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章
即便是如此,宋雪凝最终还是没有透露自己所知的线索。
她只是重新站起身来,接过了苏念奴递来的巾帕拭泪,在轻声道谢后方隐晦道:“我会在半年内归京,届时你欲要之物,我会为你寻来。”
苏念奴见她不欲多言,心中不免着急,问道:“此物,可与‘寻胡’二字有关?”
她至今仍记着阿弟口中所言的父亲遗言,终日不得解。
宋雪凝神色微顿,在短暂的犹豫过后,颔首答道:“确在一个与兄长交好的胡商手中,我需亲自去一趟,方能得他信任。”
苏念奴一愣,有些不解。可是娘亲分明对他们说,此物与自己有关......
马车滚滚前行,苏念奴坐在顾净言身侧,垂眸想着方才宋雪凝离去前的话,久久不语。
顾净言本不欲打扰她,但犹豫了一阵还是选择了开口:“你是何时知道的,关于我的事。”
苏念奴被她打断了思绪,抬眼时神色有些一言难尽,却也不正面回答,只是问道:“你近日出入谢少卿府邸,与他相处可有怪异之处?”
顾净言不解为何此事会牵扯到这儿去,但还是如实地摇了头。此时眼下的红痣虽有些恹恹,但模样还是清澈得有些呆憨。
苏念奴无声叹了口气。
偶尔她也会想,无怪乎这两人能成义兄妹,对待此等事的眼色实在如出一辙。
“久处洛京之人,皆善于察言观色。”她轻声解释,“我并不知具体细节,只是大致猜出了你便是宋侍郎嫡妹罢了。”
她原本还担忧是当年发生了什么才导致顾净言对认亲一事有所抗拒,却不曾料到是她得了失魂症的缘故。
“如此......”顾净言若有所思地点着头,过了一阵后方反应过来,讶然道,“你是说,谢少卿也知道了?”
苏念奴见她面上似乎有些错愕,无奈地笑了一下:“他是官场中人,对此事又极为上心,你近来与他公事,怕是并不难猜出来。一直不曾坦白,约莫是在顾及你的顾虑。”
此话一处,顾净言更懊恼了。
她确实是忘了前事不假,可这被众人体贴的心情,实在是太糟糕了。她一贯是不愿做此等拖泥带水之事的。
于是接下来一路,两人皆陷入了沉默。一个犹豫着是否该去见一面谢珩钰,另一个则又重新陷入了方才未果的思索当中。
。
赵破奴忙着出征之事,一连数日扎在了西军营。
他在收到苏念奴的信时才赶忙跨马奔回了家中。
那信中倒也不曾写什么缠绵挂念之语,只是粗略把见过宋雪凝之事提了一下,并言有些担忧宋雪凝的出行安全,才提笔询问他意见。
她这头尚且表现正经,可在赵破奴心上已经撩起了热火。
他本就想与她通信,只是每每得闲时提笔又搁下,苦于不知该说什么。如今得了她的信,心中思念灼得他把军务推到一旁,决意回去见她一面。
回府时天已日暮,他先是去了一趟苏念奴的院子,寻不见人方知她去了自己的庭院,遂又转了向。
庭院此刻正是日照西斜,昏黄一地的日光若金秋的灿菊。门扉正紧闭着,摇雨见了来人忙不迭上前躬身。
“夫人在里头休憩。”她悄声禀告道。
赵破奴解了披风,轻轻推开了门。入至里屋,才见她侧躺在榻上,手边放着半开的兵书,闭目睡得正浓。
他已有几日不曾见她了。此刻见了她沉静安然的睡容,一路急切的思念反而尽数散去,唯剩满腔柔情,把他冷硬的一颗心几乎揉成了棉絮。
他欲伸手摸一摸她的额发,却在视线触及自己的手时微微一顿。犹豫了一阵,才转身出去命人烧水沐浴。
简单冲洗过后,屋内的人尚仍酣眠。
落日正斜入窗,被割开的截面正落在她半扇面上。阴影之中,她闭起的眉目柔和地舒展;暴露于金光下的朱唇微微翘起,温软可人。
赵破奴屈膝跽坐,总算不再担忧自己身上的寒气冷着她,伸手轻轻摩挲了一下她的脸。
麦色的肌肤与白皙的脸颊形成的极大对比,令他不迭收回了手。
他的手指粗粝,哪怕只是抚摸也总怕磨疼她的脸。
最后只好转向拨了拨她的发,见她眼睫发颤,才轻声唤道:“该用晚膳了。”
苏念奴摸了摸惺忪的眼,在模糊光影中看清了眼前人,由他扶着自己坐直了腰肢。
赵破奴见她尚有些迷糊,接过了摇雨手中的热茶喂她:“怎在此处睡下了?”
“嗯。”苏念奴朦胧着睡眼看他,含糊地喝着茶,并没有答,“将军怎回来了?”
“收了你的信,回来与你谈一谈。”他转头吩咐摇雨摆膳,又问“今日可有受气?”
苏念奴失笑,起身去取铜镜,重新拾掇睡乱的长发。
她照着铜镜,浓密的睫遮掩了她的眼,落下浅浅的阴影。端正的鼻梁笔直秀气,连着小巧且嫣红的唇珠,开开合合地说着话:“将军是担忧我受气,才特意回来看我的?”
赵破奴坐在一旁,喉结微微滚了滚,轻轻“嗯”了一声。
苏念奴顿了顿,突然道:“将军为我重新簪发。”
她把手中的簪子递过去塞入他手中,双眸发亮地望着他,含笑等他应答。
如此目光之下,赵破奴不敢不从。
苏念奴利落地背过身,托着铜镜窥视身后男人微微有些犯难的脸色,不由扬起了唇。
他面色与往常并无不同,只是隐隐有几分僵硬,不知如何下手的模样肃穆冷峻,看着很是吓人。
直到他小心翼翼执起她一缕冰凉的发,才低声道:“若是疼......”
“不疼的,将军别怕。”苏念奴笑意盈盈地打断。
于是他只得反复琢磨着自己近日在军营用自己的长发练习的技巧,小心翼翼地为她挽起了发。
他的动作很轻,甚至不舍得弄断苏念奴一根发丝,但所幸他的动手能力实在比起读书要强得多,看着还算是有模有样。
“对了,将军。我还未与你说,”眼看他要插上发簪,苏念奴突然道,“这支银簪我很喜欢,胜过引之家商铺里的每一支。”
赵破奴动作一顿,此刻才把目光挪到了银簪上。
这是他送的那支。
只是紫珠已被取了下来,如今成了一支再简陋不过的银簪。
可她却说是自己最喜欢的一支。
他微微握紧,垂眼看着她乌黑的长发不语。
苏念奴本是想听他说些什么,等了好一阵却得不到回应,不由转了转铜镜,看着他的镜影。一双眼似是淬满了星,却偏偏不说话。
赵破奴抿了一下干涩的唇,又应了一声:“嗯,你若喜欢,改日可再送你。”
说着,他轻轻地把发簪别在了她如缎的发上。
银簪别于如云的乌发间,隐隐盈亮,却不及她半点清丽。
“我只要这一支。”她转身拉起他粗粝的手,垂眼摩挲了一下他指尖上尚残留的疤痕,轻声道,“将军不可再送我,也不可再送他人。”
她的手指抹着他粗砺的指尖,扫出柔软的痒,声音击在赵破奴心中比战鼓还要轰隆。
良久,他终于滚了滚喉结,在黄昏下郑重又低沉地应:“好。”
苏念奴当真是爱极了他此刻缱绻的声调,唇角压了又压,终是没能压住,只好倾身把脸埋在了他身上,搂着他的腰不愿再开口。
赵破奴亦沉溺在其中,僵着半截腰,由着她展现对自己的依赖。
屋内熏然的气息萦绕,夕阳终落,残光跌在两人身上,不舍离去。
直至远处传来声响,苏念奴方松开了人。
赵破奴手指缱绻地抚摸她额发,看着她全然信赖的眼眸,低声又问了一遍:“你尚未答我,可有受气?”
因他突然退开而发愣的苏念奴微微回神,方反应过来自己不曾回答此事,于是失笑地摇头:“不曾。反倒是宋姑娘在我们面前哭了一回。”
此时摇雨送了晚膳来,两人牵着手出了里屋。
苏念奴粗略地把信中未提及之事提了提,由着他为自己盛汤,心中始终有些茫然:“提信与你,是想着你或会担忧顾姑娘。只是关于父亲离世前之言,还有母亲竭力要留我性命之事,我有些想不明白。”
她垂着眼,语气有些萧索的凉意,听得赵破奴心头发软。
“难道,母亲当真只是为救我性命,才说此谎言不成?”苏念奴有些不甘地续道。
她一直认为自己身上应当有着重要的线索,如今发现自己竟被完全摘离其中,心中不免有些难以接受。
赵破奴想了一阵,才答道:“云公子手中的书信,你娘亲应当是知道的。”
他把汤碗放在她面前,在摇雨点起的烛光中认真凝视她:“云公子与你素来亲厚,若你丢了性命,他可会不惜舍了云家,为你讨一个公道?”
苏念奴拧起眉。
云家商业牵扯甚广,即便是她与引之二人知己相交,也不可能会令引之连累族人,只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何况那时的她已是死人一个,即便他心有不甘,恐怕也力不从心。
思及此,苏念奴很快就明白了其中深意:“你是说......”
“活人远比死人有意义。只要你一息尚在,自会不惜万难寻回苏家的公道。云公子也绝不会袖手旁观,必定会暗中协助于你。所谓真相,自然水到渠成。”赵破奴缓缓解释道。
苏念奴被他这套缥缈的说辞逗笑,不由无奈地笑了:“将军当真会哄人。”
“字字属实。”赵破奴蹙眉,“你不该妄自菲薄。”
若非她仍活着,不会有如此多人愿意去探求其中真相。
她才是所有事情发展至今最为重要的一环。
因她尚在,云引之,谢珩钰,秦尧之,高令茹,才愿意努力奔走,以求得个中真相,还大魏清明山河。
她当是极了像苏鼎的,比世上任何一个人都要相像。这一点,她娘亲定比所有人都清楚。
苏念奴被他解慰,心中的郁结也散了些许。
无论如何,母亲当初把父亲的清白托付到她手里,必定是预见了这一日的。她既然活着,自然不能令她失望。
只是......听着他的语气,苏念奴抬眉凝视他不满的眉眼,伸起长指点他眉心:“在将军眼中,我似乎无处不好。”
他的模样实在太过真诚,惹苏念奴弯起了眉眼。她把身体倾入他怀中,手指在他脸上作祟:“如何是好,我尚有许多坏的模样,将军若是发现了,可会厌恶我?”
赵破奴把人搂着,捉着她有些冰凉的手指捂着,道:“不会。”
他说话时声音很轻,颈喉处微微凸起的那颗喉结颤动着,滚了又滚,牵扯带着嘶哑低沉的嗓音,莫名让苏念奴凝住了视线。
在赵破奴尚在犹疑她为何发愣时,她已抬头,轻轻吻了一下他的喉结。
她退开得很快,手尚勾着赵破奴的颈脖,双眸亮莹莹的。
赵破奴望着她笑吟吟的,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似是在得意自己撩拨完他必然无力反击,眸中的情绪酝酿成了浓稠的墨。
他猛然用力把人往上一提,苏念奴本尚算躺倚的姿势便成了整个人坐在他的腿上。
人还未曾反应过来,就听见他凑近低声续道:“只要是你,便无处不好。”
语音方落,唇已贴上了她的。
烛光摇曳,耳鬓厮磨的影子落在地上,缱绻而温柔。
她只是重新站起身来,接过了苏念奴递来的巾帕拭泪,在轻声道谢后方隐晦道:“我会在半年内归京,届时你欲要之物,我会为你寻来。”
苏念奴见她不欲多言,心中不免着急,问道:“此物,可与‘寻胡’二字有关?”
她至今仍记着阿弟口中所言的父亲遗言,终日不得解。
宋雪凝神色微顿,在短暂的犹豫过后,颔首答道:“确在一个与兄长交好的胡商手中,我需亲自去一趟,方能得他信任。”
苏念奴一愣,有些不解。可是娘亲分明对他们说,此物与自己有关......
马车滚滚前行,苏念奴坐在顾净言身侧,垂眸想着方才宋雪凝离去前的话,久久不语。
顾净言本不欲打扰她,但犹豫了一阵还是选择了开口:“你是何时知道的,关于我的事。”
苏念奴被她打断了思绪,抬眼时神色有些一言难尽,却也不正面回答,只是问道:“你近日出入谢少卿府邸,与他相处可有怪异之处?”
顾净言不解为何此事会牵扯到这儿去,但还是如实地摇了头。此时眼下的红痣虽有些恹恹,但模样还是清澈得有些呆憨。
苏念奴无声叹了口气。
偶尔她也会想,无怪乎这两人能成义兄妹,对待此等事的眼色实在如出一辙。
“久处洛京之人,皆善于察言观色。”她轻声解释,“我并不知具体细节,只是大致猜出了你便是宋侍郎嫡妹罢了。”
她原本还担忧是当年发生了什么才导致顾净言对认亲一事有所抗拒,却不曾料到是她得了失魂症的缘故。
“如此......”顾净言若有所思地点着头,过了一阵后方反应过来,讶然道,“你是说,谢少卿也知道了?”
苏念奴见她面上似乎有些错愕,无奈地笑了一下:“他是官场中人,对此事又极为上心,你近来与他公事,怕是并不难猜出来。一直不曾坦白,约莫是在顾及你的顾虑。”
此话一处,顾净言更懊恼了。
她确实是忘了前事不假,可这被众人体贴的心情,实在是太糟糕了。她一贯是不愿做此等拖泥带水之事的。
于是接下来一路,两人皆陷入了沉默。一个犹豫着是否该去见一面谢珩钰,另一个则又重新陷入了方才未果的思索当中。
。
赵破奴忙着出征之事,一连数日扎在了西军营。
他在收到苏念奴的信时才赶忙跨马奔回了家中。
那信中倒也不曾写什么缠绵挂念之语,只是粗略把见过宋雪凝之事提了一下,并言有些担忧宋雪凝的出行安全,才提笔询问他意见。
她这头尚且表现正经,可在赵破奴心上已经撩起了热火。
他本就想与她通信,只是每每得闲时提笔又搁下,苦于不知该说什么。如今得了她的信,心中思念灼得他把军务推到一旁,决意回去见她一面。
回府时天已日暮,他先是去了一趟苏念奴的院子,寻不见人方知她去了自己的庭院,遂又转了向。
庭院此刻正是日照西斜,昏黄一地的日光若金秋的灿菊。门扉正紧闭着,摇雨见了来人忙不迭上前躬身。
“夫人在里头休憩。”她悄声禀告道。
赵破奴解了披风,轻轻推开了门。入至里屋,才见她侧躺在榻上,手边放着半开的兵书,闭目睡得正浓。
他已有几日不曾见她了。此刻见了她沉静安然的睡容,一路急切的思念反而尽数散去,唯剩满腔柔情,把他冷硬的一颗心几乎揉成了棉絮。
他欲伸手摸一摸她的额发,却在视线触及自己的手时微微一顿。犹豫了一阵,才转身出去命人烧水沐浴。
简单冲洗过后,屋内的人尚仍酣眠。
落日正斜入窗,被割开的截面正落在她半扇面上。阴影之中,她闭起的眉目柔和地舒展;暴露于金光下的朱唇微微翘起,温软可人。
赵破奴屈膝跽坐,总算不再担忧自己身上的寒气冷着她,伸手轻轻摩挲了一下她的脸。
麦色的肌肤与白皙的脸颊形成的极大对比,令他不迭收回了手。
他的手指粗粝,哪怕只是抚摸也总怕磨疼她的脸。
最后只好转向拨了拨她的发,见她眼睫发颤,才轻声唤道:“该用晚膳了。”
苏念奴摸了摸惺忪的眼,在模糊光影中看清了眼前人,由他扶着自己坐直了腰肢。
赵破奴见她尚有些迷糊,接过了摇雨手中的热茶喂她:“怎在此处睡下了?”
“嗯。”苏念奴朦胧着睡眼看他,含糊地喝着茶,并没有答,“将军怎回来了?”
“收了你的信,回来与你谈一谈。”他转头吩咐摇雨摆膳,又问“今日可有受气?”
苏念奴失笑,起身去取铜镜,重新拾掇睡乱的长发。
她照着铜镜,浓密的睫遮掩了她的眼,落下浅浅的阴影。端正的鼻梁笔直秀气,连着小巧且嫣红的唇珠,开开合合地说着话:“将军是担忧我受气,才特意回来看我的?”
赵破奴坐在一旁,喉结微微滚了滚,轻轻“嗯”了一声。
苏念奴顿了顿,突然道:“将军为我重新簪发。”
她把手中的簪子递过去塞入他手中,双眸发亮地望着他,含笑等他应答。
如此目光之下,赵破奴不敢不从。
苏念奴利落地背过身,托着铜镜窥视身后男人微微有些犯难的脸色,不由扬起了唇。
他面色与往常并无不同,只是隐隐有几分僵硬,不知如何下手的模样肃穆冷峻,看着很是吓人。
直到他小心翼翼执起她一缕冰凉的发,才低声道:“若是疼......”
“不疼的,将军别怕。”苏念奴笑意盈盈地打断。
于是他只得反复琢磨着自己近日在军营用自己的长发练习的技巧,小心翼翼地为她挽起了发。
他的动作很轻,甚至不舍得弄断苏念奴一根发丝,但所幸他的动手能力实在比起读书要强得多,看着还算是有模有样。
“对了,将军。我还未与你说,”眼看他要插上发簪,苏念奴突然道,“这支银簪我很喜欢,胜过引之家商铺里的每一支。”
赵破奴动作一顿,此刻才把目光挪到了银簪上。
这是他送的那支。
只是紫珠已被取了下来,如今成了一支再简陋不过的银簪。
可她却说是自己最喜欢的一支。
他微微握紧,垂眼看着她乌黑的长发不语。
苏念奴本是想听他说些什么,等了好一阵却得不到回应,不由转了转铜镜,看着他的镜影。一双眼似是淬满了星,却偏偏不说话。
赵破奴抿了一下干涩的唇,又应了一声:“嗯,你若喜欢,改日可再送你。”
说着,他轻轻地把发簪别在了她如缎的发上。
银簪别于如云的乌发间,隐隐盈亮,却不及她半点清丽。
“我只要这一支。”她转身拉起他粗粝的手,垂眼摩挲了一下他指尖上尚残留的疤痕,轻声道,“将军不可再送我,也不可再送他人。”
她的手指抹着他粗砺的指尖,扫出柔软的痒,声音击在赵破奴心中比战鼓还要轰隆。
良久,他终于滚了滚喉结,在黄昏下郑重又低沉地应:“好。”
苏念奴当真是爱极了他此刻缱绻的声调,唇角压了又压,终是没能压住,只好倾身把脸埋在了他身上,搂着他的腰不愿再开口。
赵破奴亦沉溺在其中,僵着半截腰,由着她展现对自己的依赖。
屋内熏然的气息萦绕,夕阳终落,残光跌在两人身上,不舍离去。
直至远处传来声响,苏念奴方松开了人。
赵破奴手指缱绻地抚摸她额发,看着她全然信赖的眼眸,低声又问了一遍:“你尚未答我,可有受气?”
因他突然退开而发愣的苏念奴微微回神,方反应过来自己不曾回答此事,于是失笑地摇头:“不曾。反倒是宋姑娘在我们面前哭了一回。”
此时摇雨送了晚膳来,两人牵着手出了里屋。
苏念奴粗略地把信中未提及之事提了提,由着他为自己盛汤,心中始终有些茫然:“提信与你,是想着你或会担忧顾姑娘。只是关于父亲离世前之言,还有母亲竭力要留我性命之事,我有些想不明白。”
她垂着眼,语气有些萧索的凉意,听得赵破奴心头发软。
“难道,母亲当真只是为救我性命,才说此谎言不成?”苏念奴有些不甘地续道。
她一直认为自己身上应当有着重要的线索,如今发现自己竟被完全摘离其中,心中不免有些难以接受。
赵破奴想了一阵,才答道:“云公子手中的书信,你娘亲应当是知道的。”
他把汤碗放在她面前,在摇雨点起的烛光中认真凝视她:“云公子与你素来亲厚,若你丢了性命,他可会不惜舍了云家,为你讨一个公道?”
苏念奴拧起眉。
云家商业牵扯甚广,即便是她与引之二人知己相交,也不可能会令引之连累族人,只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何况那时的她已是死人一个,即便他心有不甘,恐怕也力不从心。
思及此,苏念奴很快就明白了其中深意:“你是说......”
“活人远比死人有意义。只要你一息尚在,自会不惜万难寻回苏家的公道。云公子也绝不会袖手旁观,必定会暗中协助于你。所谓真相,自然水到渠成。”赵破奴缓缓解释道。
苏念奴被他这套缥缈的说辞逗笑,不由无奈地笑了:“将军当真会哄人。”
“字字属实。”赵破奴蹙眉,“你不该妄自菲薄。”
若非她仍活着,不会有如此多人愿意去探求其中真相。
她才是所有事情发展至今最为重要的一环。
因她尚在,云引之,谢珩钰,秦尧之,高令茹,才愿意努力奔走,以求得个中真相,还大魏清明山河。
她当是极了像苏鼎的,比世上任何一个人都要相像。这一点,她娘亲定比所有人都清楚。
苏念奴被他解慰,心中的郁结也散了些许。
无论如何,母亲当初把父亲的清白托付到她手里,必定是预见了这一日的。她既然活着,自然不能令她失望。
只是......听着他的语气,苏念奴抬眉凝视他不满的眉眼,伸起长指点他眉心:“在将军眼中,我似乎无处不好。”
他的模样实在太过真诚,惹苏念奴弯起了眉眼。她把身体倾入他怀中,手指在他脸上作祟:“如何是好,我尚有许多坏的模样,将军若是发现了,可会厌恶我?”
赵破奴把人搂着,捉着她有些冰凉的手指捂着,道:“不会。”
他说话时声音很轻,颈喉处微微凸起的那颗喉结颤动着,滚了又滚,牵扯带着嘶哑低沉的嗓音,莫名让苏念奴凝住了视线。
在赵破奴尚在犹疑她为何发愣时,她已抬头,轻轻吻了一下他的喉结。
她退开得很快,手尚勾着赵破奴的颈脖,双眸亮莹莹的。
赵破奴望着她笑吟吟的,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似是在得意自己撩拨完他必然无力反击,眸中的情绪酝酿成了浓稠的墨。
他猛然用力把人往上一提,苏念奴本尚算躺倚的姿势便成了整个人坐在他的腿上。
人还未曾反应过来,就听见他凑近低声续道:“只要是你,便无处不好。”
语音方落,唇已贴上了她的。
烛光摇曳,耳鬓厮磨的影子落在地上,缱绻而温柔。