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桐朝马流响挥手道别,看着他拐过一个山道口,便才转身往回走。走了几步却不知自己要去往何处,刹那间觉得大山空旷竟无她疏桐立足之地,心下不由得闷闷的。脑子空空的,双脚倒似和身体分开了,机械地走着。

    三日前,疏桐才从大氏国回到显陂国,她这次回来,一是想在和亲前再好好陪陪阿公;二是临别前想向师父多请教些药理。

    回到显陂国皇城将近申时,疏桐还没来得及进宫见阿公,便先来到医馆。师兄们此时皆已采药回来,跟众人见过礼,厨娘午憩未起,疏桐便进师父的医室找师父。师父正坐着查阅医书,疏桐赶忙跟师父行礼:

    “师父,桐儿回来了。”

    陶太医抬起头看到自己最得意的徒儿回来了,惊喜地说:

    “桐儿,你回来了?累不累?去见过你阿公否?”

    “桐儿不累,”疏桐看到师父,更是开心,走进房随意坐下来,“桐儿还没见阿公,便先赶着来见师父了。”

    “哈哈哈,届时你阿公又要责怪师父夺了他的最爱咯,”师父满怀慈爱的言语间无不含着得意,他接着问,“桐儿,你们回来这一路上没遇到可疑之人吧?”

    “没有呀。是不是有事发生了,师父?”疏桐见师父如此发问必定是有缘故,忙问师父。

    “最近听闻小股匈奴极猖獗,在边境地带蠢蠢欲动,且用含有剧毒之药淬在暗器上伤人,中毒者多有生命之虞,看来是蓄意而为的。为师还在担心你的安危呢!”师父语调低沉,无不担心地对疏桐说。

    “如此说来,黎庶暂时安定的生活又得被搅乱了,”疏桐听了甚是气愤,“匈奴已经沉寂好些年了,何苦如今又来作妖?依师父看,匈奴此次为何如此特别,这还没到年关呢,便出来抢了?”

    原来按照匈奴人的惯例,大多选在入秋时节才大规模到这边境地方抢东西囤货过冬的,而此时才刚刚进入夏天,这不符合他们的常规操作。

    “此即他们为何小股出动的原因,为师觉得导火索在中原那边,至于何种原因,还不得而知。只因这次来我们医馆就医的伤者以中原人居多,且皆是为匈奴所伤,想医好,少则十天半月。唉,堪忧呀,堪忧!”一向心系百姓的师父,手捻间有灰色的虬须,发出了沉重的叹息。

    遍地狼烟,涂炭的是生灵,人性中贪婪、残忍的根源来自何处呢?匈奴,何时才不再掠夺?人类,何时才不贪婪?

    可还在继续掠夺的父皇、刘克聪等人,哪个不是靠掠夺起家的呢?乃至阿公,即便阿公如今已偃旗息鼓不再发动战争,且致力于国家发展,但他金碧辉煌的宫殿难保不是无数的白骨垒成的。

    发起战争的是男人,但善后的是女人,比如自己,就要被作为跟战争等价交换的牺牲品。疏桐看着师父,想到从此便山高水长远离这位慈父般的尊长了,一股依恋之情涌上心头,泪水不禁滑了下来。

    拜师三年,从未看过徒儿哭过,慌得陶太医忙起身过来拉起疏桐的手问:

    “桐儿,好好的如何便哭了?谁欺负你了?说与为师知道,为师找他算账去。”

    “师父,没人欺负桐儿,是桐儿要离开您了。”疏桐索性哭出声来。

    陶太医无端端听到徒儿说要离开他了,唬了一跳,越发急了:

    “医术学得日渐精进,此刻如何说出离开之话?是桐儿父皇知道了,不让桐儿继续学了?”

    “不是,是桐儿要到中原去和亲,听闻皇子是个白痴。和亲的原是长姊,”疏桐哭着摇摇头说,“但是她已有意中之人,如何愿意嫁个白痴?且又不能逆父皇之意,即便如此,长姊还是宁愿赴死。桐儿……桐儿看长姊可怜,就自愿代她和亲。”

    陶太医听了,大惊失色地说:

    “什么?嫁给一个白痴?桐儿呀,和亲之事为何不找为师商量,皇上几次和为师说过,说是定要为桐儿觅得一门乘龙快婿,他才会瞑目的。桐儿可知道,你一旦远去和亲,我们是再也无法相见的了。师父知道桐儿懂事善良,只是你这般付出代价未免太大了……照你这般继续学下去,传承师父的衣钵,成为比师父还强的一代名医自是指日可待的。”

    听师父如此一说,疏桐哭得更凶了,以致大师兄、姚医师、麻师兄、厨娘等都闻声进来问怎么回事,那些半大不小的药童则在月亮门外偷窥。师父简单跟大家说了疏桐替姐和亲之事,众人霎时惊呆,继而喟然长叹,疏桐看到大师兄呆呆地直瞪着她,那眼神不得不让疏桐担忧害怕。陶太医没有发觉燕以乐的异样,关切地问疏桐:

    “桐儿,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吗?你非得有和亲之行吗?”

    “中原礼仪使已然回去复命了,父皇也已写信告知阿公,他这次原是不让桐儿再回来的了,但桐儿执意要回来看看阿公和师父。”疏桐抽噎着说。

    陶太医听了半晌不语,继而无奈地叹了口气,对疏桐说:

    “桐儿呀,既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你便去承担吧!说到底,还是为师自私了些,大伙儿也都舍不得你。你舍却自身的幸福,换来边境百姓的安宁,此举虽说至情至性……然终归是错付了你的初衷。唉!”

    疏桐抱住师父痛哭,师父轻轻地拍着疏桐的肩膀,任疏桐尽情地哭。

    昨天,疏桐还跟师父和大师兄一同上山采药。他们往常在山腰处便各自分头往别处采药了,但昨天上到半山腰,大师兄住脚对师父说:

    “师父,今天徒儿想留在此处跟师妹一起采药。”

    师父听了,看了大师兄一眼,说:

    “也罢,这一别便各是天涯海角了,你们师兄妹今日也该好好叙叙旧,跟往事道个别。”

    师父说完便独自往上爬了,他俩看着师父爬了片刻之后,也开始采草药了。他们边走边采,一路无话,绕得较远,都到了山北面去了,草药倒是采得蛮多,背篓都塞满了。可采药过程,大师兄也是一句话也不说,到后来还几次看着疏桐欲言又止。

    疏桐是满腹心事无从说起,她不是个一有何事就须得有人劝解之人,相反的,她见不得别人难受,即便她自己不明白怎么回事,可看的人却是最清楚不过,疏桐太善良了。就如第一次看到柔弱木讷的大姊,疏桐便激发了她母性的荷尔蒙,事事以保护大姊为己任。

    大师兄也不是个小肚鸡肠之人,此刻如此郁郁寡欢的,必定是有何烦心之事,疏桐便关切地问:

    “大师兄,你一早上闷闷的,没事吧?我这一走,是真的放心不下师父和大师兄呀!”

    “小童,能不走吗?若是今日一别,今后山高路远,大师兄有酒相伴,你呢?”

    大师兄的话答非所问,疏桐更被大师兄整晕了:

    “‘有酒相伴’?大师兄,你何时迷恋上酒了?大师兄怎能与酒相伴呢?”

    “小童,我……大师兄这些年对你,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你嫁一个白痴,大师兄……只是担心到了中原冷暖不均,让你难受。”大师兄一脸苦闷地说出这番话。

    大师兄如此一说,任是白痴也能了了,但大师兄也从未跟自己说起过有关那情爱之事呀,自己又如何能得知大师兄的心呢?疏桐不敢往下接话,她心潮翻滚,倘若大师兄一早便跟自己表白,自己是不是便不会承诺替大姊和亲呢?

    大姊已然准备私奔去找刘佐达了,如若自己不挑起此责,那让大氏国、父皇和母后今后如何在这大漠立国?大师兄见疏桐不吭声,便料定自己本一介布衣,小师妹原就看不上的。一念及此,燕以乐心灰意冷,他看着疏桐语无波澜地说:

    “小师妹,此间药材已被我俩采完,为兄想往前边看看,你呢?”

    “大师兄先行一步,师妹采完这些便跟上。”疏桐已然明了大师兄的心思,但终究是回天乏力,便只能找借口让大师兄先走,以解尴尬。

    等疏桐觉得时间差不多了,背起背篓去赶大师兄时,却不见人影,便双手拢口叫了几声,可哪还有大师兄的回应?看看日色也过了以往的下山时间,疏桐也就闷闷地下山来了。

    晚饭时也不见大师兄,疏桐起身要去找,被正吃完饭起身的师父随手按住说:

    “你大师兄今日稍累,无妨,你用完晚膳到为师书房来。”

    疏桐已无心用餐,喝了半碗汤便跟着师父后脚进书房了。师父从书架上抽出厚厚的几册书和几双牛胶手套,又搬出大大小小的好些个坛子,一一放在案上,对疏桐说:

    “桐儿,你就要走了,这套医书和这几双牛胶手套你带上,你如此热衷医学,为师相信你且会用得着这些手套的,若用不着你便留着。这些医书原都是你誊抄的,为师现转赠与你,你得便时可加以研究补充。当然,这原是为师接下来要你完成的工作……没事,到了中原,你一样可完成。这些解毒药你带上,为师都标明是何解药,你自是知道用法的。你远离家乡独去中原,嫁的还是……但想想你身上肩负的责任,你此行不独是去嫁人,而是去完成一个使命,自是任重道远的。还有,”疏桐知道师父的不舍,因为师父说话从不如此不利索的,顿了顿,师父继续说,“你明早就不上山了,免得你大师兄晚上回来又不吃饭只酗酒。”

    站在师父面前,听着师父的教诲,疏桐心里一阵唏嘘,她没能忍住往下流的眼泪。可听到后面,疏桐心里一咯噔,大师兄方才没来吃饭原是在酗酒?联系大师兄今早说的那些话,疏桐心里翻江倒海,大师兄原是暗恋自己许久,可自己却打死了都感受不到大师兄的爱慕之情,这正常吗?

    疏桐这般想是有原因的,因为长姊似疏桐这般大时,对那个刘佐达已是爱得要死要活的了。可自己却是一门心思扑在医药上,对男女之事一无所知……这无端端地又添了一层心理疾病,她心头更郁闷了。

    疏桐眼下的思绪就如同一团乱麻,东一根,西一缕地纠缠,没一个头绪,她心里纷纷乱乱地想着,两只脚也没有停止地慢慢走着。

    今日是回来的第三天了,既然昨晚听师父的话今日不上山了,疏桐便起得稍为晚了些,她走出房来,嗯,人呢,医馆怎如此安静?由后院走到大堂,只有姚医师一人坐诊,芳菲在擦拭柜台,这是芳菲每天配药之处,她看到公主出来了,就停下手中的活,走出来说:

    “公主,您醒了,我这便给您端早餐去。”

    “不急,你忙完先,”疏桐回答了芳菲,跟姚医师问好,“姚医师早!今天如何就您一人坐诊呀?”

    姚医师刚要开口,往院子走的芳菲差些跟出来的厨娘撞在一起,厨娘且没有管芳菲,而是纳闷地问疏桐:

    “小童,你今早如何没去采药呢?”

    姚医师不知道陶太医今天不让疏桐上山采药,也接过厨娘的话说:

    “是呀,小童,你师父没告诉你吗?最近来就医的患者大多身中剧毒,非无风草不能解,我们医馆里呀,无风草已告罄了,因此得出动大伙儿天天上山采药。”

章节目录

流响出疏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墨轩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轩居并收藏流响出疏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