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印象
二月份的时候去了趟平潭岛,那里是海边,严冬里正风大浪急,又是阴天,我连待了五日都未见过太阳,更别提沾水哪怕一滴了。平潭地方小,总有风寻不到容身之处,于是猝不及防地钻进行人的衣领里,从皮肤浸入血液,寒得刺骨。
武汉不一样,平日里小打小闹地刮点穿堂风,真到了大时候,倒也还算稳当——想当时下冻雨的那几天,我走在路上摔都要摔死了,还是一点儿风都没见着。
在海岛待五天,除了吃海鲜什么也没干,确实不太够意思,于是计划看要将返程的时间往后推半天,先去看一次日出。天气预报向来不太准,半月里又只那一天显示放晴,由此全家的人都显得很紧张,生怕天气预报又闹个大乌龙。
好在最后的结果有惊无险,那天的日出很漂亮,是在场的所有人都会觉得惊艳的那种漂亮,符合任何大众美学的要求。太阳从海面上升起,一寸一寸地,像音乐会的高潮部分,庄严而盛大。
如此的好景色,我却觉得犯困,大抵是起早了的缘故,它的庄严与盛大,竟然难以打动到一向以高感知力自称的我。我不喜欢那种和所有人一起欣赏风景的感觉,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陌生感,让我很难融入澎湃汹涌的情绪里。
我站在岩石礁上,这里并不算太高,却是一个刚刚好能忽略下方密密麻麻人影的视角。不过这里看日出太过于朦胧了,所以我只是吹了一会儿风,重新回到火锅汤底般拥挤地人堆里。
记忆里,我曾在老家的桥面上看过一次日出,这是很遥远的记忆了。
那是我见过最好的一次日出。
老实说,它一点也不华丽,甚至莫名有些潦草,连一点的欢呼也没有享受到,但我觉得,那是至今为止,最令我感动的一次日出。
从小我都生活在城市,仅在某次父母忙碌时住在过乡下,所以印象淡薄且刻板,永远只有白天。那时候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被感动得哭哭唧唧,一边难过还不忘询问母亲:“既然路那么黑,那为什么不打开路灯呢?”
我觉得母亲当时肯定想给我一巴掌,但出于伟大的母爱,她忍住了。
奶奶在一边剥豆角,听到了便笑着说:“哪里有路灯嘛,乡里都是蛮黑的。”她说话带口音,我学不来,不过跟着她管“乡下”叫“乡里”。
老屋里灯光昏暗,屋顶很低,地面坑坑洼洼,我总害怕个子高的父亲在夜间走动时忘了看路,一头撞上房梁,又一脚踩进排水口。
我往外看,果真什么也看不到了,连星星都没剩下几颗,不免又担心起来,要是有人走夜路,会不会直接栽进灌木丛中。
奶奶解释道,村子里人少,晚上基本没人会出门,哪怕有,也会提前带上手电筒,或者让家人一路照应,所以没什么需要安装路灯的必要。
我从小就多虑,于是开始担心另一个问题——万一早上出门时天没有亮,那该怎么办?
奶奶认真地想了想,面上的皱纹深深浅浅地挡住所有的微表情,也不知道最后她有没有想出一个答案。她开口,像答非所问,又像无意识地点破了什么似的,说:“太阳会升起来的。”
我继续追问:“怎么升起来的?”
母亲嫌我啰嗦,打算强制性地拉着我上楼睡觉,我死缠烂打地不肯动,一定要去看太阳升起来。母亲既无奈又觉得好笑,不忍心打击我,半不情愿地同意明天早上带我去看日出。
我兴奋地睡过去,脑细胞还活跃着,编制一个又一个瑰丽而神秘的梦境。母亲后来说,半夜她伸手来给我盖被子,却被我拳打脚踢了一通,踢完了又被我抱着手臂大声地哭喊。
我回忆了一下,说怪不得,昨天的梦境里有母亲的手,还有五个脑袋的神奇怪物——不只这个,梦境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升起的太阳。
我等了一夜,等着去看升起的太阳。
第二天我睁眼很早,可公鸡还是把鸣打完了,当我往鸡舍走时,恰好遇上它们回去睡觉。我很失望,觉得自己定是错过了,再向外看,却哪里有什么太阳——原来是公鸡早起了。
我激动地冲回房间,活蹦乱跳地在父母身上碾了一遍,直到被一脚踹下床尾时才总算消停。
不管怎样,我还是拉着睡眼蒙眬的全家站了起来,外套也不穿就要跑。母亲摁住我,替我披上外衣,又叫我去洗脸,我唉声叹气,无奈谁也打不过,只能心不在焉地把水往脸上浇,脑海里一直担心误了点。不出意外的,当我走出洗手间时,脸上挂着一半水,衣服上浸着另一半水。
一家人颤颤巍巍地走出门,站在家门口的桥面上等日出。桥下的水理论上来说属于长江,但桥并不宽,从这头走到那头,要不了两分钟。
此时的夜里是深秋的萧瑟,放眼望去,连微风都是灰暗的,只有远处地上的白色塑料布在散发淡淡的荧光。栖息在枝叶深处之间的鸟忽然开始鸣叫,先是一只,不确定该不该唱一般犹豫着,迟疑地等待同伴的回应。紧接着,更多的鸟登上了树梢,歌声渐渐清晰起来,时而清脆透亮,时而悠扬婉转,独独不见什么章法,各自一气,倒也自成一派。
有人说了一句,来了。
天际缓缓变亮,颜色一点一点地变化起来,从沉甸甸的玄青,到轻盈澄澈的橘黄,明明是色调的变化,我却以为又见了一次四季的更迭,由冬至夏,寒来暑往,生生不息。
我们迎着远方的灯火吹风,身后一片黑暗,世界像干净鲜明的水墨画,所有人都乘风而行。耳边的风一阵一阵吹来,带走时光里深红色的铁屑和风化的沙,云海翻涌出血红的新日,仿佛金黄的浪。我就像站在一座孤岛上,整个精神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风卷走旧念,带来新鲜的空气,空气里混合着生菜叶子上露水的气味儿,清新而甘甜,争先恐后地灌入鼻腔,充斥整个嗅觉系统。
太阳的顶端露出地平线的那一瞬间,我恍然被刺痛双眼,天光乍破,好像在此之前,我一直生活在一个死了的世界——江面上飘荡着破败不堪的旧船,云肆意地滚动,我看见碧绿的青草在阳光里生长,看见鸟群飞出树林,阳光在铺洒,生命在雀跃,于是这世界活过来了,在这个早上。
印象派的代表画家莫奈画过一幅画,叫《日出·印象》。我至今都认为那是他最好的作品,画面上线条粗糙,光影却毫不吝啬,在那幅画里好像一切都是在运动的,他能做的仅仅是捕捉轨迹,却因为捕捉到了光的轨迹,而站在了整个艺术世界的巅峰。
日出的美就在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也许并不美,但光一经出现,一切都是美的——人为的干涉,仅仅是在损坏它应有的美感。
我看着那轮太阳越升越高,父母也在感叹,摸摸口袋,却连手机也忘了带出门。我只感到眩晕,时光瞬间地滞留,然后以一点二五的倍速继续前进,我顾不上去计算时间,我只在心里喊,停下,停下。就停在这一刻好了,在我的外衣恰好扬起的瞬间,这个时候时间恰好分裂成两个部分,在一个部分里,我的外衣继续扬起,但在另一个部分里,它落下,于是两个部分就此诀别,永不重叠。
我没有去看我的外衣,而当我留意时,它已经落下了,因为万有引力,因为天机。
我分不清这是哪个部分的我。
我为这个画面而欣喜,我甚至产生一种错觉——我还有机会,去拿起笔,用尽我所有的精力,所有的灵感,去画一幅属于我自己的《日出·印象》。
那就是一个新的开始,一次新的生命。
当然,这其中所有的思绪都是转瞬即逝的,甚至快过时间的流速,人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有些问题,寻觅一生也想不出答案,而另一些,仅仅思考于它产生的那一秒。
我呼出一口气,这是我一生中的第一场日出。
有些村民已经起床出门了,表情平淡地从我的身边路过——这是他们一生的风景,已经习惯到麻木,却也是我浅薄的震撼。
我慢吞吞地回到家,开始吃早饭。
时至今日,我依旧没有画出属于我的《日出·印象》。第一是因为画功实在太敷衍,连临摹都做不到,何谈比肩;第二是因为,我其实已经把它画出来了,不在纸上,在我的记忆里。
那是我看过最好的一场日出,足够我写进记忆深处的日出。真的,我唯独会记住它。
武汉不一样,平日里小打小闹地刮点穿堂风,真到了大时候,倒也还算稳当——想当时下冻雨的那几天,我走在路上摔都要摔死了,还是一点儿风都没见着。
在海岛待五天,除了吃海鲜什么也没干,确实不太够意思,于是计划看要将返程的时间往后推半天,先去看一次日出。天气预报向来不太准,半月里又只那一天显示放晴,由此全家的人都显得很紧张,生怕天气预报又闹个大乌龙。
好在最后的结果有惊无险,那天的日出很漂亮,是在场的所有人都会觉得惊艳的那种漂亮,符合任何大众美学的要求。太阳从海面上升起,一寸一寸地,像音乐会的高潮部分,庄严而盛大。
如此的好景色,我却觉得犯困,大抵是起早了的缘故,它的庄严与盛大,竟然难以打动到一向以高感知力自称的我。我不喜欢那种和所有人一起欣赏风景的感觉,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陌生感,让我很难融入澎湃汹涌的情绪里。
我站在岩石礁上,这里并不算太高,却是一个刚刚好能忽略下方密密麻麻人影的视角。不过这里看日出太过于朦胧了,所以我只是吹了一会儿风,重新回到火锅汤底般拥挤地人堆里。
记忆里,我曾在老家的桥面上看过一次日出,这是很遥远的记忆了。
那是我见过最好的一次日出。
老实说,它一点也不华丽,甚至莫名有些潦草,连一点的欢呼也没有享受到,但我觉得,那是至今为止,最令我感动的一次日出。
从小我都生活在城市,仅在某次父母忙碌时住在过乡下,所以印象淡薄且刻板,永远只有白天。那时候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被感动得哭哭唧唧,一边难过还不忘询问母亲:“既然路那么黑,那为什么不打开路灯呢?”
我觉得母亲当时肯定想给我一巴掌,但出于伟大的母爱,她忍住了。
奶奶在一边剥豆角,听到了便笑着说:“哪里有路灯嘛,乡里都是蛮黑的。”她说话带口音,我学不来,不过跟着她管“乡下”叫“乡里”。
老屋里灯光昏暗,屋顶很低,地面坑坑洼洼,我总害怕个子高的父亲在夜间走动时忘了看路,一头撞上房梁,又一脚踩进排水口。
我往外看,果真什么也看不到了,连星星都没剩下几颗,不免又担心起来,要是有人走夜路,会不会直接栽进灌木丛中。
奶奶解释道,村子里人少,晚上基本没人会出门,哪怕有,也会提前带上手电筒,或者让家人一路照应,所以没什么需要安装路灯的必要。
我从小就多虑,于是开始担心另一个问题——万一早上出门时天没有亮,那该怎么办?
奶奶认真地想了想,面上的皱纹深深浅浅地挡住所有的微表情,也不知道最后她有没有想出一个答案。她开口,像答非所问,又像无意识地点破了什么似的,说:“太阳会升起来的。”
我继续追问:“怎么升起来的?”
母亲嫌我啰嗦,打算强制性地拉着我上楼睡觉,我死缠烂打地不肯动,一定要去看太阳升起来。母亲既无奈又觉得好笑,不忍心打击我,半不情愿地同意明天早上带我去看日出。
我兴奋地睡过去,脑细胞还活跃着,编制一个又一个瑰丽而神秘的梦境。母亲后来说,半夜她伸手来给我盖被子,却被我拳打脚踢了一通,踢完了又被我抱着手臂大声地哭喊。
我回忆了一下,说怪不得,昨天的梦境里有母亲的手,还有五个脑袋的神奇怪物——不只这个,梦境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升起的太阳。
我等了一夜,等着去看升起的太阳。
第二天我睁眼很早,可公鸡还是把鸣打完了,当我往鸡舍走时,恰好遇上它们回去睡觉。我很失望,觉得自己定是错过了,再向外看,却哪里有什么太阳——原来是公鸡早起了。
我激动地冲回房间,活蹦乱跳地在父母身上碾了一遍,直到被一脚踹下床尾时才总算消停。
不管怎样,我还是拉着睡眼蒙眬的全家站了起来,外套也不穿就要跑。母亲摁住我,替我披上外衣,又叫我去洗脸,我唉声叹气,无奈谁也打不过,只能心不在焉地把水往脸上浇,脑海里一直担心误了点。不出意外的,当我走出洗手间时,脸上挂着一半水,衣服上浸着另一半水。
一家人颤颤巍巍地走出门,站在家门口的桥面上等日出。桥下的水理论上来说属于长江,但桥并不宽,从这头走到那头,要不了两分钟。
此时的夜里是深秋的萧瑟,放眼望去,连微风都是灰暗的,只有远处地上的白色塑料布在散发淡淡的荧光。栖息在枝叶深处之间的鸟忽然开始鸣叫,先是一只,不确定该不该唱一般犹豫着,迟疑地等待同伴的回应。紧接着,更多的鸟登上了树梢,歌声渐渐清晰起来,时而清脆透亮,时而悠扬婉转,独独不见什么章法,各自一气,倒也自成一派。
有人说了一句,来了。
天际缓缓变亮,颜色一点一点地变化起来,从沉甸甸的玄青,到轻盈澄澈的橘黄,明明是色调的变化,我却以为又见了一次四季的更迭,由冬至夏,寒来暑往,生生不息。
我们迎着远方的灯火吹风,身后一片黑暗,世界像干净鲜明的水墨画,所有人都乘风而行。耳边的风一阵一阵吹来,带走时光里深红色的铁屑和风化的沙,云海翻涌出血红的新日,仿佛金黄的浪。我就像站在一座孤岛上,整个精神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风卷走旧念,带来新鲜的空气,空气里混合着生菜叶子上露水的气味儿,清新而甘甜,争先恐后地灌入鼻腔,充斥整个嗅觉系统。
太阳的顶端露出地平线的那一瞬间,我恍然被刺痛双眼,天光乍破,好像在此之前,我一直生活在一个死了的世界——江面上飘荡着破败不堪的旧船,云肆意地滚动,我看见碧绿的青草在阳光里生长,看见鸟群飞出树林,阳光在铺洒,生命在雀跃,于是这世界活过来了,在这个早上。
印象派的代表画家莫奈画过一幅画,叫《日出·印象》。我至今都认为那是他最好的作品,画面上线条粗糙,光影却毫不吝啬,在那幅画里好像一切都是在运动的,他能做的仅仅是捕捉轨迹,却因为捕捉到了光的轨迹,而站在了整个艺术世界的巅峰。
日出的美就在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也许并不美,但光一经出现,一切都是美的——人为的干涉,仅仅是在损坏它应有的美感。
我看着那轮太阳越升越高,父母也在感叹,摸摸口袋,却连手机也忘了带出门。我只感到眩晕,时光瞬间地滞留,然后以一点二五的倍速继续前进,我顾不上去计算时间,我只在心里喊,停下,停下。就停在这一刻好了,在我的外衣恰好扬起的瞬间,这个时候时间恰好分裂成两个部分,在一个部分里,我的外衣继续扬起,但在另一个部分里,它落下,于是两个部分就此诀别,永不重叠。
我没有去看我的外衣,而当我留意时,它已经落下了,因为万有引力,因为天机。
我分不清这是哪个部分的我。
我为这个画面而欣喜,我甚至产生一种错觉——我还有机会,去拿起笔,用尽我所有的精力,所有的灵感,去画一幅属于我自己的《日出·印象》。
那就是一个新的开始,一次新的生命。
当然,这其中所有的思绪都是转瞬即逝的,甚至快过时间的流速,人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有些问题,寻觅一生也想不出答案,而另一些,仅仅思考于它产生的那一秒。
我呼出一口气,这是我一生中的第一场日出。
有些村民已经起床出门了,表情平淡地从我的身边路过——这是他们一生的风景,已经习惯到麻木,却也是我浅薄的震撼。
我慢吞吞地回到家,开始吃早饭。
时至今日,我依旧没有画出属于我的《日出·印象》。第一是因为画功实在太敷衍,连临摹都做不到,何谈比肩;第二是因为,我其实已经把它画出来了,不在纸上,在我的记忆里。
那是我看过最好的一场日出,足够我写进记忆深处的日出。真的,我唯独会记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