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路风雨兼程,回去的路倒是一路能看见道边的雪都化了,走得远一点的山里冷一些,再走两步,就能看见河流飘着阳光的碎金。
暹罗的河不会结冰,他们往北走回京城,却看见沿路的河水都化了冻,冰块相撞发出悦耳的叮咚声,像是宁弄舟曾经挂在窗前的风铃。
那次毒发之后,柳色新虽然没有被夺去性命,也被那毒拖得生生又瘦了一圈,他本来就瘦,如今更是如同风中残影,立在院中,宁弄舟看着他的背影,竟满心只有形销骨立四个字。
犹记初见时,他虽然脸色苍白了些,人如同岸边垂柳,可与宁弄舟吵起架来却精气神十足,咬住一点什么就不肯退半分。可如今的柳色新,虽然嘴上不说,一天却有大半的时间都在沉睡。
即便醒着的时候,他与宁弄舟说话,也常常显出一点精神不济的模样,话也少了,大多数时候都是听宁弄舟在说。
每次宁弄舟都转身,悄悄抹一抹眼角的泪,假装自己什么也没发现,还是笑着同柳色新说话。
她后来拿着那两瓶药去找了桑瑞,桑瑞网开一面让她去找桑藏问问玉蟾的解药,可那家伙一口咬死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知道解药配方的人只有吕裘。
他不知道吕裘的死讯,但他知道宁弄舟不会放过吕裘,吕裘在关键时候背弃他,他自然不希望他好过。
桑藏嘴里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宁弄舟又去国师的门口跪了一夜,虽然国师说他没有解药,也从未听过玉蟾这种药,她却还是不死心。
暹罗这么大,难道真的一个知道解药的人都没有吗?
后来她在门口冻得发抖,还是云祥威胁她再不起来,她就回去让柳色新来劝,宁弄舟才起身。
桑瑞去抄大王子宫殿的时候,宁弄舟自然也跟着去了,确实从桑藏宫里搜出来一大堆奇奇怪怪的药瓶,但是没有一个是解药。
他们在暹罗逗留了不少时日,可依旧一无所获。
桑瑞派人带着萧骁的遗体走在宁弄舟他们前面,让他早日归家入土为安,宁弄舟便和柳色新在后面慢悠悠地走着,一路上游山玩水。
他们正好与暹罗的队伍同一天回京。
宁弄舟早给柳府和皇帝都去了信,两方人都来门口接了。柳夫人远远看见她们的马车就红了眼眶,遥遥冲着他们招了招手。
宁弄舟觉得惭愧,自己当初信誓旦旦要给柳色新找到解药,如今带着柳色新折腾一圈,解药没寻到不说,他身子却益发不见好。
她轻轻放下车帘,柳色新被车外的锣鼓声吵醒,问她:“到京城了吗?”
宁弄舟点点头。
她脸上神情恹恹,柳色新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却也大概猜到七八分。
毕竟宁弄舟心头挂着的,无非是那么几件事。
“等京城的事交接结束了,我们在大成好好转一转好不好?”
他自从上次毒发后,身上温度常年异于常人,和宁弄舟在一起,即便如今天气渐渐回温,也要时时裹着貂裘。
柳色新担心冻伤她,便不肯与她接近。宁弄舟给他缝了一双手套,虽然她不会,但是云祥说以前在乡下的时候,她们针线活都是自己做,便教了宁弄舟该如何做。
虽然手套和柳色新的手明显不配套,柳色新每根手指都笔直修长,宁弄舟做的手套每一根指套都肥肥大大歪七扭八的。
不过柳色新很喜欢,自从这几次毒发,他毒舌的毛病似乎也一并改了,这种丑兮兮的手套他不但没有嫌弃,还兴高采烈的白天晚上都戴着,路上碰见人,甚至还要同人炫耀。
羞得宁弄舟赶紧把他手抓住收回来,两只手都不知道该先捂柳色新的嘴还是先捂自己的脸。
这家伙,原来也不是这个性格啊!
有了手套之后,柳色新似乎显得黏人许多。之前担心冻伤她不肯与她接近,现在却几乎是挂在她身上,两手更是时时刻刻地抓着,一会儿也不肯分开。
宁弄舟几乎是在哄孩子一般哄着柳色新,虽然时不时恼火起来还是要刺他几句,也算是两人间难得的和平。
她出神太久,柳色新牵着她的手紧了紧:“去转一转,好不好?”
宁弄舟不答话。
柳色新知道,她还不想认命。
世界上不会存在无解的毒药,宁弄舟坚信这是自己没找到。她没有见过睫毛上能自己长冰碴子心脏却还能跳,这在她生活的世界,是现代医学没有办法解释的。
既然这个世界有自己一套逻辑,那没道理在这个逻辑体系里,柳色新必须死。
柳色新是不知道宁弄舟背着自己做出了多少努力,但是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瞒着他悄悄去打探消息,越是偏远的小村庄,就越是不放过,恨不得把暹罗掘地三尺找到这个解药。
如今即便回到大成,她定然也是不肯罢休的。
但是柳色新不想把最后的时间都花在和她一起找解药这件事上。
他这一生吃苦太多,享乐太少,最后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才遇见了宁弄舟。从前没有享过的乐,如今一件一件寻回来,柳色新觉得,也不算很过分。
“大成物产丰饶,好多地方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去过,若不在生前将那些美景都用眼睛好好看看,总觉得太浪费了,难道不是吗?”柳色新没有让她不要找解药,只是换个方法劝她,“陪我去看看,好不好?”
即便他劝宁弄舟不要找了,宁弄舟也不会听的,反而还会生气。
还是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聊的小事上。
宁弄舟皱皱眉,犹豫了一会儿问道:“你的身体……撑得住吗?”
“我还不至于是要一天到晚卧床的老头,出去玩的力气总还是有的,纵然如今身子弱些,若是吵起架来赶不上云晓姑娘,轻功的底子避过你总还是有的。”熟悉的调笑语气,宁弄舟抬起头瞪了他一眼,转头吩咐云晓记得回去把大成的舆图找出来,之后好看看究竟去哪里游玩。
宁弄舟先送柳色新回了柳府,柳夫人看见面若金纸的柳色新,咬紧了牙才没哭出声来。
柳色新倒是佯装没事,从车上走下来,没叫人扶。
“宁娘子,进来坐坐吧。”柳夫人红着眼圈,勉强挤出一个笑道。
宁弄舟摇摇头:“我晚些再过来,还有事要做。”
她去了公主府。
萧骁本来就因为工作常年不在府里住,一向是大理寺最勤快的角色,十天有九天都谁在大理寺。不然以他的身份,获得这个职位,估计还有人颇有微词。
公主府像是很久没有住人了,府里空荡荡的。萧骁走的时候,大概把家里的下人也都遣散了,宁弄舟听聆音阁传回来的消息,吕裘走的时候带走了公主府绝大多数的值钱东西,而萧骁遣散下人的时候,给了极丰厚的遣散费,到后面钱不够用,腰上的玉佩都解下来送人,就差扒衣服了。
最后他身上只剩下一块看着十分粗糙的双鱼佩,一看玉的质感就不是什么好货,有下人看着萧骁长大,不忍心,要拿名贵的东西和他换那枚玉佩,萧骁却笑嘻嘻不肯给。
手上却十分珍重地将那枚玉佩收起来了。
因为萧骁身份特殊,若是让人知晓他是在暹罗王都死的,又是一场纷争。所以萧骁去世的消息只有包括皇帝在内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知道。
不过他如今世上在意的人,也不过这几个了。
皇帝把萧骁的棺椁移到了皇陵,宁弄舟这会儿来,是来找一找原主的墓。
萧骁在信里告诉她,他在屋后给她立了一个衣冠冢,虽然不知道她能不能答应,但是死了以后想和她葬在一起。
答不答应的,等他死后会死皮赖脸地求原主的。
宁弄舟没见过萧骁死皮赖脸的样子,想象不太出来,不过原主大概也不太需要他死皮赖脸劝多久。
宁弄舟想起自己塞进那张白布下的字条。
她会答应的。
萧骁下葬皇陵那天,柳色新和柳将军柳夫人都来了,皇帝和皇后也来了。
皇帝看着入葬的棺椁,似乎还是不敢相信,几个月前还站在自己面前鲜活的少年,现在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躺在泥土里。
“这次虽然萧骁没回来,但你们做的很不错。”皇帝的声音有些嘶哑,“想要什么封赏?”
宁弄舟麻木地转了转眼珠子,看着墓室的大门缓缓合上。
“民女的夙愿从不曾改变。”宁弄舟的声音无波无澜。
皇帝回想起他第一次叫宁弄舟进宫,她说她并非是女中豪杰,只是天下千千万万女子中普普通通的一个。
“若是开办女学,让女子入仕,也需要有人看管支持,你……”皇帝欲言又止,他何尝看不出来柳色新时日无多,宁弄舟虽然心怀大义,可并非全然没有私心。
这种时候,让她离开柳色新支撑女学,未免太过残忍。
“陛下不必担心,民女虽然有这想法,但也实在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并不敢担此大任。不过,对于这个人选,民女有一人推荐。”
暹罗的河不会结冰,他们往北走回京城,却看见沿路的河水都化了冻,冰块相撞发出悦耳的叮咚声,像是宁弄舟曾经挂在窗前的风铃。
那次毒发之后,柳色新虽然没有被夺去性命,也被那毒拖得生生又瘦了一圈,他本来就瘦,如今更是如同风中残影,立在院中,宁弄舟看着他的背影,竟满心只有形销骨立四个字。
犹记初见时,他虽然脸色苍白了些,人如同岸边垂柳,可与宁弄舟吵起架来却精气神十足,咬住一点什么就不肯退半分。可如今的柳色新,虽然嘴上不说,一天却有大半的时间都在沉睡。
即便醒着的时候,他与宁弄舟说话,也常常显出一点精神不济的模样,话也少了,大多数时候都是听宁弄舟在说。
每次宁弄舟都转身,悄悄抹一抹眼角的泪,假装自己什么也没发现,还是笑着同柳色新说话。
她后来拿着那两瓶药去找了桑瑞,桑瑞网开一面让她去找桑藏问问玉蟾的解药,可那家伙一口咬死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知道解药配方的人只有吕裘。
他不知道吕裘的死讯,但他知道宁弄舟不会放过吕裘,吕裘在关键时候背弃他,他自然不希望他好过。
桑藏嘴里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宁弄舟又去国师的门口跪了一夜,虽然国师说他没有解药,也从未听过玉蟾这种药,她却还是不死心。
暹罗这么大,难道真的一个知道解药的人都没有吗?
后来她在门口冻得发抖,还是云祥威胁她再不起来,她就回去让柳色新来劝,宁弄舟才起身。
桑瑞去抄大王子宫殿的时候,宁弄舟自然也跟着去了,确实从桑藏宫里搜出来一大堆奇奇怪怪的药瓶,但是没有一个是解药。
他们在暹罗逗留了不少时日,可依旧一无所获。
桑瑞派人带着萧骁的遗体走在宁弄舟他们前面,让他早日归家入土为安,宁弄舟便和柳色新在后面慢悠悠地走着,一路上游山玩水。
他们正好与暹罗的队伍同一天回京。
宁弄舟早给柳府和皇帝都去了信,两方人都来门口接了。柳夫人远远看见她们的马车就红了眼眶,遥遥冲着他们招了招手。
宁弄舟觉得惭愧,自己当初信誓旦旦要给柳色新找到解药,如今带着柳色新折腾一圈,解药没寻到不说,他身子却益发不见好。
她轻轻放下车帘,柳色新被车外的锣鼓声吵醒,问她:“到京城了吗?”
宁弄舟点点头。
她脸上神情恹恹,柳色新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却也大概猜到七八分。
毕竟宁弄舟心头挂着的,无非是那么几件事。
“等京城的事交接结束了,我们在大成好好转一转好不好?”
他自从上次毒发后,身上温度常年异于常人,和宁弄舟在一起,即便如今天气渐渐回温,也要时时裹着貂裘。
柳色新担心冻伤她,便不肯与她接近。宁弄舟给他缝了一双手套,虽然她不会,但是云祥说以前在乡下的时候,她们针线活都是自己做,便教了宁弄舟该如何做。
虽然手套和柳色新的手明显不配套,柳色新每根手指都笔直修长,宁弄舟做的手套每一根指套都肥肥大大歪七扭八的。
不过柳色新很喜欢,自从这几次毒发,他毒舌的毛病似乎也一并改了,这种丑兮兮的手套他不但没有嫌弃,还兴高采烈的白天晚上都戴着,路上碰见人,甚至还要同人炫耀。
羞得宁弄舟赶紧把他手抓住收回来,两只手都不知道该先捂柳色新的嘴还是先捂自己的脸。
这家伙,原来也不是这个性格啊!
有了手套之后,柳色新似乎显得黏人许多。之前担心冻伤她不肯与她接近,现在却几乎是挂在她身上,两手更是时时刻刻地抓着,一会儿也不肯分开。
宁弄舟几乎是在哄孩子一般哄着柳色新,虽然时不时恼火起来还是要刺他几句,也算是两人间难得的和平。
她出神太久,柳色新牵着她的手紧了紧:“去转一转,好不好?”
宁弄舟不答话。
柳色新知道,她还不想认命。
世界上不会存在无解的毒药,宁弄舟坚信这是自己没找到。她没有见过睫毛上能自己长冰碴子心脏却还能跳,这在她生活的世界,是现代医学没有办法解释的。
既然这个世界有自己一套逻辑,那没道理在这个逻辑体系里,柳色新必须死。
柳色新是不知道宁弄舟背着自己做出了多少努力,但是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瞒着他悄悄去打探消息,越是偏远的小村庄,就越是不放过,恨不得把暹罗掘地三尺找到这个解药。
如今即便回到大成,她定然也是不肯罢休的。
但是柳色新不想把最后的时间都花在和她一起找解药这件事上。
他这一生吃苦太多,享乐太少,最后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才遇见了宁弄舟。从前没有享过的乐,如今一件一件寻回来,柳色新觉得,也不算很过分。
“大成物产丰饶,好多地方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去过,若不在生前将那些美景都用眼睛好好看看,总觉得太浪费了,难道不是吗?”柳色新没有让她不要找解药,只是换个方法劝她,“陪我去看看,好不好?”
即便他劝宁弄舟不要找了,宁弄舟也不会听的,反而还会生气。
还是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聊的小事上。
宁弄舟皱皱眉,犹豫了一会儿问道:“你的身体……撑得住吗?”
“我还不至于是要一天到晚卧床的老头,出去玩的力气总还是有的,纵然如今身子弱些,若是吵起架来赶不上云晓姑娘,轻功的底子避过你总还是有的。”熟悉的调笑语气,宁弄舟抬起头瞪了他一眼,转头吩咐云晓记得回去把大成的舆图找出来,之后好看看究竟去哪里游玩。
宁弄舟先送柳色新回了柳府,柳夫人看见面若金纸的柳色新,咬紧了牙才没哭出声来。
柳色新倒是佯装没事,从车上走下来,没叫人扶。
“宁娘子,进来坐坐吧。”柳夫人红着眼圈,勉强挤出一个笑道。
宁弄舟摇摇头:“我晚些再过来,还有事要做。”
她去了公主府。
萧骁本来就因为工作常年不在府里住,一向是大理寺最勤快的角色,十天有九天都谁在大理寺。不然以他的身份,获得这个职位,估计还有人颇有微词。
公主府像是很久没有住人了,府里空荡荡的。萧骁走的时候,大概把家里的下人也都遣散了,宁弄舟听聆音阁传回来的消息,吕裘走的时候带走了公主府绝大多数的值钱东西,而萧骁遣散下人的时候,给了极丰厚的遣散费,到后面钱不够用,腰上的玉佩都解下来送人,就差扒衣服了。
最后他身上只剩下一块看着十分粗糙的双鱼佩,一看玉的质感就不是什么好货,有下人看着萧骁长大,不忍心,要拿名贵的东西和他换那枚玉佩,萧骁却笑嘻嘻不肯给。
手上却十分珍重地将那枚玉佩收起来了。
因为萧骁身份特殊,若是让人知晓他是在暹罗王都死的,又是一场纷争。所以萧骁去世的消息只有包括皇帝在内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知道。
不过他如今世上在意的人,也不过这几个了。
皇帝把萧骁的棺椁移到了皇陵,宁弄舟这会儿来,是来找一找原主的墓。
萧骁在信里告诉她,他在屋后给她立了一个衣冠冢,虽然不知道她能不能答应,但是死了以后想和她葬在一起。
答不答应的,等他死后会死皮赖脸地求原主的。
宁弄舟没见过萧骁死皮赖脸的样子,想象不太出来,不过原主大概也不太需要他死皮赖脸劝多久。
宁弄舟想起自己塞进那张白布下的字条。
她会答应的。
萧骁下葬皇陵那天,柳色新和柳将军柳夫人都来了,皇帝和皇后也来了。
皇帝看着入葬的棺椁,似乎还是不敢相信,几个月前还站在自己面前鲜活的少年,现在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躺在泥土里。
“这次虽然萧骁没回来,但你们做的很不错。”皇帝的声音有些嘶哑,“想要什么封赏?”
宁弄舟麻木地转了转眼珠子,看着墓室的大门缓缓合上。
“民女的夙愿从不曾改变。”宁弄舟的声音无波无澜。
皇帝回想起他第一次叫宁弄舟进宫,她说她并非是女中豪杰,只是天下千千万万女子中普普通通的一个。
“若是开办女学,让女子入仕,也需要有人看管支持,你……”皇帝欲言又止,他何尝看不出来柳色新时日无多,宁弄舟虽然心怀大义,可并非全然没有私心。
这种时候,让她离开柳色新支撑女学,未免太过残忍。
“陛下不必担心,民女虽然有这想法,但也实在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并不敢担此大任。不过,对于这个人选,民女有一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