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熟悉的一幕。
如果辛睿没记错的话,在薪火计划的面试上,她就曾经被问过同样的问题。
那个时候的她头脑混沌,鹦鹉学舌似地说了一些连自己都并不相信的话。
之后,追悔莫及。
自那之后,这个问题始终纠缠着她,在无数个几乎要忘记的瞬间突然想起,她只好带着这个竖在头顶的问题继续生活、继续前进。
到了现在,似乎终于得到了一些答案。
“你知道程莉吗?”辛睿这样问。
沈知年摇头,“她是谁?”
辛睿说:“她也是万川的学生,是很多年前就毕业了的校友。她高中毕业的时候连大学学费都付不起,是班主任帮她申请了助学贷款,又借给她路费和生活费,她才没放弃读大学。”
“后来,她摸爬滚打闯了很多年,在一家金融公司做到了管理层,衣锦还乡,回到了万川,设立了‘薪火计划’。”
沈知年问:“为什么突然提到她?”
辛睿深呼吸一口气,第一次对别人说出心底最深的想法:
“我其实也并不确定,这样的想法能不能算成是理想,但我的确有一个很强烈的念头——我想成为像程莉那样的人——有能力帮自己,有余力帮别人。”
沈知年先是愣了愣,很快又展开笑颜,点头道:“好啊。”
“好什么好?”
“既然这是你的理想,那我一定会帮你去实现它。我相信你一定会实现它。”沈知年说,“这就是我的理想。”
请风吹过,露台外花树飘摇,沙沙作响,数不清的淡白色的花瓣随风飘过,如一场静谧幽香的雨。
沈知年与花树并肩,坐在花雨之中,额前的刘海随着风微微飘动,明澈的眼眸自始至终坚定地注视着她,如果大雨中岿然不动的灯塔,不分昼夜为她闪烁。
这就是我的理想。
他笃定的话语像久久不散的回声,一遍又一遍的在辛睿的耳旁重复、荡漾。
心脏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她不禁攥紧了藏在桌下的拳头,几乎忘记了呼吸。
沈知年抿了抿唇,又开口道:“辛睿,我……”
偏偏在这个时候,楼下传来了顾客的喊声:“老板在吗?我是来买书的。”
辛睿猛地深吸一口气,立马站了起来。
“有人买书,我下楼去看看。”
她逃也似地下了楼,只留给沈知年一个抓不住的残影。
沈知年的打了个哈欠,困倦地说完了后半句话:“我好困啊,先睡会儿……”
来买书的是附近一所初中的老师。
她计划在班级开设一个读书角,需要添置一批新书,但是经费有限,听说这儿有打折的二手书卖,便找了过来。
辛睿在书店帮忙干过活,了解卖书的流程,很快和她谈好了价格。
但毕竟是给初中生买的书,既不能太幼稚又不好太深奥,挑选书目是个大工程。辛睿帮她挑挑拣拣,花了半个多小时,才选好了30本书。
这位老师将书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开开心心地离开了。
店里也快到打烊时间了,辛睿将门外晒的书都收了回来,虚掩大门,将门口“营业中”的牌子翻到了背面。
等她忙完再回到二楼,刚刚走上露台,眼前的一幕却让她不由停下了脚步。
正是日落时分,天空漂浮着破碎的棉絮一般的云朵,晚霞将整片天幕染红了渐变的橙色,层层叠叠明暗交错。
沈知年以这满天晚霞为席,趴在桌上,沉沉地睡了过去。
他白皙的面庞此刻被染成了暖黄的色调,晚风仍时不时地吹过,裹挟着越来越多的落花,小小的星星似的花瓣落在他的头上、肩上和后背,又随着下一阵风再度飘走。
辛睿放慢了脚步,缓缓走到他的面前。
沈知年闭着眼睛,长而浓密的睫毛垂落,他在睡梦中仍扬着嘴角,带着甜蜜的笑意。
一片晚樱花瓣落在了他的眼角,辛睿下意识地抬起手,想为他拂去花瓣。
指尖距离花瓣只有一尺之距时,她突然身体一僵,停下了动作。
她现在……到底在干什么?
辛睿收回了想要触碰他的手,然后,用这只手捂住了自己的心脏。
咚咚,咚咚咚咚。
心跳声不会说谎,它们诚实地告诉她,此刻的自己有多么紧张,多么兴奋。
多么……欣喜。
春风不歇,经年日久,心如平镜,也终究荡起涟漪。
辛睿注视着沈知年,无奈而又坦诚地笑了起来。
·
沈知年一觉睡醒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
老爷子已经回来了,他听说辛睿帮她做了笔生意,颇为欣喜,将刚买的炸豆腐送给了他们。
然后毫不留情地打烊锁门,将他们两个赶了出去。
走在回家的路上,沈知年揉了揉依旧惺忪的眼睛,说:“不好意思啊,可能是病刚好,特别容易累,本来只想闭眼休息一会儿的,结果睡了这么长时间,错题也没整理完。”
辛睿并不在意,“无所谓,就算把你睡觉的时间都拿来整理,也是弄不完的。晚上回去再慢慢整理吧。”
“那个……”
“想说什么?别吞吞吐吐的。”
“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们还来这个书店吧。我挺喜欢这里的。”
“这个书店都快倒闭了,竟然还有人说喜欢这里。”
“快倒闭了?那可不行,我以后必须要常来才行。”
辛睿无奈地笑了笑,点头应道:“好,那就常来。”
沈知年突然走到她面前,盯着她的脸,聚精会神。
“看什么呢?”辛睿被他盯得快要脸红了,不自然地咳了两声,侧过头去。
沈知年说:“我发现从店里出来后,你就心情很好的样子,脸上一直都带着笑。怎么回事?我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好事吗?”
辛睿立马收敛了笑容,抬头看天,躲避他的目光,“没有啊?我的表情和平常没有什么区别吧。”
沈知年将她一眼识破,“不对,要是真没什么,你这个时候早就白我一眼了,一定有问题。”
辛睿加快了脚步,越过他直往前走,“我忘了,晚上要去姨妈店里帮忙。我先走一步。”
“你竟然也有逃跑的时候?不行,你今天非得告诉我不可。”沈知年撒开腿追了过去。
·
夏天的到来就和高考一样,尽管你很早之前就知道它即将来临,但当它真的到来时,却依然觉得,它来得实在太快。
高考前三天,万川中学的高三学生结束了全部课程,全体放假回家,只等待最后的审判。
沈知年时隔三个月第一次睡到自然醒,醒来后看了眼手表,却才刚过7点,他躺回去想再睡一会儿,不争气的生物钟却让他睡意全无,只好悻悻地从床上起来。
洗漱后,他想去厨房找点吃的,刚刚打开冰箱门,沈爸爸就风一样地窜了过来。
沈爸爸殷勤地说:“儿子,饿了吗?爸爸给你做早饭,你想吃西式的还是中式的啊?先煎个鸡蛋给你垫垫肚子吧?你想吃全熟的蛋还是溏心蛋啊?”
沈知年被亲爸突如其来的热情吓了一跳,愣了会儿才说:“都行,吃什么都行。”
他倒了杯水坐到餐桌边,椅子还没捂热,亲妈突然端着一杯热牛奶坐到了他的旁边。
沈婧神神秘秘地掏出一个手链,说:“快,儿子,把手伸出来。这是你妈我特地去文昌庙求来的十八籽手串,这可是大师开过光的,一定能保佑你高考顺利,绝不复读。”
沈知年皱了眉头,“妈,你不是一直说这些东西是封建迷信吗?你怎么现在也开始搞这套了?”
“那你说我有什么办法?你就这个智商,我除了搞点封建迷信安慰安慰自己,还能怎么办?”沈婧强行给他戴上了手链,“我可警告你啊,不管你这次是考个大专还是大学,还是终于想通了愿意出国,你都不准再复读了。明年家里要是有两个高三生,我可别活了!”
“哎呀,不要在这个时候说些不吉利的话。呸呸呸。”沈爸爸将蒸好的点心端上桌,将老婆拉到了一边,回头又握着儿子的手,语重心长地说:
“年年啊,你不要有压力,好好考,放心考,正常发挥就可以啦,爸爸相信你的,你用功了这么久,会有回报的。”
“你们不相信我也没关系。”沈知年抽出被亲爹握得出汗的手,说,“你们只要正常点就行了。”
楼上响起脚步声,沈见岁倚着二楼栏杆朝下喊:
“喂,辛睿打电话来了。”
如果辛睿没记错的话,在薪火计划的面试上,她就曾经被问过同样的问题。
那个时候的她头脑混沌,鹦鹉学舌似地说了一些连自己都并不相信的话。
之后,追悔莫及。
自那之后,这个问题始终纠缠着她,在无数个几乎要忘记的瞬间突然想起,她只好带着这个竖在头顶的问题继续生活、继续前进。
到了现在,似乎终于得到了一些答案。
“你知道程莉吗?”辛睿这样问。
沈知年摇头,“她是谁?”
辛睿说:“她也是万川的学生,是很多年前就毕业了的校友。她高中毕业的时候连大学学费都付不起,是班主任帮她申请了助学贷款,又借给她路费和生活费,她才没放弃读大学。”
“后来,她摸爬滚打闯了很多年,在一家金融公司做到了管理层,衣锦还乡,回到了万川,设立了‘薪火计划’。”
沈知年问:“为什么突然提到她?”
辛睿深呼吸一口气,第一次对别人说出心底最深的想法:
“我其实也并不确定,这样的想法能不能算成是理想,但我的确有一个很强烈的念头——我想成为像程莉那样的人——有能力帮自己,有余力帮别人。”
沈知年先是愣了愣,很快又展开笑颜,点头道:“好啊。”
“好什么好?”
“既然这是你的理想,那我一定会帮你去实现它。我相信你一定会实现它。”沈知年说,“这就是我的理想。”
请风吹过,露台外花树飘摇,沙沙作响,数不清的淡白色的花瓣随风飘过,如一场静谧幽香的雨。
沈知年与花树并肩,坐在花雨之中,额前的刘海随着风微微飘动,明澈的眼眸自始至终坚定地注视着她,如果大雨中岿然不动的灯塔,不分昼夜为她闪烁。
这就是我的理想。
他笃定的话语像久久不散的回声,一遍又一遍的在辛睿的耳旁重复、荡漾。
心脏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她不禁攥紧了藏在桌下的拳头,几乎忘记了呼吸。
沈知年抿了抿唇,又开口道:“辛睿,我……”
偏偏在这个时候,楼下传来了顾客的喊声:“老板在吗?我是来买书的。”
辛睿猛地深吸一口气,立马站了起来。
“有人买书,我下楼去看看。”
她逃也似地下了楼,只留给沈知年一个抓不住的残影。
沈知年的打了个哈欠,困倦地说完了后半句话:“我好困啊,先睡会儿……”
来买书的是附近一所初中的老师。
她计划在班级开设一个读书角,需要添置一批新书,但是经费有限,听说这儿有打折的二手书卖,便找了过来。
辛睿在书店帮忙干过活,了解卖书的流程,很快和她谈好了价格。
但毕竟是给初中生买的书,既不能太幼稚又不好太深奥,挑选书目是个大工程。辛睿帮她挑挑拣拣,花了半个多小时,才选好了30本书。
这位老师将书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开开心心地离开了。
店里也快到打烊时间了,辛睿将门外晒的书都收了回来,虚掩大门,将门口“营业中”的牌子翻到了背面。
等她忙完再回到二楼,刚刚走上露台,眼前的一幕却让她不由停下了脚步。
正是日落时分,天空漂浮着破碎的棉絮一般的云朵,晚霞将整片天幕染红了渐变的橙色,层层叠叠明暗交错。
沈知年以这满天晚霞为席,趴在桌上,沉沉地睡了过去。
他白皙的面庞此刻被染成了暖黄的色调,晚风仍时不时地吹过,裹挟着越来越多的落花,小小的星星似的花瓣落在他的头上、肩上和后背,又随着下一阵风再度飘走。
辛睿放慢了脚步,缓缓走到他的面前。
沈知年闭着眼睛,长而浓密的睫毛垂落,他在睡梦中仍扬着嘴角,带着甜蜜的笑意。
一片晚樱花瓣落在了他的眼角,辛睿下意识地抬起手,想为他拂去花瓣。
指尖距离花瓣只有一尺之距时,她突然身体一僵,停下了动作。
她现在……到底在干什么?
辛睿收回了想要触碰他的手,然后,用这只手捂住了自己的心脏。
咚咚,咚咚咚咚。
心跳声不会说谎,它们诚实地告诉她,此刻的自己有多么紧张,多么兴奋。
多么……欣喜。
春风不歇,经年日久,心如平镜,也终究荡起涟漪。
辛睿注视着沈知年,无奈而又坦诚地笑了起来。
·
沈知年一觉睡醒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
老爷子已经回来了,他听说辛睿帮她做了笔生意,颇为欣喜,将刚买的炸豆腐送给了他们。
然后毫不留情地打烊锁门,将他们两个赶了出去。
走在回家的路上,沈知年揉了揉依旧惺忪的眼睛,说:“不好意思啊,可能是病刚好,特别容易累,本来只想闭眼休息一会儿的,结果睡了这么长时间,错题也没整理完。”
辛睿并不在意,“无所谓,就算把你睡觉的时间都拿来整理,也是弄不完的。晚上回去再慢慢整理吧。”
“那个……”
“想说什么?别吞吞吐吐的。”
“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们还来这个书店吧。我挺喜欢这里的。”
“这个书店都快倒闭了,竟然还有人说喜欢这里。”
“快倒闭了?那可不行,我以后必须要常来才行。”
辛睿无奈地笑了笑,点头应道:“好,那就常来。”
沈知年突然走到她面前,盯着她的脸,聚精会神。
“看什么呢?”辛睿被他盯得快要脸红了,不自然地咳了两声,侧过头去。
沈知年说:“我发现从店里出来后,你就心情很好的样子,脸上一直都带着笑。怎么回事?我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好事吗?”
辛睿立马收敛了笑容,抬头看天,躲避他的目光,“没有啊?我的表情和平常没有什么区别吧。”
沈知年将她一眼识破,“不对,要是真没什么,你这个时候早就白我一眼了,一定有问题。”
辛睿加快了脚步,越过他直往前走,“我忘了,晚上要去姨妈店里帮忙。我先走一步。”
“你竟然也有逃跑的时候?不行,你今天非得告诉我不可。”沈知年撒开腿追了过去。
·
夏天的到来就和高考一样,尽管你很早之前就知道它即将来临,但当它真的到来时,却依然觉得,它来得实在太快。
高考前三天,万川中学的高三学生结束了全部课程,全体放假回家,只等待最后的审判。
沈知年时隔三个月第一次睡到自然醒,醒来后看了眼手表,却才刚过7点,他躺回去想再睡一会儿,不争气的生物钟却让他睡意全无,只好悻悻地从床上起来。
洗漱后,他想去厨房找点吃的,刚刚打开冰箱门,沈爸爸就风一样地窜了过来。
沈爸爸殷勤地说:“儿子,饿了吗?爸爸给你做早饭,你想吃西式的还是中式的啊?先煎个鸡蛋给你垫垫肚子吧?你想吃全熟的蛋还是溏心蛋啊?”
沈知年被亲爸突如其来的热情吓了一跳,愣了会儿才说:“都行,吃什么都行。”
他倒了杯水坐到餐桌边,椅子还没捂热,亲妈突然端着一杯热牛奶坐到了他的旁边。
沈婧神神秘秘地掏出一个手链,说:“快,儿子,把手伸出来。这是你妈我特地去文昌庙求来的十八籽手串,这可是大师开过光的,一定能保佑你高考顺利,绝不复读。”
沈知年皱了眉头,“妈,你不是一直说这些东西是封建迷信吗?你怎么现在也开始搞这套了?”
“那你说我有什么办法?你就这个智商,我除了搞点封建迷信安慰安慰自己,还能怎么办?”沈婧强行给他戴上了手链,“我可警告你啊,不管你这次是考个大专还是大学,还是终于想通了愿意出国,你都不准再复读了。明年家里要是有两个高三生,我可别活了!”
“哎呀,不要在这个时候说些不吉利的话。呸呸呸。”沈爸爸将蒸好的点心端上桌,将老婆拉到了一边,回头又握着儿子的手,语重心长地说:
“年年啊,你不要有压力,好好考,放心考,正常发挥就可以啦,爸爸相信你的,你用功了这么久,会有回报的。”
“你们不相信我也没关系。”沈知年抽出被亲爹握得出汗的手,说,“你们只要正常点就行了。”
楼上响起脚步声,沈见岁倚着二楼栏杆朝下喊:
“喂,辛睿打电话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