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崓一行抵达京师,不敢耽搁马上前往了东宫,却不料太子尚未召见,宫里先传了旨意,令长宁侯刘崓即刻进宫参见圣人。刘崓安抚众人几句,也不敢多说,马上跟着内侍往皇宫而去。
盛时行琢磨了一番,怎么也放不下心,可递了官诰求见太子时,又被告知太子也在宫里,顿时心更慌了。可宫门深似海,她一时也进不去,只能先返回家中,问问自家爹爹的看法。
刘崓在宫禁外城内换好了官服,恭恭敬敬跟着内侍一路进入福宁宫,虽然深受皇恩位列侯爵,可他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只是从自家爹爹酒醉后难得的只言片语中得知,当今圣上是一位英明睿智,又十分仁善的明君。
福宁宫深处,内侍领着刘崓来到一间弥漫着檀香气味的房间,恭敬请他进入后便倒退着出去,还关了房门,刘崓谨慎抬头,只见水晶帘后影影绰绰一道明黄身影,侥是他这样的见识和胆量,也难免有些紧张,忙趋步上前,躬身下拜:“臣……”
“不必了。”帘后却是有几分熟悉的年轻声音,刘崓疑惑抬头,正看到太子赵钧拂开帘幕,抬手笑道:“长宁侯不必多礼,是本宫。”
刘崓赶快施礼:“下官见过太子殿下,殿下千岁。”
太子走到他面前抬手虚扶,笑着上下打量了一番:“前次在狱中昏暗,没什么闲心聊天,公堂那一面匆匆,也看不清什么,今日倒像是初见长宁侯了,果然容貌出众,英武非凡。”
刘崓觉得他这寒暄之语十分奇怪,只能随着自谦了几句。
太子微微一笑:“你擅离戍地,本不是什么大事,后来代国公亦上本奏明了情况,既是为了救人,也情有可原……”太子的话本在刘崓预料之内,可不知为何,他言语之间似乎藏着未尽之意,令他赶到莫名的压力,果然,太子话锋一转,又道:
“本宫原本向圣人禀奏,想着不让你跑这一遭了,父皇也应了,怎料前段日子东宫却接了一封密报,比你擅离职守之事可大多了,故而正好借机唤你入京问问,若是子虚乌有之事,也省的引了外人注目。”
刘崓闻言,一时心中转过五六个念头,却也只能恭恭敬敬应道:“多谢殿下周全,下官定知无不言。”
太子笑了笑,掏出一本东西递给他:“好,希望长宁侯信守此言。”
刘崓闻言心一沉,赶快双手接过,匆匆观览下却是心中巨震,捧着密折的手也绷紧了。
“怎么样,这上面所言你的身世是否属实?看你神情,似乎早就知道此事了?”
刘崓合上奏折,撩袍跪拜道:“禀殿下,此事下官……的确知晓。”
赵钧没有想到他居然连一句辩驳都没有就认了,很奇怪的,却并不生气,甚至需要刻意压了压,才能让声音显出几分沉肃和怒意:“你果然知道,也好,不必本宫传人证物证了。”
刘崓闻言一时楞忡,太子反倒笑了:“你以为皇家有心想查,此事还能瞒得密不透风?”
刘崓想想的确是这个道理,当年东宫那么多人,连远在边关的恒阳长公主都能猜出的事,旁人也未必不知。
思及此处,他方寸更乱,沉了沉才理清事情的重点,赶快再拜道:“但是殿下,下官也是近日才得知此事,未敢不做求证便贸然禀奏……”
太子闻言眉梢一挑:“哦?什么时候,何人告知?”
“下官蒙圣恩洗清不白,回到洛阳后,有一黑衣恶徒夜半入我城外别苑告知此事,下官惊诧之下,只当是狂徒谰言,当下想将其斩杀,却不料恶徒还有接应之人,被他们走脱,本打算仔细厘清此事,捉住恶徒再……”
“再什么?再禀奏?”太子冷笑一声,刚要开口,却见刘崓抬起头,双目灼然:“回殿下,下官的确没想过一时禀奏此事,因为那些黑衣人与在边关屡屡生事,牵涉诸多大案的神秘组织有关,殿下英明也不难想见,他们翻出这件旧事,其目的是什么?”
太子闻言心中一叹,面上却未见动容,转身负手道:“那你怎么打算的。”
“既是乱党,自然有国法诛之,他们所谋划的事情,都是为了动摇我大梁边关安定,进而威胁国祚安宁,缉拿乱党之日,斩草除根就是。”
太子没有转身,只是轻笑一声:“好个斩草除根,但你大略也清楚,他们说的是真相。”
刘崓明白,事到如今已经瞒不住了,便恭敬再拜:“下官知道,但也只有下官知道。”
太子愣了愣才明白他的意思,刘崓又道:“京城于氏已近凋零,此事如今只有下官和下官的娘亲知晓。”
太子也曾听过暄台之变如何惨烈,京师于氏相族辉辉赫赫,却一夕凋零,顿时心生不忍,他拿出的密折是誊抄的,原书上其实早就说明刘崓已经被告知此秘之事,太子隐去此事不提,却早已想好他如果假作不知该如何揭穿,出言狡辩该如何申斥,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刘崓居然据实以奏,毫不隐瞒。
赵钧一时竟然觉得,自己今日输在了眼前这个常胜将军之手,有趣的是,他不是输在筹谋,也不是输在机变,而是输在坦荡。
东宫一时意兴阑珊,只想早点“图穷匕见”,于是他冷笑一声开口:“既如此,本宫还要赞一句长宁侯的忠心?”
刘崓自从看到那封奏章,就知道今日之事无法善了了,反倒丢掉了畏惧之心,从容回应:
“我大梁忠臣无数,下官不敢自夸忠心,但下官幼承庭训,明白自己世受皇恩,从未敢有不臣之心。”
“但你知情不报,便是欺君。”太子一句话,也令刘崓无言以对,许久方道:“下官知罪,愿受责罚,但刘家世代忠心,对此事又毫不知情,只望殿下开恩,能念于此,不要降罪于他们。”
“好。”赵钧点了点头:“刘崓,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下官不知。”
“这是父皇礼佛之地。”太子看着地上恭敬下拜的刘崓,露出一丝怜惜神色:“父皇虔诚,本宫也不敢在佛主面前诓骗你,今日应你所求,只要你认罪伏处,本宫会力保你刘家不受任何牵连。”
“下官多谢殿下。”刘崓肃容谢恩,赵钧却是轻叹一声:“可惜了。”又扬声道:
“送进来。”
门外内侍恭恭敬敬端入一物放在桌案上,又小心退下,房中只剩下太子和刘崓二人,刘崓看着桌案上素白酒盏,心中巨震。
太子抬手叫他起身,却是肃容冷言道:“是不是觉得自己罪不至此?”
刘崓此时可说是心灰意冷,反倒豁出去了:“至不至此,自有圣裁,君要臣死,臣不敢抗。”
太子却忽然生了逗他的心思:“其实无论你敢不敢,你刘家的确有与朝廷对抗的资本。”
谁料刘崓闻言蹙眉施礼,刻意低声的言语中却带着压不住的怒意:“殿下,下官说过,我刘家世代忠良!”
他这一句低吼,差点把赵钧逗笑了,赶快负手转身,轻咳一声遮掩,抬手点了点那酒杯:“不必赘言了,本宫答应你便不会食言。”
“谢殿下。”刘崓整肃了一下衣冠,太子听到动静转身还想说些什么,却见他抬手端了那酒盏一饮而尽,丝毫不见犹豫。
“……”赵钧愣住了,刘崓却一抬头,目光淡然,仿佛刚刚饮下的不过一杯清水:“下官恭请殿下回避,给我留几分体面。”
太子轻叹一声,撩袍坐在了桌边圆凳上,指指自己对面的凳子:“坐吧。”
刘崓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也不好违抗太子之令,只能谢过坐下,坐定的一刹那,他忽然明白了太子的“好意”。
突如其来的晕眩和头痛欲裂的感觉,让对面传来的话语都显得有些不真实:
“事到如今,你就没什么话想要本宫转达给谁吗?”
刘崓轻扶额角,几乎就要被他这话引诱地说出盛时行的名字,但转念一想又赶快咬住:
“没有了,殿下开恩庇护刘家,下官于愿足矣……”
朦胧失去知觉前,他只听到耳畔一声轻笑:“这么高的个子,这么差的酒量……”
刘崓没想到自己征战沙场十年,躲过多少真刀真枪和明枪暗箭,最终却不明不白死在宫禁之中。
更没想到的是,末了还要被储君这样揶揄一句。
终究还是……
不甘心。
刘崓恢复意识后,心里冒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依然隐隐作痛的头,让眼前的一切都显得有些不真实。
身处的房间整洁华丽,却不是自己熟悉的任何一个地方,甚至不是昨日那间弥漫着檀香气的佛堂……
他手撑着床栏起身,揉了揉额头,发现自己身上还是昨日进宫穿的那身官服,但官帽已经被摘了,端端正正放在床前的桌子上。
刘崓晃了晃脑袋,还有点不明情况,此时门外已经传来了脚步声,一个内侍带着两个宫婢进入房间,恭恭敬敬摆好了铜盆,手巾等物,宫婢退下,内侍却上前一挥拂尘,恭谨行礼:
“小人见过长宁侯,昨日我家殿下宴请长宁侯,宾主尽欢,不小心就让长宁侯喝多了,特遣杂家来看看,侯爷可好些了,若好了就请梳洗一下,殿下在书房等着您呢。”
刘崓就算不明详细,也知道自己大约是被东宫摆了一道,略一思忖明白此时多问多错,便只是颔首还礼:“有劳,此乃何处?”
“东宫偏殿客房。”
刘崓点点头:“烦劳代禀殿下,我马上就到。”
盛时行琢磨了一番,怎么也放不下心,可递了官诰求见太子时,又被告知太子也在宫里,顿时心更慌了。可宫门深似海,她一时也进不去,只能先返回家中,问问自家爹爹的看法。
刘崓在宫禁外城内换好了官服,恭恭敬敬跟着内侍一路进入福宁宫,虽然深受皇恩位列侯爵,可他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只是从自家爹爹酒醉后难得的只言片语中得知,当今圣上是一位英明睿智,又十分仁善的明君。
福宁宫深处,内侍领着刘崓来到一间弥漫着檀香气味的房间,恭敬请他进入后便倒退着出去,还关了房门,刘崓谨慎抬头,只见水晶帘后影影绰绰一道明黄身影,侥是他这样的见识和胆量,也难免有些紧张,忙趋步上前,躬身下拜:“臣……”
“不必了。”帘后却是有几分熟悉的年轻声音,刘崓疑惑抬头,正看到太子赵钧拂开帘幕,抬手笑道:“长宁侯不必多礼,是本宫。”
刘崓赶快施礼:“下官见过太子殿下,殿下千岁。”
太子走到他面前抬手虚扶,笑着上下打量了一番:“前次在狱中昏暗,没什么闲心聊天,公堂那一面匆匆,也看不清什么,今日倒像是初见长宁侯了,果然容貌出众,英武非凡。”
刘崓觉得他这寒暄之语十分奇怪,只能随着自谦了几句。
太子微微一笑:“你擅离戍地,本不是什么大事,后来代国公亦上本奏明了情况,既是为了救人,也情有可原……”太子的话本在刘崓预料之内,可不知为何,他言语之间似乎藏着未尽之意,令他赶到莫名的压力,果然,太子话锋一转,又道:
“本宫原本向圣人禀奏,想着不让你跑这一遭了,父皇也应了,怎料前段日子东宫却接了一封密报,比你擅离职守之事可大多了,故而正好借机唤你入京问问,若是子虚乌有之事,也省的引了外人注目。”
刘崓闻言,一时心中转过五六个念头,却也只能恭恭敬敬应道:“多谢殿下周全,下官定知无不言。”
太子笑了笑,掏出一本东西递给他:“好,希望长宁侯信守此言。”
刘崓闻言心一沉,赶快双手接过,匆匆观览下却是心中巨震,捧着密折的手也绷紧了。
“怎么样,这上面所言你的身世是否属实?看你神情,似乎早就知道此事了?”
刘崓合上奏折,撩袍跪拜道:“禀殿下,此事下官……的确知晓。”
赵钧没有想到他居然连一句辩驳都没有就认了,很奇怪的,却并不生气,甚至需要刻意压了压,才能让声音显出几分沉肃和怒意:“你果然知道,也好,不必本宫传人证物证了。”
刘崓闻言一时楞忡,太子反倒笑了:“你以为皇家有心想查,此事还能瞒得密不透风?”
刘崓想想的确是这个道理,当年东宫那么多人,连远在边关的恒阳长公主都能猜出的事,旁人也未必不知。
思及此处,他方寸更乱,沉了沉才理清事情的重点,赶快再拜道:“但是殿下,下官也是近日才得知此事,未敢不做求证便贸然禀奏……”
太子闻言眉梢一挑:“哦?什么时候,何人告知?”
“下官蒙圣恩洗清不白,回到洛阳后,有一黑衣恶徒夜半入我城外别苑告知此事,下官惊诧之下,只当是狂徒谰言,当下想将其斩杀,却不料恶徒还有接应之人,被他们走脱,本打算仔细厘清此事,捉住恶徒再……”
“再什么?再禀奏?”太子冷笑一声,刚要开口,却见刘崓抬起头,双目灼然:“回殿下,下官的确没想过一时禀奏此事,因为那些黑衣人与在边关屡屡生事,牵涉诸多大案的神秘组织有关,殿下英明也不难想见,他们翻出这件旧事,其目的是什么?”
太子闻言心中一叹,面上却未见动容,转身负手道:“那你怎么打算的。”
“既是乱党,自然有国法诛之,他们所谋划的事情,都是为了动摇我大梁边关安定,进而威胁国祚安宁,缉拿乱党之日,斩草除根就是。”
太子没有转身,只是轻笑一声:“好个斩草除根,但你大略也清楚,他们说的是真相。”
刘崓明白,事到如今已经瞒不住了,便恭敬再拜:“下官知道,但也只有下官知道。”
太子愣了愣才明白他的意思,刘崓又道:“京城于氏已近凋零,此事如今只有下官和下官的娘亲知晓。”
太子也曾听过暄台之变如何惨烈,京师于氏相族辉辉赫赫,却一夕凋零,顿时心生不忍,他拿出的密折是誊抄的,原书上其实早就说明刘崓已经被告知此秘之事,太子隐去此事不提,却早已想好他如果假作不知该如何揭穿,出言狡辩该如何申斥,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刘崓居然据实以奏,毫不隐瞒。
赵钧一时竟然觉得,自己今日输在了眼前这个常胜将军之手,有趣的是,他不是输在筹谋,也不是输在机变,而是输在坦荡。
东宫一时意兴阑珊,只想早点“图穷匕见”,于是他冷笑一声开口:“既如此,本宫还要赞一句长宁侯的忠心?”
刘崓自从看到那封奏章,就知道今日之事无法善了了,反倒丢掉了畏惧之心,从容回应:
“我大梁忠臣无数,下官不敢自夸忠心,但下官幼承庭训,明白自己世受皇恩,从未敢有不臣之心。”
“但你知情不报,便是欺君。”太子一句话,也令刘崓无言以对,许久方道:“下官知罪,愿受责罚,但刘家世代忠心,对此事又毫不知情,只望殿下开恩,能念于此,不要降罪于他们。”
“好。”赵钧点了点头:“刘崓,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下官不知。”
“这是父皇礼佛之地。”太子看着地上恭敬下拜的刘崓,露出一丝怜惜神色:“父皇虔诚,本宫也不敢在佛主面前诓骗你,今日应你所求,只要你认罪伏处,本宫会力保你刘家不受任何牵连。”
“下官多谢殿下。”刘崓肃容谢恩,赵钧却是轻叹一声:“可惜了。”又扬声道:
“送进来。”
门外内侍恭恭敬敬端入一物放在桌案上,又小心退下,房中只剩下太子和刘崓二人,刘崓看着桌案上素白酒盏,心中巨震。
太子抬手叫他起身,却是肃容冷言道:“是不是觉得自己罪不至此?”
刘崓此时可说是心灰意冷,反倒豁出去了:“至不至此,自有圣裁,君要臣死,臣不敢抗。”
太子却忽然生了逗他的心思:“其实无论你敢不敢,你刘家的确有与朝廷对抗的资本。”
谁料刘崓闻言蹙眉施礼,刻意低声的言语中却带着压不住的怒意:“殿下,下官说过,我刘家世代忠良!”
他这一句低吼,差点把赵钧逗笑了,赶快负手转身,轻咳一声遮掩,抬手点了点那酒杯:“不必赘言了,本宫答应你便不会食言。”
“谢殿下。”刘崓整肃了一下衣冠,太子听到动静转身还想说些什么,却见他抬手端了那酒盏一饮而尽,丝毫不见犹豫。
“……”赵钧愣住了,刘崓却一抬头,目光淡然,仿佛刚刚饮下的不过一杯清水:“下官恭请殿下回避,给我留几分体面。”
太子轻叹一声,撩袍坐在了桌边圆凳上,指指自己对面的凳子:“坐吧。”
刘崓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也不好违抗太子之令,只能谢过坐下,坐定的一刹那,他忽然明白了太子的“好意”。
突如其来的晕眩和头痛欲裂的感觉,让对面传来的话语都显得有些不真实:
“事到如今,你就没什么话想要本宫转达给谁吗?”
刘崓轻扶额角,几乎就要被他这话引诱地说出盛时行的名字,但转念一想又赶快咬住:
“没有了,殿下开恩庇护刘家,下官于愿足矣……”
朦胧失去知觉前,他只听到耳畔一声轻笑:“这么高的个子,这么差的酒量……”
刘崓没想到自己征战沙场十年,躲过多少真刀真枪和明枪暗箭,最终却不明不白死在宫禁之中。
更没想到的是,末了还要被储君这样揶揄一句。
终究还是……
不甘心。
刘崓恢复意识后,心里冒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依然隐隐作痛的头,让眼前的一切都显得有些不真实。
身处的房间整洁华丽,却不是自己熟悉的任何一个地方,甚至不是昨日那间弥漫着檀香气的佛堂……
他手撑着床栏起身,揉了揉额头,发现自己身上还是昨日进宫穿的那身官服,但官帽已经被摘了,端端正正放在床前的桌子上。
刘崓晃了晃脑袋,还有点不明情况,此时门外已经传来了脚步声,一个内侍带着两个宫婢进入房间,恭恭敬敬摆好了铜盆,手巾等物,宫婢退下,内侍却上前一挥拂尘,恭谨行礼:
“小人见过长宁侯,昨日我家殿下宴请长宁侯,宾主尽欢,不小心就让长宁侯喝多了,特遣杂家来看看,侯爷可好些了,若好了就请梳洗一下,殿下在书房等着您呢。”
刘崓就算不明详细,也知道自己大约是被东宫摆了一道,略一思忖明白此时多问多错,便只是颔首还礼:“有劳,此乃何处?”
“东宫偏殿客房。”
刘崓点点头:“烦劳代禀殿下,我马上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