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赵冬藏突然止住了所有动作。

    她猛地回头看向陈让:“你说哪里?”

    陈让盯着她,神色平静,又重复了一遍:“江城市,蒋源镇。”

    赵冬藏只觉得全身血液上涌,大脑嗡嗡作响。

    今天之前,她一直将关注重点放在了明信片的两句诗词上,并且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只会在这个时空停留到三月底,全然忽视了明信片上的另外两个关键信息。

    第一,明信片上写着的寄件地址,是江城市西城区蒋源镇1026。

    第二,寄件时间是2019年4月5日。

    而现在,距离2019年4月5日,还剩四天。

    关于这两张拥有她本人字迹的明信片的来历,赵冬藏一直没能找到答案。

    现实世界里,她从来没有去过所谓的江城市蒋源镇,也从未寄出过这样两张奇怪的明信片。

    而现在——

    陈让的话让赵冬藏突然意识到,如果说这两张明信片根本就不属于现实世界,而是从这个平行时空的“赵冬藏”的手中寄出,那一切就都能解释得通了。

    平行世界里的2019年4月5日,她在江城市蒋源镇寄出了两张明信片,这两张本该寄往H大紫竹园区的明信片却跨越时空,来到了另一个时空的她的手中。

    之前赵冬藏的猜测是,明信片上的诗句是开启时空之门的钥匙,那么,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继续往下推测的话——

    这两张明信片就是架在两个平行时空之间的桥梁。

    赵冬藏觉得,她应该去蒋源镇看看。

    四月四日,赵冬藏坐上了学校旅行协会的大巴车。

    H大旅行协会是由学生组织成立的社团,每逢节假日,旅协都会组织活动去往周边景点旅行。因为行程安排周到、费用又低、去的都是些小众宝藏旅行景点,旅协一向深受H大学生欢迎。

    赵冬藏前一天晚上没睡好,导致顶着两个巨大的黑眼圈出了门,上车时还没什么人,她果断坐在了前排。

    她拉上窗帘,压下帽檐,从湘城市一路睡到了市区外。

    湘城市距离江城市不算近,开车过去得七八个小时。中途大巴车停在服务区休息,大家都打着哈欠陆陆续续下车吃饭。

    赵冬藏还在睡梦中,一只手在她肩头点了点。

    没醒。

    那只手又点了点。

    赵冬藏梦中乍醒,还不太清醒,一双眼迷迷瞪瞪地看着眼前的人。

    “陈——学长?”

    陈越明坐在她身旁叹气:“都坐了一路了,才看到我?”

    赵冬藏疑惑:“你怎么在这儿?”

    “看你一直在睡觉,没打扰你,”陈越明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我当然在这儿啊。”

    赵冬藏没听明白。

    一人从车后走来,应该是听到了两人的对话,走到这里顺势停下来,胳膊肘搭在陈越明肩上,勾起一抹笑,姿态随意:“是啊,我们陈社长要是不在,今天这团可走不了。”

    一双桃花眼,眼神清亮,笑得肆意。

    赵冬藏看了来人一眼,目光不自觉在他脸上多停留了几秒,那双桃花眼也同样正看着她,并且眼里的笑意更深了。

    她收回目光,问陈越明:“你是旅协的社长啊?”

    陈越明说:“我这社长当的也太失败了,你都报名参加了我们的团都不知道我是社长。赵冬藏同学,请问你点付款链接的时候,没先看看我们公众号的简介吗?”

    赵冬藏选择实话实说:“钱是我室友付的,她临时来不了,转给我了。”

    陈越明身后的男生笑了下,拍了拍陈越明的肩:“看来我们陈社长还是得多多努力了啊。”

    陈越明说:“是啊,还得继续努力。”

    他又跟赵冬藏说了两句,让她记得去服务区吃饭,然后跟那名男生一起下车了。

    赵冬藏看着那个男生的背影,有些愣神。

    她其实认识他,确切的来说,是单方面的那种认识。

    现实世界里,他是湘城市电视台力捧的主持人兼演员,名叫李一鹤。

    赵冬藏知道李一鹤毕业于H大新闻传播学院,两人算是不同届的校友,但大学时两人并无交集,进圈后也没有碰面的机会。

    所以一直停留在仅仅单方面知道对方的阶段。

    不论出道前还是出道后,李一鹤一直留着寸头,长相颇有一股痞帅气质,在学校里就吸引了不少女生,帅到——让赵冬藏当年一度觉得他像个渣男。

    却没想到会在这个时空遇到他。

    大巴车在服务区停了四十分钟,众人吃饱喝足后重新上路,赵冬藏没什么胃口,吃了两片面包,一路睡了过去,再次醒来已经是下午四点。

    蒋源镇到了。

    车停在青年旅舍门口,学生们下了车取了行李,先去办理入住。

    今晚是自由活动时间,赵冬藏分到的房间是六人间,其他的还有四人间和八人间,大家凑到一起,商量着晚上去哪吃,玩什么桌游。

    赵冬藏放下行李,简单收拾了下,跟同住的女生打了声招呼,准备出门。

    往外走时正好路过男生的房间,房间门开着,一群男生聚在一起打扑克。

    李一鹤坐在架子床最中间,男生们靠在一起或是看牌、或是忙着出牌,纷乱嘈杂中,没人注意到赵冬藏。

    出牌的瞬间,李一鹤抬头,正好看见赵冬藏。

    两人视线对上,李一鹤冲她扬了扬手中的牌,比了个口型:“打吗?”

    赵冬藏摇了摇头,指了指外面,意思是要出去。

    李一鹤冲她笑了下,继续低头看牌。

    赵冬藏想,跟人自来相熟的能力是种天赋,李一鹤正好有。

    出来时下着小雨,赵冬藏打着伞,踏进雨幕中。

    蒋源镇一半依山而建,一半临水而建,靠着山的这一半,有一道数百米长的斜坡,坡上民居错落有致,随处可见粉墙黛瓦、绿树环抱。

    青年旅社建在半山腰,赵冬藏下了山,山下一条河,上面横着一座石桥。

    桥面并不宽敞,看起来最多能容许三人并排而过。

    雨势渐渐大了起来,桥的对面雾气氤氲,隐隐能看见几十户民居鳞次栉比,是蒋源镇的另一半。

    赵冬藏上了桥,走到另一边,依着民居门口的户号一家家找过去。

    明信片上的地址是蒋源镇1026,按照顺序来说应该就在这条街上,赵冬藏推测是一间书店或者是明信片邮票的那种专卖店。

    她打着伞,走在青石板街上,家家户户几乎都闭了门,偶有几家开着门的,也不是商店。

    赵冬藏走到尽头,一堵白墙拦住去路,墙内伸出一只树枝来,树叶被水洗得绿油油的。

    旁边的一家店上,写着1025号。

    赵冬藏去问坐在门口屋檐下的老人。

    “爷爷,请问咱们这1026号在哪里?”

    老人说:“你说什么?”

    “请问1026号在哪儿?”

    老人指指自己家上挂着的户号:“我们这是1025号。”

    “那1026号呢?”

    “没有1026号啊。”

    老人家操着一口当地方言,赵冬藏勉强听了个大概,又去其他人家打听。

    问了一圈,都说没有1026号,这条街1025号就是头。

    四月初春,傍晚还泛着凉意,雨水飘进伞内,她的外套、裤腿都沾了水,赵冬藏一时口干舌燥,有些丧气。

    不可能啊,明信片上明明写着江城市蒋源镇1026号,难道是她记错了?

    又或者,是她根本就推断错了?

    连续寻找无果后,赵冬藏有些心烦气躁。

    她买了杯水,喝了几口后,一边盖瓶盖,同时随意向街道尽头瞥了一眼。

    赵冬藏忽然愣住。

    尽头那堵白墙边,碧绿树枝下,正站了一个人。

    是聂清唯。

章节目录

图片仅供参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暮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暮叔并收藏图片仅供参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