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残阳如血,余晖将大地染成红色。
忽然,鸣嘀升空,刺破长空的声音传遍整个战场。徐嘉远抬头望去,转身沉稳吩咐道:“传令下去,清点战场,善后事宜立即展开。”
所有的精锐将士迅速行动起来,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展开了善后工作。首先包围了左相剩下的残部,还有那位心虚的长须将军正鬼鬼祟祟地收拾包裹,试图在混乱中逃脱,却被眼尖的士兵当场捉住,押到了徐嘉远面前。
他的脸色惨白,冷汗直流,嘴唇颤抖着,喃喃自语却害怕地说不出完整的话。
四皇子和左相已死,群龙无首,剩下的诸位将领在看到传国玉玺的那一刻,心中都暗自做出抉择。他们的脸上满是诧异,明白继续抵抗只会徒增无谓的牺牲,于是纷纷下马,摘下头盔单膝跪地,低头表示投诚。
一切很快尘埃落定。
沈念站在悬崖边,一人一马,正望着远处出神,孤独的身影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萧条。
远处山峦起伏,橘色余晖映照在她的面容之上,微微泛红。微风轻拂,带着一丝晚霞的余温,吹动她的衣襟,给整个人的轮廓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裴子初牵着马从后方走来,脚步轻缓而坚定,鞋底踩在松软的草地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望着沈念的背影,心中涌起复杂思绪。
沈念听得出来人的脚步声,不曾回头。等他走到身后,沈念忽然将头轻轻靠在来人的肩膀,呼出的热气洒在裴子初的脖颈之上,令他忍不住轻颤,肩膀微微僵硬,手中的缰绳差点滑落,另一只衣袖下的手也不由得握紧。
“别动。”
沈念语气透着无尽疲惫。
裴子初彻底不敢动弹,鼻尖萦绕一股淡淡的桂花香气,只剩喉结不由自主地滚动,眼底的眸色愈发深沉。他的心像是被柔软的羽毛轻拂,温暖又令人欣喜。
两人并肩而坐,石头旁的野草随风摆动。许久,绵长均匀的呼吸声传来,是沈念累的睡着了。
她的脸庞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柔美,长长的睫毛垂落,微微颤动,像是两只安静的蝶翼。睡容平静,眉头舒展,仿佛在找到了片刻的安宁。
裴子初望着远处的山川,感到前所未有的心安。他低头看向熟睡的沈念,眸色柔和,仿佛身旁的人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裴子初的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悸动,轻轻抬起手,似乎想要触碰她的脸颊,但又怕把人惊醒,只能轻轻收回,长长的睫毛掩住了深藏的思绪,眼角的泪痣显出艳色,增添了一丝魅惑。
余晖温柔,晚风吹拂。他静静地感受着身旁人的呼吸,周身的一切都静止在此刻。
夺权之事向来是上位者的游戏,遭殃的却总是下层百姓。
沈念不愿看到百姓为这些纷争做出牺牲。
她提早派人手在京师城内提前布置一切,确保城中秩序井然,所以京师的百姓并没有遭殃,不少商贩们照常开张,孩子们在街头嬉戏,反倒是一片祥和之气。
天刚破晓,晨曦微露,京师城的街道上渐渐热闹起来。
大军入城,气势恢宏,铠甲在晨光中闪耀。百姓们听到消息,纷纷涌上街头,争相观看这场盛大的入城仪式。有胆大的百姓伸长脖子去看,在队伍前方看到了沈念。她端坐在白色骏马上,目光和善地注视着四周。
因为之前灾情施粥的善举,百姓早已将“女帝临世”的言论留在心中。
有人认出了沈念,激动地喊道:“那是我们的女帝!女帝来了!”
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京城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时隔数百年,大周再一次迎来了女帝的统治。
天光微曦,宫城内外一片肃穆,四方百官齐聚在大殿前。红毯铺就的御道上,百官整齐列队,宫女内侍手捧香炉,缭绕的香烟在空中弥漫。钟鼓齐鸣,宣告着新一代君主的诞生。
沈念一身华服,头戴金冠,步伐稳健地走向大殿。她的脸上尽显威仪与庄重,目光中透出坚定无畏。
沿途,众人俯首行礼,恭敬地低声称颂:“恭贺女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念登上高高的台阶,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庄严肃穆。她站在龙椅前,缓缓转身,俯视着殿内的百官,眼底闪着浮动琉璃色的光。
大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以待。
太监高声宣读诏书,宣告沈念正式继位为大周女帝。接着,沈念接过太监捧上的传国玉玺,举起高高,向四方展示。玉石闪耀,象征着皇权的正统。殿内的文武百官再次齐声高呼:“女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念缓缓坐上龙椅,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与责任在肩头沉重地压下。她抬起头,目光穿过殿门望向远方,那里是大周的万千百姓。
她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尽管最初是被迫完成系统的要求,但或许,她可以不负众望,真正为大周的百姓谋福祉。
裴子初俯首行礼,神色虔诚而坚定:“臣愿做一方磐石,愿陛下无惧亦无忧,大周国泰民安。”
沈念看着裴子初,眼中闪过一丝温暖,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有诸位在,朕定当竭尽所能,护佑我大周万民,开创盛世!”
裴子初抬起头,与沈念对视,眼中满是信任与鼓励:“陛下,臣等必不负所托,追随陛下共创盛世。”
众臣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钟鼓齐鸣,声势浩大,回荡在整个皇宫上空,昭示着新一代女帝的登基。整个京城都沐浴在欢庆的气氛中,百姓们走上街头,庆贺这历史性的一刻。
·
沈念即位后,锐意改革,施行政策有三:其一,推动女子就读,使之亦可入学做官。其二,废除奴隶制,不再有人为此受苦。其三,与天启交好,百年内不再开战。
她致力于将大周带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各项政策逐渐施行,百姓心怀感激,脸上带了明显的喜色。
酒楼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高挂的灯笼照亮了整个大堂,灯火通明。座无虚席的桌旁,人们纷纷举杯畅饮,笑声不断,整个酒楼都在专注地听故事。
说书先生站在高台上,挥舞着折扇,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女帝的传奇故事:“话说当今女帝,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公主一路成长,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最终登上了皇位。后又治理大周,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听众们个个目光炯炯,神情专注,被说书先生的精彩讲述深深吸引。
其中,一名身着粉衣的女子听到精彩之处,忍不住拍案叫绝,直接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赏给说书先生。说书先生接过银子,乐得眉开眼笑,连连作揖:“多谢姑娘,多谢姑娘!”
粉衣女子甜甜笑起来,嘴角梨涡尽显。
秋时月坐在角落里,掐指算着时间差不多了,便悄悄从旁边溜出去。她手中紧紧握着从府中给陛下带的一包梨膏糖,笑容满面,显然心情十分愉快。
秋时月走在街头,耳边仍回荡着酒楼内的欢笑声和说书先生铿锵有力的讲述,心中也涌起一阵暖意,仰头看着夜空星辰,心想:“看来大家对陛下都是发自内心的敬仰和爱戴呢。”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
沈汐一直被左相关押在皇宫地牢之中,终日暗无天日,见不到丝毫光亮,从而练就了异于常人的耳力。当有人走近,她便能很快察觉。
她耳垂微动,那人停在牢门外许久,紧接着是铁锁落下的声音,牢门缓缓开启。光亮透进来,沈汐立即闭紧双眼,将脸扭向一侧。
“百里守谦,是你吗?”沈汐试探地问,心中却已有所感。
闻言,来人的脚步顿住。沈汐猜的不错,正是百里守谦。他站在光与影的交界处,看不清面上神情。
沈汐虽然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但却能感受到那注视的目光,沉静而专注。
然而她看不到的是,百里守谦的头发已然变了模样。他曾窥探天机,但相应的代价是身体的损耗,头发一夜染白,便是对他擅自窥探天机的惩罚,承受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和代价。
百里守谦声音低沉:“殿下,是我。”
沈汐轻轻摇头,语气平静:“你无需再叫我殿下,我已经上书陛下自请除去身份,不再是什么嘉宁公主,只是一介普通百姓而已。”
百里守谦微微一愣,随后点头:“好。那你想做什么,我陪你一起。”
沈汐用力撕掉裙摆一角,将长长的布条绑在眼睛上。这双眼睛已经适应不了光亮,要被放出去,蒙上这层白纱,才能防止强烈的阳光刺伤。
做完这一切,沈汐直接起身往外,停在百里守谦的身旁,淡淡道:“我们走吧,路还有很远,走晚了,天就要黑了。”
牢门在身后缓缓关闭,仿佛将过去的种种痛苦一并封印。前路虽然未知,却充满希望。
离开皇宫后,沈汐与百里守谦一起游历四方,见到了许多与宫内截然不同的景象。她不再是那个被困在宫墙内的嘉宁公主,而是一个自由的人。她看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也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冷漠。
经过天水书院时,听着书院内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沈汐稍稍驻足,眸底浮现笑意。
而不久之后,天水书院又多了一位女夫子。
忽然,鸣嘀升空,刺破长空的声音传遍整个战场。徐嘉远抬头望去,转身沉稳吩咐道:“传令下去,清点战场,善后事宜立即展开。”
所有的精锐将士迅速行动起来,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展开了善后工作。首先包围了左相剩下的残部,还有那位心虚的长须将军正鬼鬼祟祟地收拾包裹,试图在混乱中逃脱,却被眼尖的士兵当场捉住,押到了徐嘉远面前。
他的脸色惨白,冷汗直流,嘴唇颤抖着,喃喃自语却害怕地说不出完整的话。
四皇子和左相已死,群龙无首,剩下的诸位将领在看到传国玉玺的那一刻,心中都暗自做出抉择。他们的脸上满是诧异,明白继续抵抗只会徒增无谓的牺牲,于是纷纷下马,摘下头盔单膝跪地,低头表示投诚。
一切很快尘埃落定。
沈念站在悬崖边,一人一马,正望着远处出神,孤独的身影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萧条。
远处山峦起伏,橘色余晖映照在她的面容之上,微微泛红。微风轻拂,带着一丝晚霞的余温,吹动她的衣襟,给整个人的轮廓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裴子初牵着马从后方走来,脚步轻缓而坚定,鞋底踩在松软的草地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望着沈念的背影,心中涌起复杂思绪。
沈念听得出来人的脚步声,不曾回头。等他走到身后,沈念忽然将头轻轻靠在来人的肩膀,呼出的热气洒在裴子初的脖颈之上,令他忍不住轻颤,肩膀微微僵硬,手中的缰绳差点滑落,另一只衣袖下的手也不由得握紧。
“别动。”
沈念语气透着无尽疲惫。
裴子初彻底不敢动弹,鼻尖萦绕一股淡淡的桂花香气,只剩喉结不由自主地滚动,眼底的眸色愈发深沉。他的心像是被柔软的羽毛轻拂,温暖又令人欣喜。
两人并肩而坐,石头旁的野草随风摆动。许久,绵长均匀的呼吸声传来,是沈念累的睡着了。
她的脸庞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柔美,长长的睫毛垂落,微微颤动,像是两只安静的蝶翼。睡容平静,眉头舒展,仿佛在找到了片刻的安宁。
裴子初望着远处的山川,感到前所未有的心安。他低头看向熟睡的沈念,眸色柔和,仿佛身旁的人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裴子初的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悸动,轻轻抬起手,似乎想要触碰她的脸颊,但又怕把人惊醒,只能轻轻收回,长长的睫毛掩住了深藏的思绪,眼角的泪痣显出艳色,增添了一丝魅惑。
余晖温柔,晚风吹拂。他静静地感受着身旁人的呼吸,周身的一切都静止在此刻。
夺权之事向来是上位者的游戏,遭殃的却总是下层百姓。
沈念不愿看到百姓为这些纷争做出牺牲。
她提早派人手在京师城内提前布置一切,确保城中秩序井然,所以京师的百姓并没有遭殃,不少商贩们照常开张,孩子们在街头嬉戏,反倒是一片祥和之气。
天刚破晓,晨曦微露,京师城的街道上渐渐热闹起来。
大军入城,气势恢宏,铠甲在晨光中闪耀。百姓们听到消息,纷纷涌上街头,争相观看这场盛大的入城仪式。有胆大的百姓伸长脖子去看,在队伍前方看到了沈念。她端坐在白色骏马上,目光和善地注视着四周。
因为之前灾情施粥的善举,百姓早已将“女帝临世”的言论留在心中。
有人认出了沈念,激动地喊道:“那是我们的女帝!女帝来了!”
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京城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时隔数百年,大周再一次迎来了女帝的统治。
天光微曦,宫城内外一片肃穆,四方百官齐聚在大殿前。红毯铺就的御道上,百官整齐列队,宫女内侍手捧香炉,缭绕的香烟在空中弥漫。钟鼓齐鸣,宣告着新一代君主的诞生。
沈念一身华服,头戴金冠,步伐稳健地走向大殿。她的脸上尽显威仪与庄重,目光中透出坚定无畏。
沿途,众人俯首行礼,恭敬地低声称颂:“恭贺女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念登上高高的台阶,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庄严肃穆。她站在龙椅前,缓缓转身,俯视着殿内的百官,眼底闪着浮动琉璃色的光。
大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以待。
太监高声宣读诏书,宣告沈念正式继位为大周女帝。接着,沈念接过太监捧上的传国玉玺,举起高高,向四方展示。玉石闪耀,象征着皇权的正统。殿内的文武百官再次齐声高呼:“女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念缓缓坐上龙椅,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与责任在肩头沉重地压下。她抬起头,目光穿过殿门望向远方,那里是大周的万千百姓。
她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尽管最初是被迫完成系统的要求,但或许,她可以不负众望,真正为大周的百姓谋福祉。
裴子初俯首行礼,神色虔诚而坚定:“臣愿做一方磐石,愿陛下无惧亦无忧,大周国泰民安。”
沈念看着裴子初,眼中闪过一丝温暖,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有诸位在,朕定当竭尽所能,护佑我大周万民,开创盛世!”
裴子初抬起头,与沈念对视,眼中满是信任与鼓励:“陛下,臣等必不负所托,追随陛下共创盛世。”
众臣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钟鼓齐鸣,声势浩大,回荡在整个皇宫上空,昭示着新一代女帝的登基。整个京城都沐浴在欢庆的气氛中,百姓们走上街头,庆贺这历史性的一刻。
·
沈念即位后,锐意改革,施行政策有三:其一,推动女子就读,使之亦可入学做官。其二,废除奴隶制,不再有人为此受苦。其三,与天启交好,百年内不再开战。
她致力于将大周带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各项政策逐渐施行,百姓心怀感激,脸上带了明显的喜色。
酒楼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高挂的灯笼照亮了整个大堂,灯火通明。座无虚席的桌旁,人们纷纷举杯畅饮,笑声不断,整个酒楼都在专注地听故事。
说书先生站在高台上,挥舞着折扇,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女帝的传奇故事:“话说当今女帝,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公主一路成长,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最终登上了皇位。后又治理大周,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听众们个个目光炯炯,神情专注,被说书先生的精彩讲述深深吸引。
其中,一名身着粉衣的女子听到精彩之处,忍不住拍案叫绝,直接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赏给说书先生。说书先生接过银子,乐得眉开眼笑,连连作揖:“多谢姑娘,多谢姑娘!”
粉衣女子甜甜笑起来,嘴角梨涡尽显。
秋时月坐在角落里,掐指算着时间差不多了,便悄悄从旁边溜出去。她手中紧紧握着从府中给陛下带的一包梨膏糖,笑容满面,显然心情十分愉快。
秋时月走在街头,耳边仍回荡着酒楼内的欢笑声和说书先生铿锵有力的讲述,心中也涌起一阵暖意,仰头看着夜空星辰,心想:“看来大家对陛下都是发自内心的敬仰和爱戴呢。”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
沈汐一直被左相关押在皇宫地牢之中,终日暗无天日,见不到丝毫光亮,从而练就了异于常人的耳力。当有人走近,她便能很快察觉。
她耳垂微动,那人停在牢门外许久,紧接着是铁锁落下的声音,牢门缓缓开启。光亮透进来,沈汐立即闭紧双眼,将脸扭向一侧。
“百里守谦,是你吗?”沈汐试探地问,心中却已有所感。
闻言,来人的脚步顿住。沈汐猜的不错,正是百里守谦。他站在光与影的交界处,看不清面上神情。
沈汐虽然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但却能感受到那注视的目光,沉静而专注。
然而她看不到的是,百里守谦的头发已然变了模样。他曾窥探天机,但相应的代价是身体的损耗,头发一夜染白,便是对他擅自窥探天机的惩罚,承受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和代价。
百里守谦声音低沉:“殿下,是我。”
沈汐轻轻摇头,语气平静:“你无需再叫我殿下,我已经上书陛下自请除去身份,不再是什么嘉宁公主,只是一介普通百姓而已。”
百里守谦微微一愣,随后点头:“好。那你想做什么,我陪你一起。”
沈汐用力撕掉裙摆一角,将长长的布条绑在眼睛上。这双眼睛已经适应不了光亮,要被放出去,蒙上这层白纱,才能防止强烈的阳光刺伤。
做完这一切,沈汐直接起身往外,停在百里守谦的身旁,淡淡道:“我们走吧,路还有很远,走晚了,天就要黑了。”
牢门在身后缓缓关闭,仿佛将过去的种种痛苦一并封印。前路虽然未知,却充满希望。
离开皇宫后,沈汐与百里守谦一起游历四方,见到了许多与宫内截然不同的景象。她不再是那个被困在宫墙内的嘉宁公主,而是一个自由的人。她看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也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冷漠。
经过天水书院时,听着书院内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沈汐稍稍驻足,眸底浮现笑意。
而不久之后,天水书院又多了一位女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