马,郎才女貌,举案齐眉。膝下的唯一一个儿子也是气宇不凡,已经中了解元,只是不知几日后的春闱能不能中会员,亦或者连中三元。
左右都与她无甚关系,听听便过了。
等儿子考了试,放了榜。苏家夫妇便可放下心事,不拘于世俗,去看大好河山,品人间百味,做一对神仙眷侣,真是羡煞旁人矣。
南嘉坐在一旁暗自想着,却总感觉时不时就有人看自己。
南嘉寻着感觉看过去,猝不及防的,和那个人的目光对在一处,是苏言。
南嘉愣了一下,朝他笑了笑,苏言也对着南嘉笑了一下,便率先移开了目光。
真是怪哉,南嘉不由的想。
她伸手摸了摸脸,脸上没有奇怪的东西;又低头打量了一下衣裳,也没有什么问题呀,总是看我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