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导
梁译回到芝加哥的第一件事是发礼物。
JGP前三名不仅有奖牌,还有奖金。梁译拿到铜牌,奖金不多不少正好1000美元。
不过这笔钱在口袋里还没捂热,就被她干脆地换成了礼物。
送给章俐的是她平时惯用的一套护肤品,送路佳楠的则是一套按摩仪。
非年非节地突然收到礼物,两人都有些不明所以,听完梁译半是扭捏,半是得意的解释,教练们倒是都不约而同地笑了,没再推辞。
至于王旭乔嘛……
“我,我也有么?”
蘑菇头少年看到师姐递过来的那个包装精美的小纸盒,眼睛瞪得又大又圆,显然是惊讶极了,连说话都难得卡顿了一下。
“当然呀。”梁译理所当然地说,用眼神催促他“快点打开看看。”
在她期待和鼓励的目光下,王旭乔小心翼翼地拆开纸盒。
下一秒,他就愣住了。
盒子里是某个文具品牌出的一款防疲劳的中性笔。通体呈浅蓝色,笔杆、尾按、笔夹都是金属材质,只有笔握是改良过的白色软胶,设计简洁又好看。
据说这款软胶采用了特殊材质,哪怕长期握笔写字,手指也不会长茧。
梁译一听就很心动,想也没想就买了两只:一只自己用,一只给王旭乔。
毕竟两人有那么多的同款文具,梁译很确定小师弟在文具上和自己的喜好应该是差不多的。
既然如此,她喜欢的笔,估计他也不会讨厌。
见王旭乔接过笔后只是怔怔地看着它,迟迟没有后续动作。梁译从包里翻出自己的那支笔,又翻开随身携带的记事本,迫不及待地为他示范。
“这个胶超级软,而且笔芯也是速干的,不会弄脏手。”
她边说边捏了捏笔握处的软胶,在记事本的某处空白页随意地画了几下,又把本子递过来。
纸上的线条出墨流畅,转折处也十分平滑。
王旭乔接过本子,也试着在纸上写了几个字。
因为笔杆是金属材质,这支笔比大多数塑料材质的笔要重一些,但笔握很柔软,和之前用过的笔完全不一样。
握在手上感受了几秒钟,渐渐习惯它的重量后,王旭乔发现这支笔拿起来很趁手,确实很好用,这样想着,小学生脸上便不由自主地扬起微笑。
“确实好用吧!以后用它做笔记,手不会痛。”梁译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这款安利卖出去了,心情非常好。
“嗯!”王旭乔轻轻点头,把笔仔细地放回包装盒里,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这支笔他一定要好好保管,才不会拿出来乱用。
等他收好笔,梁译又递给他一幅眼镜。
这是临出发前,王旭乔的父母特意上门托她送过来的。
去美国要准备什么东西;外训后学校的手续要怎么办理;孩子的文化课怎么保持……共同的独特机遇和经历,使得两家人的来往在两个小运动员进入国家集训队后,以肉眼可见的频率高了起来。
两位妈妈甚至还约着找机会一起去美国探望孩子——都是老师,寒暑假时间管够。
长期在冰上训练,大部分花滑运动员都有点散光。梁译其实也配了眼镜,只是平日里戴的很少。
——————
没几天就是哥伦布日,芝加哥大中小学全体放假一天,YT俱乐部也不例外,没有比赛任务的队员统统放假。
正值红叶烂漫的季节,两位教练经过一番商量,决定带他们自驾去密歇根州北部的野猪山看红叶。
从芝加哥到野猪山有好几个小时的车程。秋日天高云淡,阳光清丽,公路两边乔木高大挺拔,只是它们大多已经褪下叶子空落落的,只留下灰褐色的枝干,看起来多少显得寂寞冷清。
好在越往北走,随着枫树代替落叶乔木,马路两边的颜色也愈发鲜艳,入眼的景象也热闹起来。
红叶茂密,无穷无尽地向远方的山丘蔓延,远远望去好似一只只巨型火把点燃天幕,彻底驱散了秋季的萧索与森林的静谧。
难得休假,师徒几个一路说说笑笑,心情和氛围都很放松。
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美国的森林公园大多占地广阔,野猪山也不例外。说是公园,其实完全就是一座山头,只是在其中景色优美的地方修了马路和栈道,基本保留的山林的原始风光。
在这样的景区游玩,仅靠两条腿不行显然不现实。路佳楠和章俐买完票,又重新驱动车子,根据地图提示一直开到指定的停车点,才招呼两个孩子下车自由活动。
初秋的空气清冽干燥,天空是澄澈干净的蔚蓝,枫叶被阳光镶上一层亮白色的光圈,放眼望去,视线所及之处不是饱满的红,便是灿烂的金黄……
冷暖色调的极致对比,让梁译几乎没怎么特意找角度就拍了一堆照片,而且出片率很高,几乎没有不满意的。
当梁同学终于欣赏够手机里的照片后,她忽然发现一件事情:自己身旁的师弟,今天似乎太安静了一点。
虽然他一贯来都是内向性子,最近又因为进入变声期,所以话愈发少了,但不该是这样的沉默。
不管是章俐、路佳楠还是梁译自己,对着眼前的美景都在兴致勃勃地拍照,或拍景或拍人,只有这位蘑菇头少年,沉默地跟在最后,慢腾腾地挪动着步子,既不拍照也不赏景,明显是有心事。
刚才在车上还挺好的呀,而且这几天他们几乎天天在一起训练,也没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
梁译不算是一个好奇心过分旺盛的人,但此情此景,她还是轻轻扯了下王旭乔的衣袖,有些担心地问:“怎么啦?”
怎么啦……
这样熟悉的句子和语气,忽然把王旭乔的记忆拉回多年前。
那个时候,他可以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的担忧,但是现在……
想起困扰自己的烦恼,蘑菇头少年垂下眼睑,轻轻抿了抿唇,似乎想要开口,但最终仍是选择沉默。
梁译也不催他,问完以后,静静地欣赏周围的景色。
野猪山附近有一处湖,名叫云湖。湖水澄澈透明,湖面平滑如镜,周围的树影倒映在湖水中更显婆娑斑驳。
山里很安静,微风轻拂树梢,枫叶传来“沙沙”的声音,还有小鸟鸣唱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
梁译忽然想起小时候妈妈给自己讲过的“湖际秋而益澄”,相比描述的就是类似的盛景吧。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完全沉浸在大自然赐予的美好中。
过了很久,时间长到她几乎忘记了自己方才问过的问题,才听见身后的师弟低声回答:“没什么。”
其实很有什么,只是他不愿意说,尤其不想在梁译面前说。
最近这段时间,他和几个同俱乐部的师兄一起跟着Mathew练习3A。明明大家的基础都差不多,甚至之前他的进度还略胜过几个师兄一筹,可是2个多月过去,其他人基本都能在冰上顺利完成这个动作,哪怕失败也是很偶尔的几次。
只有他,总是没办法做到成功落冰。
Mathew分析过他的运动轨迹:起跳的技术正确,落冰缓冲时的支撑腿的膝、髋关节角度也都在合理范围内,最大的问题就是腿部蹬伸力量不足,导致他在起跳以后没有办法维持足够的水平速度。
找到问题的症结,Mathew便为他重新制定了力量训练的计划。
可练了近一个月,仍然没有太明显的突破。
力量增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王旭乔心里很清楚。
但他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沮丧。
从学滑冰以来,这个一路走的顺风顺水的运动员,第一次尝到努力之后却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结果的心情。
酸酸的,涨涨的,涩涩的,苦苦的。
王旭乔看过青年组男单的比赛,当下的JGP男单选手们不要说3A,就算4周跳,能完成的运动员都有好多个。
而自己现在依然六种三周不全。
不说国际顶级选手,只看国内,这两年代表中国参加JGP的李牧和哥哥就是3A和4周俱全的运动员。
他练出3A的时候也就14岁,没比自己大多少。
王旭乔第一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他会不会跳不出来了?
两年后,他真的能如愿代表祖国参加青年组的比赛么?
他不敢深想。
无数复杂的情绪交织在少年的心头,仿佛织起一张密密麻麻的黑色大网,束缚着他,让他再也无法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美景。
没什么……这样明显的言不由衷,梁译当然听出来了。不过,她还是还是移开目光,善解人意地决定不再继续追问。
每个人都有不想告诉别人的郁闷和委屈,就拿她自己来说,刚到美国的时候,因为思念爸爸妈妈,她一度还在洗澡的时候偷偷哭。
这样丢脸的事情,她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
将心比心,王旭乔大概也碰上了类似的事情,不愿意说也是正常。
就在这时,走在前面的章俐忽然停下步子,转过身来冲着两位运动员招手:“霜霜、乐乐,这边有纪念品,要不要过来一起看看?”
“就来就来。”梁译应了一声,毫不犹豫地拔腿就走。
走了几步,见王旭乔没有跟上,梁译于是又回头喊他。
听到声音,王旭乔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段对话结束了。
他没有把自己丢脸的事情说出来,按说应该很高兴才对,可实际上,现在他心里却闷闷的,空落落的,仿佛……有一点意犹未尽的难过。
就这样结束了么?
他固然不愿意说,可是现在霜霜姐姐如他所愿没再继续问下去,蘑菇头少年又觉得有点委屈。
别扭的青少年还没来得及理清自己内心的情绪,腿已经自发地跟随梁译的呼唤向前走了。
……
从纪念品商店出来,路佳楠看了看腕表,问过大家的意见后,决定找个地方休息休息,吃点东西。
趁着两位教练去取餐,梁译把刚才买的冰箱贴收起来,直截了当地问:“你今天为什么不开心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王旭乔原本正垂头打量木头桌子上的纹饰,听了这话,先是抬头飞快地与梁译对视,却又在下一秒迅速移开目光,只留下一张扭捏的侧脸。
梁译却不肯再放过他,而是笑眯眯地追问起来,大有他不开口就别想善罢甘休的架势。
王旭乔不停地揉着手指,心里激烈地做着思想斗争,最终还是没能抑制自己想要诉说的念头,破罐子破摔似的一股脑把所有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越说脸上越烫,最后他整个脑袋都低垂下来,眼睛也是直直地盯着面前的桌子。
如果目光能有温度,估计这会儿桌子上已经烧出两个洞了。
“16岁的哥哥跳的比你好一点也不奇怪呀。”梁译想了想,觉得这件事情很正常。
什么……王旭乔猛然抬头,不可置信地看着对面的少女。
虽然知道这是事实,但听到这句话的他还是很伤心。
原本以为霜霜姐姐会安慰自己的。
小学生圆鼓鼓的脸蛋涨得通红,不知道是因为惊讶、羞愧,还是因为听到了让他“难堪”的事实。
梁译拿起桌子上的水喝了一口,慢条斯理地说:“如果跳的比你还差,那他比你多的这四年不是白长了嘛。”
她把杯子放好,继续说道:“而且你想一想,他们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肯定跳的没有你好,不然就不会等到现在才和你一起练3A了呀。”
“你比他们小4岁”,少女伸出四根手指,“是整整一个奥运周期诶,可是还能和他们一起练习,这本来就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啊。”
JGP前三名不仅有奖牌,还有奖金。梁译拿到铜牌,奖金不多不少正好1000美元。
不过这笔钱在口袋里还没捂热,就被她干脆地换成了礼物。
送给章俐的是她平时惯用的一套护肤品,送路佳楠的则是一套按摩仪。
非年非节地突然收到礼物,两人都有些不明所以,听完梁译半是扭捏,半是得意的解释,教练们倒是都不约而同地笑了,没再推辞。
至于王旭乔嘛……
“我,我也有么?”
蘑菇头少年看到师姐递过来的那个包装精美的小纸盒,眼睛瞪得又大又圆,显然是惊讶极了,连说话都难得卡顿了一下。
“当然呀。”梁译理所当然地说,用眼神催促他“快点打开看看。”
在她期待和鼓励的目光下,王旭乔小心翼翼地拆开纸盒。
下一秒,他就愣住了。
盒子里是某个文具品牌出的一款防疲劳的中性笔。通体呈浅蓝色,笔杆、尾按、笔夹都是金属材质,只有笔握是改良过的白色软胶,设计简洁又好看。
据说这款软胶采用了特殊材质,哪怕长期握笔写字,手指也不会长茧。
梁译一听就很心动,想也没想就买了两只:一只自己用,一只给王旭乔。
毕竟两人有那么多的同款文具,梁译很确定小师弟在文具上和自己的喜好应该是差不多的。
既然如此,她喜欢的笔,估计他也不会讨厌。
见王旭乔接过笔后只是怔怔地看着它,迟迟没有后续动作。梁译从包里翻出自己的那支笔,又翻开随身携带的记事本,迫不及待地为他示范。
“这个胶超级软,而且笔芯也是速干的,不会弄脏手。”
她边说边捏了捏笔握处的软胶,在记事本的某处空白页随意地画了几下,又把本子递过来。
纸上的线条出墨流畅,转折处也十分平滑。
王旭乔接过本子,也试着在纸上写了几个字。
因为笔杆是金属材质,这支笔比大多数塑料材质的笔要重一些,但笔握很柔软,和之前用过的笔完全不一样。
握在手上感受了几秒钟,渐渐习惯它的重量后,王旭乔发现这支笔拿起来很趁手,确实很好用,这样想着,小学生脸上便不由自主地扬起微笑。
“确实好用吧!以后用它做笔记,手不会痛。”梁译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这款安利卖出去了,心情非常好。
“嗯!”王旭乔轻轻点头,把笔仔细地放回包装盒里,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这支笔他一定要好好保管,才不会拿出来乱用。
等他收好笔,梁译又递给他一幅眼镜。
这是临出发前,王旭乔的父母特意上门托她送过来的。
去美国要准备什么东西;外训后学校的手续要怎么办理;孩子的文化课怎么保持……共同的独特机遇和经历,使得两家人的来往在两个小运动员进入国家集训队后,以肉眼可见的频率高了起来。
两位妈妈甚至还约着找机会一起去美国探望孩子——都是老师,寒暑假时间管够。
长期在冰上训练,大部分花滑运动员都有点散光。梁译其实也配了眼镜,只是平日里戴的很少。
——————
没几天就是哥伦布日,芝加哥大中小学全体放假一天,YT俱乐部也不例外,没有比赛任务的队员统统放假。
正值红叶烂漫的季节,两位教练经过一番商量,决定带他们自驾去密歇根州北部的野猪山看红叶。
从芝加哥到野猪山有好几个小时的车程。秋日天高云淡,阳光清丽,公路两边乔木高大挺拔,只是它们大多已经褪下叶子空落落的,只留下灰褐色的枝干,看起来多少显得寂寞冷清。
好在越往北走,随着枫树代替落叶乔木,马路两边的颜色也愈发鲜艳,入眼的景象也热闹起来。
红叶茂密,无穷无尽地向远方的山丘蔓延,远远望去好似一只只巨型火把点燃天幕,彻底驱散了秋季的萧索与森林的静谧。
难得休假,师徒几个一路说说笑笑,心情和氛围都很放松。
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美国的森林公园大多占地广阔,野猪山也不例外。说是公园,其实完全就是一座山头,只是在其中景色优美的地方修了马路和栈道,基本保留的山林的原始风光。
在这样的景区游玩,仅靠两条腿不行显然不现实。路佳楠和章俐买完票,又重新驱动车子,根据地图提示一直开到指定的停车点,才招呼两个孩子下车自由活动。
初秋的空气清冽干燥,天空是澄澈干净的蔚蓝,枫叶被阳光镶上一层亮白色的光圈,放眼望去,视线所及之处不是饱满的红,便是灿烂的金黄……
冷暖色调的极致对比,让梁译几乎没怎么特意找角度就拍了一堆照片,而且出片率很高,几乎没有不满意的。
当梁同学终于欣赏够手机里的照片后,她忽然发现一件事情:自己身旁的师弟,今天似乎太安静了一点。
虽然他一贯来都是内向性子,最近又因为进入变声期,所以话愈发少了,但不该是这样的沉默。
不管是章俐、路佳楠还是梁译自己,对着眼前的美景都在兴致勃勃地拍照,或拍景或拍人,只有这位蘑菇头少年,沉默地跟在最后,慢腾腾地挪动着步子,既不拍照也不赏景,明显是有心事。
刚才在车上还挺好的呀,而且这几天他们几乎天天在一起训练,也没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
梁译不算是一个好奇心过分旺盛的人,但此情此景,她还是轻轻扯了下王旭乔的衣袖,有些担心地问:“怎么啦?”
怎么啦……
这样熟悉的句子和语气,忽然把王旭乔的记忆拉回多年前。
那个时候,他可以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的担忧,但是现在……
想起困扰自己的烦恼,蘑菇头少年垂下眼睑,轻轻抿了抿唇,似乎想要开口,但最终仍是选择沉默。
梁译也不催他,问完以后,静静地欣赏周围的景色。
野猪山附近有一处湖,名叫云湖。湖水澄澈透明,湖面平滑如镜,周围的树影倒映在湖水中更显婆娑斑驳。
山里很安静,微风轻拂树梢,枫叶传来“沙沙”的声音,还有小鸟鸣唱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
梁译忽然想起小时候妈妈给自己讲过的“湖际秋而益澄”,相比描述的就是类似的盛景吧。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完全沉浸在大自然赐予的美好中。
过了很久,时间长到她几乎忘记了自己方才问过的问题,才听见身后的师弟低声回答:“没什么。”
其实很有什么,只是他不愿意说,尤其不想在梁译面前说。
最近这段时间,他和几个同俱乐部的师兄一起跟着Mathew练习3A。明明大家的基础都差不多,甚至之前他的进度还略胜过几个师兄一筹,可是2个多月过去,其他人基本都能在冰上顺利完成这个动作,哪怕失败也是很偶尔的几次。
只有他,总是没办法做到成功落冰。
Mathew分析过他的运动轨迹:起跳的技术正确,落冰缓冲时的支撑腿的膝、髋关节角度也都在合理范围内,最大的问题就是腿部蹬伸力量不足,导致他在起跳以后没有办法维持足够的水平速度。
找到问题的症结,Mathew便为他重新制定了力量训练的计划。
可练了近一个月,仍然没有太明显的突破。
力量增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王旭乔心里很清楚。
但他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沮丧。
从学滑冰以来,这个一路走的顺风顺水的运动员,第一次尝到努力之后却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结果的心情。
酸酸的,涨涨的,涩涩的,苦苦的。
王旭乔看过青年组男单的比赛,当下的JGP男单选手们不要说3A,就算4周跳,能完成的运动员都有好多个。
而自己现在依然六种三周不全。
不说国际顶级选手,只看国内,这两年代表中国参加JGP的李牧和哥哥就是3A和4周俱全的运动员。
他练出3A的时候也就14岁,没比自己大多少。
王旭乔第一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他会不会跳不出来了?
两年后,他真的能如愿代表祖国参加青年组的比赛么?
他不敢深想。
无数复杂的情绪交织在少年的心头,仿佛织起一张密密麻麻的黑色大网,束缚着他,让他再也无法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美景。
没什么……这样明显的言不由衷,梁译当然听出来了。不过,她还是还是移开目光,善解人意地决定不再继续追问。
每个人都有不想告诉别人的郁闷和委屈,就拿她自己来说,刚到美国的时候,因为思念爸爸妈妈,她一度还在洗澡的时候偷偷哭。
这样丢脸的事情,她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
将心比心,王旭乔大概也碰上了类似的事情,不愿意说也是正常。
就在这时,走在前面的章俐忽然停下步子,转过身来冲着两位运动员招手:“霜霜、乐乐,这边有纪念品,要不要过来一起看看?”
“就来就来。”梁译应了一声,毫不犹豫地拔腿就走。
走了几步,见王旭乔没有跟上,梁译于是又回头喊他。
听到声音,王旭乔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段对话结束了。
他没有把自己丢脸的事情说出来,按说应该很高兴才对,可实际上,现在他心里却闷闷的,空落落的,仿佛……有一点意犹未尽的难过。
就这样结束了么?
他固然不愿意说,可是现在霜霜姐姐如他所愿没再继续问下去,蘑菇头少年又觉得有点委屈。
别扭的青少年还没来得及理清自己内心的情绪,腿已经自发地跟随梁译的呼唤向前走了。
……
从纪念品商店出来,路佳楠看了看腕表,问过大家的意见后,决定找个地方休息休息,吃点东西。
趁着两位教练去取餐,梁译把刚才买的冰箱贴收起来,直截了当地问:“你今天为什么不开心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王旭乔原本正垂头打量木头桌子上的纹饰,听了这话,先是抬头飞快地与梁译对视,却又在下一秒迅速移开目光,只留下一张扭捏的侧脸。
梁译却不肯再放过他,而是笑眯眯地追问起来,大有他不开口就别想善罢甘休的架势。
王旭乔不停地揉着手指,心里激烈地做着思想斗争,最终还是没能抑制自己想要诉说的念头,破罐子破摔似的一股脑把所有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越说脸上越烫,最后他整个脑袋都低垂下来,眼睛也是直直地盯着面前的桌子。
如果目光能有温度,估计这会儿桌子上已经烧出两个洞了。
“16岁的哥哥跳的比你好一点也不奇怪呀。”梁译想了想,觉得这件事情很正常。
什么……王旭乔猛然抬头,不可置信地看着对面的少女。
虽然知道这是事实,但听到这句话的他还是很伤心。
原本以为霜霜姐姐会安慰自己的。
小学生圆鼓鼓的脸蛋涨得通红,不知道是因为惊讶、羞愧,还是因为听到了让他“难堪”的事实。
梁译拿起桌子上的水喝了一口,慢条斯理地说:“如果跳的比你还差,那他比你多的这四年不是白长了嘛。”
她把杯子放好,继续说道:“而且你想一想,他们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肯定跳的没有你好,不然就不会等到现在才和你一起练3A了呀。”
“你比他们小4岁”,少女伸出四根手指,“是整整一个奥运周期诶,可是还能和他们一起练习,这本来就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