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第三天早膳后,芳菲还在太子妃的卧室里归整得不亦乐乎,疏桐则坐在案前思索着:太后娘娘要自己掌管好东宫,掌管不掌管的另当别论,且说过日子也必得熟悉生活环境的吧?疏桐想至此,派人去叫水寒来。水寒刚吃完早点,正跟总管宇文亮在给各处分派事务呢!宫女急急走来,给水寒鞠了一躬说:
“易女官,太子妃娘娘召见呢!”
“宇文总管,我们一起吧!”水寒听太子妃娘娘召见,招呼完宇文亮边接着吩咐跟上来听差遣的两个宫女,“你们两个把那块旧绸子拆下来,免太子妃娘娘瞧着不顺眼,换上新的,旧的留着添到哪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去。”那两个宫女回了声是,即刻跑去做了。
水寒和宇文亮一起来到凤仪宫,快步进到殿里,躬身问道:
“参见太子妃娘娘,你叫奴婢等来有何吩咐?”
疏桐望了一眼宇文亮,放下茶盏,说:
“本宫想叫你们带着本宫到各处去走走、瞧瞧,熟悉熟悉环境。”
水寒听了暗挑大指,太子妃真是雷厉风行之人,进宫来实打实才一天半,就这么急着管事了;宇文亮想:自己今后可要打起精神当差了。
“是!”水寒说着过去扶太子妃,芳菲拿着手帕赶出来了,她也来扶着太子妃,宇文亮跟在后头。
整个东宫跟阿公的皇宫的规模差不多,要一天两天走完是绝无可能的,疏桐说:
“先到内侍和宫女的馆舍去看看!”
水寒心想,太子妃一来就要去看内侍和宫女的馆舍,这说明太子妃是一个体恤下人的主子。这是水寒进宫这么多年来第一次遇到的主子,水寒和宇文亮对视一眼,会心地微微一笑。
来到一处地方,走进一个挺宽敞的庭院,庭院左右有两排馆舍,馆舍前各有一排高大的梧桐树。走进馆舍里,八个土炕分列两边,土炕上的被褥干干净净,折叠得整整齐齐的,有一种窗明几净之感。疏桐点点头,转身走出来,又再去内侍的馆舍看看,也是大同小异的布局。
他们一行人离开馆舍,疏桐边走边说:
“内侍和宫女每天要做的事情不少,他们吃的住的,不可太苛待了,这是做人之本。”
水寒和宇文亮心悦诚服地躬身说:
“奴婢谢过娘娘!谨遵太子妃娘娘教诲!”
接下来,他们每天走一处,半个月下来,也就走遍了。该改进的地方,该保留的地方,疏桐都一一做了交待。不到半个月,这个年轻的太子妃,给内侍和宫女的感觉是宽严有度,平易近人的。平易近人,也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善良,善良之人有时候也会被人暗算的,这是后话。
此后,水寒跟着太子妃到处巡视分派差事之前,必先向太子妃回禀前一天已完成的差事,再请示当天的差事。疏桐将每日的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芳菲不禁也对公主刮目相看,她一向认为公主只喜欢学医,对这些诸如家事之类的杂务是一窍不通的,谁知道公主竟也掌管得如此得心应手,芳菲感到甚是自豪。
疏桐带着一帮人,每天就这么走走看看,有一两回远远看到那俩小王子会在花园里一起玩,但总归是乔良娣先把她的娃子带回去,疏桐不管这些,因她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后来,有回遇见庾良娣独自带着司马麟在花园里玩,司马麟看到疏桐,却一路飞奔到疏桐跟前,他走路都还没利索,边跑边奶声奶气地喊:
“母妃!母妃!”
庾良娣跟在后面着急地叫:
“麟儿,别跑如此快,当心摔倒!”
疏桐快步迎上去,蹲下来扶着司马麟问:
“你叫什么名字呀,大王子?”
“我不叫大王子,我叫司马麟。”司马麟一脸正经地回答逗得众人都乐了。
“哦,司马麟,真好听。”疏桐称赞道。
“好听吗?是父王起的名。”司马麟一脸得意地说。
一个白痴还会起名字,疏桐又一次觉得意外,她也意外一个三四岁的娃子吐字这般清晰。。
“好听,你父王希望你能成为人中麒麟,你要好好读书识字。”疏桐也不知为何,不由得对司马麟喜欢起来。
“麟儿听母妃之话,好好读书。”司马麟听不懂何为人中麒麟,但他极是认真地回答疏桐,然后又问了一句,“麟儿能去找母妃玩吗?”
走上来的庾良娣跟太子妃请了安,听到儿子之话,甚感意外,也感到不安,但疏桐乐了:
“能,如何不能呢?母妃欢迎麟儿来!”
“谢母妃!”司马麟听了,兴奋地说。
此后,司马麟就常拉着他的母亲来找母妃玩,一看到母妃就要她抱,时间长了,疏桐更喜欢这娃子了。庾琼花见到太子妃总会躬身站在一边,态度极是恭敬,疏桐对她说:
“庾良娣,来到本宫这里,不用如此客气。”
“太子妃娘娘,尊卑有别,妾婢不能乱规矩。”庾良娣轻声说。相比之下,乔良娣就没有这么客气,她的娃子也不怎么跟疏桐亲近。乔良娣偶尔看到太子妃,匆匆道个万福,便带着娃子匆匆走了,如同怕遇到任何麻烦似的。
疏桐除了每天各处巡视一遭,就回来研读医书,加之之前所学,又再进行详细记录编撰,她的医学理论已是炉火纯青,缺的就是实践了。先不说实践,有医书作伴,疏桐的日子倒也过得充实无比。芳菲有时去跟水寒一起打理事务,有时帮公主查找资料,看公主如此闲适的状态,芳菲笑嘻嘻地说:
“公主在这书房里,真是如鱼遇水!”
疏桐听芳菲如此说,不觉莞尔。
时光荏苒,六月底的一日,太后派虞曦过来请太子妃到延寿宫去玩玩,疏桐正好巡视一圈回来,此时已是巳时了。疏桐匆忙换了衣服,坐上车辇,带着芳菲、秋萝和绿穗跟着虞曦去往延寿宫。从东宫到皇宫这段距离也不近,乘车辇需半个时辰,下辇步行至延寿宫,等在廊下的内侍和宫女看到虞女官回来了,内侍高声回禀:
“禀太后娘娘,太子妃娘娘到。”
太后正手持佛珠,坐在凭几上闭目念佛,凝烟静坐一旁陪着皇祖母。听到回话,太后睁开眼,乐呵呵地吩咐左右:
“快扶进来!仔细些!”
凝烟起身扶起皇祖母,灵动的双眸朝殿外张望。廊上的其他宫女赶紧下阶搀扶太子妃,太子妃进到殿中,殿中的祖孙俩正向殿门张望着。太子妃赶紧上前跪下给太后请安,芳菲、秋萝和绿穗也紧跟着跪下给太后磕头请安,太后乐呵呵地说:
“免了!免了!快扶太子妃起来。”
一个宫女过来扶太子妃起来,另一个托着茶盘,疏桐站起身双手端起茶盏奉给太后,太后乐呵呵地接过茶,抿了一口,递给身边的侍婢。
“来,过来坐皇祖母这边!”太后拉起太子妃的手,端详着孙媳妇,“嗯,不错,这段时间调理得甚好,东宫那起人没让哀家失望。”
疏桐被看得羞红脸,低下了头。
凝烟此刻方轻声说道:
“皇嫂安好!”
“看,皇祖母一高兴,竟把凝丫头给忘了,哈哈哈!”
凝烟搀着皇祖母,将头倚靠在皇祖母的手臂上,撒娇说:
“皇祖母有了皇嫂就不要我了。”
“看你胡说,你们两个都是皇祖母的心肝宝贝,”太后轻拍了下孙女的手,疼爱地说道,“你呀,不要光吃醋,得空多去东宫走走,陪陪你皇嫂。”
“是!”凝烟说着过去拉起太子妃的手,“皇嫂,哪天我去看你!”
“我随时恭迎公主来!”疏桐握着凝烟的手,微笑着说。
这时一个打扮跟虞曦差不多的女官领着一群内侍和宫女进来了,有的端着菜盘,有的提着食盒,原来是午膳时间到了,疏桐这才发现虞曦方才并没有跟进来。
芳菲赶紧过去帮忙,那个女官笑着对芳菲说:
“你就是太子妃娘娘身边的芳菲姑娘吧?我听虞曦说了,我叫吴鸾,跟虞曦一起服侍太后娘娘的。”
芳菲听了,赶紧向吴鸾福了福:
“奴婢芳菲请吴女官安好,日后还请吴女官多多教导。”
“你在东宫,多问水寒便是了,她懂得多。”吴鸾笑笑说。
“如今便是易女官带着奴婢做事的,她人好。”芳菲开心地说。
“对,做事情是得要有帮手才好的,有你加入,水寒也会轻松得多。”吴鸾说完便过去帮太后布膳,疏桐拿起小碗给太后盛汤,太后对疏桐说:
“太子妃坐着用膳便好,不要在皇祖母跟前站着,这样皇祖母也吃不好,这等事情且让他们做去!”
虞曦此时进来了,接过太后的话头说:
“对呀,太子妃娘娘请坐下用膳,此等事情由奴婢等来做!”
既如此,疏桐便依太后之话在太后左手侧坐下了,即便坐下来,她也不时起拿起专门用来夹菜的银筷子给太后和凝烟夹菜。虞曦和吴鸾注意到,但凡是太子妃夹的菜,太后竟都吃了,她俩甚感惊讶,不禁对视愕然,太后平时用膳是极挑的,可见太后对太子妃是有多偏爱。
在皇宫里是食不言寝不语的,她们祖孙三人慢慢地用着膳,疏桐留心着太后和凝烟几时用完膳,她便可跟着放下碗筷。可太后便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吃着,凝烟也是这般,虞曦和吴鸾作为奴婢,早已经揣摩透了主子们的心思,这一老二小的心思她们也猜到了,但这是奴婢不该管的,只要主子没起身,用多久都不能说。到最后,疏桐实在是没法了,拿起太后面前的小碗要帮皇祖母舀汤。太后按住碗说:
“不用,皇孙媳尽管用膳,让虞曦来舀便可。”
疏桐无奈说:
“臣孙媳早已用完了,这便来服侍皇祖母。”
太后听了跟凝烟相视一笑说:
“饭是要慢慢吃的,细嚼慢咽是民间的说法,皇家更是如此?皇祖母和凝丫头也的边用膳边等着皇孙媳呢!”
疏桐心想怪道呢!一餐饭用如此之久,原来我们是在等来等去的,多慈爱的老人家,多善解人意的小姑子!疏桐想到这,急忙说:
“臣孙媳让皇祖母久等了,该死,该死。”
“哎,不要说这不吉利之话,皇祖母今日高兴,有皇孙媳和孙女来陪皇祖母用膳,难得。既然我们都用膳完毕,那就撤去,我们坐着叙话。虞曦,”太后说着叫虞曦,“弄些消食的果脯解解腻,有些撑了。”
虞曦笑着说:
“看太后今日胃口好,消食果脯已然备下了。”
此时宫女摆上消食的果脯和热茶,疏桐起身将太后面前的茶奉到太后手上,太后笑微微地接过茶,抿一口放下茶盏,跟太子妃说:
“皇孙媳,喝完茶,等虞曦吃完饭,让她带你到皇后那边去坐坐,凝丫头就不去了。皇孙媳今儿多熟悉熟悉,往后你便要自个儿进宫来看我们了。”
疏桐听了,忙站起身来,轻声说:
“臣孙媳遵旨!”
“好!好!”太后说完就叫虞曦,“虞曦,你带太子妃到皇后那边去坐坐。”
虞曦躬身说:
“奴婢遵旨!”
“皇祖母,臣孙媳告退!”疏桐对太后躬身施礼,然后对凝烟说,“公主请随时来东宫玩。”
太后挥挥手说:
“去吧!去吧!”
凝烟起身目送太子妃,芳菲、秋萝和绿穗跟着太子妃躬身施礼告退,扶着太子妃往殿外走,虞曦跟着出来。
“易女官,太子妃娘娘召见呢!”
“宇文总管,我们一起吧!”水寒听太子妃娘娘召见,招呼完宇文亮边接着吩咐跟上来听差遣的两个宫女,“你们两个把那块旧绸子拆下来,免太子妃娘娘瞧着不顺眼,换上新的,旧的留着添到哪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去。”那两个宫女回了声是,即刻跑去做了。
水寒和宇文亮一起来到凤仪宫,快步进到殿里,躬身问道:
“参见太子妃娘娘,你叫奴婢等来有何吩咐?”
疏桐望了一眼宇文亮,放下茶盏,说:
“本宫想叫你们带着本宫到各处去走走、瞧瞧,熟悉熟悉环境。”
水寒听了暗挑大指,太子妃真是雷厉风行之人,进宫来实打实才一天半,就这么急着管事了;宇文亮想:自己今后可要打起精神当差了。
“是!”水寒说着过去扶太子妃,芳菲拿着手帕赶出来了,她也来扶着太子妃,宇文亮跟在后头。
整个东宫跟阿公的皇宫的规模差不多,要一天两天走完是绝无可能的,疏桐说:
“先到内侍和宫女的馆舍去看看!”
水寒心想,太子妃一来就要去看内侍和宫女的馆舍,这说明太子妃是一个体恤下人的主子。这是水寒进宫这么多年来第一次遇到的主子,水寒和宇文亮对视一眼,会心地微微一笑。
来到一处地方,走进一个挺宽敞的庭院,庭院左右有两排馆舍,馆舍前各有一排高大的梧桐树。走进馆舍里,八个土炕分列两边,土炕上的被褥干干净净,折叠得整整齐齐的,有一种窗明几净之感。疏桐点点头,转身走出来,又再去内侍的馆舍看看,也是大同小异的布局。
他们一行人离开馆舍,疏桐边走边说:
“内侍和宫女每天要做的事情不少,他们吃的住的,不可太苛待了,这是做人之本。”
水寒和宇文亮心悦诚服地躬身说:
“奴婢谢过娘娘!谨遵太子妃娘娘教诲!”
接下来,他们每天走一处,半个月下来,也就走遍了。该改进的地方,该保留的地方,疏桐都一一做了交待。不到半个月,这个年轻的太子妃,给内侍和宫女的感觉是宽严有度,平易近人的。平易近人,也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善良,善良之人有时候也会被人暗算的,这是后话。
此后,水寒跟着太子妃到处巡视分派差事之前,必先向太子妃回禀前一天已完成的差事,再请示当天的差事。疏桐将每日的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芳菲不禁也对公主刮目相看,她一向认为公主只喜欢学医,对这些诸如家事之类的杂务是一窍不通的,谁知道公主竟也掌管得如此得心应手,芳菲感到甚是自豪。
疏桐带着一帮人,每天就这么走走看看,有一两回远远看到那俩小王子会在花园里一起玩,但总归是乔良娣先把她的娃子带回去,疏桐不管这些,因她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后来,有回遇见庾良娣独自带着司马麟在花园里玩,司马麟看到疏桐,却一路飞奔到疏桐跟前,他走路都还没利索,边跑边奶声奶气地喊:
“母妃!母妃!”
庾良娣跟在后面着急地叫:
“麟儿,别跑如此快,当心摔倒!”
疏桐快步迎上去,蹲下来扶着司马麟问:
“你叫什么名字呀,大王子?”
“我不叫大王子,我叫司马麟。”司马麟一脸正经地回答逗得众人都乐了。
“哦,司马麟,真好听。”疏桐称赞道。
“好听吗?是父王起的名。”司马麟一脸得意地说。
一个白痴还会起名字,疏桐又一次觉得意外,她也意外一个三四岁的娃子吐字这般清晰。。
“好听,你父王希望你能成为人中麒麟,你要好好读书识字。”疏桐也不知为何,不由得对司马麟喜欢起来。
“麟儿听母妃之话,好好读书。”司马麟听不懂何为人中麒麟,但他极是认真地回答疏桐,然后又问了一句,“麟儿能去找母妃玩吗?”
走上来的庾良娣跟太子妃请了安,听到儿子之话,甚感意外,也感到不安,但疏桐乐了:
“能,如何不能呢?母妃欢迎麟儿来!”
“谢母妃!”司马麟听了,兴奋地说。
此后,司马麟就常拉着他的母亲来找母妃玩,一看到母妃就要她抱,时间长了,疏桐更喜欢这娃子了。庾琼花见到太子妃总会躬身站在一边,态度极是恭敬,疏桐对她说:
“庾良娣,来到本宫这里,不用如此客气。”
“太子妃娘娘,尊卑有别,妾婢不能乱规矩。”庾良娣轻声说。相比之下,乔良娣就没有这么客气,她的娃子也不怎么跟疏桐亲近。乔良娣偶尔看到太子妃,匆匆道个万福,便带着娃子匆匆走了,如同怕遇到任何麻烦似的。
疏桐除了每天各处巡视一遭,就回来研读医书,加之之前所学,又再进行详细记录编撰,她的医学理论已是炉火纯青,缺的就是实践了。先不说实践,有医书作伴,疏桐的日子倒也过得充实无比。芳菲有时去跟水寒一起打理事务,有时帮公主查找资料,看公主如此闲适的状态,芳菲笑嘻嘻地说:
“公主在这书房里,真是如鱼遇水!”
疏桐听芳菲如此说,不觉莞尔。
时光荏苒,六月底的一日,太后派虞曦过来请太子妃到延寿宫去玩玩,疏桐正好巡视一圈回来,此时已是巳时了。疏桐匆忙换了衣服,坐上车辇,带着芳菲、秋萝和绿穗跟着虞曦去往延寿宫。从东宫到皇宫这段距离也不近,乘车辇需半个时辰,下辇步行至延寿宫,等在廊下的内侍和宫女看到虞女官回来了,内侍高声回禀:
“禀太后娘娘,太子妃娘娘到。”
太后正手持佛珠,坐在凭几上闭目念佛,凝烟静坐一旁陪着皇祖母。听到回话,太后睁开眼,乐呵呵地吩咐左右:
“快扶进来!仔细些!”
凝烟起身扶起皇祖母,灵动的双眸朝殿外张望。廊上的其他宫女赶紧下阶搀扶太子妃,太子妃进到殿中,殿中的祖孙俩正向殿门张望着。太子妃赶紧上前跪下给太后请安,芳菲、秋萝和绿穗也紧跟着跪下给太后磕头请安,太后乐呵呵地说:
“免了!免了!快扶太子妃起来。”
一个宫女过来扶太子妃起来,另一个托着茶盘,疏桐站起身双手端起茶盏奉给太后,太后乐呵呵地接过茶,抿了一口,递给身边的侍婢。
“来,过来坐皇祖母这边!”太后拉起太子妃的手,端详着孙媳妇,“嗯,不错,这段时间调理得甚好,东宫那起人没让哀家失望。”
疏桐被看得羞红脸,低下了头。
凝烟此刻方轻声说道:
“皇嫂安好!”
“看,皇祖母一高兴,竟把凝丫头给忘了,哈哈哈!”
凝烟搀着皇祖母,将头倚靠在皇祖母的手臂上,撒娇说:
“皇祖母有了皇嫂就不要我了。”
“看你胡说,你们两个都是皇祖母的心肝宝贝,”太后轻拍了下孙女的手,疼爱地说道,“你呀,不要光吃醋,得空多去东宫走走,陪陪你皇嫂。”
“是!”凝烟说着过去拉起太子妃的手,“皇嫂,哪天我去看你!”
“我随时恭迎公主来!”疏桐握着凝烟的手,微笑着说。
这时一个打扮跟虞曦差不多的女官领着一群内侍和宫女进来了,有的端着菜盘,有的提着食盒,原来是午膳时间到了,疏桐这才发现虞曦方才并没有跟进来。
芳菲赶紧过去帮忙,那个女官笑着对芳菲说:
“你就是太子妃娘娘身边的芳菲姑娘吧?我听虞曦说了,我叫吴鸾,跟虞曦一起服侍太后娘娘的。”
芳菲听了,赶紧向吴鸾福了福:
“奴婢芳菲请吴女官安好,日后还请吴女官多多教导。”
“你在东宫,多问水寒便是了,她懂得多。”吴鸾笑笑说。
“如今便是易女官带着奴婢做事的,她人好。”芳菲开心地说。
“对,做事情是得要有帮手才好的,有你加入,水寒也会轻松得多。”吴鸾说完便过去帮太后布膳,疏桐拿起小碗给太后盛汤,太后对疏桐说:
“太子妃坐着用膳便好,不要在皇祖母跟前站着,这样皇祖母也吃不好,这等事情且让他们做去!”
虞曦此时进来了,接过太后的话头说:
“对呀,太子妃娘娘请坐下用膳,此等事情由奴婢等来做!”
既如此,疏桐便依太后之话在太后左手侧坐下了,即便坐下来,她也不时起拿起专门用来夹菜的银筷子给太后和凝烟夹菜。虞曦和吴鸾注意到,但凡是太子妃夹的菜,太后竟都吃了,她俩甚感惊讶,不禁对视愕然,太后平时用膳是极挑的,可见太后对太子妃是有多偏爱。
在皇宫里是食不言寝不语的,她们祖孙三人慢慢地用着膳,疏桐留心着太后和凝烟几时用完膳,她便可跟着放下碗筷。可太后便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吃着,凝烟也是这般,虞曦和吴鸾作为奴婢,早已经揣摩透了主子们的心思,这一老二小的心思她们也猜到了,但这是奴婢不该管的,只要主子没起身,用多久都不能说。到最后,疏桐实在是没法了,拿起太后面前的小碗要帮皇祖母舀汤。太后按住碗说:
“不用,皇孙媳尽管用膳,让虞曦来舀便可。”
疏桐无奈说:
“臣孙媳早已用完了,这便来服侍皇祖母。”
太后听了跟凝烟相视一笑说:
“饭是要慢慢吃的,细嚼慢咽是民间的说法,皇家更是如此?皇祖母和凝丫头也的边用膳边等着皇孙媳呢!”
疏桐心想怪道呢!一餐饭用如此之久,原来我们是在等来等去的,多慈爱的老人家,多善解人意的小姑子!疏桐想到这,急忙说:
“臣孙媳让皇祖母久等了,该死,该死。”
“哎,不要说这不吉利之话,皇祖母今日高兴,有皇孙媳和孙女来陪皇祖母用膳,难得。既然我们都用膳完毕,那就撤去,我们坐着叙话。虞曦,”太后说着叫虞曦,“弄些消食的果脯解解腻,有些撑了。”
虞曦笑着说:
“看太后今日胃口好,消食果脯已然备下了。”
此时宫女摆上消食的果脯和热茶,疏桐起身将太后面前的茶奉到太后手上,太后笑微微地接过茶,抿一口放下茶盏,跟太子妃说:
“皇孙媳,喝完茶,等虞曦吃完饭,让她带你到皇后那边去坐坐,凝丫头就不去了。皇孙媳今儿多熟悉熟悉,往后你便要自个儿进宫来看我们了。”
疏桐听了,忙站起身来,轻声说:
“臣孙媳遵旨!”
“好!好!”太后说完就叫虞曦,“虞曦,你带太子妃到皇后那边去坐坐。”
虞曦躬身说:
“奴婢遵旨!”
“皇祖母,臣孙媳告退!”疏桐对太后躬身施礼,然后对凝烟说,“公主请随时来东宫玩。”
太后挥挥手说:
“去吧!去吧!”
凝烟起身目送太子妃,芳菲、秋萝和绿穗跟着太子妃躬身施礼告退,扶着太子妃往殿外走,虞曦跟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