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多凉,南郡的寻常妇人并不关心荆州的总督已经从健康出发回程,只瞧着什么时辰起床为外出卖货的夫郎准备白日里的干粮。
又操心幼儿去书院是否会迟到。
而在南郡的望族门,李节与宜都郡来的女娘的流言早已经被新的流言谈资冲淡,被众人抛诸脑后。
新的流言亦是从健康传出来的,只不过不是谢氏女欲嫁给褚绍的传闻,而是褚绍心有所属,只不知道是南郡哪家的女儿。
她们多有猜测,许就是寄住在总督府的表小姐了,便又对赵璃热络了起来。
唯袁氏的女娘生出些不高兴,她对着有从健康来的准确消息的嫂嫂不满,只觉得褚绍泰国眼高于顶:“若是他连谢氏女都未放在眼里,又岂会为我袁氏的权势地位动心?”
这不满不是对谢元云,而是对褚绍,袁瑛觉得褚绍一个苍茫出身的武夫,如何敢拒绝健康谢氏的示好,拒绝了谢氏那便是连同袁氏一道瞧不上,恼怒片刻又猜测:“莫不是他对他那青梅竹马的表妹当真情深义重?”
袁瑛生在袁氏这样的大家族里面,多的是因为巩固权势换取利益保全自身的地位嫁给门当户对的士族,对于男女婚嫁只因双方有情便矢志不渝这种事情颇感困惑,这样的事情在她的眼里是那般不可思议。
且不论褚绍的身份,袁瑛曾在宴上见过赵璃,见她为权势与吹捧而倾倒的模样,实在是配不上褚绍的喜欢,不知道褚绍为何会非她不可,将权势与富贵都舍去。
谢元云安慰那被袁斐保护的太好,还有些天真不懂朝局的小姑子。
***
夜风习习,被吹吹卷起的薄纱晃动,影影绰绰,清水巷子里的大多数人家已经灭了烛火睡去。
周府却还透出微微烛光,显示着里头的人还未曾睡去,周母还在点灯熬油绣着帕子,周母秀在手帕上的鸳鸯栩栩如生,仿佛要从帕子上飞出来一半。
谢蕴虽知周惩的母亲会绣手帕,却不知有这样好的针法,更没料到她本是打算让周母随意打发时间的提议,被周母这般认真对待。
再继续这般熬下去,恐是会坏了眼睛,谢蕴劝周母与周娴不必那般赶。
周母却不依,自从那日谢蕴说了她们的秀活儿若是秀坊满意便会收后,唯恐那秀坊不满意,日日挑灯,秀了数张帕子,秀了拆,拆了又秀,左看右看都不满意。
谢蕴虽不会刺绣,但是在豫州谢家的时候,家中亦是养了两个绣娘,幼时觉得意趣跟着看了两日,看得出来,周母的绣品丝毫不比那时府中的绣娘差。
虽不是千金难求的绣品,却也是上好的佳品了,不必担忧秀坊不收。
眼见周母对手中快要绣完的绣品不满意又要拆了,谢蕴忙的夸赞道:“阿家,秀坊的绣品多卖给寻常百姓,你这绣的已经足够好了,再好些恐是有价无市。”
虽北地中原被羌人、羯人以及安氏占去,当时中原的氏族南迁,许多金银财宝带不走被留在北地,但是那时中原氏族的衣冠之礼却被带了过来。
便是南郡有些身份地位的望族,家中都养了自己的绣娘,除了被新鲜的花样子吸引,其余鲜少会去外面的秀坊买绣好的绣品。
这般不用很好的绣技,只需过得去便可。
周母被谢蕴哄的开心,却又对她这般务实的想法不满,看着手中的绣品叹气道:“若是阿母知道我不但忘了双面绣该如何绣,还将这么寻常的绣品拿出去卖银钱,该责骂我了。”
说罢,周母又怅然的摇了摇头,将最后几针绣好,把绣品拿给谢蕴道:“就这般吧,日后多绣些,可能会更好些。”
太久没有刺绣的周母,对着生疏的针法有些气恼,谢蕴瞧着周母愁容,知劝不动也未再多说什么。。
***
熄灭了蜡烛大家睡去,第二日书院下学,谢蕴怀中中揣着绣品带着钟玄前往秀坊去与秀坊的老板谈生意。
到了秀坊,因前些时日谢蕴前来问过卖绣品一事,秀坊学徒小哥对她还有些记忆,便笑着客气道:“周夫人过来了,是要买东西还是来谈生意的?”
谢蕴带笑的点点头,道:“是来谈生意的。”
这秀坊是南郡最大的秀坊,背后的东家是荆州袁氏,虽谢蕴不喜袁氏,但是做生意,自不会将旧怨掺杂其中。
她将周母绣的帕子拿来,秀坊给她们银子便使得,谁会管那背后的东家是谁。
学徒闻言将谢蕴带到一边的静室,他未曾叫秀坊的掌柜的,每日来秀坊想要将绣品卖给秀坊的不在少数。
这些人中,大多是绣的一般,绣品卖不上价的,学徒便能决定,他亦是将谢蕴当做此类人。
谢蕴看明白了他的意思,她此番前来,只要将绣品卖出去便可,是学徒与她谈,还是掌柜的与她谈并无太大的差别。
她从袖子中拿出周母与周娴的绣品铺开在案子上,原本还有些轻视的学徒在看到谢蕴带过来的绣品后眼睛逐渐瞪大,他瞧了半响之后,对着谢蕴客气了几分,没了刚刚的漫不经心:
“周夫人可否等一等,这绣品针法少见,小的恐做不了主,需将这绣品拿给小的师傅瞧一瞧再给夫人回话。”
闻言知晓周母的绣品定然是上乘学徒才会有如此反应,谢蕴心中高兴底气愈发的足,面带笑意目送他捧着一样绣品进屋子后面,只道若是谈了个好价钱,周母知晓了定然高兴。
钟玄看她模样,也有些高兴,面上带出笑来:“大母定然会很高兴,日后只怕你要天天劝她莫要点灯熬油了。”
“那当然了。”
若是阿家的刺绣能买上价格,她定不会再日日忧愁,更不用再担忧拖累旁人。
没让她们等多久,秀坊的老板出来,他是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身着上好布料的衣裳,眼神精明,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谢蕴与钟玄,而后对着谢蕴市侩一笑道:“这绣品是你拿过来的?”
谢蕴点点头应下:“是的,麻烦掌柜的掌掌眼,可能卖个好价钱?”
掌柜的闻言没有立即回答,沉吟一番才故作为难的开口:“这绣品的技法尚可,但是针脚显得生疏,花样子也有些陈旧,卖不上什么好价钱。”
看出了掌柜的这番模样的目的是为了压价,谢蕴不恼,耐心询问:“那掌柜的可以给什么样的价格?”
南下这十数年,见过太多这样的人,做生意在商言商,莫要言感情,只需谈价格。
许是谢蕴的态度很好,掌柜的摸了摸他稀疏的胡须也没再故意贬低,伸出一个手指头,比划了一下才道:“这样的手帕,十五文。”
这个价格,令钟玄与皱眉,便是秀帕子的布与针线都要好几文,再加上周母秀这些花的时间,只给十五文是明晃晃的欺负人。
谢蕴没有动怒,她心平气和继续同掌柜的周旋商议:“不瞒掌柜的,这帕子我们原本是打算卖六十文的,若是掌柜的诚心要,最低也需要五十文才卖。”
“五十文?”掌柜的声音拉高,似是听到什么不可思议的笑话一般,他对着谢蕴高高在上道“谁给你们的胆子这般狮子大开口,这南郡便只有我们这一家秀坊收这些绣品,这帕子最多给到二十文,不行便拿上走吧。”
掌柜的态度倨傲,他看谢蕴与钟玄身上的穿着,只因他们今日穿着寻常的旧衣,看着寒酸了写,掌柜的便拿准了她们缺钱,狠狠压低价格她们也会迫于找不到其他路子而接受。
最见不惯这样拜高踩低之人,钟玄眼神已经蕴藏着怒意,他看向谢蕴想要叫她走,却见她神色平静如常,怔愣了一瞬钟玄反应过来是他沉不住气了,便停下看谢蕴如何应对。
谢蕴瞧了倨傲的掌柜的两眼,语气和软道:“掌柜的经营这荆州最大的秀坊这么多年,想必也是识货的,寻常的大户人家养的绣娘,绣品都不一定比这好,我们也是诚心来与掌柜的做这个生意,还请掌柜的诚心开个价。”
她这副模样甚是恭顺,自大来到南郡的第一日在城门口遇到了袁氏仗势欺人之后,便很是小心谨慎,不愿轻易得罪人。
若不是为了周母开心,谢蕴此时虽不至于如钟玄一般气恼,但也定然要转身走人。
那掌柜的却依旧不依不饶:“你也说了,寻常的大户人家家中养了绣娘,不会来秀坊买绣品,普通百姓肯出这么高的银子来买一个帕子?这位夫人,你就说若是你,会不会花五十文来买一个帕子?”
绣坊老板不松口,此言问的谢蕴哑口无言,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
眼见如此,谢蕴不欲再继续争论,她抬首略有些遗憾道:“我们也能体谅掌柜的难处,既然这样,这绣品我们便不卖了,今日打扰掌柜的了。”
说着,她伸手去接掌柜的手中的绣品,却不料接了个空,掌柜的躲过谢蕴的手,给他身后的学徒使了个眼色。
届时,秀坊里头几个年轻壮汉将离开的门堵上,谢蕴看着此情形,有些警惕道:“掌柜的,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钟玄亦是冷了眉眼,做出防御的姿态将谢蕴护在身后。
掌柜的施施然抖了抖袖子,居高临下审视着谢蕴二人道:“你可知这是谁家的秀坊?”
谢蕴欲与这家秀坊做生意,自然打听过这家秀坊背后的老板是谁,她道:“自然知道,这是袁氏的产业,袁氏家大业大,家主擅于经营,这生意不仅仅在南郡,更是遍布各地。”
掌柜的满意谢蕴的识相,冷笑一声,道:“既然知道那就好办了,这生意你们还做不做了?”
这般仗势欺人的模样是打定了主意要不依不饶,谢蕴脸上的笑终于变淡了些,沾染了些怒意,秀气的眉头皱着,却还欲讲道理:“掌柜的,出来做生意谈不成是常有的事情,买卖不成仁义在,袁氏这般大的家业,我们这小本买卖定然也入不了眼,还请这几位小哥行个方便,让我们离开。”
拦路的人却没有让开的意思,掌柜的拿着手中的帕子道:“这帕子,我们秀坊给二十五文,日后三日送一批过来,迟了便从绣品的价钱里面扣。”
强盗模样,吃准了谢蕴她们的身份普通不敢得罪袁氏,可以随意欺压。
“这生意我们不做了,还请掌柜的让开。”谢蕴终是忍不了仗势欺人的态度,一字一句拒绝,周身泛着冷意。
那掌柜的却还是未将二人放在眼里,语气不善道:“这生意由不得你们不做。”
绣坊内气氛变的紧张,如此蛮横不讲理,饶是谢蕴这些年见惯了人情冷暖与仗势欺人,打算吃了闷亏息事宁人,却到底还是做不到心平气和。
加之往日对袁氏的印象,心中的不喜与怒意更甚,可形势比人强,如秀坊掌柜的所言,她们在南郡立足,却是不宜得罪袁氏。
想到此,谢蕴强压下心中的怒起,她拦住想要动手的钟玄,勉强挤出抹笑:“我知道掌柜是个明事理的人,应当也知道这刺绣需要花些时间,本是家中阿家想来刺绣打发些时间,能挣些银钱是最好不过的,但若是掌柜的不方便,我们不刺绣便是了,还请掌柜的网开一面莫要为难我们。”
眼看谢蕴态度变好,以为她们被震慑住,掌柜的更加有恃无恐道:“既然是你阿家打发时间的,那价钱便没那么重要了。”
有些人便是这般,你越退让,他们越是得寸进尺,谢蕴彻底冷了神色。
又操心幼儿去书院是否会迟到。
而在南郡的望族门,李节与宜都郡来的女娘的流言早已经被新的流言谈资冲淡,被众人抛诸脑后。
新的流言亦是从健康传出来的,只不过不是谢氏女欲嫁给褚绍的传闻,而是褚绍心有所属,只不知道是南郡哪家的女儿。
她们多有猜测,许就是寄住在总督府的表小姐了,便又对赵璃热络了起来。
唯袁氏的女娘生出些不高兴,她对着有从健康来的准确消息的嫂嫂不满,只觉得褚绍泰国眼高于顶:“若是他连谢氏女都未放在眼里,又岂会为我袁氏的权势地位动心?”
这不满不是对谢元云,而是对褚绍,袁瑛觉得褚绍一个苍茫出身的武夫,如何敢拒绝健康谢氏的示好,拒绝了谢氏那便是连同袁氏一道瞧不上,恼怒片刻又猜测:“莫不是他对他那青梅竹马的表妹当真情深义重?”
袁瑛生在袁氏这样的大家族里面,多的是因为巩固权势换取利益保全自身的地位嫁给门当户对的士族,对于男女婚嫁只因双方有情便矢志不渝这种事情颇感困惑,这样的事情在她的眼里是那般不可思议。
且不论褚绍的身份,袁瑛曾在宴上见过赵璃,见她为权势与吹捧而倾倒的模样,实在是配不上褚绍的喜欢,不知道褚绍为何会非她不可,将权势与富贵都舍去。
谢元云安慰那被袁斐保护的太好,还有些天真不懂朝局的小姑子。
***
夜风习习,被吹吹卷起的薄纱晃动,影影绰绰,清水巷子里的大多数人家已经灭了烛火睡去。
周府却还透出微微烛光,显示着里头的人还未曾睡去,周母还在点灯熬油绣着帕子,周母秀在手帕上的鸳鸯栩栩如生,仿佛要从帕子上飞出来一半。
谢蕴虽知周惩的母亲会绣手帕,却不知有这样好的针法,更没料到她本是打算让周母随意打发时间的提议,被周母这般认真对待。
再继续这般熬下去,恐是会坏了眼睛,谢蕴劝周母与周娴不必那般赶。
周母却不依,自从那日谢蕴说了她们的秀活儿若是秀坊满意便会收后,唯恐那秀坊不满意,日日挑灯,秀了数张帕子,秀了拆,拆了又秀,左看右看都不满意。
谢蕴虽不会刺绣,但是在豫州谢家的时候,家中亦是养了两个绣娘,幼时觉得意趣跟着看了两日,看得出来,周母的绣品丝毫不比那时府中的绣娘差。
虽不是千金难求的绣品,却也是上好的佳品了,不必担忧秀坊不收。
眼见周母对手中快要绣完的绣品不满意又要拆了,谢蕴忙的夸赞道:“阿家,秀坊的绣品多卖给寻常百姓,你这绣的已经足够好了,再好些恐是有价无市。”
虽北地中原被羌人、羯人以及安氏占去,当时中原的氏族南迁,许多金银财宝带不走被留在北地,但是那时中原氏族的衣冠之礼却被带了过来。
便是南郡有些身份地位的望族,家中都养了自己的绣娘,除了被新鲜的花样子吸引,其余鲜少会去外面的秀坊买绣好的绣品。
这般不用很好的绣技,只需过得去便可。
周母被谢蕴哄的开心,却又对她这般务实的想法不满,看着手中的绣品叹气道:“若是阿母知道我不但忘了双面绣该如何绣,还将这么寻常的绣品拿出去卖银钱,该责骂我了。”
说罢,周母又怅然的摇了摇头,将最后几针绣好,把绣品拿给谢蕴道:“就这般吧,日后多绣些,可能会更好些。”
太久没有刺绣的周母,对着生疏的针法有些气恼,谢蕴瞧着周母愁容,知劝不动也未再多说什么。。
***
熄灭了蜡烛大家睡去,第二日书院下学,谢蕴怀中中揣着绣品带着钟玄前往秀坊去与秀坊的老板谈生意。
到了秀坊,因前些时日谢蕴前来问过卖绣品一事,秀坊学徒小哥对她还有些记忆,便笑着客气道:“周夫人过来了,是要买东西还是来谈生意的?”
谢蕴带笑的点点头,道:“是来谈生意的。”
这秀坊是南郡最大的秀坊,背后的东家是荆州袁氏,虽谢蕴不喜袁氏,但是做生意,自不会将旧怨掺杂其中。
她将周母绣的帕子拿来,秀坊给她们银子便使得,谁会管那背后的东家是谁。
学徒闻言将谢蕴带到一边的静室,他未曾叫秀坊的掌柜的,每日来秀坊想要将绣品卖给秀坊的不在少数。
这些人中,大多是绣的一般,绣品卖不上价的,学徒便能决定,他亦是将谢蕴当做此类人。
谢蕴看明白了他的意思,她此番前来,只要将绣品卖出去便可,是学徒与她谈,还是掌柜的与她谈并无太大的差别。
她从袖子中拿出周母与周娴的绣品铺开在案子上,原本还有些轻视的学徒在看到谢蕴带过来的绣品后眼睛逐渐瞪大,他瞧了半响之后,对着谢蕴客气了几分,没了刚刚的漫不经心:
“周夫人可否等一等,这绣品针法少见,小的恐做不了主,需将这绣品拿给小的师傅瞧一瞧再给夫人回话。”
闻言知晓周母的绣品定然是上乘学徒才会有如此反应,谢蕴心中高兴底气愈发的足,面带笑意目送他捧着一样绣品进屋子后面,只道若是谈了个好价钱,周母知晓了定然高兴。
钟玄看她模样,也有些高兴,面上带出笑来:“大母定然会很高兴,日后只怕你要天天劝她莫要点灯熬油了。”
“那当然了。”
若是阿家的刺绣能买上价格,她定不会再日日忧愁,更不用再担忧拖累旁人。
没让她们等多久,秀坊的老板出来,他是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身着上好布料的衣裳,眼神精明,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谢蕴与钟玄,而后对着谢蕴市侩一笑道:“这绣品是你拿过来的?”
谢蕴点点头应下:“是的,麻烦掌柜的掌掌眼,可能卖个好价钱?”
掌柜的闻言没有立即回答,沉吟一番才故作为难的开口:“这绣品的技法尚可,但是针脚显得生疏,花样子也有些陈旧,卖不上什么好价钱。”
看出了掌柜的这番模样的目的是为了压价,谢蕴不恼,耐心询问:“那掌柜的可以给什么样的价格?”
南下这十数年,见过太多这样的人,做生意在商言商,莫要言感情,只需谈价格。
许是谢蕴的态度很好,掌柜的摸了摸他稀疏的胡须也没再故意贬低,伸出一个手指头,比划了一下才道:“这样的手帕,十五文。”
这个价格,令钟玄与皱眉,便是秀帕子的布与针线都要好几文,再加上周母秀这些花的时间,只给十五文是明晃晃的欺负人。
谢蕴没有动怒,她心平气和继续同掌柜的周旋商议:“不瞒掌柜的,这帕子我们原本是打算卖六十文的,若是掌柜的诚心要,最低也需要五十文才卖。”
“五十文?”掌柜的声音拉高,似是听到什么不可思议的笑话一般,他对着谢蕴高高在上道“谁给你们的胆子这般狮子大开口,这南郡便只有我们这一家秀坊收这些绣品,这帕子最多给到二十文,不行便拿上走吧。”
掌柜的态度倨傲,他看谢蕴与钟玄身上的穿着,只因他们今日穿着寻常的旧衣,看着寒酸了写,掌柜的便拿准了她们缺钱,狠狠压低价格她们也会迫于找不到其他路子而接受。
最见不惯这样拜高踩低之人,钟玄眼神已经蕴藏着怒意,他看向谢蕴想要叫她走,却见她神色平静如常,怔愣了一瞬钟玄反应过来是他沉不住气了,便停下看谢蕴如何应对。
谢蕴瞧了倨傲的掌柜的两眼,语气和软道:“掌柜的经营这荆州最大的秀坊这么多年,想必也是识货的,寻常的大户人家养的绣娘,绣品都不一定比这好,我们也是诚心来与掌柜的做这个生意,还请掌柜的诚心开个价。”
她这副模样甚是恭顺,自大来到南郡的第一日在城门口遇到了袁氏仗势欺人之后,便很是小心谨慎,不愿轻易得罪人。
若不是为了周母开心,谢蕴此时虽不至于如钟玄一般气恼,但也定然要转身走人。
那掌柜的却依旧不依不饶:“你也说了,寻常的大户人家家中养了绣娘,不会来秀坊买绣品,普通百姓肯出这么高的银子来买一个帕子?这位夫人,你就说若是你,会不会花五十文来买一个帕子?”
绣坊老板不松口,此言问的谢蕴哑口无言,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
眼见如此,谢蕴不欲再继续争论,她抬首略有些遗憾道:“我们也能体谅掌柜的难处,既然这样,这绣品我们便不卖了,今日打扰掌柜的了。”
说着,她伸手去接掌柜的手中的绣品,却不料接了个空,掌柜的躲过谢蕴的手,给他身后的学徒使了个眼色。
届时,秀坊里头几个年轻壮汉将离开的门堵上,谢蕴看着此情形,有些警惕道:“掌柜的,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钟玄亦是冷了眉眼,做出防御的姿态将谢蕴护在身后。
掌柜的施施然抖了抖袖子,居高临下审视着谢蕴二人道:“你可知这是谁家的秀坊?”
谢蕴欲与这家秀坊做生意,自然打听过这家秀坊背后的老板是谁,她道:“自然知道,这是袁氏的产业,袁氏家大业大,家主擅于经营,这生意不仅仅在南郡,更是遍布各地。”
掌柜的满意谢蕴的识相,冷笑一声,道:“既然知道那就好办了,这生意你们还做不做了?”
这般仗势欺人的模样是打定了主意要不依不饶,谢蕴脸上的笑终于变淡了些,沾染了些怒意,秀气的眉头皱着,却还欲讲道理:“掌柜的,出来做生意谈不成是常有的事情,买卖不成仁义在,袁氏这般大的家业,我们这小本买卖定然也入不了眼,还请这几位小哥行个方便,让我们离开。”
拦路的人却没有让开的意思,掌柜的拿着手中的帕子道:“这帕子,我们秀坊给二十五文,日后三日送一批过来,迟了便从绣品的价钱里面扣。”
强盗模样,吃准了谢蕴她们的身份普通不敢得罪袁氏,可以随意欺压。
“这生意我们不做了,还请掌柜的让开。”谢蕴终是忍不了仗势欺人的态度,一字一句拒绝,周身泛着冷意。
那掌柜的却还是未将二人放在眼里,语气不善道:“这生意由不得你们不做。”
绣坊内气氛变的紧张,如此蛮横不讲理,饶是谢蕴这些年见惯了人情冷暖与仗势欺人,打算吃了闷亏息事宁人,却到底还是做不到心平气和。
加之往日对袁氏的印象,心中的不喜与怒意更甚,可形势比人强,如秀坊掌柜的所言,她们在南郡立足,却是不宜得罪袁氏。
想到此,谢蕴强压下心中的怒起,她拦住想要动手的钟玄,勉强挤出抹笑:“我知道掌柜是个明事理的人,应当也知道这刺绣需要花些时间,本是家中阿家想来刺绣打发些时间,能挣些银钱是最好不过的,但若是掌柜的不方便,我们不刺绣便是了,还请掌柜的网开一面莫要为难我们。”
眼看谢蕴态度变好,以为她们被震慑住,掌柜的更加有恃无恐道:“既然是你阿家打发时间的,那价钱便没那么重要了。”
有些人便是这般,你越退让,他们越是得寸进尺,谢蕴彻底冷了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