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啊,终于把领带送出去啦!”
算上时差,大洋彼岸这会应该是凌晨,沈思琪的声音脆生生的顺着手机听筒传过来,听着精神百倍的样子。
“又在做实验?”李凡心想她这亢奋劲准是又酗咖啡了。
“唉,别提了,这群小祖宗再不争气,我看我又要延毕了!”大洋彼岸的实验室里,沈思琪跟箱子里的小白鼠大眼对小眼,心如死灰道。
她当年本来只打算出国读个研,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跟了一个教授的项目,发现自己对社会心理学这块特别感兴趣,再加上她实在不想回家面对那个突然多出来的弟弟,于是就干脆申了博,于是十分光荣的在今年开启了她延毕的第二年。
李凡那边安静了一会,沈思琪猜到她应该利用午休时间躲在楼梯间抽烟,沈博士虽然光荣延毕了,但在十二年的心理学下她突然福至心灵的问道,“大四那年,你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想说说吗?沈博士免费提供咨询。”
李凡跟沈思琪都是很有边界感的人,很多事情只要对方不说,她们都不会主动问,当年李凡从诊室里出来抱住她哭成那样,沈思琪也没有主动问她当年发生了什么,她直觉李凡能抱着她哭那样一场已经是将她多大的脆弱袒露在自己面前,这个时候再刨根问底对她而言实在是太残忍也太不礼貌了,那之后她也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留学的事情,定期像老师打听一下她的情况,或者给她送点吃的。
但此刻,尽管她们之间隔着一整个太平洋,沈思琪却有种直觉,李凡需要自己陪着聊聊这件事。
“那年十一,我回老家参加了我表姐的婚礼。”李凡推开楼梯间的窗户,今天的天气不太好,雾蒙蒙的,空气里泛着水汽,北方很少有这样的天气。
窗户一打开,湿冷的风钻进来糊了李凡一脸,仿佛把她带回了表姐结婚的那一天。
表姐大她六岁,她从小对表姐的记忆是零碎的,她是父母口中那个中考全县前十,那个高考全县前十。
初一时,表姐回县一中做励志演讲,李凡当时个子高,只能站在班级最后面,她伸长了脖子,试图穿过黑压压的人群找到表姐的身影,然后小声对身边的同学骄傲的说“主席台上那个人是我亲表姐。”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这是那年表姐国旗下讲话的结尾,李凡当时还没学到海明威,她怀揣着对表姐满心的崇拜将这句话端端正正的摘抄到今后每一本读书笔记的第一页。
时隔不久她在表姐的升学宴上再次见到了表姐,升学宴上所有人都高兴的不得了,大舅喝的满脸通红,懒洋洋的靠在主位,周围的亲戚一个劲的恭维他教导有方,大舅一个劲的点头,大舅妈了呵呵的招呼客人,只是李凡却觉得表姐没那么高兴。
后来李凡才知道表姐当年以足以上一个好985的成绩上了省内的一所免费师范,李凡不明白即使是免费师范她也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非要选择那所学校。
直到她高考报志愿那年,李兴明按着头要让她报那所大学的免费师范生时,李凡跟她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争吵,李凡哭着拨通了表姐的电话。
表姐那时候已经回到了县一中教书,李凡哭的稀里哗啦的说完前因后果,表姐在那头重重的叹了口气,然后赶到家里来跟李兴明口干舌燥的说了三个小时。
“学法好啊,将来考公回咱们法院,那地位多高,姨夫你别看我现在轻松,每个月工资就那三瓜两枣,人家法院可比我们工资高多了,不信你去问问?”
李凡坐在表姐旁边觑着李兴明的脸色,她不明白表姐的这句话里的哪个关键词触动了李兴明,总之,李兴明最终同意了她去省内的一所综合性985学法,李凡在表姐的陪同下一起填报了志愿,她趁李兴明出去抽烟的功夫将第一志愿改成了离家很远的另一所学校。
表姐就在一旁看着,没有多说话,只是问她,“你想好了吗?”
李凡点点头,她那一刻刚刚从高中铺天盖地的题海里扎出来,对于这个世界的某些运行机制不甚了解,但那一刻直觉告诉她她必须离这里越远越好,高考,是她最好的机会。
后来录取结果出来,李凡只说是省内的那所学校滑档,李兴明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他这些天隐约听邻居说到自己女儿的学校档次要比她表姐的学校高一个档次,李凡摇身一变成为了他们家族第一个985大学生,李兴明出门都觉得自己腰杆倍直,于是也就欢天喜地的让她去外省上学了。
李凡最后一次见到表姐就是那年十一,在她的婚礼上。
那场婚礼留给李凡的印象是大片被风吹起的红色塑料薄膜。
新郎的妈妈执意要在老家办婚礼,表姐穿着不合身的婚纱站在用木板搭建的简易礼台上,李凡作为娘家人坐在最前面,她看见表姐裸露在外的胳膊动的发红,她身旁的新郎正声如洪钟地回答司仪的问题,
“生五个!”
台下的宾客们突然大笑起来,李凡不明白他们在笑什么。
司仪把话筒对准表姐,表姐沉默了半响,新郎拉了拉她的手,表姐还是没有说话,司仪见状连忙打圆场说是新娘子害羞了。
台下的人笑的更开心了,甚至有人吹起了口号,李凡在铺天盖地的笑声中感到一阵眩晕。
整场婚礼,所有人都很高兴,大舅和大舅妈高兴的迎来送往,表弟欢天喜地的背着表姐下车,新郎裹着紧绷的黑西装笑的满脸通红,只有表姐套着皱巴巴的婚纱孤零零的站在那里,她明明是这场婚礼的主角,看起来却是和这里最格格不入的一个人。
她就像那年在初一那年的国旗下讲话和高考完的升学宴上一样,像一棵寒冬里的小树苗,固执的挺立着。
冗长而烂俗的仪式终于结束,新郎新娘开始撒红包,一群小孩尖叫着冲上前抢红包,漫天的红包里,表姐跟李凡对视上,她冲李凡笑了笑,李凡恐怖的发现,她开始枯萎了。
李凡瞅了瞅新郎那张黑里透红的脸,问一边的妈妈新郎是做什么的,张凤霞正拿着手机了呵呵的拍抖音,漫不经心的说“跟着你大舅一起做装修的。”
李凡仿佛被雷击了一样,“他没上过大学?表姐好歹是个211学历!”
“人家初中学历那又咋了,人家可是给了你大舅18万彩礼呢?”张凤霞说完,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撇了李凡一眼说道,“你还看不起人家?你是985毕业,晓得以后能给我们挣到20万彩礼不?”
“那怎么不能,你们家凡凡这学历,这样貌,还不值20万彩礼?等明年毕业进了法院,那怕是不知道多少人上赶着来给你们送彩礼哟!”
张凤霞一边压不住笑容一边说哪有哪有。
李凡突然感到胃了一阵翻江倒海,她忍一路忍着找到卫生间,锁上门吐了个昏天黑地。
参加完婚礼的第二天李凡就买了最早的一趟车赶回了学校,走之前李兴明追问她考法院的事,李凡没说自己打算考研的事情,骗李兴明说自己明年就考回来,那时她的房间已经被收拾出来给弟弟李建伟住,她的东西不多,都被收到了床底下的储物柜里,大都是些奖杯奖状,李凡把这些东西收拾出来,趁其他人都不在家时交了上门取件都寄到了北京住的地方,整理书架的时候她突然发现,书架旁边的墙上贴上了一张奖状,李凡仔细看了看,才发现是李建伟小学是参加运动会的第三名奖状。
李凡想着自己那满满一箱的三好学生,突然觉得她从小学到高中埋头苦读的那十年没劲透了。
她想起小时候去表姐家玩,她问表姐自己能去她房间里睡午觉吗,表姐对她说,“那不是我的房间,这里也不是我家,这只我一个临时的居所。”
李凡看着这间自己住了十几年,发现它变得陌生起来,她拉着行李箱,带着自己所有的东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个她的临时居所。
“在那场婚礼上,我从我表姐身上,看到了我的命运。”冷风吹得李凡手脚冰凉,她也懒得把窗户关上,“你知道更可怕的是什么吗?”,不知道是不是太冷的缘故,李凡说话时声音不自觉的颤抖。
“我一直以为婚礼上他们说的生五个只是恶趣味,没想到后来她们竟然一直逼着我表姐追生男孩,后来在她怀第三胎的时候羊水栓塞,她走之后不到一年那个男的就又再婚了,我那两个小侄女上完初中就没再读了。”
沈思琪听到这心里一阵恶寒,凌晨的实验室冷冷清清,她熬了一夜,眼睛十分发酸。
“我妈给我打电话说这事的时候只知道一个劲的说她命苦,命苦?”李凡冷笑道,“明明这个她们一起联合起来杀了她,最后却还要装作悲天悯人的说她命苦!”
“李凡。”电话那头沈思琪察觉到李凡情绪激动,于是轻轻的唤了她一声。
李凡注意到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她深吸一口气,平复下情绪,继续说道,“那天回来以后我害怕极了,我晚上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那天在婚礼上一桌人在讨论怎么把我买个好价钱,也是那一刻我终于彻彻底底的卸下了自我欺骗,承认我爸妈不爱我这个事实。”
“我懂你,李凡。”沈思琪在那边说,“李凡,你说咱们生出来是女的,怎么就跟留了案底一样?怎么就他爹的这么艰难啊?”
“是啊,怎么就这么艰难啊?”
两个人隔着大洋彼岸,对着电话筒,无声的苦笑。
这天晚上李凡晚上下班回家,打开电脑查看邮件时发现沈思琪给自己发了一封邮件,李凡点开视频,视频内容是恒河猴实验,李凡安安静静的看完了整个视频,当遍体鳞伤地小猴子一遍又一遍去抱“钢丝球妈妈”时,李凡感到自己心里有一块尘封多年的冰面突然碎裂,裂缝不断蔓延,李凡看着电脑上的小猴子,撕心裂肺的哭了起来。
电脑屏幕上,沈思琪在邮件里写到,我和我的导师还有同门们一致认为,其实父母对子女的爱一直都是有条件的,只有子女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因为那才是出于生物本能。
算上时差,大洋彼岸这会应该是凌晨,沈思琪的声音脆生生的顺着手机听筒传过来,听着精神百倍的样子。
“又在做实验?”李凡心想她这亢奋劲准是又酗咖啡了。
“唉,别提了,这群小祖宗再不争气,我看我又要延毕了!”大洋彼岸的实验室里,沈思琪跟箱子里的小白鼠大眼对小眼,心如死灰道。
她当年本来只打算出国读个研,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跟了一个教授的项目,发现自己对社会心理学这块特别感兴趣,再加上她实在不想回家面对那个突然多出来的弟弟,于是就干脆申了博,于是十分光荣的在今年开启了她延毕的第二年。
李凡那边安静了一会,沈思琪猜到她应该利用午休时间躲在楼梯间抽烟,沈博士虽然光荣延毕了,但在十二年的心理学下她突然福至心灵的问道,“大四那年,你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想说说吗?沈博士免费提供咨询。”
李凡跟沈思琪都是很有边界感的人,很多事情只要对方不说,她们都不会主动问,当年李凡从诊室里出来抱住她哭成那样,沈思琪也没有主动问她当年发生了什么,她直觉李凡能抱着她哭那样一场已经是将她多大的脆弱袒露在自己面前,这个时候再刨根问底对她而言实在是太残忍也太不礼貌了,那之后她也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留学的事情,定期像老师打听一下她的情况,或者给她送点吃的。
但此刻,尽管她们之间隔着一整个太平洋,沈思琪却有种直觉,李凡需要自己陪着聊聊这件事。
“那年十一,我回老家参加了我表姐的婚礼。”李凡推开楼梯间的窗户,今天的天气不太好,雾蒙蒙的,空气里泛着水汽,北方很少有这样的天气。
窗户一打开,湿冷的风钻进来糊了李凡一脸,仿佛把她带回了表姐结婚的那一天。
表姐大她六岁,她从小对表姐的记忆是零碎的,她是父母口中那个中考全县前十,那个高考全县前十。
初一时,表姐回县一中做励志演讲,李凡当时个子高,只能站在班级最后面,她伸长了脖子,试图穿过黑压压的人群找到表姐的身影,然后小声对身边的同学骄傲的说“主席台上那个人是我亲表姐。”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这是那年表姐国旗下讲话的结尾,李凡当时还没学到海明威,她怀揣着对表姐满心的崇拜将这句话端端正正的摘抄到今后每一本读书笔记的第一页。
时隔不久她在表姐的升学宴上再次见到了表姐,升学宴上所有人都高兴的不得了,大舅喝的满脸通红,懒洋洋的靠在主位,周围的亲戚一个劲的恭维他教导有方,大舅一个劲的点头,大舅妈了呵呵的招呼客人,只是李凡却觉得表姐没那么高兴。
后来李凡才知道表姐当年以足以上一个好985的成绩上了省内的一所免费师范,李凡不明白即使是免费师范她也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非要选择那所学校。
直到她高考报志愿那年,李兴明按着头要让她报那所大学的免费师范生时,李凡跟她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争吵,李凡哭着拨通了表姐的电话。
表姐那时候已经回到了县一中教书,李凡哭的稀里哗啦的说完前因后果,表姐在那头重重的叹了口气,然后赶到家里来跟李兴明口干舌燥的说了三个小时。
“学法好啊,将来考公回咱们法院,那地位多高,姨夫你别看我现在轻松,每个月工资就那三瓜两枣,人家法院可比我们工资高多了,不信你去问问?”
李凡坐在表姐旁边觑着李兴明的脸色,她不明白表姐的这句话里的哪个关键词触动了李兴明,总之,李兴明最终同意了她去省内的一所综合性985学法,李凡在表姐的陪同下一起填报了志愿,她趁李兴明出去抽烟的功夫将第一志愿改成了离家很远的另一所学校。
表姐就在一旁看着,没有多说话,只是问她,“你想好了吗?”
李凡点点头,她那一刻刚刚从高中铺天盖地的题海里扎出来,对于这个世界的某些运行机制不甚了解,但那一刻直觉告诉她她必须离这里越远越好,高考,是她最好的机会。
后来录取结果出来,李凡只说是省内的那所学校滑档,李兴明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他这些天隐约听邻居说到自己女儿的学校档次要比她表姐的学校高一个档次,李凡摇身一变成为了他们家族第一个985大学生,李兴明出门都觉得自己腰杆倍直,于是也就欢天喜地的让她去外省上学了。
李凡最后一次见到表姐就是那年十一,在她的婚礼上。
那场婚礼留给李凡的印象是大片被风吹起的红色塑料薄膜。
新郎的妈妈执意要在老家办婚礼,表姐穿着不合身的婚纱站在用木板搭建的简易礼台上,李凡作为娘家人坐在最前面,她看见表姐裸露在外的胳膊动的发红,她身旁的新郎正声如洪钟地回答司仪的问题,
“生五个!”
台下的宾客们突然大笑起来,李凡不明白他们在笑什么。
司仪把话筒对准表姐,表姐沉默了半响,新郎拉了拉她的手,表姐还是没有说话,司仪见状连忙打圆场说是新娘子害羞了。
台下的人笑的更开心了,甚至有人吹起了口号,李凡在铺天盖地的笑声中感到一阵眩晕。
整场婚礼,所有人都很高兴,大舅和大舅妈高兴的迎来送往,表弟欢天喜地的背着表姐下车,新郎裹着紧绷的黑西装笑的满脸通红,只有表姐套着皱巴巴的婚纱孤零零的站在那里,她明明是这场婚礼的主角,看起来却是和这里最格格不入的一个人。
她就像那年在初一那年的国旗下讲话和高考完的升学宴上一样,像一棵寒冬里的小树苗,固执的挺立着。
冗长而烂俗的仪式终于结束,新郎新娘开始撒红包,一群小孩尖叫着冲上前抢红包,漫天的红包里,表姐跟李凡对视上,她冲李凡笑了笑,李凡恐怖的发现,她开始枯萎了。
李凡瞅了瞅新郎那张黑里透红的脸,问一边的妈妈新郎是做什么的,张凤霞正拿着手机了呵呵的拍抖音,漫不经心的说“跟着你大舅一起做装修的。”
李凡仿佛被雷击了一样,“他没上过大学?表姐好歹是个211学历!”
“人家初中学历那又咋了,人家可是给了你大舅18万彩礼呢?”张凤霞说完,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撇了李凡一眼说道,“你还看不起人家?你是985毕业,晓得以后能给我们挣到20万彩礼不?”
“那怎么不能,你们家凡凡这学历,这样貌,还不值20万彩礼?等明年毕业进了法院,那怕是不知道多少人上赶着来给你们送彩礼哟!”
张凤霞一边压不住笑容一边说哪有哪有。
李凡突然感到胃了一阵翻江倒海,她忍一路忍着找到卫生间,锁上门吐了个昏天黑地。
参加完婚礼的第二天李凡就买了最早的一趟车赶回了学校,走之前李兴明追问她考法院的事,李凡没说自己打算考研的事情,骗李兴明说自己明年就考回来,那时她的房间已经被收拾出来给弟弟李建伟住,她的东西不多,都被收到了床底下的储物柜里,大都是些奖杯奖状,李凡把这些东西收拾出来,趁其他人都不在家时交了上门取件都寄到了北京住的地方,整理书架的时候她突然发现,书架旁边的墙上贴上了一张奖状,李凡仔细看了看,才发现是李建伟小学是参加运动会的第三名奖状。
李凡想着自己那满满一箱的三好学生,突然觉得她从小学到高中埋头苦读的那十年没劲透了。
她想起小时候去表姐家玩,她问表姐自己能去她房间里睡午觉吗,表姐对她说,“那不是我的房间,这里也不是我家,这只我一个临时的居所。”
李凡看着这间自己住了十几年,发现它变得陌生起来,她拉着行李箱,带着自己所有的东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个她的临时居所。
“在那场婚礼上,我从我表姐身上,看到了我的命运。”冷风吹得李凡手脚冰凉,她也懒得把窗户关上,“你知道更可怕的是什么吗?”,不知道是不是太冷的缘故,李凡说话时声音不自觉的颤抖。
“我一直以为婚礼上他们说的生五个只是恶趣味,没想到后来她们竟然一直逼着我表姐追生男孩,后来在她怀第三胎的时候羊水栓塞,她走之后不到一年那个男的就又再婚了,我那两个小侄女上完初中就没再读了。”
沈思琪听到这心里一阵恶寒,凌晨的实验室冷冷清清,她熬了一夜,眼睛十分发酸。
“我妈给我打电话说这事的时候只知道一个劲的说她命苦,命苦?”李凡冷笑道,“明明这个她们一起联合起来杀了她,最后却还要装作悲天悯人的说她命苦!”
“李凡。”电话那头沈思琪察觉到李凡情绪激动,于是轻轻的唤了她一声。
李凡注意到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她深吸一口气,平复下情绪,继续说道,“那天回来以后我害怕极了,我晚上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那天在婚礼上一桌人在讨论怎么把我买个好价钱,也是那一刻我终于彻彻底底的卸下了自我欺骗,承认我爸妈不爱我这个事实。”
“我懂你,李凡。”沈思琪在那边说,“李凡,你说咱们生出来是女的,怎么就跟留了案底一样?怎么就他爹的这么艰难啊?”
“是啊,怎么就这么艰难啊?”
两个人隔着大洋彼岸,对着电话筒,无声的苦笑。
这天晚上李凡晚上下班回家,打开电脑查看邮件时发现沈思琪给自己发了一封邮件,李凡点开视频,视频内容是恒河猴实验,李凡安安静静的看完了整个视频,当遍体鳞伤地小猴子一遍又一遍去抱“钢丝球妈妈”时,李凡感到自己心里有一块尘封多年的冰面突然碎裂,裂缝不断蔓延,李凡看着电脑上的小猴子,撕心裂肺的哭了起来。
电脑屏幕上,沈思琪在邮件里写到,我和我的导师还有同门们一致认为,其实父母对子女的爱一直都是有条件的,只有子女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因为那才是出于生物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