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后,林瑾一行又去往了翠鸣山山腹中的绿湖。
只见湖面开阔,湖水澄碧,波平如镜倒映着两岸杨柳、迎春、毛桃、凤尾竹之类的植物,映衬得绿湖更“绿”。湖边停靠着一排竹筏。林瑾和其余几位公子分乘竹筏,另外的随行人员则留在岸边守候。
秦明将长长的竹篙往水中一拨,载着林瑾、月儿的竹筏就动了起来,哗哗哗啦地朝着湖心驶去。陶然、楚凤歌等同乘一只竹筏。见秦明划起来很轻松自如的样子,陶然也跃跃欲试,立在竹筏前头学着秦明的样子一篙点开,竹筏也慢慢跟上了林瑾他们的那一叶。到了水流略微湍急之处,竹筏乱晃,沧州县主簿之子左归云连忙上前接过篙子,竹筏这才稳了下来,陶然吐了一口气,“好险。”便坐了下去。
“林兄可曾听过这绿湖又叫白马湖?”不一会儿,楚凤歌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漫漫道。
“略有耳闻。”林瑾道。
“为什么叫白马湖?”月儿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传说百年前曾有一位樵夫担柴下山经过这绿湖,正当艳阳高照,他热得是口干舌燥,忙放下捆好的柴,奔到水边俯下身牛饮了起来,解了乏后,他这才望了一眼眼前绿湖,心中疑惑顿生——以往这个时候绿湖的浓雾早已散去了,为何今日一反常态?”林瑾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故事,流水淙淙映衬着他的声音,“樵夫细细望去,穿过重重浓雾,竟看见了一匹白马正在湖中戏水。他忍不住惊叫起来,谁知却好像惊了这匹马,那白马竟从湖心向他急驰而来,眼看就要撞上了,他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只觉耳畔一阵疾风刮过,再睁眼时,大雾散尽,白马也不知所踪。多年以后,樵夫身边的人两鬓渐渐斑白,而他却依然保持着当初的容貌……自此,白马湖的别称便流传了下来。”
“不错不错,”楚凤歌拊掌叹道,“林兄不愧是林兄,连这种民间传说都知道。”
“真是有趣的故事。”月儿的目光也聚集在林瑾身上,不经意间流露出女儿家羞涩的情态。
春光和蔼,树影窈窕,几人沉默静坐,一任轻如鸟羽般的竹筏随水而飘。
天空瓦蓝,湖水澄碧,青山环抱,月儿闭上眼睛感受这天地之间的旷远寂静,五彩的阳光洒在她明洁的脸上。
出生以来,她和爹娘走过很多地方,奔波七年只为找到秦明……找到他以后,便跟随爹娘回到流萤谷再也没有出来,而这一次出谷,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受外面的世界。
想到这里,月儿霍然睁开双眼,就像第一次看见湖泊,看见天空,看见花草树木,第一次被风吹过脸颊,第一次听见雀鸟啾啁……她贪婪地感知着周遭的一切……
再睁开眼睛时,月儿的视线被一张脸吸引了过去——那是一张近乎无瑕的脸,可是比那美貌的脸庞更为吸引人的是他脸上的神情,他远远地注视着某一处虚空,恍惚中,他的眼眸里透出前所未有的温柔和沉醉,仿佛在这天地之间,缥缈的红尘之中,只有他一人存在,那种目光仿佛黑洞一般,让月儿情不自禁地陷了进去。
“听闻林兄乃是箫中圣手,只可惜我未带得琴来,否则此情此景,定要与你合奏一曲……”左归云忽然叹息一声。
闻言,林瑾回过神来,视线越过月儿望向左归云,月儿心里的弦蓦然一紧,急遽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却又忍不住偷偷地抬起眼瞄他。
“改日再请诸兄到府上小聚,届时璟一定为大家吹奏一曲,只恐有污众耳……”林瑾唇边带笑,口里虽说着谦虚之言,一双眼睛却神采奕奕,英姿焕发。
“林兄这是哪里的话?能听到林兄的箫声,是我等三生有幸……”
“呀,”月儿忽地觑见一尾红鱼游到了竹筏的边上,她欣喜地往那一侧探了探身子,正要伸手拨一拨水去撩动那鱼儿,却恰巧竹筏摇晃,一时失了重心,眼看着就要跌到湖里了,秦明失声,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
一只手拉住了她欲坠的身形。
缓过神后,月儿抬眼,望见的是林瑾温润清俊的脸庞——近在咫尺,他静静地看着月儿,双眸深沉如墨。他的眼睛好深好深,似乎只要望上一眼,就会坠入一个再也不愿醒来的梦中。
“月儿姑娘还好吧?”林瑾温言,那一瞬间,有微风轻轻地拂过,吹皱了他的衣袂,也吹乱了月儿的心。说话间,林瑾已放开了紧握月儿的手,“多有冒犯。”
“无碍。”月儿飞红了脸,声音轻若细蚊。
秦明一边划着竹篙,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不久,几人拢岸归桃花潭,与楚凤歌几人汇合后乘轿下山。
山下有一群孩子在空地上放着纸鸢。
“喂,你们这些……”赶马车的人远远地就催促着他们赶紧让出一条路来。
“慢着,”一只纤细修长的手掀起帘子,露出穿着一袭青衣的贵公子,他止住车夫,“不要惊扰了这些孩子,我们绕行旁边的小路。”
马车绕道,月儿瞧见林瑾望着盘旋天上的风筝久久才放下帘子。
回到城中,众人各自归家。林府处处张灯结彩,女眷盛装打扮,观灯猜谜、看戏听书,好不热闹。然而林府再好,月儿却始终觉得有些拘束,她的心在回来时就留在了街市上,之前秦明答应过她,会再带她出去玩,用过晚膳后,月儿便推脱自己有些乏了要回溶溶院歇息,实际上却是和秦明偷溜出了林府。
街上挂着禽鱼蝉蝶一类的花神灯,飞舞若生,将黑夜映成了白昼,酒肆的花窗也映着觥筹人影,茶摊食棚烟雾升腾。
“哇!好美啊!”一道道烟花冲上天空,美不胜收,月儿忍不住赞叹,她的目光里倒映着满天的烟火,一刹那间,仿若回到他们小时候初遇时,她的一双眼睛是那么璀璨明净,秦明不由得看痴了。
攘来熙往的人群从他们身旁擦过。秦明默默地陪着月儿,看着她开心,看着她大笑……从人群中挤出来,他们的手上也多了两盏蝴蝶灯笼。
“姑娘,公子买些花儿吧。”秦明同月儿突然被一个卖花的老妪叫住。
秦明瞧见篮子里的花儿姹紫嫣红,各式各样的,委实可爱,便从花篮里挑了几朵紫荆花,正犹豫着是直接给月儿还是……
“要戴在姑娘的鬓边才好看!”以为是小情侣不好意思,老妇人好心提醒。
秦明赧颜,眼神慌乱,望了望月儿,又望了望手中的花,柔声,“我为你簪上……”
月儿接过灯笼,略微偏了偏头,秦明小心翼翼地将花插戴在她的头上,“好了。”
月儿摸了摸发上的花,鬓边一团团粉紫的小花更衬得她清丽非常,她笑了一笑,十分动人。
“你瞧这花儿多配姑娘呀……”老婆婆赞叹不止。
“这个给你戴上吧。”月儿随手拿了一朵大红花插在了秦明的发髻上,看着秦明头戴大红花的样子笑个不停。
秦明无可奈何地笑了笑。
给了钱后,两人继续往前逛,望见猜灯谜的,也兴致勃勃地围了过去。
“人生七十古来稀,打一花名,”月儿选了一个花灯,展开了花灯底下挂着的红纸,越念越疑惑,“什么花呀,这么奇怪?”
“就是字面意思,”秦明笑了一笑,他从来不知道原来自己笑得这么轻松的时候,是那样好看,“自古以来七十岁高龄的人并不多见,不就是老来少么?”
“不错,公子真是聪明过人,一猜就中。”颔下微须的摊主站在灯后笑道,并吩咐伙计,“快给这位公子送上一份小礼品。”
“那这个呢?”月儿又念起了另一个灯谜,“青天半坠客心归,打一农作物。”
“青天半坠,就只剩个‘青字头’,”秦明稍作思衬,缓缓道,“客心归……客的心就是‘夂’,是麦子吧。”
“对了。”摊主再次称赏不已。
“断桥残雪看不足,打一字。”月儿紧接着又打开了一张红纸,下意识望向了秦明。
“断桥残雪看不足……”秦明垂着眼眸重复了一遍,旋即豁然开朗,冁然而笑,“断桥余一个‘木’字,雪残剩‘雨’,看不足即‘目’……”
“是霜字!”月儿抬起清澈的眼睛,激动地说,四周悬挂的灯笼流溢出昏黄朦胧的光,洒在她的脸上,显得整个人更加明媚温暖,“秦明,你可真厉害!”
“嗬……”秦明哑然一笑,款款走到一个莲花花灯前停了下来,低头拿起一张谜面纸看了看,“月儿,你也来猜一个吧。这个是……一月七日,猜一个字。”
“一、月、七、日……”月儿一字字念道,脸上依然充满了疑惑,她从来没有猜过字谜。
“傻月儿,你试试用我刚才的法子来拆解,”秦明俯下身温柔地凝视着月儿,“将谜面提示的字的部首相加或相减……”
月儿凝神想了一会儿,忽然,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有光霍地亮了一下,“是胭脂的‘脂’!”
“月儿真聪明!”秦明的唇边不禁勾起一抹微笑,那一刻天上的星星似乎都坠落到他的笑眼里了。
月儿又拉着秦明停留了一会儿,猜了许多谜,然后才心满意足地怀抱着小礼物离开。
“秦明你看,我们赢了这么多奖品,一会儿回去可以分给素素她们……”一边走,月儿一边用眼睛数了数他们的战利品。
人似乎越来越多了,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提举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往一个方向涌去,一个不留神,月儿也被这场人的浪潮挟裹而去。
“秦明!——”月儿伸出一只手想要抓住秦明,却迟了一步。
“月儿!——”眼见月儿被人潮越带越远,秦明脱口惊呼,“你不要怕,等我——”
秦明不顾周遭不断涌来的人群,眼睛始终紧盯月儿的方向,生怕一眨眼月儿就消失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月儿对沧州并不熟悉,又是这么黑天半夜的,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秦明不敢再往下想,礼物掉了也不管,他用力拨开一个又一个的人拼命追赶月儿的身影,大喊,“月儿!”
他跟着沉浸在喜悦中的人群转过狭小的巷子,眼看离月儿越来越近了,秦明欢喜若狂。安下心来,他望了望人群涌进的方向。看这个方向,游人们应该是去往花神庙举灯巡游,只要跟着走,月儿就丢不了。
“月儿——”秦明从挨肩叠背的人流中冒出一个头,高呼,“月儿你不要怕,跟着人群走——”
月儿听到秦明的喊声,挣扎着回过头,用力地点了点头。秦明看到她的眼中有泪光闪动——这个傻丫头,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事吧。秦明心中爱怜更甚,这样想着,脚下更是一刻不停。
视野逐渐开阔起来,拥挤的人潮也渐渐散开,原来是已经到了花神庙门外的广场上了。
“秦明!”见人群不再那么拥挤,月儿回过身朝着秦明的方向奔去,秦明也竭力往前奔。
“月儿!”他欣喜地,一把抓住了正奔向他的月儿的双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两个人终于汇聚在一起。
“呀,刮破了。”月儿仔细瞧了瞧手上捏着的一个纸鸢,有些难受,“明明刚才已经很小心了……”
“傻月儿,破了我们待会儿再买一个就是了。”秦明柔声安慰。
“不一样嘛,这个是月儿猜谜赢来的。”月儿嘟起了嘴,有些执拗地说。
“那一会儿回去。”秦明凝视着月儿温言,“秦明帮你补一补。”
“嗯,还好蝴蝶灯笼还是好的。”月儿露出一个粲然的笑容,随即瞟见秦明两手空空,“你拿着的礼物呢?”
“方才太着急给弄丢了,”秦明赧然,从背后拿出别在腰间的灯笼,举到眼前,淡黄的光晕映出他姣好的容颜,“也是只剩个蝴蝶灯笼了。”
看着眼前的男子笨头笨脑的样子,月儿噗哧一声笑了出来,“算啦,原谅你啦。”
秦明浅浅一笑,在少女转过身的时候,却低低地望了她一眼,眼中有不易察觉的情愫一闪而过。
他们在花神庙玩了一会儿,正要离去时,偶然,月儿发现一个小男孩蹲在花神庙门前的花树下哭泣,便拉着秦明走了过去。
“小朋友,你是谁呀,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哭呢?”月儿低下身子,关切地问。
小男孩一开始有点警惕,哭声却已经止住。
“你放心我们不是坏人,我叫月儿,他叫秦明,”月儿做了自我介绍,又拉着秦明蹲了下来,“我们有什么能帮到你的吗?”
“你是崔通判家的小少爷吧?”秦明盯着小孩的泛红的稚气的眼睛,一脸真诚,“我是林员外府里的人呐,去岁冬至你还来我们府里玩耍呢,你最喜欢吃糖蒸酥酪了,你不记得我了么?”
孩子抽泣着摇了摇头,秦明莞尔一笑,并无责备,温和地摸了摸他的头,“不记得也没关系,可以告诉哥哥你为何会在这儿么?”
孩子虽然不记得秦明,但也已经放下了戒备心,他断断续续地说,“我和姐姐一起出来游玩,走着走着她却不见了……”
“这样啊,那我们先送你回家吧,等你到家了,你姐姐自然也回去了,”秦明伸出手,眼里一片笃挚,“相信我——”
小孩半信半疑地将小手放到了秦明的掌心里,温暖的感觉顿时从这个看起来很善意的大哥哥手掌中传来。秦明微笑着站起身,握紧了小孩柔软的小手。
“你看,这里是城中心,我们往这边走,很快就到你家了。”为了让孩子尽可能的安心,秦明指着花神庙右边的小道说,花木深处灯笼高照,依稀走着几个游人。
一路上,秦明和月儿都在和这个小孩子聊着天,安抚他不安的情绪。牵着牵着,孩子就跑到了秦明的臂弯里,蝴蝶灯笼只好交给月儿举着。
“转过这个街角,就快到了。”秦明柔声哄着怀中的孩子,一种温暖无比的光芒充满了他低垂的眸子。
转过街角,蓦地,孩子叫出了声,“姐姐!”从秦明的怀里跳了下去。
“怀远!”只见一个神色忧悒、大抵二八年华的少女,身后还跟着一个婢女,听到喊声后赶忙迎了上来,蹲下一把搂住孩子,“吓死姐姐了,叫姐姐好找!”
“姐姐,要多谢这两位哥哥姐姐,是他们一路护送我。”孩子放开那一袭湖蓝衫子的少女,用小手指了指不远处的秦明和月儿。
少女抹了抹眼角的泪,站起来走到两人的面前正要敛襟行礼,忽然目光亮了一亮,“秦明?!”
“崔小姐有礼。”秦明深深行了一礼。
“我和小弟出门燃灯,不想竟走散了,如果不是你和……这位姑娘,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崔霁说着眼睛又开始下起了雨,忙用手绢揩了揩眼泪。
“小姐言重了。”秦明恭谨道。
“该日我一定重谢你们!”崔霁极为诚恳地说。
“谢就不必了,”秦明和月儿交换了一个眼色,有些难为情的样子,“实不相瞒,崔小姐,我们是偷溜出府的,原本也是打算将小少爷送到崔府门前便离开,没想到半路就碰到了小姐,此事不要声张开去最好。”
“那好吧,”崔霁偏着头打量了一下秦明身边的少女,觉得十分亲近,“这位姑娘如何称呼?”
“我姓李,小姐叫我月儿便好。”月儿笑盈盈地自报家门,“我现在住在林府。”
“月儿姑娘好,我叫崔霁。”崔霁微笑着点了点头,不失淑女风范,“你以后可以随时来崔府来找我。”
崔霁和月儿一见投缘,便多聊了几句。
告别崔霁和崔家的小少爷后,秦明、月儿即刻赶回林府从侧门进入,守门的小厮是事先打了招呼的,林家众人又都在中院玩闹,所以没什么人注意到秦明和月儿偷跑出去,又偷溜回来。秦明将月儿送到溶溶院门口。
“对了,”秦明本来已经转身,忽然记起什么似的,又转过头,“风筝给秦明吧,秦明补好了再给月儿你。”
“嗯,”月儿将风筝递给秦明,琉璃般的眼睛里忽然泛起晶莹的光,“没想到这个夜里发生这么多事,谢谢你秦明,这是月儿过的第一个花朝节,我会永远记得这一天……”
只见湖面开阔,湖水澄碧,波平如镜倒映着两岸杨柳、迎春、毛桃、凤尾竹之类的植物,映衬得绿湖更“绿”。湖边停靠着一排竹筏。林瑾和其余几位公子分乘竹筏,另外的随行人员则留在岸边守候。
秦明将长长的竹篙往水中一拨,载着林瑾、月儿的竹筏就动了起来,哗哗哗啦地朝着湖心驶去。陶然、楚凤歌等同乘一只竹筏。见秦明划起来很轻松自如的样子,陶然也跃跃欲试,立在竹筏前头学着秦明的样子一篙点开,竹筏也慢慢跟上了林瑾他们的那一叶。到了水流略微湍急之处,竹筏乱晃,沧州县主簿之子左归云连忙上前接过篙子,竹筏这才稳了下来,陶然吐了一口气,“好险。”便坐了下去。
“林兄可曾听过这绿湖又叫白马湖?”不一会儿,楚凤歌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漫漫道。
“略有耳闻。”林瑾道。
“为什么叫白马湖?”月儿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传说百年前曾有一位樵夫担柴下山经过这绿湖,正当艳阳高照,他热得是口干舌燥,忙放下捆好的柴,奔到水边俯下身牛饮了起来,解了乏后,他这才望了一眼眼前绿湖,心中疑惑顿生——以往这个时候绿湖的浓雾早已散去了,为何今日一反常态?”林瑾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故事,流水淙淙映衬着他的声音,“樵夫细细望去,穿过重重浓雾,竟看见了一匹白马正在湖中戏水。他忍不住惊叫起来,谁知却好像惊了这匹马,那白马竟从湖心向他急驰而来,眼看就要撞上了,他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只觉耳畔一阵疾风刮过,再睁眼时,大雾散尽,白马也不知所踪。多年以后,樵夫身边的人两鬓渐渐斑白,而他却依然保持着当初的容貌……自此,白马湖的别称便流传了下来。”
“不错不错,”楚凤歌拊掌叹道,“林兄不愧是林兄,连这种民间传说都知道。”
“真是有趣的故事。”月儿的目光也聚集在林瑾身上,不经意间流露出女儿家羞涩的情态。
春光和蔼,树影窈窕,几人沉默静坐,一任轻如鸟羽般的竹筏随水而飘。
天空瓦蓝,湖水澄碧,青山环抱,月儿闭上眼睛感受这天地之间的旷远寂静,五彩的阳光洒在她明洁的脸上。
出生以来,她和爹娘走过很多地方,奔波七年只为找到秦明……找到他以后,便跟随爹娘回到流萤谷再也没有出来,而这一次出谷,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受外面的世界。
想到这里,月儿霍然睁开双眼,就像第一次看见湖泊,看见天空,看见花草树木,第一次被风吹过脸颊,第一次听见雀鸟啾啁……她贪婪地感知着周遭的一切……
再睁开眼睛时,月儿的视线被一张脸吸引了过去——那是一张近乎无瑕的脸,可是比那美貌的脸庞更为吸引人的是他脸上的神情,他远远地注视着某一处虚空,恍惚中,他的眼眸里透出前所未有的温柔和沉醉,仿佛在这天地之间,缥缈的红尘之中,只有他一人存在,那种目光仿佛黑洞一般,让月儿情不自禁地陷了进去。
“听闻林兄乃是箫中圣手,只可惜我未带得琴来,否则此情此景,定要与你合奏一曲……”左归云忽然叹息一声。
闻言,林瑾回过神来,视线越过月儿望向左归云,月儿心里的弦蓦然一紧,急遽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却又忍不住偷偷地抬起眼瞄他。
“改日再请诸兄到府上小聚,届时璟一定为大家吹奏一曲,只恐有污众耳……”林瑾唇边带笑,口里虽说着谦虚之言,一双眼睛却神采奕奕,英姿焕发。
“林兄这是哪里的话?能听到林兄的箫声,是我等三生有幸……”
“呀,”月儿忽地觑见一尾红鱼游到了竹筏的边上,她欣喜地往那一侧探了探身子,正要伸手拨一拨水去撩动那鱼儿,却恰巧竹筏摇晃,一时失了重心,眼看着就要跌到湖里了,秦明失声,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
一只手拉住了她欲坠的身形。
缓过神后,月儿抬眼,望见的是林瑾温润清俊的脸庞——近在咫尺,他静静地看着月儿,双眸深沉如墨。他的眼睛好深好深,似乎只要望上一眼,就会坠入一个再也不愿醒来的梦中。
“月儿姑娘还好吧?”林瑾温言,那一瞬间,有微风轻轻地拂过,吹皱了他的衣袂,也吹乱了月儿的心。说话间,林瑾已放开了紧握月儿的手,“多有冒犯。”
“无碍。”月儿飞红了脸,声音轻若细蚊。
秦明一边划着竹篙,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不久,几人拢岸归桃花潭,与楚凤歌几人汇合后乘轿下山。
山下有一群孩子在空地上放着纸鸢。
“喂,你们这些……”赶马车的人远远地就催促着他们赶紧让出一条路来。
“慢着,”一只纤细修长的手掀起帘子,露出穿着一袭青衣的贵公子,他止住车夫,“不要惊扰了这些孩子,我们绕行旁边的小路。”
马车绕道,月儿瞧见林瑾望着盘旋天上的风筝久久才放下帘子。
回到城中,众人各自归家。林府处处张灯结彩,女眷盛装打扮,观灯猜谜、看戏听书,好不热闹。然而林府再好,月儿却始终觉得有些拘束,她的心在回来时就留在了街市上,之前秦明答应过她,会再带她出去玩,用过晚膳后,月儿便推脱自己有些乏了要回溶溶院歇息,实际上却是和秦明偷溜出了林府。
街上挂着禽鱼蝉蝶一类的花神灯,飞舞若生,将黑夜映成了白昼,酒肆的花窗也映着觥筹人影,茶摊食棚烟雾升腾。
“哇!好美啊!”一道道烟花冲上天空,美不胜收,月儿忍不住赞叹,她的目光里倒映着满天的烟火,一刹那间,仿若回到他们小时候初遇时,她的一双眼睛是那么璀璨明净,秦明不由得看痴了。
攘来熙往的人群从他们身旁擦过。秦明默默地陪着月儿,看着她开心,看着她大笑……从人群中挤出来,他们的手上也多了两盏蝴蝶灯笼。
“姑娘,公子买些花儿吧。”秦明同月儿突然被一个卖花的老妪叫住。
秦明瞧见篮子里的花儿姹紫嫣红,各式各样的,委实可爱,便从花篮里挑了几朵紫荆花,正犹豫着是直接给月儿还是……
“要戴在姑娘的鬓边才好看!”以为是小情侣不好意思,老妇人好心提醒。
秦明赧颜,眼神慌乱,望了望月儿,又望了望手中的花,柔声,“我为你簪上……”
月儿接过灯笼,略微偏了偏头,秦明小心翼翼地将花插戴在她的头上,“好了。”
月儿摸了摸发上的花,鬓边一团团粉紫的小花更衬得她清丽非常,她笑了一笑,十分动人。
“你瞧这花儿多配姑娘呀……”老婆婆赞叹不止。
“这个给你戴上吧。”月儿随手拿了一朵大红花插在了秦明的发髻上,看着秦明头戴大红花的样子笑个不停。
秦明无可奈何地笑了笑。
给了钱后,两人继续往前逛,望见猜灯谜的,也兴致勃勃地围了过去。
“人生七十古来稀,打一花名,”月儿选了一个花灯,展开了花灯底下挂着的红纸,越念越疑惑,“什么花呀,这么奇怪?”
“就是字面意思,”秦明笑了一笑,他从来不知道原来自己笑得这么轻松的时候,是那样好看,“自古以来七十岁高龄的人并不多见,不就是老来少么?”
“不错,公子真是聪明过人,一猜就中。”颔下微须的摊主站在灯后笑道,并吩咐伙计,“快给这位公子送上一份小礼品。”
“那这个呢?”月儿又念起了另一个灯谜,“青天半坠客心归,打一农作物。”
“青天半坠,就只剩个‘青字头’,”秦明稍作思衬,缓缓道,“客心归……客的心就是‘夂’,是麦子吧。”
“对了。”摊主再次称赏不已。
“断桥残雪看不足,打一字。”月儿紧接着又打开了一张红纸,下意识望向了秦明。
“断桥残雪看不足……”秦明垂着眼眸重复了一遍,旋即豁然开朗,冁然而笑,“断桥余一个‘木’字,雪残剩‘雨’,看不足即‘目’……”
“是霜字!”月儿抬起清澈的眼睛,激动地说,四周悬挂的灯笼流溢出昏黄朦胧的光,洒在她的脸上,显得整个人更加明媚温暖,“秦明,你可真厉害!”
“嗬……”秦明哑然一笑,款款走到一个莲花花灯前停了下来,低头拿起一张谜面纸看了看,“月儿,你也来猜一个吧。这个是……一月七日,猜一个字。”
“一、月、七、日……”月儿一字字念道,脸上依然充满了疑惑,她从来没有猜过字谜。
“傻月儿,你试试用我刚才的法子来拆解,”秦明俯下身温柔地凝视着月儿,“将谜面提示的字的部首相加或相减……”
月儿凝神想了一会儿,忽然,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有光霍地亮了一下,“是胭脂的‘脂’!”
“月儿真聪明!”秦明的唇边不禁勾起一抹微笑,那一刻天上的星星似乎都坠落到他的笑眼里了。
月儿又拉着秦明停留了一会儿,猜了许多谜,然后才心满意足地怀抱着小礼物离开。
“秦明你看,我们赢了这么多奖品,一会儿回去可以分给素素她们……”一边走,月儿一边用眼睛数了数他们的战利品。
人似乎越来越多了,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提举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往一个方向涌去,一个不留神,月儿也被这场人的浪潮挟裹而去。
“秦明!——”月儿伸出一只手想要抓住秦明,却迟了一步。
“月儿!——”眼见月儿被人潮越带越远,秦明脱口惊呼,“你不要怕,等我——”
秦明不顾周遭不断涌来的人群,眼睛始终紧盯月儿的方向,生怕一眨眼月儿就消失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月儿对沧州并不熟悉,又是这么黑天半夜的,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秦明不敢再往下想,礼物掉了也不管,他用力拨开一个又一个的人拼命追赶月儿的身影,大喊,“月儿!”
他跟着沉浸在喜悦中的人群转过狭小的巷子,眼看离月儿越来越近了,秦明欢喜若狂。安下心来,他望了望人群涌进的方向。看这个方向,游人们应该是去往花神庙举灯巡游,只要跟着走,月儿就丢不了。
“月儿——”秦明从挨肩叠背的人流中冒出一个头,高呼,“月儿你不要怕,跟着人群走——”
月儿听到秦明的喊声,挣扎着回过头,用力地点了点头。秦明看到她的眼中有泪光闪动——这个傻丫头,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事吧。秦明心中爱怜更甚,这样想着,脚下更是一刻不停。
视野逐渐开阔起来,拥挤的人潮也渐渐散开,原来是已经到了花神庙门外的广场上了。
“秦明!”见人群不再那么拥挤,月儿回过身朝着秦明的方向奔去,秦明也竭力往前奔。
“月儿!”他欣喜地,一把抓住了正奔向他的月儿的双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两个人终于汇聚在一起。
“呀,刮破了。”月儿仔细瞧了瞧手上捏着的一个纸鸢,有些难受,“明明刚才已经很小心了……”
“傻月儿,破了我们待会儿再买一个就是了。”秦明柔声安慰。
“不一样嘛,这个是月儿猜谜赢来的。”月儿嘟起了嘴,有些执拗地说。
“那一会儿回去。”秦明凝视着月儿温言,“秦明帮你补一补。”
“嗯,还好蝴蝶灯笼还是好的。”月儿露出一个粲然的笑容,随即瞟见秦明两手空空,“你拿着的礼物呢?”
“方才太着急给弄丢了,”秦明赧然,从背后拿出别在腰间的灯笼,举到眼前,淡黄的光晕映出他姣好的容颜,“也是只剩个蝴蝶灯笼了。”
看着眼前的男子笨头笨脑的样子,月儿噗哧一声笑了出来,“算啦,原谅你啦。”
秦明浅浅一笑,在少女转过身的时候,却低低地望了她一眼,眼中有不易察觉的情愫一闪而过。
他们在花神庙玩了一会儿,正要离去时,偶然,月儿发现一个小男孩蹲在花神庙门前的花树下哭泣,便拉着秦明走了过去。
“小朋友,你是谁呀,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哭呢?”月儿低下身子,关切地问。
小男孩一开始有点警惕,哭声却已经止住。
“你放心我们不是坏人,我叫月儿,他叫秦明,”月儿做了自我介绍,又拉着秦明蹲了下来,“我们有什么能帮到你的吗?”
“你是崔通判家的小少爷吧?”秦明盯着小孩的泛红的稚气的眼睛,一脸真诚,“我是林员外府里的人呐,去岁冬至你还来我们府里玩耍呢,你最喜欢吃糖蒸酥酪了,你不记得我了么?”
孩子抽泣着摇了摇头,秦明莞尔一笑,并无责备,温和地摸了摸他的头,“不记得也没关系,可以告诉哥哥你为何会在这儿么?”
孩子虽然不记得秦明,但也已经放下了戒备心,他断断续续地说,“我和姐姐一起出来游玩,走着走着她却不见了……”
“这样啊,那我们先送你回家吧,等你到家了,你姐姐自然也回去了,”秦明伸出手,眼里一片笃挚,“相信我——”
小孩半信半疑地将小手放到了秦明的掌心里,温暖的感觉顿时从这个看起来很善意的大哥哥手掌中传来。秦明微笑着站起身,握紧了小孩柔软的小手。
“你看,这里是城中心,我们往这边走,很快就到你家了。”为了让孩子尽可能的安心,秦明指着花神庙右边的小道说,花木深处灯笼高照,依稀走着几个游人。
一路上,秦明和月儿都在和这个小孩子聊着天,安抚他不安的情绪。牵着牵着,孩子就跑到了秦明的臂弯里,蝴蝶灯笼只好交给月儿举着。
“转过这个街角,就快到了。”秦明柔声哄着怀中的孩子,一种温暖无比的光芒充满了他低垂的眸子。
转过街角,蓦地,孩子叫出了声,“姐姐!”从秦明的怀里跳了下去。
“怀远!”只见一个神色忧悒、大抵二八年华的少女,身后还跟着一个婢女,听到喊声后赶忙迎了上来,蹲下一把搂住孩子,“吓死姐姐了,叫姐姐好找!”
“姐姐,要多谢这两位哥哥姐姐,是他们一路护送我。”孩子放开那一袭湖蓝衫子的少女,用小手指了指不远处的秦明和月儿。
少女抹了抹眼角的泪,站起来走到两人的面前正要敛襟行礼,忽然目光亮了一亮,“秦明?!”
“崔小姐有礼。”秦明深深行了一礼。
“我和小弟出门燃灯,不想竟走散了,如果不是你和……这位姑娘,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崔霁说着眼睛又开始下起了雨,忙用手绢揩了揩眼泪。
“小姐言重了。”秦明恭谨道。
“该日我一定重谢你们!”崔霁极为诚恳地说。
“谢就不必了,”秦明和月儿交换了一个眼色,有些难为情的样子,“实不相瞒,崔小姐,我们是偷溜出府的,原本也是打算将小少爷送到崔府门前便离开,没想到半路就碰到了小姐,此事不要声张开去最好。”
“那好吧,”崔霁偏着头打量了一下秦明身边的少女,觉得十分亲近,“这位姑娘如何称呼?”
“我姓李,小姐叫我月儿便好。”月儿笑盈盈地自报家门,“我现在住在林府。”
“月儿姑娘好,我叫崔霁。”崔霁微笑着点了点头,不失淑女风范,“你以后可以随时来崔府来找我。”
崔霁和月儿一见投缘,便多聊了几句。
告别崔霁和崔家的小少爷后,秦明、月儿即刻赶回林府从侧门进入,守门的小厮是事先打了招呼的,林家众人又都在中院玩闹,所以没什么人注意到秦明和月儿偷跑出去,又偷溜回来。秦明将月儿送到溶溶院门口。
“对了,”秦明本来已经转身,忽然记起什么似的,又转过头,“风筝给秦明吧,秦明补好了再给月儿你。”
“嗯,”月儿将风筝递给秦明,琉璃般的眼睛里忽然泛起晶莹的光,“没想到这个夜里发生这么多事,谢谢你秦明,这是月儿过的第一个花朝节,我会永远记得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