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虞曦记挂着王昭仪说午后会过来,这午后也没个确定所指,只千万别在太后和太子妃用膳时到来才好。
太后因早间气恼导致没有胃口,此时精神大好,也觉饿了。与太子妃同用午膳是太后之一大乐事,祖孙两个安静地用着午膳,在边上伺候的虞曦不时朝殿外张望,又怕被太后发现,便悄声叫个小宫女到廊下看着,一见到王昭仪便悄悄来报,小宫女领命去了。
太后与太子妃便在虞曦魂不守舍间用膳完毕了,王昭仪到底是没来,虞曦和吴鸾偷着乐了一回。午膳完毕,内侍和宫女撤去残席,太后和太子妃坐着喝茶,茶毕,原是虞曦张罗服侍太后午休的,此刻有太子妃在,虞曦便插不上手了。服侍太后午休,太子妃也回房小憩,至此,虞曦方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来,和吴鸾两个自是安心去用餐了。餐罢,虞曦和吴鸾原也要休憩片刻的,只因怕王昭仪要来,也确有诸多事情要做,她俩便指点着内侍和宫女各处装点。到太后午憩起身,太后的侄孙吴冕携夫人闵艾带着寿礼来给太后贺寿,这是第一对提前来给太后祝寿的。太后娘家孙辈且只有这个亲骨肉,太后向来视若心肝宝贝,让皇帝给个虚职,当个富贵闲人,享尽荣华,他们成亲才半年。太后此刻看到侄孙侄孙媳,甚是欣慰,也让他俩见过太子妃。
吴冕夫妇俩留下来陪太后和太子妃一同用晚膳,晚膳后吴冕辞别太后和太子妃自个儿回去,夫人闵艾留下来帮忙。王昭仪午后之晚间连个魂都没来过,看来这也是个不讲口齿之人,虞曦心想,但也庆幸她不来。
初五,皇亲国戚陆续来给太后祝寿了,他们经历了去年的场面,今年犹豫着到底来与不来,但是能不来吗?太后之寿诞谁敢不来?众人在泰安门门口碰面相约而来,至延寿宫门口,脚步凝重,心里犹在打鼓。
但廊下的内侍看到了,高声禀报:
“护国公来向太后娘娘贺寿!”
“颍国公来向太后娘娘贺寿!”
“纪皇叔来向太后娘娘贺寿!”
“……”
已然通报了,岂有不进之理,至多便是对着一截苦瓜脸俯首耳。众人低头进殿,匍匐跪地,口称祝词:
“祝太后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祝太后松龄长岁月,皤桃捧日三千岁!”
“祝太后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颜镛在一旁回礼,太后笑呵呵地接受皇亲国戚的跪拜并赐坐,皇亲国戚起身偷偷窥视时,太后竟是精神抖擞地坐在上面。看着太后脸上满布的笑容,这些皇亲国戚感到甚是纳闷,太后如何竟性情大变了?去年今日可不是如此模样的,太子而今也没回来呀?再偷眼四下一瞧,太后身边不还站着一个衣着华丽,端庄大方的外邦年轻女子吗?这些皇亲国戚恍然大悟,这个女子必是来自外邦的太子妃无疑。太后今年如此欢喜,也因有了太子妃来填补太后思念太子的空缺,这些皇亲国戚心中释然,也欣欣然坐下来跟太后叙旧家常了。
乾泰殿里,司马弘烦躁地踱着步,他本该一早到延寿宫去的,奈何心中惴惴。今岁,母后是继去岁委屈臣工,还是她自己退而委曲求全呢?他怕看到母后愁苦的神情,又怕见母后为儿子委屈她自己,因去年寿诞过后,太后对皇帝说:
“皇帝,明年若骏儿未回,哀家的生辰便不过了,哀家无谓自个儿不快导致众人不安。”
皇帝听了,额头直冒冷汗,自己因何软弱至此,身为一国之君,竟不能保全家人……
此时,王德胜匆匆走进来躬身说:
“启禀陛下,今年不同去年,有太子妃娘娘在跟前伺候,太后娘娘今年凤颜大悦,正跟前来祝寿的皇亲国戚叙旧呢!”
司马弘听了,两行热泪顿时滚下来:
“母后,你此则委屈自己,成全儿臣呀!”司马弘说着用袍袖擦擦眼睛,望天长舒一口气。王德胜见皇帝如此,自是不胜唏嘘,也跟着用袖口擦擦眼角。
“吩咐备辇,朕要去给母后祝寿。”过了片刻,司马弘对王德胜说,“对了,皇后和王昭仪到延寿宫没?”
“启禀陛下,皇后娘娘在延寿宫伺候着,昭仪娘娘还未到。”
“这个王昭仪!随她去吧,”司马弘语带不满,“她爱怎样便怎样!”
司马弘摆驾延寿宫,各位皇亲国戚在跟太后叙旧,闻报皇上驾到,全都出殿迎驾。司马弘进殿看到母亲一脸喜悦,那表情自然不是做出来的,司马弘打从心里高兴,他欣然躬身拱手给母亲祝寿:
“儿臣祝母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太后喜形于色地说:
“皇帝免礼!过来坐下说话!”
司马弘过去在太后左侧坐下,皇后起身向皇帝弘躬身施礼,司马弘高兴地摆摆手,皇后便在皇帝的下首坐下来。这时,一个十四五岁的妙龄女子低着头走过来,跪在地上给司马弘磕头:
“臣媳石疏桐叩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哦,这是自己的儿媳妇呐,这个儿媳妇嫁过来到现在,司马弘还是第一回见呢!司马弘赶紧说:
“太子妃免礼!快快起身!”
芳菲也赶紧过来跪下磕头:
“奴婢乃太子妃贴身侍婢芳菲,叩见陛下万岁!”
“免礼!扶太子妃起身!”司马弘和气地说。
芳菲扶起太子妃,疏桐起身仍旧回到太后身边站着。
这时凝烟和闵艾也过来跪下:
“儿臣(臣妇)参见父皇(陛下)!”
因闵艾来过宫里几回,皇帝认得她,因此司马弘一看是凝烟和闵艾,他便乐呵呵地说:
“是凝烟和闵艾呀,快起来!有你们陪着皇祖母,朕放心了,哈哈哈。”
凝烟和闵艾起身后过去跟太子妃站在一起,太后慈爱地看了她们一眼,司马弘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他是真放心了。他适才听闻太子妃起到替代太子的作用了,如今亲眼所见,他方知母后对这个太子妃是满意至极的。岂止母后满意,司马弘对这个儿媳妇也打从心眼里满意。
疏桐在皇帝刚进殿时也是心里一惊的,从进宫到如今,疏桐这是第一回看到皇帝的真容。这个皇帝公公还真是年轻,跟她的舅舅们差不多,但到底是比她舅舅少了一点戾气,看着便是一团和气的模样,且年轻时必定是极帅气的,因他脸上英气还在。
司马弘陪着母亲说了片刻话便先回去批阅奏折了,他今晚再来延寿宫为太后摆宴庆寿,众皇亲国戚也跟着皇帝告退。
接下来的五六天,疏桐、凝烟和闵艾每天就跟随在太后身边,就如同太子在时一般接待陆续到来的皇亲国戚和一帮老臣。终是获得这些皇亲国戚等老臣的一致好评:
“太后娘娘洪福无边,太子妃是个识大体的好皇孙媳!”太后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凝烟跟着疏桐一起招待这些来宾,两人站在一处就如同一对姊妹花,疏桐总觉凝烟倒不如第一次相见时亲热,总是有意无意地跟疏桐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王昭仪在场时,凝烟更是离疏桐较远。凝烟的这个奇怪的举动不独疏桐看出来,连芳菲也在过后抱怨:
“公主,你说这个高平公主是怎回事?才多早晚之事,竟跟公主变生分了?”
“凝烟不是势利之人,她许是有何苦衷吧!”疏桐淡淡地一句带过。
王芝芳在延寿宫时也专门注意凝烟的一举一动,她也看出凝烟刻意的做法,王芝芳心里暗自得意,你母女俩终究是逃不出本宫的手掌心。
当王芝芳看到疏桐的时,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极浓的醋意。这个番邦女子确实长得不错,但自己也不见得差在何处?凭何她却独占太子妃之位?且这个贱人嫁到中原来见不到丈夫,还愿意留在此处,她究竟有何图谋?不除掉这个女人,我儿还有机会吗?她毕竟是昭仪,疏桐还是向王昭仪行了礼:
“臣妾叩见昭仪娘娘!”
王昭仪皮笑肉不笑地说:
“哟,太子妃长得极是水灵,难怪太后喜欢,连本宫看了都喜欢。何时请太子妃到本宫的锦绣宫去坐坐。”
疏桐从容镇定、不卑不亢地说:
“臣妾得空定前往叩拜昭仪娘娘。”王芝芳听了笑笑,再不接口。
太后冷面看着,对疏桐说:
“皇孙媳,皇祖母乏了,陪皇祖母到御花园赏荷去。走,凝丫头、闵艾也一起去。”
凝烟闻声赶紧扶起皇祖母,疏桐对芳菲说:
“芳菲去取皇祖母的披肩来!”
芳菲应声去,王芝芳抬眼瞟了凝烟一眼,又从疏桐脸上掠过,凝烟装作没看见,疏桐根本没往王芝芳这边瞧,两人一起扶着太后往外走,闵艾扶着皇后跟上。王芝芳恨恨得咬紧牙关,狠毒的眼神转而落在戚夫人脸上,在心里发狠说:
“两个小贱人,且等着看本宫如何收拾你们!”
戚夫人看到王昭仪之目光,心中一阵发紧,她不知王昭仪又要如何发难,段贵嫔此时不知是有意无意,轻轻地握一下戚夫人的手,笑笑说:
“我等也跟太后到御花园逛逛去。”
戚夫人赶紧心虚地说:
“我等陪王昭仪一起。”
王芝芳冷哼一声,兀自向殿外走去,戚夫人稍一犹豫,方才举步。段贵嫔没留意到她身后独自站着的媳妇斑斓,段贵嫔顾自跟陈贵人走在一起,其他妃嫔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糜缦扶着班斓踽踽而行。
由延寿宫出来不远便是莲花池,因太后爱莲,所以皇帝特将延寿宫建在此处。听水寒说起这个莲花池,疏桐便心向往之,如今终可一饱眼福。御花园的这个莲花池,目测比东宫的那个大了足足三倍有余,满池红绿相映,令疏桐心旌摇荡。
众人簇拥着太后,对着满池荷花,指指点点,赞不绝口。惟王芝芳远远站着,冷眼旁观,颇有一股不与众人同流合污之势。
话说鹤汀岛上,九月初一起,流响每晚皆独上高楼,对一弯新月,遥祝皇祖母福寿康宁。天宝和人杰也不知如何才能为殿下解忧,唯有远远跟着。九月初九这日,卫梵在府中大摆筵宴,请流响过府,诸位将领作陪,卫母也在其中。卫梵举酒起身南望,朗声说:
“卫某知今日乃当今太后寿诞,我等借此遥祝太后凤体安康,福寿无疆!”
众人不防卫梵有此说辞,莫名其妙地纷纷跟着起身,举酒祝颂。卫母看到流响举杯望向卫梵,抑制眼中热泪,仰头一饮而尽。卫母心中无限感慨,到底是平头百姓自在,儿孙能承欢膝下。卫母想到这,也不由望了一眼儿子,卫梵注意到母亲的眼神,不敢对视,也学流响一饮而尽。
这一晚,流响辗转反侧,许久方朦胧入梦。梦中,在御花园的莲花池旁,皇祖母指着一池的映日莲花,对流响说:
“骏儿,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皇祖母愿骏儿如池中莲花,不蔓不枝,香名远播!”
太后因早间气恼导致没有胃口,此时精神大好,也觉饿了。与太子妃同用午膳是太后之一大乐事,祖孙两个安静地用着午膳,在边上伺候的虞曦不时朝殿外张望,又怕被太后发现,便悄声叫个小宫女到廊下看着,一见到王昭仪便悄悄来报,小宫女领命去了。
太后与太子妃便在虞曦魂不守舍间用膳完毕了,王昭仪到底是没来,虞曦和吴鸾偷着乐了一回。午膳完毕,内侍和宫女撤去残席,太后和太子妃坐着喝茶,茶毕,原是虞曦张罗服侍太后午休的,此刻有太子妃在,虞曦便插不上手了。服侍太后午休,太子妃也回房小憩,至此,虞曦方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来,和吴鸾两个自是安心去用餐了。餐罢,虞曦和吴鸾原也要休憩片刻的,只因怕王昭仪要来,也确有诸多事情要做,她俩便指点着内侍和宫女各处装点。到太后午憩起身,太后的侄孙吴冕携夫人闵艾带着寿礼来给太后贺寿,这是第一对提前来给太后祝寿的。太后娘家孙辈且只有这个亲骨肉,太后向来视若心肝宝贝,让皇帝给个虚职,当个富贵闲人,享尽荣华,他们成亲才半年。太后此刻看到侄孙侄孙媳,甚是欣慰,也让他俩见过太子妃。
吴冕夫妇俩留下来陪太后和太子妃一同用晚膳,晚膳后吴冕辞别太后和太子妃自个儿回去,夫人闵艾留下来帮忙。王昭仪午后之晚间连个魂都没来过,看来这也是个不讲口齿之人,虞曦心想,但也庆幸她不来。
初五,皇亲国戚陆续来给太后祝寿了,他们经历了去年的场面,今年犹豫着到底来与不来,但是能不来吗?太后之寿诞谁敢不来?众人在泰安门门口碰面相约而来,至延寿宫门口,脚步凝重,心里犹在打鼓。
但廊下的内侍看到了,高声禀报:
“护国公来向太后娘娘贺寿!”
“颍国公来向太后娘娘贺寿!”
“纪皇叔来向太后娘娘贺寿!”
“……”
已然通报了,岂有不进之理,至多便是对着一截苦瓜脸俯首耳。众人低头进殿,匍匐跪地,口称祝词:
“祝太后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祝太后松龄长岁月,皤桃捧日三千岁!”
“祝太后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颜镛在一旁回礼,太后笑呵呵地接受皇亲国戚的跪拜并赐坐,皇亲国戚起身偷偷窥视时,太后竟是精神抖擞地坐在上面。看着太后脸上满布的笑容,这些皇亲国戚感到甚是纳闷,太后如何竟性情大变了?去年今日可不是如此模样的,太子而今也没回来呀?再偷眼四下一瞧,太后身边不还站着一个衣着华丽,端庄大方的外邦年轻女子吗?这些皇亲国戚恍然大悟,这个女子必是来自外邦的太子妃无疑。太后今年如此欢喜,也因有了太子妃来填补太后思念太子的空缺,这些皇亲国戚心中释然,也欣欣然坐下来跟太后叙旧家常了。
乾泰殿里,司马弘烦躁地踱着步,他本该一早到延寿宫去的,奈何心中惴惴。今岁,母后是继去岁委屈臣工,还是她自己退而委曲求全呢?他怕看到母后愁苦的神情,又怕见母后为儿子委屈她自己,因去年寿诞过后,太后对皇帝说:
“皇帝,明年若骏儿未回,哀家的生辰便不过了,哀家无谓自个儿不快导致众人不安。”
皇帝听了,额头直冒冷汗,自己因何软弱至此,身为一国之君,竟不能保全家人……
此时,王德胜匆匆走进来躬身说:
“启禀陛下,今年不同去年,有太子妃娘娘在跟前伺候,太后娘娘今年凤颜大悦,正跟前来祝寿的皇亲国戚叙旧呢!”
司马弘听了,两行热泪顿时滚下来:
“母后,你此则委屈自己,成全儿臣呀!”司马弘说着用袍袖擦擦眼睛,望天长舒一口气。王德胜见皇帝如此,自是不胜唏嘘,也跟着用袖口擦擦眼角。
“吩咐备辇,朕要去给母后祝寿。”过了片刻,司马弘对王德胜说,“对了,皇后和王昭仪到延寿宫没?”
“启禀陛下,皇后娘娘在延寿宫伺候着,昭仪娘娘还未到。”
“这个王昭仪!随她去吧,”司马弘语带不满,“她爱怎样便怎样!”
司马弘摆驾延寿宫,各位皇亲国戚在跟太后叙旧,闻报皇上驾到,全都出殿迎驾。司马弘进殿看到母亲一脸喜悦,那表情自然不是做出来的,司马弘打从心里高兴,他欣然躬身拱手给母亲祝寿:
“儿臣祝母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太后喜形于色地说:
“皇帝免礼!过来坐下说话!”
司马弘过去在太后左侧坐下,皇后起身向皇帝弘躬身施礼,司马弘高兴地摆摆手,皇后便在皇帝的下首坐下来。这时,一个十四五岁的妙龄女子低着头走过来,跪在地上给司马弘磕头:
“臣媳石疏桐叩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哦,这是自己的儿媳妇呐,这个儿媳妇嫁过来到现在,司马弘还是第一回见呢!司马弘赶紧说:
“太子妃免礼!快快起身!”
芳菲也赶紧过来跪下磕头:
“奴婢乃太子妃贴身侍婢芳菲,叩见陛下万岁!”
“免礼!扶太子妃起身!”司马弘和气地说。
芳菲扶起太子妃,疏桐起身仍旧回到太后身边站着。
这时凝烟和闵艾也过来跪下:
“儿臣(臣妇)参见父皇(陛下)!”
因闵艾来过宫里几回,皇帝认得她,因此司马弘一看是凝烟和闵艾,他便乐呵呵地说:
“是凝烟和闵艾呀,快起来!有你们陪着皇祖母,朕放心了,哈哈哈。”
凝烟和闵艾起身后过去跟太子妃站在一起,太后慈爱地看了她们一眼,司马弘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他是真放心了。他适才听闻太子妃起到替代太子的作用了,如今亲眼所见,他方知母后对这个太子妃是满意至极的。岂止母后满意,司马弘对这个儿媳妇也打从心眼里满意。
疏桐在皇帝刚进殿时也是心里一惊的,从进宫到如今,疏桐这是第一回看到皇帝的真容。这个皇帝公公还真是年轻,跟她的舅舅们差不多,但到底是比她舅舅少了一点戾气,看着便是一团和气的模样,且年轻时必定是极帅气的,因他脸上英气还在。
司马弘陪着母亲说了片刻话便先回去批阅奏折了,他今晚再来延寿宫为太后摆宴庆寿,众皇亲国戚也跟着皇帝告退。
接下来的五六天,疏桐、凝烟和闵艾每天就跟随在太后身边,就如同太子在时一般接待陆续到来的皇亲国戚和一帮老臣。终是获得这些皇亲国戚等老臣的一致好评:
“太后娘娘洪福无边,太子妃是个识大体的好皇孙媳!”太后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凝烟跟着疏桐一起招待这些来宾,两人站在一处就如同一对姊妹花,疏桐总觉凝烟倒不如第一次相见时亲热,总是有意无意地跟疏桐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王昭仪在场时,凝烟更是离疏桐较远。凝烟的这个奇怪的举动不独疏桐看出来,连芳菲也在过后抱怨:
“公主,你说这个高平公主是怎回事?才多早晚之事,竟跟公主变生分了?”
“凝烟不是势利之人,她许是有何苦衷吧!”疏桐淡淡地一句带过。
王芝芳在延寿宫时也专门注意凝烟的一举一动,她也看出凝烟刻意的做法,王芝芳心里暗自得意,你母女俩终究是逃不出本宫的手掌心。
当王芝芳看到疏桐的时,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极浓的醋意。这个番邦女子确实长得不错,但自己也不见得差在何处?凭何她却独占太子妃之位?且这个贱人嫁到中原来见不到丈夫,还愿意留在此处,她究竟有何图谋?不除掉这个女人,我儿还有机会吗?她毕竟是昭仪,疏桐还是向王昭仪行了礼:
“臣妾叩见昭仪娘娘!”
王昭仪皮笑肉不笑地说:
“哟,太子妃长得极是水灵,难怪太后喜欢,连本宫看了都喜欢。何时请太子妃到本宫的锦绣宫去坐坐。”
疏桐从容镇定、不卑不亢地说:
“臣妾得空定前往叩拜昭仪娘娘。”王芝芳听了笑笑,再不接口。
太后冷面看着,对疏桐说:
“皇孙媳,皇祖母乏了,陪皇祖母到御花园赏荷去。走,凝丫头、闵艾也一起去。”
凝烟闻声赶紧扶起皇祖母,疏桐对芳菲说:
“芳菲去取皇祖母的披肩来!”
芳菲应声去,王芝芳抬眼瞟了凝烟一眼,又从疏桐脸上掠过,凝烟装作没看见,疏桐根本没往王芝芳这边瞧,两人一起扶着太后往外走,闵艾扶着皇后跟上。王芝芳恨恨得咬紧牙关,狠毒的眼神转而落在戚夫人脸上,在心里发狠说:
“两个小贱人,且等着看本宫如何收拾你们!”
戚夫人看到王昭仪之目光,心中一阵发紧,她不知王昭仪又要如何发难,段贵嫔此时不知是有意无意,轻轻地握一下戚夫人的手,笑笑说:
“我等也跟太后到御花园逛逛去。”
戚夫人赶紧心虚地说:
“我等陪王昭仪一起。”
王芝芳冷哼一声,兀自向殿外走去,戚夫人稍一犹豫,方才举步。段贵嫔没留意到她身后独自站着的媳妇斑斓,段贵嫔顾自跟陈贵人走在一起,其他妃嫔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糜缦扶着班斓踽踽而行。
由延寿宫出来不远便是莲花池,因太后爱莲,所以皇帝特将延寿宫建在此处。听水寒说起这个莲花池,疏桐便心向往之,如今终可一饱眼福。御花园的这个莲花池,目测比东宫的那个大了足足三倍有余,满池红绿相映,令疏桐心旌摇荡。
众人簇拥着太后,对着满池荷花,指指点点,赞不绝口。惟王芝芳远远站着,冷眼旁观,颇有一股不与众人同流合污之势。
话说鹤汀岛上,九月初一起,流响每晚皆独上高楼,对一弯新月,遥祝皇祖母福寿康宁。天宝和人杰也不知如何才能为殿下解忧,唯有远远跟着。九月初九这日,卫梵在府中大摆筵宴,请流响过府,诸位将领作陪,卫母也在其中。卫梵举酒起身南望,朗声说:
“卫某知今日乃当今太后寿诞,我等借此遥祝太后凤体安康,福寿无疆!”
众人不防卫梵有此说辞,莫名其妙地纷纷跟着起身,举酒祝颂。卫母看到流响举杯望向卫梵,抑制眼中热泪,仰头一饮而尽。卫母心中无限感慨,到底是平头百姓自在,儿孙能承欢膝下。卫母想到这,也不由望了一眼儿子,卫梵注意到母亲的眼神,不敢对视,也学流响一饮而尽。
这一晚,流响辗转反侧,许久方朦胧入梦。梦中,在御花园的莲花池旁,皇祖母指着一池的映日莲花,对流响说:
“骏儿,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皇祖母愿骏儿如池中莲花,不蔓不枝,香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