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试过在一个人声嘈杂的地方大声说话?

    你会说些什么呢,是今年的天气,是昨天的辉煌,还是对明天的确定或不确定?

    你高声地谈论着那些被你在意的东西,那么,在你声嘶力竭的时候,你又会听见什么呢?是更多的人在高声呼喊,还是万籁俱寂,仿佛只有你自己最后的绝唱?

    你会留意到那些声音吗,还是只将它们当做你伟大发言的背景板,漫不经心地忽略?

    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影响你命运走向的一环——哪怕是极微小的变动,也会在不知何年何月的某一天,将它的因果,轻柔地结束在你的生命里。

    这不是单纯的说教。

    造物主赐予我们两只耳朵,真的挺让人疑心,祂有什么目的。不只耳朵,还有手,足,目,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不过耳朵特殊一些,它们既生长在两个完全对立的方向上,又无法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任何物理意义上的触碰,却联通着同一个大脑。

    如同人类的头颅,地球也是一个不太规则的圆,总有一些人,会在完全相反的地方出生,长大,老去,然后死亡,彼此一生的轨迹不会有任何的重叠。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天真无邪到过分的爱丽丝跌下兔子洞,喃喃自语:“地球那一边的人,难道是头朝下在行走么?他们怎么会不掉下去?不,他们都会掉下去……天呐,多奇怪!”

    这或许是爱丽丝精神错乱中的谬语,但即使是在今天,一个发展迅速且互联网无比发达的时代,我们都无法知晓,地球那端那个连站立方向都与我们相反的人,会怎样度过他平凡而普通的一生。

    全世界共享一个月亮,这没错,但哪怕是月球撞击地球,在全人类一起毁灭的前一秒,全世界也没有办法在同一时间里,看到那轮布满瑕疵的月亮。

    这也是造物主的把戏。

    造物主赐予我们两只耳朵,其中一只,造物主从来不会蒙上它,它用来倾听那些我们“爱听”的话语,况且我们只能听得清这些话语;而另一种,造物主有时会蒙上它,有时候不会,祂为这只耳朵命名,叫“专门听不爱听的东西的耳朵”——而因为这个神赐予的名字,我们从来不留意这只耳朵里传来的声音,更何况那声音永远模模糊糊,怎么也听不真切。

    人有两只耳朵。

    但事实上,人只会使用一只耳朵。

    物理学上有三个控制噪声的方式的方式: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这是物理课本上的排序,但事实上,如果按照难易程度来划分,它将是这样: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传播。

    造物主很轻松地就能完成这项工作,对于神来说,它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只需要在人类接收到“噪声”的路径上设立关卡,就能将大部分人类的好奇心斩断消灭——神只允许人们接收到祂准许通过的信息。

    祂在人们的精神城池边建起一堵堵高高的城墙,把来者通通检查清洁一遍,经过一轮仔细的筛选,最后不动声色地,将合格者送进人类的领地。

    通过这种方式,祂很快就把各式各样辉煌灿烂的“信念”送进了人类小小的脑袋,他们甚至无法找到能够反驳和推倒这些“信念”的信息,城墙遮住天空,好像天空,真的就只有头顶上的那一片那么大。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被这些“信念”所笼罩,坚定不移地坚守着这些正义、公平与秩序,直到死亡。有时候他们会被这些东西的不合理处所重创,伤口布满灵魂,他们会短暂地怀疑自己的“信念”里是否还有一些需要修正改进的地方,然而神回答,“信念”是绝对正确的,它只需要追随者,不需要审判者。

    神所灌输的“信念”,是他们唯一掌握的东西,同时也是他们思考范围的上限。

    井底之蛙们碌碌一生,最后面朝着上方死去。

    头顶上的天空碧蓝如洗,仿佛一场千年一日的美梦。

    然而城墙,确乎是一件很招摇的东西。

    它吸引了人群中另一些人的注意力——他们往往好奇心旺盛,对什么都有自己内心中的一杆秤,他们隐隐约约地察觉到,城墙的另一边,有某些东西正等着他们去发现。

    他们不甘心被神创造的城墙困住,于是千方百计地,寻找越过城墙的方式。他们中的某些人成功了,某些人失败了,失败者被城墙内的居民同化,而幸存者,冲出神的势力范围,奔向更遥远的未来。

    城墙之外的世界,有难以揣测的天气,也许上一秒风和日丽,下一秒就落下倾盆大雨,幸存者们毫不在意,他们顶着大雨奔跑,在杂草里打滚,在溪水的中央肆意地大笑,然后紧紧相拥。

    这里没有城墙之内的安静祥和,那种安静祥和程序化到像《楚门的世界里》那块巨大的天空穹顶,但这里有更闪闪发光的东西。

    自由。

    幸存者们大口呼吸着自由的氧气,他们从未被神灌输过“信念”,却在这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信条——五彩缤纷,各不相同,前提很简单,是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拥有绝对的自由。

    神以为幸存者们会死在荒野上,可他们顽强地存活了下来,生生创造出了一种神力之外的奇迹。

    幸存者们再次靠近城墙,向墙那边的人呼喊。

    你来看啊,外面的世界。

    墙内的人类动摇了,他们中的某些人,开始跟随幸存者出入城墙,一些人留在荒野,一些人则返回,兴奋地向他们分享自己在外面的见闻。

    新的思想与信念在人群中流动,神终于害怕了。

    用城墙封锁,虽然简单,却是老掉牙的招式,为了保障自己的绝对领导,神采用了第二种控制噪声的方式——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这种方法说难也不难,只是略微费心了些,不过确乎是更加保险了。神伸出手,尽心尽力地捂住了人类的耳朵,如此一来,他们不光无法得知墙外的信息,甚至连身边那些人的慷慨激昂的高呼都听不见——人类重新陷入巨大的沉默之中。

    尽管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他们被允许听见的,却只有赞扬神的那一小部分。

    渐渐地,人类的生命一次次更迭,那些与“自由”有关的碎片被遗忘,造物主再次成为了冉冉升起并永不落下的太阳神。神的丑恶,贪婪与错误,渐渐地腐烂在了泥土的最深处。

    神静静地看着脚下如同蝼蚁般的人类,轻柔地垂下眼帘,做出一个类似于“怜悯世人”的表情,目睹着他们由生到死,世事轮回,只是没有人知道,祂到底在想什么。

    不知道过去了多少年,神不再掩起人类的耳朵了。

    这并不在是说祂掉以轻心,相反,祂很谨慎——在很早之前,祂就发现,由于他告诉人类“这些才是你该听的东西,其他的,都是噪声”,人类已经养成了自动屏蔽那些“噪声”的习惯,甚至以此为乐,为自己的理性和忠诚而自豪。

    城墙外的幸存者们曾经尝试过向城墙内再次发出邀请,却被城墙内的人类极大声地辱骂、谴责,将他们看作神不收容的野狗,蛮横地驱赶。

    神还是安静地坐在城墙上,无声地观看下方的一切。

    这就是所谓“最有能力思考”的人类吗?

    却还是那么轻易的,被祂洗了脑。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不自知的聋子。

    外面的世界发展得日新月异,幸存者和他们的后人们进步飞快,每天都接收着大量的信息,包括关于城墙内部的,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线索。

    与幸存者们相反的是,城墙内的人们被迫封闭自我,他们收到的外界信息永远真假参半,神引导人们炫耀自己的成功,贬斥外界的失败。于是乎,被囚禁的人类,毫不在意地将自己推上了心中高高在上的神坛。

    城墙内的人类依旧对幸存者们嗤之以鼻,像对待苍蝇一样厌恶他们,还不等神明确下达指令,就自己提议,要禁止任何一个外城人进入城内。有人去询问神的意见,祂假惺惺地笑了笑,虚情假意地安抚着他们,表示彼此之间还要有外交联系——这一点也令一些人感到奇怪,因为城内的居民,从未和任何城外人产生过关系,谈不上有什么好“外交”的——不能随意地跟他们翻脸。

    神像养蛊一样控制着城内的人类,直到某一天,人类匆匆忙忙地奔到祂的脚下,请求祂授予他们消灭城外人的任务。

    神在心里偷笑了一下,观察起眼前的场景。

    所有人的眼神都无比坚毅,仿佛燃着灵魂的火。这是在神的“信念教育”下长大的一代,轮到他们时,神一手拉起的教育已经完全成熟,所以他们又被称为,“最可畏的一代”。

    神不为所动,依旧是那副慈悲的表情。人类将这视为神的默许,立刻高呼起来,然后又想起——神不喜欢这种热闹。于是,人类放下酒杯,再次跪倒在神的面前,甚至有人谄媚而疯狂地,舔起了祂的脚尖。

    神不在意这个,祂只是在想——

    是时候让人类代自己去完成那个最终的计划了。

    防止噪声的产生。

    城内的人类彻底发了疯,沦落为造物主所控制的棋子,他们冲出城门,却看不见外界美好的一切,满心只想着杀掉那些神所厌恶的灵魂。尽管到了自由的环境里,他们依旧无法领悟,那种被称之为“自由”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他们被神囚禁太久,在高高城墙筑起的监狱里,亲手磨灭了自己对世界的感知力。

    由于“信念”的作祟,他们毫不怀疑自己终将取得的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为自己的不清晰的“信念”而战,哪怕推出幼小的孩童,践踏步履蹒跚的老人,也要在与对方的对弈中保持上风的地位。

    幸存者们不忍于人类的尊严与风骨被他们自己反复践踏,有人含着泪抓住一个向前奔跑的孩子,难以相信地、几乎是以嘶吼的方式在质问他:“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你会死在这里!”

    那孩子迷茫地抬起头——他听不见。

    神将巴别塔的惨案覆辙重蹈,那人拼尽全力的发声,落在这孩子耳中时,只剩下一片混沌的喃语。孩子端起枪,毫不犹豫地将子弹射进了那颗为他而流泪的纯真心灵中。

    这场战争没有胜者。

    当一个孩子被迫拿起枪时,全人类就已经输了。

    战争悄无声息,因为彼此的失聪,耳朵和声带甚至成了累赘,伟大的造物主扼杀了所有人的灵魂,战争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人们一遍又一遍地倒下,死亡,然后战争暂停,等到下一批紧急生育出的孩子长大成人——不,只需要长到能端起枪的时候就够了——战争会再次开始。

    没有人知道最后的结局。

    千百年后,人类经历□□,然而没有人回过头去寻找哪怕一颗的种子,他们坚信,神会就美味的佳肴送到战胜者的嘴边。

    那年的最后一天,最后的人类吃掉了世界上最后一根草,然后是他最后的同伴的尸体。

    最后的人类没能熬到天亮,由于饥饿和脱水,他死在黎明前冷冽的寒风里。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昏暗,沉重,如果有人活着,那么他会想起《纳尼亚传奇》里那个奇怪的落日,像一轮送给死去的文明的句号。

    亿万年后,城墙荒废,世界万籁俱静。

    神不见了踪影,人类存在过的痕迹彻底消失,连动物和草木都死在了最后的□□中,大地变成《沙丘》中的广袤沙漠,只是再无孕育生命的可能。

    唯有城墙的残骸,历经风霜雪雨,仍然蜿蜒在那里,囚禁着早已死去的自由。

    无边的寂静一直烧到时间的尽头,神再没有出现过,而此时的世界,甚至连“荒芜”都称不上——它寸草不生,唯有日月,东升西落,周而复始。

    大地沉默地,等待自己一生的终结。

    在被毁灭的前一秒,大地开始震动。

    细密的裂痕顷刻之间布满了整片荒漠,这个缄默者爆发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掀起惊天的黄色波涛,仿佛它正试图在忽然巨大的裂谷中,寻找一粒被不小心掩藏的种子。

    所有存在过的事物在巨浪中若隐若现,又化作转瞬即逝的虚影,飞速重演着世界诞生以来所发生过的一切——这突变带起暴风盘旋,铿锵地高歌,大地前所未有地在咆哮。

    声音重新出现在风眼中,有沙化的蝴蝶紧紧贴合着飓风的内壁飞行,然后不出意料地被卷走,消散成黄沙,无波无澜地落地。

    轰——

    震耳欲聋。

    那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大地在思考什么呢?

    在呼救,在祈祷,在召唤……

    没有人知道。

    你问我为什么?

    因为宇宙荒无人烟,没有人听见。

    【附】

    写完了。四千多字后,我给这篇呓语画上了我最喜欢的句号。

    我很讨厌在文章的尾处再添加东西,主要是因为懒,而不是因为情怀。但我觉得如果我最后不再写点儿,可能连我自己都看不懂《听见》到底在说什么。

    它的起源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观察到的一个现象——人们总是更乐意于别人来接受自己的文化,让别人来承认自己的优越,而当看见和自己“同一阵营”的人做出这样行为的时候,他们又会感到不解与屈辱,下意识地排斥。

    ��若泽·萨拉马戈会将这种情况带进《失明症漫记》中的失明症,而我更倾向于,这是一种“失聪”的表现。声音精彩纷呈,而人类却将它们自主屏蔽——多么可悲。

    《听见》写起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失控。当“造物主”这个词出现时,这篇文字就已经脱离了我的掌控,往一个梦游般的方向滑去——然后是“城墙”、“噪声”、“信念”、“自由”……到最后它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接近于梦境的东西了。

    但同时,这些让我产生失控感的词语同时又富含着深意,我将它们隐晦又清晰安插在段落之中,“神”是“城墙”的建造者,“城墙”是封闭的信息网、“噪声”是真理混杂着废话、“信念”是伪性存在,“自由”是无比脆弱且宝贵的东西……我从混乱之中把它们挖掘出来,赋予了他们新的名字。还有那个孩子的出现,也是源于我很有感触的一句话:“当一个孩子被迫拿起枪时,全人类就已经输了。”

    但。

    在现实的时间纬度里,一切还来得及,我依旧相信人类前途还有光明,因为我只是一个失败的故事塑造者,因为人类生来就会仰望星空,因为人类在千百年前就已经感受过自由。

    因为还有人能“听见”。

    所以这个世界,光影交织,还不算糟糕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

章节目录

印象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Dulcinea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Dulcinea并收藏印象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