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在她的情况,她不觉得能够提供给他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且她更奇怪,他不要求她嫁过去,那要她干嘛?宋颜脑中于是浮现出一些曾经听说过的,不太好的画面,吓得她赶紧趁着苏奕不注意,偷偷瞄了他一眼。
看面向,他应该不会是那样变态的人。
不过也说不好啊.....
世家子弟的怪癖好,个个拎出来五本书都写不下。
但其实和她也没多大关系,不管怎样,她都不会答应苏奕。只是苏奕的地位在那,她也不能随便拒绝,就算是找个理由,也要找个合理的。
宋颜思量了一小会儿,还是觉得与其找个借口被他看穿,倒不如当他是说玩笑话蒙混过去,也算给彼此都留了颜面,便笑着道:“苏大人别拿我开玩笑了。”
苏奕何等聪明,当然知道她什么意思,倒也没接着强求,又继续坐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他离开之后,宋颜背靠在椅子上长舒了一口气。
每次和苏奕说话,她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一句话说错被他抓住把柄。他这人,太恐怖!
宋颜本以为那日将苏奕应付过去就能安稳度日了,哪知接下来每隔个三五天,苏奕便会到府上来,进门也不说话,穿着大红朝服往大厅一坐,她哪敢不出来招呼。而且苏奕最大的本事是,他来总能带个什么非来不可的理由,诸如对来年世家分封赏赐的裁定一类,宋颜也不好说什么。
既不敢不让他来,又不想因为他招惹什么闲言碎语,为了避免二人独处一厅,便在苏奕第二次来的时候将一十几名仆人都叫了过来,吩咐一部分守在厅外,一部分在厅内伺候。
苏奕人一到见这么大阵仗,一眼便看穿她在耍什么把戏,倒也没生气,旁若无人地径直朝往常的座位上坐下。
宋颜知他必然不悦,期间一直偷偷观察他的反应。
热茶上来,苏奕端起放在嘴边吹了吹,却没有喝,扣上盖子放在一旁十分诚恳道:“宋小姐若是这样,苏某可保不准做出什么过分的事。”
宋颜吓得连忙摒退了所有仆人,再不敢在他们二人谈话的周围安排任何人。
苏奕这样在宋府往来,宋颜又是刚同谢徽和离不久,二人的事情自然成为了世家聚会桌上的谈资。只是世家诸人畏惧苏奕的权势,只敢在私下的不能再私下的环境中小声议论。
各个世家子弟对于苏奕当权一事,一直颇为微词。
苏奕既非出身世家,又非德高望重之辈,二十二岁被皇上赏识,仅用了两年时间便已官至金印紫绶的卫将军,总领京城南北军。这样破格的连续升迁在世家中甚是少有,何况苏奕的父亲是经商立世,更为那些饱读经书的士子不齿,不免私下里有时诋毁几句。
苏奕其实不用安插耳目也知道这帮儒生看他不顺眼,毕竟这些人当下推崇的,正是世家出身,刚在边关打了几场胜仗的临安温氏长子——温桓。
苏奕没有对他们下手。只是凡是在宴会上或是私下对他言辞不善的,第二天早上醒来,门口都多了一只死猫。
从此京中再无人敢对他说一个不字。
他和宋颜的事情,谢徽也有听说。谢徽更知道,京中许多人等着看他的反应。几日前同王翩吃饭的时候,王翩好信地问他对此有何想法。
谢徽淡淡看了他一眼道:“小伎俩。”
王翩见他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禁不住逗他道:“唉,有人嘴上这么说,不知道还以为是你提的和离。”
谢徽斜睨了他一眼。
他和苏奕同朝中为官两年,一直是点头之交的关系,还从未共事过。对他的上位方式和手段有所耳闻,却不是那么了解。其实不消说他,朝中对苏奕身世熟悉了解的也并无几人,不是他藏得有多深,只是很多人就算有心,也没那个胆子去打听。
苏奕和他同岁,官职比他高上一阶,虽他为文臣,他算半个武将,苏奕不是他的顶头上司,但是他的太子詹事一职有名望无实权,苏奕的卫将军可是实实在在掌握着京城中的南北军。
抛却这些不说,苏奕认识宋颜,要比他早。宋颜虽然没有跟他亲自讲过,但从上一次两人见面时的状态来看,他也猜出个一二,而且当时她还想瞒着不告诉他。
想到这,谢徽心中一阵烦闷,拿起酒杯直送进口中。
苏奕。他眯起眼睛。这下算是敌在明,他在暗了。
谢徽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青花灵芝高足杯。釉面如玉,上面的灵芝纹精细巧妙,颇具美感。他抬手拿起面前的雕花银壶斟满了酒,再次拿起酒杯时,他又想起了刚才的事情,高足杯在半空一滞。谢徽不由自嘲地一笑。事情都还没有怎样,他就先将苏奕放到自己敌对的一边了。
他也知道,其实这些事情想来想去,都躲不过同一个人。
本质上,他想的或许只是她。
*
除夕当晚,皇上照例设宴宴请京城中的各个世家,也照例没有赴宴。以往他还会坐上一会儿再推说有事离开,今年听宫里传言说是贵妃心情不好,皇上干脆将宴会事宜全权交给苏奕主持,自己忙着回后宫哄贵妃去了。
因为是苏奕主持,为了避嫌宋颜原本打算称病不去,但转念一想宋崇去世的第一年她这个主事的人就因为自己的事情畏手畏脚,免不得要被外人讲上几句,她更怕众人因为这事怀疑辅佐宋家家主之人的能力,进一步怀疑宋家,更不必说她本就不放心让宋豫一个人应付这么大的局面,前后权衡之下,宋颜最后还是决定出席。
过了除夕夜便是新的一年,旧年忙碌终至尽时,宋颜想好好收拾一下以待新年。考虑到自己还在服丧期间,不宜用太过鲜艳的颜色,最后选了一件深绿色圆领对衿衫,下身穿鹅黄色袄裙,头发高梳发髻,头饰较照常宫宴减了一部分。
一想到之后便是新的一年,过往种种困苦将成往事,心情转晴,面上的气色也跟着好起来。是以虽然打扮朴素,却有光彩照人之感,以至于她出来的时候,宋豫都是一惊。
他们二人出发的时间不算早,到宴会的时候也就比开席的时间提前不到一刻钟,便免去了同其他人寒暄招呼的环节,由侍女直接带着去了相应的座位。
宋家新家主第一次出席宴会,也是宋颜这个名义上的宋家掌权人第一次同新家主出场,她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以便能对一些突发事件及时作出反应。
她生怕做出一点有损宋家颜面的事来。
好在今日宴席,谢家被安排在宋家对面,两张桌子中间隔了很长一段距离,如果不是特意看过去,便不会有眼神接触,宋颜也就顺势装作没有关注对面是谁,眼神只在周围的四方天地内游走。
只是她不去看,也就看不到谢徽有没有看过来,有没有关注过她,这样想着,她就又想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看一眼。
她面上维持着轻松的模样,实际上聚精会神谨慎地控制着眼神。从桌前一点点向前移,绣着如意云团花纹的栽绒马鞍毯,歌姬转成花瓣样子的裙摆,再向前挪,谢家的桌角,玄红色衣衫,就在她差一步达到目标之时,袖子上感觉被一股力量拉扯。宋豫见她许久没有动筷子,以为她身体不舒服,问她需不需要提前回府。
宋颜像是做了坏事被抓包,登时慌乱地收起眼神,面上佯装镇定地摇了摇头,转过头看着宋豫关切的眼神时,心仍跳得飞快,说自己只是今天没什么食欲。
宋豫点点头,没再深问。
谢徽坐在对面,将对面的一切尽收到眼底,在宋颜慌乱地掩饰时,闷笑了一声。
几月没见,真是一点没变。
她刚踏进宴席的时候,他和宴会上几乎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经历过诸多事情过后的宋颜眉目间愈显沉稳之色,素气的打扮反而衬得她分外干净,像是熹微中带着露水的棣棠,一段时日劳心劳神落下的几分憔悴的痕迹没有显得人疲惫,却增添了柔美下的坚韧。
宋颜美得让他有一股疏离之感,加之苏奕频繁出入宋府,弄得人尽皆知,谢徽内心长久压抑的不快经此一击漫散开来,绕城碧水般将感官全都圈进。
待她想偷偷看他未逞,兵荒马乱地将眼神完全收回,谢徽的心情如浓云拨散,身子挺拔了几分,眼下的菜肴都变得十分可口。
正当众人推杯换盏尽兴的时候,皇上身边的郑公公端了一杯酒过来。
苏奕见状从主持之位上下来,跪在最前面,领众世家家主行礼。
郑公公待礼毕之后,端着酒杯笑道:“圣上说,往年他在,诸位都甚是拘束,不能尽兴,今年他也就不来破坏大家的兴致。圣上虽人未到,心却始终同诸位一致。诸位世家这一年对朝廷的贡献,圣上也都看在眼里,所以叫我拿了这杯酒过来,赐给世家中最有贡献的一人,至于具体赏赐给谁,圣上说由苏大人裁定即可。”
堂下诸人听了这话都在心中打起了小算盘,苏奕谢恩后,郑公公将盘子端到他的面前恭请道:“便请苏大人按照皇上的旨意裁定吧。”
苏奕站在正位向下扫了一圈,颇有些严肃的沉声道:“圣上对各世家都抱有极高的期待,也深知诸位一年到头皆为不易。这其中宋家前任家主又刚过世不久,新家主上位之初想必更是诸多艰难,便将这酒赐给宋家的新家主,以示圣上鼓励。”
郑公公听罢便端着木案来到宋家桌前。
看面向,他应该不会是那样变态的人。
不过也说不好啊.....
世家子弟的怪癖好,个个拎出来五本书都写不下。
但其实和她也没多大关系,不管怎样,她都不会答应苏奕。只是苏奕的地位在那,她也不能随便拒绝,就算是找个理由,也要找个合理的。
宋颜思量了一小会儿,还是觉得与其找个借口被他看穿,倒不如当他是说玩笑话蒙混过去,也算给彼此都留了颜面,便笑着道:“苏大人别拿我开玩笑了。”
苏奕何等聪明,当然知道她什么意思,倒也没接着强求,又继续坐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他离开之后,宋颜背靠在椅子上长舒了一口气。
每次和苏奕说话,她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一句话说错被他抓住把柄。他这人,太恐怖!
宋颜本以为那日将苏奕应付过去就能安稳度日了,哪知接下来每隔个三五天,苏奕便会到府上来,进门也不说话,穿着大红朝服往大厅一坐,她哪敢不出来招呼。而且苏奕最大的本事是,他来总能带个什么非来不可的理由,诸如对来年世家分封赏赐的裁定一类,宋颜也不好说什么。
既不敢不让他来,又不想因为他招惹什么闲言碎语,为了避免二人独处一厅,便在苏奕第二次来的时候将一十几名仆人都叫了过来,吩咐一部分守在厅外,一部分在厅内伺候。
苏奕人一到见这么大阵仗,一眼便看穿她在耍什么把戏,倒也没生气,旁若无人地径直朝往常的座位上坐下。
宋颜知他必然不悦,期间一直偷偷观察他的反应。
热茶上来,苏奕端起放在嘴边吹了吹,却没有喝,扣上盖子放在一旁十分诚恳道:“宋小姐若是这样,苏某可保不准做出什么过分的事。”
宋颜吓得连忙摒退了所有仆人,再不敢在他们二人谈话的周围安排任何人。
苏奕这样在宋府往来,宋颜又是刚同谢徽和离不久,二人的事情自然成为了世家聚会桌上的谈资。只是世家诸人畏惧苏奕的权势,只敢在私下的不能再私下的环境中小声议论。
各个世家子弟对于苏奕当权一事,一直颇为微词。
苏奕既非出身世家,又非德高望重之辈,二十二岁被皇上赏识,仅用了两年时间便已官至金印紫绶的卫将军,总领京城南北军。这样破格的连续升迁在世家中甚是少有,何况苏奕的父亲是经商立世,更为那些饱读经书的士子不齿,不免私下里有时诋毁几句。
苏奕其实不用安插耳目也知道这帮儒生看他不顺眼,毕竟这些人当下推崇的,正是世家出身,刚在边关打了几场胜仗的临安温氏长子——温桓。
苏奕没有对他们下手。只是凡是在宴会上或是私下对他言辞不善的,第二天早上醒来,门口都多了一只死猫。
从此京中再无人敢对他说一个不字。
他和宋颜的事情,谢徽也有听说。谢徽更知道,京中许多人等着看他的反应。几日前同王翩吃饭的时候,王翩好信地问他对此有何想法。
谢徽淡淡看了他一眼道:“小伎俩。”
王翩见他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禁不住逗他道:“唉,有人嘴上这么说,不知道还以为是你提的和离。”
谢徽斜睨了他一眼。
他和苏奕同朝中为官两年,一直是点头之交的关系,还从未共事过。对他的上位方式和手段有所耳闻,却不是那么了解。其实不消说他,朝中对苏奕身世熟悉了解的也并无几人,不是他藏得有多深,只是很多人就算有心,也没那个胆子去打听。
苏奕和他同岁,官职比他高上一阶,虽他为文臣,他算半个武将,苏奕不是他的顶头上司,但是他的太子詹事一职有名望无实权,苏奕的卫将军可是实实在在掌握着京城中的南北军。
抛却这些不说,苏奕认识宋颜,要比他早。宋颜虽然没有跟他亲自讲过,但从上一次两人见面时的状态来看,他也猜出个一二,而且当时她还想瞒着不告诉他。
想到这,谢徽心中一阵烦闷,拿起酒杯直送进口中。
苏奕。他眯起眼睛。这下算是敌在明,他在暗了。
谢徽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青花灵芝高足杯。釉面如玉,上面的灵芝纹精细巧妙,颇具美感。他抬手拿起面前的雕花银壶斟满了酒,再次拿起酒杯时,他又想起了刚才的事情,高足杯在半空一滞。谢徽不由自嘲地一笑。事情都还没有怎样,他就先将苏奕放到自己敌对的一边了。
他也知道,其实这些事情想来想去,都躲不过同一个人。
本质上,他想的或许只是她。
*
除夕当晚,皇上照例设宴宴请京城中的各个世家,也照例没有赴宴。以往他还会坐上一会儿再推说有事离开,今年听宫里传言说是贵妃心情不好,皇上干脆将宴会事宜全权交给苏奕主持,自己忙着回后宫哄贵妃去了。
因为是苏奕主持,为了避嫌宋颜原本打算称病不去,但转念一想宋崇去世的第一年她这个主事的人就因为自己的事情畏手畏脚,免不得要被外人讲上几句,她更怕众人因为这事怀疑辅佐宋家家主之人的能力,进一步怀疑宋家,更不必说她本就不放心让宋豫一个人应付这么大的局面,前后权衡之下,宋颜最后还是决定出席。
过了除夕夜便是新的一年,旧年忙碌终至尽时,宋颜想好好收拾一下以待新年。考虑到自己还在服丧期间,不宜用太过鲜艳的颜色,最后选了一件深绿色圆领对衿衫,下身穿鹅黄色袄裙,头发高梳发髻,头饰较照常宫宴减了一部分。
一想到之后便是新的一年,过往种种困苦将成往事,心情转晴,面上的气色也跟着好起来。是以虽然打扮朴素,却有光彩照人之感,以至于她出来的时候,宋豫都是一惊。
他们二人出发的时间不算早,到宴会的时候也就比开席的时间提前不到一刻钟,便免去了同其他人寒暄招呼的环节,由侍女直接带着去了相应的座位。
宋家新家主第一次出席宴会,也是宋颜这个名义上的宋家掌权人第一次同新家主出场,她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以便能对一些突发事件及时作出反应。
她生怕做出一点有损宋家颜面的事来。
好在今日宴席,谢家被安排在宋家对面,两张桌子中间隔了很长一段距离,如果不是特意看过去,便不会有眼神接触,宋颜也就顺势装作没有关注对面是谁,眼神只在周围的四方天地内游走。
只是她不去看,也就看不到谢徽有没有看过来,有没有关注过她,这样想着,她就又想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看一眼。
她面上维持着轻松的模样,实际上聚精会神谨慎地控制着眼神。从桌前一点点向前移,绣着如意云团花纹的栽绒马鞍毯,歌姬转成花瓣样子的裙摆,再向前挪,谢家的桌角,玄红色衣衫,就在她差一步达到目标之时,袖子上感觉被一股力量拉扯。宋豫见她许久没有动筷子,以为她身体不舒服,问她需不需要提前回府。
宋颜像是做了坏事被抓包,登时慌乱地收起眼神,面上佯装镇定地摇了摇头,转过头看着宋豫关切的眼神时,心仍跳得飞快,说自己只是今天没什么食欲。
宋豫点点头,没再深问。
谢徽坐在对面,将对面的一切尽收到眼底,在宋颜慌乱地掩饰时,闷笑了一声。
几月没见,真是一点没变。
她刚踏进宴席的时候,他和宴会上几乎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经历过诸多事情过后的宋颜眉目间愈显沉稳之色,素气的打扮反而衬得她分外干净,像是熹微中带着露水的棣棠,一段时日劳心劳神落下的几分憔悴的痕迹没有显得人疲惫,却增添了柔美下的坚韧。
宋颜美得让他有一股疏离之感,加之苏奕频繁出入宋府,弄得人尽皆知,谢徽内心长久压抑的不快经此一击漫散开来,绕城碧水般将感官全都圈进。
待她想偷偷看他未逞,兵荒马乱地将眼神完全收回,谢徽的心情如浓云拨散,身子挺拔了几分,眼下的菜肴都变得十分可口。
正当众人推杯换盏尽兴的时候,皇上身边的郑公公端了一杯酒过来。
苏奕见状从主持之位上下来,跪在最前面,领众世家家主行礼。
郑公公待礼毕之后,端着酒杯笑道:“圣上说,往年他在,诸位都甚是拘束,不能尽兴,今年他也就不来破坏大家的兴致。圣上虽人未到,心却始终同诸位一致。诸位世家这一年对朝廷的贡献,圣上也都看在眼里,所以叫我拿了这杯酒过来,赐给世家中最有贡献的一人,至于具体赏赐给谁,圣上说由苏大人裁定即可。”
堂下诸人听了这话都在心中打起了小算盘,苏奕谢恩后,郑公公将盘子端到他的面前恭请道:“便请苏大人按照皇上的旨意裁定吧。”
苏奕站在正位向下扫了一圈,颇有些严肃的沉声道:“圣上对各世家都抱有极高的期待,也深知诸位一年到头皆为不易。这其中宋家前任家主又刚过世不久,新家主上位之初想必更是诸多艰难,便将这酒赐给宋家的新家主,以示圣上鼓励。”
郑公公听罢便端着木案来到宋家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