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桐正纳闷间,宫女掌灯进来了,芳菲和水寒一同进来,她俩均已穿戴整齐,疏桐暗道原来芳菲早起身了。
芳菲走近床边,撩开帐子挂好,俯身说:
“太子妃娘娘,奴婢扶你起身。”
水寒和芳菲服侍疏桐洗漱完毕,然后俩喜娘进来帮太子妃梳妆打扮,更衣前,她俩先在太子妃身上扑上一层薄薄的香粉,疏桐且由得她俩去摆布。更衣完毕,疏桐望着铜镜里的自己,一张平静的脸,无喜无忧,无悲无乐,甚好。
到乔尚宫和陆尚仪进殿来时,太子妃正端坐案前喝茶,乔尚宫和陆尚仪均在心里暗暗赞叹遵时守礼。两个良娣也带着两位小王子来了,庾良娣的身后好像多了一个侍婢,众人见礼之后,乔尚宫忙上前给太子妃禀告道:
“禀太子妃娘娘,太后和皇后娘娘凤驾片刻便到了,请太子妃移步前往接驾。”
疏桐微笑着起身,由芳菲及水寒搀着,仪态优美地往外走,乔尚宫和陆尚仪及宫中众人跟随着太子妃走出殿外。疏桐清楚:太后和皇后可以屈尊,但不能降贵,太子妃是一定要出到听训门来接驾的,这是最起码的规矩。太子妃等出了殿左拐穿过长长的回廊,疏桐不记得途中经过几个月亮门,又是一条长长的回廊,这才来到她们所说的听训门。疏桐感到全身皆有些热了,要换成是在山上采药,细细的汗珠早渗出来了,莫非这中原的气候跟北荒就是不一样?
众人肃立听训门前候着,等了一盏茶的工夫,有内侍匆匆来报: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驾到!”
远远地,疏桐看到前后共有四乘车辇缓缓而来,第一剩车辇左右两侧跟随八个侍婢,车辇来到疏桐跟前停下来,车上的人并没下车,乔尚宫对太子妃说:
“请太子妃接太后娘娘凤驾!”
这位原来是太后,看年龄跟自己的阿嫲差不多,天呐,竟是如此的年轻,疏桐赶紧躬身行礼,车辇又继续前行了。第二乘是四个侍婢随侍,疏桐知道这一定是皇后娘娘无疑,没等乔尚宫说话,疏桐便躬身行礼了,车辇也继续前行。紧跟着的一乘是个年轻的女子,左右各有一个侍婢,车上之人看着比自己还小,是哪位妃嫔吗?疏桐来不及行礼,车也没停继续前行,最后一乘车辇是空的,来至疏桐跟前却停下来了,疏桐不知是何意思。此时乔尚宫微笑着施礼说:
“请太子妃上辇!”
乔尚宫和陆尚仪扶着太子妃上了车辇,一行人继续前进,和方才来时并不是同一条道。疏桐恍然,心想:这便是欲扬先抑吧?
车辇到了殿前,前面的三位在宫女搀扶着下辇,芳菲和水寒扶着太子妃下辇,疏桐抬头看到殿门匾额上写着“凤仪宫”三字,原来自己住的是凤仪宫。疏桐放开芳菲和水寒的手,紧步过去扶着太后,太后侧脸微笑,手握紧了太子妃的手腕,疏桐感觉有一股暖流输入。
等太后和皇后坐定了,那个年轻的女子就坐在太后的身边,宫女拿来拜垫放在太后跟前,陆尚仪对太子妃说:
“请太子妃给太后娘娘请安奉茶!”
疏桐移步过去,提起裙摆,跪在拜垫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给太后娘娘请安!”
“皇孙媳妇免礼!”太后笑微微地看着孙媳妇,吩咐道,“快快扶起太子妃!”
疏桐伸手搭着宫女的手站起身,此时喜娘用茶盘托着一盏茶来到疏桐跟前,疏桐忙双手捧起茶盏奉给太后,太后笑吟吟地说:
“虞曦,将哀家给皇孙媳妇的礼物拿来!”
虞女官用礼盘捧着一对红玉镯子过来,芳菲忙上前跪接了。
疏桐又同样给皇后磕头奉茶,皇后命舜婕赏的是一串白玉香珠,芳菲也跪接了。
太后看着孙媳妇,虽有些偏瘦,但一袭紧身的异邦风味的粉紫色拽地长裙,倒也衬得孙媳妇珠圆玉润、凹凸有致的,太后越看越喜欢。
“来,坐到皇祖母这边来,太子出征还未归来,孙媳妇还得多担待,等太子归来,皇祖母再为你们举办隆重的婚礼。孙媳妇从今起跟太子一般也叫哀家皇祖母!”太后招呼孙媳妇坐在她的身边,一手拉起疏桐的手,一手拉起那个年轻女子的手,说,“这是高平公主,是骏儿的妹妹,戚夫人所出,你叫她凝烟,你们今后且可多在一起玩!”
“皇祖母言重了,臣孙媳一切听凭皇祖母安排。”哦,怪不得没有见到太子,原来白痴本尊不在。太后不提这个人,疏桐差点忘记了他的存在,疏桐暗暗舒了一口气,温婉地对太后说完,又转头对高平公主说,“望高平公主日后多多指教!”
高平公主朱唇轻启,微微一笑,轻轻地说:
“皇嫂言重了!请叫我凝烟便好。”
芳菲过来跪下给太后和皇后请安:
“奴婢芳菲,是太子妃的贴身侍婢,恭请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金安!”
“有赏!”太后娘娘微笑着说。
两位良娣也带着两位小王子跪下给太后和皇后请安。
太后招呼两位小王子到身边来,温和地说:
“麟儿、嗣儿,你们今后要好好听你们母妃之话,明白吗?”
两位小王子点点头,稚嫩地说:
“明白了。”
太后微微地笑了,望了一眼两位良娣,又跟太子妃说:
“这东宫今后便由太子妃掌管了,太子妃凡事必得身正影直,以言行压服众人,才不负皇祖母对你之所望。等太子妃熟悉了东宫诸事,看看何时往延寿宫陪哀家住段时日,太子妃可愿意否?”
太后前半段的话,疏桐犹听得忐忑不安,但她且没有流露出来,直至听完太后后面之话,她忙躬身伏地,温婉而不失郑重地说:
“皇祖母请放心,臣孙媳言行举止必不敢有半点差池。臣孙媳诸事熟悉了,定遵皇祖母懿旨前往延寿宫侍奉皇祖母!”
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不急不躁,太后频频点头,皇后也面有喜色。乔良娣面带机械的微笑,无所谓地听着彼此间的对话,惟有庾良娣的脸色是越来越难看了,她悄悄侧脸将头埋得更低些,她身后的侍婢似乎也有些忐忑。恰在此时太后望了那侍婢一眼,侍婢赶紧过来跪下在太后跟前叩头:
“奴婢叩见太后娘娘圣安!皇后娘娘千秋!”
“好好学礼仪,过些日子便先来服侍太子妃。”太后和颜悦色地说。
“奴婢遵旨!”侍婢说完低头起身。
芳菲禁不住偷看了侍婢一眼,不由大吃一惊,这个宫女为何眉眼之间跟公主有些相似呢?不独芳菲,带着内侍和宫女提着食盒进来的水寒也看出来了,她心里暗暗惊奇,这世上竟有如此相似之人,这难道是上天有意的安排?
疏桐移身过去亲自奉茶布点心伺候太后和皇后,两位良娣和下跪的侍婢也起身一起帮忙为太后和皇后夹点心,芳菲和水寒帮不上忙,站在边上伺候。太后抿口茶,笑呵呵地说:
“这些事情不用皇孙媳做,皇孙媳只管跟皇祖母一起用点心即可!”
“谢皇祖母!臣孙媳刚用过早点,此刻正可以伺候皇祖母和母后。”疏桐谢坐,两位良娣自是没有坐的资格的。
“太子妃也多少用些点心吧!”太子妃坐定,皇后开口了。
“谢母后!”疏桐听了,只得夹起一块点心轻轻咬一小口。
“水寒,东宫事务,你当尽心辅助太子妃,决不能搪塞懈怠!”太后喝了最后一口茶,放下茶盏,对水寒说。
水寒忙上前跪下:
“禀太后娘娘,奴婢不敢违逆太后娘娘,奴婢知道唯有遵太后娘娘懿旨,尽心服侍太子妃娘娘是奴婢该尽之责。”
“如此甚好!”太后说着手撑桌沿,作起身状,虞曦忙过来搀扶,水寒也起身搀扶。
皇后也站起身来,疏桐伸手扶一把,皇后轻轻地扶着疏桐的手站着,庾良娣将伸出的手缩回去了。
“好了,哀家且要回宫歇息了,皇孙媳这两天好好休息,余下的你们恪守本分,该干嘛干嘛!”众人称是,恭送太后和皇后。
疏桐及众人送太后和皇后出殿来,上辇前,高平公主轻握了一下疏桐的手。疏桐感觉高平公主的手纤如柔荑,不由得细看一眼,竟是肤如凝脂,难怪书中说中原多美女,心中不禁对高平公主生出歆羡之情。车辇缓缓离去了,疏桐不由得将被高平公主握过的手放在鼻子底下闻一闻,一股淡淡的花香味怡人心扉,高平公主的心性想必也如这淡淡的花香味。
疏桐原想着太后和皇后肯定是两个极难伺候的女人,她诚惶诚恐,也在心里想过诸多应对之法,但未料到一种也用不上。太后虽有那么些许架子,但终归是个仁慈的长者,在皇家有这般长辈是极难得的,疏桐觉得自己够幸运。且由始至终,均是太后一个人在说话,皇后除了自己在磕头、奉茶之时说了“免礼!”“打赏!”这两个词之后就没再吭声了,哦,还有叫自己坐下用点心,是不是中原之邦所有的婆婆给媳妇皆如此立规矩的?那今后在皇后面前自己要怎做才合乎皇家礼仪呢?一念及此,疏桐又忐忑了。加之太后说要疏桐今后掌管东宫,但疏桐不知这东宫里的一切该如何管起,东宫此前不是有条不紊地运转着的么?一切那么平静有序那是谁在掌管着东宫的主权?
两位良娣也在殿外告退了,大王子司马麟依依不舍地朝疏桐摆摆手。疏桐心中一动,想要留大王子下来,终归是没有开口,目送那两对母子离去,疏桐且轻松,也有淡淡的失落。对于这两对母子,疏桐心里依然好奇,明明说白痴太子还未成婚的,何来这俩幼子?虽然庾良娣和乔良娣长得也是好看,但她们的娃子却长得不大像她们,另有一种神韵,就如同粉妆玉砌似的,她此时倒渴望能够见到她那所谓的夫君的尊荣,且她又极想知道那两娃子的来历。
在没嫁来中原之前,也即在昨天之前,疏桐都在计划着如何逃跑。可如今安顿下来之后,没见到那个所谓的夫婿,疏桐心里终是有些怪怪的不得劲,竟不知是不甘抑或是好奇,真真是好奇害死猫。
宫女扶着太子妃回到正殿里坐着,给太子妃端来茶便走开了,疏桐脑子里纷纷乱乱的,也没留意伺候她的人是谁,她还兀自思索着:眼下自己就是这东宫里的主人了,若太子没回来,那自己还是太子妃吗?又抑或太子不回来,自己是否能一直住在此处呢?哦,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旧太子没有了,还有新的太子呀!东宫的主人永远只能是太子和太子妃。
如此说来,自己的逃走计划该如何实施呢?何时逃是最合适的呢?此前疏桐没被这个问题困扰过,她觉得这是最简单不过之事,想逃就逃。可是,如今她却没来由地犹豫起来,她不由得身上一阵烦躁。
太乱了,疏桐没法往下想,也不想再往下想,她回头找芳菲。芳菲呢?怎又不见芳菲了呢?
芳菲走近床边,撩开帐子挂好,俯身说:
“太子妃娘娘,奴婢扶你起身。”
水寒和芳菲服侍疏桐洗漱完毕,然后俩喜娘进来帮太子妃梳妆打扮,更衣前,她俩先在太子妃身上扑上一层薄薄的香粉,疏桐且由得她俩去摆布。更衣完毕,疏桐望着铜镜里的自己,一张平静的脸,无喜无忧,无悲无乐,甚好。
到乔尚宫和陆尚仪进殿来时,太子妃正端坐案前喝茶,乔尚宫和陆尚仪均在心里暗暗赞叹遵时守礼。两个良娣也带着两位小王子来了,庾良娣的身后好像多了一个侍婢,众人见礼之后,乔尚宫忙上前给太子妃禀告道:
“禀太子妃娘娘,太后和皇后娘娘凤驾片刻便到了,请太子妃移步前往接驾。”
疏桐微笑着起身,由芳菲及水寒搀着,仪态优美地往外走,乔尚宫和陆尚仪及宫中众人跟随着太子妃走出殿外。疏桐清楚:太后和皇后可以屈尊,但不能降贵,太子妃是一定要出到听训门来接驾的,这是最起码的规矩。太子妃等出了殿左拐穿过长长的回廊,疏桐不记得途中经过几个月亮门,又是一条长长的回廊,这才来到她们所说的听训门。疏桐感到全身皆有些热了,要换成是在山上采药,细细的汗珠早渗出来了,莫非这中原的气候跟北荒就是不一样?
众人肃立听训门前候着,等了一盏茶的工夫,有内侍匆匆来报: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驾到!”
远远地,疏桐看到前后共有四乘车辇缓缓而来,第一剩车辇左右两侧跟随八个侍婢,车辇来到疏桐跟前停下来,车上的人并没下车,乔尚宫对太子妃说:
“请太子妃接太后娘娘凤驾!”
这位原来是太后,看年龄跟自己的阿嫲差不多,天呐,竟是如此的年轻,疏桐赶紧躬身行礼,车辇又继续前行了。第二乘是四个侍婢随侍,疏桐知道这一定是皇后娘娘无疑,没等乔尚宫说话,疏桐便躬身行礼了,车辇也继续前行。紧跟着的一乘是个年轻的女子,左右各有一个侍婢,车上之人看着比自己还小,是哪位妃嫔吗?疏桐来不及行礼,车也没停继续前行,最后一乘车辇是空的,来至疏桐跟前却停下来了,疏桐不知是何意思。此时乔尚宫微笑着施礼说:
“请太子妃上辇!”
乔尚宫和陆尚仪扶着太子妃上了车辇,一行人继续前进,和方才来时并不是同一条道。疏桐恍然,心想:这便是欲扬先抑吧?
车辇到了殿前,前面的三位在宫女搀扶着下辇,芳菲和水寒扶着太子妃下辇,疏桐抬头看到殿门匾额上写着“凤仪宫”三字,原来自己住的是凤仪宫。疏桐放开芳菲和水寒的手,紧步过去扶着太后,太后侧脸微笑,手握紧了太子妃的手腕,疏桐感觉有一股暖流输入。
等太后和皇后坐定了,那个年轻的女子就坐在太后的身边,宫女拿来拜垫放在太后跟前,陆尚仪对太子妃说:
“请太子妃给太后娘娘请安奉茶!”
疏桐移步过去,提起裙摆,跪在拜垫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给太后娘娘请安!”
“皇孙媳妇免礼!”太后笑微微地看着孙媳妇,吩咐道,“快快扶起太子妃!”
疏桐伸手搭着宫女的手站起身,此时喜娘用茶盘托着一盏茶来到疏桐跟前,疏桐忙双手捧起茶盏奉给太后,太后笑吟吟地说:
“虞曦,将哀家给皇孙媳妇的礼物拿来!”
虞女官用礼盘捧着一对红玉镯子过来,芳菲忙上前跪接了。
疏桐又同样给皇后磕头奉茶,皇后命舜婕赏的是一串白玉香珠,芳菲也跪接了。
太后看着孙媳妇,虽有些偏瘦,但一袭紧身的异邦风味的粉紫色拽地长裙,倒也衬得孙媳妇珠圆玉润、凹凸有致的,太后越看越喜欢。
“来,坐到皇祖母这边来,太子出征还未归来,孙媳妇还得多担待,等太子归来,皇祖母再为你们举办隆重的婚礼。孙媳妇从今起跟太子一般也叫哀家皇祖母!”太后招呼孙媳妇坐在她的身边,一手拉起疏桐的手,一手拉起那个年轻女子的手,说,“这是高平公主,是骏儿的妹妹,戚夫人所出,你叫她凝烟,你们今后且可多在一起玩!”
“皇祖母言重了,臣孙媳一切听凭皇祖母安排。”哦,怪不得没有见到太子,原来白痴本尊不在。太后不提这个人,疏桐差点忘记了他的存在,疏桐暗暗舒了一口气,温婉地对太后说完,又转头对高平公主说,“望高平公主日后多多指教!”
高平公主朱唇轻启,微微一笑,轻轻地说:
“皇嫂言重了!请叫我凝烟便好。”
芳菲过来跪下给太后和皇后请安:
“奴婢芳菲,是太子妃的贴身侍婢,恭请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金安!”
“有赏!”太后娘娘微笑着说。
两位良娣也带着两位小王子跪下给太后和皇后请安。
太后招呼两位小王子到身边来,温和地说:
“麟儿、嗣儿,你们今后要好好听你们母妃之话,明白吗?”
两位小王子点点头,稚嫩地说:
“明白了。”
太后微微地笑了,望了一眼两位良娣,又跟太子妃说:
“这东宫今后便由太子妃掌管了,太子妃凡事必得身正影直,以言行压服众人,才不负皇祖母对你之所望。等太子妃熟悉了东宫诸事,看看何时往延寿宫陪哀家住段时日,太子妃可愿意否?”
太后前半段的话,疏桐犹听得忐忑不安,但她且没有流露出来,直至听完太后后面之话,她忙躬身伏地,温婉而不失郑重地说:
“皇祖母请放心,臣孙媳言行举止必不敢有半点差池。臣孙媳诸事熟悉了,定遵皇祖母懿旨前往延寿宫侍奉皇祖母!”
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不急不躁,太后频频点头,皇后也面有喜色。乔良娣面带机械的微笑,无所谓地听着彼此间的对话,惟有庾良娣的脸色是越来越难看了,她悄悄侧脸将头埋得更低些,她身后的侍婢似乎也有些忐忑。恰在此时太后望了那侍婢一眼,侍婢赶紧过来跪下在太后跟前叩头:
“奴婢叩见太后娘娘圣安!皇后娘娘千秋!”
“好好学礼仪,过些日子便先来服侍太子妃。”太后和颜悦色地说。
“奴婢遵旨!”侍婢说完低头起身。
芳菲禁不住偷看了侍婢一眼,不由大吃一惊,这个宫女为何眉眼之间跟公主有些相似呢?不独芳菲,带着内侍和宫女提着食盒进来的水寒也看出来了,她心里暗暗惊奇,这世上竟有如此相似之人,这难道是上天有意的安排?
疏桐移身过去亲自奉茶布点心伺候太后和皇后,两位良娣和下跪的侍婢也起身一起帮忙为太后和皇后夹点心,芳菲和水寒帮不上忙,站在边上伺候。太后抿口茶,笑呵呵地说:
“这些事情不用皇孙媳做,皇孙媳只管跟皇祖母一起用点心即可!”
“谢皇祖母!臣孙媳刚用过早点,此刻正可以伺候皇祖母和母后。”疏桐谢坐,两位良娣自是没有坐的资格的。
“太子妃也多少用些点心吧!”太子妃坐定,皇后开口了。
“谢母后!”疏桐听了,只得夹起一块点心轻轻咬一小口。
“水寒,东宫事务,你当尽心辅助太子妃,决不能搪塞懈怠!”太后喝了最后一口茶,放下茶盏,对水寒说。
水寒忙上前跪下:
“禀太后娘娘,奴婢不敢违逆太后娘娘,奴婢知道唯有遵太后娘娘懿旨,尽心服侍太子妃娘娘是奴婢该尽之责。”
“如此甚好!”太后说着手撑桌沿,作起身状,虞曦忙过来搀扶,水寒也起身搀扶。
皇后也站起身来,疏桐伸手扶一把,皇后轻轻地扶着疏桐的手站着,庾良娣将伸出的手缩回去了。
“好了,哀家且要回宫歇息了,皇孙媳这两天好好休息,余下的你们恪守本分,该干嘛干嘛!”众人称是,恭送太后和皇后。
疏桐及众人送太后和皇后出殿来,上辇前,高平公主轻握了一下疏桐的手。疏桐感觉高平公主的手纤如柔荑,不由得细看一眼,竟是肤如凝脂,难怪书中说中原多美女,心中不禁对高平公主生出歆羡之情。车辇缓缓离去了,疏桐不由得将被高平公主握过的手放在鼻子底下闻一闻,一股淡淡的花香味怡人心扉,高平公主的心性想必也如这淡淡的花香味。
疏桐原想着太后和皇后肯定是两个极难伺候的女人,她诚惶诚恐,也在心里想过诸多应对之法,但未料到一种也用不上。太后虽有那么些许架子,但终归是个仁慈的长者,在皇家有这般长辈是极难得的,疏桐觉得自己够幸运。且由始至终,均是太后一个人在说话,皇后除了自己在磕头、奉茶之时说了“免礼!”“打赏!”这两个词之后就没再吭声了,哦,还有叫自己坐下用点心,是不是中原之邦所有的婆婆给媳妇皆如此立规矩的?那今后在皇后面前自己要怎做才合乎皇家礼仪呢?一念及此,疏桐又忐忑了。加之太后说要疏桐今后掌管东宫,但疏桐不知这东宫里的一切该如何管起,东宫此前不是有条不紊地运转着的么?一切那么平静有序那是谁在掌管着东宫的主权?
两位良娣也在殿外告退了,大王子司马麟依依不舍地朝疏桐摆摆手。疏桐心中一动,想要留大王子下来,终归是没有开口,目送那两对母子离去,疏桐且轻松,也有淡淡的失落。对于这两对母子,疏桐心里依然好奇,明明说白痴太子还未成婚的,何来这俩幼子?虽然庾良娣和乔良娣长得也是好看,但她们的娃子却长得不大像她们,另有一种神韵,就如同粉妆玉砌似的,她此时倒渴望能够见到她那所谓的夫君的尊荣,且她又极想知道那两娃子的来历。
在没嫁来中原之前,也即在昨天之前,疏桐都在计划着如何逃跑。可如今安顿下来之后,没见到那个所谓的夫婿,疏桐心里终是有些怪怪的不得劲,竟不知是不甘抑或是好奇,真真是好奇害死猫。
宫女扶着太子妃回到正殿里坐着,给太子妃端来茶便走开了,疏桐脑子里纷纷乱乱的,也没留意伺候她的人是谁,她还兀自思索着:眼下自己就是这东宫里的主人了,若太子没回来,那自己还是太子妃吗?又抑或太子不回来,自己是否能一直住在此处呢?哦,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旧太子没有了,还有新的太子呀!东宫的主人永远只能是太子和太子妃。
如此说来,自己的逃走计划该如何实施呢?何时逃是最合适的呢?此前疏桐没被这个问题困扰过,她觉得这是最简单不过之事,想逃就逃。可是,如今她却没来由地犹豫起来,她不由得身上一阵烦躁。
太乱了,疏桐没法往下想,也不想再往下想,她回头找芳菲。芳菲呢?怎又不见芳菲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