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下午,萧懿龄在返回州城的马车上,还在回味着那句“青天大娘子”。
顾定安看见她脸上那痴痴笑意,口中也不住喃喃的样子。说实话,有一点点傻气,但也是他从未见过的神采飞扬。
顾定安不禁也笑道:“这么喜欢吗?”
“嗯,”萧懿龄重重地点头道,“特别喜欢!就好像……我做的那些事,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
“嗯?那之前是没有意义吗?”
“不一样。”
以前无论是教训李钧,还是对抗整个李家,都是为了她自己。
为了自保,为了取消那个荒唐的婚约,为了报复李自昌的猖狂威胁,还有,为了那个最初的目的,调查母亲的死因。
这些,都是她一个人的事。
可是今日,见到那么多人,因为她的举动而受益、甚至获救。那些淳朴的百姓,带着热切的期盼,对她感恩戴德。他们甚至不知道她是谁,只因她是为他们说话的人。
这样朴实、单纯,又热烈的情感,如何能让萧懿龄不深受触动呢?
民众的愿望啊,虽然微小如萤火,但当聚集起来时,亦可点亮长夜。
·
回到宾州府衙的萧懿龄,还见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客人。
“你是……钱府管家?”萧懿龄讶异道。
面前的中年男子一袭素衣,瑟瑟发抖地跪在厅中,道:“小人钱贵拜见荣惠公主!”
“有什么事吗?”萧懿龄不解地问道。
几日前,钱县令便已经被抓,钱府财产也尽数抄没,可这管家竟没有销声匿迹躲避风头,反而还亲自登门?
钱贵说道:“不知殿下可还记得,当初钱府花园里的红香姑娘?”
“记得。”
怎么会不记得,当初萧懿龄和顾定安假作客商上门谈生意,宴上那位红香姑娘被钱县令一脚踢伤。萧懿龄也是从与红香的对话中才确定,她见到的那位“钱员外”乃是由钱县令假扮,从而推测出所谓“钱县令被吴盛明所杀”的真相。
“是红香姑娘派小人来的。小人现在是花坞镇船厂的管事,而红香姑娘则是船厂老板。姑娘说,殿下曾在我们船厂定了一艘船,已经付过定金,如今这船已经备好,想请教殿下什么时候去提?”
“红香成了船厂老板?!”
“是。”
萧懿龄思虑片刻,随即吩咐下人,带钱贵去赵云袖那里支取尾款。
可钱贵却道:“红香姑娘说过,殿下的金玉良言,一字千金,便算是抵过尾款了。”传完了话,便匆匆离去。
按理说,那船厂也是钱家财产,本该同钱府一起,没入县衙档库。可那船厂非但安然无恙照常经营,还换了一个钱府侍女作老板,真是匪夷所思。
萧懿龄实在好奇,他们离开魏县的这段时日,那钱府究竟发生了何事。所以,当即派出已经伤愈的陆酒前去打探。
第二日,萧懿龄正在翻看下面各县交上来的账目时,陆酒便回来了。
“主子,打探清楚了。那红香本是钱员外的通房,二人情投意合,钱府众人都知道,钱员外待红香极好。当初咱们离开魏县后的第二日,钱府便请了大夫,据说红香被诊出已有三个多月的身孕。后来不知怎的,钱员外便将红香送出了钱府,但是又将船厂给了她。现在红香人在花坞镇,而她和腹中的孩子,还有那个船厂,因为已经在官府改了契档,所以就不算是钱府的了。”
“原来如此……”萧懿龄身子向后靠在椅背上,沉思着。
想来那钱县令虽然设计让兄长钱员外替死,还冒充了兄长的身份,却始终良心难安。
得知红香腹中怀有兄长的遗腹子,又发现了自己那些密信遗失,生怕东窗事发,无法保护兄长唯一的后代。于是他先是假意将红香逐出钱府,却又暗中将钱府最大的船厂过给了红香。船厂算是红香亡夫的遗产,既可以保障他们母子今后的生活,也算是一份念想。如此安排,倒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而那红香显然也是个有志气的,一介女流能坐稳船厂老板的位子,想来是十分不易。
对于自己这个识破钱县令诡计,令之伏法的人,红香能做的便是将那艘船送给她了。
想明白了这些,萧懿龄当即下令,命韩彬带着文杏和一小队人马,先行前往花坞镇打点,三日后,乘船返京。
·
三日后,花坞镇码头。
宾州新上任的戴刺史携州府众官员,在码头送别钦使荣惠公主,贺琤也在其列。
萧懿龄同戴刺史寒暄过后,便将贺琤单独叫到了一边。
“东玉,借一步说话。”
“殿下有何吩咐?”贺琤略显疲惫的脸上,满是严肃的神情,想是近几日忙着发放慰抚款,还要看着手下官吏整理账簿,分身乏术,就连这场送别也是勉强挤出一点时间来的。
萧懿龄含笑道:“上次回州城后我才想起,你手下那个县丞,是不是姓王,父辈原是河东王氏子弟?”
贺琤没想到萧懿龄会对一个小小县丞感兴趣,愣了一下,随即称是道:“那县丞的确姓王,只知道他家中是书香门第,但是否出自河东王氏,臣惭愧,尚未仔细问过。”
萧懿龄:“无妨。我只是偶然听到过一些河东王氏的旧事,若他当真是我想的那个人,未来或许会有点用处。你先帮我留意着些,不必告诉他。”
“是。”
“还有一事。你在这里做县令,至少还有两年多才能回京,恐怕……是赶不上六娘大婚了。你可有什么话要我代为转达吗?”
想到自小被全家疼爱着长大的妹妹,心有所属的妹妹,即将嫁给她并不喜欢的四皇子作王妃,贺琤这个当哥哥的如何能放心?可圣旨已下,九五至尊一言九鼎,贺知盈当初在家里闹也闹过了,贺琤劝也劝过了,即便再不情愿,大家也只能认命。
想到这里,他抬头直视着萧懿龄,对她道:“该说的话,离京之前我便说过了。今日唯有一言,还想要请求殿下。”
萧懿龄宽慰他道:“你放心,你我既然交好,六娘就是我的姐妹。何况她嫁给四哥,以后也是我的家人,我会尽我所能照顾她的。”
“殿下懂我。”贺琤露出感动的神色,敬萧懿龄道。
二人相视一笑,余下的话就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
说完话,萧懿龄便准备登船启程,可就在这时,人群后面却忽然传来一阵吵闹声。
萧懿龄下意识地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却看到那码头外,河坝边,还有远处的桥上,不知何时竟都站满了人。
远远望去,那些人皆穿着深色的短打粗布麻衣,赫然是周边几个村的乡民模样。萧懿龄还在人群的最前面看到了那位张老汉,他双手高高举着什么东西,似是想要交给萧懿龄的样子。
她示意码头的护卫,让张老汉过来。
待老人家走近了,萧懿龄才看清,他手中捧着的,乃是一把伞。
那伞不似寻常的油纸伞,而是用无数不同颜色的小布条缝合而成。那些布条,什么颜色的都有,什么材质的都有,萧懿龄看到了几块绢纱丝绸,但更多的,却是如岸上那些百姓身上一般的粗麻布。
“张老伯,这是?”萧懿龄似乎猜到了什么,可又不敢确认,只迟疑着问道。
张老汉则是双膝跪地,将那把伞高高举过头顶,朗声道:“殿下!这把万民伞,是我们北川村,还有附近几个村的乡亲们一同赶制出来的,是乡亲们的心意,还请殿下笑纳!”
万民伞。
那向来是地方官员卸任时,百姓感其厚德仁政,才会制万民伞为官员送别,取其护佑一方之意。
萧懿龄几年前也见过一把别人收到的万民伞。
那位官员在离任之时,为了凸显自己受百姓爱戴,好在吏部考功时得个优等的评价进而升迁,伙同当地富绅,做了一把华美异常的万民伞。那上面不仅有价值万金的锦缎丝绸,还嵌了无数珍珠宝石。
官员将万民伞带回京城,果然引起了一阵轰动和赞扬。
然而吏部考功却是铁面无私,很快便查出他任期内碌碌无为,贪墨税银,还与富商勾结,纵容手下的游侠恶霸欺行霸市、奸+淫+妇女等罪行。
自那以后,大景官员便再不敢收什么万民伞了。
可眼前这把万民伞,显然与她印象中的万民伞截然不同。估摸着这些乡野百姓也不知道,万民伞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便依照自己的想象,做了出来。
然而就是这样一把既不标准,也不美观的伞,却叫萧懿龄感到万分沉重。
她轻轻抚摸着这把伞,心中有无数情绪激荡着,话到嘴边,又觉得什么都说不出。
半晌,她接过张老汉手中的伞,将他扶起,随后对着岸边和桥上的百姓道:“诸位的心意我已知晓,荣惠深感受之有愧。愿以此伞时时自省,不负诸位厚爱!”
说完,她双臂一振,向着岸上百姓的方向深深一揖。
而百姓们则齐齐跪地叩拜,“千岁”之声震彻天际。
多年以后,当时在场的百姓们都还记得,花坞镇码头上,那个会给平民百姓行礼作揖的公主。
每个人都会称赞道,那位青天大娘子是真正配得上万民伞的人。
·
萧懿龄一行人由水路回京,虽是和陆路差不多的时间,却比陆路上坐马车要舒服许多。
红香准备的这艘大船显然是工匠们的心血之作,不仅足够大,能容得下整个钦使卫队的人,结构也是相当的精巧稳固。大船稳稳当当地行驶在宽阔的河面上,空间相对独立,甚至比陆地上更为安全省心。
所有人都觉得很舒服,可却只为难了一个人,那就是顾定安。
自小在北境长大的顾定安,从来不知道,自己会晕船晕得这么厉害。胃里仿佛翻江倒海的不舒服,脑袋也是又晕又痛,只有看到萧懿龄坐在榻边握着他的手时,才会感到好一些。
中途靠岸补给的时候,萧懿龄吩咐陆酒去药铺给他配了晕船药,却收效甚微,后来只能一贴安神助眠的汤药灌下去,顾定安昏昏沉沉地睡过去,才不那么难受了。
在禹川上行船十余日,大船达到了咸京附近最大的渡口,所有人上岸转乘车马。
顾定安本还想借着那副病弱的可怜劲儿,混上萧懿龄的马车,坐在她身边同她说说话。
只不过他的小心思被萧懿龄一眼看破。
顾定安站在车前,微微仰头,看着她桃花眼微眯的可爱样子,不禁一阵目眩神迷,又听她温温柔柔地笑道:“前面再有十几里地便是咸京城了。前几日传过信,今日城门口必有官员迎接。你确定,要在众目睽睽之下,从我的马车里爬出去吗?”
顾定安都不必去想象她描述的场面,只消听到她的语气,便知道事情不妙,只好乖乖走到留幻身边上了马。
什么都不知道的留幻见主人靠近,开心地打了个响鼻,然后向着京城的方向小跑起来。
顾定安看见她脸上那痴痴笑意,口中也不住喃喃的样子。说实话,有一点点傻气,但也是他从未见过的神采飞扬。
顾定安不禁也笑道:“这么喜欢吗?”
“嗯,”萧懿龄重重地点头道,“特别喜欢!就好像……我做的那些事,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
“嗯?那之前是没有意义吗?”
“不一样。”
以前无论是教训李钧,还是对抗整个李家,都是为了她自己。
为了自保,为了取消那个荒唐的婚约,为了报复李自昌的猖狂威胁,还有,为了那个最初的目的,调查母亲的死因。
这些,都是她一个人的事。
可是今日,见到那么多人,因为她的举动而受益、甚至获救。那些淳朴的百姓,带着热切的期盼,对她感恩戴德。他们甚至不知道她是谁,只因她是为他们说话的人。
这样朴实、单纯,又热烈的情感,如何能让萧懿龄不深受触动呢?
民众的愿望啊,虽然微小如萤火,但当聚集起来时,亦可点亮长夜。
·
回到宾州府衙的萧懿龄,还见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客人。
“你是……钱府管家?”萧懿龄讶异道。
面前的中年男子一袭素衣,瑟瑟发抖地跪在厅中,道:“小人钱贵拜见荣惠公主!”
“有什么事吗?”萧懿龄不解地问道。
几日前,钱县令便已经被抓,钱府财产也尽数抄没,可这管家竟没有销声匿迹躲避风头,反而还亲自登门?
钱贵说道:“不知殿下可还记得,当初钱府花园里的红香姑娘?”
“记得。”
怎么会不记得,当初萧懿龄和顾定安假作客商上门谈生意,宴上那位红香姑娘被钱县令一脚踢伤。萧懿龄也是从与红香的对话中才确定,她见到的那位“钱员外”乃是由钱县令假扮,从而推测出所谓“钱县令被吴盛明所杀”的真相。
“是红香姑娘派小人来的。小人现在是花坞镇船厂的管事,而红香姑娘则是船厂老板。姑娘说,殿下曾在我们船厂定了一艘船,已经付过定金,如今这船已经备好,想请教殿下什么时候去提?”
“红香成了船厂老板?!”
“是。”
萧懿龄思虑片刻,随即吩咐下人,带钱贵去赵云袖那里支取尾款。
可钱贵却道:“红香姑娘说过,殿下的金玉良言,一字千金,便算是抵过尾款了。”传完了话,便匆匆离去。
按理说,那船厂也是钱家财产,本该同钱府一起,没入县衙档库。可那船厂非但安然无恙照常经营,还换了一个钱府侍女作老板,真是匪夷所思。
萧懿龄实在好奇,他们离开魏县的这段时日,那钱府究竟发生了何事。所以,当即派出已经伤愈的陆酒前去打探。
第二日,萧懿龄正在翻看下面各县交上来的账目时,陆酒便回来了。
“主子,打探清楚了。那红香本是钱员外的通房,二人情投意合,钱府众人都知道,钱员外待红香极好。当初咱们离开魏县后的第二日,钱府便请了大夫,据说红香被诊出已有三个多月的身孕。后来不知怎的,钱员外便将红香送出了钱府,但是又将船厂给了她。现在红香人在花坞镇,而她和腹中的孩子,还有那个船厂,因为已经在官府改了契档,所以就不算是钱府的了。”
“原来如此……”萧懿龄身子向后靠在椅背上,沉思着。
想来那钱县令虽然设计让兄长钱员外替死,还冒充了兄长的身份,却始终良心难安。
得知红香腹中怀有兄长的遗腹子,又发现了自己那些密信遗失,生怕东窗事发,无法保护兄长唯一的后代。于是他先是假意将红香逐出钱府,却又暗中将钱府最大的船厂过给了红香。船厂算是红香亡夫的遗产,既可以保障他们母子今后的生活,也算是一份念想。如此安排,倒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而那红香显然也是个有志气的,一介女流能坐稳船厂老板的位子,想来是十分不易。
对于自己这个识破钱县令诡计,令之伏法的人,红香能做的便是将那艘船送给她了。
想明白了这些,萧懿龄当即下令,命韩彬带着文杏和一小队人马,先行前往花坞镇打点,三日后,乘船返京。
·
三日后,花坞镇码头。
宾州新上任的戴刺史携州府众官员,在码头送别钦使荣惠公主,贺琤也在其列。
萧懿龄同戴刺史寒暄过后,便将贺琤单独叫到了一边。
“东玉,借一步说话。”
“殿下有何吩咐?”贺琤略显疲惫的脸上,满是严肃的神情,想是近几日忙着发放慰抚款,还要看着手下官吏整理账簿,分身乏术,就连这场送别也是勉强挤出一点时间来的。
萧懿龄含笑道:“上次回州城后我才想起,你手下那个县丞,是不是姓王,父辈原是河东王氏子弟?”
贺琤没想到萧懿龄会对一个小小县丞感兴趣,愣了一下,随即称是道:“那县丞的确姓王,只知道他家中是书香门第,但是否出自河东王氏,臣惭愧,尚未仔细问过。”
萧懿龄:“无妨。我只是偶然听到过一些河东王氏的旧事,若他当真是我想的那个人,未来或许会有点用处。你先帮我留意着些,不必告诉他。”
“是。”
“还有一事。你在这里做县令,至少还有两年多才能回京,恐怕……是赶不上六娘大婚了。你可有什么话要我代为转达吗?”
想到自小被全家疼爱着长大的妹妹,心有所属的妹妹,即将嫁给她并不喜欢的四皇子作王妃,贺琤这个当哥哥的如何能放心?可圣旨已下,九五至尊一言九鼎,贺知盈当初在家里闹也闹过了,贺琤劝也劝过了,即便再不情愿,大家也只能认命。
想到这里,他抬头直视着萧懿龄,对她道:“该说的话,离京之前我便说过了。今日唯有一言,还想要请求殿下。”
萧懿龄宽慰他道:“你放心,你我既然交好,六娘就是我的姐妹。何况她嫁给四哥,以后也是我的家人,我会尽我所能照顾她的。”
“殿下懂我。”贺琤露出感动的神色,敬萧懿龄道。
二人相视一笑,余下的话就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
说完话,萧懿龄便准备登船启程,可就在这时,人群后面却忽然传来一阵吵闹声。
萧懿龄下意识地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却看到那码头外,河坝边,还有远处的桥上,不知何时竟都站满了人。
远远望去,那些人皆穿着深色的短打粗布麻衣,赫然是周边几个村的乡民模样。萧懿龄还在人群的最前面看到了那位张老汉,他双手高高举着什么东西,似是想要交给萧懿龄的样子。
她示意码头的护卫,让张老汉过来。
待老人家走近了,萧懿龄才看清,他手中捧着的,乃是一把伞。
那伞不似寻常的油纸伞,而是用无数不同颜色的小布条缝合而成。那些布条,什么颜色的都有,什么材质的都有,萧懿龄看到了几块绢纱丝绸,但更多的,却是如岸上那些百姓身上一般的粗麻布。
“张老伯,这是?”萧懿龄似乎猜到了什么,可又不敢确认,只迟疑着问道。
张老汉则是双膝跪地,将那把伞高高举过头顶,朗声道:“殿下!这把万民伞,是我们北川村,还有附近几个村的乡亲们一同赶制出来的,是乡亲们的心意,还请殿下笑纳!”
万民伞。
那向来是地方官员卸任时,百姓感其厚德仁政,才会制万民伞为官员送别,取其护佑一方之意。
萧懿龄几年前也见过一把别人收到的万民伞。
那位官员在离任之时,为了凸显自己受百姓爱戴,好在吏部考功时得个优等的评价进而升迁,伙同当地富绅,做了一把华美异常的万民伞。那上面不仅有价值万金的锦缎丝绸,还嵌了无数珍珠宝石。
官员将万民伞带回京城,果然引起了一阵轰动和赞扬。
然而吏部考功却是铁面无私,很快便查出他任期内碌碌无为,贪墨税银,还与富商勾结,纵容手下的游侠恶霸欺行霸市、奸+淫+妇女等罪行。
自那以后,大景官员便再不敢收什么万民伞了。
可眼前这把万民伞,显然与她印象中的万民伞截然不同。估摸着这些乡野百姓也不知道,万民伞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便依照自己的想象,做了出来。
然而就是这样一把既不标准,也不美观的伞,却叫萧懿龄感到万分沉重。
她轻轻抚摸着这把伞,心中有无数情绪激荡着,话到嘴边,又觉得什么都说不出。
半晌,她接过张老汉手中的伞,将他扶起,随后对着岸边和桥上的百姓道:“诸位的心意我已知晓,荣惠深感受之有愧。愿以此伞时时自省,不负诸位厚爱!”
说完,她双臂一振,向着岸上百姓的方向深深一揖。
而百姓们则齐齐跪地叩拜,“千岁”之声震彻天际。
多年以后,当时在场的百姓们都还记得,花坞镇码头上,那个会给平民百姓行礼作揖的公主。
每个人都会称赞道,那位青天大娘子是真正配得上万民伞的人。
·
萧懿龄一行人由水路回京,虽是和陆路差不多的时间,却比陆路上坐马车要舒服许多。
红香准备的这艘大船显然是工匠们的心血之作,不仅足够大,能容得下整个钦使卫队的人,结构也是相当的精巧稳固。大船稳稳当当地行驶在宽阔的河面上,空间相对独立,甚至比陆地上更为安全省心。
所有人都觉得很舒服,可却只为难了一个人,那就是顾定安。
自小在北境长大的顾定安,从来不知道,自己会晕船晕得这么厉害。胃里仿佛翻江倒海的不舒服,脑袋也是又晕又痛,只有看到萧懿龄坐在榻边握着他的手时,才会感到好一些。
中途靠岸补给的时候,萧懿龄吩咐陆酒去药铺给他配了晕船药,却收效甚微,后来只能一贴安神助眠的汤药灌下去,顾定安昏昏沉沉地睡过去,才不那么难受了。
在禹川上行船十余日,大船达到了咸京附近最大的渡口,所有人上岸转乘车马。
顾定安本还想借着那副病弱的可怜劲儿,混上萧懿龄的马车,坐在她身边同她说说话。
只不过他的小心思被萧懿龄一眼看破。
顾定安站在车前,微微仰头,看着她桃花眼微眯的可爱样子,不禁一阵目眩神迷,又听她温温柔柔地笑道:“前面再有十几里地便是咸京城了。前几日传过信,今日城门口必有官员迎接。你确定,要在众目睽睽之下,从我的马车里爬出去吗?”
顾定安都不必去想象她描述的场面,只消听到她的语气,便知道事情不妙,只好乖乖走到留幻身边上了马。
什么都不知道的留幻见主人靠近,开心地打了个响鼻,然后向着京城的方向小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