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P日本站-短节目
JGP是由国际滑联举办的A级赛事之一,每赛季共有七站。赛程通常从8月底开始,到10月初结束。与成年组赛制类似,比赛结束,积分排名前六的选手可以晋级年底的JGPF,也就是青少年组大奖赛总决赛。
这也是继冬青奥会和世青赛之后,又一项青年组顶级赛事。
梁译参加的日本站是本赛季JGP第四站比赛,这一年在东京举行。
办完入境手续,梁译坐在主办方安排的短驳车上兴致勃勃地打量窗外的景色。
从机场到下榻的酒店要经过一段高速路。九月的东京秋高气爽,正值傍晚,远处山峦起伏,在暮色中呈现平静深邃的暗紫色。夕阳余晖均匀地流淌在两边的护栏上,反射出一道道亮眼的金光。
如此静谧而又美好的景象,让青少年一时看呆了眼。
章俐是随队教练,就坐在旁边,见梁译一脸兴奋和好奇,觉得可爱,长途飞行的疲惫也淡去不少。
在生活与训练中见惯了她成熟稳重的模样,章教练几乎忘记了这个学生还要再过一个月才满14周岁,还是个半大孩子呢!
一站JGP赛程只有3天,几乎刚刚倒完时差就迎来短节目比赛。
梁译作为名不见经传的新手,没有太大意外被分在第一组,组内抽到一号上场。
打分类项目几乎都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早场待遇差。况且,第一个上场就意味着热身时间最短,梁译没有大赛经验,她能不能及时调动状态?
想到这里,章俐眸中飞快地闪过一丝担忧。
同样关注赛况的还有东八区的冰迷。
在国内体育市场,花样滑冰并不算一个大众热门项目,加上又是青年组比赛,还是分站赛……种种原因之下,几大主流体育频道,无论是电视台还是网络视频平台,都没有购买这次比赛的转播权。
不过,这并没有难倒有经验的网友,他们早早便涌进某知名花滑博主的个人直播间。
尽管这天是周五,而且还没到下班放学的时候,但轮到女单短节目时,直播间的实时观看人数还是渐渐突破五位数。
双人短节目刚刚结束,中国的两对小双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顺利进入自由滑最后一组。
考虑到冰面损耗,通常每两组运动员结束比赛就会安排一次清冰,现场直播也会适时进入一段广告。
漫长的15分钟没有比赛,正适合聊天。
直播间评论区里网友们聊的一片火热:有人分享自己从各处收集来的选手们的OP情况;有人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加油打Call;有人预测这次女单短节目的前三名——其实也就是在日俄的三个运动员里选排个序;还有人回味刚才的双人赛况……
不过,一切热闹都在六练结束,梁译上冰之后戛然而止。
拥挤的屏幕霎时变得清爽,就连一直和观众互动的主播都在此刻选择暂时闭麦。
所有人都对自家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首次表演充满期待,却又担心祝福和期待太过,反而让她不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实力。
在竞技体育圈,这种“玄学”的威力可谓全项目有效,网友们亲切地称之为:毒奶。
——————
这个赛季,梁译短节目的背景音乐是来自经典芭蕾舞剧《Coppelia》中的经典片段——《Swanilda Waltz》。
选择裁判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固然要承担“珠玉在前”的风险,但对于来自遥远的东方、刚刚踏上国际赛场的梁译来说,熟悉的曲子同样能让裁判迅速了解她的节目内容。
而且,故事里的Swanilda活泼娇憨,很适合由青年组小女单来演绎。
总体来说,在Sherry看来是一项利大于弊的选择。
紧张、兴奋、激动,或许还掺着一丝若隐若现的期待,太多情绪涌上心头,梁译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过快的心跳。
“加油,霜霜!”她捶了捶微微颤抖的双腿,暗暗对自己鼓劲,“你可以的。”
管弦乐响,木偶少女Coppelia安静地坐在窗边,Swanilda远远看见,热情地向她邀舞。
双足原地旋转,规尺步,阿拉贝斯,单足Attitude姿态的滑行,蹬冰转体,向前压步加速……所有编排动作都如计划的那般顺利完成,很快就来到第一个跳跃。
小提琴的音色圆润饱满,流畅地完成乔克塔和内刃摇滚步等一系列难度步法后,冰上的少女滑膝深屈,右足轻轻点冰……
一切都发生在转瞬之间,没有片刻犹豫,年轻的身影直接在空中高高抛出一道弧线。
金属与冰面摩擦撞击传来短促的声音,恰到好处地落在两处节奏重音上,如飞泉落幽潭,激起阵阵涟漪。
“3F+3Lo!”ISU官方直播平台的解说兴奋地报出动作名称,语带感慨,“这个滑出我非常喜欢,你可以看到她落冰之后很从容地接了一段步法,重点是这段步法很契合旋律。”
说话时背景音里还能清晰听到现场观众送上的掌声。
托导播的福,屏幕前的观众甚至能通过高清摄像头看到冰面上冰刀留下的婉转曲线。
“动作编的好,执行得也很到位。”旁边女搭档音色温柔,声音里同样带着几分欣喜:“这个连跳很难,而且很少见。”
解说发出这个感慨是有缘故的。
青年组短节目的编排是半命题作文,限制颇多:A跳必须是2A;单跳也只能在勾手跳(Lz)、菲利普跳(F)和鲁普跳(Lo)当中轮回,而且只能是2周或者3周。
在编排要求的3组跳跃动作里,唯一能让教练和选手自由发挥的也只有连跳了。
即便如此,也没有太多新意可言——大多数青年组选手都选择连T跳,尝试连Lo的一小撮人里绝大部分连的也是2Lo。
在这样的情况下,忽然出现一套连3Lo的节目,且不说连跳本身的难度价值,单看编排多少也能让人眼前一亮。
而且这个跳跃从视觉效果来看也极富冲击力。因为Flip是右脚后外刃落冰滑出,而Loop需要用右脚后外刃起跳——相当于落冰的瞬间直接起跳,比3F+3T的节奏更为紧凑。
不过,这套节目的亮眼细节还不仅于此。
为了营造芭蕾的氛围,Sherry不但在成套节目中大量采用传统芭蕾的舞蹈动作,就连考斯腾都参考舞剧女演员的打扮,设计成粉衣泡泡袖的款式,白色裙摆也被特意放到膝盖位置。
乍一眼看,更像是冰舞运动员的服装。
刚拿到新裙子时,梁译还有些担心过长的裙摆会不会影响跳跃。不过很快她就发现自己多虑了——新考斯腾的设计师与YT合作多年,用料考究,虽然裙摆变长了,但裙子整体重量却没有太大变化。
在空中高速旋转的时候,裙摆摇曳出一段又一段柔美的波浪,就像玲珑的花瓣,将少女的娇俏可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是一组跳接燕式旋转,这也是青年组短节目的规定动作。
旋转一向是中国女单的强项,尤其是躬身转。哪怕是在平昌那个相对落寞的奥运周期,与其他世界顶级选手们同台竞技时,中国女单的旋转GOE也时常强势地挤进前几名。
梁译显然继承了前辈们的优良传统。
跳进很高,落冰却很轻盈,仿佛一只蝴蝶落在花瓣上,正对应了动作的名字——蝴蝶跳。
“旋转姿态很丰富,也很清晰。”女解说对梁译的旋转赞不绝口,看到那个燕式提刀姿态更是禁不住感叹“腰和后背实在是太软了。”
“真难以想象比赛才刚刚开始,”男解说幽默地开了一句玩笑,“我还以为是最后一组的选手在表演。”
“这就是最后一组选手的实力。”他的搭档语气肯定地说。
就在两人的交谈之间,梁译又趁着一处节奏变化的间隙,顺利完成一个3Lz。
清晰的深外刃起跳、干净的点冰,小于九十度的提前转体,落冰周数充裕——细节做的和ISU示范视频几乎一模一样。
更不必说还有飞跃小半个冰场的高远度,以及跳跃前后丰富的衔接步法。
哪怕是最严格的裁判,也很难昧着良心去扣这一跳的分数吧。直播间里一些有经验的冰迷在心里暗暗想道。
左上角的实时技术分证实了他们的猜测:这个勾手三周的实时GOE高达1.77分。
这是成套节目的最后一个跳跃,它的落冰将剧情发展彻底推向白热化:邀舞被拒,少女疑惑、不解,郁闷,但很快她便不再懊恼,与自己和解,开心地跳起舞来。
梁译已经完全沉醉在旋律里,沉浸在故事中:括弧、外勾、内刃摇滚、鲍步转体、捻转、弓箭步、转三、分腿跳……在定级步法部分,运动员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不断地变刃、换足、转体,身体翻飞如燕,脚下动作飞如流云,让人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2分半的节目很快来到尾声,只剩最后一个技术动作——躬身转。
这是将女性的柔美展示到极致的动作,也是女单赛场上观赏度最高的技术动作之一。
illusion进入,正躬身旋转、下腰提刀,贝尔曼旋转,内勾步滑出……和大多数女单一样的定级构成,只在下腰提刀这里略有不同:少女纤细柔软的腰身极力后仰,手与冰刀接触的位置甚至已经低过腰线。
收腿、提刀,伴着旋律流淌,运动员上半身和小腿形成的柔美线条带着优雅的弧度缓缓向上伸展,仿佛一只花骨朵,迎着微风徐徐绽放。
最后一个音符轻轻落地,梁译结束Ending Pose,带着腼腆的笑容向现场观众鞠躬致意。
屏幕左上角的实时技术分几度变化,数字最终定格在40.31上。
挡板后,章俐兴奋地鼓掌,眼中的喜悦在镜头下一览无余。不远处运动员座位席,几个中国队的运动员同样在激动地挥舞国旗。
观众也送来掌声,甚至还有几个娃娃飞入场内。
梁译顺手捡起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娃娃,是一只毛茸茸的小兔子。她把兔子抱在怀里,再次弯腰致意。
走下赛场,她又变成了那个喜欢毛绒玩偶的中学生。
——————
【啊啊啊啊,顺下来了,恭喜霜霜美美Clean】
【实时技术分40+,大写的争气】
【感觉霜霜一点都不怯场诶,这场发挥比国内赛还要好】
【发挥的太棒了,泪目】
【这套节目真的值得收藏,我可以反复看亿遍】
【首秀惊艳,开了个好头啊】
【考斯腾好好看,像个小精灵】
【慢镜头看这个裙子转起来更美了】
【这应该是今晚唯一一个3F3Lo吧,真是Clean my soul】
【多少年了我朝JPG选手终于又有高级三三了,想哭】
【妹妹的2A有一种3A既视感,蹦的好高】
【那个3辣子的实时GOE是窝巢可以拥有的么】
【旋转实时GOE全部上1,你朝的旋转真是永远值得信赖】
【话说刚才妹妹做贝尔曼之前的提刀姿势好特别啊,很少看到腰这么下去的】
【对,刚才解说也夸了是非常unique的旋转姿势】
【那是珍珠转吧,我记得之前有个美国女单做过】
自梁译结束表演,直播间就像封印被解除一般,留言如潮水般涌入评论区。从考斯腾到跳跃,从GOE到旋转……夸什么的都有。
主播也重新上麦,趁着等分回放的功夫简单介绍了梁译的成套,声音难掩激动。
多少年了,女单这一亩三分地好不容易终于长出一株还不错的韭菜苗,冰迷夸完节目意犹未尽,又纷纷预测起梁译的得分。
【实时技术分上40了诶,希望不要跳水】
【应该不会跳吧,几个跳跃周数落冰都还不错的】
【状态真不错,可惜是早场,感觉会被压分】
【还是有点遗憾,步法没上四级】
【青年组步法抓的紧,霜霜滑表算不错的,几个旋转的定级都拿满了】
【我赌一把,这套节目能上65,37+28】
【我觉得P分没那么高37+25,62左右】
这条评论刚发到屏幕上,回放结束,镜头再次转到KC区。
下一秒,就听见屏幕里现场导播报分的声音。
这也是继冬青奥会和世青赛之后,又一项青年组顶级赛事。
梁译参加的日本站是本赛季JGP第四站比赛,这一年在东京举行。
办完入境手续,梁译坐在主办方安排的短驳车上兴致勃勃地打量窗外的景色。
从机场到下榻的酒店要经过一段高速路。九月的东京秋高气爽,正值傍晚,远处山峦起伏,在暮色中呈现平静深邃的暗紫色。夕阳余晖均匀地流淌在两边的护栏上,反射出一道道亮眼的金光。
如此静谧而又美好的景象,让青少年一时看呆了眼。
章俐是随队教练,就坐在旁边,见梁译一脸兴奋和好奇,觉得可爱,长途飞行的疲惫也淡去不少。
在生活与训练中见惯了她成熟稳重的模样,章教练几乎忘记了这个学生还要再过一个月才满14周岁,还是个半大孩子呢!
一站JGP赛程只有3天,几乎刚刚倒完时差就迎来短节目比赛。
梁译作为名不见经传的新手,没有太大意外被分在第一组,组内抽到一号上场。
打分类项目几乎都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早场待遇差。况且,第一个上场就意味着热身时间最短,梁译没有大赛经验,她能不能及时调动状态?
想到这里,章俐眸中飞快地闪过一丝担忧。
同样关注赛况的还有东八区的冰迷。
在国内体育市场,花样滑冰并不算一个大众热门项目,加上又是青年组比赛,还是分站赛……种种原因之下,几大主流体育频道,无论是电视台还是网络视频平台,都没有购买这次比赛的转播权。
不过,这并没有难倒有经验的网友,他们早早便涌进某知名花滑博主的个人直播间。
尽管这天是周五,而且还没到下班放学的时候,但轮到女单短节目时,直播间的实时观看人数还是渐渐突破五位数。
双人短节目刚刚结束,中国的两对小双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顺利进入自由滑最后一组。
考虑到冰面损耗,通常每两组运动员结束比赛就会安排一次清冰,现场直播也会适时进入一段广告。
漫长的15分钟没有比赛,正适合聊天。
直播间评论区里网友们聊的一片火热:有人分享自己从各处收集来的选手们的OP情况;有人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加油打Call;有人预测这次女单短节目的前三名——其实也就是在日俄的三个运动员里选排个序;还有人回味刚才的双人赛况……
不过,一切热闹都在六练结束,梁译上冰之后戛然而止。
拥挤的屏幕霎时变得清爽,就连一直和观众互动的主播都在此刻选择暂时闭麦。
所有人都对自家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首次表演充满期待,却又担心祝福和期待太过,反而让她不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实力。
在竞技体育圈,这种“玄学”的威力可谓全项目有效,网友们亲切地称之为:毒奶。
——————
这个赛季,梁译短节目的背景音乐是来自经典芭蕾舞剧《Coppelia》中的经典片段——《Swanilda Waltz》。
选择裁判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固然要承担“珠玉在前”的风险,但对于来自遥远的东方、刚刚踏上国际赛场的梁译来说,熟悉的曲子同样能让裁判迅速了解她的节目内容。
而且,故事里的Swanilda活泼娇憨,很适合由青年组小女单来演绎。
总体来说,在Sherry看来是一项利大于弊的选择。
紧张、兴奋、激动,或许还掺着一丝若隐若现的期待,太多情绪涌上心头,梁译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过快的心跳。
“加油,霜霜!”她捶了捶微微颤抖的双腿,暗暗对自己鼓劲,“你可以的。”
管弦乐响,木偶少女Coppelia安静地坐在窗边,Swanilda远远看见,热情地向她邀舞。
双足原地旋转,规尺步,阿拉贝斯,单足Attitude姿态的滑行,蹬冰转体,向前压步加速……所有编排动作都如计划的那般顺利完成,很快就来到第一个跳跃。
小提琴的音色圆润饱满,流畅地完成乔克塔和内刃摇滚步等一系列难度步法后,冰上的少女滑膝深屈,右足轻轻点冰……
一切都发生在转瞬之间,没有片刻犹豫,年轻的身影直接在空中高高抛出一道弧线。
金属与冰面摩擦撞击传来短促的声音,恰到好处地落在两处节奏重音上,如飞泉落幽潭,激起阵阵涟漪。
“3F+3Lo!”ISU官方直播平台的解说兴奋地报出动作名称,语带感慨,“这个滑出我非常喜欢,你可以看到她落冰之后很从容地接了一段步法,重点是这段步法很契合旋律。”
说话时背景音里还能清晰听到现场观众送上的掌声。
托导播的福,屏幕前的观众甚至能通过高清摄像头看到冰面上冰刀留下的婉转曲线。
“动作编的好,执行得也很到位。”旁边女搭档音色温柔,声音里同样带着几分欣喜:“这个连跳很难,而且很少见。”
解说发出这个感慨是有缘故的。
青年组短节目的编排是半命题作文,限制颇多:A跳必须是2A;单跳也只能在勾手跳(Lz)、菲利普跳(F)和鲁普跳(Lo)当中轮回,而且只能是2周或者3周。
在编排要求的3组跳跃动作里,唯一能让教练和选手自由发挥的也只有连跳了。
即便如此,也没有太多新意可言——大多数青年组选手都选择连T跳,尝试连Lo的一小撮人里绝大部分连的也是2Lo。
在这样的情况下,忽然出现一套连3Lo的节目,且不说连跳本身的难度价值,单看编排多少也能让人眼前一亮。
而且这个跳跃从视觉效果来看也极富冲击力。因为Flip是右脚后外刃落冰滑出,而Loop需要用右脚后外刃起跳——相当于落冰的瞬间直接起跳,比3F+3T的节奏更为紧凑。
不过,这套节目的亮眼细节还不仅于此。
为了营造芭蕾的氛围,Sherry不但在成套节目中大量采用传统芭蕾的舞蹈动作,就连考斯腾都参考舞剧女演员的打扮,设计成粉衣泡泡袖的款式,白色裙摆也被特意放到膝盖位置。
乍一眼看,更像是冰舞运动员的服装。
刚拿到新裙子时,梁译还有些担心过长的裙摆会不会影响跳跃。不过很快她就发现自己多虑了——新考斯腾的设计师与YT合作多年,用料考究,虽然裙摆变长了,但裙子整体重量却没有太大变化。
在空中高速旋转的时候,裙摆摇曳出一段又一段柔美的波浪,就像玲珑的花瓣,将少女的娇俏可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是一组跳接燕式旋转,这也是青年组短节目的规定动作。
旋转一向是中国女单的强项,尤其是躬身转。哪怕是在平昌那个相对落寞的奥运周期,与其他世界顶级选手们同台竞技时,中国女单的旋转GOE也时常强势地挤进前几名。
梁译显然继承了前辈们的优良传统。
跳进很高,落冰却很轻盈,仿佛一只蝴蝶落在花瓣上,正对应了动作的名字——蝴蝶跳。
“旋转姿态很丰富,也很清晰。”女解说对梁译的旋转赞不绝口,看到那个燕式提刀姿态更是禁不住感叹“腰和后背实在是太软了。”
“真难以想象比赛才刚刚开始,”男解说幽默地开了一句玩笑,“我还以为是最后一组的选手在表演。”
“这就是最后一组选手的实力。”他的搭档语气肯定地说。
就在两人的交谈之间,梁译又趁着一处节奏变化的间隙,顺利完成一个3Lz。
清晰的深外刃起跳、干净的点冰,小于九十度的提前转体,落冰周数充裕——细节做的和ISU示范视频几乎一模一样。
更不必说还有飞跃小半个冰场的高远度,以及跳跃前后丰富的衔接步法。
哪怕是最严格的裁判,也很难昧着良心去扣这一跳的分数吧。直播间里一些有经验的冰迷在心里暗暗想道。
左上角的实时技术分证实了他们的猜测:这个勾手三周的实时GOE高达1.77分。
这是成套节目的最后一个跳跃,它的落冰将剧情发展彻底推向白热化:邀舞被拒,少女疑惑、不解,郁闷,但很快她便不再懊恼,与自己和解,开心地跳起舞来。
梁译已经完全沉醉在旋律里,沉浸在故事中:括弧、外勾、内刃摇滚、鲍步转体、捻转、弓箭步、转三、分腿跳……在定级步法部分,运动员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不断地变刃、换足、转体,身体翻飞如燕,脚下动作飞如流云,让人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2分半的节目很快来到尾声,只剩最后一个技术动作——躬身转。
这是将女性的柔美展示到极致的动作,也是女单赛场上观赏度最高的技术动作之一。
illusion进入,正躬身旋转、下腰提刀,贝尔曼旋转,内勾步滑出……和大多数女单一样的定级构成,只在下腰提刀这里略有不同:少女纤细柔软的腰身极力后仰,手与冰刀接触的位置甚至已经低过腰线。
收腿、提刀,伴着旋律流淌,运动员上半身和小腿形成的柔美线条带着优雅的弧度缓缓向上伸展,仿佛一只花骨朵,迎着微风徐徐绽放。
最后一个音符轻轻落地,梁译结束Ending Pose,带着腼腆的笑容向现场观众鞠躬致意。
屏幕左上角的实时技术分几度变化,数字最终定格在40.31上。
挡板后,章俐兴奋地鼓掌,眼中的喜悦在镜头下一览无余。不远处运动员座位席,几个中国队的运动员同样在激动地挥舞国旗。
观众也送来掌声,甚至还有几个娃娃飞入场内。
梁译顺手捡起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娃娃,是一只毛茸茸的小兔子。她把兔子抱在怀里,再次弯腰致意。
走下赛场,她又变成了那个喜欢毛绒玩偶的中学生。
——————
【啊啊啊啊,顺下来了,恭喜霜霜美美Clean】
【实时技术分40+,大写的争气】
【感觉霜霜一点都不怯场诶,这场发挥比国内赛还要好】
【发挥的太棒了,泪目】
【这套节目真的值得收藏,我可以反复看亿遍】
【首秀惊艳,开了个好头啊】
【考斯腾好好看,像个小精灵】
【慢镜头看这个裙子转起来更美了】
【这应该是今晚唯一一个3F3Lo吧,真是Clean my soul】
【多少年了我朝JPG选手终于又有高级三三了,想哭】
【妹妹的2A有一种3A既视感,蹦的好高】
【那个3辣子的实时GOE是窝巢可以拥有的么】
【旋转实时GOE全部上1,你朝的旋转真是永远值得信赖】
【话说刚才妹妹做贝尔曼之前的提刀姿势好特别啊,很少看到腰这么下去的】
【对,刚才解说也夸了是非常unique的旋转姿势】
【那是珍珠转吧,我记得之前有个美国女单做过】
自梁译结束表演,直播间就像封印被解除一般,留言如潮水般涌入评论区。从考斯腾到跳跃,从GOE到旋转……夸什么的都有。
主播也重新上麦,趁着等分回放的功夫简单介绍了梁译的成套,声音难掩激动。
多少年了,女单这一亩三分地好不容易终于长出一株还不错的韭菜苗,冰迷夸完节目意犹未尽,又纷纷预测起梁译的得分。
【实时技术分上40了诶,希望不要跳水】
【应该不会跳吧,几个跳跃周数落冰都还不错的】
【状态真不错,可惜是早场,感觉会被压分】
【还是有点遗憾,步法没上四级】
【青年组步法抓的紧,霜霜滑表算不错的,几个旋转的定级都拿满了】
【我赌一把,这套节目能上65,37+28】
【我觉得P分没那么高37+25,62左右】
这条评论刚发到屏幕上,回放结束,镜头再次转到KC区。
下一秒,就听见屏幕里现场导播报分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