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与青铜
全锦赛结束,梁译发挥稳定,以202.3的总分成功卫冕成年组冠军,顺利拿到中国女单那张唯一的世青赛门票。
王旭乔从教练那里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拿到手机的第一时间就用微信给梁译发了祝福,然后点开微博,熟练地在“梁译超话”签到。
这是他这段时间养成的新习惯。
刷新页面,果然看到不少相关信息。
照例一番收图过后,王旭乔往下翻了翻,很快看到一条转发的微博——
原po很短:“高能!!!当王者进入青铜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文字下还配了一段短视频,正是梁译全锦赛前在商业冰场训练的片段。
视频只有一分钟左右,不过内容很全,几组连跳、旋转、3A,甚至定级步法都录到了——与周围各种慢悠悠的滑行,颤颤巍巍的跳跃相比,画风明显不在一个次元。
冰上的人每完成一个技术动作,视频里就会传来一道整齐的吸气和感慨声。
转发的是一个叫“是梓涵呀”的账号,她在旁边评论道:在现场,霜霜本人真的巨可爱。[害羞] [害羞]
王旭乔好奇地点开那条微博的评论区,意外地发现居然还挺热闹的——
“这是专业运动员吧”
“这是谁啊,好厉害”
“[牛批][牛批][牛批]”
“路人看呆系列……”
“我吸气的节奏和po主一模一样”
“这是什么人间小陀螺[doge]”
“话说她这样转这么多圈不会晕吗[疑惑]”
“弱弱问一下,这是什么项目啊,好好看”
虽然大多数评论来自于围观的路人和吃瓜群众,不过也有和张梓涵一样认出梁译的冰迷,兴奋地出来“认领”。
“啊啊啊,这不是我们霜霜么?羡慕po主”
“这个贝尔曼提刀姿势一看就是梁译啊[doge]”
“是全锦赛的时候吧,和朋友吃饭的时候碰见了,听旁边的小姐姐说她练了整整3个小时”
“3小时!!霜霜努力cry[感动]”
“霜霜在练3A吧,再看一次还是好震撼”
“窝巢女单的未来啊,一定要平安健康,好好长大[大哭]”
“我去,这不是我司附近的七彩城么,这两天才和同事去那里吃饭,居然没碰上[哭]”
“最爱的贝尔曼,霜霜加油”
两方人马很快在评论区交流起来。
“不懂就问,霜霜是谁,哪位好心人科普一下”
“求科普+1,3A是啥,贝尔曼又是啥[头晕.jpg]”
“我来我来,霜霜是妹妹的小名,她大名叫梁译,是窝巢花滑青年组小女单,也是本赛季全锦赛冠军。”
“她这个赛季刚升青年组,目前国际赛最好成绩是JGP铜牌,贝尔曼就是她刚才做的那个旋转动作,身体呈现水滴的形状,BTW窝巢已经十几年没人站上过JGP的台子了”
“划重点:日本站的铜牌含金量超高,前四名除了霜霜都是当今青年组一线大佬[doge]”
“对,换一站搞不好直接就金牌了”
“然后3A是她刚才做的那个跳跃,很难很难,之前基本只有俄萝日萝能跳,妹妹是窝巢第一个完成3A的女单”
“看采访说她是临时决定上3A的,赛前计划也是做2A,富贵险中求了属于是[吃瓜]”
难得碰上感兴趣的吃瓜群众,冰迷们兴致冲冲地科普,花滑项目实在太冷,他们从不放弃任何一个推广它的机会。
“窝草,这么厉害[滑稽]”
“而且是独苗苗,我从全青赛就开始关注她了,很努力的一个小朋友,难度储备也不错,除了3A还有高级三三连跳,入坑不亏”
“好,果断入坑了。BTW哪里能看到她的比赛,刚才搜了好一圈都没搜到资源”
“糊滑太糊[暴风哭泣],字母站指路@最爱花滑,这个up基本上所有比赛都会直播,主页都是比赛录屏”
“可以先从日本站开始看,看完再看全锦赛”
留言的网友贴心地在评论后附上两条链接。
王旭乔点开第一条链接,是梁译日本站的短节目和自由滑的比赛录屏。
刚点开视频就被满屏的弹幕吓了一跳,屏幕左上角显示:35人正在观看。
王旭乔心里忽然升起一个念头:不知道这些人当中有没有从微博过来的。
和微博相比,在这条视频里发弹幕和留言的几乎都是冰迷。这点从他们发出的内容就能判断——几乎都在讨论技术动作,偶尔的八卦也是围绕几位运动员展开。
小学生于是知道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知识:比如运动员们五花八门的花名,比如花滑圈粉丝们的“黑话”。
还好霜霜姐姐的昵称比较正常,他莫名松了一口。
当然,也有一部分网友在求助。
视频的信号来自ISU的油管官方直播平台,全程用英语解说,于是,弹幕和评论区不时能看到网友在呼唤“御用翻译”。
王旭乔挑着几条翻译了下,又点开全锦赛的直播录屏。
主播贴心地把颁奖典礼和采访视频的片段直接附在梁译全锦赛的比赛片段之后。
成年组前三名分别是梁译,金子嘉和陆梦瞳。陆梦瞳是本赛季除梁译之外的另一名JGP选手,比梁译大1岁,在捷克站拿到第八名。
梁译年纪最小,身高最矮,偏偏又站在中间,好在合影时两位善解人意的姐姐弯腰的弯腰,屈膝的屈膝,总算没有照出一个“凹”字形。
走下领奖台,她第一个被记者拦下。
“首先要恭喜你成功卫冕,拿到世青赛的门票,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梁译羞涩地笑笑,笑起来的时候水汪汪的杏眼弯成月牙。
“3A挑战成功,其他跳跃动作也都和计划的那样顺利完成了,感觉很开心。”
“说到3A,能告诉我为什么会临时想到改配置呢?”记者收回话筒,“我听章指导说,日本站赛前你其实没有挑战3A的计划。”
梁译认真地听着,边听边轻轻点头,脸上始终带着清浅的笑意。
等记者的提问结束,小姑娘思考了一会儿才对着话筒说道:“赛前教练给我定下的目标是顺利发挥,争取给裁判留下好印象,拿到世青赛的最低技术分。但是短节目比完以后,我感觉自己比较有信心,就想在赛场上挑战一下。”
“为什么教练一开始没让你挑战3A呢?”记者不解地问,“我看你完成得很好,教练是有别的顾虑吗?”
“因为人在紧张的状态□□力消耗会快一些,教练担心我的心态会影响身体状态。”
“那你不担心么?”
“当然很希望能留下一套完美的节目给观众和裁判。”
说完这句话,镜头里的女生犹豫了一会儿,抬头迎上记者好奇的目光,不太好意思地又笑了笑。顿了顿,才继续说道:“但是作为运动员来说,站在赛场上的话还是希望能尽量挑战更高的难度,希望能把自己学过的动作都能展示出来。”
少女的音色明亮清澈,十几岁的女孩子两颊饱满,稚气尚未完全褪去,眼神却露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坚定。
——————
比赛任务告一段落,梁译迎来了难得的闲暇——回程机票定在全锦赛结束之后的第三天,父母现场看完比赛就把她接回了家。
和豆沙玩耍,尝试爸爸开发的新菜,和妈妈聊天撒娇……在家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样幸福、惬意。
而这份幸福,在收到生日礼物后更是升到了巅峰。
梁译的生日是10月23号,距离现在其实还有三周多的时间,不过梁靖早就准备好了礼物——故宫文创出的一套纸胶带。
从造景用的宫殿城墙,花草、御猫,到故宫收藏的名画、皇帝御笔奏折金句,装了满满一大盒。
梁靖很早就知道女儿喜欢做手账,也喜欢收集胶带和贴纸。不过因为买的太多,用的太少,买胶带这件事一度引来陈老师的“怨念”,以至于送礼物之前,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打量妻子的神色,见对方面色无虞,这才放心地递上盒子。
陈婉仪其实并不排斥女儿的爱好,也不反对孩子买胶带。她只是单纯不喜欢东西买了不用,放在家里堆着的感觉。
可如今大半年不见,乍一见女儿收礼物时满心欢喜的模样,母亲心底的一腔柔情满的几乎要溢出来,哪里还想得到那么多?
梁译在家里舒舒服服地休息了一天,翌日上午又到俱乐部去看刘雪雁。
正逢周末,启明星俱乐部很是热闹。梁译轻车熟路地来到冰室,就看见刘雪雁双手抱胸站在冰场的玻璃栏板后,一脸严肃地看着学生的练习。
不熟悉的人大概会被刘教练脸上的冷漠吓到,但处久了就会发现她只是对训练要求严格,私底下的性格其实非常温和。
等课程结束,梁译才上前叫人。
“我以为你已经回去了。”刘雪雁看到梁译,又惊又喜,拉起她的手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一番,确认状态不错,这才放下心来,关心地问起外训的生活。
梁译挑着说了一些“自己学新动作成功了”,“被表扬了”“编舞老师说合乐不错”之类的细节,又说起接下来Mathew为自己安排的训练计划。
说起来都是小事,但刘雪雁却听得很认真,问完训练,又问起日常生活。
她问得很细致,有时梁译答得太过简略,还会追问几句。梁译第一次发现恩师还有“话痨”的一面,可她并没有不耐烦,心里反而暖融融的。
被人关心并且牵挂的感觉,真的很好。
临别时,她把自己从日本买来的护肤品送给刘雪雁,出乎意料的是,刘雪雁居然也有礼物送给她。
是一双隐形硅胶护膝。
膝盖对花滑运动员非常重要,尤其单人滑选手——不管是滑行时的蹬冰、转体,还是跳跃,都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膝盖动作。
在YT训练时,Mathew对梁译最常说的话除了“one more time”,基本就是提醒她注意“Knee Action”。
梁译9岁那年练习3F的时候,膝关节就伤过一次,当时差不多有3周时间没能上冰。从那以后,刘雪雁更加注重她的膝盖保护。
“买很久了,出国之前本来就该拿给你的,结果太忙一下子忘记了。”刘雪雁说着,目光在徒弟身上巡视,分别近一年,梁译的个子就和她的成绩一样蹭蹭往上长,还好当时买的是大码的尺寸。
想到这个孩子是自己一手发掘培养的,刘教练的内心既骄傲又有些感慨。见小姑娘眼泪汪汪地看着自己,久久没有动作,她把盒子塞进她怀里,又摸了摸她的脑袋,柔声嘱咐:“好好训练,我还等着你以后拿个冠军给我看呢!”
梁译抱着盒子,一边吸着鼻子,一边认真地应下承诺:“我会努力的!”
王旭乔从教练那里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拿到手机的第一时间就用微信给梁译发了祝福,然后点开微博,熟练地在“梁译超话”签到。
这是他这段时间养成的新习惯。
刷新页面,果然看到不少相关信息。
照例一番收图过后,王旭乔往下翻了翻,很快看到一条转发的微博——
原po很短:“高能!!!当王者进入青铜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文字下还配了一段短视频,正是梁译全锦赛前在商业冰场训练的片段。
视频只有一分钟左右,不过内容很全,几组连跳、旋转、3A,甚至定级步法都录到了——与周围各种慢悠悠的滑行,颤颤巍巍的跳跃相比,画风明显不在一个次元。
冰上的人每完成一个技术动作,视频里就会传来一道整齐的吸气和感慨声。
转发的是一个叫“是梓涵呀”的账号,她在旁边评论道:在现场,霜霜本人真的巨可爱。[害羞] [害羞]
王旭乔好奇地点开那条微博的评论区,意外地发现居然还挺热闹的——
“这是专业运动员吧”
“这是谁啊,好厉害”
“[牛批][牛批][牛批]”
“路人看呆系列……”
“我吸气的节奏和po主一模一样”
“这是什么人间小陀螺[doge]”
“话说她这样转这么多圈不会晕吗[疑惑]”
“弱弱问一下,这是什么项目啊,好好看”
虽然大多数评论来自于围观的路人和吃瓜群众,不过也有和张梓涵一样认出梁译的冰迷,兴奋地出来“认领”。
“啊啊啊,这不是我们霜霜么?羡慕po主”
“这个贝尔曼提刀姿势一看就是梁译啊[doge]”
“是全锦赛的时候吧,和朋友吃饭的时候碰见了,听旁边的小姐姐说她练了整整3个小时”
“3小时!!霜霜努力cry[感动]”
“霜霜在练3A吧,再看一次还是好震撼”
“窝巢女单的未来啊,一定要平安健康,好好长大[大哭]”
“我去,这不是我司附近的七彩城么,这两天才和同事去那里吃饭,居然没碰上[哭]”
“最爱的贝尔曼,霜霜加油”
两方人马很快在评论区交流起来。
“不懂就问,霜霜是谁,哪位好心人科普一下”
“求科普+1,3A是啥,贝尔曼又是啥[头晕.jpg]”
“我来我来,霜霜是妹妹的小名,她大名叫梁译,是窝巢花滑青年组小女单,也是本赛季全锦赛冠军。”
“她这个赛季刚升青年组,目前国际赛最好成绩是JGP铜牌,贝尔曼就是她刚才做的那个旋转动作,身体呈现水滴的形状,BTW窝巢已经十几年没人站上过JGP的台子了”
“划重点:日本站的铜牌含金量超高,前四名除了霜霜都是当今青年组一线大佬[doge]”
“对,换一站搞不好直接就金牌了”
“然后3A是她刚才做的那个跳跃,很难很难,之前基本只有俄萝日萝能跳,妹妹是窝巢第一个完成3A的女单”
“看采访说她是临时决定上3A的,赛前计划也是做2A,富贵险中求了属于是[吃瓜]”
难得碰上感兴趣的吃瓜群众,冰迷们兴致冲冲地科普,花滑项目实在太冷,他们从不放弃任何一个推广它的机会。
“窝草,这么厉害[滑稽]”
“而且是独苗苗,我从全青赛就开始关注她了,很努力的一个小朋友,难度储备也不错,除了3A还有高级三三连跳,入坑不亏”
“好,果断入坑了。BTW哪里能看到她的比赛,刚才搜了好一圈都没搜到资源”
“糊滑太糊[暴风哭泣],字母站指路@最爱花滑,这个up基本上所有比赛都会直播,主页都是比赛录屏”
“可以先从日本站开始看,看完再看全锦赛”
留言的网友贴心地在评论后附上两条链接。
王旭乔点开第一条链接,是梁译日本站的短节目和自由滑的比赛录屏。
刚点开视频就被满屏的弹幕吓了一跳,屏幕左上角显示:35人正在观看。
王旭乔心里忽然升起一个念头:不知道这些人当中有没有从微博过来的。
和微博相比,在这条视频里发弹幕和留言的几乎都是冰迷。这点从他们发出的内容就能判断——几乎都在讨论技术动作,偶尔的八卦也是围绕几位运动员展开。
小学生于是知道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知识:比如运动员们五花八门的花名,比如花滑圈粉丝们的“黑话”。
还好霜霜姐姐的昵称比较正常,他莫名松了一口。
当然,也有一部分网友在求助。
视频的信号来自ISU的油管官方直播平台,全程用英语解说,于是,弹幕和评论区不时能看到网友在呼唤“御用翻译”。
王旭乔挑着几条翻译了下,又点开全锦赛的直播录屏。
主播贴心地把颁奖典礼和采访视频的片段直接附在梁译全锦赛的比赛片段之后。
成年组前三名分别是梁译,金子嘉和陆梦瞳。陆梦瞳是本赛季除梁译之外的另一名JGP选手,比梁译大1岁,在捷克站拿到第八名。
梁译年纪最小,身高最矮,偏偏又站在中间,好在合影时两位善解人意的姐姐弯腰的弯腰,屈膝的屈膝,总算没有照出一个“凹”字形。
走下领奖台,她第一个被记者拦下。
“首先要恭喜你成功卫冕,拿到世青赛的门票,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梁译羞涩地笑笑,笑起来的时候水汪汪的杏眼弯成月牙。
“3A挑战成功,其他跳跃动作也都和计划的那样顺利完成了,感觉很开心。”
“说到3A,能告诉我为什么会临时想到改配置呢?”记者收回话筒,“我听章指导说,日本站赛前你其实没有挑战3A的计划。”
梁译认真地听着,边听边轻轻点头,脸上始终带着清浅的笑意。
等记者的提问结束,小姑娘思考了一会儿才对着话筒说道:“赛前教练给我定下的目标是顺利发挥,争取给裁判留下好印象,拿到世青赛的最低技术分。但是短节目比完以后,我感觉自己比较有信心,就想在赛场上挑战一下。”
“为什么教练一开始没让你挑战3A呢?”记者不解地问,“我看你完成得很好,教练是有别的顾虑吗?”
“因为人在紧张的状态□□力消耗会快一些,教练担心我的心态会影响身体状态。”
“那你不担心么?”
“当然很希望能留下一套完美的节目给观众和裁判。”
说完这句话,镜头里的女生犹豫了一会儿,抬头迎上记者好奇的目光,不太好意思地又笑了笑。顿了顿,才继续说道:“但是作为运动员来说,站在赛场上的话还是希望能尽量挑战更高的难度,希望能把自己学过的动作都能展示出来。”
少女的音色明亮清澈,十几岁的女孩子两颊饱满,稚气尚未完全褪去,眼神却露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坚定。
——————
比赛任务告一段落,梁译迎来了难得的闲暇——回程机票定在全锦赛结束之后的第三天,父母现场看完比赛就把她接回了家。
和豆沙玩耍,尝试爸爸开发的新菜,和妈妈聊天撒娇……在家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样幸福、惬意。
而这份幸福,在收到生日礼物后更是升到了巅峰。
梁译的生日是10月23号,距离现在其实还有三周多的时间,不过梁靖早就准备好了礼物——故宫文创出的一套纸胶带。
从造景用的宫殿城墙,花草、御猫,到故宫收藏的名画、皇帝御笔奏折金句,装了满满一大盒。
梁靖很早就知道女儿喜欢做手账,也喜欢收集胶带和贴纸。不过因为买的太多,用的太少,买胶带这件事一度引来陈老师的“怨念”,以至于送礼物之前,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打量妻子的神色,见对方面色无虞,这才放心地递上盒子。
陈婉仪其实并不排斥女儿的爱好,也不反对孩子买胶带。她只是单纯不喜欢东西买了不用,放在家里堆着的感觉。
可如今大半年不见,乍一见女儿收礼物时满心欢喜的模样,母亲心底的一腔柔情满的几乎要溢出来,哪里还想得到那么多?
梁译在家里舒舒服服地休息了一天,翌日上午又到俱乐部去看刘雪雁。
正逢周末,启明星俱乐部很是热闹。梁译轻车熟路地来到冰室,就看见刘雪雁双手抱胸站在冰场的玻璃栏板后,一脸严肃地看着学生的练习。
不熟悉的人大概会被刘教练脸上的冷漠吓到,但处久了就会发现她只是对训练要求严格,私底下的性格其实非常温和。
等课程结束,梁译才上前叫人。
“我以为你已经回去了。”刘雪雁看到梁译,又惊又喜,拉起她的手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一番,确认状态不错,这才放下心来,关心地问起外训的生活。
梁译挑着说了一些“自己学新动作成功了”,“被表扬了”“编舞老师说合乐不错”之类的细节,又说起接下来Mathew为自己安排的训练计划。
说起来都是小事,但刘雪雁却听得很认真,问完训练,又问起日常生活。
她问得很细致,有时梁译答得太过简略,还会追问几句。梁译第一次发现恩师还有“话痨”的一面,可她并没有不耐烦,心里反而暖融融的。
被人关心并且牵挂的感觉,真的很好。
临别时,她把自己从日本买来的护肤品送给刘雪雁,出乎意料的是,刘雪雁居然也有礼物送给她。
是一双隐形硅胶护膝。
膝盖对花滑运动员非常重要,尤其单人滑选手——不管是滑行时的蹬冰、转体,还是跳跃,都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膝盖动作。
在YT训练时,Mathew对梁译最常说的话除了“one more time”,基本就是提醒她注意“Knee Action”。
梁译9岁那年练习3F的时候,膝关节就伤过一次,当时差不多有3周时间没能上冰。从那以后,刘雪雁更加注重她的膝盖保护。
“买很久了,出国之前本来就该拿给你的,结果太忙一下子忘记了。”刘雪雁说着,目光在徒弟身上巡视,分别近一年,梁译的个子就和她的成绩一样蹭蹭往上长,还好当时买的是大码的尺寸。
想到这个孩子是自己一手发掘培养的,刘教练的内心既骄傲又有些感慨。见小姑娘眼泪汪汪地看着自己,久久没有动作,她把盒子塞进她怀里,又摸了摸她的脑袋,柔声嘱咐:“好好训练,我还等着你以后拿个冠军给我看呢!”
梁译抱着盒子,一边吸着鼻子,一边认真地应下承诺:“我会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