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恩慢悠悠喝完茶,道:“叶修撰是否在为今日早朝两江总督傅岩一事担忧?”
叶鸿修闻言微微蹙眉,半是惊讶半是讥讽道:“阁下果真消息灵通。”
“财可通神,亦可通人。”索恩笑意盈盈,日光透过明瓦洒在他身上,仿佛在追逐他的轮廓,“叶修撰不必担心,亦无须让叶八疏远三皇子。”
叶鸿修忍不住问:“何解?”
叶云满也掩不住满面好奇,眨巴眼睛看他。
“叶修撰觉得幕后之人是谁呢?”索恩反问。
叶鸿修垂眸沉思了会,方答:“我直觉是太子,但不知他为何要这么做。”
索恩将自走钟零件收起,让叶云满找出一块大宁地图摆在圆桌上;又用圆形齿轮当做太子势力,螺帽当做二皇子势力,螺钉当做三皇子的。
“在下也猜测是太子,不过太子是借力打力,真正的目的并非在于两江。”金发青年将齿轮放在之江省图上,娓娓道来,“今日早朝左都御史康无仲参两江总督傅岩不肯借调官粮给受灾的东南两省,其目的并不是要将傅岩落马。”
叶云满自主动手将剩余省份填满,问道:“傅岩是三皇子也就是陈首辅的人,经此一事必会停职待查,想来代理一职应是由之江巡抚兼掉了。太子得利,嗯……但你为何会说这是借力打力?”
索恩瞅瞅俩叶家好奇宝宝,略显神秘地笑:“你们只知其一而未知其二。傅岩能坐稳两江总督、掌一省军政民生,必然实力雄厚。江淮沿海、之江和东南二省都沿海,唯有两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之江是‘五山三水二分地’、东南闽南又多崇山与异族。两江与之江同样富庶,但傅岩为什么不肯借?自然是因为朝廷没明旨下发,之江不借,他也不借。”
两片叶都陷入沉思,片刻后叶云满捅捅叶鸿修腰眼,鬼鬼祟祟地问:“大哥你这一月都在御书房当差管理文书笔墨,你有见皇帝发明旨或者诏令吗?”
叶鸿修认真回想了一下,摇头:“没有,内阁也无票拟上奏。”
“所有人都以为东南二省有存粮,所以认为不必调粮,结果东南二省的布政使都去借粮了……”叶云满眯起眼,“有意思,这就很有意思了。”
叶鸿修瞥了眼并无势力说明的东南二省版图,蹙眉:“那这些粮是被谁贪了呢?”
索恩笑了:“自然是当地豪绅与官员互相勾结、侵吞了官粮。东南二省豪绅与宗族势力强横,即使是当地官府与受封镇海将军的李家都需顾忌其锋芒。陈首辅五月份提的‘换稻为茶’为何不放在两江和之江推行,而是先在东南二省试点?因为他知道这其中有隐患之处,太子一党也看出,所以推来推去便落在了谁都管不到的东南二省。”
说着他瞟了眼叶云满,眼中流露出谨慎,似在担心她会突然跳起来:“我的船队常年逡巡在闽海,与当地居民互为通商。他们知道我喜收茶叶和丝绸,两省布政使接下‘换稻为茶’后立马开始实施。东南二省重男轻女之风甚重,妇女大多都要早起摸黑去丘陵采摘茶叶,因此豪绅们对‘换稻为茶’也是乐见其成。”
果然如他所料,叶云满的脸逐渐变绿。叶鸿修察觉到妹妹的变化,伸手将她捞入怀中安抚。这回,叶云满没推开他。
“坏就坏在士绅乐见其成上,是吗?”叶鸿修一边安抚叶云满,一边轻声问道。
“是。”索恩也不忌讳,点头,“他们急于求成,才有了后来民变之事。而两江和之江压着不肯借粮,亦是在隔岸观火,等着东南两省闹起来,可坐收渔翁之利。”
听到这叶鸿修不由冷笑起来:“可惜陛下已发明旨调粮,他们的计划注定落空。”
索恩再次摇头:“所以说叶修撰你太过年轻。”
叶鸿修听了也不恼,反而郑重求问:“请问为何如此一说?”
“傅岩能做到两江总督,必有资本与自保后手。”索恩又瞟了眼叶云满,“两位可曾听过,‘养寇自重’一说?”
“未曾。”
“听过。”
异口同声。两片叶对视一眼,叶云满讪笑一下,扭过头,
索恩苦笑:“所以说叶修撰你还是太年轻——只要傅岩接到停职待查的圣旨,不出三日江淮沿岸就会有‘倭寇’作祟的邸报。一旦战事起,两江这粮仍是调不成。”
“不仅调不成,傅岩还会官复原职,奉命去剿倭。”叶云满讽刺道,“至于这倭寇是真是假,谁还会去管呢。”
叶鸿修听得怒气上行,俊秀的脸涨得通红:“就为了揽权索粮……置治下百姓性命于不顾?!”
“对于政客而言,百姓死亡多少只不过是个轻飘飘的数字。”叶云满止不住地冷笑。
索恩轻飘飘的声音跟了过来:“之江巡抚虽还没有这本事,但想来亦会推辞不借粮。东南二省起民变是迟早的事,这两省的巡抚……怕是危险了。”
叶云满忍不住问道:“这就是太子的真正目的?把东南二省巡抚耙下来,换自己的人顶上去?”
索恩抬手将齿轮和螺钉扭向东南二省:“傅岩不肯借粮是有私心,但策动左都御史上书的太子才是真正用心险恶。陛下已答应我五年后设闽南三城开埠,介时商船往来或集民抗倭,无论哪种情况都大有油水可捞。陈首辅提‘换稻为茶’一开始也是为的这目的,却慢了太子一步。”
“这件事情到最后,只会是傅岩依旧稳坐两江总督、东南两省巡抚革职待办的局面。太子拉傅岩下水不过是顺手,真正目的是要将两省巡抚换成自己人。粤东巡抚我不可惜,我只可惜闽海巡抚。”
叶鸿修听出门道,忽地双眼精亮,恳切问道:“可有用得到我之处?”
“嗯?”叶云满皱眉,抬手打他,“大哥你凑什么热闹?”
索恩打量着面前这少年,像是看到昔日奋力想向上爬只为保护在意之人的自己,笑了:“那就要看叶修撰想依附于谁了。”
叶鸿修愣住,半晌,咬咬牙:“陈党。”
“好。”索恩拍板,“现下陈首辅也应该推断出太子的真正目的。他不担心傅岩,却肯定不想看太子将东南二省纳入囊中——叶修撰你只需上书一道,说我的船队逡巡在闽海,以致闽海海军疲怠于巡海任务,有碍大宁颜面种种。”
叶云满挠挠头,似是不解其意。
叶鸿修却是悟了:“你是想通过威慑闽海镇海将军李绩来保住闽海巡抚?”
“正是。”索恩欣慰地笑了,“叶修撰果然一点即通,这也是一招借力打力,不过是借了两层力。”
叶云满目光在两只狐狸间转来转去,满面问号。
首辅陈万宏在官场沉潜三十多年,遇到的对手、扶植的手下没有一百也有五十。可从没有哪个人会如叶鸿修一般,让他觉得自己看走了眼。
对于这个便宜外孙,陈万宏一向是看不入眼的。不仅是因为出身,还因为他的人生际遇。但无论怎样,这个便宜外孙迟早会记入自己大女儿名下,多个助力对将来陈元振的仕途也有好处。
而且还有宝贝外孙女如叶云淑,有个连中三元的庶出哥哥为她择婿增添砝码。至于捧叶鸿修进入官场之后,升降沉浮,还是不由他这个首辅说了算?
陈首辅很自信,陈首辅很得意。
自信到即使至交好友傅岩被参他也自觉能摆平,自信到即使三皇子被端和帝训斥他也认为自己未失圣心。
直到左都御史康无仲再参粤东与闽海两省巡抚纵容治下官员与当地豪绅勾连侵吞官粮,而傅岩却因使出自保手段前往沿海“剿倭”分身乏术、无法代理两省巡抚之职时。
陈首辅这时才不得不承认,长江后浪推前浪,他是真的老了。
东南两省巡抚难拉拢是出了名的。陈首辅虽然很想把他俩从位置上剥下来,但如果上位的是太子的人那就不那么美好了。
于是陈首辅又在殚精竭虑地思考如何才能推自己人上位,实在不行退而求其次不让太子的人上位也行。
接着如何保住两省巡抚成了陈党课题之一。
再跟着叶鸿修的折子递了上去。
皇帝的朱批当日就下来,不轻不重地训斥了叶鸿修几句让他别那么迂腐;同时下诏责令闽海将军李绩整肃军容、严查怠兵懒将,语气之严肃让人以为是要进行换防。
然后为了维持闽海三方势力稳定,闽海巡抚不撤职只被降了一级成布政使;原闽海布政使撤职枷号押送入京,被降下来的那个暂代巡抚一职。
……
那不就是没变吗?!
粤东巡抚与粤东布政使齐齐被解职押送入京,谁来代理粤东政务就成了朝臣们朝会争吵的话题。叶鸿修在御书房被端和帝私下夸奖又提点一番后潜心观察每日朝会如何唇枪舌剑,暗暗学习并试图了解政治的优柔寡断和两面三刀。
叶鸿修闻言微微蹙眉,半是惊讶半是讥讽道:“阁下果真消息灵通。”
“财可通神,亦可通人。”索恩笑意盈盈,日光透过明瓦洒在他身上,仿佛在追逐他的轮廓,“叶修撰不必担心,亦无须让叶八疏远三皇子。”
叶鸿修忍不住问:“何解?”
叶云满也掩不住满面好奇,眨巴眼睛看他。
“叶修撰觉得幕后之人是谁呢?”索恩反问。
叶鸿修垂眸沉思了会,方答:“我直觉是太子,但不知他为何要这么做。”
索恩将自走钟零件收起,让叶云满找出一块大宁地图摆在圆桌上;又用圆形齿轮当做太子势力,螺帽当做二皇子势力,螺钉当做三皇子的。
“在下也猜测是太子,不过太子是借力打力,真正的目的并非在于两江。”金发青年将齿轮放在之江省图上,娓娓道来,“今日早朝左都御史康无仲参两江总督傅岩不肯借调官粮给受灾的东南两省,其目的并不是要将傅岩落马。”
叶云满自主动手将剩余省份填满,问道:“傅岩是三皇子也就是陈首辅的人,经此一事必会停职待查,想来代理一职应是由之江巡抚兼掉了。太子得利,嗯……但你为何会说这是借力打力?”
索恩瞅瞅俩叶家好奇宝宝,略显神秘地笑:“你们只知其一而未知其二。傅岩能坐稳两江总督、掌一省军政民生,必然实力雄厚。江淮沿海、之江和东南二省都沿海,唯有两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之江是‘五山三水二分地’、东南闽南又多崇山与异族。两江与之江同样富庶,但傅岩为什么不肯借?自然是因为朝廷没明旨下发,之江不借,他也不借。”
两片叶都陷入沉思,片刻后叶云满捅捅叶鸿修腰眼,鬼鬼祟祟地问:“大哥你这一月都在御书房当差管理文书笔墨,你有见皇帝发明旨或者诏令吗?”
叶鸿修认真回想了一下,摇头:“没有,内阁也无票拟上奏。”
“所有人都以为东南二省有存粮,所以认为不必调粮,结果东南二省的布政使都去借粮了……”叶云满眯起眼,“有意思,这就很有意思了。”
叶鸿修瞥了眼并无势力说明的东南二省版图,蹙眉:“那这些粮是被谁贪了呢?”
索恩笑了:“自然是当地豪绅与官员互相勾结、侵吞了官粮。东南二省豪绅与宗族势力强横,即使是当地官府与受封镇海将军的李家都需顾忌其锋芒。陈首辅五月份提的‘换稻为茶’为何不放在两江和之江推行,而是先在东南二省试点?因为他知道这其中有隐患之处,太子一党也看出,所以推来推去便落在了谁都管不到的东南二省。”
说着他瞟了眼叶云满,眼中流露出谨慎,似在担心她会突然跳起来:“我的船队常年逡巡在闽海,与当地居民互为通商。他们知道我喜收茶叶和丝绸,两省布政使接下‘换稻为茶’后立马开始实施。东南二省重男轻女之风甚重,妇女大多都要早起摸黑去丘陵采摘茶叶,因此豪绅们对‘换稻为茶’也是乐见其成。”
果然如他所料,叶云满的脸逐渐变绿。叶鸿修察觉到妹妹的变化,伸手将她捞入怀中安抚。这回,叶云满没推开他。
“坏就坏在士绅乐见其成上,是吗?”叶鸿修一边安抚叶云满,一边轻声问道。
“是。”索恩也不忌讳,点头,“他们急于求成,才有了后来民变之事。而两江和之江压着不肯借粮,亦是在隔岸观火,等着东南两省闹起来,可坐收渔翁之利。”
听到这叶鸿修不由冷笑起来:“可惜陛下已发明旨调粮,他们的计划注定落空。”
索恩再次摇头:“所以说叶修撰你太过年轻。”
叶鸿修听了也不恼,反而郑重求问:“请问为何如此一说?”
“傅岩能做到两江总督,必有资本与自保后手。”索恩又瞟了眼叶云满,“两位可曾听过,‘养寇自重’一说?”
“未曾。”
“听过。”
异口同声。两片叶对视一眼,叶云满讪笑一下,扭过头,
索恩苦笑:“所以说叶修撰你还是太年轻——只要傅岩接到停职待查的圣旨,不出三日江淮沿岸就会有‘倭寇’作祟的邸报。一旦战事起,两江这粮仍是调不成。”
“不仅调不成,傅岩还会官复原职,奉命去剿倭。”叶云满讽刺道,“至于这倭寇是真是假,谁还会去管呢。”
叶鸿修听得怒气上行,俊秀的脸涨得通红:“就为了揽权索粮……置治下百姓性命于不顾?!”
“对于政客而言,百姓死亡多少只不过是个轻飘飘的数字。”叶云满止不住地冷笑。
索恩轻飘飘的声音跟了过来:“之江巡抚虽还没有这本事,但想来亦会推辞不借粮。东南二省起民变是迟早的事,这两省的巡抚……怕是危险了。”
叶云满忍不住问道:“这就是太子的真正目的?把东南二省巡抚耙下来,换自己的人顶上去?”
索恩抬手将齿轮和螺钉扭向东南二省:“傅岩不肯借粮是有私心,但策动左都御史上书的太子才是真正用心险恶。陛下已答应我五年后设闽南三城开埠,介时商船往来或集民抗倭,无论哪种情况都大有油水可捞。陈首辅提‘换稻为茶’一开始也是为的这目的,却慢了太子一步。”
“这件事情到最后,只会是傅岩依旧稳坐两江总督、东南两省巡抚革职待办的局面。太子拉傅岩下水不过是顺手,真正目的是要将两省巡抚换成自己人。粤东巡抚我不可惜,我只可惜闽海巡抚。”
叶鸿修听出门道,忽地双眼精亮,恳切问道:“可有用得到我之处?”
“嗯?”叶云满皱眉,抬手打他,“大哥你凑什么热闹?”
索恩打量着面前这少年,像是看到昔日奋力想向上爬只为保护在意之人的自己,笑了:“那就要看叶修撰想依附于谁了。”
叶鸿修愣住,半晌,咬咬牙:“陈党。”
“好。”索恩拍板,“现下陈首辅也应该推断出太子的真正目的。他不担心傅岩,却肯定不想看太子将东南二省纳入囊中——叶修撰你只需上书一道,说我的船队逡巡在闽海,以致闽海海军疲怠于巡海任务,有碍大宁颜面种种。”
叶云满挠挠头,似是不解其意。
叶鸿修却是悟了:“你是想通过威慑闽海镇海将军李绩来保住闽海巡抚?”
“正是。”索恩欣慰地笑了,“叶修撰果然一点即通,这也是一招借力打力,不过是借了两层力。”
叶云满目光在两只狐狸间转来转去,满面问号。
首辅陈万宏在官场沉潜三十多年,遇到的对手、扶植的手下没有一百也有五十。可从没有哪个人会如叶鸿修一般,让他觉得自己看走了眼。
对于这个便宜外孙,陈万宏一向是看不入眼的。不仅是因为出身,还因为他的人生际遇。但无论怎样,这个便宜外孙迟早会记入自己大女儿名下,多个助力对将来陈元振的仕途也有好处。
而且还有宝贝外孙女如叶云淑,有个连中三元的庶出哥哥为她择婿增添砝码。至于捧叶鸿修进入官场之后,升降沉浮,还是不由他这个首辅说了算?
陈首辅很自信,陈首辅很得意。
自信到即使至交好友傅岩被参他也自觉能摆平,自信到即使三皇子被端和帝训斥他也认为自己未失圣心。
直到左都御史康无仲再参粤东与闽海两省巡抚纵容治下官员与当地豪绅勾连侵吞官粮,而傅岩却因使出自保手段前往沿海“剿倭”分身乏术、无法代理两省巡抚之职时。
陈首辅这时才不得不承认,长江后浪推前浪,他是真的老了。
东南两省巡抚难拉拢是出了名的。陈首辅虽然很想把他俩从位置上剥下来,但如果上位的是太子的人那就不那么美好了。
于是陈首辅又在殚精竭虑地思考如何才能推自己人上位,实在不行退而求其次不让太子的人上位也行。
接着如何保住两省巡抚成了陈党课题之一。
再跟着叶鸿修的折子递了上去。
皇帝的朱批当日就下来,不轻不重地训斥了叶鸿修几句让他别那么迂腐;同时下诏责令闽海将军李绩整肃军容、严查怠兵懒将,语气之严肃让人以为是要进行换防。
然后为了维持闽海三方势力稳定,闽海巡抚不撤职只被降了一级成布政使;原闽海布政使撤职枷号押送入京,被降下来的那个暂代巡抚一职。
……
那不就是没变吗?!
粤东巡抚与粤东布政使齐齐被解职押送入京,谁来代理粤东政务就成了朝臣们朝会争吵的话题。叶鸿修在御书房被端和帝私下夸奖又提点一番后潜心观察每日朝会如何唇枪舌剑,暗暗学习并试图了解政治的优柔寡断和两面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