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卿珩便与州府众长史辞了别,遣手下水官先行同大部队回京,只留下十几精壮人马候立于院外。
“玥儿,今日可否随我去拜访位老先生?”卿珩今日一袭正装,鬓角的碎发梳地整齐。
“是怎样的老先生,需要二哥亲自前往?”卿玥方敛了妆匣,闻言又打开锁扣,从木匣内取出支素雅的玉簪,小心插入双云般隆起的发髻,对镜细看,浅湖蓝色的衣袖与那簪子正是相配。
“是位从前在京都掌吏部官印的老先生,姓张,十年前告病回乡,父皇念他有才能,赏了许多钱帛,如今是青州有名的仁善乡绅。说来,青州许多官吏都是他的学生。”
“那也算是在官场人脉颇广的一位先生了。兄长此去,是有什么发现吗?”
卿珩抿了抿嘴,轻轻摇头道:“没有实际的发现,只能算猜测。我朝虽对地方大户有田税优惠,若是乡绅买地、佃农耕作,那田地税少无可厚非,可青州近年来上缴的土地税与粮食却都越来越少。父皇宽仁,并未苛责,可一连几年都是这般,不得不疑心地方有人暗中操纵。但若说是有人瞒报,那鱼鳞图册中新近丈地的面积于前朝比,却几近一致,这便是怪的地方了。”
“那或许青州的农户诸多转了业?江南兴贸易,我于城中游走时,便见得许多外商胡贩,或是有人如此生计发了财,那些田地被收又不愿受乡绅剥削的人们跑去跟随经商的大户了?”卿玥猜度着,却一会便陷入否定,“就算如此,也难以解释那相差的数量。”
“我在郊外监工水坝修补时,无数次经过农田,正午之外,莫说肥沃之地,就连那荒田,都有农户整日勤勤恳恳耕作,青州百姓连收成不加的田地都珍惜至此,又何况自家的田地。若不是无法度日,寻常百姓怎会舍得卖出土地,又哪有多余的钱财去经商呢?”
卿珩说罢叹了叹气,“多说无益,无凭无据不过是一场空,不论如何,假意辞行前,我们先登门拜访那位张先生吧,见见总归是无害的。”
马车载着卿玥、卿珩一路徐行至张府,古朴的宅子看起来除了大些,与周遭房舍并无什么不同,甚至显得有些清贫。
张仁坤已过古稀之年,却仍精神矍铄,开门的小吏通传之后,他便从里屋阔步而出,引着卿玥二人移步正厅。
座上的茶盏升起白烟,端放茶盏的木桌一角木纹呈开裂之状,屋内一眼望去并没有什么值钱的摆件。
张仁坤使人向卿珩二人奉茶,又附耳小厮至厨房取来三两时兴小点。
来时卿珩交代卿玥替自己多言,未摸清底细前,他则先不显露。
卿玥左手提杯,右手拂袖遮住面目下半,饮了少许,抬眼望向坐在主座的张仁坤,“是杯好茶。”
张仁坤拱手作礼,眯眼笑道:“殿下谬赞了,不过是乡野粗茶,比不上殿下平日里喝的,若殿下不嫌弃,大可多饮几盏,也算老夫尽了番心意。”
“先生谦虚了,在青州这些时日,我不少听见有关先生您的论断,今日终于得见。”卿玥放缓声调,不动声色地看着堂上张仁坤的表情。
或是历经浮年,又或是心中笃定无关痛痒,张仁坤的笑意看上去没有变化,双眸似是无掩饰般的坦然,“哦?不知殿下听说了些什么?老夫年纪大了,久居屋舍,倒不知这外头的热闹是何模样。”
“也没什么,只是听说先生桃李天下,这青州的诸多官员,说起来都是您的学生呢。”卿玥余光瞥见先前去往小厨房的小厮迈入正厅,将方桌上的杯盏向后移了少许。
“哈哈——”张仁坤抚着长须,笑得爽利,“那都是外头人胡乱编造,殿下怎么也信了乡间人捕风捉影的话头。老夫从前确乎沉浮官海,也算识得不少才俊,只是如今弃官十余载,不过一介草民。青州的诸多大人们,不过是见老夫年老独居不便出门,赏我一番薄面,得空时寻老夫讨论诗文经典罢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小厮放下点心后便要添茶,添完堂下二人的茶杯后流转至主人家的方位。
水流顺着壶嘴缓缓而下,张仁坤拂袖打断小厮的动作,“够了,不用太满。”
“想来是皇妹与本王的不是,冒犯先生之处还望先生见在她年纪尚小的份上海涵。”卿珩今日摆出副“软柿子”的做派,言语之中将错处全都归咎在自己与卿玥二人身上,把张仁坤捧得老高,“本王在京都便常听父皇提起先生,只叹当初年幼,未见先生官场风采,想着辞行之前定要来拜访先生一番,却惹得先生不悦,这厢给先生赔不是了。”
“恒王殿下言重了,岂有不悦,论理倒是老夫说话不知轻重,让殿下误会了。”张仁坤讪讪而言,嘴上依旧保持着笑的模样,眼眸中却渐渐敛了笑意。
卿玥本想顺势而下,依仗着“年纪小不懂事”的由头,问起田地之事,却在观得张仁坤一瞬突变却又消逝的眸光后沉默。
那种眼神,比起单纯的不快,更像是□□的警惕,如同林间猎手听得风吹草动,举起长戈便要抛掷而去。若不是碍于身份脸面,卿玥只恐怕出了这扇门,“仁善和蔼”的猎人便要动手。
可下一秒,张仁坤又恢复原先的气度,就好像方才的眸色不曾存在,使卿玥不由得怀疑自己的眼睛。
张仁坤端起私用的茶盏,右手提起杯盖,低头擦着茶盏的杯沿,有些浑浊的眼珠被藏在暗光之下,看不清色彩。
也许,是自己想多了。
又也许,这一试探便踩在了真正的流沙之上。
卿玥一路听着杯盖与杯缘摩擦发出的瓷声,全然没心思再去品那点心是何滋味。
而后便是些来回之间感念恩德追忆往昔的客套话,但不得不说,张仁坤极会把握话头的收放,仿佛他才是那个牵线操纵木偶的人。
走出张宅的那刻,卿玥如释重负。
“这位先生确乎是个厉害角色,说的话摸不清虚实,却让人觉得他说得有理,可达上听。若我是青州的官员,难保不会被他的想法带着走。”卿玥踏上轿凳的阶梯,拂开马车车帘,离开前回望着张府的牌匾。
来时觉得不甚起眼,经历方才一遭却觉得这屋舍与其主人般,初看耿介,再看却恍若置于迷雾。
“活到那把岁数,纵是天生不会心眼,也看了许多世事,懂得如何迂回。罢了,只当触了个钉子,难为玥儿今日替我担着了。”卿珩随后上了马车,车夫提起缰绳,马儿稳步向前,玉书同一众兵卫跟在后头,朝着城外方向行进。
出了城,市井的热闹不再。
前行了一段时间,遥遥处,传来唢呐吹打的声音,伴着炮竹,听上去像是喜事。
卿玥掀开车内窗口的布帘,丛林掩盖之下,另一旁的车道织起人流,为首的男子坐于高马之上,红花模样的绣团绑系于马儿脖颈,举牌的小厮走在前头,牌上刻着“金”字,一身红衣的轿夫抬着小轿,喜娘挥舞着手中绣帕扭身而行。
“在看什么?”卿珩将剥好的橘瓣递给卿玥,“吃些吧,刚刚尝了块,想来是你爱吃的味道。”
卿玥闻声放下窗帘,接过橘瓣,送入口中,“谢谢哥!瞧着像是谁家在娶新娘。”
“不再多看看?”
“不了,以后会见到更多的,比如二哥你的。”卿玥说着说着便忍不住笑道。
“你个小丫头,又在打趣我了。”
“二哥这是怨我喽?”卿玥装作认真状,却只三秒便破了功,眉眼中的笑意快要溢出。
“随你吧,开心就好。”卿珩说着,手中的动作未停,车头的案头渐渐堆满了橘皮。
一阵风吹过,将丛间林叶吹得哗哗作响,扬起一地尘土。迎亲队伍中的人一瞬皆被迷了眼。
“啊——”尖锐的嘶喊划破天际。卿玥再度掀帘时,只见得那旁人群四下慌逃,马啼和人声交杂,红色的小轿被丢在车道之上,一路吹奏的唢呐在悠扬之处中断。
“玉书,去看看出了什么事。”卿珩吩咐着,“其他人,原地候命,保持警惕。”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玉书自那方跑回复命。
“殿下,是迎亲途中新……”玉书欲言又止,“出了些事情。我已按着惯例,让那群迎亲的人在原处等候了。”
“何事?”卿玥探身,只见得玉书表情复杂,“直说便好。”
玉书眸光闪烁,“臣……怕吓到殿下。”
“玥儿让你说,你便说,不必支支吾吾。”卿珩跃身下轿,抬起手臂让正欲紧跟而下的卿玥有所倚靠,同时放低了声量,“扶好,慢些下来。”
待卿玥、卿珩二人站定,玉书说道:“新娘子上吊了。”
树林那侧,方才迎亲队伍经过的拐角古树擎天蔽日,浓密的林荫中,一丈长的白绫自最高处的树杈垂立而下,自缢的新娘面容早已无血色,一身喜服衬地愈加苍白,细细望去,大红的镶线纱衣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样,此刻正随风胡乱飞舞。
血书自新娘僵硬的手指指节处缓缓落下,轻飘飘地,恍若秋叶归根,下一瞬便要被埋入泥土般,再不见天光。
血书上字字颤抖,白色的粗麻上附着红蜡滴落的灯油,下笔之处曾被泪水无数次晕开。
血书上的言语不长,只有两句——
“愿随周郎去,来世复得见。”
那是冬露与周焕约定好相守,却一同消逝的前半生。
女知郎意,郎为君死。
一段灵犀,故梦陆离。
空空寂寥,共归天地。
“玥儿,今日可否随我去拜访位老先生?”卿珩今日一袭正装,鬓角的碎发梳地整齐。
“是怎样的老先生,需要二哥亲自前往?”卿玥方敛了妆匣,闻言又打开锁扣,从木匣内取出支素雅的玉簪,小心插入双云般隆起的发髻,对镜细看,浅湖蓝色的衣袖与那簪子正是相配。
“是位从前在京都掌吏部官印的老先生,姓张,十年前告病回乡,父皇念他有才能,赏了许多钱帛,如今是青州有名的仁善乡绅。说来,青州许多官吏都是他的学生。”
“那也算是在官场人脉颇广的一位先生了。兄长此去,是有什么发现吗?”
卿珩抿了抿嘴,轻轻摇头道:“没有实际的发现,只能算猜测。我朝虽对地方大户有田税优惠,若是乡绅买地、佃农耕作,那田地税少无可厚非,可青州近年来上缴的土地税与粮食却都越来越少。父皇宽仁,并未苛责,可一连几年都是这般,不得不疑心地方有人暗中操纵。但若说是有人瞒报,那鱼鳞图册中新近丈地的面积于前朝比,却几近一致,这便是怪的地方了。”
“那或许青州的农户诸多转了业?江南兴贸易,我于城中游走时,便见得许多外商胡贩,或是有人如此生计发了财,那些田地被收又不愿受乡绅剥削的人们跑去跟随经商的大户了?”卿玥猜度着,却一会便陷入否定,“就算如此,也难以解释那相差的数量。”
“我在郊外监工水坝修补时,无数次经过农田,正午之外,莫说肥沃之地,就连那荒田,都有农户整日勤勤恳恳耕作,青州百姓连收成不加的田地都珍惜至此,又何况自家的田地。若不是无法度日,寻常百姓怎会舍得卖出土地,又哪有多余的钱财去经商呢?”
卿珩说罢叹了叹气,“多说无益,无凭无据不过是一场空,不论如何,假意辞行前,我们先登门拜访那位张先生吧,见见总归是无害的。”
马车载着卿玥、卿珩一路徐行至张府,古朴的宅子看起来除了大些,与周遭房舍并无什么不同,甚至显得有些清贫。
张仁坤已过古稀之年,却仍精神矍铄,开门的小吏通传之后,他便从里屋阔步而出,引着卿玥二人移步正厅。
座上的茶盏升起白烟,端放茶盏的木桌一角木纹呈开裂之状,屋内一眼望去并没有什么值钱的摆件。
张仁坤使人向卿珩二人奉茶,又附耳小厮至厨房取来三两时兴小点。
来时卿珩交代卿玥替自己多言,未摸清底细前,他则先不显露。
卿玥左手提杯,右手拂袖遮住面目下半,饮了少许,抬眼望向坐在主座的张仁坤,“是杯好茶。”
张仁坤拱手作礼,眯眼笑道:“殿下谬赞了,不过是乡野粗茶,比不上殿下平日里喝的,若殿下不嫌弃,大可多饮几盏,也算老夫尽了番心意。”
“先生谦虚了,在青州这些时日,我不少听见有关先生您的论断,今日终于得见。”卿玥放缓声调,不动声色地看着堂上张仁坤的表情。
或是历经浮年,又或是心中笃定无关痛痒,张仁坤的笑意看上去没有变化,双眸似是无掩饰般的坦然,“哦?不知殿下听说了些什么?老夫年纪大了,久居屋舍,倒不知这外头的热闹是何模样。”
“也没什么,只是听说先生桃李天下,这青州的诸多官员,说起来都是您的学生呢。”卿玥余光瞥见先前去往小厨房的小厮迈入正厅,将方桌上的杯盏向后移了少许。
“哈哈——”张仁坤抚着长须,笑得爽利,“那都是外头人胡乱编造,殿下怎么也信了乡间人捕风捉影的话头。老夫从前确乎沉浮官海,也算识得不少才俊,只是如今弃官十余载,不过一介草民。青州的诸多大人们,不过是见老夫年老独居不便出门,赏我一番薄面,得空时寻老夫讨论诗文经典罢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小厮放下点心后便要添茶,添完堂下二人的茶杯后流转至主人家的方位。
水流顺着壶嘴缓缓而下,张仁坤拂袖打断小厮的动作,“够了,不用太满。”
“想来是皇妹与本王的不是,冒犯先生之处还望先生见在她年纪尚小的份上海涵。”卿珩今日摆出副“软柿子”的做派,言语之中将错处全都归咎在自己与卿玥二人身上,把张仁坤捧得老高,“本王在京都便常听父皇提起先生,只叹当初年幼,未见先生官场风采,想着辞行之前定要来拜访先生一番,却惹得先生不悦,这厢给先生赔不是了。”
“恒王殿下言重了,岂有不悦,论理倒是老夫说话不知轻重,让殿下误会了。”张仁坤讪讪而言,嘴上依旧保持着笑的模样,眼眸中却渐渐敛了笑意。
卿玥本想顺势而下,依仗着“年纪小不懂事”的由头,问起田地之事,却在观得张仁坤一瞬突变却又消逝的眸光后沉默。
那种眼神,比起单纯的不快,更像是□□的警惕,如同林间猎手听得风吹草动,举起长戈便要抛掷而去。若不是碍于身份脸面,卿玥只恐怕出了这扇门,“仁善和蔼”的猎人便要动手。
可下一秒,张仁坤又恢复原先的气度,就好像方才的眸色不曾存在,使卿玥不由得怀疑自己的眼睛。
张仁坤端起私用的茶盏,右手提起杯盖,低头擦着茶盏的杯沿,有些浑浊的眼珠被藏在暗光之下,看不清色彩。
也许,是自己想多了。
又也许,这一试探便踩在了真正的流沙之上。
卿玥一路听着杯盖与杯缘摩擦发出的瓷声,全然没心思再去品那点心是何滋味。
而后便是些来回之间感念恩德追忆往昔的客套话,但不得不说,张仁坤极会把握话头的收放,仿佛他才是那个牵线操纵木偶的人。
走出张宅的那刻,卿玥如释重负。
“这位先生确乎是个厉害角色,说的话摸不清虚实,却让人觉得他说得有理,可达上听。若我是青州的官员,难保不会被他的想法带着走。”卿玥踏上轿凳的阶梯,拂开马车车帘,离开前回望着张府的牌匾。
来时觉得不甚起眼,经历方才一遭却觉得这屋舍与其主人般,初看耿介,再看却恍若置于迷雾。
“活到那把岁数,纵是天生不会心眼,也看了许多世事,懂得如何迂回。罢了,只当触了个钉子,难为玥儿今日替我担着了。”卿珩随后上了马车,车夫提起缰绳,马儿稳步向前,玉书同一众兵卫跟在后头,朝着城外方向行进。
出了城,市井的热闹不再。
前行了一段时间,遥遥处,传来唢呐吹打的声音,伴着炮竹,听上去像是喜事。
卿玥掀开车内窗口的布帘,丛林掩盖之下,另一旁的车道织起人流,为首的男子坐于高马之上,红花模样的绣团绑系于马儿脖颈,举牌的小厮走在前头,牌上刻着“金”字,一身红衣的轿夫抬着小轿,喜娘挥舞着手中绣帕扭身而行。
“在看什么?”卿珩将剥好的橘瓣递给卿玥,“吃些吧,刚刚尝了块,想来是你爱吃的味道。”
卿玥闻声放下窗帘,接过橘瓣,送入口中,“谢谢哥!瞧着像是谁家在娶新娘。”
“不再多看看?”
“不了,以后会见到更多的,比如二哥你的。”卿玥说着说着便忍不住笑道。
“你个小丫头,又在打趣我了。”
“二哥这是怨我喽?”卿玥装作认真状,却只三秒便破了功,眉眼中的笑意快要溢出。
“随你吧,开心就好。”卿珩说着,手中的动作未停,车头的案头渐渐堆满了橘皮。
一阵风吹过,将丛间林叶吹得哗哗作响,扬起一地尘土。迎亲队伍中的人一瞬皆被迷了眼。
“啊——”尖锐的嘶喊划破天际。卿玥再度掀帘时,只见得那旁人群四下慌逃,马啼和人声交杂,红色的小轿被丢在车道之上,一路吹奏的唢呐在悠扬之处中断。
“玉书,去看看出了什么事。”卿珩吩咐着,“其他人,原地候命,保持警惕。”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玉书自那方跑回复命。
“殿下,是迎亲途中新……”玉书欲言又止,“出了些事情。我已按着惯例,让那群迎亲的人在原处等候了。”
“何事?”卿玥探身,只见得玉书表情复杂,“直说便好。”
玉书眸光闪烁,“臣……怕吓到殿下。”
“玥儿让你说,你便说,不必支支吾吾。”卿珩跃身下轿,抬起手臂让正欲紧跟而下的卿玥有所倚靠,同时放低了声量,“扶好,慢些下来。”
待卿玥、卿珩二人站定,玉书说道:“新娘子上吊了。”
树林那侧,方才迎亲队伍经过的拐角古树擎天蔽日,浓密的林荫中,一丈长的白绫自最高处的树杈垂立而下,自缢的新娘面容早已无血色,一身喜服衬地愈加苍白,细细望去,大红的镶线纱衣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样,此刻正随风胡乱飞舞。
血书自新娘僵硬的手指指节处缓缓落下,轻飘飘地,恍若秋叶归根,下一瞬便要被埋入泥土般,再不见天光。
血书上字字颤抖,白色的粗麻上附着红蜡滴落的灯油,下笔之处曾被泪水无数次晕开。
血书上的言语不长,只有两句——
“愿随周郎去,来世复得见。”
那是冬露与周焕约定好相守,却一同消逝的前半生。
女知郎意,郎为君死。
一段灵犀,故梦陆离。
空空寂寥,共归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