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宜溪大口喘息着,背后传来的疼痛令她格外清醒。

    眼下思绪飞转,给太后一个什么理由才能让她留自己一条命?

    “回…回太后,民女…”

    池宜溪声音微弱,别说太后,就连素芝也只听得不是很清楚。

    太后抬手让人把她拖进来。

    饶是池宜溪现在经受着拔骨抽筋之痛,但也不想像条死狗那般萎靡,微微用力挣脱开架住自己的太监。

    两脚像是踩在棉花上,又像是踩在刀刃上。每走一步都是煎熬,虽然慢些,却也是自己在走。

    她知道太后的心思,这顿板子既是惩罚,也是试探。

    若是方才自己喊冤叫屈,或者任人拖进来。太后怕也是不会再留自己性命。

    这一点,还是她从未关上的殿门发现的。

    “回太后…”池宜溪进来后又稍整形容,不至于太过失礼,“眼下世人皆知我父亲是为了二十年前的旧事而死,作为他的女儿,那么我定然会替父亲找出当年的真相。”

    “是啊,你是个孝顺孩子,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太后依然是那副慈祥长辈的模样,护甲上珠翠耀眼,配合着手里的碧玺手串。

    还真能给人一种富贵人家长辈之感。

    池宜溪轻扯嘴角,想笑却扯着了背后伤口,发出轻嘶,紧皱眉头:“死了便罢,活着的人才重要。”

    “欧?你这言论倒是少见。”

    开国皇帝以孝治国,是以举国上下都以孝悌为先,甚至澧朝律法中对不孝之举的处罚相当严酷。

    没想到池宜溪竟敢在自己面前提出这样大不孝之言论。

    “父亲自小教诲,民女不敢忘。”

    此话一出,也算是撇清了池宜溪不替父亲完成遗愿之举。

    “所以呢?”

    池宜溪再度俯身叩头:“民女虽一介女子,但也知道想要的东西得靠自己掌握在手里才踏实。与其依赖旁人施舍,不如自己去拿。”

    “父亲虽死,但却送了民女一段前程。”

    “此话怎讲?”太后挑眉,想听听池宜溪究竟会说出些什么来。

    “眼下众人皆道父亲枉死,作为其女,民女定然会替父亲完成遗愿。那些想要挑起事端之辈,自然会找到民女,企图与太后您为敌。”

    “你的意思是......”

    太后没有说下去,池宜溪接过话头:“民女以前读到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时,便觉得很有意思,若是能亲自体验一番,也称得上是有趣儿。”

    “呵呵,你这丫头还这是有趣得很!”

    太后像真是被她这番言论逗乐了,以手掩嘴轻笑两声。

    见状,池宜溪敛眉轻叹口气:这下应该能活命了吧。

    “民女愚笨,还请太后日后多加教诲。”池宜溪忙趁现在表忠心。

    其实太后和池宜溪的想法一样,不过做错事总得受罚,借此磨磨她的棱角也好,以后用起来也称手。

    “你呀,就是嘴甜。”

    太后示意素芝赐坐。

    等被搀扶着坐下后,池宜溪悬着的心也算是落下一半。

    “多谢太后留民女一命,将来…将来任凭太后差遣…”池宜溪吃力撑着膝,尽可能让自己看起来没有太过狼狈。

    既然达到了目的,太后也不再为难她,不过也免不了再敲打一番。

    素芝会意,端手站在太后身侧,道:“娘娘心善,这次不过是小惩大戒,毕竟不仅没将娘娘吩咐之事办成,反倒是整出些烂摊子等着娘娘来收拾。”

    池宜溪识相说道:“是民女办事不力,还劳娘娘愿意教导。”

    “好啦,说再多也没用,哀家也不喜欢食言。”

    太后起身,素芝连忙搀扶着她。

    “哀家既然许诺了你,虽然事没办成,但也知道你已尽力而为。”

    太后近前,池宜溪本想起身,却被按住肩头。

    方才才挨了打,池宜溪此刻狼狈至极,发髻也散了些,竟依然是清丽之姿。

    太后一面惊讶于民间居然会有如此貌美的女子,一面又觉得就算容貌出众,她竟也不是徒有其表的花瓶。

    太后将她散下的发髻轻拢与耳后:“当时答应你的条件有二,既然未尽,那便只给你一个吧。”

    “官职,县主。你想要哪个?”

    池宜溪抬头与太后平视,虽知是大不敬之罪,可想要与虎谋皮,就得做出些不同寻常的动静来。

    “县主没意思。还请太后垂怜,给民女指一条康庄大道来。”

    池宜溪脸上血还未干,两眉因着疼痛微蹙,明明是我见犹怜之态。眸子却不显孱弱,反倒是有种山野间未训之兽的血性。

    这很对太后的胃口,她已经许久没见到过这么一个妙人儿了。

    近年来王福联合着朝堂众人将自己费心培养出来的人尽数拔去,眼下自己正是用人之际。

    池宜溪稚嫩,是好也是坏。

    但她李颐能走到今天,靠的可不是现成的人才,她有的是耐心和手段。只要她愿意,不愁没有能用之人。

    “好,好孩子。”

    太后拍拍她的脸,非常欣赏这双眼睛。

    “既然你愿意为哀家所用,那哀家也愿意费些功夫来教导你。”

    太后直起身子,头上金簪刺眼,晃得池宜溪有些失神。

    “通政司中的江枕,听说曾与你父亲是同窗。哀家也见过几面,是个好官,你去找他吧。”太后又回到那个高高在上的宝座之上,垂眼瞧着底下人,“能在通政司谋个差事,也不错。”

    池宜溪跪下行大礼:“多谢太后提拔,日后民女定当尽心竭力,愿为娘娘效犬马之劳!”

    “起来吧,哀家会安排好的。年节时分你也正好去拜访一下。”

    “是。”

    “汪生,你呢?”

    料理完池宜溪的事,太后也没忘一直立在旁侧的汪生。

    始终充当摆设的汪生突然被点名倒也没慌了手脚。

    他也算得上自小跟在太后身边,对太后脾气也把握得了几分。

    这次专门让自己把池宜溪带进宫,也是为了前几日闹出的事。

    “汪生办事不力,还请太后责罚。”汪生未多话,直接跪地认罚。

    “那些小官为何没有出现?”

    池宜溪垂目在侧听着,虽只是些只言片语,但这几日能惊动太后的事,也就只有父亲那一桩。

    背后的疼痛刺激着她清醒,眼睛虽不能看,耳朵却格外灵敏,听着二人的话。

    “奴才不敢推卸责任,只是林寂手下侍卫武功高强,实在难缠。”汪生道,“本要将那子诛杀时,宣德门的事已经闹起来了,暴民四起,只得亲自派人前去镇压……”

    太后上下打量着汪生:“武功高强?哀家可记得你从会提剑就会杀人了。怎么,好日子过多了,连剑都拿不动了?”

    “奴才并无半句虚言,只是那侍卫确实难缠。”

    即使当时让卢怀东那些小官去搅了事,也揭不起风浪。这一点太后很清楚,只是事未成,账还是要算的。

    “你这几年都没回去了吧。”太后接过素芝递来的茶,看着盏中茶色清澄。

    汪生像是被这句话吓住了,居然打了个寒战。

    虽然行动细微,但池宜溪离他不远,将他的动作看得清楚。

    是什么地方竟能让汪生有这样大的反应?池宜溪琢磨着。

    “是…是好些年没回去了。”汪生语气酸涩,干巴巴说着。

    “许你五日假,回去一趟吧。”

    汪生听到这话,颓然栽倒在地,半晌才缓过神来。

    略微颤抖拱手行礼:“是。”

    太后继而偏头看向池宜溪。

    “你觉得这件事可还有转圜余地?”

    太后不愿旧事重提,之后定还会为此有所行动。这次先是鞭笞自己,再当面责罚了汪生。如今再来问自己。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回太后。依民女愚见,眼下当韬光养晦,静候时机。”

    太后不语。

    池宜溪识相接着道:“这件事已惊动朝堂上下。此时若是再冒头,恐怕不好收场,不知陛下究竟是何种心思。只是现在定会严查昔年往事。”

    “是个通透的孩子。”太后锐评,抬手抚上发髻,“好了,哀家也乏了,都退下吧。”

    “是。”

    池宜溪同汪生一道行礼退下。

    高堂深深,逐渐被池宜溪抛诸背后,死而后生的畅快感并没有让她缓口气,反而退下时,太后那喜怒不明的神情令她不寒而栗。

    背上的伤跳动着提醒她,从今天开始,自己要在这泥泞里斡旋求生了。

    池宜溪与汪生二人走在离宫路上,皇宫里因着年节,池宜溪走过一路,琉璃宫灯,暖房花卉,就连冻住的湖面,竟放置着许多玲珑剔透的冰雕。恢弘精致,满是皇家气派。

    “池小姐倒是好运气,居然能活着出来。”汪生一如既往那副嘴脸。

    不过从他语气中,池宜溪也品出他的嘲讽之意。

    太后在深宫虽能得到外面的消息,但终究只得一知半解,汪生可是从最开始便识得她的。

    墙头草,见风使舵,趋炎附势……

    左不过这些字眼,池宜溪也不想因着这些不重要的事耗费心力。

    “拖汪大人的福。”池宜溪轻笑,“汪大人就要回故地,祝您平安。”

    不在意,倒也不代表她愿意嘴上吃亏。当时见着汪生的反应,她就知道汪生定然很不愿意“回去”。

    “哼。”汪生勾起嘴角,一个侧身便掐住池宜溪脖子,狠狠将她按在墙上。

    池宜溪被他突然发难弄得措手不及。

    背后伤口被破碎的衣料掺和着粗糙的墙面摩擦着,再加上汪生逐渐收紧抬高的手。

    池宜溪脚尖有些离地,两手用力锤打着掐在脖子上的手。

    只是力量悬殊过大,池宜溪的反击对汪生来说,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

    看着刚刚还在太后面前伶牙俐齿的人,现在垂死挣扎的模样,汪生就觉得气顺了不少。

    这些天总有些渣滓喜欢在自己面前蹦跶,看来还真是人杀的少了,竟有些忘了自己是怎么从魔窟里出来的了。

    汪生嘴角笑意渐深,眼神戏谑瞧着因呼吸不上来而挣扎的池宜溪。

    就是这感觉!

    血腥味,还要够多的血腥味。

    汪生听着池宜溪减弱的呼吸,闻着血腥味从朱墙上传来。他几乎压制不住心中愈发强烈的兴奋感。手收的更紧。

    凭什么?!

    自己不过是犯了一点小错,何至于得再回那个地方!

    而这个池宜溪什么事都没办好,竟然能安然无恙走出皇宫,甚至还许了个官职与她!

    念及此处,汪生突然有些害怕。

    若是日后池宜溪成为太后的左膀右臂,安有自己的立足之处?

    就在池宜溪以为自己要命丧于此时,突然颈上的力度骤然消失,身子颓然跌倒在地。

    汪生腕间被击,狠戾看去。

    一百五十丈外,林寂官袍烈烈于风中,一手捻石子,一手负于背后。

    “又是你!”汪生气得牙痒。

    池宜溪脱力倒在地上,顺着汪生的声音看去,只见得一双染雪的官靴立于不远处。

    不过她太疼了,尚不能抬头看清官靴的主人。

    饶是如此,池宜溪也知道从汪生手里救下自己的是谁。

    想来整个上京,也就只有一人罢了。

    林寂快步走上前,先轻扶起池宜溪,又仔细掸去她身上落雪。

    看着她背上的伤痕,林寂心底尽是自责,眉头紧促。只恨自己能力不足,不能护住她。

    “汪大人这是作何?要杀了她?”林寂眼底如冰刃,直直刺向汪生。

    汪生瞧着林寂这般毫不遮掩护着池宜溪的举动,嘴角扯出一个极具讽刺的笑意。

    “往日是我瞎了眼,竟才知林大人对池小姐如此关切。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之间有些什么呢~”

    这话说的暧昧不明,但林寂此时心系身受重伤的池宜溪,故而也无心多思索其它。

    池宜溪被林寂搀扶起身,才看清楚林寂面露倦色。

    “汪大人饭可以乱吃,话可不兴乱说。”池宜溪稍稍推开搀扶着自己的手。

    方才在太后面前,自己也表明了态度,眼下还是不可太过表露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

    “哼!”

    随着汪生的动作,他袖边点点雪沫子被湮没进地上,毫无踪迹。

    他不过是想拿这小娘子出口气,居然碰上了林寂。

    真是晦气的很!

    “过年了,这团圆饭得吃呀。”汪生又恢复了平日里那副神色,“你说是吧,池小姐。”

    说罢,也不等他二人有何反应,径直往出宫方向走了。

    一时间只剩池、林二人。

    林寂虽然尽力掩饰面上的疲惫,但池宜溪还是从眼底乌黑瞧出了端倪。

    “你这几日一直在宫中?”池宜溪被他搀扶着向宫门走,犹豫再三还是问了出来。

    池宜溪伤得不轻,走的很慢。

    “嗯。”

    林寂答得很轻,扶她的手臂也很轻。像是生怕太重再惹疼了她。

    二人无话,林寂没问她这一身伤因何而来。

    在这宫里,他们不过就是攥在上位者手里的棋子,任人摆布而已。

    从池宜溪父亲自戕那刻起,池宜溪和林寂二人再也回不去在永州时的模样。

    “抱歉……”

    良久,林寂才出声。

    “不必道歉,这一切都是我的选择。”池宜溪疼得皱眉。

    还好今日天冷,伤口被冷风一吹倒也能稍微缓解。

    行至宫门,二人都没再说话。

    池宜溪婉拒了林寂相送,只是向侍灵借了件披风遮住背后的伤口。

    侍灵身量还未长开,池宜溪穿上倒也不会太过突兀。

    池宜溪接过披风,冲侍灵道谢:“多谢,改日还给你。”

    这声谢倒是惹得侍灵怪不好意思的,挠着头道:“不谢不谢,往日主子都会在车上被好合适小姐的…”

    “咳咳!”林寂重咳两声,示意侍灵闭嘴。

    知道自己多话了的侍灵忙闭上嘴,此刻池宜溪因伤也没注意这些。

    “你当真不用我送你回去?你身上的伤……”林寂迟疑道。

    池宜溪摇头:“不用。从前野惯了,受的伤也不少,我自己走回去就行。”

    林寂也不愿违背池宜溪的意愿,只得点头应着:“那你路上慢点。”

    看着池宜溪的背影,林寂心里止不住的自责。

    如果他权利再大一些,她是不是就不用吃这种苦了呢?

    林寂蹙眉,在心底做着盘算。

    池宜溪今天能活着从太后宫里出来,必然是跟她做了交易的。日后之风险与今日相比定然有过之而无不及。

    若池宜溪仅凭自己,在这座皇都中怕是很难有立足之地。

    想起这几日自己在宫中所遭遇之事……

    不光为池宜溪,也为了自己。动作可不能再慢下去了。

    “侍魄,你暗中护着池小姐到家。侍灵,你带府中金叔去池家给她疗伤。”

    “是!”

    安排好一切,池宜溪的身影也彻底消失在视野中。

    林寂回身,深深凝视着高耸的宫门,心中五味杂陈。

    佳节满城号长春,谁人空坐看烟花?

    新年始伊,池府满地素缟。

    “小姐,当真不遣人告知少爷?”

    李伯候在书房,看池宜溪整理老爷生前书稿,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如今池家在京可谓是风雨飘摇。

    本以为老爷上京之后,不说一飞冲天,至少能带着池家在京中有一席之地。

    这京中的路都还没认全呢,老爷竟然就遭此横祸……

    小姐虽然自幼便是个有主意的,可毕竟也是个女子,眼下池家如今处境,小姐就算有通天之力也是无力回天了。

    李伯忧心看着神色如常的池宜溪。

    想起池宜溪在宫中受了伤,更是焦急上火。

    “就算说了又能如何,快马加鞭派人去嵩州,哥哥再从那里赶来,父亲灵柩早就入土。”

    池宜溪忍着背后的伤痛,将父亲手稿收好装箱,再看看是否有能用得上的。

    一面回答着李伯:“父亲曾经交代过,万事莫扰了哥哥科考,等他考完试再说吧。就算他要怪,我也无话可说。”

    李伯叹了口气,点头应着:“少爷的脾气小姐再清楚不过,又怎会责怪小姐?只是苦了小姐,得一人承受着。”

    池宜溪故作轻松挤了个笑脸:“这些事我哪会,还不是多亏了李伯上下打理。”

    只是她面无血色,眉目暗淡。让人瞧了无不心生怜悯。

    “好了,劳烦李伯让人将这些箱子挪到库房里去吧。”

    父亲这次上京,并未带很多书稿,可惜除了他常看的古籍之外,池宜溪也没找到任何可用之物。

    李伯应声,叫了两个仆从将箱子抬了出去。

    前脚刚走,后脚和悦便进来了。

    “小姐,宫里传旨来了!叫您过去呢。”

    “就来。”

    池宜溪并不惊讶,只稍稍整理下便去了前厅。

章节目录

七日立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因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因尔并收藏七日立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