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芳菲和水寒吃了晚饭回来已是戌时,她们手上各提着一个小食盒,她们一进来便叫秋萝和绿穗去吃饭。芳菲和水寒张罗了一番,便请太子妃至殿中用点心。她俩服侍太子妃用完点心,又服侍太子妃洗漱更衣,等一切弄妥了,水寒和芳菲才退出去各自去梳洗一番,而后芳菲方独自返回来。芳菲进入寝殿,看到公主在书房里坐着看书,芳菲高兴地说:
“公主看书啊!”
疏桐说:
“嗯,看看书,想些事。”
芳菲听公主这一说,便返身走出门去,吩咐外面的宫女退下,她进去对公主说:
“公主,咱们过寝室里说说话。”
看芳菲如此神神秘秘的,疏桐也觉好笑,就起身走回寝室去了。进到寝室之后,疏桐坐在榻凳上,芳菲站在她旁边,压低着声把下午她想的那些事情跟公主细说了一遍,疏桐听后沉思不语。
“公主,你认为奴婢分析得是否在理?”芳菲见公主不出声,又问。
“你所说的这番话便是话我方才所想,你要说太子不可能是白痴,那又如何解释太后和皇后今天亲自到东宫来之事呢?若是太子果真没有缺陷,她们何至于自降身份来见一个小小太子妃?再者,水寒方才话中的言不由衷你不觉极有问题吗?”公主的这番剖析,又让芳菲哑口无言,再想不出任何反对的理由。因她跟水寒去巡视宫女做事时,水寒根本不给芳菲有任何问话的机会。
说到底,这便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疏桐原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她也相信芳菲所分析的道理是实在的,且进宫这两天听的看的,她潜意识里也认为太子不会是个白痴。但主观意识上,她还是认定太子是个白痴。非但疏桐自己说服自己,且芳菲也被疏桐说服了,最后两人达成共识,一致认定太子便是个白痴。但不知太子这痴呆之症是先天带来,抑或是后天染疾所致,不知还能治否?
与此同时,锦绣宫里,昭仪王芝芳在焦躁地踱来踱去,间或停下来朝着内侍和宫女叱骂,骂声刺耳:
“本宫怎就养了你们这帮蠢货,每到节骨眼上便让本宫自个儿发愁想办法,你们都是死人呐?怎都还不死呀?”
“那个贱人怎还没到?”
满宫里的内侍和宫女战战兢兢地瑟缩在一边,个个感觉大祸随时会降临头上,他们突然恨毒了太子妃,太子都死在外头了,你还赶来作甚?王昭仪的日子原本是舒心至极的,她料定太子必无生还了,她的儿子司马骆骃被立为太子是迟早之事,尽管才四五岁,那也无妨,到时她父亲王仕源会帮着辅政的。王芝芳这是在咒自己皇帝老公早死的节奏呢!但又有何妨呢?当皇太后可不比当昭仪威风吗?像那个老太婆。
“流响呀流响,你原也不用走至这一步的,说到底全是你咎由自取。活该!”王芝芳恨恨地自言自语。
司马弘未称帝前,王芝芳便认识流响,她比流响大四岁,流响那时仅八九岁吧,叫王芝芳姐姐。到司马弘称帝时,流响已是一个十二岁的翩翩少年郎了,且他的聪明才智也是王芝芳早有耳闻的,虽不再见面,但王芝芳对流响已是芳心暗许。司马弘称帝后举行的上元节盛会是流响提议和主持筹办的,再睹斯人斯景,王芝芳发誓非流响不嫁。那年太后寿诞期间,慕容婉瑶提前带十七岁的王芝芳进宫去给太后祝寿,皇后和太子也在延寿宫。
以王仕源之本性,太后本不待见,且对这个慕容氏之为人更有所闻,但不管怎样,过门是客,人家母女是来祝寿的,太后勉强接见她们母女。慕容婉瑶母女拜见过太后和皇后,便过去向太子行礼,流响请她们母女落座。
十三岁的太子,举手投足间莫不带有帝王风范,王芝芳这下更是发了疯似地爱上太子,爱得不可抑制。一回到家里,不顾父亲其他妾侍在场,就吵着父母:
“爹,娘,请你们去跟太后说,女儿定要嫁太子为太子妃。”
王仕源板脸呵斥:
“芳儿休要胡闹,太子年小,你哪能许给太子呢?今天让你母亲带你进宫,原是想将你许给皇上的。”
“什么?你们竟然要将女儿嫁给一个糟老头子,我不要。”王芝芳听了,即刻撒泼大叫起来。
慕容婉瑶赶紧安抚女儿说:
“芳儿,皇上哪里就老了?他才三十几岁,比你就大十来岁而已。”
“皇上再年轻我也不嫁,我不嫁!我要嫁太子!我偏要当太子妃!”王芝芳激动地大叫大嚷。慕容婉瑶把女儿按进凭几里,苦口婆心地劝道:
“芳儿,听娘说,你眼下嫁给皇上,你生下来的儿子就有机会当太子,你自己到时就有机会当皇后,再以后便是太后,你何苦要嫁给太子呢?你若嫁给太子,将来你的儿子当太子,那便是许久以后之事了,你会不会算这笔账啊?”
“这是一笔烂头账,我不嫁皇上,好好的放着一个年轻的不让我嫁,却让我嫁给一个老头,你们安的什么心?你们想把女儿卖了吗?你们休想,只要能嫁给太子,即便再等十年八年我也愿意。”
王芝芳态度如此坚决,王仕源夫妇也拿她无法,一直以来王芝芳娇生惯养、飞扬跋扈惯了,全家除了大哥王之游能说她几句,余者靠边去。
“算了,后面便将芝茵嫁过去给皇帝当妃子吧!”王仕源无可奈何地跺脚说。
妾侍梁氏听了差点晕倒,芝茵才十岁呢,这么快就在打芝茵的主意,但她能说什么?芝茵虽然也站在当场,她隐隐约约也知道何为嫁,但她是唬得一声不吭,因她怕长姊。
次日,王仕源送了一份厚礼给大将军司马宇,托司马宇做媒去向太后提亲,要把女儿许给太子。
司马宇是皇叔,是皇帝的本家,他是可以随时进宫见太后的。
司马宇来到延寿宫便乐呵呵道:
“给太后老皇嫂道喜!”
太后赐坐,莫名其妙地问:
“皇叔,这喜从何来?”
司马宇便将受王仕源之托向太后道来,太后沉思片刻以太子还小为由推托。听话听声,听锣听音,司马宇知道这事没戏了,再稍坐片刻,便向太后告退了。太后目送皇叔出殿后,自言自语道:
“哀家是时候要请吴阁老来好好参详迎娶太子妃一事了。”
再说司马宇做不成媒,自觉得不能白占人家便宜,便派人给王仕源退回厚礼。王仕源认为司马宇没有尽心,恨恨地说道:
“老匹夫,这是给脸不要脸,不要以为你是皇叔,老夫就会忌惮你,走着瞧!”
“我哪点配不上太子,皇上不是还得仰仗爹爹吗?死老太婆能成什么气候?当不了太子妃,我便当太子他娘,定要压他一头,整死他。爹,娘,”王芝芳气极了,赌气说,“女儿愿意嫁给皇上。”
“这就对咯,我儿这般想便对了,那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儿有何好的?”王仕源高兴极了,“嫁给皇上多威风呀!有你爹在,机会多着呢!”
慕容婉瑶也眉开眼笑地说:
“我的女儿注定要大富大贵的,咱们王府……哈哈哈……”
一旁王仕源的姬妾皆屏声敛气,低眉垂目。
“爹,女儿要嫁皇上,且要即刻便嫁!”王芝芳为了争一口气说风就是雨。
“好,好,我儿莫急,我儿嫁与皇上,对爹爹来说虽非难事,但也须从长计议,我王仕源嫁女,且得是风风光光地嫁,决不能将就。再者,”王仕源看女儿愿意嫁皇帝了,心花怒放,他也怕夜长梦多,女儿会变卦,因此拿话激女儿,“嫁给皇帝,也得要太后首肯的。”
“那个死老太婆,这次无论她如何阻挠,女儿是嫁定皇上了。”王芝芳斩钉截铁地说。
王仕源亲自出马,翌日早朝之后,其他大臣皆走了,王仕源特意留下来。司马弘以为王仕源有什么事情要上奏,他也便坐在龙榻上没有动,殷切地问王仕源:
“王爱卿,你是否还有本要上奏?”
“皇上,老臣无本上奏。老臣看皇上每天被国事缠身,甚是疲惫。且皇上后宫又无可心之人,老臣心疼皇上,想将小女送与皇上,以解皇上疲惫之苦。”王仕源说这番话时脸不红心不跳,甚至极有一股大义凛然之气。
司马弘以为自己听错了,忙再问一遍:
“王爱卿,你说什么?”
“老臣说,老臣想把小女许配与皇上。小女虽非国色天香,但也心思剔透,能够揣摩圣意。若皇上为国事操劳之余能得片刻欢娱,此亦是小女之福,老臣之福。”王仕源颇有为皇帝披肝沥胆之势头。
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且一下砸中了司马弘的头,把司马弘砸得七荤八素的,他乐得语无伦次地说:
“王爱卿,你这……这……这……这份情,朕当之有愧啊!”
“皇上如此说便是折煞老臣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一切都是皇上的。小女服侍皇上,本来就是理所应当的,皇上不怪老臣送女迟了便好,皇上何愧之有?”如此手段,能不让人折服吗?
早就垂慕王仕源女儿貌美如花,泼辣似火,司马弘心痒痒许久了,只是碍于人家是王世源之女,自己跟王仕源是同辈,司马弘不好开口,现如今……哈哈哈,司马弘一路笑着回后宫。
力排太后阻挠,于年底迎王芝芳入宫,独宠王芝芳一人。要说王芝芳的肚子也够争气,次年便生下一个大胖儿子,司马弘理直气壮地封王芝芳为昭仪。这一来,不要说皇后,即便是太后也无话可说了。
王芝芳此时可谓是春风得意了,虽然发狠话说要整太子,但她对太子到底是心心念念。自从进宫之后,王芝芳偶尔看到太子,心里还是隐隐作痛,每每向太子暗示,但太子理都不理她。可王芝芳还是继续觍着脸,逮着机会便勾引太子。直到太子十五岁举行了成人礼,太后把庾琼花和乔秋凤赐给太子之后,王芝芳这可恨透了太子,凭什么?她们两个比你大那么多,且都没我好看,更没有我的家世背景,你却接受了?而我才比你大三四岁,你凭何不爱我?这不明摆着是要恶心我吗?此仇不报枉为人。王芝芳发誓定要把太子置于死地!王芝芳也恨太后和皇后,她对太后毫无办法,不过,整死皇后和太子那是易如反掌的,王芝芳想。
每当边战告急,王芝芳便一次次唆使父亲奏请皇帝派太子去出征,这可正中王仕源下怀,而王芝芳又在皇帝耳边吹枕边风:
“皇上,你可得为臣妾做主啊!”
“爱妃,怎啦?”
“皇上,也不知太子如何想的,臣妾在御花园遇到他,他除了言语挑逗臣妾,还支开内侍和宫女,对臣妾动手动脚的。臣妾已告诫过他,但他还是不知悔改。是否因为庾良娣和乔良娣不合太子之意呀?可这也不能作为他非礼臣妾之理由呀?臣妾毕竟是太子之假母呀!”王芝芳委屈万状地说。
因为前面有太后的警告,所以对王芝芳说的,司马弘也不当一回事,只管搂着王芝芳跟她打哈哈:
“哦,爱妃,太子年小,爱妃还需多加体恤,多加体恤!”
王芝芳听了,知道皇帝是在敷衍她,她咬牙切齿,却展颜一笑:
“陛下不能总觉殿下太小,便何事皆依着他,陛下也该让殿下到边关去体察民情军情,体验人间疾苦,收敛自修,这方是为父教子之道。”
司马弘爱抚着王芝芳,神魂颠倒地说:
“爱妃说得有理,就依爱妃,多派太子到边关历练历练。”
王仕源父女俩一外一内,将司马弘玩弄于股掌之间,司马弘至此是言听计从。王仕源原是南渡的琅琊王家,他从一接近皇帝便有觊觎皇位之心,随着王仕源的计划一步步成熟,把女儿嫁给皇帝,再除去吴乔、拉拢大臣,逼得皇帝孤掌难鸣,最后轻而易举地取而代之,这是王仕源的阴谋。
太后突然催促皇帝向大氏国提亲,此事实出王仕源所料,眼看皇帝要跟大氏国联姻得到支援,王仕源后悔莫及,急派人在那些北荒来的商人当中散布谣言,说太子是个白痴!。
谁料想,石济生也因耳闻中原皇帝疲软而觊觎中原的皇位,他早就想来插一脚了。只不过师出无名,只因石济生祖上秉承臣服中原的遗训,不能无故自食其言。就在石济生眼馋中原而又无计可施之时,中原竟派人前来提联姻之事,你说石济生能不高兴吗?但祖训中注明的是大公主和亲,珮瑾意属刘佐达,何解?
“公主看书啊!”
疏桐说:
“嗯,看看书,想些事。”
芳菲听公主这一说,便返身走出门去,吩咐外面的宫女退下,她进去对公主说:
“公主,咱们过寝室里说说话。”
看芳菲如此神神秘秘的,疏桐也觉好笑,就起身走回寝室去了。进到寝室之后,疏桐坐在榻凳上,芳菲站在她旁边,压低着声把下午她想的那些事情跟公主细说了一遍,疏桐听后沉思不语。
“公主,你认为奴婢分析得是否在理?”芳菲见公主不出声,又问。
“你所说的这番话便是话我方才所想,你要说太子不可能是白痴,那又如何解释太后和皇后今天亲自到东宫来之事呢?若是太子果真没有缺陷,她们何至于自降身份来见一个小小太子妃?再者,水寒方才话中的言不由衷你不觉极有问题吗?”公主的这番剖析,又让芳菲哑口无言,再想不出任何反对的理由。因她跟水寒去巡视宫女做事时,水寒根本不给芳菲有任何问话的机会。
说到底,这便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疏桐原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她也相信芳菲所分析的道理是实在的,且进宫这两天听的看的,她潜意识里也认为太子不会是个白痴。但主观意识上,她还是认定太子是个白痴。非但疏桐自己说服自己,且芳菲也被疏桐说服了,最后两人达成共识,一致认定太子便是个白痴。但不知太子这痴呆之症是先天带来,抑或是后天染疾所致,不知还能治否?
与此同时,锦绣宫里,昭仪王芝芳在焦躁地踱来踱去,间或停下来朝着内侍和宫女叱骂,骂声刺耳:
“本宫怎就养了你们这帮蠢货,每到节骨眼上便让本宫自个儿发愁想办法,你们都是死人呐?怎都还不死呀?”
“那个贱人怎还没到?”
满宫里的内侍和宫女战战兢兢地瑟缩在一边,个个感觉大祸随时会降临头上,他们突然恨毒了太子妃,太子都死在外头了,你还赶来作甚?王昭仪的日子原本是舒心至极的,她料定太子必无生还了,她的儿子司马骆骃被立为太子是迟早之事,尽管才四五岁,那也无妨,到时她父亲王仕源会帮着辅政的。王芝芳这是在咒自己皇帝老公早死的节奏呢!但又有何妨呢?当皇太后可不比当昭仪威风吗?像那个老太婆。
“流响呀流响,你原也不用走至这一步的,说到底全是你咎由自取。活该!”王芝芳恨恨地自言自语。
司马弘未称帝前,王芝芳便认识流响,她比流响大四岁,流响那时仅八九岁吧,叫王芝芳姐姐。到司马弘称帝时,流响已是一个十二岁的翩翩少年郎了,且他的聪明才智也是王芝芳早有耳闻的,虽不再见面,但王芝芳对流响已是芳心暗许。司马弘称帝后举行的上元节盛会是流响提议和主持筹办的,再睹斯人斯景,王芝芳发誓非流响不嫁。那年太后寿诞期间,慕容婉瑶提前带十七岁的王芝芳进宫去给太后祝寿,皇后和太子也在延寿宫。
以王仕源之本性,太后本不待见,且对这个慕容氏之为人更有所闻,但不管怎样,过门是客,人家母女是来祝寿的,太后勉强接见她们母女。慕容婉瑶母女拜见过太后和皇后,便过去向太子行礼,流响请她们母女落座。
十三岁的太子,举手投足间莫不带有帝王风范,王芝芳这下更是发了疯似地爱上太子,爱得不可抑制。一回到家里,不顾父亲其他妾侍在场,就吵着父母:
“爹,娘,请你们去跟太后说,女儿定要嫁太子为太子妃。”
王仕源板脸呵斥:
“芳儿休要胡闹,太子年小,你哪能许给太子呢?今天让你母亲带你进宫,原是想将你许给皇上的。”
“什么?你们竟然要将女儿嫁给一个糟老头子,我不要。”王芝芳听了,即刻撒泼大叫起来。
慕容婉瑶赶紧安抚女儿说:
“芳儿,皇上哪里就老了?他才三十几岁,比你就大十来岁而已。”
“皇上再年轻我也不嫁,我不嫁!我要嫁太子!我偏要当太子妃!”王芝芳激动地大叫大嚷。慕容婉瑶把女儿按进凭几里,苦口婆心地劝道:
“芳儿,听娘说,你眼下嫁给皇上,你生下来的儿子就有机会当太子,你自己到时就有机会当皇后,再以后便是太后,你何苦要嫁给太子呢?你若嫁给太子,将来你的儿子当太子,那便是许久以后之事了,你会不会算这笔账啊?”
“这是一笔烂头账,我不嫁皇上,好好的放着一个年轻的不让我嫁,却让我嫁给一个老头,你们安的什么心?你们想把女儿卖了吗?你们休想,只要能嫁给太子,即便再等十年八年我也愿意。”
王芝芳态度如此坚决,王仕源夫妇也拿她无法,一直以来王芝芳娇生惯养、飞扬跋扈惯了,全家除了大哥王之游能说她几句,余者靠边去。
“算了,后面便将芝茵嫁过去给皇帝当妃子吧!”王仕源无可奈何地跺脚说。
妾侍梁氏听了差点晕倒,芝茵才十岁呢,这么快就在打芝茵的主意,但她能说什么?芝茵虽然也站在当场,她隐隐约约也知道何为嫁,但她是唬得一声不吭,因她怕长姊。
次日,王仕源送了一份厚礼给大将军司马宇,托司马宇做媒去向太后提亲,要把女儿许给太子。
司马宇是皇叔,是皇帝的本家,他是可以随时进宫见太后的。
司马宇来到延寿宫便乐呵呵道:
“给太后老皇嫂道喜!”
太后赐坐,莫名其妙地问:
“皇叔,这喜从何来?”
司马宇便将受王仕源之托向太后道来,太后沉思片刻以太子还小为由推托。听话听声,听锣听音,司马宇知道这事没戏了,再稍坐片刻,便向太后告退了。太后目送皇叔出殿后,自言自语道:
“哀家是时候要请吴阁老来好好参详迎娶太子妃一事了。”
再说司马宇做不成媒,自觉得不能白占人家便宜,便派人给王仕源退回厚礼。王仕源认为司马宇没有尽心,恨恨地说道:
“老匹夫,这是给脸不要脸,不要以为你是皇叔,老夫就会忌惮你,走着瞧!”
“我哪点配不上太子,皇上不是还得仰仗爹爹吗?死老太婆能成什么气候?当不了太子妃,我便当太子他娘,定要压他一头,整死他。爹,娘,”王芝芳气极了,赌气说,“女儿愿意嫁给皇上。”
“这就对咯,我儿这般想便对了,那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儿有何好的?”王仕源高兴极了,“嫁给皇上多威风呀!有你爹在,机会多着呢!”
慕容婉瑶也眉开眼笑地说:
“我的女儿注定要大富大贵的,咱们王府……哈哈哈……”
一旁王仕源的姬妾皆屏声敛气,低眉垂目。
“爹,女儿要嫁皇上,且要即刻便嫁!”王芝芳为了争一口气说风就是雨。
“好,好,我儿莫急,我儿嫁与皇上,对爹爹来说虽非难事,但也须从长计议,我王仕源嫁女,且得是风风光光地嫁,决不能将就。再者,”王仕源看女儿愿意嫁皇帝了,心花怒放,他也怕夜长梦多,女儿会变卦,因此拿话激女儿,“嫁给皇帝,也得要太后首肯的。”
“那个死老太婆,这次无论她如何阻挠,女儿是嫁定皇上了。”王芝芳斩钉截铁地说。
王仕源亲自出马,翌日早朝之后,其他大臣皆走了,王仕源特意留下来。司马弘以为王仕源有什么事情要上奏,他也便坐在龙榻上没有动,殷切地问王仕源:
“王爱卿,你是否还有本要上奏?”
“皇上,老臣无本上奏。老臣看皇上每天被国事缠身,甚是疲惫。且皇上后宫又无可心之人,老臣心疼皇上,想将小女送与皇上,以解皇上疲惫之苦。”王仕源说这番话时脸不红心不跳,甚至极有一股大义凛然之气。
司马弘以为自己听错了,忙再问一遍:
“王爱卿,你说什么?”
“老臣说,老臣想把小女许配与皇上。小女虽非国色天香,但也心思剔透,能够揣摩圣意。若皇上为国事操劳之余能得片刻欢娱,此亦是小女之福,老臣之福。”王仕源颇有为皇帝披肝沥胆之势头。
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且一下砸中了司马弘的头,把司马弘砸得七荤八素的,他乐得语无伦次地说:
“王爱卿,你这……这……这……这份情,朕当之有愧啊!”
“皇上如此说便是折煞老臣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一切都是皇上的。小女服侍皇上,本来就是理所应当的,皇上不怪老臣送女迟了便好,皇上何愧之有?”如此手段,能不让人折服吗?
早就垂慕王仕源女儿貌美如花,泼辣似火,司马弘心痒痒许久了,只是碍于人家是王世源之女,自己跟王仕源是同辈,司马弘不好开口,现如今……哈哈哈,司马弘一路笑着回后宫。
力排太后阻挠,于年底迎王芝芳入宫,独宠王芝芳一人。要说王芝芳的肚子也够争气,次年便生下一个大胖儿子,司马弘理直气壮地封王芝芳为昭仪。这一来,不要说皇后,即便是太后也无话可说了。
王芝芳此时可谓是春风得意了,虽然发狠话说要整太子,但她对太子到底是心心念念。自从进宫之后,王芝芳偶尔看到太子,心里还是隐隐作痛,每每向太子暗示,但太子理都不理她。可王芝芳还是继续觍着脸,逮着机会便勾引太子。直到太子十五岁举行了成人礼,太后把庾琼花和乔秋凤赐给太子之后,王芝芳这可恨透了太子,凭什么?她们两个比你大那么多,且都没我好看,更没有我的家世背景,你却接受了?而我才比你大三四岁,你凭何不爱我?这不明摆着是要恶心我吗?此仇不报枉为人。王芝芳发誓定要把太子置于死地!王芝芳也恨太后和皇后,她对太后毫无办法,不过,整死皇后和太子那是易如反掌的,王芝芳想。
每当边战告急,王芝芳便一次次唆使父亲奏请皇帝派太子去出征,这可正中王仕源下怀,而王芝芳又在皇帝耳边吹枕边风:
“皇上,你可得为臣妾做主啊!”
“爱妃,怎啦?”
“皇上,也不知太子如何想的,臣妾在御花园遇到他,他除了言语挑逗臣妾,还支开内侍和宫女,对臣妾动手动脚的。臣妾已告诫过他,但他还是不知悔改。是否因为庾良娣和乔良娣不合太子之意呀?可这也不能作为他非礼臣妾之理由呀?臣妾毕竟是太子之假母呀!”王芝芳委屈万状地说。
因为前面有太后的警告,所以对王芝芳说的,司马弘也不当一回事,只管搂着王芝芳跟她打哈哈:
“哦,爱妃,太子年小,爱妃还需多加体恤,多加体恤!”
王芝芳听了,知道皇帝是在敷衍她,她咬牙切齿,却展颜一笑:
“陛下不能总觉殿下太小,便何事皆依着他,陛下也该让殿下到边关去体察民情军情,体验人间疾苦,收敛自修,这方是为父教子之道。”
司马弘爱抚着王芝芳,神魂颠倒地说:
“爱妃说得有理,就依爱妃,多派太子到边关历练历练。”
王仕源父女俩一外一内,将司马弘玩弄于股掌之间,司马弘至此是言听计从。王仕源原是南渡的琅琊王家,他从一接近皇帝便有觊觎皇位之心,随着王仕源的计划一步步成熟,把女儿嫁给皇帝,再除去吴乔、拉拢大臣,逼得皇帝孤掌难鸣,最后轻而易举地取而代之,这是王仕源的阴谋。
太后突然催促皇帝向大氏国提亲,此事实出王仕源所料,眼看皇帝要跟大氏国联姻得到支援,王仕源后悔莫及,急派人在那些北荒来的商人当中散布谣言,说太子是个白痴!。
谁料想,石济生也因耳闻中原皇帝疲软而觊觎中原的皇位,他早就想来插一脚了。只不过师出无名,只因石济生祖上秉承臣服中原的遗训,不能无故自食其言。就在石济生眼馋中原而又无计可施之时,中原竟派人前来提联姻之事,你说石济生能不高兴吗?但祖训中注明的是大公主和亲,珮瑾意属刘佐达,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