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金羽卫细目微眯,收回目光,颇为诧异地扫视着孔松月。

    方才他的注意力全在这具尸体上,全然没有注意孔松月的长相,这会儿就这灯光一看……倒是和孔松曦有点相似。

    “你叫什么名字?”金羽卫问道。

    “我……”孔松月话语一顿,说出了自己被逮捕时随口编的假名字,“邱青。”

    从青血烛出现,到监狱疑似送来“断头饭”,洙邑的是是非非全被卷进了危险之间,此时暴露真实姓名绝非好事。

    只要有了真名……难保不会有人借此下咒。

    “邱青……”金羽卫默念道,他记得孔松曦没有姓邱的亲戚,那这姑娘和孔松曦长得像或许只是巧合。

    万幸、万幸。金羽卫扶额庆幸,幸好不是孔松曦的亲戚,一个孔松曦就搅的洙邑一团乱麻,再来一个还得了?

    远的不说,就现在洙邑的祟冢之祸,可不就是他孔松曦留下的祸根嘛。

    他车裂完一死了之,却贼心不死,留下祟冢祸害洙邑百姓。

    天家和太后为此派人远赴漱州,请雪隐道人出山帮忙。

    可雪隐道人闭关自守,只派了一个女弟子下山。

    谁也不知女弟子姓甚名谁,只知道她十二月份就会到达洙邑,伏杀祟冢。

    眼看着十二月份就要过去了,祟冢依然猖狂嚣张,女弟子也不见踪影。

    加之天家前不久颁布追邪令,引来江湖怨声载道,危机时刻,竟难寻可用之人。

    朝堂之上早有人劝他撤下追邪令,奈何他死犟,就是不肯听。

    但祟冢终究只是邪祟妖物,和江山社稷的大局相比起来终究是小事。

    江湖逍遥客不知,大周朝堂已然风雨如晦,前有优人鬼手揽后妃三派权族,后有宦官宠臣总领二府,朝上是青鬼脸将军一力压文臣,朝下是鹤发异姓王和三百门客拨风造势,大内尚且不安,疆外又有呼灼单于一统九部、虎视眈眈。

    金羽卫按住胸口,层层布料之下,是一封来自西南祺云国的绝密情报。

    他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急不可耐,就是为了将这封信送到北安王手中。

    可要想见北安王,就得先去刘府讨一张进门帖,刘府的刘煜昭是个一板一眼的死脑筋,说不出正当理由,他是不会松口的。

    加之北安王在府中闭门不出,府外侍卫严防死守,他纵然焦急万分,也仍无可奈何。

    但眼下却有了一线转机……玉簪的主人。

    如果这簪子真的是北安王在寻找的,那自己岂不是可以借机见到北安王一面?

    一旁俯在地上的狱卒声音发颤,“小的一时贪心,偷了簪子,去典当的路上才发现,北安王正在寻这物什的主人,一个桃李之年的女子……小的这才开始害怕,想起来辰号牢房里的姑娘正好差不多年纪。”

    “你认识北安王?”金羽卫看着她问道。

    “认识。”孔松月双手交叉在胸前,假装平静。

    她当然不认识劳什子北安王,甚至被北安王姓甚名谁都叫不出来,此时只希望金羽卫别问出关于北安王的问题。

    万幸,金羽卫什么也没问。

    但又不幸,他开口道:“帮我去见他,饶你一命。”

    一命怎么够?眼瞧着都要月底了,她该出狱去伏杀祟冢了!

    眼下不仅得活着,更要顺顺利利的出狱。

    良久,她没有回应,低下头用指尖沾取了尚未干涸的血液。

    金羽卫等的有些不耐烦,右脚一下一下点着地。

    “我拒绝。”她回道。

    洪灵轻轻扯了扯她的衣角,“别做傻事!活着才是根本。”

    狱卒也连连点头。

    “我再给你一个重新回答的机会。”金羽卫道。

    “我要你放我出狱。”孔松月回答道。

    “我拒绝。”金羽卫转身便走,两番碰壁只能说明此人不是合适的合作对象,他也不惜的多挽留。

    倒是狱卒一步三转身,看看孔松月,又看看地上没人捡的簪子,他想提醒金羽卫簪子的事,但又害怕金羽卫别有打算,干脆咬咬牙装作啥也没看见。

    待金羽卫走了两步,孔松月又喊了一声,“你有东西要交给北安王,对吗。”

    脚步停了下来。

    “你知道的还挺多。”金羽卫转过身子,目光逐渐怪异。

    在孔松月手边的地上,尽是用血液和粉白液体画出来的符文。

    哪儿有正常人用死人的血占卜啊……他嘴角一麻,心里吐露两个字:有病。

    但他不曾显露情绪,只是问道:“你的要求是出狱,没错吧。”

    在刚才,孔松月用血液完成了一个简单的“问神”仪式,粗略算出了金羽卫的意图。

    “没错,但现在我追加一条,放我们三人一起出狱。”

    金羽卫手指指向洪灵,“她可以,另一个不行。”

    他比监狱里任何人都清楚,谁是充数被抓进来的,谁又是真正的巫道。

    洪灵眼前一亮。

    “我说了,三个人一起。”

    短短的几天不足以让孔松月记住两个陌生人,可方才的“问神”却告诉她这两个人还有用处。

    “神”从来不会说谎,既然“神”有此意,那她顺便救个人也不难。

    金羽卫思忖片刻,艰难道:“行,你先跟我走,办完事了我就放她们离开。”

    他不想违背职责,可权衡利弊之下,见北安王远比守狱更重要。

    这话一出,其他牢房霎时沸腾。一排怨怼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但金羽卫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全然不担心囚犯闹事。

    孔松月说的没错,饭是断头饭,这儿的人都在劫难逃,必死无疑。

    卸下牢门的锁链,狱卒恭敬地拾起簪子,双手递给孔松月。

    先前他不知簪子和北安王有关系,话语多有冒犯,眼下只恨不得就地跪下,磕头谢罪。

    不因别的,只因北安王之名震慑大周。

    长久没有活动的双腿好似新安装的木偶关节,孔松月简单揉了两下后就踉踉跄跄地追上了金羽卫的背影。

    大约走到听不见后面的声音时,金羽卫放慢了脚步,“我看你会卜算……”

    “会一点,不多,比太常寺的人强。”

    金羽卫瞥了她一眼,年轻的姑娘满脸写着高傲,但在他眼中却只是幼稚的狂妄,“帮我算一下妻子的病如何能好,我付钱。”

    “二十两银子。”

    足足是一个月的正俸,男人咬咬牙,“可以”

    “是定金。”

    她且为金羽卫卜了一卦,可惜解了半天,最终却换来他长久的沉默。

    金羽卫言出必行,利落地给了钱,可银锭子揣在怀里,又蓦地烫手起来。

    虽说生死有命,强求不得,但当一个精气神足的人为此垮了精神,她也还是会无措。

    处理完这事,她换上了一件男子的藏青色常服,简简单单冲了把脸。

    狱长在门前已经把门推开,只等她收拾好便起行。

    临近傍晚,夕日黯橘,寂寂东风不歇地鼓动。

    二人停在了洙邑北边的一幢小院,青墙黛瓦,屋檐坠着一个垂花铃,墙头攀着一片青绿的冷水花。

    昨日雨水顺着屋檐滴滴答答地落下,砸动垂花铃,发出清凌凌的脆响。

    垂花铃旁,洗绿的冷水花半萎靡半生机。

    昨夜,洙邑淅淅沥沥下了大雨。直到现在墙角还是一片潮湿,润生了一沿冷翠的青苔。

    院落并不大,正中间摆着一个三人宽的铜缸,结了薄冰的水面上残浮着两朵凋谢的白荷花。

    不用推开棱花木门,便能听见里面吵闹的啼哭声。

    甫一进入院落,狱长的神色便柔和了下来,好似初春消融的冰湖。

    金羽卫冷硬的臂甲抱着一包热乎的马蹄酥。

    他和孔松月此时本应该前往刘府,再从刘府的刘煜昭那儿讨一张引进门帖,而后再去北安王府。

    但他家突然传来了幺儿高热不退的消息。

    这口信儿一来,金羽卫当即甩开袖子,向家冲去。

    那个通报消息的小厮一路小跑,紧随其后,气喘吁吁道:“夫……夫人说……”

    金羽卫猛地一停,两条粗眉仿佛皱成了铁结,“夫人怎么了?”

    “没……没怎么。”小厮喘着粗气,“夫人没事,夫人嘱咐让带一包马蹄酥回去哄孩子。”

    金羽卫长出一口气,眉头倏然舒缓,喃喃道:“没事儿就好,没事儿就好。”

    于是二人便暂且搁置了前往刘府讨要进门帖的活儿。

    孔松月双手紧紧把两支簪子攥在怀中,跟在金羽卫身后进了他的家。

    此时寒冬腊月,屋中炭火烧红,狱长的妻子疲惫地坐在床上,怀中跑着一个足五月的婴孩,身上压着一床又一床的被子。

    她的呼吸微弱到难以察觉,好似这几床被子快要令她窒息。

    孔松月信手甩起铜板又卜了一卦,铜板已落定,但她嘴角却沉了下去。

    狱长妻子这病……似乎是人为。

    床上,妻子黯白的脸上泛着一层薄薄的红,眉间长久郁结着一团病气。

    屋中烧红的炭火之间混杂着一股淡淡的清苦气味。仔细一闻,竟与牢房中的青血烛颇为相似。

    孔松月目光悄无生气地环顾四周,但在屋里并没有找到类似于青血烛的物什。

    金羽卫对这种气味习以为常。他放下怀中温热的马蹄酥,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妻子榻前。

    宽厚的手掌不由分说地抚上了妻子的额头,温度略略有些高,“那郎中明明说吃了三副药就好了,我看你还是没有退烧,恐怕又是个庸医。过两日我再去寻一个来给你看看。”

    妻子风寒未退,柔和的嗓音沙哑而疲惫,“这老毛病,我早就习惯了,你也别费事儿了,快先带着孩子去看郎中吧。”

    妻子从层层叠叠的被褥里拨出孩子的脸,幺儿烧红的脸上,泪痕纵横,嘴巴咿咿呀呀的叫嚷着,嗓子里一声啼哭,一声呜咽,看起来很是难受。

章节目录

躲进邪神胃袋里苟活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摇露为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摇露为霜并收藏躲进邪神胃袋里苟活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