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姿到京都已七八日了,每日都高高兴兴出外游玩,齐荣先前几日还远远跟着她,见她与芝兰无非也只是,逛逛市场集市,随处湊湊热闹,并无更多令人生疑之处,便如实回禀了良辰,良辰鄙视的一笑,果真是乡里人头一回入京,没见过什么市面,贪图新鲜,吩咐齐荣此后不必再跟了。
良辰每日五更上朝,午后申时散朝,回到府中也差不多到了晚膳时间,这些时日,他都让厨房直接送了膳食过去绿芜院,省得两下里会面,会多有不快,念姿也很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连着七八日都不叨扰他,竟让他忘记了,府中还有这号人。
每月隔九逢十便可旬假一日,休沐或节假若无应酬,良辰都要回魏国公府上看望双亲,临走前,吩咐齐荣套车,齐荣提醒他,要不要携顾家娘子一道回去,良辰这时方才想起念姿,心里自是一万个不愿意与她打照面,可昨日在禁中碰到良识,良识说自己明日也要携昌宁郡主回魏国公府,嘱咐良辰定要带念姿一道回去,一家人热闹热闹。当时良辰并未上心,睡了一觉,竟忘得干净,现在仔细想来,却忽然觉得是个不错的契机,昌宁郡主不好相与,人尽皆知,且让顾念姿自己去试试,这样的妯娌,她可笑纳得起。
心里有了主意,面上自然镇定了许多,和颜悦色吩咐齐荣,去请顾家娘子一道回魏国公府吧!搞得齐荣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不是不待见么!现下居然如此和风细雨,实在不知这风向又要朝哪头了。
隔了近十日,两人又面对面的坐车里,良辰还是一路沉默,并不打算与她有任何言语上的交流,念姿则不然,她不会放过一切能令他不爽机会。
她背靠着舆偏着头,双手托腮,眼睛不眨一下的盯着良辰,脸上从始至终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良辰今日一袭交领青襕衫,到也是谦谦君子的形象,被她盯得失了自在,只能回视,鄙薄道
“常关那地方莫不是与京都不一样,闺阁中的女子也可如此一般,直勾勾的盯着一个外男。”
念姿听他夹带着嘲讽,也不动气
“我们常关是乡野之地,人自然也实在,喜欢看的人,多看两眼,是人之常情,牵扯不上妇德……再一说,二哥也不算外男,马上就要是我的官人了,自得多花些功夫瞧仔细些,别一个不留神,到了大婚还看不顺眼,岂不闹心。”
良辰蹙眉悻悻道
“顾娘子说的这是什么话……”
念姿坦然道
“情话呀!二哥莫不是连情话也听不懂?”
良辰嗤笑一声
“这算哪门子情话……”
念姿探过了身体,更挨近了他,一脸的娇羞,良辰立刻警惕的往后一缩,厉声道
“你究竟想怎样?”
念姿瞧他慌张的模样,甚是得意
“没想怎样……就是想劳烦二哥说上两句让我品咂,确实不知道在二哥眼里,所谓的情话究竟该有怎样的份量。”
沉凝的面色对上了得意洋洋,良辰尽量着缓和着情绪,让自己看上去镇定,不能落于下风,调转开了视线不愿再看她,低头整了整广袖
“顾娘子真那般想嫁予我为妻?”
念姿点头如捣蒜
“日日都想啊……难不成二哥不想与我结亲。”
良辰忍不住腹诽,愿意才怪!
面上却是格外的云淡风轻,很有风度对她微微一笑
“咱俩心有灵犀……顾娘子想什么,我便想什么”
念姿仔细观察着他的表情,见他面不改色并无松动之意,也无兴致与他继续舌辩了,不悦道
“如此果真是天赐良缘了,二哥与念姿必会白头偕老。”
良辰竟是一脸庄重的拱手道
“顾娘子抬爱了!”
抬杠归抬杠,下了车辇进了魏国公府,两人便立刻默契的演起了相处无碍,如沐春风的戏码。
魏国公夫妇与良识夫妇在正厅中喝茶叙话,见他们来了,微笑颔首望着他倆走近。
良辰带着念姿一一行礼,念姿是头一次与昌宁郡主打照面,却见她梳着时下贵妇中流行的朝天髻,髻上珠钗环绕,着一身紫色直领对襟窄袖背子,下身是绣有彩绘的千褶裙,臂弯处缠绕着翎蓝色的锦帛,有一搭没一搭的扇着美人团扇,苗条玲珑的身形,很有些弱风拂柳的味道,瓜子偏削的脸上,一双丹凤居高临下轻瞥了念姿一眼,语调漠然的道
“模样也算生得齐整……你多大了?”
念姿垂着头回道
“禀郡主,今年十七了。”
昌宁郡主因她出生门户太低,还未过门便与未来夫婿同住一个宅院之故,对她实在是有些瞧不上,一想到自己以后竟要与这样的人做妯娌,便十分不快。
复又从上到下打量了念姿一番,半讥半讽道
“距大婚婚期尚有一年呢,顾娘子怎么便巴巴的跑到京都来了,知道的以为你想二叔了,不知道的,怕是还要以为你着急许不到人家……”
这些与生俱来,便拥有着富贵与权力的人,是从来不会把人当做人看待的,还未上京,念姿便给自己打过底,无论听了何种冷言冷语,受多少不上道的脸色,都绝不往心里去,这样的本事她具备,自然是多亏了李氏,这些年来你来我往的缠斗,才有了这刀枪不入的能耐,人家说人家的 ,便不必仔细的琢磨来琢磨去,耿耿于怀的再欺负自己一回。
当下便落落大方道
“郡主说的极是,于理是有些不合,只因姨母怜惜我失了双亲,怕受继母苛待,才将我接到京都……托姨母姨父的福,念姿虽失了至亲,也未曾受过半点委屈,以后又有郡主的庇佑,想必在京都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言罢做了个奴颜婢色的表情,表明了做小伏低的立场。
魏国公夫人有诰命在身,平日里也不惧这昌宁郡主,只是自己虽不喜,却须得给儿子留些颜面,是也才一直隐忍,适才听她这一番挤兑,心下大为不悦,蹙眉道
“是我接念姿来的,若有人笑话,便让她来当面笑话我。”
婆母发话,郡主也不便硬杠,讪讪的用扇遮住半边脸,良识立刻递过来一个让她住嘴的眼神。
一时大家都沉默垂首饮茶,念姿见两下里大为尴尬,便笑道
“今儿头一次见郡主,有不妥之处,还请郡主见谅,不瞒郡主说,在常关有家慈幼局,据说是郡主筹募捐资集建的,常关百姓感念郡主,便在慈幼局内铸了郡主铜像,头一回见那铜像,便觉得貌若天仙,今日得幸见了郡主真颜,竟才知道,那铜像神韵不及郡主本人的十分之一……”
阿谀奉承之言,昌宁郡主自是听得不少,对于溢美之词,也多有麻木,只是念姿提及她所做的功德,心里甚是受用,当初自己有此善举,也无非是想博个仁善的美名,让天下人尽知自己的懿德,也好在官家面前露脸,如今看来效果确实不错,连常关那种小地方,居然也铸有自己的铜像,以后若是让这顾念姿到贵妇圈中稍作宣扬一番,何愁他日不会传到官家的耳边,这种有鼻子有眼的佐证,可比自吹自擂来得实在。
面色随即缓了缓,微微勾了勾唇角
“哦……竟有这样的事,想不到常关的百姓,还此等有心,我原也只是可怜那些孤幼,无所依傍,并不曾想博什么美名……”
念姿在圈椅中欠身道
“郡主这是求仁得仁,和那些沽名钓誉的人自是不同,百姓们也只会颂扬真正的仁善者!”
这话让昌宁郡主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却让良辰彻底对念姿刮目相看了,一直以来,他都视她是个乡下丫头,人没什么见识也肤浅,想不到她却是做足了功课,还有这样的城府,如此看来,自己是真小瞧她了,竟是有备而来啊!
自然是有备而来,良辰不知道,自打配了这门亲,念姿便托人上京多方打听,凡有关魏国公府的大无小事,她都悉数记于心间,国公夫人每每回常关,自也少不得念叨一些家中的细碎之事,其中便包括昌宁郡主点点滴滴,念姿是有心人,有心之人便会有所防备,有备才不会自乱阵脚,她一向信奉知己知彼的道理,现下看来,这功课也确实是做对了。
在这么聊下去,岂不是一团和气,这可不是良辰希望的方向,他清浅的笑着,对昌宁郡主略带歉意道
“郡主……念姿呢,她这人书读得也不多,不是很懂规矩,以后很多事情还需郡主多多指点,她此次上京,虽于礼不合,却是其情可悯,她也一直念叨,若是能早日完婚,快些有孩儿,说不定便能赶得及,与大哥的孩儿一块儿长大,自小的情份,必定深厚……”
这就是她的未婚夫,念姿在心中冷笑,表面上字字句句透着关心,实则却是一门心思想着将她推入尴尬境地,谁不知道昌宁郡主过门三年,肚子里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事在魏国公府大家早已默契,三缄其口,这当儿黑不提白不提,来这么一出,不就是想让郡主以为,自己当面对她恭顺,暗地里却笑她不会生养。
果然,昌宁郡主适才稍稍敞亮的脸色,竟又一点点的冷了下去,这回连良识也不高兴了,自己这个弟弟性子向来内敛,平日里也算是少言寡语,谨言慎行,今儿竟是犯什么浑了,那里不痛便戳那里。
几个女人眉眼官司打的热闹,魏国公却是瞧得乏了,突然听到提子嗣的话题,心里便开始活泛,今年也五十有二了,老友们的膝下都儿孙环绕,唯自己府中独缺这一份,他老了,弄孙为乐是他唯一的愿望,他哈哈一笑,大手一挥,像布置课业一样
“都生……都生……一人生他十个八个的也没问题,国公府又不是养不起。”
念姿和昌宁郡主毕竟是年轻女子 ,被魏国公这哈哈一笑,顿时都飞红了脸,连魏国公夫人都觉得他离谱,忍不住用手肘碰了他一下,他还嘟囔了一句,本来就是嘛!又不是养不起。
念姿问魏国公夫人
“姨母,我记得你说过,良识哥哥当初也来得晚,你和姨父都成婚许久才有的他……”
魏国公夫人笑道
“可不是……当初也是很着急的,不过后来……一切终归是好了,大郎是个福星呀!虽是来得迟些,一出生国公便打了胜战,得了官家的亲封!”
念姿赶紧追着道
“可见晚来的孩子缘份与父母更深厚,因是在路上比其它孩子更勤学,自然耽误了些时辰,可来到了这世上却比其它孩子更懂周全,难怪良识大哥样样都比二哥强,现在方寻到因由……”
魏国公夫人自是知道,她这是替生不了孩子的哪二位解围,只是抬举了大儿子,却损了小儿子,一时也不知要如何表态了。
良识听着这美丽的歪理,讪笑道
“还有此等说法……真是头一回听,受教了……受教了!”
昌宁郡主乜了良辰一眼道
“二叔,我瞧顾娘子都没什么首饰,你得空还是带她添置些才好!以后好歹也是个官家夫人,走出去也不能太失礼于人前!”
这个提议国公夫人也连声称是,复又怪自己粗心了些,竟忘记了给她备齐这些,当下便吩咐良辰吃罢宴带念姿去置办,良辰见没办法推脱,只能装出一副体贴入微的模样,温言道
“那便过会子,我陪你上街去添置,你喜欢什么便挑什么,可好?”
念姿心里笑他的装模作样,面上却只是莞尔一笑
“那便多谢二哥了……”
家宴还算顺利,席间昌宁郡主甚至还赏脸说笑了几句,到是也有了些热闹的氛围。家宴散后,郡主与良识这厢才登了车辇,她便压低嗓音问道
“良辰究竟是不是婆母亲生的。”
良识额角一跳,愠怒道
“这么混帐的话也问得出,我瞧你如今是越发的胆大了!”
郡主的团扇掩住了半边脸,不怀好意的笑了笑
“若是亲生的,婆母为何执意配这样一门亲与他,门庭如此悬殊,叫二叔以后如何见人,二叔毕竟也是堂堂学士,官家近臣,这不是摆明了折辱他么?”
良识蹙眉道
“若是不配良辰,便是配我,你可愿意?”
郡主恼道
“你休想!”
良识耐心劝解
“这是长辈的渊源,你非要去深究作甚,况且,念姿人也不错呀!聪明伶俐正好补了二郎那一根筋的不足。”
郡主不高兴了,撅着嘴问
“不错……那你说,究竟是她漂亮还是我漂亮?”
男人的擂台喜欢设在心里,女人的擂台则执着于脸上。
这种千古难题,岂能有答案,良识暗暗叹息,只能道
“她是石榴,你是杨柳,你说,可有得比,各人头上一片天,做什么非要分出高下。”
郡主却是不依不饶
“石榴是会结很多籽的,杨柳可不会……你这样比喻,可是嫌弃我!”
良识吓了一跳,郡主就是有这能耐,在方正的道理到了她那里,便都只有跑偏的份,良识知道她介怀什么,大婚三年至今尚无子嗣,敏感而又多愁的她,可以将这世上的任何事,都往这上头靠,做为丈夫,这时候最要紧的自然是宽慰,他伸臂一捞,便将她整个人揽入了怀中,郡主微微扭了扭身体,见挣脱不了,半推半就的靠在了他身上。
两人是打小认识的情份,这门亲事,虽是官家亲赐,可也是两情相悦,水到渠成的爱情。
昌宁郡主的胞兄楚江王与良识是挚友,在国子监就读时,便时常形影不离,昌宁郡主比良识小了整六岁,良识到了该寻亲事的年纪,却是从不答应任何相看,只一心一意等郡主长大,郡主呢,也惯是依赖他,两人花前月下,你侬我侬,一个非君不嫁,一个非卿不娶,楚江王虽远在封地,却也有心成全了他俩,这才千里迢迢上书向官家呈情,让官家赐婚,官家乐得成其好事,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可世上的事便是这样,这头顺畅,那头便要受些阻滞,两三年下来,前前后后不晓得看了多少医师,吃了多少药,都不见起色,可良识毕竟是男人,男人遇上这事,得更加不急不躁,得有宽容之心,良识温柔的开导她
“与你说了多少次了,这事,它得顺奇自然,咱们在仔细琢磨琢磨,勤加练习,不知不觉的说不定便成了……”
郡主在他胸口虚拍了一掌
“越发没正经了……”
良识调笑道
“你是要正经还是要孩子。”
郡主柔柳一样的双臂缠上了他的劲项,眼里突的多了一层水雾星云的绮丽景象,咬着唇在他耳畔轻声漫语
“我要你!”
良识目光灼灼看着怀里的娇妻,止不住的一阵心神荡漾,突的低下了头,对着她樱桃红唇便覆盖上去,舌与舌顿时纠缠在了一起,一阵昏天暗地的长吻……
良辰每日五更上朝,午后申时散朝,回到府中也差不多到了晚膳时间,这些时日,他都让厨房直接送了膳食过去绿芜院,省得两下里会面,会多有不快,念姿也很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连着七八日都不叨扰他,竟让他忘记了,府中还有这号人。
每月隔九逢十便可旬假一日,休沐或节假若无应酬,良辰都要回魏国公府上看望双亲,临走前,吩咐齐荣套车,齐荣提醒他,要不要携顾家娘子一道回去,良辰这时方才想起念姿,心里自是一万个不愿意与她打照面,可昨日在禁中碰到良识,良识说自己明日也要携昌宁郡主回魏国公府,嘱咐良辰定要带念姿一道回去,一家人热闹热闹。当时良辰并未上心,睡了一觉,竟忘得干净,现在仔细想来,却忽然觉得是个不错的契机,昌宁郡主不好相与,人尽皆知,且让顾念姿自己去试试,这样的妯娌,她可笑纳得起。
心里有了主意,面上自然镇定了许多,和颜悦色吩咐齐荣,去请顾家娘子一道回魏国公府吧!搞得齐荣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不是不待见么!现下居然如此和风细雨,实在不知这风向又要朝哪头了。
隔了近十日,两人又面对面的坐车里,良辰还是一路沉默,并不打算与她有任何言语上的交流,念姿则不然,她不会放过一切能令他不爽机会。
她背靠着舆偏着头,双手托腮,眼睛不眨一下的盯着良辰,脸上从始至终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良辰今日一袭交领青襕衫,到也是谦谦君子的形象,被她盯得失了自在,只能回视,鄙薄道
“常关那地方莫不是与京都不一样,闺阁中的女子也可如此一般,直勾勾的盯着一个外男。”
念姿听他夹带着嘲讽,也不动气
“我们常关是乡野之地,人自然也实在,喜欢看的人,多看两眼,是人之常情,牵扯不上妇德……再一说,二哥也不算外男,马上就要是我的官人了,自得多花些功夫瞧仔细些,别一个不留神,到了大婚还看不顺眼,岂不闹心。”
良辰蹙眉悻悻道
“顾娘子说的这是什么话……”
念姿坦然道
“情话呀!二哥莫不是连情话也听不懂?”
良辰嗤笑一声
“这算哪门子情话……”
念姿探过了身体,更挨近了他,一脸的娇羞,良辰立刻警惕的往后一缩,厉声道
“你究竟想怎样?”
念姿瞧他慌张的模样,甚是得意
“没想怎样……就是想劳烦二哥说上两句让我品咂,确实不知道在二哥眼里,所谓的情话究竟该有怎样的份量。”
沉凝的面色对上了得意洋洋,良辰尽量着缓和着情绪,让自己看上去镇定,不能落于下风,调转开了视线不愿再看她,低头整了整广袖
“顾娘子真那般想嫁予我为妻?”
念姿点头如捣蒜
“日日都想啊……难不成二哥不想与我结亲。”
良辰忍不住腹诽,愿意才怪!
面上却是格外的云淡风轻,很有风度对她微微一笑
“咱俩心有灵犀……顾娘子想什么,我便想什么”
念姿仔细观察着他的表情,见他面不改色并无松动之意,也无兴致与他继续舌辩了,不悦道
“如此果真是天赐良缘了,二哥与念姿必会白头偕老。”
良辰竟是一脸庄重的拱手道
“顾娘子抬爱了!”
抬杠归抬杠,下了车辇进了魏国公府,两人便立刻默契的演起了相处无碍,如沐春风的戏码。
魏国公夫妇与良识夫妇在正厅中喝茶叙话,见他们来了,微笑颔首望着他倆走近。
良辰带着念姿一一行礼,念姿是头一次与昌宁郡主打照面,却见她梳着时下贵妇中流行的朝天髻,髻上珠钗环绕,着一身紫色直领对襟窄袖背子,下身是绣有彩绘的千褶裙,臂弯处缠绕着翎蓝色的锦帛,有一搭没一搭的扇着美人团扇,苗条玲珑的身形,很有些弱风拂柳的味道,瓜子偏削的脸上,一双丹凤居高临下轻瞥了念姿一眼,语调漠然的道
“模样也算生得齐整……你多大了?”
念姿垂着头回道
“禀郡主,今年十七了。”
昌宁郡主因她出生门户太低,还未过门便与未来夫婿同住一个宅院之故,对她实在是有些瞧不上,一想到自己以后竟要与这样的人做妯娌,便十分不快。
复又从上到下打量了念姿一番,半讥半讽道
“距大婚婚期尚有一年呢,顾娘子怎么便巴巴的跑到京都来了,知道的以为你想二叔了,不知道的,怕是还要以为你着急许不到人家……”
这些与生俱来,便拥有着富贵与权力的人,是从来不会把人当做人看待的,还未上京,念姿便给自己打过底,无论听了何种冷言冷语,受多少不上道的脸色,都绝不往心里去,这样的本事她具备,自然是多亏了李氏,这些年来你来我往的缠斗,才有了这刀枪不入的能耐,人家说人家的 ,便不必仔细的琢磨来琢磨去,耿耿于怀的再欺负自己一回。
当下便落落大方道
“郡主说的极是,于理是有些不合,只因姨母怜惜我失了双亲,怕受继母苛待,才将我接到京都……托姨母姨父的福,念姿虽失了至亲,也未曾受过半点委屈,以后又有郡主的庇佑,想必在京都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言罢做了个奴颜婢色的表情,表明了做小伏低的立场。
魏国公夫人有诰命在身,平日里也不惧这昌宁郡主,只是自己虽不喜,却须得给儿子留些颜面,是也才一直隐忍,适才听她这一番挤兑,心下大为不悦,蹙眉道
“是我接念姿来的,若有人笑话,便让她来当面笑话我。”
婆母发话,郡主也不便硬杠,讪讪的用扇遮住半边脸,良识立刻递过来一个让她住嘴的眼神。
一时大家都沉默垂首饮茶,念姿见两下里大为尴尬,便笑道
“今儿头一次见郡主,有不妥之处,还请郡主见谅,不瞒郡主说,在常关有家慈幼局,据说是郡主筹募捐资集建的,常关百姓感念郡主,便在慈幼局内铸了郡主铜像,头一回见那铜像,便觉得貌若天仙,今日得幸见了郡主真颜,竟才知道,那铜像神韵不及郡主本人的十分之一……”
阿谀奉承之言,昌宁郡主自是听得不少,对于溢美之词,也多有麻木,只是念姿提及她所做的功德,心里甚是受用,当初自己有此善举,也无非是想博个仁善的美名,让天下人尽知自己的懿德,也好在官家面前露脸,如今看来效果确实不错,连常关那种小地方,居然也铸有自己的铜像,以后若是让这顾念姿到贵妇圈中稍作宣扬一番,何愁他日不会传到官家的耳边,这种有鼻子有眼的佐证,可比自吹自擂来得实在。
面色随即缓了缓,微微勾了勾唇角
“哦……竟有这样的事,想不到常关的百姓,还此等有心,我原也只是可怜那些孤幼,无所依傍,并不曾想博什么美名……”
念姿在圈椅中欠身道
“郡主这是求仁得仁,和那些沽名钓誉的人自是不同,百姓们也只会颂扬真正的仁善者!”
这话让昌宁郡主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却让良辰彻底对念姿刮目相看了,一直以来,他都视她是个乡下丫头,人没什么见识也肤浅,想不到她却是做足了功课,还有这样的城府,如此看来,自己是真小瞧她了,竟是有备而来啊!
自然是有备而来,良辰不知道,自打配了这门亲,念姿便托人上京多方打听,凡有关魏国公府的大无小事,她都悉数记于心间,国公夫人每每回常关,自也少不得念叨一些家中的细碎之事,其中便包括昌宁郡主点点滴滴,念姿是有心人,有心之人便会有所防备,有备才不会自乱阵脚,她一向信奉知己知彼的道理,现下看来,这功课也确实是做对了。
在这么聊下去,岂不是一团和气,这可不是良辰希望的方向,他清浅的笑着,对昌宁郡主略带歉意道
“郡主……念姿呢,她这人书读得也不多,不是很懂规矩,以后很多事情还需郡主多多指点,她此次上京,虽于礼不合,却是其情可悯,她也一直念叨,若是能早日完婚,快些有孩儿,说不定便能赶得及,与大哥的孩儿一块儿长大,自小的情份,必定深厚……”
这就是她的未婚夫,念姿在心中冷笑,表面上字字句句透着关心,实则却是一门心思想着将她推入尴尬境地,谁不知道昌宁郡主过门三年,肚子里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事在魏国公府大家早已默契,三缄其口,这当儿黑不提白不提,来这么一出,不就是想让郡主以为,自己当面对她恭顺,暗地里却笑她不会生养。
果然,昌宁郡主适才稍稍敞亮的脸色,竟又一点点的冷了下去,这回连良识也不高兴了,自己这个弟弟性子向来内敛,平日里也算是少言寡语,谨言慎行,今儿竟是犯什么浑了,那里不痛便戳那里。
几个女人眉眼官司打的热闹,魏国公却是瞧得乏了,突然听到提子嗣的话题,心里便开始活泛,今年也五十有二了,老友们的膝下都儿孙环绕,唯自己府中独缺这一份,他老了,弄孙为乐是他唯一的愿望,他哈哈一笑,大手一挥,像布置课业一样
“都生……都生……一人生他十个八个的也没问题,国公府又不是养不起。”
念姿和昌宁郡主毕竟是年轻女子 ,被魏国公这哈哈一笑,顿时都飞红了脸,连魏国公夫人都觉得他离谱,忍不住用手肘碰了他一下,他还嘟囔了一句,本来就是嘛!又不是养不起。
念姿问魏国公夫人
“姨母,我记得你说过,良识哥哥当初也来得晚,你和姨父都成婚许久才有的他……”
魏国公夫人笑道
“可不是……当初也是很着急的,不过后来……一切终归是好了,大郎是个福星呀!虽是来得迟些,一出生国公便打了胜战,得了官家的亲封!”
念姿赶紧追着道
“可见晚来的孩子缘份与父母更深厚,因是在路上比其它孩子更勤学,自然耽误了些时辰,可来到了这世上却比其它孩子更懂周全,难怪良识大哥样样都比二哥强,现在方寻到因由……”
魏国公夫人自是知道,她这是替生不了孩子的哪二位解围,只是抬举了大儿子,却损了小儿子,一时也不知要如何表态了。
良识听着这美丽的歪理,讪笑道
“还有此等说法……真是头一回听,受教了……受教了!”
昌宁郡主乜了良辰一眼道
“二叔,我瞧顾娘子都没什么首饰,你得空还是带她添置些才好!以后好歹也是个官家夫人,走出去也不能太失礼于人前!”
这个提议国公夫人也连声称是,复又怪自己粗心了些,竟忘记了给她备齐这些,当下便吩咐良辰吃罢宴带念姿去置办,良辰见没办法推脱,只能装出一副体贴入微的模样,温言道
“那便过会子,我陪你上街去添置,你喜欢什么便挑什么,可好?”
念姿心里笑他的装模作样,面上却只是莞尔一笑
“那便多谢二哥了……”
家宴还算顺利,席间昌宁郡主甚至还赏脸说笑了几句,到是也有了些热闹的氛围。家宴散后,郡主与良识这厢才登了车辇,她便压低嗓音问道
“良辰究竟是不是婆母亲生的。”
良识额角一跳,愠怒道
“这么混帐的话也问得出,我瞧你如今是越发的胆大了!”
郡主的团扇掩住了半边脸,不怀好意的笑了笑
“若是亲生的,婆母为何执意配这样一门亲与他,门庭如此悬殊,叫二叔以后如何见人,二叔毕竟也是堂堂学士,官家近臣,这不是摆明了折辱他么?”
良识蹙眉道
“若是不配良辰,便是配我,你可愿意?”
郡主恼道
“你休想!”
良识耐心劝解
“这是长辈的渊源,你非要去深究作甚,况且,念姿人也不错呀!聪明伶俐正好补了二郎那一根筋的不足。”
郡主不高兴了,撅着嘴问
“不错……那你说,究竟是她漂亮还是我漂亮?”
男人的擂台喜欢设在心里,女人的擂台则执着于脸上。
这种千古难题,岂能有答案,良识暗暗叹息,只能道
“她是石榴,你是杨柳,你说,可有得比,各人头上一片天,做什么非要分出高下。”
郡主却是不依不饶
“石榴是会结很多籽的,杨柳可不会……你这样比喻,可是嫌弃我!”
良识吓了一跳,郡主就是有这能耐,在方正的道理到了她那里,便都只有跑偏的份,良识知道她介怀什么,大婚三年至今尚无子嗣,敏感而又多愁的她,可以将这世上的任何事,都往这上头靠,做为丈夫,这时候最要紧的自然是宽慰,他伸臂一捞,便将她整个人揽入了怀中,郡主微微扭了扭身体,见挣脱不了,半推半就的靠在了他身上。
两人是打小认识的情份,这门亲事,虽是官家亲赐,可也是两情相悦,水到渠成的爱情。
昌宁郡主的胞兄楚江王与良识是挚友,在国子监就读时,便时常形影不离,昌宁郡主比良识小了整六岁,良识到了该寻亲事的年纪,却是从不答应任何相看,只一心一意等郡主长大,郡主呢,也惯是依赖他,两人花前月下,你侬我侬,一个非君不嫁,一个非卿不娶,楚江王虽远在封地,却也有心成全了他俩,这才千里迢迢上书向官家呈情,让官家赐婚,官家乐得成其好事,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可世上的事便是这样,这头顺畅,那头便要受些阻滞,两三年下来,前前后后不晓得看了多少医师,吃了多少药,都不见起色,可良识毕竟是男人,男人遇上这事,得更加不急不躁,得有宽容之心,良识温柔的开导她
“与你说了多少次了,这事,它得顺奇自然,咱们在仔细琢磨琢磨,勤加练习,不知不觉的说不定便成了……”
郡主在他胸口虚拍了一掌
“越发没正经了……”
良识调笑道
“你是要正经还是要孩子。”
郡主柔柳一样的双臂缠上了他的劲项,眼里突的多了一层水雾星云的绮丽景象,咬着唇在他耳畔轻声漫语
“我要你!”
良识目光灼灼看着怀里的娇妻,止不住的一阵心神荡漾,突的低下了头,对着她樱桃红唇便覆盖上去,舌与舌顿时纠缠在了一起,一阵昏天暗地的长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