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现在不在府中。”
疆定王府门口,队列挤满了一整条街道,阿阳站在门前,用眼神再次确认自己从王府侍卫口中听到的话没有听错,他看向身侧随行的官兵。
“我们之前明明有传消息过来,说了差不多此时就会到达,王爷怎会不在?”
王府侍卫轮廓深邃,面容带着浓郁的北荒特点,他轻轻地瞟了一眼队伍,脚下不动分毫,“王爷公务繁忙,许是没有看到吧。”
这赈灾的消息在出发前就已经往北边发过来了,没看到?阿阳挑眉,总觉不是那么回事。
“那我们……”
话没说完,王府侍卫硬邦邦地打断,“在王爷回来之前,还请各位在此处等候。”
“我们手中可是陛下旨意,还有国师亲派巫师,怎容你们如此怠慢!”一个士兵气不过,撸起袖子要上前抓住对方的衣领,可还差一步时,王府侍卫抬起手中的刀挡在身前,抵住士兵的胸口,他凝聚的视线锐利,吓的士兵向后小退一步。
“这里是疆定王府,还请各位自重。”
“好了。”阿阳开口,拦住又要重新发作的士兵,“这主人不在家,哪有硬闯的道理,此行我们是过来赈灾的,与其空等,不如抓紧时间支起粥棚。”他看向王府侍卫,“在外面摆济粥棚应该不需要疆定王的许可吧。”
王府侍卫这次直接看都不看阿阳一眼,只从喉咙里敷衍地“嗯”了一声。
“……”
面部肌肉抖动,哼笑一声,阿阳转身指挥队伍分开行动,为方便能第一时间观察到到疆定王回府,他留在一个离王府不远的粥棚。
搭砖、支棚、起火、架锅,烧水、放米,盖盖,前往北荒的路上,一连串的动作士兵在路途中就已经修习熟练,不到半个时辰,混着米香的热气抵着锅盖发出“噗噗”的声响,等到声音变小时,阿阳揭开锅盖,白色滚烫蒸腾的雾气之下,一锅浓粥色如白雪,粥依旧在沸腾,气泡通过粘稠的质地被压成小小一个,刚出表面就破了开来,他找来瓢杵在锅子的中间,手放开,瓢立而不倒。
很好。
阿阳心满意足地敲敲锅子,“施粥了,施粥了,大家不用着急,有需要粥的可以拿着碗到旁边……”抬起头,笑容顿时凝固在脸上。
干爽的风通畅无碍,吹拂过面,凉爽了阿阳脸上的汗珠。
没有端着碗的急切,也没有排成长列的队伍,甚至在粥棚的几步开外的距离,一圈全是空的,所有被米香吸引而来的百姓通通站在远处,脚和眼神呈相反的方向,仿佛有道悬崖跨在他们与粥棚之间。
眼前的画面与想象差距太大,他没忍住,疑惑地“哈”出声来。
阿阳眨眨眼,方才专心准备粥食未曾怎么留意,现在想来,从那时起身边确实除了士兵以外并无他人,通常来说,等待救济的灾民根本不会有耐心等到食物做好,他看了看士兵们同样尴尬的神情,他们是负责维持秩序的,现在杵在原地就像个毫无用处的泥塑。
“各位,粥已经做好,可以直接过来吃的,不用钱。”
再一次申明同样陷入沉默之中。
米粥的味道极具诱惑力,百姓的脸上的渴求显而易见,他们盯着锅,即便看不见里面的东西,仍不禁地反复吞咽口水,可依旧没有人踏出一步。阿阳拿出准备的碗,盛地满满的,白腻的颜色从瓢中倾泻,周围的目光更是直地呆愣。
他端着粥向前走两步,“这粥是朝廷……”
“站住!”一个男人呵停阿阳的脚步,目光狠厉,饿地蜡黄的皮肤被纤薄的肌肉撑起,透着几分阴寒的怒意,“不要过来,我们是不会上当的,你们别想害我们!”
什么东西?阿阳瞪大眼睛,不明白对方在说些什么。
“我们是朝廷派来赈灾的,这些粥食都是专门为你们带过来的。”
“谁信啊!”这次出声的是一个妇人,声音既尖锐又沙哑,仿佛走在砂砾石路上,“明明一直任由我们自生自灭,现在却说什么赈灾?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动乱之后出现,真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打着什么心思!”
饥饿模糊了妇人的年龄,她的怀里还有个同样瘦弱的男孩,看着不过三四岁的模样,闭着眼,像是熟睡,可他的眉间却是紧蹙着,脸颊和唇,一个红地如胭一个白地起皮。
顾不上妇人的话,阿阳看到孩子胸膛的起伏幅度异常,“他是生病了吗?”
“别过来!”妇人尖叫起来,收紧双臂,男孩难受地哼了两声,没有醒来。
“假惺惺的当什么好人?我是不会相信你们的!”
持碗的手收紧,指尖发青,阿阳半张着嘴,一时却什么话也说不出。
一双双目光向他咆哮,合着形成一道无形的墙,压着他的脚步沉重,难以向前,他终于明白进城后一直困扰自己的违和感从何而来,即便寻常人家出嫁,也有不少人凑热闹围观,而这浩浩汤汤的队伍进城,一路却无人靠近,那些百姓看似木然地待在远处,实际是有意地在避开他们。
事实上,在马车时,他从未与任何一位北荒人有过正面的目光接触。
“不是这样的,你们误会了。”左思右想,阿阳干脆自己喝了一口白粥,“你们看,什么事都没有,方才我煮粥的时候大家?看在眼里,我根本没有机会动手脚。”
许是束缚地太紧,男孩迷迷糊糊地半睁开眼,黯淡的瞳孔像被一层浓雾笼罩,“娘,我想喝水……水……”
“这里有水!”示意官兵端上一碗清水,阿阳再让人去找大夫过来,“孩子病重不是小事,你们不肯吃东西,至少让孩子喝点水吧。”
刚抬脚,耳边一道破空的轻声逼近,阿阳堪堪转过头,就听见脑袋里“砰”地一声重音,好像有人贴着他的耳朵敲鼓,于此同时,额头尖辣地疼。
扔石头的人技术不错,又准又大力。阿阳下意识地眯眼,手一晃,两个碗掉在地上摔成碎片,米白的粥与水混成着尘土变成古怪的颜色,在它们旁边,有个指头大小的石头,坑洼不平的表面上沾着点点猩红。
“拿着你们的东西离开!”
“我们就是饿死也不会吃你们的东西!”
一个石头后面是更多的石头,噼噼啪啪地,阿阳抬起手,宽大的袖子挡住脸,像雨水打在伞面的声响。
“放肆!快住手!”
随行官兵惊呼上前,护着阿阳回到粥棚,“巫师大人,你流血了!”
闭着一边的眼睛,细细的湿意顺着从额头流进眼角,阿阳扯过递上的布压在伤口,细密的痛猛然加剧,如针扎般一下下挑动神经。头顶的包还在隐隐作痛,又添新伤,他无奈长叹,也不知这脑袋今日是得罪谁了。
这边阿阳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周围的官兵倒是被那道红色点了把心火,从百姓刚开始用怀疑的目光看他们时就已然不悦的心,瞬时就炸裂开来。长刀出鞘,声音刺耳,刀尖指着那些手中还抓着石头的百姓。
“竟敢攻击朝廷官员,你们怕是不要命了吧!”
“老子风餐露宿十天十夜,合着狼心当狗肺,你们不吃?我们还不乐意给!”
见刀光寒冽,百姓愈发激动,眼眶到眼眸,从里到外红了个遍,手里的石头停下,却也没放开,“动手啊!你们不是本来就是来杀我们的吗!来啊!”
“北荒也是成国的,凭什么我们要受到你们的虐待,凭什么!”
一边久受压迫终触底爆发,一边行路疲惫,满心善意还惨遭曲解,两种声音交叠在一起,谁也没有在听对方在说什么,这连争吵也谈不上,只是单纯的发泄而已。
炊烟没了,火熄了,锅也盖上了,竞争似的,一声更比一声高,喊地阿阳脑袋越来越疼,他喊了几声,单薄的劝阻全都如石沉大海。
“唉……”太阳穴突突地跳地厉害,他粗糙地擦了擦眼角,把染红的布扔回给随行官兵。
“巫师大人,你要做什么?”
拨开官兵,阿阳重新回到双方的中间,脚下还未站定,余光里,一个石子又直直飞来,他苦笑不已,“我的脸上是有靶子吗?”怎么见到就扔东西。
抬手侧头,石子略过耳廓,完美地落进掌心,他原地转身,双脚旋起一片黄土,手臂从后向前启动,同来时的方向一致,石头离手,更快更直,“啪!”一层薄灰溅起,石头牢牢钉进土墙中,而站在土墙前,离石头左右不超过一掌距离的一个男人,瞪大着眼,贴着墙滑坐到地上。
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就在转瞬之间,就连官兵们也被吓了一跳。
阿阳扫视愣住的百姓和官兵,“全部给我……”
“全部给我停下!”
颀长挺拔的身姿自带坚毅的气韵,不着铠甲也足够引人注目,但无论是谁,第一眼都会落到那一头对他年龄来说过于提前的华发,阳光下,一缕缕地折出金的银的光。男人长着那种很适合武将的容貌,骨相深邃立体,眉骨高耸,显得眼窝更加深陷,轻飘飘的一眼,无人能无视其中的英威,这副模样,无论是成国还是北疆血统,都显得特别。
百姓见人,纷纷下跪,“见过疆定王。”粥棚里的官兵也跟着行礼。
“白重参见疆定王。”阿阳行礼。
疆定王走到方才阿阳站立的地方,地上的白粥已然没有了热度,他拿起一块比较大的碗碎片,里面还剩了一层浅浅的粥水,在惊呼中,他就着瓷片的裂口,把里面的残余吞入腹中。
他又去粥棚里舀了一碗新粥,同样喝了一口再送到那位妇人的手中,“吃吧。”
“……”
向前呵斥阿阳的百姓第一个走了出来,紧接着越来越多人跟着去到粥棚前,安静中,一条长队很快就排列开来,此时,阿阳叫来的大夫也赶了过来,疆定王让现在凡有不适的百姓,皆可免费看病抓药。
一切如拨云见日般轻巧自然,官兵派粥,百姓领粥,井然有序,刚才的混乱对峙似从不曾存在。
粥棚不止这处,这样的情况也不会只有这里发生,疆定王准备去下个地方处理,阿阳赶着跑到对方身前,“疆定王,我是巫天院特派的巫师,此番一是为了护送赈灾之物,二是想找机会与王爷就京都的事情商议一二,不知王爷可否空出些许时间……”
“不能。”
“……”回答太过干脆,阿阳不由语塞。
疆定王冷冷地收回目光,“巫师今日辛苦了,本王已经派人准备好驿馆以供休息,北荒艰苦,等处理好头上的伤,无事就早些回京吧。”说完,从阿阳的身边经过离开。
难以置信地,阿阳目光跟随疆定王的背影直至再看不到,他摊开手,“哈?”
不远处的随行官兵小跑过来,他把阿阳与疆定王的短短的交谈看在眼里,“巫师大人不要见怪,是我之前忘了说,疆定王忌讳巫术,向来不喜巫人,如今北荒之内,有明令不许实施巫术。”
低头瞧自己一身独一份的灰蓝袍子,阿阳干笑一声,难怪,什么样将军,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兵。
回驿馆的路上,不到几里的路,阿阳每走两步就叹一口气,“我觉得你可能要想别的办法了。”
“怎么了?”空中响起鬼差白的声音。
“疆定王的态度你也看到了,他甚至连王府都不愿意让我进去。”来到北汗的这一整天,他感觉自己就像只人见人厌的害虫,“逐客令都下了,摆明着不想和我多说一句。”
“你之前不是说,疆定王开朗热情,很好相处的吗?你确定你说的和我见的是同一个人?”简直就是冰与火的差别。
鬼差白沉默了好一会,才自言自语似的地喃喃,“别说你,我差点也没认出他来……”
“你说什么?”这两句话声音太小,阿阳听不清楚。
“不用担心,你把准备好的东西送过去就好。”
晚上,疆定王府,书房内灯火通明,一个护卫敲门进入,“王爷,白日的巫师说有要事找你。”
“不见,让他回去。”回答干脆,伏案的脑袋抬也不抬。
门关上,半刻之后,门又被推开。
护卫:“王爷,巫师说事关陛下,必须要与王爷商量。”
笔尖停顿半瞬,又重新移动,“我这山长水远的,京都的事插不上手,你让他回去吧。”
门关上,一刻后,一阵喧嚣由远及近,疆定王抬头,书房门被撞开,如飞地,从夜色中闪进一道灰蓝色的身影。
“大胆巫师!”王府护卫紧随其后,手中的刀纷纷出了鞘,“竟胆敢硬闯王府,你有何图谋?”
“我只是想见王爷一面。”
疆定王打量着直面数把利刃仍不畏行礼的男子,板正的身体即使是垂头也不显卑微,光洁的额头处,泛红显眼的伤口细短,或许是从门口闯入之路颇为曲折,肩部仍在轻微地上下起伏,令人在意的是他突兀地提着一个红棕色的糕点盒,手抓地很紧。
王府护卫自不可能就因这一句话放过阿阳,正当他们再次质问,疆定王开口制止,“你们先下去吧。”
书房门重新关闭。
“多谢王爷。”没有尖锐相对,阿阳长舒一声。书案之后,疆定王神情莫测,尽管让他留下来,可也目光算不上友好,到底是行军练武之人,眼神锐利地很,被直直地盯着,阿阳不很自在。
似乎观察够了,疆定王低头继续处理公务,“有事快说。”
“我本无意打扰王爷,只是京都情况特殊,实在是万般无奈才出此下策。”
“我自知无法强求王爷做不愿之事,一切全凭王爷心意,无论是何结果,我都不会再来打扰你。”将糕点盒放在桌子最边缘的地方,阿阳退回门口,“这是我的一点诚意,特意从京都带来的,望王爷笑纳。”
“什么意思?”
停笔皱眉,几句话说得疆定王是一头雾水。
“东西既已送到,我便不再打扰了,若王爷有了决断,白重在驿馆随时恭迎。”
疆定王准备细问,阿阳匆匆行礼,也不等他应答,自己打开门就跑了出去,人影瞬间消失。疆定王转头瞧那个留在桌上的糕点盒。
离开王府,一路被王府侍卫“贴心”地送回驿馆,刚关上门,黄符连串地从阿阳衣袖里涌出,有意识似的整齐地贴附到房间的墙上,他打了一个响指,置于桌上的香顶端红亮,一缕烟跟着袅袅升起,在他身后,鬼差白现身,两人一前一后地坐落桌旁。
想起方才王爷的眼神,八成是把他当成了疯子,阿阳忧愁地叹了好几声气,“话说的好听是诚意,王爷看了里面东西不会以为我在拿他取乐,气得连夜提刀过来吧?”
“就算来,砍的也是你。”鬼差白一脸风轻云淡,“你放心,就凭你我这两年的交情,到时我带着你,保证你往生之路通畅。”
顿时,阿阳想把这香给掐了。
这个北行过程中,最令他担心的并不是如何见到疆定王,也不是如何让疆定王相信他的请求,而是那盒糕点。
在离京前的晚上,刚醒来就看到鬼差白摆了一盒糕点出来,他几番确认,还是不太能接受这是对方特意为说服疆定王准备的礼物,朴素无华的木盒子,简单平凡的糕点,实在是过于……想了老半天,他只想到了“简陋”二字。
“要不还是挑些贵重的东西吧?”
鬼差白摇头,“这个就足够了。”
糕点盒子被打开,疆定王怔怔地看着里面,瞳孔放大,整个木盒里只有一碟,碟子上只有一种糕点,他小心翼翼地控制自己,可手还是止不住地微颤。
经过十日的奔波,糕点早没有刚做出时的完整,有的裂开,有的软塌,大量的酥皮和芝麻散在碟子上。甜腻的油香弥漫开来,温柔地包裹着疆定王,轻而易举地就破开了他自认为对过去的淡然,自从那件事之后,他再没吃过,或者说,是自己有意地避开了这随处可见的糕点。
他从怀里取出一物,是一块方形的玉佩,一面“春”,一面“雪”,贴身放了这么些年,哪怕是玉石中的最细微的纹路他都铭记于心。
十年前离开京都时,他向陛下要了两物,第一个极为罕见的面蛊,他用了之后得到了如今的容貌,第二个就是这块玉佩。
“呵……哈……”
指节用力地发青,玉佩咯着掌心生疼,几轮呼吸,疆定王终于定下思绪,湿润的目光重新坚定。碟子压着一封信,他全都取了出来,这封信应就是那个巫师要说的事情。
“嗯?”
视线刚移开,心念忽然一动,疆定王又看回空空如也的盒中,这个深度怎么……
木盒翻转过来,他把木盒的四面八方重新观察一遍,里面的碎屑掉在身上也不在意,伸手探进盒中,指节在盒底敲了两下。
“空空!”声音短促带着明显的回荡,他眉间褶皱愈深,果然有问题。
一手抓住盒子边缘用于固定,一手扣着盒子的底部,疆定王手下加力,咔啦一声,木盒的底层裂开一道缝。
他眯起眼睛,窄狭的幽色中,一角白纸从黑暗中探出。
赈灾物资交接完毕,驿馆门口,回程的马车已然待命。
阿阳说,“看来这次你猜错了。”
“……”
一脚刚踏上马车,身后马蹄阵阵,骏马之上,疆定王雄姿英发。
回到驿馆的房间里,屏退所有人,疆定王开门见山,“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知麻饼的,但毕竟事关陛下,你送的礼物也合心意,尽管荒谬,但我愿意相信你一次。”
“处理好赈灾和筹集人手的事后,我会尽快赶到京都。”
“谢王爷!”阿阳欣喜。
“你出发之前,我还有件事想问你。”
“王爷但说无妨。”
“昨日你第一次进王府,是怎么一路找到我的书房?”
疆定王府里面的一屋一室,全是按照京都一座已不存在的宅邸建造的,而那个宅邸曾属于成国最后一任御史大臣。
疆定王府门口,队列挤满了一整条街道,阿阳站在门前,用眼神再次确认自己从王府侍卫口中听到的话没有听错,他看向身侧随行的官兵。
“我们之前明明有传消息过来,说了差不多此时就会到达,王爷怎会不在?”
王府侍卫轮廓深邃,面容带着浓郁的北荒特点,他轻轻地瞟了一眼队伍,脚下不动分毫,“王爷公务繁忙,许是没有看到吧。”
这赈灾的消息在出发前就已经往北边发过来了,没看到?阿阳挑眉,总觉不是那么回事。
“那我们……”
话没说完,王府侍卫硬邦邦地打断,“在王爷回来之前,还请各位在此处等候。”
“我们手中可是陛下旨意,还有国师亲派巫师,怎容你们如此怠慢!”一个士兵气不过,撸起袖子要上前抓住对方的衣领,可还差一步时,王府侍卫抬起手中的刀挡在身前,抵住士兵的胸口,他凝聚的视线锐利,吓的士兵向后小退一步。
“这里是疆定王府,还请各位自重。”
“好了。”阿阳开口,拦住又要重新发作的士兵,“这主人不在家,哪有硬闯的道理,此行我们是过来赈灾的,与其空等,不如抓紧时间支起粥棚。”他看向王府侍卫,“在外面摆济粥棚应该不需要疆定王的许可吧。”
王府侍卫这次直接看都不看阿阳一眼,只从喉咙里敷衍地“嗯”了一声。
“……”
面部肌肉抖动,哼笑一声,阿阳转身指挥队伍分开行动,为方便能第一时间观察到到疆定王回府,他留在一个离王府不远的粥棚。
搭砖、支棚、起火、架锅,烧水、放米,盖盖,前往北荒的路上,一连串的动作士兵在路途中就已经修习熟练,不到半个时辰,混着米香的热气抵着锅盖发出“噗噗”的声响,等到声音变小时,阿阳揭开锅盖,白色滚烫蒸腾的雾气之下,一锅浓粥色如白雪,粥依旧在沸腾,气泡通过粘稠的质地被压成小小一个,刚出表面就破了开来,他找来瓢杵在锅子的中间,手放开,瓢立而不倒。
很好。
阿阳心满意足地敲敲锅子,“施粥了,施粥了,大家不用着急,有需要粥的可以拿着碗到旁边……”抬起头,笑容顿时凝固在脸上。
干爽的风通畅无碍,吹拂过面,凉爽了阿阳脸上的汗珠。
没有端着碗的急切,也没有排成长列的队伍,甚至在粥棚的几步开外的距离,一圈全是空的,所有被米香吸引而来的百姓通通站在远处,脚和眼神呈相反的方向,仿佛有道悬崖跨在他们与粥棚之间。
眼前的画面与想象差距太大,他没忍住,疑惑地“哈”出声来。
阿阳眨眨眼,方才专心准备粥食未曾怎么留意,现在想来,从那时起身边确实除了士兵以外并无他人,通常来说,等待救济的灾民根本不会有耐心等到食物做好,他看了看士兵们同样尴尬的神情,他们是负责维持秩序的,现在杵在原地就像个毫无用处的泥塑。
“各位,粥已经做好,可以直接过来吃的,不用钱。”
再一次申明同样陷入沉默之中。
米粥的味道极具诱惑力,百姓的脸上的渴求显而易见,他们盯着锅,即便看不见里面的东西,仍不禁地反复吞咽口水,可依旧没有人踏出一步。阿阳拿出准备的碗,盛地满满的,白腻的颜色从瓢中倾泻,周围的目光更是直地呆愣。
他端着粥向前走两步,“这粥是朝廷……”
“站住!”一个男人呵停阿阳的脚步,目光狠厉,饿地蜡黄的皮肤被纤薄的肌肉撑起,透着几分阴寒的怒意,“不要过来,我们是不会上当的,你们别想害我们!”
什么东西?阿阳瞪大眼睛,不明白对方在说些什么。
“我们是朝廷派来赈灾的,这些粥食都是专门为你们带过来的。”
“谁信啊!”这次出声的是一个妇人,声音既尖锐又沙哑,仿佛走在砂砾石路上,“明明一直任由我们自生自灭,现在却说什么赈灾?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动乱之后出现,真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打着什么心思!”
饥饿模糊了妇人的年龄,她的怀里还有个同样瘦弱的男孩,看着不过三四岁的模样,闭着眼,像是熟睡,可他的眉间却是紧蹙着,脸颊和唇,一个红地如胭一个白地起皮。
顾不上妇人的话,阿阳看到孩子胸膛的起伏幅度异常,“他是生病了吗?”
“别过来!”妇人尖叫起来,收紧双臂,男孩难受地哼了两声,没有醒来。
“假惺惺的当什么好人?我是不会相信你们的!”
持碗的手收紧,指尖发青,阿阳半张着嘴,一时却什么话也说不出。
一双双目光向他咆哮,合着形成一道无形的墙,压着他的脚步沉重,难以向前,他终于明白进城后一直困扰自己的违和感从何而来,即便寻常人家出嫁,也有不少人凑热闹围观,而这浩浩汤汤的队伍进城,一路却无人靠近,那些百姓看似木然地待在远处,实际是有意地在避开他们。
事实上,在马车时,他从未与任何一位北荒人有过正面的目光接触。
“不是这样的,你们误会了。”左思右想,阿阳干脆自己喝了一口白粥,“你们看,什么事都没有,方才我煮粥的时候大家?看在眼里,我根本没有机会动手脚。”
许是束缚地太紧,男孩迷迷糊糊地半睁开眼,黯淡的瞳孔像被一层浓雾笼罩,“娘,我想喝水……水……”
“这里有水!”示意官兵端上一碗清水,阿阳再让人去找大夫过来,“孩子病重不是小事,你们不肯吃东西,至少让孩子喝点水吧。”
刚抬脚,耳边一道破空的轻声逼近,阿阳堪堪转过头,就听见脑袋里“砰”地一声重音,好像有人贴着他的耳朵敲鼓,于此同时,额头尖辣地疼。
扔石头的人技术不错,又准又大力。阿阳下意识地眯眼,手一晃,两个碗掉在地上摔成碎片,米白的粥与水混成着尘土变成古怪的颜色,在它们旁边,有个指头大小的石头,坑洼不平的表面上沾着点点猩红。
“拿着你们的东西离开!”
“我们就是饿死也不会吃你们的东西!”
一个石头后面是更多的石头,噼噼啪啪地,阿阳抬起手,宽大的袖子挡住脸,像雨水打在伞面的声响。
“放肆!快住手!”
随行官兵惊呼上前,护着阿阳回到粥棚,“巫师大人,你流血了!”
闭着一边的眼睛,细细的湿意顺着从额头流进眼角,阿阳扯过递上的布压在伤口,细密的痛猛然加剧,如针扎般一下下挑动神经。头顶的包还在隐隐作痛,又添新伤,他无奈长叹,也不知这脑袋今日是得罪谁了。
这边阿阳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周围的官兵倒是被那道红色点了把心火,从百姓刚开始用怀疑的目光看他们时就已然不悦的心,瞬时就炸裂开来。长刀出鞘,声音刺耳,刀尖指着那些手中还抓着石头的百姓。
“竟敢攻击朝廷官员,你们怕是不要命了吧!”
“老子风餐露宿十天十夜,合着狼心当狗肺,你们不吃?我们还不乐意给!”
见刀光寒冽,百姓愈发激动,眼眶到眼眸,从里到外红了个遍,手里的石头停下,却也没放开,“动手啊!你们不是本来就是来杀我们的吗!来啊!”
“北荒也是成国的,凭什么我们要受到你们的虐待,凭什么!”
一边久受压迫终触底爆发,一边行路疲惫,满心善意还惨遭曲解,两种声音交叠在一起,谁也没有在听对方在说什么,这连争吵也谈不上,只是单纯的发泄而已。
炊烟没了,火熄了,锅也盖上了,竞争似的,一声更比一声高,喊地阿阳脑袋越来越疼,他喊了几声,单薄的劝阻全都如石沉大海。
“唉……”太阳穴突突地跳地厉害,他粗糙地擦了擦眼角,把染红的布扔回给随行官兵。
“巫师大人,你要做什么?”
拨开官兵,阿阳重新回到双方的中间,脚下还未站定,余光里,一个石子又直直飞来,他苦笑不已,“我的脸上是有靶子吗?”怎么见到就扔东西。
抬手侧头,石子略过耳廓,完美地落进掌心,他原地转身,双脚旋起一片黄土,手臂从后向前启动,同来时的方向一致,石头离手,更快更直,“啪!”一层薄灰溅起,石头牢牢钉进土墙中,而站在土墙前,离石头左右不超过一掌距离的一个男人,瞪大着眼,贴着墙滑坐到地上。
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就在转瞬之间,就连官兵们也被吓了一跳。
阿阳扫视愣住的百姓和官兵,“全部给我……”
“全部给我停下!”
颀长挺拔的身姿自带坚毅的气韵,不着铠甲也足够引人注目,但无论是谁,第一眼都会落到那一头对他年龄来说过于提前的华发,阳光下,一缕缕地折出金的银的光。男人长着那种很适合武将的容貌,骨相深邃立体,眉骨高耸,显得眼窝更加深陷,轻飘飘的一眼,无人能无视其中的英威,这副模样,无论是成国还是北疆血统,都显得特别。
百姓见人,纷纷下跪,“见过疆定王。”粥棚里的官兵也跟着行礼。
“白重参见疆定王。”阿阳行礼。
疆定王走到方才阿阳站立的地方,地上的白粥已然没有了热度,他拿起一块比较大的碗碎片,里面还剩了一层浅浅的粥水,在惊呼中,他就着瓷片的裂口,把里面的残余吞入腹中。
他又去粥棚里舀了一碗新粥,同样喝了一口再送到那位妇人的手中,“吃吧。”
“……”
向前呵斥阿阳的百姓第一个走了出来,紧接着越来越多人跟着去到粥棚前,安静中,一条长队很快就排列开来,此时,阿阳叫来的大夫也赶了过来,疆定王让现在凡有不适的百姓,皆可免费看病抓药。
一切如拨云见日般轻巧自然,官兵派粥,百姓领粥,井然有序,刚才的混乱对峙似从不曾存在。
粥棚不止这处,这样的情况也不会只有这里发生,疆定王准备去下个地方处理,阿阳赶着跑到对方身前,“疆定王,我是巫天院特派的巫师,此番一是为了护送赈灾之物,二是想找机会与王爷就京都的事情商议一二,不知王爷可否空出些许时间……”
“不能。”
“……”回答太过干脆,阿阳不由语塞。
疆定王冷冷地收回目光,“巫师今日辛苦了,本王已经派人准备好驿馆以供休息,北荒艰苦,等处理好头上的伤,无事就早些回京吧。”说完,从阿阳的身边经过离开。
难以置信地,阿阳目光跟随疆定王的背影直至再看不到,他摊开手,“哈?”
不远处的随行官兵小跑过来,他把阿阳与疆定王的短短的交谈看在眼里,“巫师大人不要见怪,是我之前忘了说,疆定王忌讳巫术,向来不喜巫人,如今北荒之内,有明令不许实施巫术。”
低头瞧自己一身独一份的灰蓝袍子,阿阳干笑一声,难怪,什么样将军,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兵。
回驿馆的路上,不到几里的路,阿阳每走两步就叹一口气,“我觉得你可能要想别的办法了。”
“怎么了?”空中响起鬼差白的声音。
“疆定王的态度你也看到了,他甚至连王府都不愿意让我进去。”来到北汗的这一整天,他感觉自己就像只人见人厌的害虫,“逐客令都下了,摆明着不想和我多说一句。”
“你之前不是说,疆定王开朗热情,很好相处的吗?你确定你说的和我见的是同一个人?”简直就是冰与火的差别。
鬼差白沉默了好一会,才自言自语似的地喃喃,“别说你,我差点也没认出他来……”
“你说什么?”这两句话声音太小,阿阳听不清楚。
“不用担心,你把准备好的东西送过去就好。”
晚上,疆定王府,书房内灯火通明,一个护卫敲门进入,“王爷,白日的巫师说有要事找你。”
“不见,让他回去。”回答干脆,伏案的脑袋抬也不抬。
门关上,半刻之后,门又被推开。
护卫:“王爷,巫师说事关陛下,必须要与王爷商量。”
笔尖停顿半瞬,又重新移动,“我这山长水远的,京都的事插不上手,你让他回去吧。”
门关上,一刻后,一阵喧嚣由远及近,疆定王抬头,书房门被撞开,如飞地,从夜色中闪进一道灰蓝色的身影。
“大胆巫师!”王府护卫紧随其后,手中的刀纷纷出了鞘,“竟胆敢硬闯王府,你有何图谋?”
“我只是想见王爷一面。”
疆定王打量着直面数把利刃仍不畏行礼的男子,板正的身体即使是垂头也不显卑微,光洁的额头处,泛红显眼的伤口细短,或许是从门口闯入之路颇为曲折,肩部仍在轻微地上下起伏,令人在意的是他突兀地提着一个红棕色的糕点盒,手抓地很紧。
王府护卫自不可能就因这一句话放过阿阳,正当他们再次质问,疆定王开口制止,“你们先下去吧。”
书房门重新关闭。
“多谢王爷。”没有尖锐相对,阿阳长舒一声。书案之后,疆定王神情莫测,尽管让他留下来,可也目光算不上友好,到底是行军练武之人,眼神锐利地很,被直直地盯着,阿阳不很自在。
似乎观察够了,疆定王低头继续处理公务,“有事快说。”
“我本无意打扰王爷,只是京都情况特殊,实在是万般无奈才出此下策。”
“我自知无法强求王爷做不愿之事,一切全凭王爷心意,无论是何结果,我都不会再来打扰你。”将糕点盒放在桌子最边缘的地方,阿阳退回门口,“这是我的一点诚意,特意从京都带来的,望王爷笑纳。”
“什么意思?”
停笔皱眉,几句话说得疆定王是一头雾水。
“东西既已送到,我便不再打扰了,若王爷有了决断,白重在驿馆随时恭迎。”
疆定王准备细问,阿阳匆匆行礼,也不等他应答,自己打开门就跑了出去,人影瞬间消失。疆定王转头瞧那个留在桌上的糕点盒。
离开王府,一路被王府侍卫“贴心”地送回驿馆,刚关上门,黄符连串地从阿阳衣袖里涌出,有意识似的整齐地贴附到房间的墙上,他打了一个响指,置于桌上的香顶端红亮,一缕烟跟着袅袅升起,在他身后,鬼差白现身,两人一前一后地坐落桌旁。
想起方才王爷的眼神,八成是把他当成了疯子,阿阳忧愁地叹了好几声气,“话说的好听是诚意,王爷看了里面东西不会以为我在拿他取乐,气得连夜提刀过来吧?”
“就算来,砍的也是你。”鬼差白一脸风轻云淡,“你放心,就凭你我这两年的交情,到时我带着你,保证你往生之路通畅。”
顿时,阿阳想把这香给掐了。
这个北行过程中,最令他担心的并不是如何见到疆定王,也不是如何让疆定王相信他的请求,而是那盒糕点。
在离京前的晚上,刚醒来就看到鬼差白摆了一盒糕点出来,他几番确认,还是不太能接受这是对方特意为说服疆定王准备的礼物,朴素无华的木盒子,简单平凡的糕点,实在是过于……想了老半天,他只想到了“简陋”二字。
“要不还是挑些贵重的东西吧?”
鬼差白摇头,“这个就足够了。”
糕点盒子被打开,疆定王怔怔地看着里面,瞳孔放大,整个木盒里只有一碟,碟子上只有一种糕点,他小心翼翼地控制自己,可手还是止不住地微颤。
经过十日的奔波,糕点早没有刚做出时的完整,有的裂开,有的软塌,大量的酥皮和芝麻散在碟子上。甜腻的油香弥漫开来,温柔地包裹着疆定王,轻而易举地就破开了他自认为对过去的淡然,自从那件事之后,他再没吃过,或者说,是自己有意地避开了这随处可见的糕点。
他从怀里取出一物,是一块方形的玉佩,一面“春”,一面“雪”,贴身放了这么些年,哪怕是玉石中的最细微的纹路他都铭记于心。
十年前离开京都时,他向陛下要了两物,第一个极为罕见的面蛊,他用了之后得到了如今的容貌,第二个就是这块玉佩。
“呵……哈……”
指节用力地发青,玉佩咯着掌心生疼,几轮呼吸,疆定王终于定下思绪,湿润的目光重新坚定。碟子压着一封信,他全都取了出来,这封信应就是那个巫师要说的事情。
“嗯?”
视线刚移开,心念忽然一动,疆定王又看回空空如也的盒中,这个深度怎么……
木盒翻转过来,他把木盒的四面八方重新观察一遍,里面的碎屑掉在身上也不在意,伸手探进盒中,指节在盒底敲了两下。
“空空!”声音短促带着明显的回荡,他眉间褶皱愈深,果然有问题。
一手抓住盒子边缘用于固定,一手扣着盒子的底部,疆定王手下加力,咔啦一声,木盒的底层裂开一道缝。
他眯起眼睛,窄狭的幽色中,一角白纸从黑暗中探出。
赈灾物资交接完毕,驿馆门口,回程的马车已然待命。
阿阳说,“看来这次你猜错了。”
“……”
一脚刚踏上马车,身后马蹄阵阵,骏马之上,疆定王雄姿英发。
回到驿馆的房间里,屏退所有人,疆定王开门见山,“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知麻饼的,但毕竟事关陛下,你送的礼物也合心意,尽管荒谬,但我愿意相信你一次。”
“处理好赈灾和筹集人手的事后,我会尽快赶到京都。”
“谢王爷!”阿阳欣喜。
“你出发之前,我还有件事想问你。”
“王爷但说无妨。”
“昨日你第一次进王府,是怎么一路找到我的书房?”
疆定王府里面的一屋一室,全是按照京都一座已不存在的宅邸建造的,而那个宅邸曾属于成国最后一任御史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