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十,池家家破人亡。

    池宜溪那日被侍魄送回池府后,就一直魂不守舍呆坐在窗前。

    父亲自刎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只要稍一闭眼,她就能听到父亲撕心裂肺的呼喊。

    所以她不敢睡,也不敢听到任何关于外界的事情。

    饶是她知道父亲之死,太后定会找自己秋后算账。

    明明毫无办法,却是无动于衷。

    和喜推门进来,见放在桌上的餐食丝毫未动,心中不免担心。

    “小姐,多少吃点吧,现在保重身子要紧。”

    “知道了,放那儿吧。”池宜溪不回头,仍旧盯着院中红梅出神。

    “方才官府的人来过,李伯好生将人送走了。”

    听到是官府来的,池宜溪才收回神问道:“可说了什么时候能带父亲回来?”

    那日侍魄去而复返,替林寂传话说大理寺将父亲带走调查,他会去斡旋,尽早将人带回。

    “是察事司的人没错,但不是林大人。”和喜道,“是上次小姐说的汪大人。”

    和喜话音刚落,池宜溪刚端上手的茶杯就掉落在地,清泠泠发出声响。

    倒是把和喜吓了一跳,忙替池宜溪擦去洒在身上的茶水:“小姐怎么了?”

    “他……他说了什么?”

    池宜溪睫毛微颤,该来的总是会来,看来是躲不掉了。

    和喜道:“汪大人让您明日去察事司一趟。”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和喜走后,池宜溪抬手将窗户合上,又起身给自己重新添了杯茶。

    心里盘算着汪生让自己明日去察事司,决计是因为自己办事不利,致使他们计划落空,甚至还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要杀了自己对太后这种上位者来说易如反掌,但她既然让汪生来找自己,那看来也并非是个必死局。

    池宜溪打起精神不再蜷缩起来,既然踏出了这一步,万难也得接下。

    第二日一早,池宜溪梳妆好后便到了察事司。

    但她并没有着急去见汪生,反而是找到霍陆。

    因着先前见过池宜溪,也听侍灵八卦过,见到池宜溪后也是热情得很。

    “林大人可在?”自从那日宣德门匆匆一面,除了侍魄当时来传话之外,一连三天都未曾见到他。

    霍陆扣着脑袋抱歉说着:“大人他自从那日出事后被叫进宫,到现在还没出来呢。”

    “怎么回事?”池宜溪蹙眉。

    “想来是上头要拿大人开涮吧,毕竟……”霍陆欲言又止。

    池远之是池小姐之父,霍陆也不好再说下去。况且这都是自己的猜测,也不知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

    池宜溪叹了口气,原以为今天能见到他,帮自己出出招。看来万事还得靠自己了。

    “多谢。”池宜溪点头离去。

    今日三十,察事司里除了当值衙役,其他人都放了假。

    前几次来时,池宜溪见左右两衙的衙役都是两相生厌之态,甚至那日等林寂时,还见到两边人打起来了。

    不过今日竟然摒弃前嫌三两聚在一起唠嗑,抱怨着年关当值竟然不涨月钱,就发些囤在粮仓许久的粟米。

    “汪大人让我来找他,劳烦带路。”

    察事司原本是平常百姓一辈子也不会踏足的地方,池宜溪也没料到会有一日自己隔三差五就要来上一遭。

    也不知父亲如今是在察事司还是大理寺。

    绕过积雪过廊,池宜溪被带入公廨偏堂。

    “等着吧,汪大人待会儿就来。”

    池宜溪静坐在一旁等候,四下无声。她似乎能听见从心口传来不安的声音。

    原以为自己办事不力,太后也会像上次那样对自己,没想到竟会让自己来察事司。

    “池小姐来了。”

    汪生人未至声先到,依旧是吊儿郎当之色。

    “见过汪大人。”

    汪生坐下后也没正眼瞧她,语气更是轻蔑:“哪敢劳烦池小姐见礼,终究是女流之辈办点小事都不中用。”

    池宜溪垂头不语,不为自己多做辩解。

    “走吧,太后娘娘要见你。”汪生坐下饮了口茶,看着池宜溪这样子觉得无趣,便将人带进宫去了。

    过去路上,池宜溪沉默跟在后头。

    上次能活着出宫已是侥幸,这一次结果如何自己完全没把握。是生是死,全在太后一念之间。

    不过池宜溪看的也开,船到桥头自然直。

    “民女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万安。”

    太后并未在正殿召见,汪生将人引入一侧偏殿拜见。

    “看来是哀家高看你了。”太后端坐于上位,语气不明。

    池宜溪伏在地上,声音微颤:“太后娘娘明鉴,民女当日的确劝住了父亲!他亲口答应过了呀!”

    说完方才抬头,楚楚可怜看着太后。

    “汪大人那日听得真切,民女所言非虚啊!”

    汪生束手立在一边不语,并没有要为池宜溪作证的打算。

    太后捻着手里的碧玺手串,并不对池宜溪这幅模样所动。

    “那当日你父亲在宣德门所为,你作何解释?”

    “民女不知。当日民女已经尽力,父亲一朝变卦,这其中定有隐情。太后娘娘慈悲,还请宽恕民女这一次!”

    碧玺手串微动,发出叮当清脆之音。太后这些年信佛,手中碧玺念珠亦是供奉了多年香火的宝物。

    虽说那些子和尚劝说平日里要静心念佛,少劳心红尘之事,不过总有些脏东西搅了自己礼佛之心。

    太后懒得听些不必要的废话,只是不痛不痒说了句:“做错事就得受罚。”

    身边素芝会意,抬手让人将池宜溪拖出去受刑。

    池宜溪知道自己此次会受些苦头,却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纵使自己此刻叫屈也是无用,索性乖乖认罚,怕是也能少受些苦。

    殿外板杖声起,一杖杖落在池宜溪身上。

    虽池宜溪长于山野,可也是被池远之自小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哪受过这样的罪,不过两板子后便受不住吐了血,也跪不住俯趴在地。

    饶是这样,池宜溪也没出声求饶,只是咬紧牙关,试图将血和呻吟吞咽回肚。

    殿门未关,太后闭目听着殿外动静,手里捻珠慢慢不停。

    若不看此刻正在殿外受罚的池宜溪,太后这模样倒还真是一副清修念佛之态。

    行刑太监得了素芝意,并未下死手,虽不至死,但也不会让池宜溪好受。

    每杖下去,池宜溪都觉得自己背后皮肉开裂,筋骨分离。

    “素芝,人还活着吗?”太后没睁眼,只是没听到预料之中的哀号声,还以为池宜溪竟如此娇贵,不过须臾就受不住死了。

    素芝走上前去查看,池宜溪趴在地上,珠翠尽散,背后衣衫被血濡湿。虽然呼吸微弱,但也能瞧出游丝气息。

    素芝站在池宜溪身侧,行礼应答:“回太后,人还活着。”

    太后这才停了捻珠的手,睁开眼睛看向殿外众人。

    “倒是皮实。”太后微抬下巴,“停下吧,别把外头那砖染上血气,不吉利的很。”

    太监得令后搁下板子候在一旁,这才让池宜溪得以喘气。

    “民女事未办妥,还请太后责罚……”

    池宜溪气若游丝,但还是直起身子规矩跪在地上;“民女虽愚钝,但对太后…一片赤诚之心不假…还请太后…饶民女一命!”

    “给哀家一个理由。”

章节目录

七日立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因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因尔并收藏七日立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