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的天气愈发闷热,街角的老树从密密层层的深绿叶片里发出嫩绿的新芽,正午的日光晒得人只想寻个阴凉地躲藏。
一品楼的包厢内,年轻男女隔着圆桌对坐着。
“你是说,太后回京了?”
俗话道春困秋乏,正午尤胜。此话果真不假,卿玥伸手摆弄着瓷瓶里的插花,仍是忍不住掩面打了个哈欠。
桌上,已微微发皱的信纸被对半折起。
宿九川往卿玥面前的小盏里添了茶,顺势将信纸展开置于卿玥眼前,“是。大人上次托我查的孟子安也有了眉目。”
信纸上的字歪歪扭扭,有几处墨色都晕作了一团,卿玥皱了皱眉,想说些什么,却也只是抿了一小口茶,道:“你说。”
这茶温润如春色,不苦不涩,入口留有淡淡的回甜。
“若是消息不假,这孟子安应还在青州。”
“在哪?”
“青山书院有位叫作孟子安的学生,模样身量与你所描绘的年纪正相符,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人。”
“还有别的消息吗?”
宿九川揉了揉眉头,似是在回想些什么,却半响未开口。
“钱不够?”卿玥见宿九川沉默着,系下腰间荷包,从中倒出几块银锭,一并推至宿九川面前,“今日只带了这些,你先拿着,还需要多少,你只管开头提。”
宿九川愣住,却又很快反应过来,发出轻哼般的笑声,“不是钱的问题,大人这是把我当作什么了。方才有些犯困,一时想不起要说些什么了。”
“商人。你不是吗?”卿玥低头盯着瓷杯上的刻纹,几乎是下意识地回答,“你不说话,我自然是以为你嫌佣金不够。”
宿九川面色无异,心里却觉得长出了不知名的小刺,急急岔开了话题,“听说那孟子安原先也是阔绰人家的公子哥,几年前一场变故,父母亲眷遭了意外,皆在一场火灾中亡故。幸运的是,此前他发了水痘,被暂时寄养在乡下老家,因此躲过祸患。”
记忆如同洪水一瞬涌现,冲倒了构筑了许久的心理防线,一切仿佛海市蜃楼,化作幻影。卿玥紧攥右拳,任凭指甲在手掌留下泛红的印记,“后来呢?”
“那孟子安一家原是青州孟氏里最能说得上话的人家,可父母去世,家中再无主心骨,当初他一个尚不通世事的孩童,只能看着宗族长老如狼似虎,一道假意哄骗一道装出个善心般将府中家产分了个干净。府中的奴仆们散的散、逃的逃,只留下个老奴,这些年同他守着京郊几亩薄田过日子。听说那孟子安去年乡试榜上有名,再过些时日便将参加会试了,倒是个少年英才。”
“宿九川,认识你这么久,我才发现,你原来会夸人啊。”卿玥抬头平望,松开的右拳掌心留下许多指甲印。
对侧的少年轻咳了两声,“说实话罢了。”
“那你知道他具体住在何处吗?”
“不知,只知晓大致是在清水乡的荷花巷。”
“行了,我知道了,那我走了。”卿玥说罢一口将盏中的茶饮了个干净,便要起身。
屋外传来敲门声,三短两长,是云柒同宿九川约定的暗号。
“大人不再坐坐?至少让我请大人吃顿饭吧。”宿九川挽留道。
“不了,下次吧。那些银子就当我今日请你的了。”卿玥没有回头,拉开木门,正巧与门外等候的云柒打了个照面。
宿九川目送着卿玥远去的背影,引得云柒亦好奇地歪头观望了许久才进了包厢,“九哥,那不是上次跟着我们的漂亮姑娘吗?”
“不该问的别问。”宿九川轻轻弹了云柒一脑门,摊开手中的信纸,“什么时候练练你那狗爬的字,让你去抄写记录,你给我抄成这样,害我们紫霄堂在外丢脸。”
少年夺过宿九川手中的纸端看,“这不是还能看吗?二哥说了,字不在美,贵在实用。再说了,紫霄堂又不是什么画阁,字不好有何可丢脸的。”
“净和路双离学些有的没的,好,那就论刀剑。前些日子教你的剑法你学会了吗?”
“九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太急于求成了,反而会事倍功半。”
“是吗?我看你这些日子总在犯懒。”
“休息,我那叫适当的休息。”云柒谄媚地给宿九川倒了杯茶,递至其面前,“九哥,请喝。”
宿九川一饮而尽,将杯盏握于右手,摩挲着瓷杯上的纹路,缓步移至窗前,望向街上的来往人流,“你刚才进来是要说些什么?”
少年一拍脑袋,“差点忘了,李先生托我带信,他说后日便将启程。”
“后日?这么快。”
“是啊,我瞧着他身体还未大好,也劝他再留些时日,但李先生说,他怕事迟生变,反生了祸端,不如尽早做个了断,图个清静。”
“他……是这么说的?”宿九川转动着杯盏,心中有了预料,“那我们回去收拾行李吧。”
宿九川将瓷杯放于圆桌旁。日光透过木窗开起的缝隙斜斜照入屋里,在杯身上映出金色的光点,宿九川循着亮光看去,方才被自己放在桌角的瓷杯杯沿有道嫣红的印记,虽是浅淡,却在日色下尤为夺目。而自己最初坐的位置,另一盏瓷杯安然不动,内里的茶水半满。
“九哥,还不走吗?”云柒已快步行进至屋门,推门而出,探头回身问到。
“云柒,你……”
怎么会拿错杯子了……
想说的话最后还是被哽在喉咙中,宿九川咽下口水,“没事,我把这些银子收好就来,你先下楼等着吧。”
背对着云柒的那面,少年的脸像是醉了酒般,染上圈圈红晕,咬唇思虑却又猛然有异样的心绪攀枝而上。云柒关上门后,屋内安静地可听得鼻间因激动而急促的呼吸声。
宿九川发愣着将桌上的银锭塞入腰包,待恍过神来,才发现碎银掉了一地,蹲下身来慌忙拾取,可又在起身时脑袋撞了桌角。
春风缠住衣角,叫人发昏。临行前,宿九川复而看向那染上胭脂唇印的瓷盏,将其转了个方向,直至那抹红消失在视线内才肯罢休。
日子过得飞快,李鹤年辞别了林娘,未带换洗衣物,只带上些干粮,便与宿九川、云柒二人骑马踏上前往中沙古道的山路。
“殿下,小院飞来只鸽子,瞧着像是信鸽,怎么赶也赶不走,小厮们便将它脚上绑着的信筒取下了,倒也奇怪,一取下,那鸽子便飞走了。”碧水自前院走来,“这信筒看着漂亮,是范小姐给殿下来的信吗?”
屋内,卿玥正提笔思量下一道笔画该落在何处,泅了墨的素宣蔓延开些许毛边。
“放这吧,我待会看看。”
思虑无果,卿玥将毛笔置于笔搁,打开信筒。
信筒小而狭长,卿玥取出其内被卷起的信纸,铺于桌上展平,才发现除信纸外,还夹杂着一张面值不低的银票。
“展信佳。大人吩咐的事,九川未曾忘怀,只是暂有旁的任务,现已离开青州,归期不定。虽不知大人寻那孟子安是为何事,但毕竟未探清底细,人心不定,请大人勿独身前往乡里。另,说要请大人吃饭的承诺又得推迟,先敬上一点薄礼,感谢大人前日清茶之恩。”
薄礼?卿玥双手张开附在信纸下的那张银票,抬手将其对着日光照进的方向。果然比起些虚礼,还是给钱来得实际。羊毛取之于羊,又归还了些许于羊,虽看似无济于事,但总比没有来得好。
为避开耳目,宿九川三人循着小道一路西行。山路蜿蜒崎岖,一日赶不了多少里程。待快至古道关隘之时,已花费近半月多光景。
一路走来,道路两侧的植被愈加稀少,本先温润的空气愈加干裂,绿意被黄沙掩盖,鸟雀之声被风声淹没。
大风起时,狂沙走石。
走至关隘,三人皆用面巾围住面庞,才不至于一张口便吃进一嘴土。
关隘过处是一小镇,镇中住满了往返于东西的客商。
“少侠送至此处便行了。”晒了些许时日,李鹤年的脸色不再如原先惨白,显出不均匀的古铜色彩。
“李先生这是要一路独行吗?”云柒翻身下马,急切地扯住李鹤年的衣袖,“这可不行,此去凶险,先生又病体未愈,出了先前的事,怎么还能继续孤身涉险?”
“镇中西行的客商不在少数,我随意找群,与之为伴即可。再说了,贾兄与你们做的生意,也不过是护送我罢了。如今一路顺利已是幸事,云少侠不必再挂念了。”李鹤年搭上云柒的肩头,目光瞥向在后跟随的宿九川,“宿少侠,这一路我细细想过了,觉得有些事与你说说倒也无妨。”
“何事?”宿九川牵马向前。日头正烈,晃得他几乎睁不开眼。
“当日未和少侠说,是怕少侠觉得多事。如今既到了离别关头,便是说说也无妨。追杀我的,正是家兄,少侠也不必觉得惊讶,只是有些利益纠纷罢了,当初也只是我一路慌逃坠下山崖,才得了满身伤。”
黄沙漫天,苍穹之上的朔日犹如圆盘浩大。李鹤年的身形被映照在脚下无边的沙漠之地,深深黑影,恍若快被吞噬。
宿九川直直盯住李鹤年的双眸,来人眼下的细纹沾上了几颗沙砾,“你如今同我说这个,还有意义吗?”
李鹤年扯下面巾,露出已长出短胡的下半张脸,继而摘下手中的扳指,塞入宿九川的左手掌心,“贾兄那边你们总要交差的,这枚扳指是我随身之物,贾兄他认得的,我多少知道些紫霄堂的规矩,你们拿去找他领剩余的酬金吧。哦,对了,还有这块玉佩,林娘早前就喜欢的紧,我走时竟忘了给她,你们便帮我一并给她吧。”说罢,李鹤年小心解开腰间金镶玉的圆佩,一同交付给宿九川。
“这一路上,幸苦二位少侠了。若不是二位少侠,我想必早就化作狼腹的一缕幽魂。”
日色笼罩下,李鹤年朝宿九川、云柒二人作了个揖,行的是青州式样的读书人礼节。斜阳将李鹤年的身影拉得很长,几乎快与宿九川二人的影子交会。
“李鹤年,你真的决定了吗?”宿九川攥紧手中的扳指及玉佩,“其实,青州也挺好的,有些事不必那么通透的。”
“是啊,李先生,春霞姐也舍不得你的,何必又要出老远的门。”云柒附和着,少年的脸上透着纯真。
“毕竟终归是一家人,总不会真害我失了性命。二位少侠就放心离去吧。”
古道上响起阵阵驼铃,李鹤年转身牵马向镇中走去,身后的马踩着黄沙,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
沙土席卷,扬起在李鹤年前去的方向,朔日愈加耀眼,红得发艳。
“起风了。”宿九川喃喃道。
黄沙落地,方才的痕迹已被一一抹平,仿佛未曾存在。
一品楼的包厢内,年轻男女隔着圆桌对坐着。
“你是说,太后回京了?”
俗话道春困秋乏,正午尤胜。此话果真不假,卿玥伸手摆弄着瓷瓶里的插花,仍是忍不住掩面打了个哈欠。
桌上,已微微发皱的信纸被对半折起。
宿九川往卿玥面前的小盏里添了茶,顺势将信纸展开置于卿玥眼前,“是。大人上次托我查的孟子安也有了眉目。”
信纸上的字歪歪扭扭,有几处墨色都晕作了一团,卿玥皱了皱眉,想说些什么,却也只是抿了一小口茶,道:“你说。”
这茶温润如春色,不苦不涩,入口留有淡淡的回甜。
“若是消息不假,这孟子安应还在青州。”
“在哪?”
“青山书院有位叫作孟子安的学生,模样身量与你所描绘的年纪正相符,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人。”
“还有别的消息吗?”
宿九川揉了揉眉头,似是在回想些什么,却半响未开口。
“钱不够?”卿玥见宿九川沉默着,系下腰间荷包,从中倒出几块银锭,一并推至宿九川面前,“今日只带了这些,你先拿着,还需要多少,你只管开头提。”
宿九川愣住,却又很快反应过来,发出轻哼般的笑声,“不是钱的问题,大人这是把我当作什么了。方才有些犯困,一时想不起要说些什么了。”
“商人。你不是吗?”卿玥低头盯着瓷杯上的刻纹,几乎是下意识地回答,“你不说话,我自然是以为你嫌佣金不够。”
宿九川面色无异,心里却觉得长出了不知名的小刺,急急岔开了话题,“听说那孟子安原先也是阔绰人家的公子哥,几年前一场变故,父母亲眷遭了意外,皆在一场火灾中亡故。幸运的是,此前他发了水痘,被暂时寄养在乡下老家,因此躲过祸患。”
记忆如同洪水一瞬涌现,冲倒了构筑了许久的心理防线,一切仿佛海市蜃楼,化作幻影。卿玥紧攥右拳,任凭指甲在手掌留下泛红的印记,“后来呢?”
“那孟子安一家原是青州孟氏里最能说得上话的人家,可父母去世,家中再无主心骨,当初他一个尚不通世事的孩童,只能看着宗族长老如狼似虎,一道假意哄骗一道装出个善心般将府中家产分了个干净。府中的奴仆们散的散、逃的逃,只留下个老奴,这些年同他守着京郊几亩薄田过日子。听说那孟子安去年乡试榜上有名,再过些时日便将参加会试了,倒是个少年英才。”
“宿九川,认识你这么久,我才发现,你原来会夸人啊。”卿玥抬头平望,松开的右拳掌心留下许多指甲印。
对侧的少年轻咳了两声,“说实话罢了。”
“那你知道他具体住在何处吗?”
“不知,只知晓大致是在清水乡的荷花巷。”
“行了,我知道了,那我走了。”卿玥说罢一口将盏中的茶饮了个干净,便要起身。
屋外传来敲门声,三短两长,是云柒同宿九川约定的暗号。
“大人不再坐坐?至少让我请大人吃顿饭吧。”宿九川挽留道。
“不了,下次吧。那些银子就当我今日请你的了。”卿玥没有回头,拉开木门,正巧与门外等候的云柒打了个照面。
宿九川目送着卿玥远去的背影,引得云柒亦好奇地歪头观望了许久才进了包厢,“九哥,那不是上次跟着我们的漂亮姑娘吗?”
“不该问的别问。”宿九川轻轻弹了云柒一脑门,摊开手中的信纸,“什么时候练练你那狗爬的字,让你去抄写记录,你给我抄成这样,害我们紫霄堂在外丢脸。”
少年夺过宿九川手中的纸端看,“这不是还能看吗?二哥说了,字不在美,贵在实用。再说了,紫霄堂又不是什么画阁,字不好有何可丢脸的。”
“净和路双离学些有的没的,好,那就论刀剑。前些日子教你的剑法你学会了吗?”
“九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太急于求成了,反而会事倍功半。”
“是吗?我看你这些日子总在犯懒。”
“休息,我那叫适当的休息。”云柒谄媚地给宿九川倒了杯茶,递至其面前,“九哥,请喝。”
宿九川一饮而尽,将杯盏握于右手,摩挲着瓷杯上的纹路,缓步移至窗前,望向街上的来往人流,“你刚才进来是要说些什么?”
少年一拍脑袋,“差点忘了,李先生托我带信,他说后日便将启程。”
“后日?这么快。”
“是啊,我瞧着他身体还未大好,也劝他再留些时日,但李先生说,他怕事迟生变,反生了祸端,不如尽早做个了断,图个清静。”
“他……是这么说的?”宿九川转动着杯盏,心中有了预料,“那我们回去收拾行李吧。”
宿九川将瓷杯放于圆桌旁。日光透过木窗开起的缝隙斜斜照入屋里,在杯身上映出金色的光点,宿九川循着亮光看去,方才被自己放在桌角的瓷杯杯沿有道嫣红的印记,虽是浅淡,却在日色下尤为夺目。而自己最初坐的位置,另一盏瓷杯安然不动,内里的茶水半满。
“九哥,还不走吗?”云柒已快步行进至屋门,推门而出,探头回身问到。
“云柒,你……”
怎么会拿错杯子了……
想说的话最后还是被哽在喉咙中,宿九川咽下口水,“没事,我把这些银子收好就来,你先下楼等着吧。”
背对着云柒的那面,少年的脸像是醉了酒般,染上圈圈红晕,咬唇思虑却又猛然有异样的心绪攀枝而上。云柒关上门后,屋内安静地可听得鼻间因激动而急促的呼吸声。
宿九川发愣着将桌上的银锭塞入腰包,待恍过神来,才发现碎银掉了一地,蹲下身来慌忙拾取,可又在起身时脑袋撞了桌角。
春风缠住衣角,叫人发昏。临行前,宿九川复而看向那染上胭脂唇印的瓷盏,将其转了个方向,直至那抹红消失在视线内才肯罢休。
日子过得飞快,李鹤年辞别了林娘,未带换洗衣物,只带上些干粮,便与宿九川、云柒二人骑马踏上前往中沙古道的山路。
“殿下,小院飞来只鸽子,瞧着像是信鸽,怎么赶也赶不走,小厮们便将它脚上绑着的信筒取下了,倒也奇怪,一取下,那鸽子便飞走了。”碧水自前院走来,“这信筒看着漂亮,是范小姐给殿下来的信吗?”
屋内,卿玥正提笔思量下一道笔画该落在何处,泅了墨的素宣蔓延开些许毛边。
“放这吧,我待会看看。”
思虑无果,卿玥将毛笔置于笔搁,打开信筒。
信筒小而狭长,卿玥取出其内被卷起的信纸,铺于桌上展平,才发现除信纸外,还夹杂着一张面值不低的银票。
“展信佳。大人吩咐的事,九川未曾忘怀,只是暂有旁的任务,现已离开青州,归期不定。虽不知大人寻那孟子安是为何事,但毕竟未探清底细,人心不定,请大人勿独身前往乡里。另,说要请大人吃饭的承诺又得推迟,先敬上一点薄礼,感谢大人前日清茶之恩。”
薄礼?卿玥双手张开附在信纸下的那张银票,抬手将其对着日光照进的方向。果然比起些虚礼,还是给钱来得实际。羊毛取之于羊,又归还了些许于羊,虽看似无济于事,但总比没有来得好。
为避开耳目,宿九川三人循着小道一路西行。山路蜿蜒崎岖,一日赶不了多少里程。待快至古道关隘之时,已花费近半月多光景。
一路走来,道路两侧的植被愈加稀少,本先温润的空气愈加干裂,绿意被黄沙掩盖,鸟雀之声被风声淹没。
大风起时,狂沙走石。
走至关隘,三人皆用面巾围住面庞,才不至于一张口便吃进一嘴土。
关隘过处是一小镇,镇中住满了往返于东西的客商。
“少侠送至此处便行了。”晒了些许时日,李鹤年的脸色不再如原先惨白,显出不均匀的古铜色彩。
“李先生这是要一路独行吗?”云柒翻身下马,急切地扯住李鹤年的衣袖,“这可不行,此去凶险,先生又病体未愈,出了先前的事,怎么还能继续孤身涉险?”
“镇中西行的客商不在少数,我随意找群,与之为伴即可。再说了,贾兄与你们做的生意,也不过是护送我罢了。如今一路顺利已是幸事,云少侠不必再挂念了。”李鹤年搭上云柒的肩头,目光瞥向在后跟随的宿九川,“宿少侠,这一路我细细想过了,觉得有些事与你说说倒也无妨。”
“何事?”宿九川牵马向前。日头正烈,晃得他几乎睁不开眼。
“当日未和少侠说,是怕少侠觉得多事。如今既到了离别关头,便是说说也无妨。追杀我的,正是家兄,少侠也不必觉得惊讶,只是有些利益纠纷罢了,当初也只是我一路慌逃坠下山崖,才得了满身伤。”
黄沙漫天,苍穹之上的朔日犹如圆盘浩大。李鹤年的身形被映照在脚下无边的沙漠之地,深深黑影,恍若快被吞噬。
宿九川直直盯住李鹤年的双眸,来人眼下的细纹沾上了几颗沙砾,“你如今同我说这个,还有意义吗?”
李鹤年扯下面巾,露出已长出短胡的下半张脸,继而摘下手中的扳指,塞入宿九川的左手掌心,“贾兄那边你们总要交差的,这枚扳指是我随身之物,贾兄他认得的,我多少知道些紫霄堂的规矩,你们拿去找他领剩余的酬金吧。哦,对了,还有这块玉佩,林娘早前就喜欢的紧,我走时竟忘了给她,你们便帮我一并给她吧。”说罢,李鹤年小心解开腰间金镶玉的圆佩,一同交付给宿九川。
“这一路上,幸苦二位少侠了。若不是二位少侠,我想必早就化作狼腹的一缕幽魂。”
日色笼罩下,李鹤年朝宿九川、云柒二人作了个揖,行的是青州式样的读书人礼节。斜阳将李鹤年的身影拉得很长,几乎快与宿九川二人的影子交会。
“李鹤年,你真的决定了吗?”宿九川攥紧手中的扳指及玉佩,“其实,青州也挺好的,有些事不必那么通透的。”
“是啊,李先生,春霞姐也舍不得你的,何必又要出老远的门。”云柒附和着,少年的脸上透着纯真。
“毕竟终归是一家人,总不会真害我失了性命。二位少侠就放心离去吧。”
古道上响起阵阵驼铃,李鹤年转身牵马向镇中走去,身后的马踩着黄沙,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
沙土席卷,扬起在李鹤年前去的方向,朔日愈加耀眼,红得发艳。
“起风了。”宿九川喃喃道。
黄沙落地,方才的痕迹已被一一抹平,仿佛未曾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