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的?”
邓易安吃完午饭,一回到教室就看到桌上那朵打眼的荷花。
见陆斐菁桌上也有,他开玩笑问李虹上,“这个时间......不会是你给的吧?”
李虹上慌忙摆手,摇头道:“是季郁给的。”
“你是不是也有?”邓易安拿着陆斐菁桌上那朵比照了一番,“我看下你的花。”
李虹上不解,有什么好看的?
“不是都一样吗?”她说。
“不一样,”他竖起食指,左右歪动,比了个no的手指,透过指节看着她,“我这朵,比较鲜艳,更大朵。”
李虹上:......
她记得,季郁分他这朵的时候,嘴里念的是“这朵比较丑,拿给邓易安”。
看他因为这朵花“更好”而乐不可支样子,她没有告诉他这个“残酷的事实”,取出自己那朵,让他好生对比。
邓易安仔细观察,满意地对自己的荷花点了点头。
打算拿去隔壁班炫耀一下,忽悠他们有女生送他花了。
虽然不止他一个人收到,但季郁是女生,没错吧。
午休时间教室人不多,他径直走进一班,状似随口一提,“刚刚我一回教室,发现有人送我花了。”
他抬起手,观赏着那支荷花,“这花多特别啊,这个时节,多应景啊。”
“你说的是这个吗?”
龙竹茂和熊天手里执起一朵荷花,在他面前晃了晃。
邓易安一愣,收起方才那副表情。
什么鬼,季郁搞批发的啊!
阮知汝和唐凌颖吃完饭,也回到教室,见大家手里都有花,唐凌颖从书包里翻出一台微单,将镜头对准自己,“朋友们,我录点vlog啊,”
她拿着相机,走近阮知汝身边,“季郁特意给我们摘回来的荷花哦,还很新鲜!”
阮知汝对着镜头笑,“我们要摆在宿舍桌前。”
“我来我来,”邓易安挤进两人中间抢c位镜头,手抵在眼角,假装拭泪,“长公主,小邓子在您身边四载,竟比不上这些个只识得一年半载之人,终归是奴不配了。”
镜头外响起龙竹茂哈哈大笑的画外音。
“龙总。”唐凌颖镜头转向他。
“小竹子,还不谢过公主!”邓易安化身夹子音本音,做作地翘起兰花指,点他额头。
龙竹茂翻了个白眼,嘴上和手上倒是配合,颔首作揖,有模有样道:“本相谢过公主殿下!”
邓易安撅起嘴,“你怎么不讲武德,偷偷给自己加官进爵?”
龙竹茂觑他,“只有你想当公公,小邓子。”
“哈哈哈哈!”众人哄笑。
从邓秀才变成邓公公的邓易安:......
他就该给自己的嘴上把锁。
邓易安把画风带偏了,到熊天这里,他比了个抱拳的江湖姿势,“多谢!”
最后镜头对着孟彷舟。
他正在收拾桌上的卷子,旁听他们的剧场,嘴里噙着笑意,听见唐凌颖喊他名字,猝不及防地抬起头来。
又偏头垂眼看向桌上那支荷花,而后再次抬头,弯起眼角,视线仿若穿过镜头看向另一处。
“荷花很好看,”原以为隔着镜头这个介质,说话不会那么难为情,但喉咙口还是忽然冒出的那种面对真人时才有的紧张感。他垂眸几秒,遮掩那份紧张感,而后笑道:“谢谢季郁。”
-
季郁下午到班级,接连收到大家的亲口感谢。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满足的笑容,哪怕只是一支小小的荷花,他们也十分喜欢。
她忽然很感谢尤乐瑶让她把荷花带给朋友的建议。
晚自习结束,阮知汝神秘兮兮地告诉她,“糖糖在群里发了个很好玩的视频,你回家记得看哦。”
手机就关机放在书包里,在学校期间,她基本上不会使用。
好奇心被勾起,她在路上就提前开机。
上车后,点开唐凌颖在企鹅发在喵-612群里的视频,季郁内心忍不住飘起弹幕。
——小熊阮唐组合的确很合拍,好可爱!
——哈哈哈!神经病啊!邓易安这个戏精。
——嗯,确认了,龙竹茂这人有官瘾。
——熊天初中在小巷子挺身救猫时,会幻想自己是个江湖大侠吗?
最后一个镜头是孟彷舟。
手持镜头的唐凌颖在画外说他离得有点远,男生顿了顿,微微倾身,脸往前怼了点,歪着脑袋,浓眉轻抬,“这样呢?”
轮廓清晰、五官立体的一张脸倏地放大在屏幕上。
季郁眼皮一跳,心跳也跟着漏了一拍,不知不觉咽了口口水。
“唉呀嘛呀,还真是略有姿色呢,孟美人。”唐凌颖带着搞笑口音的打趣声响起。
笑声过后,朗润的男生传来,目光透过镜头,“谢谢,季、郁。”
她的名字被他一字一字地念了出来。
季郁很喜欢自己的名字,也很喜欢别人叫她的名字。
这是一个倾注了爱意的名字。
人总会为自己喜欢的事物赋予意义,某段时间喜欢什么,恨不得身边所有一切都和它有关。
季郁家的花园里,有一个很大的玻璃花房,花房顶部装有特殊装置,遥控打开上头的玻璃,就会变成露天花房。三面透明,一面靠墙,内部有恒温系统,里头一年四季都生长着各种品类颜色的郁金香,土壤培育和水培皆有。
靠墙那一面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五米高郁金香花墙,满墙绿草,一盆盆悬挂在墙上的郁金香如多彩星点般缀嵌其间。尤蓁叶早年在西班牙旅游,在科尔多瓦的百花巷看到当地人将盆栽装饰在白色墙壁上,好看极了,她对如此美丽景观心往神驰,以此为灵感,自己家在花园造了一面花墙。
尤蓁叶年少时便喜欢郁金香,几十年间从未变过喜好,格外长情,花房里也唯有这一种花。她雇请了两名花艺师,定期打理花园,引进新品种的郁金香。
尤蓁叶对郁金香的喜爱,移情到了女儿身上。她为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取了最钟情的花的名字。
季郁自小就知道自己名字的来由,妈妈温柔喊她名字时,就如同在观赏她喜爱的郁金香一般。
她也一直认为,以喜欢的事物来命名是件浪漫的事。
把视频进度条反复往前拉,她听了好几遍自己名字。
耳机里“季郁”两个字,像“咚咚”两声的叩门声。
敲打着耳膜,也轻轻敲打着心门。
每听一遍,她的心就跟着颤动一下。
终于,她开始正视起曾经被自己刻意避开的心思和情绪。人的心是一泉活水,有水流出,也有水流进,她舀起一抔水,细细检测其中蕴含的成分。
很不妙,大脑鸣起警告——
“杂质”成分超标。
她面红耳热地掐掉脑中那道即将循环播放的恼人警告音。
-
联赛结果出来那天,全班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个人身上。
杨采钿以一等奖第一名瞩目成绩进入省队。
要知道,景城所在的省份,近三年数竞进入国家集训队的人数都在7人以上,而景城一中都能占到两到三个名额。
只要不出意外,十一月的国赛保持现在的状态和成绩,杨采钿必定会进入国家集训队,这意味着,大概率已经稳进保送名单了。说不定还能进入国家队,明年七月代表国家去征战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一班同学围堵在杨采钿座位前,不时发出“大神太牛了”、“绝了”这类的赞叹声,直到老师进班把大家轰回座位,这才清净下来。
课间,季郁班外走廊与杨采钿迎面,她微笑道:“恭喜。”
在景一初中部,杨采钿就是赫赫有名的数学天才,大大小小的数学竞赛红榜上,她的名字皆高居榜首。
有今天的结果,季郁丝毫不觉意外,反而觉得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个女孩在数学上有着很深的造诣,比他们这些普通高考数学卷水平下的优等生不知道厉害多少倍,每次考试150的分数对她而言是常规操作。
季郁每每看见她那耀眼的150,都深感望尘莫及。初中三年,她的数学一直笼罩在杨采钿的阴影之下,毕竟数学没少让她吃苦头,而天才次次考满分。
她总是一次次这样安慰自己,如果自己也从小走竞赛的路子,不一定就会比她差,而后,又垂头丧气,因为没有如果。
如今,她恍悟过来,两人从始至终就不是一个赛道的。在普通升学的赛道上,她季郁常年位居年级第一,而数学天才却偏科严重,不是么?
所以不用妄自菲薄,用自己的弱项对标她人的强项。
这个道理她早就知道,现在才真正实践。
以往客套的恭喜或许暗藏内心隐隐的失落以及其他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但今天这声恭喜,却是充满释然和真诚的祝福。
景一数竞组向来阴盛阳衰,男生数量倍杀女生数量,再经过一轮轮选拔考试,剩下的女生更是寥寥无几。
往届入围省队的女生屈指可数,而杨采钿打破了现状,以碾压的优势进入省队,以不可撼动的实力,将未来进入顶尖学府的入场券提前紧握在手里。
她让景一竞赛组所有趾高气扬、自视甚高的男生,也不得不服气地说出那句“杨采钿确实牛逼”。
“真的好棒。”季郁由衷道,“很不容易吧。”
曾几何时,数学好意味着你的智商高。她也曾羡慕杨采钿轻轻松松考数学满分,甚至有些嫉妒她的高智商。
可她某天豁然彻悟——当所有人觉得她拿第一很轻松时,事实真是这样吗?
她比谁都清楚,自己那张日程表是那么的满满当当。
杨采钿一愣,静默半晌。
所有人都在恭喜她,默认她是个天才,以为她胜券在握,轻而易举。
从小学开始,她就被身为数学教授的父亲抓到寒暑假的奥数班泡着,竞赛多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或许她只是随口一提,但这句话无形之中给了她一丝慰藉。
她心下触动,诚恳地笑了笑,“结果是好的就够了。”
最起码,进了国集,一切都会好起来。
她的生活,会丰富起来。
邓易安吃完午饭,一回到教室就看到桌上那朵打眼的荷花。
见陆斐菁桌上也有,他开玩笑问李虹上,“这个时间......不会是你给的吧?”
李虹上慌忙摆手,摇头道:“是季郁给的。”
“你是不是也有?”邓易安拿着陆斐菁桌上那朵比照了一番,“我看下你的花。”
李虹上不解,有什么好看的?
“不是都一样吗?”她说。
“不一样,”他竖起食指,左右歪动,比了个no的手指,透过指节看着她,“我这朵,比较鲜艳,更大朵。”
李虹上:......
她记得,季郁分他这朵的时候,嘴里念的是“这朵比较丑,拿给邓易安”。
看他因为这朵花“更好”而乐不可支样子,她没有告诉他这个“残酷的事实”,取出自己那朵,让他好生对比。
邓易安仔细观察,满意地对自己的荷花点了点头。
打算拿去隔壁班炫耀一下,忽悠他们有女生送他花了。
虽然不止他一个人收到,但季郁是女生,没错吧。
午休时间教室人不多,他径直走进一班,状似随口一提,“刚刚我一回教室,发现有人送我花了。”
他抬起手,观赏着那支荷花,“这花多特别啊,这个时节,多应景啊。”
“你说的是这个吗?”
龙竹茂和熊天手里执起一朵荷花,在他面前晃了晃。
邓易安一愣,收起方才那副表情。
什么鬼,季郁搞批发的啊!
阮知汝和唐凌颖吃完饭,也回到教室,见大家手里都有花,唐凌颖从书包里翻出一台微单,将镜头对准自己,“朋友们,我录点vlog啊,”
她拿着相机,走近阮知汝身边,“季郁特意给我们摘回来的荷花哦,还很新鲜!”
阮知汝对着镜头笑,“我们要摆在宿舍桌前。”
“我来我来,”邓易安挤进两人中间抢c位镜头,手抵在眼角,假装拭泪,“长公主,小邓子在您身边四载,竟比不上这些个只识得一年半载之人,终归是奴不配了。”
镜头外响起龙竹茂哈哈大笑的画外音。
“龙总。”唐凌颖镜头转向他。
“小竹子,还不谢过公主!”邓易安化身夹子音本音,做作地翘起兰花指,点他额头。
龙竹茂翻了个白眼,嘴上和手上倒是配合,颔首作揖,有模有样道:“本相谢过公主殿下!”
邓易安撅起嘴,“你怎么不讲武德,偷偷给自己加官进爵?”
龙竹茂觑他,“只有你想当公公,小邓子。”
“哈哈哈哈!”众人哄笑。
从邓秀才变成邓公公的邓易安:......
他就该给自己的嘴上把锁。
邓易安把画风带偏了,到熊天这里,他比了个抱拳的江湖姿势,“多谢!”
最后镜头对着孟彷舟。
他正在收拾桌上的卷子,旁听他们的剧场,嘴里噙着笑意,听见唐凌颖喊他名字,猝不及防地抬起头来。
又偏头垂眼看向桌上那支荷花,而后再次抬头,弯起眼角,视线仿若穿过镜头看向另一处。
“荷花很好看,”原以为隔着镜头这个介质,说话不会那么难为情,但喉咙口还是忽然冒出的那种面对真人时才有的紧张感。他垂眸几秒,遮掩那份紧张感,而后笑道:“谢谢季郁。”
-
季郁下午到班级,接连收到大家的亲口感谢。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满足的笑容,哪怕只是一支小小的荷花,他们也十分喜欢。
她忽然很感谢尤乐瑶让她把荷花带给朋友的建议。
晚自习结束,阮知汝神秘兮兮地告诉她,“糖糖在群里发了个很好玩的视频,你回家记得看哦。”
手机就关机放在书包里,在学校期间,她基本上不会使用。
好奇心被勾起,她在路上就提前开机。
上车后,点开唐凌颖在企鹅发在喵-612群里的视频,季郁内心忍不住飘起弹幕。
——小熊阮唐组合的确很合拍,好可爱!
——哈哈哈!神经病啊!邓易安这个戏精。
——嗯,确认了,龙竹茂这人有官瘾。
——熊天初中在小巷子挺身救猫时,会幻想自己是个江湖大侠吗?
最后一个镜头是孟彷舟。
手持镜头的唐凌颖在画外说他离得有点远,男生顿了顿,微微倾身,脸往前怼了点,歪着脑袋,浓眉轻抬,“这样呢?”
轮廓清晰、五官立体的一张脸倏地放大在屏幕上。
季郁眼皮一跳,心跳也跟着漏了一拍,不知不觉咽了口口水。
“唉呀嘛呀,还真是略有姿色呢,孟美人。”唐凌颖带着搞笑口音的打趣声响起。
笑声过后,朗润的男生传来,目光透过镜头,“谢谢,季、郁。”
她的名字被他一字一字地念了出来。
季郁很喜欢自己的名字,也很喜欢别人叫她的名字。
这是一个倾注了爱意的名字。
人总会为自己喜欢的事物赋予意义,某段时间喜欢什么,恨不得身边所有一切都和它有关。
季郁家的花园里,有一个很大的玻璃花房,花房顶部装有特殊装置,遥控打开上头的玻璃,就会变成露天花房。三面透明,一面靠墙,内部有恒温系统,里头一年四季都生长着各种品类颜色的郁金香,土壤培育和水培皆有。
靠墙那一面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五米高郁金香花墙,满墙绿草,一盆盆悬挂在墙上的郁金香如多彩星点般缀嵌其间。尤蓁叶早年在西班牙旅游,在科尔多瓦的百花巷看到当地人将盆栽装饰在白色墙壁上,好看极了,她对如此美丽景观心往神驰,以此为灵感,自己家在花园造了一面花墙。
尤蓁叶年少时便喜欢郁金香,几十年间从未变过喜好,格外长情,花房里也唯有这一种花。她雇请了两名花艺师,定期打理花园,引进新品种的郁金香。
尤蓁叶对郁金香的喜爱,移情到了女儿身上。她为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取了最钟情的花的名字。
季郁自小就知道自己名字的来由,妈妈温柔喊她名字时,就如同在观赏她喜爱的郁金香一般。
她也一直认为,以喜欢的事物来命名是件浪漫的事。
把视频进度条反复往前拉,她听了好几遍自己名字。
耳机里“季郁”两个字,像“咚咚”两声的叩门声。
敲打着耳膜,也轻轻敲打着心门。
每听一遍,她的心就跟着颤动一下。
终于,她开始正视起曾经被自己刻意避开的心思和情绪。人的心是一泉活水,有水流出,也有水流进,她舀起一抔水,细细检测其中蕴含的成分。
很不妙,大脑鸣起警告——
“杂质”成分超标。
她面红耳热地掐掉脑中那道即将循环播放的恼人警告音。
-
联赛结果出来那天,全班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个人身上。
杨采钿以一等奖第一名瞩目成绩进入省队。
要知道,景城所在的省份,近三年数竞进入国家集训队的人数都在7人以上,而景城一中都能占到两到三个名额。
只要不出意外,十一月的国赛保持现在的状态和成绩,杨采钿必定会进入国家集训队,这意味着,大概率已经稳进保送名单了。说不定还能进入国家队,明年七月代表国家去征战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一班同学围堵在杨采钿座位前,不时发出“大神太牛了”、“绝了”这类的赞叹声,直到老师进班把大家轰回座位,这才清净下来。
课间,季郁班外走廊与杨采钿迎面,她微笑道:“恭喜。”
在景一初中部,杨采钿就是赫赫有名的数学天才,大大小小的数学竞赛红榜上,她的名字皆高居榜首。
有今天的结果,季郁丝毫不觉意外,反而觉得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个女孩在数学上有着很深的造诣,比他们这些普通高考数学卷水平下的优等生不知道厉害多少倍,每次考试150的分数对她而言是常规操作。
季郁每每看见她那耀眼的150,都深感望尘莫及。初中三年,她的数学一直笼罩在杨采钿的阴影之下,毕竟数学没少让她吃苦头,而天才次次考满分。
她总是一次次这样安慰自己,如果自己也从小走竞赛的路子,不一定就会比她差,而后,又垂头丧气,因为没有如果。
如今,她恍悟过来,两人从始至终就不是一个赛道的。在普通升学的赛道上,她季郁常年位居年级第一,而数学天才却偏科严重,不是么?
所以不用妄自菲薄,用自己的弱项对标她人的强项。
这个道理她早就知道,现在才真正实践。
以往客套的恭喜或许暗藏内心隐隐的失落以及其他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但今天这声恭喜,却是充满释然和真诚的祝福。
景一数竞组向来阴盛阳衰,男生数量倍杀女生数量,再经过一轮轮选拔考试,剩下的女生更是寥寥无几。
往届入围省队的女生屈指可数,而杨采钿打破了现状,以碾压的优势进入省队,以不可撼动的实力,将未来进入顶尖学府的入场券提前紧握在手里。
她让景一竞赛组所有趾高气扬、自视甚高的男生,也不得不服气地说出那句“杨采钿确实牛逼”。
“真的好棒。”季郁由衷道,“很不容易吧。”
曾几何时,数学好意味着你的智商高。她也曾羡慕杨采钿轻轻松松考数学满分,甚至有些嫉妒她的高智商。
可她某天豁然彻悟——当所有人觉得她拿第一很轻松时,事实真是这样吗?
她比谁都清楚,自己那张日程表是那么的满满当当。
杨采钿一愣,静默半晌。
所有人都在恭喜她,默认她是个天才,以为她胜券在握,轻而易举。
从小学开始,她就被身为数学教授的父亲抓到寒暑假的奥数班泡着,竞赛多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或许她只是随口一提,但这句话无形之中给了她一丝慰藉。
她心下触动,诚恳地笑了笑,“结果是好的就够了。”
最起码,进了国集,一切都会好起来。
她的生活,会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