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四年(1071年),时贤士多引去。

    杨绘上疏言:“老成人不可不惜。今旧臣告归或屏于外者,悉皆未老,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五而致仕,富弼六十有八而引疾,司马光、王陶皆五十而求散地,陛下何不思其故邪!”

    甲戌,富弼坐沮格青苗,落使相,以左仆射徙判汝州。

    己卯,以前旌德县尉王雱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雱,安石子也,为人剽悍阴刻,无所顾忌。

    -------------资治通鉴-宋纪六十八

    安石行新法,方平陛辞,极论其害,曰:“民犹水也,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兵犹火也,弗戢必自焚。若新法卒行,必有覆舟、自焚之祸。”帝忧然。

    -------------宋史-张方平传

    熙宁五年(1072年),行保马法。

    辛丑,司天监灵台郎亢瑛言:“天久阴,星失度,宜罢免王安石。”帝以瑛状付中书,安石遂谒告。诏刺配英州牢城,安石翼日乃出。

    -------------资治通鉴-宋纪六十八

    市易司既立,至果实亦官监卖,彦博以为损国体,敛民怨,致华岳山崩,为帝极言之,且曰:“衣冠之家罔利于市,搢绅清议尚所不容。岂有堂堂大国,皇皇求利,而天意有不示警者乎?”

    王安石曰:“华山之变,殆天意为小人发。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先是韩绛与安石协力排彦博,每议事,绛多面沮之,又置审官四院以夺其权。

    彦博内不平,坚求补外,帝遣中使召入,押赴枢密院者数矣。

    至是求去益力,遂以守司徒兼侍中、河东节度使、判阳河。

    -------------资治通鉴-宋纪六十八

    王雱言:“今天下甲胄弓弩以千万计,而无一坚利者,莫若更制。

    其法,敛数州之所作而聚以为一,若今钱监之比,择知工事之臣,使典其职,且募良工为匠师。”从之。

    己亥,置军器监,以吕惠卿判监事。

    -------------资治通鉴-宋纪六十八

    熙宁七年(1074年),大旱。

    自去岁秋七月不雨至于是月,帝忧形于色,嗟叹恳恻,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

    王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不免。今旱?虽久,但当修人事以应之。”

    帝曰:“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耳。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者。”

    冯京曰:“臣亦闻之。”

    安石曰:“士大夫不逞者以京为归,故京独闻此言,臣未之闻也。”

    -------------资治通鉴-宋纪六十八

    光州司法参军福清郑侠早年在江宁时就是王安石的学生,年岁也只比王雱大两三岁。

    那时他父亲郑翚是江宁酒税监。

    经常和王安石的好友杨骥一起在清凉寺读书,

    “漏随书卷尽,春逐酒瓶开”。

    治平四年(1067年)郑侠中进士,授将作郎,秘书省校书郎。

    后经王安石举荐任河南光州司法参军。

    曾言,“于国无功,于民无利,华衣美食,与盗何异?”,被百姓誉为“大青天”。

    郑侠在光州任职三年期满进京复命,王安石本想留自己的好徒儿在相府推行新法,升为四品京官。

    但郑侠却不愿意,认为“法不便民”。

    比如“青苗法”,本意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由国家借粮给农民,到庄稼收成的时候,农民连带着最多两成的利息还给国家。

    这样既便于农民度荒,又增加了国家收入,一举两得。

    但此法却剥夺了官员地主们放高利贷的机会,于是就暗中来个“堤外损失堤内补”,层层加息,最高利加五成,甚至有地方“实不出本,勒民出息”。

    导致新法不但不便民,还让民众雪上加霜。

    王安石在朝堂之上看到的是新法理论上所能带来的美好蓝图和愿景,郑侠在基层却更多看到的是实际实施中的重重阻碍、倒行逆施。

    “何时难忘酒?君臣会遇时。

    高堂拱尧舜,密席坐高夔。

    和气袭万物,欢声连四夷。

    此时无一盏,真负鹿鸣诗。”

    “何处难缄口,熙宁失政中。

    四方三面战,十室九家空。

    见佞眸似水,闻忠耳似聋。

    君门深万叠,焉能此言通。”

    -------------《何处难缄口》郑侠

    后来王雱和王安石的侄女婿黎东美都曾动员郑侠到相府为官。注1.

    “丞相致意,凡入仕,且要改得一京官,然后可别图差遣,何得介僻如此。

    郑侠婉言推辞,“侠本欲执经丞相门下,不意丞相一旦挡路,发言无非以官爵为先。果欲援侠而就之,区区所献有利民物之事,行其一二,使侠进而无愧。”

    熙宁六年(1073),大旱接连九个月无雨,六月起又蝗虫成灾,赤野千里,五谷绝收。

    地方官催逼青苗贷粮本息,百姓“伐桑撤屋,卖妻鬻子”,饥民情况好的买麦麸吃,差的只能以草根木实充饥,还要被加上锁械刑具负瓦揭木,无数饥民逃荒,大批涌进京城。

    风起沙飞,天昏地暗,百姓扶老携幼,疲夫羸老塞道,忧愁困苦,身无完衣。更有森森白骨,被风沙掩埋,令人不忍直视。

    郑侠绘《流民图》,上《论新法进流民图疏》,请求朝廷罢除新法。

    奏疏送到阁门,被暗暗扣下。

    假称秘密紧急边报,发马递直送银台司,呈给神宗皇帝,疏称:“但经眼目,已可涕泣,而况有甚于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斩臣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

    相当于是说,新法遭了天谴,只要废新法,十天内肯定下雨!

    疏奏,神宗反复览图,袖以入,“长叹数四,竟夕不寝”。

    翌日,下令开封府发放免行钱,三司使查察市易法,司农发放常平仓粮,三卫上报熙河用兵之事,诸路上报人民流散原因,青苗、免役法暂停追索,方田,保甲法一起罢除。

    王安石对此只有一声长叹。

    王雱看着《论新法进流民图疏》气到双手发抖,想把郑侠抓起来拷问。王安石只是摇摇头,不做声。

    王臱看着这一切,只觉得深深地无力感。

    一方面王臱希望父兄的变法可以成功,这将极大的加速社会进程的发展,也许能直接将几百年后被列强欺凌的百年屈辱羸弱绕开。

    一方面,王臱也深深的知道,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又或者说这种期望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王臱虽然不通史书,但却也大概知道宋朝是什么样子的。知道在历史上这次变法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可惜是失败的。

    其实王臱曾尝试着告诉父兄变法注定失败。可这又能改变什么呢?纵然知道会失败,难道就不继续了么?

    郑侠,郑介夫早在江宁时就与王安石一家相熟,那么好的一个人,可他不理解父兄所为,怎么讲也讲不明白。他只相信自己双眼所看到的,这是错的么?

    “十日不雨,即乞斩臣宣德门外”,不下雨,郑家哥哥就要论斩,下雨,新法就要夭折。王臱都心焦的很,想必爹爹王安石也是如此的吧。

    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书。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

章节目录

穿越后老爹让我嫁蔡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小狗叹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狗叹气并收藏穿越后老爹让我嫁蔡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