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人嘴上说着让人家哭着求饶,自己忍不住掉下小珍珠,折腾一会就可怜兮兮的求饶。
人不能好色,容易短命。
得亏是没再接着煽风点火,否则真下不来床。
次日一早,耳边难得清静。
前几日皆是被蹭醒,今日醒过来身旁空荡荡的,一时摸不清这是什么想法。
昨夜让他停,玩生气了?
隔壁屋传来几声争执,陈宛七闻声寻去,叔侄俩正在屋里怄气。
继尧一本正经的威胁:“从哪里来的回哪里去,你自己老老实实的走回去,否则我把你绑了扔回去。”
朱应桢脸都气白了,委屈得冒着泪花,这事他家丧心病狂的小叔是真干得出来。
“你们都欺负我!!!”
“干嘛吓唬孩子。”陈宛七赶紧跑过来安慰,“桢儿,你别听他瞎说。”
陈宛七往身旁瞪了一眼,继尧跟个受气包似的,憋屈道:“不是你说让他回去吗?”
小孩哥一听更崩溃了,“呜哇!你也让我走?”
“额不……桢儿,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
陈宛七解释着:“你这回来也没跟家里说一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在偷小孩呢。”
朱应桢指着继尧,“他知道啊。”
“他……他就是个傻子,他知道有什么用。”
小孩哥咦了他一眼,好像是有点道理,但不多。
“你出来这么久了,难道就不想你娘吗?”
朱应桢抹着小珍珠,“想她有何用,她又不想我。”
“对喽!”陈宛七看出孩子眼中的失落,非但没安慰,反倒还煽风点火。“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爹是何德性,你出来越久,人家夫妻俩越亲热,巴不得你别回去凑热闹呢。嫂嫂让大哥烦都烦死了,哪还有空想你啊?”
小孩气得咬紧双唇,他爹的确是这副嘴脸。
“唉……大哥也真是的,这会儿定是缠着嫂嫂不放呢。”
陈宛七拱完火起身离去,继尧跟在她身后,抓起她的手拉到拐角处。
“干嘛?”
“你方才骂人。”
……
陈宛七抬眼撞上他眼中的邪火,一股熟悉的禽兽感扑面而来。
“骂……骂你咋的?”
他扬起嘴角,“多骂点,爱听。”
“神经。”
继尧捏着她的掌心揉了揉,“疼吗?”
陈宛七敏感的抽手,往他胸前猛锤两下。
昨夜他倒是克制得很没敢怎么折腾,让他忍着就忍着,陈宛七看他可怜把手借给他,用完还捧着她的手亲个不停,还是那么变态。
三花端着早茶走来,迎面撞见拐角处的两人。
陈宛七立马尴尬的把人推……推……推不开!
继尧仍是杵在她身前,没点眼力见,也不知道羞耻。
陈宛七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继尧见她窘迫的模样,贴心的将她往胸口按。
“藏这。”
……
三花懂事的转身离去,喝什么早茶,还得是十全大补汤!
“朱!继!尧!”
陈宛七往他腿上狠踹一脚,他稍稍后退半步,脸上露出得逞的笑意。
“至于吗?又不是见不得人。”
“谁家好人这样见啊?”
继尧竟还委屈巴巴的诉苦:“你我之间连个正经名分都没有,我怕你不承认,好歹得有人做个见证。”
“你当别人都像你这般没眼力见?”
他理直气壮的回应:“我是傻子呀,傻子能有什么眼力见。”
……
陈宛七让他给气笑了,真是服了这个傻子。
“行了,少在这给我扯。还有,你得同桢儿一起回去,怎能让孩子一个人走?”
继尧瞬间垮下脸,不情不愿的说着:“我能不能不走?”
“你好意思?”
“好意思啊。”
“有你这么做长辈的吗?”
继尧抿了抿唇,沮丧道:“那你抱抱我。”
陈宛七无奈轻笑,朝他走近半步,伸手抱了抱。
他俯身靠在她肩头,黏得更紧了一些。
“阿七,我已得福建调令,待京中余下的事处理完,很快就会回来。”
“知道了。”
某人已经开始分离焦虑症,走哪跟哪,分开不了一点。
朱应桢自己想通了,要么死活不愿回去,要么说走就走,明日便回京城。
陈宛七连夜打点了好多东西,半夜都还在塞包裹。
翌日,叔侄俩来时两手空空,走的时候大包小包的背着,明明是城里来的人,搞得像进城打工似的。
某人从早到晚磨磨蹭蹭,拖到太阳都快下山,差点就走不了。
港口的江风荡起一片芦苇,夕阳的余晖映出相拥的影子。
“阿七,你要想我,别转头就把我忘了。”
陈宛七突然感到鼻子一酸,心里很是不舍,脑子满是他们年少时一起在月港的样子,真想一直都是这样。
“阿尧,我会想你的。”
继尧见她红了眼眶,心疼的安慰着:“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嗯。”
他本就是不想走的人,竭力扯出个轻松的笑意。
“走了。”
他揉了揉她的脑袋,轻轻抽身离去,走几步就要回头看一眼。
她站在原地目送他离去,看着夕阳照在他肩上,一点一点的往前走去。
没有谁离不开谁,可偏偏不想他离开。
在这个书信漫长的时代,每一次分别都不知归期。
继尧突然扔下包袱转身往回跑,紧紧将她拥入怀中,靠在耳边说个不停。
“阿七,我知道自己不该再来招惹你,我也试图将你推开,你走了……我不高兴,也伤了你的心。我不想你离开,你也不可以离开。这几日我反复的问自己,是不是我自己太自私了。”
“可是阿七,是你引我来的,我知道你一直都在等我,一直都在我身边,我也是……我也是如此。”
他迫切的说着:“我想一直一直在你身边,所以……我还是会回来的。”
她哽咽道:“那你别再让我等太久了。”
他们的重逢比想象中要平淡,仿佛只是漫长岁月中的一次小吵小闹又和好如初。
分别却是比以往的每一次更加浓烈,弥漫在月港夏日的气息中,甜而酸涩。
一个月后,京城的烈马再度闯入这片土地,风尘仆仆的男子像个不速之客站在陈宛七面前。
她诧异的盯着眼前这个不算熟悉的故人,没曾想过会在这里见到他。
“阿正?”
阿正还是那般生人勿近的样子,肃然道:“大公子令我给姑娘带个话,国公病危。”
陈宛七顿时呼吸一滞,半响才回过神来,“阿正,劳烦你带我回京城一趟。”
阿正了然道:“马车已备好,随时可以走。”
“好,你等我一会。”
她转身回屋收拾东西,没走两步腿就软了下去,三花上前扶住她,发觉她的脸色不对,浑身止不住的颤抖。
“姐姐,你怎么了?”
“没事。”陈宛七咬紧泛白的双唇。
三花自然看得出她心里有事,不安道:“姐姐,你真的没事吗?要不我陪你回京城?”
“不用。”她沉声嘱咐道:“我只是……有点累了。三花,我会在京城待一段时日,家里就交给你了。”
“姐姐放心,我会的。”
陈宛七拎着空荡荡的包裹踏上马车,整个人像根绷紧的弦,紧紧揪着发闷的心脏。
马车一路奔回京城,陈宛七没有开口多说一句话,她不想问,也不敢问。
为何是大公子派人过来。
为何家里只有大公子。
为何他不在……
病榻前跪立着两道身影,昔日的名门望族,不知从何时起已是人丁单薄。
兴许打从一开始便是如此。
苦苦硬撑的老人再也撑不住疲惫的双眼,弥留之际,那双凌厉的目光仅剩下满目慈祥。
“吾儿,吾儿回家了吗?”
“爹,阿尧快回来了。”
成国公点点头,眼中仍是不舍。
朱时泰强忍着哀痛,如同往常这对倔脾气的父子俩闹脾气,他作为长子夹在两边劝和着:“爹,放心,我会接阿尧回家。”
“好……好……”
他的欣慰中仍带着一丝遗憾,似乎这一辈子注定都充满遗憾。
“爹啊,累了就休息吧,等那臭小子回来,我让过来给你磕头。”
成国公吊着一口气,竟是哑然发笑,“他是我儿子,哪里会这般没出息。”
朱时泰含泪轻笑:“你是他爹啊……”
一声淡淡的叹息,涣散的瞳孔逐渐失焦,他又看了一眼儿孙,转眼不知在望着什么,过了一会便再无回应。
燥热的京城仿佛一夜之间铺裹一层厚重的白雪。
国公府大门前挂满丧幡,陈宛七站在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府邸前恍惚了许久。
从前只觉得月港至京城的路途遥远,这一趟不知走了多久,一路似乎尚未合眼就站在了这里。在一条既定而未知的路上,突然就走到了结局。
陈宛七深吸一口气,缓缓踏入灵堂。
刹那间,好像撞了鬼。
成国公竟安然无恙的坐在面前。
陈宛七脚下一顿,仔细盯着棺椁前的那位长者。
旁人皆是披麻戴孝,唯有他仍是一身华服,飞鱼蟒纹加身。
若非如此,陈宛七定是认不出此人乃是镇抚使,那个老不正经的二叔。
他的眉眼间不再有那股诙谐,手握大刀笔直端正的坐在灵堂中央。
二叔身上落着他哥哥的影子,如出一辙,仿佛成国公还活着,死的是他自己。
人不能好色,容易短命。
得亏是没再接着煽风点火,否则真下不来床。
次日一早,耳边难得清静。
前几日皆是被蹭醒,今日醒过来身旁空荡荡的,一时摸不清这是什么想法。
昨夜让他停,玩生气了?
隔壁屋传来几声争执,陈宛七闻声寻去,叔侄俩正在屋里怄气。
继尧一本正经的威胁:“从哪里来的回哪里去,你自己老老实实的走回去,否则我把你绑了扔回去。”
朱应桢脸都气白了,委屈得冒着泪花,这事他家丧心病狂的小叔是真干得出来。
“你们都欺负我!!!”
“干嘛吓唬孩子。”陈宛七赶紧跑过来安慰,“桢儿,你别听他瞎说。”
陈宛七往身旁瞪了一眼,继尧跟个受气包似的,憋屈道:“不是你说让他回去吗?”
小孩哥一听更崩溃了,“呜哇!你也让我走?”
“额不……桢儿,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
陈宛七解释着:“你这回来也没跟家里说一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在偷小孩呢。”
朱应桢指着继尧,“他知道啊。”
“他……他就是个傻子,他知道有什么用。”
小孩哥咦了他一眼,好像是有点道理,但不多。
“你出来这么久了,难道就不想你娘吗?”
朱应桢抹着小珍珠,“想她有何用,她又不想我。”
“对喽!”陈宛七看出孩子眼中的失落,非但没安慰,反倒还煽风点火。“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爹是何德性,你出来越久,人家夫妻俩越亲热,巴不得你别回去凑热闹呢。嫂嫂让大哥烦都烦死了,哪还有空想你啊?”
小孩气得咬紧双唇,他爹的确是这副嘴脸。
“唉……大哥也真是的,这会儿定是缠着嫂嫂不放呢。”
陈宛七拱完火起身离去,继尧跟在她身后,抓起她的手拉到拐角处。
“干嘛?”
“你方才骂人。”
……
陈宛七抬眼撞上他眼中的邪火,一股熟悉的禽兽感扑面而来。
“骂……骂你咋的?”
他扬起嘴角,“多骂点,爱听。”
“神经。”
继尧捏着她的掌心揉了揉,“疼吗?”
陈宛七敏感的抽手,往他胸前猛锤两下。
昨夜他倒是克制得很没敢怎么折腾,让他忍着就忍着,陈宛七看他可怜把手借给他,用完还捧着她的手亲个不停,还是那么变态。
三花端着早茶走来,迎面撞见拐角处的两人。
陈宛七立马尴尬的把人推……推……推不开!
继尧仍是杵在她身前,没点眼力见,也不知道羞耻。
陈宛七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继尧见她窘迫的模样,贴心的将她往胸口按。
“藏这。”
……
三花懂事的转身离去,喝什么早茶,还得是十全大补汤!
“朱!继!尧!”
陈宛七往他腿上狠踹一脚,他稍稍后退半步,脸上露出得逞的笑意。
“至于吗?又不是见不得人。”
“谁家好人这样见啊?”
继尧竟还委屈巴巴的诉苦:“你我之间连个正经名分都没有,我怕你不承认,好歹得有人做个见证。”
“你当别人都像你这般没眼力见?”
他理直气壮的回应:“我是傻子呀,傻子能有什么眼力见。”
……
陈宛七让他给气笑了,真是服了这个傻子。
“行了,少在这给我扯。还有,你得同桢儿一起回去,怎能让孩子一个人走?”
继尧瞬间垮下脸,不情不愿的说着:“我能不能不走?”
“你好意思?”
“好意思啊。”
“有你这么做长辈的吗?”
继尧抿了抿唇,沮丧道:“那你抱抱我。”
陈宛七无奈轻笑,朝他走近半步,伸手抱了抱。
他俯身靠在她肩头,黏得更紧了一些。
“阿七,我已得福建调令,待京中余下的事处理完,很快就会回来。”
“知道了。”
某人已经开始分离焦虑症,走哪跟哪,分开不了一点。
朱应桢自己想通了,要么死活不愿回去,要么说走就走,明日便回京城。
陈宛七连夜打点了好多东西,半夜都还在塞包裹。
翌日,叔侄俩来时两手空空,走的时候大包小包的背着,明明是城里来的人,搞得像进城打工似的。
某人从早到晚磨磨蹭蹭,拖到太阳都快下山,差点就走不了。
港口的江风荡起一片芦苇,夕阳的余晖映出相拥的影子。
“阿七,你要想我,别转头就把我忘了。”
陈宛七突然感到鼻子一酸,心里很是不舍,脑子满是他们年少时一起在月港的样子,真想一直都是这样。
“阿尧,我会想你的。”
继尧见她红了眼眶,心疼的安慰着:“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嗯。”
他本就是不想走的人,竭力扯出个轻松的笑意。
“走了。”
他揉了揉她的脑袋,轻轻抽身离去,走几步就要回头看一眼。
她站在原地目送他离去,看着夕阳照在他肩上,一点一点的往前走去。
没有谁离不开谁,可偏偏不想他离开。
在这个书信漫长的时代,每一次分别都不知归期。
继尧突然扔下包袱转身往回跑,紧紧将她拥入怀中,靠在耳边说个不停。
“阿七,我知道自己不该再来招惹你,我也试图将你推开,你走了……我不高兴,也伤了你的心。我不想你离开,你也不可以离开。这几日我反复的问自己,是不是我自己太自私了。”
“可是阿七,是你引我来的,我知道你一直都在等我,一直都在我身边,我也是……我也是如此。”
他迫切的说着:“我想一直一直在你身边,所以……我还是会回来的。”
她哽咽道:“那你别再让我等太久了。”
他们的重逢比想象中要平淡,仿佛只是漫长岁月中的一次小吵小闹又和好如初。
分别却是比以往的每一次更加浓烈,弥漫在月港夏日的气息中,甜而酸涩。
一个月后,京城的烈马再度闯入这片土地,风尘仆仆的男子像个不速之客站在陈宛七面前。
她诧异的盯着眼前这个不算熟悉的故人,没曾想过会在这里见到他。
“阿正?”
阿正还是那般生人勿近的样子,肃然道:“大公子令我给姑娘带个话,国公病危。”
陈宛七顿时呼吸一滞,半响才回过神来,“阿正,劳烦你带我回京城一趟。”
阿正了然道:“马车已备好,随时可以走。”
“好,你等我一会。”
她转身回屋收拾东西,没走两步腿就软了下去,三花上前扶住她,发觉她的脸色不对,浑身止不住的颤抖。
“姐姐,你怎么了?”
“没事。”陈宛七咬紧泛白的双唇。
三花自然看得出她心里有事,不安道:“姐姐,你真的没事吗?要不我陪你回京城?”
“不用。”她沉声嘱咐道:“我只是……有点累了。三花,我会在京城待一段时日,家里就交给你了。”
“姐姐放心,我会的。”
陈宛七拎着空荡荡的包裹踏上马车,整个人像根绷紧的弦,紧紧揪着发闷的心脏。
马车一路奔回京城,陈宛七没有开口多说一句话,她不想问,也不敢问。
为何是大公子派人过来。
为何家里只有大公子。
为何他不在……
病榻前跪立着两道身影,昔日的名门望族,不知从何时起已是人丁单薄。
兴许打从一开始便是如此。
苦苦硬撑的老人再也撑不住疲惫的双眼,弥留之际,那双凌厉的目光仅剩下满目慈祥。
“吾儿,吾儿回家了吗?”
“爹,阿尧快回来了。”
成国公点点头,眼中仍是不舍。
朱时泰强忍着哀痛,如同往常这对倔脾气的父子俩闹脾气,他作为长子夹在两边劝和着:“爹,放心,我会接阿尧回家。”
“好……好……”
他的欣慰中仍带着一丝遗憾,似乎这一辈子注定都充满遗憾。
“爹啊,累了就休息吧,等那臭小子回来,我让过来给你磕头。”
成国公吊着一口气,竟是哑然发笑,“他是我儿子,哪里会这般没出息。”
朱时泰含泪轻笑:“你是他爹啊……”
一声淡淡的叹息,涣散的瞳孔逐渐失焦,他又看了一眼儿孙,转眼不知在望着什么,过了一会便再无回应。
燥热的京城仿佛一夜之间铺裹一层厚重的白雪。
国公府大门前挂满丧幡,陈宛七站在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府邸前恍惚了许久。
从前只觉得月港至京城的路途遥远,这一趟不知走了多久,一路似乎尚未合眼就站在了这里。在一条既定而未知的路上,突然就走到了结局。
陈宛七深吸一口气,缓缓踏入灵堂。
刹那间,好像撞了鬼。
成国公竟安然无恙的坐在面前。
陈宛七脚下一顿,仔细盯着棺椁前的那位长者。
旁人皆是披麻戴孝,唯有他仍是一身华服,飞鱼蟒纹加身。
若非如此,陈宛七定是认不出此人乃是镇抚使,那个老不正经的二叔。
他的眉眼间不再有那股诙谐,手握大刀笔直端正的坐在灵堂中央。
二叔身上落着他哥哥的影子,如出一辙,仿佛成国公还活着,死的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