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天渐渐地凉了,俞家沟山上的枫叶都慢慢地转成了赭红或淡黄色;山茶乡中学门前的几棵白杨树光秃秃的枝丫伸向高远的蓝天;门前那条小溪也瘦了下去。早晨,地面上枯草和败叶上空气已然凝华成了晶体,让人不由想起“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诗句来。
今天是星期天,学生都放假回家了,平时补课的初三也不例外。一大早,俞大寨就跑学校来了,他是来喊学校的男老师去俞校长家垒窑挑砖坯的,他叔叔家盖房子,先要箍窑烧砖。
昨天下午,老师在饭堂里吃饭的时候,章敬亭主任打了个招呼:“明天早上,学校的男老师,特别是你们几个青年伢,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去俞校长家帮个忙,俞校长家里要建房子,我们同事一场,钱财的忙帮不上,贴两个人工,这也是难得的。”没想到他话刚落音,谈亦斌就小声嘀咕:“想得倒美,廉价的不要钱的劳动力,我才不去!”
“你傻啊,明天,你表哥章主任、后勤总务主任一准儿都得去,你刚参加工作,校长的帐你都不买,那时候会吃亏的。再说,你不看僧面看佛面,今天这话是你表哥章主任说出来的,你不是让你表哥难堪吗?”谈亦斌旁边的赖天阳说。
“明天我也去。”坐在赖天阳身边的俞瑶说。
“你又不是个爷们,你去干嘛?”赖天阳说。
“我明天就带张嘴去,去吃香的喝辣的……我明天去给你们端茶倒水帮厨做饭总可以吧。”俞瑶说。
“我明天去咸安看女朋友去,这总行了吧。”谈亦斌吃完最后一口饭,迟疑一会儿说。
“老是往咸安跑,什么时候把女朋友带来让大家瞧瞧,也好让大家见识大城市的女孩啊。”一张娃娃脸的章安君笑嘻嘻地说。
饭堂里就两张桌子,俞大寨和上官致远坐在另外一张桌子上,但是隔壁的声音还是隐隐约约的传了过来。
“致远明天去的吧?听说你也有个女朋友?”俞大寨在学校里就像个衙内,说话之间不免有点颐指气使,其实也是吃不住冬瓜拿瓠子刨皮,他和谈亦斌交过锋,虽说是略占上风,但人家这正规的大学毕业生,后面还有章主任撑腰,所以并不好惹。
“我去的,不就是干活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上官致远本来就打算去,他也没有什么理由不去。上次,秋收的时候,总务主任说声让上官致远带班上的学生去他家中割晚稻,他二话没说,带着学生就去了。
俞大寨来到学校,先叫上上官致远再一起去喊赖天阳,而赖天阳还赖在床上,易弦正在催他起来。
“天阳,快点起来,致远都起来了,看你磨磨蹭蹭的。”易弦在一边说。
“还早着哩,让我睡一会儿吧。真是折腾人,校长建房子还不让人睡觉了。”赖天阳昨晚上和谈亦斌几个人又是酣战一夜,所以有点困。
“嘘!天阳,俞大寨在外面。”易弦见天阳发牢骚便赶紧小声地提醒他,“你这样俞校长会不高兴的,再说人家校长对你也算不错了。”
听说俞大寨在外面,赖天阳也不好意思睡了,于是爬了起来。让易弦给他找了件粗布衣,毕竟是干重活。临走时,易弦提醒赖天阳:“天阳,酒少喝点啊。”几个人一起出来时刚好在门口碰到谈亦斌,谈亦斌说他去咸安市看女朋友。谈亦斌说这话不过是个借口而已,实际上是对俞大寨不满,更不想去干这没有工钱白送的活。俞大寨也心知肚明,于是皮笑肉不笑地说,谈老师肯定是看女朋友要紧。
“你们现在才动身啊,我爸爸早就过去了。”一个女孩站在章敬亭的门口对着俞大寨说。
“那是谁啊?”上官致远见过这女孩几次并且都是在放假的时候,但是不知道她是章敬亭的什么人。
“那就是章主任的女儿章晓红,她在师范读书,原来是在山茶小学教民办的。”赖天阳说。
“今年新来了不少老师啊。”章晓红问她的妈妈俞春花,娘儿俩站在一起就像是两姐妹。听俞大寨说,俞春花十六岁生了孩子,想必就是这眼前的章晓红了。
“是的,那个赖老师是和你表哥一起分来的。”俞春花在门口一边梳头一边说。
俞校长打算把新房子修在石牛镇古驿道边上。这里有古石田驿遗存,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相传伍子胥曾在此练兵。北宋文豪苏东坡游览此地时写下《过石田驿》,其中有“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之名句。俞校长在这里盖房子,想必是看上这里修竹清泉的幽静环境。
上官致远和赖天阳两个人去的时候,俞大寨、章敬亭主任和总务主任几个人已经干了好一大阵了,这会儿正在窑基上休息着,吸着烟,就像普通民工一样说着粗话,不时爆出屌长□□短的粗口。
“真是不得了,哪里像个老师……”一个帮工的庄稼汉揶揄道。
“老师怎么啦?老师难道不长□□的?脱了裤子不和你一样的?”俞大寨接过话茬道。
“俞大寨,你是狗嘴吐不出象牙!”赖天阳笑着说,“你看这周围的景色,除了竹子、清泉,还有漫山遍野的红枫叶,好歹得吟首诗啊!‘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首杜甫的诗,我也会!‘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俞大寨没等赖天阳把诗朗诵完,顺口念出了后面两句,却故意把“坐爱”两个字念得很重,听上去有点怪怪的。
“俞大寨,那是杜牧写的,你是歪嘴和尚念经,啥词到了你嘴里都变了味!”赖天阳不免又把俞大寨奚落一番,他平日敢跟俞校长开玩笑,所以并不怕俞大寨不高兴。
赖天阳此时和上官致远在一起拆老旧的土房子,把拆下的土砖挑到窑基上,等箍窑时拿来做窑墙。俩人正拆着的时候,上官致远看到一个穿着野战部队作训服的背影,那青年正挑着一担砖坯一步一步地上了窑基。等他转过身来,上官致远愣住了,那居然是俞文辉,此时他的身上已是沾满了尘土。
“文辉!”上官致远冷不丁喊了一声。
“致远……你怎么会在这里?”俞文辉愣住了,那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正坐在窑基上休息的帮工是上官致远。
上官致远站了起来和俞文辉拥抱了一下,心情无比的激动。旁边的赖天阳看
到两个人抱在一起老半天才知道他们原来是战友。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我是在这里给别人代课。”上官致远苦笑着说。
“你回来了也不打声招呼,我从华县跑到华阴去找你,碰到通信连的一个见习军官说你已经回来了。”俞文辉说。
“考不上军校我都得回来,只不过,心中就是解不开这个结。”上官致远又沉浸在了往昔的不堪记忆中。
“还是不能太纠结,不然,走不出那人生失意的阴影。我不是也参加过军校学员苗子的选拔,团里的考试是通过了,但在师里给刷了下来。”俞文辉说到这里,似有不甘道,“我们团里有一个兰州的兵,他初中毕业就去参军了,居然也上了军校;我还听说他哥哥上的是西安第四军医大……”
“我跟你说的孟强强,他体校毕业,现在在西安陆军学院读书……每个人的命运好像是上天给你安排好的一样……可山一程,水一程,我们还得往前走!”上官致远道。
“现在教书,感觉怎么样?”俞文辉知道上官致远一直有点抑郁。
上官致远闻听此言只是默不作声,在这里教书不过是得过且过而已。
“百无一用是书生啊,我们还抵不上裘名金,在部队里泡妞不说,回来还有工作分配。”俞文辉想起了他的死对头裘名金。
“哦,裘名金现在也回来了。”上官致远说。
“裘名金回来好像工作都找好了,说是要到一个公路收费站当收费员。那小子就是个花心大萝卜,他复员时就把姜燕给撂了……这小子闲不住,过一阵子说不定会来找我玩。”俞文辉道。
“姜燕,姜菲。”上官致远似是自言自语道。
“姜菲在今年春节过后去了广东深圳打工,她在你退役回来后,给你写了两封信,只是你没有收到。老兵复员的前夕她从广东回来过,并且去华阴A团找过你,她还以为你在上军校,压根儿就不知道你已经回来了。”俞文辉说。
“她还去找我了?你又是怎么知道的?”上官致远心里掠过一丝感动。
“我都是听她姐说的。姜菲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孩子,她去A团没找到你,都哭了,看得出来她是个非常喜欢你的人。姜菲一冲动,还想来找你,最后被她姐姐劝住了。不过话说回来,你穿军装的样子确实是很帅,不像我这一米六多的个子……”俞文辉道。
“你现在回来有什么打算?”
“还没有想好,也想去南方深圳闯一闯,我有好几个战友已经过去了,可是一个退伍兵能做什么,无非就是当保安给那些老板看大门。有一个战友写信来叫我也去,里面有张他穿着保安服的照片,戴着个船形帽,好像挺神气的,但我看着就是别扭,哪有我们野战部队的国防绿穿起来带劲。”俞文辉看了看自己身上的作训服,上面已经满是灰尘,他于是用力地拍打了几下。
“那你喜欢干什么呢?”
“其实,我还是喜欢教书,最起码是个文化人,做的是斯文事。但是这点薪水也真是太少了,家里这么贫穷,无异于是杯水车薪。”俞文辉想到这里,忽然记起了一件事情,“哦,对了,我听我爸爸说,我妹妹俞文惠的学费是你担保的,等明天我给吧。”
“没想到俞文惠还真是你妹妹,那时,我就有点怀疑,只是没有多问。”上官致远说。
“我想我还是有可能重操旧业,只是当初从山茶小学走出去,现在又回来了,觉得不是个事儿,让有些人真是看不起啊。”俞文辉看了一眼在窑基上休息的章敬亭,意味深长地说。
“什么意思,谁看不起你了?”上官致远不明底里。
“章敬亭有个女儿,是和我一起在山茶小学教书的,在一起天长日久,我们俩就有一点像是谈恋爱的意思,虽然不是很张扬,可在这个闭塞的小山沟里,那也是大事。一开始她妈妈俞春花就反对,她说,她当初就是因为不懂事才上了章敬亭的当,找个老公就像找了个爹。章敬亭大她十岁,俞春花一直有点嫌弃。后来,章敬亭公开说,他女儿章晓红年龄还小,她还要去上学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嫌我是个民办老师,你想一个民办老师要想转正,要等到猴年马月啊。你不知道,我当初去当兵也是想争口气,在部队里混出个人样来,让章敬亭看一看。可不承想又回到这地方来丢人现眼了。”俞文辉道。
“民办老师经济条件差不说,主要是有些人有偏见,看不起民办老师。”上官致远想到养父也是民办老师,教了一辈子最后的晚景却是如此凄凉。
吃晚饭了的时间到了,上官致远和俞文辉坐在了一起。由于干的是重活,肚子里特别的饿,就像当年在新兵连里训练一样,到了吃饭就是拼搏。
“终于可以喝酒了。”赖天阳显得异常的兴奋,因为中午活没干完,大家基本上不敢喝酒,怕在窑基上掉下来。这会儿他和校长主任坐在一席,此时,他正喝得面红耳赤,大声地嚷嚷。
“今天我们一醉方休啊。”俞校长招呼着大家吃饭。
这时,俞瑶端了菜过来,她走到章主任身边说:“章主任,晓红在外面找你,可能是什么事情。”
“她为什么不进来?”总务主任正要和章敬亭喝酒,咕哝了一句。
“等一会儿啊。”章敬亭对总务主任说,又朝俞文辉那边看了一眼,他想女儿可能是知道俞文辉在这里,怕见面尴尬不想过来。正当他抽身离席的时候,章晓红已经进来了。
“你看,这就是章晓红。”俞文辉指着站在大门口的女孩对上官致远说。
上官致远这次算是看清了章晓红,她长得像俞春花一样皮肤白净,但身材显得苗条,在这个山窝窝里也算是只金凤凰了。上官致远扭过头对俞文辉说:“你们俩现在没什么瓜葛了?”
“你看她像是和我有什么关系的人吗?其实她早就看到我了,就是装着看不见。现在我是个普通的农民,她是师范生,和我更像是陌路人了。”俞文辉说。
吃完饭后,俞文辉说改天让上官致远去他家去喝酒。上官致远说,行吧,到时候,我把文惠班上的课任老师都叫上。
“那我呢?”不知什么时候,赖天阳站在了身后,他剔着牙齿,酒气扑鼻。
“那一起去吧。”俞文辉觉得眼前这个老师真是见面三分熟。
累了一整天上官致远等天黑和赖天阳回到学校时,根本不想动,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姜菲唱着信天游向上官致远走来,窑洞门前桃树上的姜菲笑靥如花……梦里神游情景变幻中,分明是华山之颠米琼醉人的眼神……
第二天下午放学后,上官致远、赖天阳、章安君还有一个教英语的章喜老师,几个人就一起去了俞文辉的家。
“今天是搭上官老师的福。”肥头大耳,皮肤粗糙的章喜笑得咧开的嘴露出被烟熏得焦黄的牙齿。章喜到学校来得晚,也是个高考落榜生,是被章敬亭弄来教英语的。
见到老师来了,俞文惠很是羞涩,不过她还是很礼貌地和老师打招呼。听章安君说,俞文惠的数学成绩相当好,他对俞文惠的好,家长也知道。俞文惠的爸爸说,孩子要是能读书,就让她上师范好了,这样早点出来工作。
一会儿,俞文惠的父亲回来了,他从村子里补皮鞋回来,见到老师,是那一贯谦卑的笑容。他听儿子文辉说,上官致远也是同年兵,他以为上官致远是退伍安置到学校来教书的。
“想不到俞文惠还有个当兵的哥哥。”吃完饭回来的路上章安君如是说。
“俞文惠的哥,将来不是你的哥吗?”赖天阳说。
“感情培养得差不多了,俞文惠今天对章老师就特别的关照,端茶倒水,添酒盛饭特别殷勤。”章喜说完,就很粗鄙的大笑起来。
“你们可别乱讲啊,得注意影响,八字都没有一撇。”章安君说。
赖天阳岔开话题说:“俞大寨班上的有个学生是从外面打工回来的,听说在深圳一个月七八百,抵得上我们几个月的工资了。”
“这个地方也真是的,一天到晚也就看到几个放牛的大妈大婶,看不到一个大姑娘。”章喜说着又笑了起来,嗓门特粗,像个屠夫。
“南下打工大潮涌起,都出去打工了,好一点的读个初中毕业,有的上个小学就出去了。”章安君说,“待在家里的一般是在读书的,或者是有工作的,可那些有工作的谁看得上我们这些穷教书匠啊。”
“前不久,我们村里的一个教民办的女老师抛弃了一个师范毕业的国家老师,和一个村里的赤脚医生结婚了,赤脚医生在村里开个诊所能来钱啊。所以说,一般有个工作单位的女孩根本就看不上这些窝在山沟里的穷教书匠。”章喜说得唾沫横飞。
“你们好歹还是个国家老师,像我和章喜这样的没名没份的‘老师’那就更不用说了。”上官致远感慨地说。
在90年代打工大潮风起云涌的中国,农村渐渐没有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成年的未成年的年轻一代几乎都涌向了江浙沿海、南国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今天是星期天,学生都放假回家了,平时补课的初三也不例外。一大早,俞大寨就跑学校来了,他是来喊学校的男老师去俞校长家垒窑挑砖坯的,他叔叔家盖房子,先要箍窑烧砖。
昨天下午,老师在饭堂里吃饭的时候,章敬亭主任打了个招呼:“明天早上,学校的男老师,特别是你们几个青年伢,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去俞校长家帮个忙,俞校长家里要建房子,我们同事一场,钱财的忙帮不上,贴两个人工,这也是难得的。”没想到他话刚落音,谈亦斌就小声嘀咕:“想得倒美,廉价的不要钱的劳动力,我才不去!”
“你傻啊,明天,你表哥章主任、后勤总务主任一准儿都得去,你刚参加工作,校长的帐你都不买,那时候会吃亏的。再说,你不看僧面看佛面,今天这话是你表哥章主任说出来的,你不是让你表哥难堪吗?”谈亦斌旁边的赖天阳说。
“明天我也去。”坐在赖天阳身边的俞瑶说。
“你又不是个爷们,你去干嘛?”赖天阳说。
“我明天就带张嘴去,去吃香的喝辣的……我明天去给你们端茶倒水帮厨做饭总可以吧。”俞瑶说。
“我明天去咸安看女朋友去,这总行了吧。”谈亦斌吃完最后一口饭,迟疑一会儿说。
“老是往咸安跑,什么时候把女朋友带来让大家瞧瞧,也好让大家见识大城市的女孩啊。”一张娃娃脸的章安君笑嘻嘻地说。
饭堂里就两张桌子,俞大寨和上官致远坐在另外一张桌子上,但是隔壁的声音还是隐隐约约的传了过来。
“致远明天去的吧?听说你也有个女朋友?”俞大寨在学校里就像个衙内,说话之间不免有点颐指气使,其实也是吃不住冬瓜拿瓠子刨皮,他和谈亦斌交过锋,虽说是略占上风,但人家这正规的大学毕业生,后面还有章主任撑腰,所以并不好惹。
“我去的,不就是干活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上官致远本来就打算去,他也没有什么理由不去。上次,秋收的时候,总务主任说声让上官致远带班上的学生去他家中割晚稻,他二话没说,带着学生就去了。
俞大寨来到学校,先叫上上官致远再一起去喊赖天阳,而赖天阳还赖在床上,易弦正在催他起来。
“天阳,快点起来,致远都起来了,看你磨磨蹭蹭的。”易弦在一边说。
“还早着哩,让我睡一会儿吧。真是折腾人,校长建房子还不让人睡觉了。”赖天阳昨晚上和谈亦斌几个人又是酣战一夜,所以有点困。
“嘘!天阳,俞大寨在外面。”易弦见天阳发牢骚便赶紧小声地提醒他,“你这样俞校长会不高兴的,再说人家校长对你也算不错了。”
听说俞大寨在外面,赖天阳也不好意思睡了,于是爬了起来。让易弦给他找了件粗布衣,毕竟是干重活。临走时,易弦提醒赖天阳:“天阳,酒少喝点啊。”几个人一起出来时刚好在门口碰到谈亦斌,谈亦斌说他去咸安市看女朋友。谈亦斌说这话不过是个借口而已,实际上是对俞大寨不满,更不想去干这没有工钱白送的活。俞大寨也心知肚明,于是皮笑肉不笑地说,谈老师肯定是看女朋友要紧。
“你们现在才动身啊,我爸爸早就过去了。”一个女孩站在章敬亭的门口对着俞大寨说。
“那是谁啊?”上官致远见过这女孩几次并且都是在放假的时候,但是不知道她是章敬亭的什么人。
“那就是章主任的女儿章晓红,她在师范读书,原来是在山茶小学教民办的。”赖天阳说。
“今年新来了不少老师啊。”章晓红问她的妈妈俞春花,娘儿俩站在一起就像是两姐妹。听俞大寨说,俞春花十六岁生了孩子,想必就是这眼前的章晓红了。
“是的,那个赖老师是和你表哥一起分来的。”俞春花在门口一边梳头一边说。
俞校长打算把新房子修在石牛镇古驿道边上。这里有古石田驿遗存,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相传伍子胥曾在此练兵。北宋文豪苏东坡游览此地时写下《过石田驿》,其中有“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之名句。俞校长在这里盖房子,想必是看上这里修竹清泉的幽静环境。
上官致远和赖天阳两个人去的时候,俞大寨、章敬亭主任和总务主任几个人已经干了好一大阵了,这会儿正在窑基上休息着,吸着烟,就像普通民工一样说着粗话,不时爆出屌长□□短的粗口。
“真是不得了,哪里像个老师……”一个帮工的庄稼汉揶揄道。
“老师怎么啦?老师难道不长□□的?脱了裤子不和你一样的?”俞大寨接过话茬道。
“俞大寨,你是狗嘴吐不出象牙!”赖天阳笑着说,“你看这周围的景色,除了竹子、清泉,还有漫山遍野的红枫叶,好歹得吟首诗啊!‘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首杜甫的诗,我也会!‘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俞大寨没等赖天阳把诗朗诵完,顺口念出了后面两句,却故意把“坐爱”两个字念得很重,听上去有点怪怪的。
“俞大寨,那是杜牧写的,你是歪嘴和尚念经,啥词到了你嘴里都变了味!”赖天阳不免又把俞大寨奚落一番,他平日敢跟俞校长开玩笑,所以并不怕俞大寨不高兴。
赖天阳此时和上官致远在一起拆老旧的土房子,把拆下的土砖挑到窑基上,等箍窑时拿来做窑墙。俩人正拆着的时候,上官致远看到一个穿着野战部队作训服的背影,那青年正挑着一担砖坯一步一步地上了窑基。等他转过身来,上官致远愣住了,那居然是俞文辉,此时他的身上已是沾满了尘土。
“文辉!”上官致远冷不丁喊了一声。
“致远……你怎么会在这里?”俞文辉愣住了,那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正坐在窑基上休息的帮工是上官致远。
上官致远站了起来和俞文辉拥抱了一下,心情无比的激动。旁边的赖天阳看
到两个人抱在一起老半天才知道他们原来是战友。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我是在这里给别人代课。”上官致远苦笑着说。
“你回来了也不打声招呼,我从华县跑到华阴去找你,碰到通信连的一个见习军官说你已经回来了。”俞文辉说。
“考不上军校我都得回来,只不过,心中就是解不开这个结。”上官致远又沉浸在了往昔的不堪记忆中。
“还是不能太纠结,不然,走不出那人生失意的阴影。我不是也参加过军校学员苗子的选拔,团里的考试是通过了,但在师里给刷了下来。”俞文辉说到这里,似有不甘道,“我们团里有一个兰州的兵,他初中毕业就去参军了,居然也上了军校;我还听说他哥哥上的是西安第四军医大……”
“我跟你说的孟强强,他体校毕业,现在在西安陆军学院读书……每个人的命运好像是上天给你安排好的一样……可山一程,水一程,我们还得往前走!”上官致远道。
“现在教书,感觉怎么样?”俞文辉知道上官致远一直有点抑郁。
上官致远闻听此言只是默不作声,在这里教书不过是得过且过而已。
“百无一用是书生啊,我们还抵不上裘名金,在部队里泡妞不说,回来还有工作分配。”俞文辉想起了他的死对头裘名金。
“哦,裘名金现在也回来了。”上官致远说。
“裘名金回来好像工作都找好了,说是要到一个公路收费站当收费员。那小子就是个花心大萝卜,他复员时就把姜燕给撂了……这小子闲不住,过一阵子说不定会来找我玩。”俞文辉道。
“姜燕,姜菲。”上官致远似是自言自语道。
“姜菲在今年春节过后去了广东深圳打工,她在你退役回来后,给你写了两封信,只是你没有收到。老兵复员的前夕她从广东回来过,并且去华阴A团找过你,她还以为你在上军校,压根儿就不知道你已经回来了。”俞文辉说。
“她还去找我了?你又是怎么知道的?”上官致远心里掠过一丝感动。
“我都是听她姐说的。姜菲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孩子,她去A团没找到你,都哭了,看得出来她是个非常喜欢你的人。姜菲一冲动,还想来找你,最后被她姐姐劝住了。不过话说回来,你穿军装的样子确实是很帅,不像我这一米六多的个子……”俞文辉道。
“你现在回来有什么打算?”
“还没有想好,也想去南方深圳闯一闯,我有好几个战友已经过去了,可是一个退伍兵能做什么,无非就是当保安给那些老板看大门。有一个战友写信来叫我也去,里面有张他穿着保安服的照片,戴着个船形帽,好像挺神气的,但我看着就是别扭,哪有我们野战部队的国防绿穿起来带劲。”俞文辉看了看自己身上的作训服,上面已经满是灰尘,他于是用力地拍打了几下。
“那你喜欢干什么呢?”
“其实,我还是喜欢教书,最起码是个文化人,做的是斯文事。但是这点薪水也真是太少了,家里这么贫穷,无异于是杯水车薪。”俞文辉想到这里,忽然记起了一件事情,“哦,对了,我听我爸爸说,我妹妹俞文惠的学费是你担保的,等明天我给吧。”
“没想到俞文惠还真是你妹妹,那时,我就有点怀疑,只是没有多问。”上官致远说。
“我想我还是有可能重操旧业,只是当初从山茶小学走出去,现在又回来了,觉得不是个事儿,让有些人真是看不起啊。”俞文辉看了一眼在窑基上休息的章敬亭,意味深长地说。
“什么意思,谁看不起你了?”上官致远不明底里。
“章敬亭有个女儿,是和我一起在山茶小学教书的,在一起天长日久,我们俩就有一点像是谈恋爱的意思,虽然不是很张扬,可在这个闭塞的小山沟里,那也是大事。一开始她妈妈俞春花就反对,她说,她当初就是因为不懂事才上了章敬亭的当,找个老公就像找了个爹。章敬亭大她十岁,俞春花一直有点嫌弃。后来,章敬亭公开说,他女儿章晓红年龄还小,她还要去上学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嫌我是个民办老师,你想一个民办老师要想转正,要等到猴年马月啊。你不知道,我当初去当兵也是想争口气,在部队里混出个人样来,让章敬亭看一看。可不承想又回到这地方来丢人现眼了。”俞文辉道。
“民办老师经济条件差不说,主要是有些人有偏见,看不起民办老师。”上官致远想到养父也是民办老师,教了一辈子最后的晚景却是如此凄凉。
吃晚饭了的时间到了,上官致远和俞文辉坐在了一起。由于干的是重活,肚子里特别的饿,就像当年在新兵连里训练一样,到了吃饭就是拼搏。
“终于可以喝酒了。”赖天阳显得异常的兴奋,因为中午活没干完,大家基本上不敢喝酒,怕在窑基上掉下来。这会儿他和校长主任坐在一席,此时,他正喝得面红耳赤,大声地嚷嚷。
“今天我们一醉方休啊。”俞校长招呼着大家吃饭。
这时,俞瑶端了菜过来,她走到章主任身边说:“章主任,晓红在外面找你,可能是什么事情。”
“她为什么不进来?”总务主任正要和章敬亭喝酒,咕哝了一句。
“等一会儿啊。”章敬亭对总务主任说,又朝俞文辉那边看了一眼,他想女儿可能是知道俞文辉在这里,怕见面尴尬不想过来。正当他抽身离席的时候,章晓红已经进来了。
“你看,这就是章晓红。”俞文辉指着站在大门口的女孩对上官致远说。
上官致远这次算是看清了章晓红,她长得像俞春花一样皮肤白净,但身材显得苗条,在这个山窝窝里也算是只金凤凰了。上官致远扭过头对俞文辉说:“你们俩现在没什么瓜葛了?”
“你看她像是和我有什么关系的人吗?其实她早就看到我了,就是装着看不见。现在我是个普通的农民,她是师范生,和我更像是陌路人了。”俞文辉说。
吃完饭后,俞文辉说改天让上官致远去他家去喝酒。上官致远说,行吧,到时候,我把文惠班上的课任老师都叫上。
“那我呢?”不知什么时候,赖天阳站在了身后,他剔着牙齿,酒气扑鼻。
“那一起去吧。”俞文辉觉得眼前这个老师真是见面三分熟。
累了一整天上官致远等天黑和赖天阳回到学校时,根本不想动,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姜菲唱着信天游向上官致远走来,窑洞门前桃树上的姜菲笑靥如花……梦里神游情景变幻中,分明是华山之颠米琼醉人的眼神……
第二天下午放学后,上官致远、赖天阳、章安君还有一个教英语的章喜老师,几个人就一起去了俞文辉的家。
“今天是搭上官老师的福。”肥头大耳,皮肤粗糙的章喜笑得咧开的嘴露出被烟熏得焦黄的牙齿。章喜到学校来得晚,也是个高考落榜生,是被章敬亭弄来教英语的。
见到老师来了,俞文惠很是羞涩,不过她还是很礼貌地和老师打招呼。听章安君说,俞文惠的数学成绩相当好,他对俞文惠的好,家长也知道。俞文惠的爸爸说,孩子要是能读书,就让她上师范好了,这样早点出来工作。
一会儿,俞文惠的父亲回来了,他从村子里补皮鞋回来,见到老师,是那一贯谦卑的笑容。他听儿子文辉说,上官致远也是同年兵,他以为上官致远是退伍安置到学校来教书的。
“想不到俞文惠还有个当兵的哥哥。”吃完饭回来的路上章安君如是说。
“俞文惠的哥,将来不是你的哥吗?”赖天阳说。
“感情培养得差不多了,俞文惠今天对章老师就特别的关照,端茶倒水,添酒盛饭特别殷勤。”章喜说完,就很粗鄙的大笑起来。
“你们可别乱讲啊,得注意影响,八字都没有一撇。”章安君说。
赖天阳岔开话题说:“俞大寨班上的有个学生是从外面打工回来的,听说在深圳一个月七八百,抵得上我们几个月的工资了。”
“这个地方也真是的,一天到晚也就看到几个放牛的大妈大婶,看不到一个大姑娘。”章喜说着又笑了起来,嗓门特粗,像个屠夫。
“南下打工大潮涌起,都出去打工了,好一点的读个初中毕业,有的上个小学就出去了。”章安君说,“待在家里的一般是在读书的,或者是有工作的,可那些有工作的谁看得上我们这些穷教书匠啊。”
“前不久,我们村里的一个教民办的女老师抛弃了一个师范毕业的国家老师,和一个村里的赤脚医生结婚了,赤脚医生在村里开个诊所能来钱啊。所以说,一般有个工作单位的女孩根本就看不上这些窝在山沟里的穷教书匠。”章喜说得唾沫横飞。
“你们好歹还是个国家老师,像我和章喜这样的没名没份的‘老师’那就更不用说了。”上官致远感慨地说。
在90年代打工大潮风起云涌的中国,农村渐渐没有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成年的未成年的年轻一代几乎都涌向了江浙沿海、南国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