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各县官员回到各自治下,开始清查马户名册,而州衙的官员则在萧懿龄手下的陪同下,在银库清点银两。
这笔银子乃是李自昌案后,朝廷抄没鲁国公府等涉案官员府第所获的银两,共计两千余万两。这些财物被收归国库后,皇帝便拨出了一百万两,作为补贴宾州百姓的慰抚款,随萧懿龄的钦使队伍到达宾州。目的就是帮助被那些违法官员搜刮压榨多年的百姓,尤其是马户,让他们能够从酷政中缓过一口气来。后面还会有专门用于建设马场、购进种+马的款项,还有针对马户制度更加完善的政策,逐渐下达。
而萧懿龄此来宾州最重要的任务,便是监督这笔慰抚款的发放,让这些钱能真正发到百姓手中。
慰抚款的发放是以县为单位,萧懿龄随机抽了两个县前去视察。第一天还算一切顺利,可第二天去魏县的钱款发放现场的时候,却遇到了波折。
·
彼时魏县的许多百姓听闻朝廷要发慰抚款,便一股脑地都冲到了县衙门口。贺琤却早就安排了时间,周边各村,每村半日,依次前来县衙门口领取慰抚款,较远的村落则由专人上门发放。
贺琤在县衙旁专门贴了告示,还派人在一边大声诵读。
几个书吏搬着桌椅,在县衙大门口坐下,三人一组负责登记与发放,周围还有衙役组织人们耐心排队,现场一片井然有序。
萧懿龄到达魏县县衙门口时,看到的便是这样的景象。
她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不住地称赞贺琤,并嘱咐身边州衙官员,可以将魏县的做法告诉其他县,让他们也照做。
“……收款的登记一定要做好,和名册要能够一一对应。最好是不漏过一个人,也绝不许有人钻这个空子,反复领取……”萧懿龄正同身边的官员说着话,便听见队伍前方传来一阵争论声。
萧懿龄见状,走近了那逐渐围起来的人群,才听到一道老人家的声音:“我也是马户!我为什么不能领?!”
他面前的书吏一人正在快速翻动着桌上的簿册,一人不动声色地将钱箱护住,剩下一人则在劝解道:“老人家您别急,不是说您不能领到钱。只要是宾州良籍的成年男女,就都可以领到每人二两,每户最多十两的慰抚款,若是马户,则每人可领三两,每户最多十五两。这个数不是咱们县衙说了算的,更不是我一个书吏说了算,那是圣上和御赐钦使定下的!绝不是故意为难您老人家,您的户籍在宾州簿册上,那是一定有钱领的。”
“你别跟我打马虎眼!我问的是,我为何不能领那马户的银子,而是只能领普通良籍的份?”老人家气急,用手中的竹杖重重敲着地面。
眼看那老人家气得面色涨红,周围人群骚动,萧懿龄上前问道:“怎么回事?”
书吏不认得萧懿龄,却认得她身后陪同的贺琤,连忙解释道:“这位老伯说自己是马户,可县衙近五年的养马交马记录里都没有他的名字,按例是不能领马户专用的慰抚款的。而且规定是要本人到场签押,才能领钱,可他拿了自己的二两银子,却还坚持要将老伴和女儿女婿一家的银子都领到。”
老人家则紧随其后扬声道:“我张老汉养了一辈子马,老伴也跟着我养了一辈子马,女儿嫁给了隔壁村的马户,,也是一直养马。怎么现在我们就不是马户了呢?!”
萧懿龄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难以沟通的人,但既已站出来询问,众目睽睽之下,总不能逃避问题,这时候再甩手让他人处理。
于是,萧懿龄只得耐着性子,一个一个问题地同这位张老汉解释。
“老人家,不是不给您的老伴,还有女儿女婿她们的钱,只是县衙有规定,必须本人过来签字画押,才能领钱。您老伴要是身体不好不方便过来的话,过几日县衙的人也会上门发放。”
“至于您的女儿女婿一家,您刚才也说了,他们是隔壁村的,得要轮到他们村的那天,再到县衙来现场签字画押,才能领到钱。”
张老汉这下才听懂了,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无限的悲戚:“但是……我老伴,和女儿女婿一家,都已经死了啊……我的小花哟,嫁到那彭家,舍了半条命生下的外孙子和外孙女,却被人逼死了!他们一家子都是被前头那位官老爷害死的啊!姑娘,你说,现在好日子终于来了,为啥没有他们的份儿啊?你们为啥不早来半年啊?”
张老汉一时情急,竟抓住萧懿龄的手腕哭诉着。
在被老人家抓住手腕的一刻,萧懿龄便察觉到,周围的顾定安、贺琤等人都紧张起来,仿佛生怕这村汉激动起来,伤到公主殿下。
但萧懿龄却示意他们稍安勿躁,因为她感受到了,面前这位老人家,内心深深的悲切和不解。
在他看来,自己的妻子儿女皆亡于□□,如今虽已拨乱反正,可官府的行为,自己这个苟活于世的糟老头子有钱拿,死去的家人却无人问津。官府对这些悲惨遭遇不闻不问,更是对亡者的否认。
在场村民,其实都有相同的疑问。
他们都有亲人是在李自昌的暴力掳掠下,或直接被杀,或活不下去被逼死,但却无人有胆量像张老汉那样,拍着桌子跟官府的人叫板,更没人想到,这位一看就高不可攀的高门贵女,会耐心细致地同他们这些无知粗人讲解。
而萧懿龄,则是在听到张老汉提起女儿夫家姓彭,又生了一儿一女时,心中起了警觉。待老人微微平复心情,她问道:“老人家,您那外孙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的营生的?”
“他叫彭果,是个当兵的。但张老汉能拿这条命担保,他从未像宾州军里的那些畜生一样,欺压乡里啊。可后来小花一家被县衙的恶吏害死,然后不知怎的,军中又传来消息,说小果偷了将军的东西,被处死了。天地良心,小果那孩子,便是多拿了旁人一根柴,都是要还的,怎么会偷将军的东西呢?”张老汉想到惨死的乖外孙,忍不住悲愤交加。
萧懿龄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巧,她无意中遇到的老者,竟就是彭果的外祖,从调查的消息上看,他也是彭果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
在查办李自昌一案中,彭果拼死送出的那本账簿,堪称是其中最关键的证据,所以朝廷对彭果也另有封赏,圣旨随着这笔慰抚款,一并被带到宾州。
贺琤将彭果的事迹宣告众人,在场的官吏和百姓们也都露出了敬佩的神情,对于张老汉能够拿到额外的一大笔钱,也就不再嫉恨。
可是,张老汉并没有如众人预想中的,拿了钱便感恩戴德欢天喜地地走人,而是追问道:“那,马户的钱到底怎么算呢?还有,被害死的那些人,就真的没有钱拿了吗?”
周围的同村乡民见状,打抱不平道:“张老汉,你别太贪了啊!都拿了朝廷那么多钱了,还计较这仨瓜俩枣?”
可张老汉见那人说话,却眉毛一竖,怒道:“就你小子站着说话不腰疼!你问问身后这些人,是我张老汉一家近些年养不起马,所以没交过马吗?是只有我家里人被害死过吗?是,老张我如今拿了外孙子的卖命钱,手里宽裕了,但其他人呢?不是得赶着这青天大老爷、不是,青天大、大娘子在这,将这些章程问个清楚吗?”
此话一出,乡民们纷纷不作声,而是露出赞同的神色。
她沉吟良久,看向了身旁的贺琤。贺琤立刻上前道:“现在登记马户,用的是近五年来的马匹交易记录整理出来的名单。但,确实有许多马户因家中拮据养不起马,而另寻出路。”
“县衙应该有马户的户籍名册?”
“有。下官这就命他们改用户籍名册登记。”
确定了自己可以多领一两银子,在场的马户发出阵阵欢呼。
而萧懿龄则站到了县衙门口的台阶上,面向阶下那一张张黝黑的面孔和期待的眼神,深吸一口气,说道:
“诸位乡亲,我知道,这些年大家都受了许多苦,也有不少亲朋好友,没能等到拨乱反正,云消雾散的这一天。但是,大家要相信朝廷,相信贺县令,能够让大家早点过上好日子。我们的亲人虽然去了,但我们还要好好生活。”
“说白了,今天把大家叫过来,并不是为了补偿。因为就算发了钱,人死不能复生,我们的亲人也回不来了!今日朝廷给大家发下这笔钱,还免除了今年的赋税,是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开始我们新的生活。请大家相信,今后的宾州,今后的魏县,大家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说到动情处,萧懿龄也忍不住湿了眼眶。
是啊,亲人已经回不来了,以后的日子才更重要。听着萧懿龄这番话,张老汉不禁老泪纵横,他颤巍巍地跪在地上,大声道:“多谢贺县令!多谢青天大娘子!”
萧懿龄来不及搀扶,便见他身后的一众乡民皆纷纷伏跪于地,口中喊着“多谢贺县令!多谢青天大娘子!”那充满希望的呼声能冲破宾州的阴霾,也可直抵人心。
一时间,萧懿龄竟愣在了那里。
她曾见过无数臣工百姓对着皇帝山呼万岁的场面,也曾见过无数人对她行叩拜大礼,敬称“荣惠公主殿下”。可此刻却觉得,那些万分尊贵的称号,都没有这些乡民口中朴实无华的一句“青天大娘子”动听。
这笔银子乃是李自昌案后,朝廷抄没鲁国公府等涉案官员府第所获的银两,共计两千余万两。这些财物被收归国库后,皇帝便拨出了一百万两,作为补贴宾州百姓的慰抚款,随萧懿龄的钦使队伍到达宾州。目的就是帮助被那些违法官员搜刮压榨多年的百姓,尤其是马户,让他们能够从酷政中缓过一口气来。后面还会有专门用于建设马场、购进种+马的款项,还有针对马户制度更加完善的政策,逐渐下达。
而萧懿龄此来宾州最重要的任务,便是监督这笔慰抚款的发放,让这些钱能真正发到百姓手中。
慰抚款的发放是以县为单位,萧懿龄随机抽了两个县前去视察。第一天还算一切顺利,可第二天去魏县的钱款发放现场的时候,却遇到了波折。
·
彼时魏县的许多百姓听闻朝廷要发慰抚款,便一股脑地都冲到了县衙门口。贺琤却早就安排了时间,周边各村,每村半日,依次前来县衙门口领取慰抚款,较远的村落则由专人上门发放。
贺琤在县衙旁专门贴了告示,还派人在一边大声诵读。
几个书吏搬着桌椅,在县衙大门口坐下,三人一组负责登记与发放,周围还有衙役组织人们耐心排队,现场一片井然有序。
萧懿龄到达魏县县衙门口时,看到的便是这样的景象。
她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不住地称赞贺琤,并嘱咐身边州衙官员,可以将魏县的做法告诉其他县,让他们也照做。
“……收款的登记一定要做好,和名册要能够一一对应。最好是不漏过一个人,也绝不许有人钻这个空子,反复领取……”萧懿龄正同身边的官员说着话,便听见队伍前方传来一阵争论声。
萧懿龄见状,走近了那逐渐围起来的人群,才听到一道老人家的声音:“我也是马户!我为什么不能领?!”
他面前的书吏一人正在快速翻动着桌上的簿册,一人不动声色地将钱箱护住,剩下一人则在劝解道:“老人家您别急,不是说您不能领到钱。只要是宾州良籍的成年男女,就都可以领到每人二两,每户最多十两的慰抚款,若是马户,则每人可领三两,每户最多十五两。这个数不是咱们县衙说了算的,更不是我一个书吏说了算,那是圣上和御赐钦使定下的!绝不是故意为难您老人家,您的户籍在宾州簿册上,那是一定有钱领的。”
“你别跟我打马虎眼!我问的是,我为何不能领那马户的银子,而是只能领普通良籍的份?”老人家气急,用手中的竹杖重重敲着地面。
眼看那老人家气得面色涨红,周围人群骚动,萧懿龄上前问道:“怎么回事?”
书吏不认得萧懿龄,却认得她身后陪同的贺琤,连忙解释道:“这位老伯说自己是马户,可县衙近五年的养马交马记录里都没有他的名字,按例是不能领马户专用的慰抚款的。而且规定是要本人到场签押,才能领钱,可他拿了自己的二两银子,却还坚持要将老伴和女儿女婿一家的银子都领到。”
老人家则紧随其后扬声道:“我张老汉养了一辈子马,老伴也跟着我养了一辈子马,女儿嫁给了隔壁村的马户,,也是一直养马。怎么现在我们就不是马户了呢?!”
萧懿龄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难以沟通的人,但既已站出来询问,众目睽睽之下,总不能逃避问题,这时候再甩手让他人处理。
于是,萧懿龄只得耐着性子,一个一个问题地同这位张老汉解释。
“老人家,不是不给您的老伴,还有女儿女婿她们的钱,只是县衙有规定,必须本人过来签字画押,才能领钱。您老伴要是身体不好不方便过来的话,过几日县衙的人也会上门发放。”
“至于您的女儿女婿一家,您刚才也说了,他们是隔壁村的,得要轮到他们村的那天,再到县衙来现场签字画押,才能领到钱。”
张老汉这下才听懂了,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无限的悲戚:“但是……我老伴,和女儿女婿一家,都已经死了啊……我的小花哟,嫁到那彭家,舍了半条命生下的外孙子和外孙女,却被人逼死了!他们一家子都是被前头那位官老爷害死的啊!姑娘,你说,现在好日子终于来了,为啥没有他们的份儿啊?你们为啥不早来半年啊?”
张老汉一时情急,竟抓住萧懿龄的手腕哭诉着。
在被老人家抓住手腕的一刻,萧懿龄便察觉到,周围的顾定安、贺琤等人都紧张起来,仿佛生怕这村汉激动起来,伤到公主殿下。
但萧懿龄却示意他们稍安勿躁,因为她感受到了,面前这位老人家,内心深深的悲切和不解。
在他看来,自己的妻子儿女皆亡于□□,如今虽已拨乱反正,可官府的行为,自己这个苟活于世的糟老头子有钱拿,死去的家人却无人问津。官府对这些悲惨遭遇不闻不问,更是对亡者的否认。
在场村民,其实都有相同的疑问。
他们都有亲人是在李自昌的暴力掳掠下,或直接被杀,或活不下去被逼死,但却无人有胆量像张老汉那样,拍着桌子跟官府的人叫板,更没人想到,这位一看就高不可攀的高门贵女,会耐心细致地同他们这些无知粗人讲解。
而萧懿龄,则是在听到张老汉提起女儿夫家姓彭,又生了一儿一女时,心中起了警觉。待老人微微平复心情,她问道:“老人家,您那外孙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的营生的?”
“他叫彭果,是个当兵的。但张老汉能拿这条命担保,他从未像宾州军里的那些畜生一样,欺压乡里啊。可后来小花一家被县衙的恶吏害死,然后不知怎的,军中又传来消息,说小果偷了将军的东西,被处死了。天地良心,小果那孩子,便是多拿了旁人一根柴,都是要还的,怎么会偷将军的东西呢?”张老汉想到惨死的乖外孙,忍不住悲愤交加。
萧懿龄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巧,她无意中遇到的老者,竟就是彭果的外祖,从调查的消息上看,他也是彭果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
在查办李自昌一案中,彭果拼死送出的那本账簿,堪称是其中最关键的证据,所以朝廷对彭果也另有封赏,圣旨随着这笔慰抚款,一并被带到宾州。
贺琤将彭果的事迹宣告众人,在场的官吏和百姓们也都露出了敬佩的神情,对于张老汉能够拿到额外的一大笔钱,也就不再嫉恨。
可是,张老汉并没有如众人预想中的,拿了钱便感恩戴德欢天喜地地走人,而是追问道:“那,马户的钱到底怎么算呢?还有,被害死的那些人,就真的没有钱拿了吗?”
周围的同村乡民见状,打抱不平道:“张老汉,你别太贪了啊!都拿了朝廷那么多钱了,还计较这仨瓜俩枣?”
可张老汉见那人说话,却眉毛一竖,怒道:“就你小子站着说话不腰疼!你问问身后这些人,是我张老汉一家近些年养不起马,所以没交过马吗?是只有我家里人被害死过吗?是,老张我如今拿了外孙子的卖命钱,手里宽裕了,但其他人呢?不是得赶着这青天大老爷、不是,青天大、大娘子在这,将这些章程问个清楚吗?”
此话一出,乡民们纷纷不作声,而是露出赞同的神色。
她沉吟良久,看向了身旁的贺琤。贺琤立刻上前道:“现在登记马户,用的是近五年来的马匹交易记录整理出来的名单。但,确实有许多马户因家中拮据养不起马,而另寻出路。”
“县衙应该有马户的户籍名册?”
“有。下官这就命他们改用户籍名册登记。”
确定了自己可以多领一两银子,在场的马户发出阵阵欢呼。
而萧懿龄则站到了县衙门口的台阶上,面向阶下那一张张黝黑的面孔和期待的眼神,深吸一口气,说道:
“诸位乡亲,我知道,这些年大家都受了许多苦,也有不少亲朋好友,没能等到拨乱反正,云消雾散的这一天。但是,大家要相信朝廷,相信贺县令,能够让大家早点过上好日子。我们的亲人虽然去了,但我们还要好好生活。”
“说白了,今天把大家叫过来,并不是为了补偿。因为就算发了钱,人死不能复生,我们的亲人也回不来了!今日朝廷给大家发下这笔钱,还免除了今年的赋税,是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开始我们新的生活。请大家相信,今后的宾州,今后的魏县,大家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说到动情处,萧懿龄也忍不住湿了眼眶。
是啊,亲人已经回不来了,以后的日子才更重要。听着萧懿龄这番话,张老汉不禁老泪纵横,他颤巍巍地跪在地上,大声道:“多谢贺县令!多谢青天大娘子!”
萧懿龄来不及搀扶,便见他身后的一众乡民皆纷纷伏跪于地,口中喊着“多谢贺县令!多谢青天大娘子!”那充满希望的呼声能冲破宾州的阴霾,也可直抵人心。
一时间,萧懿龄竟愣在了那里。
她曾见过无数臣工百姓对着皇帝山呼万岁的场面,也曾见过无数人对她行叩拜大礼,敬称“荣惠公主殿下”。可此刻却觉得,那些万分尊贵的称号,都没有这些乡民口中朴实无华的一句“青天大娘子”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