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不了路,流响让队伍进城门处暂避一避,才刚一停靠下来,满天瓢泼的大雨便劈头盖脸砸下来,那些逃难之人几乎都没有雨具随身,有的奔跑着,慌乱着;有的麻木地走着,任凭雨点砸在身上,个个全成了落汤鸡。
这雨来得急,去得也快,够不上半个时辰,雨就停了,太阳又高悬在半空了,流响吩咐继续赶路。雨后的道路尽是泥泞,湿滑难走,他们不敢让骏马奔驰,这便减慢了行速,一个时辰的路程,硬是走出了两个时辰。不过,越往后面,路就越好走了。
他们策马驰骋直往大同,按理,太子出征,太守顾嘉是会亲自出城迎接的。在离大同一百多里之处,确实有大批人马在迎接他们,不过那不是顾嘉的军队,而是一个个看着流响他们,如同看到宝物一般的面目狰狞的匈奴兵。
这到底是何原因,顾嘉因何没来呢?顾嘉来不了了。代峪城里,顾嘉正与众将召开军事会议,他之所以写信向朝廷求援,便是因兵力、粮草不足,被匈奴兵困在城里将近一个月了,周边的百姓也已然被匈奴抢了几轮了,顾嘉希望朝廷能派兵救援。可顾嘉怎知这是王仕源所布之局,王仕源又如何会轻易派兵呢?且顾嘉对太子此时已陷入火坑更是一无所知,如若不然,他拼死也会出城救援的。顾嘉只是按脚程来掐算,太子可能已到达大同,他只管加紧部署在城里做好太子来救援的接应准备。
看到来者不善,天宝和人杰急忙护在太子跟前,五百亲兵也拔剑迅速聚拢在太子周围。流响感到很是纳闷,他此次离京速度极快,就算是有心人也应该还来不及通报到此边关之处的,为何这些匈奴兵如此快就得到消息,堵在此处通往大同的必经之路上?这些匈奴兵果真能做到未卜先知?不,应该是有人把自己卖了。眼下兵力悬殊,这些匈奴兵足有两三千人马,己方自是寡不敌众的。流响低声对大家说:
“我们且退回雁门关内集结人马,再想法突围往大同!”
只是,哪里还有路让流响退回关内?如狼似虎的匈奴兵已慢慢围成木桶式逼近他们,把他们的退路堵死了。
他们被困之处荒无人迹,离大同将近有一日路程,王仕源倒也没说诳语,十万军队确实在大同,须得虎符调兵方可。为今之计能否设法掩护一人突围带虎符往大同调兵?除此,别无他法,拼了!天宝比人杰机敏稳重,掩护天宝突围自是妥当!流响又低声吩咐:
“人杰,把虎符给天宝,大家合力掩护天宝突围。一旦打开缺口,天宝急速冲出去,赶往大同调兵。”
人杰迅速取下锦盒给天宝,天宝匆匆打开锦盒,取出虎符揣进怀里,告诉人杰:
“你要誓死保护好殿下!”
人杰握了下天宝的肩膀,铿锵有力地说:
“放心去吧!”
这些凶悍的匈奴兵等得太久了,连见面时寒暄的客套话都省了,此时都冲将过来,毫无章法地挥刀就砍,目标都对准流响,五百亲兵持剑迎敌,匈奴兵太凶残了,几十个亲兵片刻就倒在血泊中。大家顷刻醒悟过来,人家这是来讨命的,哪里还能掩护天宝突围?护住太子才是要紧,他们拼死护着太子,与匈奴兵展开恶斗。
而这帮匈奴兵,的确就是想让流响命丧当场,当然,能够生擒更好,那样筹码会更大,他们切断了流响往回退或是向前赶的路。
流响也拔剑奋力拼杀,冷不防,一支暗箭迎面飞来,流响侧身避过,却不料那箭正射中他的左肩胛,跟前又有匈奴兵挥刀砍来,流响忍痛拼杀。他越拼杀越觉眼前昏暗,头一栽,好在是趴在了马背上。这可把天宝和人杰吓坏了,天宝急忙弃马跃上太子的马背,抱着太子大叫,亲兵将领蒙固急忙大叫:
“天宝、人杰,你俩背着着殿下逃命,由我等拖住匈奴兵。”
天宝扶着太子说了声“保重!”便准备突围,人杰在后面掩护,亲兵拼杀,何处有缺口就往何处冲,硬是给冲出了一条血路。天宝和人杰护着太子慌不择路地一路狂奔,最后竟是冲到了一处山脚。上山更好,他们弃了马,天宝背着太子奋力往上爬,人杰在后面扶着。但,极快的,在半山腰处他们就听到身后有匈奴兵在叽里呱啦地叫着。
“你背着殿下尽量往左边去,”人杰当机立断指画着左前方对天宝说,“我往那边去引开这些鬼。”
也只能如此了,天宝嘱咐了一声:
“兄弟保重!”
“保护好殿下!”
人杰从另一个方向出现在匈奴兵的视线中,他怕又会回到跟天宝分手的地方,因此不敢四处乱转,只沿着相反方向攀爬。等看到匈奴兵发现他了,他才故作慌乱地四处张望,继续奋力向上爬。其实,人杰此时也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只要能引开这些凶神恶煞的匈奴兵就行。
天宝背着太子爬到了一处平地,他四处张望看看能否找到一个藏身之处,完了,匈奴兵怎么又在后面呢?他们虽暂时还没发现天宝,但随时就会搜过来了,这怎生是好?焦急之中,天宝看到一块巨大的山石底下长满杂草,只能委屈殿下了。天宝将太子放下来,再将殿下挪进巨石底下,从怀里掏出虎符,边塞进太子怀里,边对太子说:
“殿下,这里又有一股追兵,奴才去引开他们,您吉人自有天相,可一定要挺着等人来救您。”
天宝说这话时,泪流满面,他没有尽到保护殿下的职责,他觉得自己是死罪。殿下脸上全是血,不知是沾上的,还是受伤了,由不得天宝再多想、踌躇了,匈奴兵顷刻就要到眼前了。天宝迅速用剑砍下一枝树叶茂密的相思树,插进背后的腰带里,猫下身子,往右侧跑出好远的距离,再往下山的路去寻匈奴兵。天宝发现了左边往上爬的匈奴兵,他故意惊惧地叫出声来:
“主子,你千万要挺住呀!主子!”
匈奴兵听到声音,个个抬头四处张望,看到右边远处有个人好似背着一个人往林子里钻。那背着的必是伤者无疑,错不了了,匈奴兵拼命往天宝那边赶。
流响虽然人是昏沉沉的,但身子底下的芒棘刺得他后背发疼,也刺激着他的神经,使他不至于完全昏迷过去。方才人杰和天宝的举动,流响有些清楚,他迷糊中知道他们主仆三人今日是必死无疑的了,这激起了他对生命的无限留恋,都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年华,太不甘心了。
突然,流响的脚被人踢了一下,同时有人发出细柔的问话声,完了,被匈奴兵发现了。但接下来却无任何动静,迷糊中,他又听到一声细语:
“你……你还活着吗?”
流响松了一口气,求生的欲望让他吃力地抬起握剑的右手,就当是回答吧。还得要让这个救自己的人知道有人追杀他才行,因此流响拼尽全力挤出三个字:
“有……追兵……”
想到这里,小兄弟的身影浮现在眼前,流响不由脱口而出叫了声:
“小兄弟!”
“大师兄何时变小兄弟了?”以乐刚好进来,听到这句话打趣地问。
“我哪敢叫大师兄作小兄弟呢?大师兄,我正想问大师兄兵招得怎样呢!”流响有些尴尬,急忙拿话岔开。
“你伤势有好转,应该出去多走走,我这是来叫你到林子里去走走的。走,边走边说。”自从跟流响相处之后,以乐似乎变得爽朗些了,小兄弟之事便这么过篇了。
流响欣然起身,随大师兄出门,来到林子里。林子里甚是清幽,置身此处,流响顿感身心舒畅。
“有时真想在此处过一辈子算了。”流响淡淡地说。
“哦,你的雄心壮志没了?”以乐侧脸瞧流响。
“大师兄没听是有时吗?兵招得怎样了?”流响笑笑。
“大师兄应承的事,师弟就把心放肚子里吧!”以乐说着在草地上坐下来,流响也跟着坐下去。
这之后,有时以乐没空,或者上山采草药去了,流响就自己出去走走。有一段时间,流响看到大师兄采药回来独自一人坐在林子里喝闷酒,喝醉了,就倒在地上睡,流响就过去坐在一边陪他。次日酒醒后,大师兄又照样做事,流响又不好问他。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以乐不再喝酒了,他全身心投入了招兵中。
三个月后,流响完全痊愈了,以乐也已发展了上千人马了,流响高兴极了,他此时渴望有个长久的安身之地。流响想安排大家上山安营扎寨,因为山上远离都城,基本上没人管到那地方,上千人可以暂时在山上安身。流响和以乐找师父商量,陶太医思虑了一番,说道:
“雪宝鼎说安全是真安全,因它隶属几个国家,且哪个国家都没空管到那上面去;若要说它危险,也是真危险。你看,前面你无论如何走,都逃不过匈奴兵。所以在山上安营扎寨,不是长久之计,最好能寻得一处海岛……对了,山东边的那片江域是不是有个小岛?为师有一次在山上远远望去似是有的。你们寻岛时可把舆图带上,再隐晦点向旁人打听打听。”
流响跟以乐对视一眼,都点点头,以乐跟师父说:
“到底是师父想得周到,我们便遵照师父所言,不在山上扎寨,直接去寻岛好过了。”
“没错,人既然已经召集起来了,断不能再耽搁了,即刻着手寻岛方是正经。”师父听了,点点头说。
“师父所言极是,那我与大师兄明早便出发。”流响心悦诚服地说。
次日,以乐和流响起个大早,吃完早点,拜别师父和姚医师,两人骑马飞奔而去。
以乐虽说对这一带甚为熟悉,但他平时走的多是陆路,甚少走水路,因此寻岛自是颇费一番工夫。他们寻了一个多月,皆没有结果,一次晚上投宿时,他们在客栈里细细查看舆图。
“客官,这位爷要见两位!”外面传来店家的声音。
“我去看看,”以乐交的朋友多,平常押货住宿时也有人来找他,以乐便起身来开门。店家虽然手持油灯,但灯光昏暗,以乐没看清店家身旁来者是谁,只觉这是个陌生人,以乐便问,“请问阁下找谁?”
来人探头往里望望,伸手朝还在俯头看舆图的流响的后背一指:
“找这位!”
来人没等流响回头,便直接进房,以乐纳闷地跟进去,店家随手拉上门下楼去了。
“故人可好?”来人在流响身后作揖。
流响回头一看,先是一愣,继而激动地站起身拉住来人说:
“卫大哥,大司乐,我以为再也见不着你了,你怎会在此处呢?来来来,请坐下叙话。”
以乐本也是要坐下的,但突然内急,太烦人了,他抱歉地说:
“你们两位先叙叙旧,我去解下手。”
“大师兄请便!”流响对以乐说,卫梵也拱手请便。以乐自去。
没承想在此地还能遇到故交,流响百感交集,拉着卫梵一同坐下。
卫梵在侧边坐下,调侃地说: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流响听了,乐不可支,笑着说:
“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连说话都如此酸腐了。”
“不信?臣可是奉吴阁老之命在此地等候殿下的。”卫梵一本正经地说。
这雨来得急,去得也快,够不上半个时辰,雨就停了,太阳又高悬在半空了,流响吩咐继续赶路。雨后的道路尽是泥泞,湿滑难走,他们不敢让骏马奔驰,这便减慢了行速,一个时辰的路程,硬是走出了两个时辰。不过,越往后面,路就越好走了。
他们策马驰骋直往大同,按理,太子出征,太守顾嘉是会亲自出城迎接的。在离大同一百多里之处,确实有大批人马在迎接他们,不过那不是顾嘉的军队,而是一个个看着流响他们,如同看到宝物一般的面目狰狞的匈奴兵。
这到底是何原因,顾嘉因何没来呢?顾嘉来不了了。代峪城里,顾嘉正与众将召开军事会议,他之所以写信向朝廷求援,便是因兵力、粮草不足,被匈奴兵困在城里将近一个月了,周边的百姓也已然被匈奴抢了几轮了,顾嘉希望朝廷能派兵救援。可顾嘉怎知这是王仕源所布之局,王仕源又如何会轻易派兵呢?且顾嘉对太子此时已陷入火坑更是一无所知,如若不然,他拼死也会出城救援的。顾嘉只是按脚程来掐算,太子可能已到达大同,他只管加紧部署在城里做好太子来救援的接应准备。
看到来者不善,天宝和人杰急忙护在太子跟前,五百亲兵也拔剑迅速聚拢在太子周围。流响感到很是纳闷,他此次离京速度极快,就算是有心人也应该还来不及通报到此边关之处的,为何这些匈奴兵如此快就得到消息,堵在此处通往大同的必经之路上?这些匈奴兵果真能做到未卜先知?不,应该是有人把自己卖了。眼下兵力悬殊,这些匈奴兵足有两三千人马,己方自是寡不敌众的。流响低声对大家说:
“我们且退回雁门关内集结人马,再想法突围往大同!”
只是,哪里还有路让流响退回关内?如狼似虎的匈奴兵已慢慢围成木桶式逼近他们,把他们的退路堵死了。
他们被困之处荒无人迹,离大同将近有一日路程,王仕源倒也没说诳语,十万军队确实在大同,须得虎符调兵方可。为今之计能否设法掩护一人突围带虎符往大同调兵?除此,别无他法,拼了!天宝比人杰机敏稳重,掩护天宝突围自是妥当!流响又低声吩咐:
“人杰,把虎符给天宝,大家合力掩护天宝突围。一旦打开缺口,天宝急速冲出去,赶往大同调兵。”
人杰迅速取下锦盒给天宝,天宝匆匆打开锦盒,取出虎符揣进怀里,告诉人杰:
“你要誓死保护好殿下!”
人杰握了下天宝的肩膀,铿锵有力地说:
“放心去吧!”
这些凶悍的匈奴兵等得太久了,连见面时寒暄的客套话都省了,此时都冲将过来,毫无章法地挥刀就砍,目标都对准流响,五百亲兵持剑迎敌,匈奴兵太凶残了,几十个亲兵片刻就倒在血泊中。大家顷刻醒悟过来,人家这是来讨命的,哪里还能掩护天宝突围?护住太子才是要紧,他们拼死护着太子,与匈奴兵展开恶斗。
而这帮匈奴兵,的确就是想让流响命丧当场,当然,能够生擒更好,那样筹码会更大,他们切断了流响往回退或是向前赶的路。
流响也拔剑奋力拼杀,冷不防,一支暗箭迎面飞来,流响侧身避过,却不料那箭正射中他的左肩胛,跟前又有匈奴兵挥刀砍来,流响忍痛拼杀。他越拼杀越觉眼前昏暗,头一栽,好在是趴在了马背上。这可把天宝和人杰吓坏了,天宝急忙弃马跃上太子的马背,抱着太子大叫,亲兵将领蒙固急忙大叫:
“天宝、人杰,你俩背着着殿下逃命,由我等拖住匈奴兵。”
天宝扶着太子说了声“保重!”便准备突围,人杰在后面掩护,亲兵拼杀,何处有缺口就往何处冲,硬是给冲出了一条血路。天宝和人杰护着太子慌不择路地一路狂奔,最后竟是冲到了一处山脚。上山更好,他们弃了马,天宝背着太子奋力往上爬,人杰在后面扶着。但,极快的,在半山腰处他们就听到身后有匈奴兵在叽里呱啦地叫着。
“你背着殿下尽量往左边去,”人杰当机立断指画着左前方对天宝说,“我往那边去引开这些鬼。”
也只能如此了,天宝嘱咐了一声:
“兄弟保重!”
“保护好殿下!”
人杰从另一个方向出现在匈奴兵的视线中,他怕又会回到跟天宝分手的地方,因此不敢四处乱转,只沿着相反方向攀爬。等看到匈奴兵发现他了,他才故作慌乱地四处张望,继续奋力向上爬。其实,人杰此时也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只要能引开这些凶神恶煞的匈奴兵就行。
天宝背着太子爬到了一处平地,他四处张望看看能否找到一个藏身之处,完了,匈奴兵怎么又在后面呢?他们虽暂时还没发现天宝,但随时就会搜过来了,这怎生是好?焦急之中,天宝看到一块巨大的山石底下长满杂草,只能委屈殿下了。天宝将太子放下来,再将殿下挪进巨石底下,从怀里掏出虎符,边塞进太子怀里,边对太子说:
“殿下,这里又有一股追兵,奴才去引开他们,您吉人自有天相,可一定要挺着等人来救您。”
天宝说这话时,泪流满面,他没有尽到保护殿下的职责,他觉得自己是死罪。殿下脸上全是血,不知是沾上的,还是受伤了,由不得天宝再多想、踌躇了,匈奴兵顷刻就要到眼前了。天宝迅速用剑砍下一枝树叶茂密的相思树,插进背后的腰带里,猫下身子,往右侧跑出好远的距离,再往下山的路去寻匈奴兵。天宝发现了左边往上爬的匈奴兵,他故意惊惧地叫出声来:
“主子,你千万要挺住呀!主子!”
匈奴兵听到声音,个个抬头四处张望,看到右边远处有个人好似背着一个人往林子里钻。那背着的必是伤者无疑,错不了了,匈奴兵拼命往天宝那边赶。
流响虽然人是昏沉沉的,但身子底下的芒棘刺得他后背发疼,也刺激着他的神经,使他不至于完全昏迷过去。方才人杰和天宝的举动,流响有些清楚,他迷糊中知道他们主仆三人今日是必死无疑的了,这激起了他对生命的无限留恋,都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年华,太不甘心了。
突然,流响的脚被人踢了一下,同时有人发出细柔的问话声,完了,被匈奴兵发现了。但接下来却无任何动静,迷糊中,他又听到一声细语:
“你……你还活着吗?”
流响松了一口气,求生的欲望让他吃力地抬起握剑的右手,就当是回答吧。还得要让这个救自己的人知道有人追杀他才行,因此流响拼尽全力挤出三个字:
“有……追兵……”
想到这里,小兄弟的身影浮现在眼前,流响不由脱口而出叫了声:
“小兄弟!”
“大师兄何时变小兄弟了?”以乐刚好进来,听到这句话打趣地问。
“我哪敢叫大师兄作小兄弟呢?大师兄,我正想问大师兄兵招得怎样呢!”流响有些尴尬,急忙拿话岔开。
“你伤势有好转,应该出去多走走,我这是来叫你到林子里去走走的。走,边走边说。”自从跟流响相处之后,以乐似乎变得爽朗些了,小兄弟之事便这么过篇了。
流响欣然起身,随大师兄出门,来到林子里。林子里甚是清幽,置身此处,流响顿感身心舒畅。
“有时真想在此处过一辈子算了。”流响淡淡地说。
“哦,你的雄心壮志没了?”以乐侧脸瞧流响。
“大师兄没听是有时吗?兵招得怎样了?”流响笑笑。
“大师兄应承的事,师弟就把心放肚子里吧!”以乐说着在草地上坐下来,流响也跟着坐下去。
这之后,有时以乐没空,或者上山采草药去了,流响就自己出去走走。有一段时间,流响看到大师兄采药回来独自一人坐在林子里喝闷酒,喝醉了,就倒在地上睡,流响就过去坐在一边陪他。次日酒醒后,大师兄又照样做事,流响又不好问他。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以乐不再喝酒了,他全身心投入了招兵中。
三个月后,流响完全痊愈了,以乐也已发展了上千人马了,流响高兴极了,他此时渴望有个长久的安身之地。流响想安排大家上山安营扎寨,因为山上远离都城,基本上没人管到那地方,上千人可以暂时在山上安身。流响和以乐找师父商量,陶太医思虑了一番,说道:
“雪宝鼎说安全是真安全,因它隶属几个国家,且哪个国家都没空管到那上面去;若要说它危险,也是真危险。你看,前面你无论如何走,都逃不过匈奴兵。所以在山上安营扎寨,不是长久之计,最好能寻得一处海岛……对了,山东边的那片江域是不是有个小岛?为师有一次在山上远远望去似是有的。你们寻岛时可把舆图带上,再隐晦点向旁人打听打听。”
流响跟以乐对视一眼,都点点头,以乐跟师父说:
“到底是师父想得周到,我们便遵照师父所言,不在山上扎寨,直接去寻岛好过了。”
“没错,人既然已经召集起来了,断不能再耽搁了,即刻着手寻岛方是正经。”师父听了,点点头说。
“师父所言极是,那我与大师兄明早便出发。”流响心悦诚服地说。
次日,以乐和流响起个大早,吃完早点,拜别师父和姚医师,两人骑马飞奔而去。
以乐虽说对这一带甚为熟悉,但他平时走的多是陆路,甚少走水路,因此寻岛自是颇费一番工夫。他们寻了一个多月,皆没有结果,一次晚上投宿时,他们在客栈里细细查看舆图。
“客官,这位爷要见两位!”外面传来店家的声音。
“我去看看,”以乐交的朋友多,平常押货住宿时也有人来找他,以乐便起身来开门。店家虽然手持油灯,但灯光昏暗,以乐没看清店家身旁来者是谁,只觉这是个陌生人,以乐便问,“请问阁下找谁?”
来人探头往里望望,伸手朝还在俯头看舆图的流响的后背一指:
“找这位!”
来人没等流响回头,便直接进房,以乐纳闷地跟进去,店家随手拉上门下楼去了。
“故人可好?”来人在流响身后作揖。
流响回头一看,先是一愣,继而激动地站起身拉住来人说:
“卫大哥,大司乐,我以为再也见不着你了,你怎会在此处呢?来来来,请坐下叙话。”
以乐本也是要坐下的,但突然内急,太烦人了,他抱歉地说:
“你们两位先叙叙旧,我去解下手。”
“大师兄请便!”流响对以乐说,卫梵也拱手请便。以乐自去。
没承想在此地还能遇到故交,流响百感交集,拉着卫梵一同坐下。
卫梵在侧边坐下,调侃地说: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流响听了,乐不可支,笑着说:
“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连说话都如此酸腐了。”
“不信?臣可是奉吴阁老之命在此地等候殿下的。”卫梵一本正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