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的宅子还是当年唐父在京为官的宅子,那是祖宅,没有卖出去也没有租赁。
但是很久没回来,宅子里要重新打扫收拾。
一家人到了唐宅之后,唐父先去了趟官署,徐郡主则是安排丫鬟小厮开始打扫庭除,先把要住的地方收拾出来再安排书房膳房主厅。
合着这次回京,也采买了许多下人,人手倒是充足,唐樱先跟着自己的婢女去了自己的院子。
这里已经事先收拾了一下,院子里有能够坐人的地方。
她的婢女叫桃酥,是她给取的,和她年纪相仿,如今主仆二人已相伴有五六年。
两人坐在院子里吃点心,主仆二人吃的腮帮子鼓鼓的。
唐樱自小在南方生活,来到偏北方的京城倒完全没有一点水土不服,她娘说她就是包草,到哪里都能养活。
院子就那么大,很快就打扫好了,又在院子里呆了一会儿,黄昏落下,母亲派人喊过去吃饭。
父亲从官署赴职回来,一说,原来是得了个殿中侍御史的位置,是正七品。
这个官职在遍地勋贵走的京城实在是看不上眼,但京官俸禄丰厚,七品官的俸禄也够养活一家人了。
而且唐樱想的是,她娘还是郡主,虽然亲王府已落败,但自己亲娘还是与皇上有着关系。
光凭这一点,唐家的日子就不会太难过。
不过令唐樱感到疑惑的是,既然她娘背景这么硬,当年亲王府也屹立不倒,那么十几年前自家老爹怎么还会被人陷害,弄出京城?
这件事,母亲晦暗如深,父亲从未提及,哥哥姐姐更是一问三不知,唐樱也不会傻了吧唧的去问爹娘。
是已,这个问题一直长存唐樱心中。
但不管怎么说,一家人总算是在京城安顿下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过了几日,恰逢春日灯会,哥哥姐姐们带从未上过街的唐樱去逛逛。
唐樱十分开心,她这几日就想上街,但是徐郡主不许她自己出去,整得她在家里憋闷死了。
灯宴是在晚上,京城的街上很热闹,唐樱穿了一袭淡粉裙子,裙摆用银线绣了花纹,走起来熠熠生辉,步步生莲。
京城的玩意可比南方丰富多了,当今世道安定,人民生活稳定富足,万国来朝,街上有些店里卖的东西甚至是海外来的,颇为稀奇。
唐樱不像哥哥姐姐们小时候待过京城,如今第一次上街,见到这繁华灯景,犹自像一个乡巴佬进城,只会在心里哇哇哇。
看着唐樱眼睛亮亮又尤作镇定的模样,哥哥姐姐们只在心里笑。
京城富裕且开放,并不拘女子戴兜帽遮住脸,是已大家小姐身边都只围了奴仆,光是看排场就可以判断出这女子的身家背景如何。
唐樱父亲不过一七品小官,她身边只有桃酥和果子两个贴身丫鬟,小厮们都跟在哥哥的身边,离得不远,一有什么状况就可以迅速赶来。
哥哥姐姐们都去旁边猜灯谜,看灯展了,唐樱主仆几人就远他们几步,在一个卖甑糕的摊子面前等吃的,忽然听到旁边传来交谈的声音。
“你知道吗,前段时间,安阳郡主家的小县主和九公主为了看永安王府的世子爷打起来了。”
“县主敢和公主动手?”
“安阳郡王现在不是正得势吗,而九公主的母亲早已去世,又没有兄弟倚仗,脾气暴躁皇上也不喜,说起来,安阳县主倒是不怕九公主呢。”
“哦,不过倒也不奇怪,永安王府的谢世子是这京城一等一出类拔萃的耀眼儿郎,和左丞相家的那位齐名呢。”
“是啊,京城的女子做梦都想嫁给他们其中的一位。”
……
一旁,唐樱的甑糕好了,她接过老板的袋子,趁着刚出锅的热乎咬了一口,眼睛亮亮对桃酥说道:“我以为沂阳的已经很好吃了,没想到京城的更好吃!”
唐樱把老板给的甑糕分给桃酥和果子,桃酥一脸开心的接了,吃得腮帮子鼓鼓的,果子倒是听旁人说话听入迷了,戳了她一下才接过来。
“听说一会儿有游灯,还有舞龙舞狮的,我们去看看吧。”唐樱说道。
“好啊,小姐。”桃酥道。
说罢两人抬腿就走,只果子一人还沉浸在旁人说的八卦中,听得津津有味。
唐樱停下来,叹了口气,朝桃酥使了个眼色。
桃酥表示收到,去将听八卦的果子拉了回来。
果子还颇为遗憾:“她们说的话还真有意思呢,小姐你们就不感兴趣吗?”
唐樱正埋头和甑糕作斗争,闻言抬头将甑糕嚼吧嚼吧咽了下去,道:“以后在街上遇到这种事,就不要上去凑热闹了。”
“啊,为什么?”果子不解道。
唐樱看了她一眼,将一块甑糕送到她嘴巴里,说道:“刚才八卦的那些人,她们并不掩饰身份,从她们的穿着来看,应该是某大户人家的仆从。她们竟敢在街上公然讨论县主和公主,叫旁人听到,这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凭县主和公主的背景来说,那户人家便要倒霉。”
“我们站在旁边,不远几步的马车上面就印着咱们家的烙印,很容易查出我们的身份,难免存有被波及的可能。我爹爹刚进京赴任,整天忙得脚打脑后跟,我们必不能在此刻给他添乱。”
京城居,大不易。凡事都得谨小慎微,处处留意。
平平稳稳就好,她不凑别人家的热闹。
这是唐樱身为一条咸鱼的生活准则。
“以后京城有什么需要打听的信息,母亲自会派人去做,你们不要在外面乱说什么话,更不要上前凑热闹,以免好奇害死猫,惹上麻烦。”
果子似懂非懂,只呐呐点头。
桃酥要比她聪明许多,听到自家小姐这番话,不禁在后面笑了起来。
她原先是夫人养在身边,准备给唐竺姑娘的,但唐樱来了之后,徐郡主觉得自己女儿太不妥当,就把她给唐樱姑娘了。
还给取了个桃酥的名字。
初始,桃酥觉得还有些愤懑,觉得跟了个从乡下来的主子,肯定作风粗鄙,大字不识一个,什么都不懂。
但未曾想,和唐樱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她才明白自家姑娘实在是很好的姑娘。
会读书识字作论不说,竟还生了一颗玲珑心。
能认清自己长处与短处,在这个活泼的年龄已经能不骄不躁,不针锋出头,实在是很难得。
若是唐樱知道桃酥是这样想的,可能要苦笑一番。
她从不上前凑热闹,从不参与别人的八卦,除了懒,还是因为她是条咸鱼啊。
拥有平静的养老生活是每个咸鱼的梦想。
唐樱从不争风出头,那是因为咸鱼最怕惹上麻烦了。
什么县主,郡主,左丞相家的公子,安阳王府的世子,听听这些名头多恐怖,哪个是她这个七品官家的能惹的啊。
赶紧走赶紧走。
八卦不如甑糕好吃。
“游灯开始了!”桃酥兴奋的指着东南角的彩色纸龙头说道。
在灯会上,游灯会有百戏,舞狮耍龙,戏子戴着各式的面具拿着火把,披着斗篷气势十足,周围两边都是开路的人,颇为热闹。
此热闹非彼热闹。
唐樱是要上前去凑一凑的。
游灯的戏目令人眼花缭乱,路两边聚集了大量的人,河岸船舱里的人也出来看,两侧酒楼的人更不用说都打开窗户往下张望。
河岸上唐家租的有船,和其他勋贵家族的画船一起受到京兵保护,与人群隔离开来。
是以人不是很多,而且还可以看得清楚。
“去年最后骑马游灯的是丞相家的独子,那真叫一个风光霁月,公子如皓月。”
“那今年呢?”
“今年就更有看头了,压轴出场的是安阳王府的谢世子。”
……
游灯不是皇家主办的,主办商人为了生意,在最后,会请出京城最美如冠玉,惊才绝艳的男儿骑马游街。
这已经演变成了京城的传统。
热闹程度堪比一甲进士簪花游街。
“丞相家的和安阳王家的不是最不喜大张旗鼓吗,怎么这两年会同意骑马游灯?”有人疑惑问道。
“兴许……是想给什么人看。”
问的那人嘁了一声,显然不相信这种说辞。
毕竟丞相家的公子和安阳王府的谢世子乃是所有京城贵女的梦中情人,官老爷们的梦中佳婿。
他们背景深厚,出类拔萃,怎么会为了区区一个人便抛头露面游灯?
一旁,唐樱站在旁边是不想听到也要听。
出了一趟门,感觉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左丞相家的公子和安阳王府的世子。
这两人是谁啊?
怎么这么受欢迎。
很快热闹的游灯到了尾声,那个目前活在众人的议论中的安阳王府世子就要骑马出来了。
万众瞩目中,谢世子骑马出来了,唐樱一边吃着点心也一边垫脚也看过去。
只见满城灯火中,那人骑着一匹高大健壮的汗血宝马,身着一袭耀眼大红织金带剑袖的曳撒,武人装扮,干净利落。
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但实则好服配美人,整体造型的完成度还得看脸。
这安阳王府的谢世子就生了一张好脸。
尤其是那双眼睛,实在是一双好眼。内双且眼角微微下沉,有点像是野生动物的眼睛,没有情绪看人的时候都显得冷冽淡漠。
他身形修长挺拔,高坐马上,世人都在看他。
但他身处人群中央,脸上却不见半分情绪,白玉般的脸冷淡凉薄,仿佛游离于世俗之外。
“小姐,你的点心怎么掉在地上了?”
桃酥原本正看得入迷,偶一回头,竟见自家小姐看痴得点心都掉了。
听到这一声喊,唐樱才回过神来,看着地下的点心。
是啊,她最爱的点心怎么都弄掉了。
兴许是她太震惊了吧。
因为,大名鼎鼎的安阳王府世子竟然就是她的发小——谢铮!
本以为今生不会再相见。
但命运不端,经年不见,竟再次重逢。
故人已变得如朗朗皓月,早已不是沂阳那乡下少年。
亏她还以为谢铮是和她一样的乡巴佬,临走时还写了那么可笑的一封诀别信,给了几两碎银怕他吃不饱穿不暖。
谁知道,可笑的竟是她啊!
两人相隔不远,却咫尺天涯。
唐樱此刻内心的震惊难以言表,悔恨得只想要撞墙。
“啊,小姐你看,谢世子竟然朝我们这边来了!”
但是很久没回来,宅子里要重新打扫收拾。
一家人到了唐宅之后,唐父先去了趟官署,徐郡主则是安排丫鬟小厮开始打扫庭除,先把要住的地方收拾出来再安排书房膳房主厅。
合着这次回京,也采买了许多下人,人手倒是充足,唐樱先跟着自己的婢女去了自己的院子。
这里已经事先收拾了一下,院子里有能够坐人的地方。
她的婢女叫桃酥,是她给取的,和她年纪相仿,如今主仆二人已相伴有五六年。
两人坐在院子里吃点心,主仆二人吃的腮帮子鼓鼓的。
唐樱自小在南方生活,来到偏北方的京城倒完全没有一点水土不服,她娘说她就是包草,到哪里都能养活。
院子就那么大,很快就打扫好了,又在院子里呆了一会儿,黄昏落下,母亲派人喊过去吃饭。
父亲从官署赴职回来,一说,原来是得了个殿中侍御史的位置,是正七品。
这个官职在遍地勋贵走的京城实在是看不上眼,但京官俸禄丰厚,七品官的俸禄也够养活一家人了。
而且唐樱想的是,她娘还是郡主,虽然亲王府已落败,但自己亲娘还是与皇上有着关系。
光凭这一点,唐家的日子就不会太难过。
不过令唐樱感到疑惑的是,既然她娘背景这么硬,当年亲王府也屹立不倒,那么十几年前自家老爹怎么还会被人陷害,弄出京城?
这件事,母亲晦暗如深,父亲从未提及,哥哥姐姐更是一问三不知,唐樱也不会傻了吧唧的去问爹娘。
是已,这个问题一直长存唐樱心中。
但不管怎么说,一家人总算是在京城安顿下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过了几日,恰逢春日灯会,哥哥姐姐们带从未上过街的唐樱去逛逛。
唐樱十分开心,她这几日就想上街,但是徐郡主不许她自己出去,整得她在家里憋闷死了。
灯宴是在晚上,京城的街上很热闹,唐樱穿了一袭淡粉裙子,裙摆用银线绣了花纹,走起来熠熠生辉,步步生莲。
京城的玩意可比南方丰富多了,当今世道安定,人民生活稳定富足,万国来朝,街上有些店里卖的东西甚至是海外来的,颇为稀奇。
唐樱不像哥哥姐姐们小时候待过京城,如今第一次上街,见到这繁华灯景,犹自像一个乡巴佬进城,只会在心里哇哇哇。
看着唐樱眼睛亮亮又尤作镇定的模样,哥哥姐姐们只在心里笑。
京城富裕且开放,并不拘女子戴兜帽遮住脸,是已大家小姐身边都只围了奴仆,光是看排场就可以判断出这女子的身家背景如何。
唐樱父亲不过一七品小官,她身边只有桃酥和果子两个贴身丫鬟,小厮们都跟在哥哥的身边,离得不远,一有什么状况就可以迅速赶来。
哥哥姐姐们都去旁边猜灯谜,看灯展了,唐樱主仆几人就远他们几步,在一个卖甑糕的摊子面前等吃的,忽然听到旁边传来交谈的声音。
“你知道吗,前段时间,安阳郡主家的小县主和九公主为了看永安王府的世子爷打起来了。”
“县主敢和公主动手?”
“安阳郡王现在不是正得势吗,而九公主的母亲早已去世,又没有兄弟倚仗,脾气暴躁皇上也不喜,说起来,安阳县主倒是不怕九公主呢。”
“哦,不过倒也不奇怪,永安王府的谢世子是这京城一等一出类拔萃的耀眼儿郎,和左丞相家的那位齐名呢。”
“是啊,京城的女子做梦都想嫁给他们其中的一位。”
……
一旁,唐樱的甑糕好了,她接过老板的袋子,趁着刚出锅的热乎咬了一口,眼睛亮亮对桃酥说道:“我以为沂阳的已经很好吃了,没想到京城的更好吃!”
唐樱把老板给的甑糕分给桃酥和果子,桃酥一脸开心的接了,吃得腮帮子鼓鼓的,果子倒是听旁人说话听入迷了,戳了她一下才接过来。
“听说一会儿有游灯,还有舞龙舞狮的,我们去看看吧。”唐樱说道。
“好啊,小姐。”桃酥道。
说罢两人抬腿就走,只果子一人还沉浸在旁人说的八卦中,听得津津有味。
唐樱停下来,叹了口气,朝桃酥使了个眼色。
桃酥表示收到,去将听八卦的果子拉了回来。
果子还颇为遗憾:“她们说的话还真有意思呢,小姐你们就不感兴趣吗?”
唐樱正埋头和甑糕作斗争,闻言抬头将甑糕嚼吧嚼吧咽了下去,道:“以后在街上遇到这种事,就不要上去凑热闹了。”
“啊,为什么?”果子不解道。
唐樱看了她一眼,将一块甑糕送到她嘴巴里,说道:“刚才八卦的那些人,她们并不掩饰身份,从她们的穿着来看,应该是某大户人家的仆从。她们竟敢在街上公然讨论县主和公主,叫旁人听到,这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凭县主和公主的背景来说,那户人家便要倒霉。”
“我们站在旁边,不远几步的马车上面就印着咱们家的烙印,很容易查出我们的身份,难免存有被波及的可能。我爹爹刚进京赴任,整天忙得脚打脑后跟,我们必不能在此刻给他添乱。”
京城居,大不易。凡事都得谨小慎微,处处留意。
平平稳稳就好,她不凑别人家的热闹。
这是唐樱身为一条咸鱼的生活准则。
“以后京城有什么需要打听的信息,母亲自会派人去做,你们不要在外面乱说什么话,更不要上前凑热闹,以免好奇害死猫,惹上麻烦。”
果子似懂非懂,只呐呐点头。
桃酥要比她聪明许多,听到自家小姐这番话,不禁在后面笑了起来。
她原先是夫人养在身边,准备给唐竺姑娘的,但唐樱来了之后,徐郡主觉得自己女儿太不妥当,就把她给唐樱姑娘了。
还给取了个桃酥的名字。
初始,桃酥觉得还有些愤懑,觉得跟了个从乡下来的主子,肯定作风粗鄙,大字不识一个,什么都不懂。
但未曾想,和唐樱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她才明白自家姑娘实在是很好的姑娘。
会读书识字作论不说,竟还生了一颗玲珑心。
能认清自己长处与短处,在这个活泼的年龄已经能不骄不躁,不针锋出头,实在是很难得。
若是唐樱知道桃酥是这样想的,可能要苦笑一番。
她从不上前凑热闹,从不参与别人的八卦,除了懒,还是因为她是条咸鱼啊。
拥有平静的养老生活是每个咸鱼的梦想。
唐樱从不争风出头,那是因为咸鱼最怕惹上麻烦了。
什么县主,郡主,左丞相家的公子,安阳王府的世子,听听这些名头多恐怖,哪个是她这个七品官家的能惹的啊。
赶紧走赶紧走。
八卦不如甑糕好吃。
“游灯开始了!”桃酥兴奋的指着东南角的彩色纸龙头说道。
在灯会上,游灯会有百戏,舞狮耍龙,戏子戴着各式的面具拿着火把,披着斗篷气势十足,周围两边都是开路的人,颇为热闹。
此热闹非彼热闹。
唐樱是要上前去凑一凑的。
游灯的戏目令人眼花缭乱,路两边聚集了大量的人,河岸船舱里的人也出来看,两侧酒楼的人更不用说都打开窗户往下张望。
河岸上唐家租的有船,和其他勋贵家族的画船一起受到京兵保护,与人群隔离开来。
是以人不是很多,而且还可以看得清楚。
“去年最后骑马游灯的是丞相家的独子,那真叫一个风光霁月,公子如皓月。”
“那今年呢?”
“今年就更有看头了,压轴出场的是安阳王府的谢世子。”
……
游灯不是皇家主办的,主办商人为了生意,在最后,会请出京城最美如冠玉,惊才绝艳的男儿骑马游街。
这已经演变成了京城的传统。
热闹程度堪比一甲进士簪花游街。
“丞相家的和安阳王家的不是最不喜大张旗鼓吗,怎么这两年会同意骑马游灯?”有人疑惑问道。
“兴许……是想给什么人看。”
问的那人嘁了一声,显然不相信这种说辞。
毕竟丞相家的公子和安阳王府的谢世子乃是所有京城贵女的梦中情人,官老爷们的梦中佳婿。
他们背景深厚,出类拔萃,怎么会为了区区一个人便抛头露面游灯?
一旁,唐樱站在旁边是不想听到也要听。
出了一趟门,感觉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左丞相家的公子和安阳王府的世子。
这两人是谁啊?
怎么这么受欢迎。
很快热闹的游灯到了尾声,那个目前活在众人的议论中的安阳王府世子就要骑马出来了。
万众瞩目中,谢世子骑马出来了,唐樱一边吃着点心也一边垫脚也看过去。
只见满城灯火中,那人骑着一匹高大健壮的汗血宝马,身着一袭耀眼大红织金带剑袖的曳撒,武人装扮,干净利落。
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但实则好服配美人,整体造型的完成度还得看脸。
这安阳王府的谢世子就生了一张好脸。
尤其是那双眼睛,实在是一双好眼。内双且眼角微微下沉,有点像是野生动物的眼睛,没有情绪看人的时候都显得冷冽淡漠。
他身形修长挺拔,高坐马上,世人都在看他。
但他身处人群中央,脸上却不见半分情绪,白玉般的脸冷淡凉薄,仿佛游离于世俗之外。
“小姐,你的点心怎么掉在地上了?”
桃酥原本正看得入迷,偶一回头,竟见自家小姐看痴得点心都掉了。
听到这一声喊,唐樱才回过神来,看着地下的点心。
是啊,她最爱的点心怎么都弄掉了。
兴许是她太震惊了吧。
因为,大名鼎鼎的安阳王府世子竟然就是她的发小——谢铮!
本以为今生不会再相见。
但命运不端,经年不见,竟再次重逢。
故人已变得如朗朗皓月,早已不是沂阳那乡下少年。
亏她还以为谢铮是和她一样的乡巴佬,临走时还写了那么可笑的一封诀别信,给了几两碎银怕他吃不饱穿不暖。
谁知道,可笑的竟是她啊!
两人相隔不远,却咫尺天涯。
唐樱此刻内心的震惊难以言表,悔恨得只想要撞墙。
“啊,小姐你看,谢世子竟然朝我们这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